赵挺之

更新时间:2023-03-25 04:28:30 阅读: 评论:0

笔记本打不开-锻炼的最佳时间段

赵挺之
2023年3月25日发(作者:塞王)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赏析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注释

⑴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

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⑶融:形容酒醉恬适的意态。

⑷瑞脑,一种名贵动态块 的香,传说产于交趾,如蝉蚕形。

⑸辟寒金:相传昆明国有一种益鸟,常吐金屑如粟,铸之可以为器。王嘉《拾

遗记》卷七:“宫人争以鸟吐之金,用饰钗佩,谓之辟寒金。”这里借指首饰。辟

寒金小:犹云簪、钗小。

⑹“醒时”句:此句意谓深闺寂寞,醉也不成,梦也不成。深夜醒来,空对烛

花,心事重重。烛花:犹灯花。烛芯燃烧后,馀烬结成的花形。相传灯花是喜事的

征兆,亦当是词人心中希望的象征。

赏析

此为闺情词。全词含蓄蕴藉,颇得婉约之妙。清人王士祯说“婉约以易安为

宗”(《花草蒙拾》)。其婉约特色,一是表现在抒写惜春悲秋的柔情上;二是艺术

上委婉、含蓄。此词上片写饮酒,下片写醉眠,通篇表现的是闺愁,主要采用“映

衬法”,词作情景交融,“情中景,景中情。”(《姜斋诗话》)

开头写“莫许杯深琥珀浓”,以深杯浓酒来消愁,其愁绪绵绵可想而知。

““未成沉醉意先融”意谓酒虽然没有喝多少,心却已经醉了。此词开头以饮酒说

愁诉恨,情思深沉,却又似不甚经意,这种淡中寓浓、似淡实浓的词句,颇得隽

永。“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两句则是进一步描绘女主人公辗转不寐

的绵绵愁思。香已消,魂梦断,可见夜之漫长而梦寐难成。金钗小,髻鬟松,则以

金钗之小来反衬发鬟之乱,进一步表现女词人的反侧床席、无法成眠之状,从而以

人物情状来勾画人物愁情。结句“醒时空对烛花红”点题,将女主人公的满怀愁绪

以景物映衬而出,景语实为情语。

全词在语言锤炼上也是颇见功力的。首先是精炼、形象、表现力强。如“莫许

杯深琥珀浓”的“深”、“浓”两字,形象地勾出词中人即将豪饮之态。又如

“应”、“空”是两个普通字眼儿,在这里却有极强蕴含力。“应”不仅写出钟

声、风声相互应和的声响,而且暗示出女主人公深夜不寐之态,披露出人的脉脉愁

情;一个‘“空”字又带出了词中人的多少寂寥哀怨。“香消魂梦断”一句中两个

动词、用得也极为精炼、形象,它生动地勾画出女主人公梦寐难成之状。“辟寒金

小髻鬟松”句中的“小”、“松”是一对形容词,而且又是相反相成,鬟愈松,钗

愈小,颇有点思辨的味道,以此生动地描绘出词中人辗转床侧的情态。此句着此二

形容词,大大增强了表现力,它使读者通过头饰的描写,不仅看到人物的情态,而

且体察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此精炼、生动的笔墨,令人叹服。其二,通俗的口语

与典雅的用事自然和谐地统一于作品中。“琥珀”、“瑞脑”、“辟寒金”均是典

雅富丽之辞,而“杯深”、“晚来风”、“香消魂梦断”、“髻鬟松”、“烛花

红”等等又是极为通俗、明白如话的口语,这些口语经过锤炼加工,使其与典雅的

用语相和谐,体现了“易安体”的显著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词当为李清照年轻时所作。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00年(宋

哲宗元符三年),李清照结识张耒、晁补之及同龄诸女友,《浣溪沙莫许杯深琥

珀浓》、《点绛唇蹴罢秋千》等词当作于是年前后。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

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

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

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

《李清照集校注》。

生平

家世

秉承家学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

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

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

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

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彧

《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

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

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

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

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

乱”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郡县制的意义 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

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

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

“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

“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琴瑟和弦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

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

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李清照夫

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

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

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

嚼”。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种特有的文化艺

术享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无忧无虑的远瓷器茶具 古时期,因而“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

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赵家藏书虽然相当

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

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

已”。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衣市易”。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

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他们留

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但是,计无所出,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为

此,“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

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可惜好景不长,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李清照出嫁后的第

二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

在京城任职。其时被列党籍者17人,李格非名在第五,被罢提点京东路刑狱之

职。九月,徽宗亲书元祐党人名单,刻石端礼门,共120人,李格非名列第二十

六。而在同一年,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六月除尚书右丞,八月除尚书左丞。为救父

之危难,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对此,张尝谓:“(文叔女上诗赵挺之)救其父云:

‘何况人间父子情’,识者哀之。”(《洛阳名园记》序)晁公武亦云:“(格非女)

有才藻名,其舅正夫(挺之字)相徽宗朝,李氏尝献诗云:‘炙手可热心可

寒’。”(《郡斋读书志》)惜均未奏效。被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眷回到原籍明

水。

朝廷党争愈演愈烈,李格非“元祐党人”的罪名竟株连到李清照身上。崇宁二

年(12年级数学 103年)九月庚寅诏禁元祐党人子弟居京;辛巳,诏:“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

孙为婚姻。”(《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纪》)崇宁三年(1104年),“夏,四月,

甲辰朔,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自到阙

下”(《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八)。据此,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原本恩爱的夫妻,

不仅面临被拆散的危险,而且偌大的汴京,已经没有了李清照的立锥之地,不得经络养生馆 不

只身离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

政治风云变幻,世事翻覆莫测。崇宁四年(1105年)暮春,赵挺之始除尚书右

仆射兼中书侍郎。六月,“(因)与(蔡)京争权,屡陈其奸恶,且请去位避之”,遂

引疾乞罢右仆射(《宋史?赵挺之传》)。仅仅过了半年多,崇宁五年(1106年)二

月,蔡京罢相,赵挺之复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此同时,朝廷毁《元祐党人

碑》,继而大赦天下,解除一切党人之禁,李格非等“并令吏部与监庙差

遣”(《续资治通鉴拾补》卷二十六),李清照也得以返归汴京与赵明诚团聚。但

是,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正月,蔡京又复相,无情的政治灾难又降到了赵氏

一家头上。三月,赵挺之被罢右仆射后五日病卒。卒后三日,即被蔡京诬陷。家

属、亲戚在京者被捕入狱,因无事实,七月狱具,不久即获释。但赵挺之赠官却被

追夺,其子的荫封之官亦因而丢失,赵家亦难以继续留居京师。李清照只好随赵氏

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

李清照、赵明诚屏居青州,始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秋。次年李清照25

岁,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

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

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青州古城是古齐国的腹心地区,是古老的文物之邦,丰碑巨碣,所在多有,三

代古器,时有出土。赵明诚夫妇在当地收集到《东魏张烈碑》、《北齐临淮王像

碑》、唐李邕撰书《大云寺禅院碑》等一大批石刻资料。益都出土的有铭古戟,昌

乐丹水岸出土的古觚、古爵,陆续成为他们的宝藏。

政和四年(1114年)新秋,赵明诚题“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云:“清

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政和甲午新秋,德父题于归来

堂。”(《易安居士画像》及赵明诚题词,近人多判其伪。但据《上海师范大学学

报》1987年第二期吴金娣《有关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一份珍贵资料》一文介

绍,上海博物馆藏《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赵明诚墨迹与《画像》题词墨迹相比

较,许多字的字形结构与运笔都甚相似。以此该文认为《画像》题词确为赵明诚手

迹。)

政和七年(1117年),在李清照的襄助下,赵明诚大体上完成了《金石录》的

写作。除自作序言外,还特请当时著名学者刘跂题写了一篇《后序》。史称,赵明

诚撰《金石录》,李清照“亦笔削其间”(张端义《贵耳集》卷上)。

在莱州期间,李清照继续帮助赵明诚辑集整理《金石录》,且“装卷初就,芸

签缥带,束十卷为一帙。每日晚更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金石录后序》。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李清照43岁,仍随赵明诚居淄州。是年,赵明诚

因平定地方逃兵扰乱有功转一官。

颠离漂泊

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44岁。金人大举南侵,俘

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五月,康王赵构即

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为高宗,南宋开始。是年三月赵明诚

因母亲死于江宁(今南京市),南下奔丧。八月,起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北

方局势愈来愈紧张,李清照着手整理遴选收藏准备南下:“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

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

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

江,至建康。”(《金石录后序》)十二月,青州兵变,杀郡守曾孝序,青州剩余

书册被焚。(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曾这样记载此事:“青州故第,尚锁书册

用屋十余间,期明年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此处文字当因在传抄中

或夺或衍而臻误。史实应为“青州兵变”。)

当李清照押运15车书籍器物,行至镇江时,正遇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

伯言弃城而去(《续资治通鉴》卷一0一),而李清照却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

将这批稀世之宝,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江宁府。

李清照至江宁后,雪日每登城远览以寻诗。周《清波杂志》卷八有云:“倾

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

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以宋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借口时世危

艰,拒绝主战派北进中原,一味言和苟安。李清照十分不满,屡写诗讽刺,曾有

“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之

句。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三月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入

姑孰,将卜居赣水上”(《金石录后序》)。舟过乌江楚霸王自刎处,清照有感而作

《绝句》以吊项羽。以项羽宁肯一死,引颈乌江以谢江东父老的壮烈史迹,对南宋

统治者进行讽喻。五月,至池阳(今安徽贵池),赵明诚被旨知湖州。李清照在《金

石录后序》中回忆说,赵明诚将“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

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

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

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爆的组词 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

之。’遂驰马去”。不幸的是,由于途中感疾,赵明诚竟于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

赵明诚卒后,李清照为文祭之,文曰:“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

堕,怜杞妇之悲深。”(谢《四六谈麈》卷一)葬毕赵明诚,李清照大病一场。当时

国势日急,赵明诚妹婿李擢权兵部侍郎,从卫太后三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在洪州(今江西南昌)。为保存赵

明诚所遗留文物书籍,李清照派人运送行李去投奔他。不料当年十一月,金人陷洪

州,所谓连舻渡江之书散为云烟。李清照只好携带少量轻便的书帖典籍仓皇南逃。

之后,李清照曾一度往依时任敕局删定官的弟弟李迒。这时传有密论列赵明诚者,

有所谓“颁金”之语,李清照被迫以所有铜器等物追随帝踪,希图投进朝廷。颠沛

流离中,所余文物又散失大半。

建炎四年(1130年)春,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到台,守已遁。之

剡出陆,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道之温,

又之越。”九月,刘豫在金人扶持下,建伪齐政权。李清照有诗斥之曰:“两汉本

继绍,新室阅读教案 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十一月,朝廷放散百官,李清照

到达衢州。

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李清照马岭河瀑布 赴越(今浙江绍兴),居土民钟氏之家,一夕

书画被盗。她悲痛不已,重立赏收赎。至此,所有图书文物大部散失。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

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孤

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

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张汝舟

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

的罪行。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经查属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

柳州。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故亦身

陷囹圄。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对于李清

照改嫁张汝舟之事,后世学者颇有争议。其实,妇女改嫁在宋代前期并不少见,且

不影响李清照人品,宋人多家谈及此事,应当可信。古人辩诬之说,实际是受封建

礼教观念束缚的结果。)

绍兴四年(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十月,避乱金

华,写成《打马图经》并《序》,又作《打马赋》。虽为游戏文字,却语涉时事。

借谈论博弈之事,引用大量有关战马的典故和历史上抗恶杀敌的威武雄壮之举,热

情地赞扬了像桓温、谢安等忠臣良将的智勇,暗讽南宋统治者不识良才、不思抗

金的庸碌无能,寄寓对收复失地的愿望,抒发了个人“烈士暮年”的感慨。

在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

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又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

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

于朝。越十余年,大约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或者以后,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

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

少73岁。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04:28: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6897103761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赵挺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赵挺之.pdf

上一篇:关爱动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赵挺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赵挺之
    笔记本打不开-锻炼的最佳时间段2023年3月25日发(作者:塞王)《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赏析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注释⑴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⑶融:形容酒醉恬适的意态。⑷瑞
  • 0℃关爱动物
  • 0℃大白高国
  • 0℃2次根式
  • 0℃李绛
  • 0℃法人证明书范本
  • 0℃软件验收单
  • 0℃蝴蝶简笔
  • 0℃biryani
  • 0℃生产单位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