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育

更新时间:2023-03-25 04:06:06 阅读: 评论:0

兑上坎下-新西兰在哪

口育
2023年3月25日发(作者:财源广进的祝福语)

中小学生各类专题教育指导纲要

1、浙江省中小学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修订稿)

3、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4、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

5、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

6、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浙江省中小学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为了深

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

生育水平的决定》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

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省中小学人口与青春期性

健康教育工作,特制定本纲要。

一、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开展中小学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精神,坚持

以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以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科

学的精神积极开展中小学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的人口意识、健康的性观念、正确

的婚育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2、开展中小学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要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

知规律,保证人口教育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向中小学生传输科学的知识。要努力培养中小学生以科学

的精神和态度来对待人口问题和自身所遇到的各种有关性健康的问题。

针对性原则。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不同年龄的学生在生理

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各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及性保健的问题,教育者必须针对学生

所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差异性原则。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活动,使全体学生在人

口问题、性健康问题、婚育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积极的科学的认识。同时,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必

须关注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辅

导活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身体健康水平。

参与性原则。教育过程要注重学生的参与,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式,通过交流和对话,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的全过程中,从

而达到教育的实效性。

二、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目标

3、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意识、健康的性观念、正确的婚育观

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人口教育的具体目标是:指导学生了解国家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人口科学知识,

使学生能正确地看待和分析各种人口现象,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状况;理解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

环境的关系,确立科学的人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提高执行基本国策的

自觉性。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及性保健等方

面的科学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和抵制不健康的性信息,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

从性健康的不同方面认识自我,提高与异性平等交往的水平;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自助自救的方法,以及

各种求助救助的安全途径,提高学生在性健康方面的自我保护和防御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晚婚晚育、

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婚育观念,增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意识,树立科学的性道德观

和生育观。

4、按照“积极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我省不同地区和学校应根据本地实

际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做好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工作。

——全省各地中小学,要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工作。要使广大教师具

有较全面的人口理论知识和性健康理论知识;要建立一支能积极从事人口与性健康教育、具有良好心理素

质、扎实理论知识和科学教育技能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要从小学抓起。小学阶段应侧重帮助学生了解人口与人类发展的基础知

识。要帮助学生了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基础知识,要在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之前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生

理变化和发展的基本知识和科学的保健方法。

——要在初中阶段下大力气抓好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工作。初中阶段是男女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两

方面都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要结合有关学科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口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以及中

国的人口问题和基本政策,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性心理、性道德和性保健知识。教育过程要注意结合初中

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变化规律,积极帮助学生调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高中阶段要结合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科学习,深入抓好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要帮助学生从

中国与世界发展的角度了解和掌握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和政策;要指导和帮助学生从人生价值观的

层面去了解和掌握有关性心理、性道德和性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调适自己的心理和行

为的科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5、人口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人口基础知识、人口与人类的生存、中国人口问题与人口发

展以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

人口基础知识:人口、人口性别;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生产与再生产;人口与婚姻、家庭;中国人口

的分布与发展;世界人口的分布与发展。

人口与人类的生存:人口与自然的关系;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口与可持续

发展的关系。

中国的人口问题与人口发展:中国人口的数量问题;中国人口控制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中国人口与

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中国的人口素质问题;中国的人口的结构问题;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的问题;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与流动问题。

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世界人口数量问题;世界人口教育问题。

人口教育要联系当地的人口实际。

6、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以及性保健

教育。

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修订稿)

(1997年2月25日国家教委发布)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

要内容,对于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国防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民族坚强的后代和社会主义事

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本纲要所列内容是对全日制小学、初中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基本要求。

教育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国防的历史、现状及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了解

基本的国防理论和军事知识,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吃

苦耐劳精神。

教育的基本形式

一、结合相关学科和活动课程的教学,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

二、利用有国防教育特色的教育资源、内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校外教

育活动。

三、发挥国防教育生动、直观、趣味性强等特点,突出教育特色。

教育内容和要求

一、小学1—3年级

1、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我军的主要创始人,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2、知道一些著名的战斗英烈的事迹或故事,树立热爱、尊敬解放军的思想感情。

3、会讲爱国小英雄的故事。

4、学会简单的队列、投掷、登高、攀越障碍等动作,会做一些军事游戏。初步树立锻炼身体、保卫

祖国的观念,培养遵守纪律、勇敢坚强的品德。

5、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区分陆、海、空军的服装。

6、认识枪、炮、坦克、飞机、军舰等兵器。

二、小学4—6年级

1、初步了解人民军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斗争史;我军在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保卫祖国、捍卫和平的巨大作用;知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军事生涯。

2、了解我国及世界上著名的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学习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的事迹,树

立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保家卫国的责任感;了解古代军事家孙武、中国古长城。

3、了解我国的疆域、周边国家的名称;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定要实现祖国统一大

业。

4、进行队列训练,培养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作风,增韩磊个人资料 强集体主义观念,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5、了解核武器、常用兵器、弹药常识,学习制作简单的兵器模型。

6、初步体验站岗、操练、执勤等军事生活。

三、初中各年级

1、了解国防、国防教育、战争、和平的含义,国防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了解有关的国防法规。

2、了解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多次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历史;反抗侵略

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3、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长过程和丰功伟绩;理解人民军队是捍卫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柱石;学

习解放军不畏艰难、英勇致谢词论文 作战的优良作风,以及和平时期的奉献精神。

4、了解世界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史;当前国际军事形势。认识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

在,国际敌对势力侵略、颠覆、破坏、分裂祖国的图谋始终没有停止,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5、认识在和平环境下不能忘记国防,保卫祖国、捍卫和平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年学生要

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牢记历史教训,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不惜用生命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6、了解中外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7、了解我国的领土、领海、领空及周边国家的情况,树立国家主权不容侵犯的思想。建立国防地理

和军事地形学的概念。初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状况及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过程。

8、根据解放军队列条令,组织队列训练,重大活动举行阅兵式,学习的仪表和作风,增强组织

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9、有条件的学校应组织学习“三防”知识、了解一些军事科技,进行射击动作、战场救护、野外生存、

国防体育等方面的训练。

10、学习投掷、攀登、越野、野营、制作航(船)模等军体活动的技能,培养机智勇敢、坚韧不拔、

吃苦耐劳的品德。

11、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军事夏令营、少年军校等活动体验军营生活。

组织实施

一、全日制小学、初中学校应将国防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在每学期的活动课程时间、地方安排

课程时间或双休日内,安排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国防教育活动。

二、政治、社会、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教师,应掌握本纲

要有关的教育内容和要求,把握教育要点,渗透国防教育。

教学中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采用形象直观、自然渗透、寓教于乐、生动活泼

的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

三、根据本纲要规定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建立健全小学、初中国防教育内容体系,向中小学生提供科

学、丰富的教育内容。

四、要把国防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列入各级教育部门的教师培训计划中去,逐步使中小学教师具备

一定的国防理论知识和军事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利用当地德育和国防教育资源,有计划、多渠道地组织安排好课外教育活动;国防教育可以与少

先队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六、与驻地军事部门开展军民共建、拥军优属活动,发展少年军校,举办军事夏令营,让学生体验军

事化生活,学习军事知识、技能。

七、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逐步建立或确定一些国防教育基地(中

心),为学校国防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要把国防教育列入督导范围,定期考察评估。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教育部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

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学生美术画画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中小

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特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

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

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

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三)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

性。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

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

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二、主要内容

(一)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

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

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

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中小学2月多少天 心理健康教育继续遵照教育部已经规

定的相关要求实施。

(二)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

要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对不同学段各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设置,

各地可以根据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1.小学1-3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

(1)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

(2)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

(3)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2)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西藏旅游景点 习惯。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2)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3)初步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4)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

电话。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2)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

单技能。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2)学习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2.小学4-6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2)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规范。

(3)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4)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2)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

活意识。

(4)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形成主动避让车辆的意识。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

物咬伤、异物进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了解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4)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常用方法和在事故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5)使学生初步了解与学生意外伤害有关的基本保险知识,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和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2)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3)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影响家乡生态环境的常见问题,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2)学会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3)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模介绍自己的英语 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形成和解同学之间纠纷的意识。

(2)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教师、家长、警察求助的意识。

3.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2)不参加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3)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重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及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理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

安全知识。

(2)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3)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4)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诱惑。

(5)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章而导

交通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3)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

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

生态意识。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2)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3)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4.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

(2)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相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3)自觉抵制影响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4)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5)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他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基本掌握和简单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的相关技能,进行自救、自护。有报告事件的意识

和了解报告的途径和方法。

(2)掌握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3)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4)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5)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常识,拒绝毒品诱惑。

(6)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

保护自己。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2)树立不利用网络发送有害信息或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以及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

学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基本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习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做贡献。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自觉抵制校园暴力,维护自己和同学的生命安全。

(2)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三、实施途径

(一)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

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

落实。小学阶段主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

(二)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

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

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三)公共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

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

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

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学校要建设符合公共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促进

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认识、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

(四)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

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

活动。

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家长强化对孩子的公共安全

教育意识,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公共安全教育的科学方法,主动寻求家长和社会对公共安全教育的支持和

帮助。

四、保障机制

(一)学校要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学段的课程方案和本指导纲要的要

求,采用课程渗透和利用地方课程时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完成本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并要安排必要

的时间,开展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

(二)各地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开发公共安全教育的软件、图文资料、教学课件、音像制品等教

学资源。凡进入中小学校的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经审定后方可使用;公共安全教育

自助读本或者相关教育材料的购买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解决,不得向学生收费增加学生

负担。大力提倡学校使用公用图书经费统一购买,供学生循环借阅;重视和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信息网络资

源的建设和共享。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全体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

训系列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

(四)各地要加强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把公共安全教育研究列入当地课题研究规划,保证经费,及时

总结、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校本研究。

(五)要重视对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的评价和督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科学的公共安全教育评价标

准,并将其列入学校督导和校长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价的重点应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

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为的形成,以及学校对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的安排、必要的资源配置、实施情况以及实

际效果。学校要把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

一、总目标

在各学科渗透毒品预防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毒品预防意

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人。

二、分目标

小学:了解毒品危害的简单知识,远离毒品危害。

初中: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毒品诱惑。

高中:学会自我保护,培养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发现可疑情况能够及时报告。

三、教学内容

小学5-6年级: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内容标准(4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建议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建议

1.知道常见毒品的名称。

2.初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家庭的危

害。

3.知道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导

致吸毒。

4.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简单

方法,能够远离毒品。

1.观看图片、资料片或毒品模型等,识别几种常见毒品。

2.“找一找”活动:播放或介绍一个案例,让学生找出“案例”中,吸

毒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变化和痛苦。通过“找一找”活动,了解毒品

的危害。

3.通过活动和游戏,告诉学生不要随便吃药,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

西,不要自己买“营养品”等。

4.收集生活中吸烟、酗酒对身体带来危害的案例。

初中: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内容标准(6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建议

1.知道毒品的概念,能识别常见毒

品名称。

2.进一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

危害。

3.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走私、贩

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

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4.学会一些拒绝毒品的方法,能够

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

1.列举常见毒品的名称和俗称,收集毒品危害的相关资料。

2.参观禁毒教育基地或禁毒教育展室,观看禁毒教育影视片。

3.讨论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会造成什么样的

后果?

4.运用学过的相关法律条款,分组谈谈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不吸

毒、如何打击毒品违法犯罪?

5.讨论“对好奇的事就要去尝试,是对的吗?”以吸毒为例,引导学

生对“好奇”、“从众”等心理的正确认识,知道一些毒犯诱惑青少年

吸毒的常见手法,学会拒绝毒品的基本技巧。

高中: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内容标准(4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建议

1.懂得选择毒品就是自我毁灭,

学会向毒品说“不”。

2.了解当前禁毒工作面临的形

势,增强禁毒意识。

3.培养社会责任感,参与学校、

社区组织的禁毒宣传活动。

1.辩论或讨论“为什么说选择毒品就是自我毁灭?怎样向毒品说„不‟”,在

挫折、压力和诱惑面前学会正确选择。

2.以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禁毒形势、禁毒措施、禁毒成果、

禁毒宣传和预防教育等资料。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了解禁毒工作的紧

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从自身做起,增强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学生自己拟订一个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禁毒活动的计划,积极参与

“禁毒志愿者”、“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创建“无毒

社区”等活动。

四、实施建议

1.本专题教育从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每年安排2课时进行教育,课时由学校从地方课程、校本课

程或班会、团队会中进行安排。教育应采取多种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本专题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禁毒意识和防毒能力,培养禁毒的社会责任感,不做考试要求。

3.为规范全国毒品预防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公安部将组织编写有关的教育材料,供各地使用。各地

也可根据专题教育大纲的要求选取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

一、总目标

在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

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

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

生活方式。

二、分目标

小学1-3年级:亲近、欣赏和爱护自然;感知周边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与环境的联系;掌握简单的

环境保护行为规范。

小学4-6年级:了解社坐下 区的环境和主要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养成对环

境友善的行为习惯。

初中:了解区域和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后果;思考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理解人类社会

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觉采取对环境友善的行动。

高中: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理解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在经济技术、政策法律、伦理道德

等多方面的努力;养成关心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

小学1-3年级: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内容标准(12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建议

1.感知身边环境的特点及变化。

2.表达自己对身边环境的感受。

3.知道日常生活需要空间,需要

自然资源和能源。

4.感知日常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

响。

5.了解并实践小学生在环保方面

的行为规范。

1.通过触摸大树、倾听自然的声音等游戏,运用各种感官感知

自然,讲述对自然的感受。

2.列举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自然的生活用品。

3.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描绘练习本、铅笔或橡皮的“旅程”(原

料采集-生产与包装-流通与销售-使用-废弃与再处理-引起的

环境变化,等等)。

4.调查不同家庭的用水情况,统计和比较用水量的差异。

5.环保知识竞赛或废物再利用比赛。

6.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和评价自己对环境的行为习

惯,提出改进设想。

小学4-6年级: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内容标准(12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建议

1.调查和了解社区和地方环境

的基本特点。

2.知道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

表现,能初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

因。

3.了解社区自然环境的变化及

其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4.知道什么样的环境是好的环

境,以及建设良好环境的途径和方

法。

5.分析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可能

对环境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判

断对环境友好的和不友好的行为。

1.观察学校周边的环境,绘制社区平面图。

2.通过手工制作、广告设计或编小报等方式,展现本地区的自

然和文化特色。

3.围绕社区主要环境问题,以小组形式讨论其原因、后果、解

决办法。

4.观看照片或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本地区20年来环境及人们

生活水平的变化,讨论二者的联系。

5.分组设计一份学校环境建设规划或社区环境建设规划。

6.收集有关垃圾分类的资料,讨论垃圾分类的好处及具体做法。

7.通过表演、漫画、制作标语等方式向周围人宣传对环境友好

的行为方式。

初中: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内容标准(12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建议

1.了解当前主要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

题,探究其后果。

2.结合地方实际,理解不同生产方式对环

境的影响。

3.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理解可持

续发展的必要性。

4.了解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在解决地方环

境问题方面的重要举措。

5.反思日常消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倡导

对环境友善的生活方式。

1.看录像、图片或文字资料,了解全球及我国的主要环

境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调查和比较清洁生产与非清洁生产的异同。

3.根据有关资源或能源消耗的统计数据,预测50年后

的资源或能源发展状况,讨论环境承载力问题。

4.与地方环保部门或环保组织成员座谈,或请他们做讲

座,介绍各自在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工作任务和成效。

5.分组收集一些商品的外包装,分析这些包装的作用及

其对环境的影响。

6.辩论:是不是只有高消费才能保证生活质量

高中: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内容标准(8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建议

1.了解当前主要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

问题,探究其后果。

2.结合地方实际,理解不同生产方式对环

境的影响。

3.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理解可持

续发展的必要性。

4.了解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在解决地方

环境问题方面的重要举措。

5.反思日常消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倡导

对环境友善的生活方式。

1.看录像、图片或文字资料,了解全球及我国的主要

环境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调查和比较清洁生产与非清洁生产的异同。

3.根据有关资源或能源消耗的统计数据,预测50年后

的资源或能源发展状况,讨论环境承载力问题。

4.与地方环保部门或环保组织成员座谈,或请他们做

讲座,介绍各自在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工作任务和成

效。

5.分组收集一些商品的外包装,分析这些包装的作用

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6.辩论:是不是只有高消费才能保证生活质量

四、实施建议

1.本专题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按平均每学年4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小学1-3年级12

课时,4-6年级12课时,初中12课时,高中8课时。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每学年的课时安排做

适当调整。课时由学校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进行安排。

2.本专题教育强调贴近生活实践,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学校和教师要依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

参照教学活动建议,选取具有地方特点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认识环境、关心环境,积极参加

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各种活动。建议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课时比例为3:1。

3.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灵活选择多种

教学途径与方法,并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特点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

4.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现象及各种层次的环境问题展开调研,

思考各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对人与环境关系

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5.从可解决的问题入手,以教室、学校、家庭和当地社区的现实环境问题作为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

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实际行动增强他们的自信,使他们

愿意进一步参与改善环境的行动。

6.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环境态度、技能和行为,以及参与环境教育学习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

并根据评价结果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成效。

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一、总目标

通过专题教育形式,使学生了解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

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

二、分目标

初中: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年迈的反义词

高中:进一步了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

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

初中: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内容标准(6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建议

1.艾滋病基本知识

⑴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⑵什么是艾滋病。

⑶HIV/AIDS的传播途径、不传播途径。

⑷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与措施。

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②增强抵御不良行为和侵犯的能力,提高生活技能。

③不去无行医执照或无消毒措施的街头诊所、美容所等场所打

针、输液、穿耳、纹身等。

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黏膜的

日常生活用品。

2.艾滋病对人类社会(重点在个人及家庭)的危害。

3.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

4.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

5.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

6.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

1.收集有关艾滋病流行情况、对人类

社会危害的相关资料。

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传播途径。

3.集体讨论哪些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

病毒。

4.小组活动,危险度分级(日常行为)

辨别HIV感染的高危行为及预防措

施。

5.角色扮演:拒绝不安全行为(包括

吸烟、吸毒、酗酒、到不健康场所活

动等)。

高中: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内容标准(4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建议

1.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以及艾滋病对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危害。

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

3.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

4.吸毒与艾滋病。

5.无偿献血知识。

6.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初中基础上扩展内容)。

⑴在与异性交往中,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负

责,对他人负责。

1.参观艾滋病防治机构,观看有关艾滋

病防治的宣传片,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

意义、血液相关知识以及艾滋病相关知

识,知道寻求帮助的途径。

2.收集有关艾滋病国内外流行形势、艾

滋病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艾滋病

防治宣传等相关资料。开展主题班会

等,增进对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重要性和

⑵学会拒绝的技能,避免婚前性行为。

⑶需要输血时,避免输入未经检验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7.了解歧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和关爱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在对艾滋病病患者提供帮助时,如

何进行自我保护)。

8.在初中基础上增加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性道德与法制教

育。

9.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相关政策。

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

他人、社会的责任感。

3.讨论:哪些是歧视行为,为什么歧视

不利于艾滋病防治工作。

4.参与学校和社区组织的预防艾滋病宣

传活动。

四、实施建议

1.课时从地方课程中安排(初中6家风故事演讲稿 课时、高中4课时),建议理论教学与讨论活动的课时比例为1:1。

2.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态度、价值观及基本技能,最终

达到抵御艾滋病的综合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预防艾滋病的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授课和活动组织过程中,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艾滋病防治的行动。

4.鼓励拓展教学空间,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密切联系,预防知识教育与当地实际相结合。

5.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及当地实际情况,在保证教学目标完成的前提下,鼓励拓展与艾滋病预防

相关的青春期教育等教学内容。

6.教学评价工作应贯穿在整个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始终。评价的重点应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生活

技能的掌握,及健康行为和价值观的建立,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教育和发展功能。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04:0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6883663759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口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口育.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口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口育
    兑上坎下-新西兰在哪2023年3月25日发(作者:财源广进的祝福语)中小学生各类专题教育指导纲要1、浙江省中小学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修订稿)3、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4、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5、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6、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浙江省中小学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0℃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0℃五常管理
  • 0℃中间色
  • 0℃生日祝福文艺
  • 0℃ipad怎么重启
  • 0℃黄山市区
  • 0℃ps如何切片
  • 0℃怎么写感谢信
  • 0℃飞利浦收音机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