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镇

更新时间:2023-03-24 16:45:41 阅读: 评论:0

幼儿园周计划表-护肤的正确步骤

南浔镇
2023年3月24日发(作者:oppo手机怎么截屏)

GardensEmbracedinWater-towns

——fromtheMinor-Lotus-GardenofNanxun

小镇千家抱水园

——走进浙江南浔

南浔是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为吴越

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丝绸文化、园林

建筑文化、人文民俗自动锁屏 文化等;坐落于太湖与钱塘江之间

的杭嘉平原,自然风景优美。

南浔古镇风貌,主要由小桥流水和历史街区、传统

民居等组成。整个镇区以水路为脉络,外环内绕,历史街

区、传统民居都临水而建,历史上有“小镇千家抱水园,

南浔贾客舟中市”的记述。伴河而建的建筑外带有长廊,

河道上的石拱小桥也比比皆是。临河而建的还有青石板

道路。

江南以水取胜,为了更好的方便生活及利用水体的

生态效应,水体成为建筑环境中重要的生态因子。南浔

古镇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建筑主要集中在南北走向

的南市河与东西走向北市河两岸。建筑与街巷、河道形

成多种的空间形态关系:

1.建筑—河—街—建筑;

2.建筑—街—河—街—建筑;

3.建筑—河—建筑—街

„„

河道的走向不同,河

道与民居的关系、组成的

空间也不一样。在东西走

向的北运河,其南岸的民

居大多以后门临河,并常

有下河的踏步,方便生活和出行。踏步有逐级挑出水面

的;有的为了不占有河道空间而凹入驳岸之内的;有的

只在驳岸上挑出一平台或一小段窄廊,作为汲水、洗涤、

船上购物的平台;还有的只是在门外直接装一护栏与河

道联系„„处理手法因水制宜,灵活多变,布置形式多

种多样。河道北岸多为院墙,并开设院门,布置踏步,

常有绿枝花蔓伸出墙外,悬于河教师资格证补办 上;有的则是临河设有

一大排通透明亮的窗,依窗而得河上美景,并在冬季阳

光入室,夏季河上徐徐凉风调节着临水民居的微气候当

河道为南北走向时,前后两宅之间的巷道大多垂直于河

道,并面向河道设有踏步,把河道、建筑与街巷连了起

来。

一般临水的民居为了更好地利用水体,大多都朝向

河道,形成了东西朝向的沿河民居。其立面多见山墙与

厢房的窄条瓦顶,也有临河通排设窗的,显得轻盈通透。

由于有河道水体的物理调节作用,这些民居也不会在夏

天过于炎热而无法入住电信查套餐 。

另外,为了可以取得与水体更为密切的联系,沿河

建筑常在不影响河道船只交通运行的情况下,一般都会

借取河面上的一些空间,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其形成的

空间关系也有多种:

1.吊脚楼

沿河建筑的一部分伸出在

水面之上,用木柱或石柱来支

撑伸出的部分,即取水面之利,

又无浸淹之苦,并且临空架设

更具通风优势。伸出的部分可

以作为楼房或阳台,其下面和可以设踏步,以方便汲水、

洗涤及出行。

2.出挑

沿河建筑利用大型的悬

臂梁向河道挑出,出挑大的

可以作为房间,出挑小的可

以作为檐廊或阳台,最小的

可以只挑出一靠背栏杆到

屋外水面之上,形成一个可

夏日乘凉,冬日晒太阳取暖及欣赏河上四季美景的多功

能空间。

3.枕流

枕流是指整栋建筑都建在河面上的形式。窄的河面

可以凌空架梁,宽的河面则需要在河中立柱来支撑。有

些人家由于近和两岸都是自己的建筑,便通过“枕流建

筑”将两岸的房屋连接为一体。当沿水民居扩建时,考

虑向水中借地,也常采用“枕流”的做法。还有一种是

与街道平行,半为桥,半为阁。阁或单层如桥亭,连续

与主屋之间;或两三层,上为住宅。并且河流从建筑底

部通过,能在夏季更有效地带走建筑的热量,更好地发

挥水体的生态效应,改善建筑热环境。

其中的小莲庄将其建筑特色与周围水景做了很好的

融合,不论是从建筑形式,内部结构都成功的与水进行

了结合。我们就此着重分析了一下小莲庄的园林特色与

建筑特色。

小莲庄概述:

南浔历史悠久,明清时藉丝业发达而成为江浙雄镇,

当地的丝商巨富随之大兴土木,掀起造园热潮,其中小

莲庄占地1.8万m2(27亩),拥有当地最大也最具代表

性的园林。园名取自湖州赵孟的“莲花庄”,依原有荷

池“鱼池径”(后改名“挂瓢池”)筑园,经园主刘镛祖

孙三代40年的经营,于1924年落成。

小莲庄由刘氏义庄(又名桂花厅)、家庙想长高吃什么钙片 和园林三部

分组成。园林分外园、内园,主要建筑结合地形,集中

于西、南两面,与义庄、家庙相连。园林部分居东,围

绕一个占地约6000m2(10亩)的荷花池——“挂瓢池”

布局,南围游廊,北筑柳堤,是围合式的游览路径,绕

池赏景,轩朗明快。园中广植花木名种,四时点缀。水

面大致呈方形,这是理水成法,在不大的园林之中,用

集中式大水面造成内聚的格局,使有限的空间变得豁然

开朗。水面东段延伸,端头以“钓鱼台”点景,东南另

辟小池,归入一墙之隔的内园,似断实连。全园收放有

致,不因小巧而局促,也不致过疏而失之于野。南浔富

盛于西风东渐之时,建筑风格多样,更兼中西合璧。园

内建筑,如东升阁、净香诗窟、走马楼、扇亭、退修小

榭等形式丰富,多姿多彩。小莲庄的取名透露出主人对

士大夫园林经典格局的仰慕,然而筑园于水乡小镇之中,

自有耳濡目染的效应;加之年代晚近,既受外来影响,

传统的造园手法也更见圆熟。以上种种,不但在园中各

处多有体现,也影响了整个空间序列的生成。

直抵“市河”的庄园入口小莲庄在临河毗邻正门处

增设码头,可沿河道入园。码头系上鸬鹚渔船,点出水

乡风貌。沿河畔民居“百间楼”一路走来,整座庄园仿

佛只是水镇人家的一员,比之寻常士大夫家的园林更添

了几分特有的亲和力。江南水乡水道纵横,倚河为市,

借水行道,这样形成的“市河空间”是江南水乡市镇的

一大特色。诗云:“小镇千家抱水园,南浔贾客舟中市”,

便可知当年“市河”盛况。小莲庄北邻“鹧鸪溪”,行舟

来去,将庄园由“市河”连入整个交水网这正是江南水

乡人家的独到之处,而一旦将它引入园林之中,便更丰

富了园林世界的内涵。

简约纤巧的锐角折廊

过东升阁的扇亭小院,家庙、园林便然分成两半

了。从养性德斋向东直至退修小榭,短短20m之中就有

回廊三折,使这一部分本来略嫌平淡的空间跌宕转折,

生色不少。折廊尺度十分小巧,而且不同于常见的钝角

转折游廊,这里竟然连用三个比较少见的锐角转折,在

极有限的空间里构成大幅度的变化,造就独特的空间体

验。从平面图上可以看出,比之通常用的舒缓流畅的游

廊,这样的线条分明大异其趣。对照和风建筑的简洁细

致,令人感叹这惊人的相似,而联系“莲花庄”与“小

莲庄”的名目渊源,更可以看出小镇民居的性格渗透。

温文尔雅、不露锋芒的士大夫园林风光,终于在这里成

功完成了向水镇人家的人格转换。

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制

小莲庄的建筑形式新颖多样,它们不但把轻灵纤巧

的传统园林建筑发扬光大,同时也是晚清建筑界悄悄发

生一系列变化的回声。那个时代从京城到边陲,或多或

少都开始接受了外洋带来的印记。早在清代中期“万园

之园”——圆明园开始做过的“中西合璧”的各色小楼,

也在南浔这样一个小镇上意气风发地建造起来。刘石铭、

张静江等人的晚清巨宅正是当时

小镇民居西洋化的典型代表。

园林建筑做法原本就相对自由,对于这些新鲜的血

液和传统的形式便也不遗余力地吸收。一座小园如此穷

尽心力地争奇斗妍,这该是怎样一种急切着要标新立异

的心情,就像当年的南浔巨贾一样急迫地崛起,又同样

急迫着去试图抓住风雅和时尚的尾巴。园中“净香诗窟”

内部天花的样式十分独特,取一升一斗的形状,因此又

称“升斗厅”,号称海内孤本;退修小榭两翼伸出,环抱

水面;东升阁则是“中西合璧”,吸收了西式建筑的细

部做法。更有趣的是小莲庄的牌坊,家庙的两座石牌坊

古色古香,园林中柳堤之上的砖牌坊却用上了巴洛克式

的线脚,真是标新立异得无孔不入。别具性格的空间序

列计成在他的《园冶》中提出,造园的基本思想是装修公司管理 “巧

于因借,精在体宜”。园林安插布置的精妙之处,正是通

过丰富的空间变换取得。小莲庄的空间序列十分明晰,

挂瓢池就是它空间调配的中心,环池一周,便完成了整

个游览路线。入园之先,院墙幽闭,春色深藏,舒展秀

丽的垂花门颇有家居风味,留给人无尽的遐想余地。含

蓄蕴藉是中国园林的性格特征,也是中国化所崇尚的优

雅,然而小莲庄的大门却有水陆两用之妙。简简单单一

个入口,既有陆路之藏又得水路之显,妙在水路也是半

含半露,片石点缀便见风致宛转。这也许只是水乡民居

和经典格式之间的折衷,然而最终的效果却是大大地丰

富了园林的风貌。小莲庄饶有趣味的独到性格就这样一

点一点自然流露出来。园林讲究欲扬先抑,层次丰富。

闹市中的私园多半以墙围合,小莲庄却只借“市河”隔

断,似连不连间另出机纾,做出丰富的空间变化。甫入

园门,迎面就是义庄的一带短墙,并不高耸压抑,也不

是一览无余,又像墙后正有袅袅炊烟升起。顺墙东去,

馨德堂檐角飞扬,点出边上走马楼一道小门,指引门径。

进去就是一段敞廊,廊庑临溪,正对水上小小一座码头。

这样就把水陆两个入口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得入口空间

既不急促,也不冗长。接下来一段敞廊却有一面是封闭

的墙体,隔开近在咫尺的主园,并使路线转而向南。这

一段路线重在含蓄,似开实收,直到碑刻长廊一段,仍

是半面筑墙,渐渐向园景敞开;更用一系列的平台、水

榭来进一步地小化园林的尺度,亲切如家庭间小院,使

得游人可以一窥园

景,却又不得全貌,

反而加强了景深,作

了一个很中班语言游戏 好的预告。

中国园林常有分外

园、内园,或是以园附宅的。小莲庄便就此刻意追求“景

似界非界,园似分不分”的效果。内园、外园,家庙、

后院,不仅分隔巧妙,空间各自独立,而且针脚细密,

流线自然连贯。碑廊至扇亭一段,是全园的脉络和分划

的重点,尤其扇亭小院是家庙与园林之间的空间枢纽。

园林空间在此经过几次收放的序曲之后,立刻被收束到

了极致,用一个极为压抑逼仄的小小院落,来预示接下

来大的场面。从这里向西,是家庙前渐次开放的牌坊—

—后院序列,简单而不失肃穆宁静。向东,经过一段短

暂的封闭暗廊,在几个小巧的转折(锐角折廊)之后,

外园景色便尽在眼前,令人心神一畅。曲廊逶迤,穿过

退修小榭,就是环池一周的柳堤。这是大的开放空间,

之侧还留有舒缓平和的余韵:用小山来呼应大池的内园。

小山东坡种松,西坡植枫,山下筑“掩醉轩”,山颠构“放

鹤亭”,高下相望,有大观园“凸晶”“凹碧”的意味。

而山联池水使得平整如镜的挂瓢池不再平淡,更将内园

外园筑成一个衔山引水的整体。小莲庄的三个大的部分

就这样由一个连续而多变的空间序列连接起来,仿佛一

支优美的交响乐中缺一不可的三个声部,它们各自独立,

又互为补足。中国园林温婉秀雅、意境深远,是美和理

想的寄托。正如一些景观研究者所指出的“地精”及其

“独有的灵气”。每一处园林都有它自己的灵性。真正精

妙宜人的风致并不在那些更为知名的大园之中出现,至

于悠然心会的佳处,更不是任何别的所在可以找到。已

如本文所述,当水乡小镇的韵味渗透进典雅的中国园林

之中,那就不仅仅是增添了园林美的形式,更重要的是

它丰富了所在地域的生命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南浔镇志编纂委员会.南浔镇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2]阮仪三.水乡古镇南浔.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3]罗哲文.中国古园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金俊.寻找失落的市河空间——浙北水乡小城镇旧区更新的思考.新建筑,

2002(4):61~63

[5]阮仪三,邵甬.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城市规划汇刊,2002(1):

1~4

[6]罗景华,吴建荣.南浔:历史文化名镇的继承和发展.城乡建设,2001(10):

23~24

[7]莫尔C,米歇尔W,图布尔W.风景.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本文发布于:2023-03-24 16:4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6475413713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南浔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南浔镇.pdf

上一篇:制做游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南浔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