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
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数学活动就是“用数学”的具体体现,其核心就是学生
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把数学知识发现和“再创造”出
来,并能灵活的实践运用。因此,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获得有效的活动经验,使学
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有效领悟分数概念,这里我就结合本节课教学谈一些自
己粗浅的想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
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
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
来就________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
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中秋节分月饼。在分月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
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
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的分月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
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2、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我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
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
识、实践能力。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
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
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
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时,让学
生选择例举的分数用图形折出来或者自己把一个图形折一折创造出一个分数,并
互相说说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
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
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隐性的心理
参与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当然在学生全体参与的同时,我们忽视老师的引
导者的身份,在学生反馈的情况和动态生成中我们老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予
以适当的调整。
3、学生自觉创新、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习惯得以培养。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
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过程。教师尽可能地创造多形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感
到学习数学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习惯。学
生在分数学习的活动体验中得到了充分深刻的认识。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
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虽然本堂课有以上几个优点,但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以
下几点:
1、教育机智有待加强。在让学生用正方形纸片折四分之一的活动环节中,
请学生上台展示时,学生说涂错了,而为了使本堂课顺利进行,我忽视了对这个
问题的解决,倘若这时我利用这名学生的“错误”来引导到四分之二、四分之三、
四分之四的认识中,这样就会对学生产生激励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很
大的提高,也能给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2、学生倾听的习惯还要加强,课堂评价有待提高。
3、在教学基本功上自己的不足脸肿了怎么办 还有待提高,如在教学设计上要更具匠心,
教学语言有待进一步规范,板书还要多加练习等等。
4、虽然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动手、小组合作调动起来了,但是孩子们在操
作的时候进度不同,影响了时间,有些孩子不能一起完成,造成虽然让他收掉但
还有部分学生牵挂未折完的现象。
5、本节课不够精练,有些提问不是很准确,由于引导不当的原因,学生说
的不够熟练和精确,导致说的环节太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使得本节课出现了
练习量不够及没有总结的现象,这也是以后教学我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数学意
识,多多学习数学语言。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1。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
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
平”向
“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
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
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平均分,然后“半
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
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
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
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
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
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
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
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
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
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
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
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
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
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
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
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
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
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
“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
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
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
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
意比了。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
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
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
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
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在整个
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
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
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
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认识几分之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
92—93页内容。这节课也是本人在这学期执教的教研公开课。集体备课和多次
试教,让我在收获中成长。现将执教中的反思作简单的文字记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
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
学的知识本来就________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在上课伊始,我创设了
一个十分贴近孩子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分月饼。
(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
(2)把2条香蕉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
师:刚才我们都是怎样分的?
师:什么是平均分呀?
(3)现在只有1个月饼,也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呢?
生:半个。
师:每人分到的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一半”怎么表示呢,大家在数学作业
纸上表示表示吧。
师:能不能也用一个数来表示呢?
师:你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数吗?(分数)
师:看来要表示一个月饼的一半,已经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来表示了,需
要用新的数,什么呀?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在分月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
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的分
月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
感。
2、做数学,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和模仿与记
忆,动手实践、资助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我注
重为学生创造探究条件,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进一步探究分数的意义,
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官认识。本节课我安排了两次的操作活动,在认识1/2时,
学生通过分月饼初步感知了1/2的意义后,我安排了一个用各种图形来折出1/2
的活动,让学生从实物上升到抽象图笑话大全笑到肚子疼超级爆笑 形的认识。知道不同的物体但可以用相同的
分数来表示;在认识1/4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用同样一张正方形纸折出1/4,
学生的折法不同,所呈现出的这张纸的1/4也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学生的求
异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进行思维训练。同时让学生感悟,相同的分数,可以
用不同的图形来表示;同一个图形,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并初步感知分数的大
小。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
想法、自己的发现,每个分数都由学生自己去创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使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经过手脑并用,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从而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
体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本课没有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究、自主创造
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利用各种形状的纸片自由地动手折一折、
涂一涂,并用分数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一。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和1/4,你能用手中的图形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吗?
我们小组合作,来看看活动建议。
活动建议:
用阴影表示出手中图形的几分之一。(每组的几名同学表示的要各不相同)
互相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比较阴影部分表示分数的大小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发现1/2与1/4,1/3与1/4
比较大小的规律:同一个物体,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像这样让学
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学生的印象会比较深刻。
在这一节课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小组合作应该是在这节课里的亮点。我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系
列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里折一折、涂一涂,相互交流从而理解分数的
意义,让他们觉得分数这个内容没有那么枯燥,但是有个小遗憾,就是在每次的
小组活动结束以后,我没有反馈,我应该请小组的成员发言,让小组的成员来汇
报结果,说一说刚才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折?这样学生再来说分数的意
义就容易一些。
联系生活实际还不够。我出示的关于几分之一的例子不多,并且学生也没有
感受到身边还有哪些几分之一,数学是________于生活的,如果学生感觉不到几
分之一与生活的联系,那么他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就不会太深刻,不久就会忘记。
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放在第二课时讲比较好。这节课就认识几分之
一,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能写,然后在拓展延伸,再联系生活,整节课就把重
点放在几分之一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上,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2.拓展认识几分之一
师:刚才你折出手中图形的1/2,拿出你准备好的正方形,你还能折出其它的
分数吗?(1/31/41/5)
师:折出正方形的1/4,并涂上颜色,涂完说一说怎样得到的.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
师:仔细看,它们的折法不同,平均分后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
能用1/4表示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不论怎么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都是这张纸的1/4.
教师小结:虽然折法不同,形状不同,可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
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4。
【学生对于1/2认识深刻了,认识几分之一也就迎刃而解了】
3.认识几分之几
师:涂一份是1/4,那图2,3份呢?你还能涂出四分之几的分数.
生:(2/43/44/4)
师:涂出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涂,教师巡视.
展示2/4(用什么分数表示,2/4是什么意思?)
展示3/4(用什么分数表示,为什么?)
展示4/4(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充分的说)
4.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1)中间这条短粗的线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
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
(2)谁来说一说3/4这个分数中,4叫做什么,3叫做什么?2/4?
活动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哪些能用1/2表示。
2、课本P100、T1
(学生自主完成,指2名学生说一说写出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3、课本P100、T2
(学生自主完成,1名学生说为什么?)
4、出示课件判断
师:考考你的眼力和判断力
(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说清楚为什么错)
活动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学习分数,你感觉分数怎么样?你想对分数说点什么?
学生发言。教师简要总结。
【设计说明:一节课的结束,不应是学生一段学习历程的终点,而更应成为
引发他们深入学习的起点。本环节一是想呈现学生学习的真实效果,便于相互学
习,共同提高。二是想以此引发学生对分数的探究热情,将学习引向深入。】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
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下面我想就这节课当
时设计时的一些想法以及教学后的反馈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以供大家
交流,希望在交流中使自己得到提高。
一、找准学生的真实起点,有效组织教学。
在教材的编排中,是第一次编排有关分数的内容,第一次正规的学习分数,
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感知过分数。在这节课的导入部
分,我并没有过多的去创设所谓的生活情景,而是直接开门见山,从一句:“你
们听说过分数吗?”导入课文,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学生对分数
的认知的情况,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直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更有
效地组织学生去探究新知。
二、面向全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
醒、和鼓舞。”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
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
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
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时,让学
生选择例举的分数用图形折出来或者自己把一个图形折一折创造出一个分数,并
互相说说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
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
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隐性的心理
参与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当然在学生全体参与的同时,我们忽视老师的引导者
的身份,在学生反馈的情况和动态生成中我们老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予以适
当的调整。
三、设计层次性的练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练习设计时,先利用看到法国国旗你想到了那些分数,拓展学生的想象能
力,通过判断能否直接用分数表示,进一步巩固分数产生的基础是必须平均分。
利用色块图,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利用验证1/8,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在
猜想以后要验证,并让学生明白,虽然只分成了两份,但平均分后照样可以用分
数表示,进一步完善分数的意义,体现极限思想。
我想通过一系列的练习的设计和安排,既可以巩固所学的新知,又能让不同
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四、注重完善知识本身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1/2时,从三个问题入手:
(1)涂色部分能用什么分数表示?
(2)所有空白部分能用什么分数表示?
(3)观察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由1/2表示,他们所表示的面积都一样
大吗?通过这些问题为我们今后学习分率和找对应的量打下伏笔。从而不断地完
善数学知识本身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我想课堂是精致的,它的精致________于数
学本身,也________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这次年组教研课由我开课,我上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分数的
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
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
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
段教学的,本课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
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我们的的英文 “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
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
先让学生用数字回答把4个苹果和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分几个?
把4个苹果、两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把
1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学生就无法用数字回答,这时,我请学生到黑板写出你
心中的一半。于是我就抓住机会由此引入新课。从上课的情行来看这方面做的是
比较成功的,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以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
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且使课堂气氛变的很好,对整堂课的教学起了至关重要
的作用。
二、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认知水
平出发,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的。所以,数学是无法灌输的,是难以讲
授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数学。我在教学设计时充分体现学生的
主体地位,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在学习上突破难点。在本节课中,
我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气氛民主、活泼、
开放,教师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
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我让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
分数。在中,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
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三、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
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面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
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方面都能有扬发展。同时,
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我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
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在本节课中我既解决了后进生学习难的问题,
又帮助了学习上的自卑心理。如他们也都能用纸折出1/2、1/4这样的分数来,
从而建立起分数概念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数概念的含义,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
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四、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
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
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
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
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
解的的难度。
但是,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使我感到遗憾的事,如在学生折纸后汇报时,一名
学生欲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表示1/2,但他在折的时候由于失误没有把纸平均
分,我只在全班同学面前指出了他的错误,并没有及时指导正确折法错失了一个
非常好的机会,说明在教学中还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另外,由于在时间的把握
上过于偏重学生折纸的过程,导致后半部分教学有些急促,在强调“平均分”方
面做的还不够。这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应注意的方面。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课后反思: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了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
“解读”.在教学中,我利用了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了他们原有的经验,学
生学起来亲切、有趣、易懂。
二、加强了动手操作,降低了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
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动手操
作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
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两次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学生
加深了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三、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强化了实际运用。
数学________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本节课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搜寻
素材,如:常见物品中的分数、人体中的分数、广告画面中的分数。通过这些联
系强化了孩子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
缺憾,有的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比如在“估一估”这个教学环节的最后没有引
申到“平均分成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再如,自己的语言还不够简洁等。
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有效、精彩的数学课。
点评我校耿老师的课: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课题,相信各位老师都很熟
悉,但也是我们教学中值得深思的一节课,自己的课感觉上的还比较成功,但听
了同年级耿老师的课,我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全课一气呵成,在游戏中学习,在
活动中巩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我的课相比较,
她的课主要体现在: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主旨,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自主探究,着眼一个“探”字。数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让他们拥
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亲身感受探寻数学的乐趣,用自已的方式去主动学习。例如;
表示一半时,让学生尝试着想办法用一个符号或其他方式去表示它。这样促使学
生主动、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
(2)巧妙引导,贯穿一个“疑”字。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使学生在没有疑
惑处生疑惑,把学生思维引到焦点粘,使他们动脑筋,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
学习。例如,当认识了1/2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能折出这个图形的1/2,
你还能折出它的几分之一呢?当理解了几分之一的意义后,再一次引寻学生思
考:在这个几分之一的基础上再多涂上几份颜色,又能创造出一个几分之几呢?
这样设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3)实践能力,突出一个“动”字。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
学具等实践活动,在思维活跃和情绪高涨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活动
中,学生不单单是在动口、动脑、动手,更重要的是通过“动”了解知识的形成
过程,另外在“动”的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感悟更为深刻和完善。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利用教材的情境图来引出新课,在教学完1/2的
意义后,对1/4的教学进行了改动,直接让学生利用1/2的经验,自已动手创造
出一个几分之几,这比教材的编排更具有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及计算方法上,
分数与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本册教材主要是借助操作、直观,从“部分-整体”
的角度初步认识分数。安排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计算的目的也是为了理解分数
的含义。安排分数的简单应用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沟通除法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成功之处:
1、借助直观操作,理解分数的含义。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分一个物体,如
一块月饼、一个圆、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理解不管是平均分成
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分子就是几。在整个例1和例2
的教学中,学生发现我们所得到的分数都只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初步认识分数
的含义。其次,对于平均分的教学要尤为重视,分数必须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才
能得到分数,我们通常所说的分数线实际上就是表示平均分的含义。
2、注重多元表征之间的转换,理解分数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利用
分月饼的现实情境,在平均分的活动中得出用1/2、1/4表示;然后用一个圆、
一张长方形纸,在平均分的活动中得出用1/3、1/5表示。通过这样多种外在的
表征方式,实现由平均分物体到图形表征,最后抽象出分数的数学符号,体现了
“行为”“图形”“符号”等多元表征方式之间的转换,做到了顺向思维的引导;
最后又通过折一张正方形纸表示出它的1/4,这是根据给出的分数符号进行的回
溯操作活动。多元表征之间的转换实质上就是在“有来有回”的过程中实现的,
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建立起“行为”与“符号”之间的相互对应关
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不足之处:
个别学生对于平均分还是存在判断上的问题,导致练习中出现错误。
再教设计:
注意强调“平均分”。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91页至92页第7单元
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
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
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
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
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
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
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学情
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
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
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
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
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
情感态度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
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问题解决当整数不能表示平均分后,所得物体的个数时,我们可以用分数表
示。数学思考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学习数
学的信心。结合教学使学生了解分数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素养。
学习重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学习难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感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彩色笔,课件
学习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
一、创设情境,感知等分
1、老师这里有4个月饼,想分给两个小朋友,你准备怎么分?能用数字表
示你分得的结果吗?为什么这样分?
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板书:平均分)
如果给你两个饼还是分给两个小朋友,你准备怎么分?能用数字表示你分得
的结果吗?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自主探索,产生需要
1、可是现在只有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怎样分?
把手中的圆片当成月饼,分一分。
(这个环节利用学生活动“分东西”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
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
A、理解平均分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将圆片对折,每个小朋友分得一半。
师:为什么要对折?
生:为了分得同样多。
师:那这个对折的目的就是为了平均分。我们可以说把这个圆片平均分成两
份。(老师将半个涂上颜色,贴在黑板上)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表示。
师: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分得的结果吗?
生:0.5,二分之一,1/2
师:能说说1/2中的2表示什么?
生:表示平均分成两份。
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
B、理解“每一份”
师:你能在月饼上找到另一个二分之一吗?(板书1/2)
师带领同学边比划边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1/2。
(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说
一说能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并明确一个单位1内有两个二分之
一)
2、折一折,找出长方形的1/2。
(学生活动,然后展示)
师: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
1/2。
(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
乐,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只
要是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新的疑问引发新的思考,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折的
纸说一说。使学生明白不同单位1的二分之一也是不同的。
3、如果有4个同学平均分这个月饼,每个同学又分得多少呢?你能用你喜
欢的方法表示吗?
生:1/4,画图,折一折,语言描述。
除了圆形可以折出四分之一,正方形能折出四分之一吗?
学生活动,然后展示不同分法。
师:你能看懂谁的图?(这个环节再次动手折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然后让
学生想一想有不同的画法吗?同桌互相交流不同的折法,是想让学生把对分数的
理解从直观感知过度到形象思维上来,能以此类推,理解分数产生的意义。同时
理解平均分的份数与分母之间的关系。)
4、判断。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能用
表示吗?为什么?
()()()()
(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比较判断,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三、深入理解、认识分数
(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1/4、1/8、1/3、1/6??(让学生上来写两个)
我们这样说下去能把分数说完吗?
(2)拿一张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小组内交流。
展示作品。
汇报: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生1:我把它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8。
生2: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一份,每份是它的1/4。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并说说理由。
(让学生先独立做,再2人小组交流,针对答案不能统一的题目进行大组交
流,还是不能统一的,最后全班交流,这样分层交流,小组长先检查组员的掌握
情况,然后大组长汇总,交流更深入,而且节约了时间,听、说的效率更高,真
正做到了懂了的不讲,教师精讲。)
(这道练习题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在师生互动,生
生互动中调节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练习注重了层次性,开放性,
发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又使不同的人
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照顾了全体,也有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总结延伸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这样做,是这对整堂课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对重点知识画龙点睛,
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
整体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
认识分数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2。
1
—
2
读作:二分之一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板书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理解
知识和对知识进行记忆提供直观的参考和有利的帮助。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条理
清楚,简洁明了,重难点一目了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76页、77页和78页。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
之几”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主要让学生认识有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
和几分之几。
本节课,我采用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路上,猪八戒去化缘,看到西瓜,平均
分成了四份,这时问学生一份是其中的几分之几?(复习分数的意义)紧接着,
孙悟空分桃子,6个桃子分成两份,一份是其中的几分之几;12个桃子,一份是
其中的几分之几;100个桃子呢?一筐桃子呢?学生总结:一些桃子平均分成几
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接下来的活动内容,学生按照要求各自在图上分一分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答案 、涂一涂,再重点讨论
操作时的思考过程,突出:把一盘桃子平均分成了几份?是学生认识到:不管一
盘桃有几个,只要是将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盘桃子二分之一。
教学例2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认识二分之一的学习经验,主动开展思考
和讨论。可以先要求学生在教材提供的实上夸克 物图上各自分一分、填一填,再通过交
流,引导他们把三分之一的含义表述清楚。最后,还可组织适当的比较:例2
和例1都是分6个桃。使学生认识到: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也
就不同。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1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从整数
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在意义上,在读、写方法或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
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认识分数是本单元的基础,是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它的学
习直接影响分数计算的学习质量。上完这节课后,我有如下感受。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
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
学的知识本来就________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送纸同学的活
动,在送纸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
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后来的学习活动中,明显感到,在这一点上,
做得不够好,学生还未能在活动中未能形成“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尤其
是在练习第3题时,部分学生第一次完成没有注意到第一、二幅是没有平均分,
不能用分数表示,老师提醒后,才恍然大悟。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
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我在课堂
上,设计了让学生折纸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折出1/2、1/4、1/8等分数,并在其
中找出更多的分数。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
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
的主动性,让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在练习中,发现学生用分数表
示图形和涂色表示已知分数做得比较好。
在教学中,自己对课堂的掌握还不好,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的调整教
学。在设计中,采用了更多的文字叙述,而不是采有形象的图例出示给学生,对
于三年级的学生,形象的图例比抽象的文字理解得更容易,而要将文字在头脑中
形成表象,确实有些难度,我却忽略了这个问题。
在学习中,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方面,也做得不够。生活
中还有哪些事情是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学生在举例上,也比较窄,没有得到应有
的发挥。其实学生每天写字的“田”字格就是平均分最好的例子。在问题设计时,
开放性的问题设计也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注重对教材的理解,利用好教材里有每一幅图,每
一句话。把握好编者的意图。并时刻注意尊重学生,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活动,
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展
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了自由、民主的学
习氛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
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了宽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
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得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习得知识。
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你给他机会,他就会还你一个奇迹,课堂就会呈
现别样的精彩……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2
前段时间听了一节《分数的初步认识》。
片断一:
在引入新课阶段,师出示一道猜规律题:
师:屏幕上第一行有8块饼,第二行有4块饼,你认为这里面可能有什么规
律?
生1:每行减少4块。
生2:后一行是前一行的一半。
教师出示第三行的2块饼
生:它的规律是后一行是前一行的一半
师:那接下去是多少呢?
生:一块。
师:再接下去呢?
生:半块。
师:你能用手中的圆形折出半块来吗?
生折出后
师:怎么表示这半块饼?
生1:可以用“半块饼”表示。
生2:可以说“一块饼的一半”。
生3:可以画出半块饼“D”。
生4:可以用表示……
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块饼的情况,用整数是
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的概念,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这个分
数表示这块饼的一半。现在谁能说出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片断二
在学生认识了和这两个分数之后,
师出示题目:你能用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出吗?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
生1:可以折成
生2:可以折成
师:你还能用手中的各种形状的纸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其他分数吗?
生动手操作后反馈
生1:我用正方形纸表示出__。
生2:我也是用正方形纸表示出__。
生3:我用图形表示出__。
生4:我用长方形纸表示____。
生5:我用长方形纸表示____。
[反思]
本课中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
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教师既
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
数学知识。如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等。在课堂中,教
师也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
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
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
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个
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
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
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也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分数的知识是
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
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
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
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
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3
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个过程的,怎样体现这种过程,并在尊重学生认识规律
的基础上去体现,我努力尝试提供这样一个途径,让每个学生自由去展示自己想
象——图像——抽像的探究过程。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我对这节课的这种想法和
设计是成功的,这种成功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我的老师曾经这样对我说过“只有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
识已有储备情况及他们的差异,才能在教学中找到每个学生,更好地把每个学生
都带向获取知识的目标”。正是在课前做了相关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对分数的认
识情况,我才能在课始便找到了每个学生所在的位置,有效率地把每个学生凝聚
到一块,各尽所能,互相补充,成功完成了这次学习活动。
2、“生生互动”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包括学生之间的讨论、
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倾听、互相激励、互相竞争等。这样,课堂上不只教
师一个人跟学生互动,而是几十个人形成师生间、同学间纵向和横向的多元反馈
评价网。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维灵活性、语言表达
能力以至个性特点等方面都会得到长足发展。而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成功
地促进了“生生互动”的学习气氛的形成,我主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允许学生保留围棋开局 自己看法,可以不跟老师的意见一致。
(2)我采用了多种有利于学生交流的形式,如同桌商量,全体学生交流、
讨论等,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机会交流学习的体会。
(3)改变教师的引导语,我采用“有道理吗?”“谁有补充”“谁有不同
意见”“对不对呀”“好不好呀”这样的提问。
(4)不随意对学生的发言做出评价,让学生之间养成互相倾听、互相尊重
的习惯,例如认识1/2的教学,安排同桌间互相倾听、互相评议,然后再是全班
倾听、全班评议,目的就在于此。
3、成功以“情”有层次地带动学生始终保持很高的兴趣投入到这节课的学
习活动中。让学生能欣赏到自己和全班同学共同完成的1/2图形的展示板,体验
到合作的快乐,积极的情绪得到提升;让学生一起来大声读出自己和全班同学共
同创造的由老师板书在黑板上的分数,再次体验到合作的快乐,成就感油然而生,
积极地情绪再次得到提升;课堂总结时候,同时目视展示板和黑板上板书的分数,
回想自己这节课的学习经历,情绪更是提到最高点。
正是由于这节课开放性的设计,学生在教学中生成的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在事
先所不能想到的,以致总有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教学契机没有利用好,所以还需
要在教学活动学生生成预设部分做更深入、细致的思考,尽量避免教学遗憾的发
生。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4
分数,对于我们来说,是第一次接触,学生感觉到的是陌生,不太理解。所
以我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产生分
数,体会到只有平均分了,才能产生分数,并且理解分数各部分的意义。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
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________于生活。在
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旅游分东西。
(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个?
(2)把2瓶水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瓶?
师:我们分东西时要做到公平、公正,那要怎么分呢?
生: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里我们叫“平均分”。
生:苹果每人分得2个(可以用“数字2”表示)
水每人分得1瓶(可以用“数字1”表示)
(3)现在只有1块蛋糕,也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呢?
生:半个。
师:每人分到的是这个月饼的一半,能不能也用一个数来表示呢?
师:看来要表示一个月饼的一半,已经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来表示了,需
要用新的数,什么呀?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感受:在分月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
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
生的分月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
究的情感。
2.做数学,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和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资助探索与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我注重为学生创造探究条件,让
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进一步探究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官认识。
本节课我安排了两次的操作活动,在认识1/2时,学生通过分月饼初步感知了
1/2的意义后,我安排了一个找圆形1/2的活动,让学生从实物上升到抽象图形
的认识。认识1/4时,同样一张正方形纸,学生的折法不同,所呈现出的这张纸
的1/4也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进行思维
训练。同时让学生感悟,尽管折法不同,但都是把同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阴影
部分是其中的一份,所以都能用1/4来表示。
(一)认识1/2。
认识了月饼的1/2,你知道什么吃饺子配什么菜 是这个圆形的1/2吗?请你动手折一折,并
把它的1/2用阴影表示出来。
师:谁能说说,什么是这个圆形的1/2?
(二)认识1/4。
师:1/4大家都会写了,那在正方形纸上要表示出它的1/4,你会吗?
师:拿出我们桌上的蓝色正方形纸,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1/4涂上阴影。
(阴影部分要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经过手脑并用,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从而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
体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本课没有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究、自主创造
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利用各种形状的纸片自由地动手折一折、
涂一涂,并用分数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一。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和1/4,你能用手中的图形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吗?
我们小组合作,来看看活动建议。
4、练客户开发 习层次分明。
设计练习时,层次分明,由易到难。先从刚学的知识入手练习,让学生在练
习中体会什么是平均分,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并且让学生体会到分数的分母其
实是平均分的份数,分数的分子是取的份数。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
想法、自己的发现,每个分数都由学生自己去创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使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2023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学习完整数后,第一次学习分数,是一
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
教学奠定基础。
本课教学,我努力把一些新的理念应用到课堂中,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有
新的变化。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有收获与失落,也免不了意外和尴尬。这里我就
结合本节课教学谈一些自己粗浅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________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分水果。在分水果
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
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水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
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二、注重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
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在对二分之一
含义的理解上,我让学生自己说这个苹果的一半是怎么来的,当学生说不出来的
时候,适时地加以引导。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去说二分之一的含义。并让
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什么还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通过让学生地反复的说,可以
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每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在讲二分
之一书写的时候,我注重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画分数线的时候用直尺。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值得反思: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
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
1、首先是时间观念不够强。
导致后边的环节没有更好的实施。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每个环节的具体
时间,导致这节课完成的不是很好。小组活动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主要是在讲
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时,和让学生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这
个环节我让学生反复的说,用时较多。而且形式较为单一。直接影响到后边环节
的讲授。
2、教育机智有待加强。
在认识二分之一的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二
分之一来表示,有个同学说到皮球,把皮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皮球的二
分之一,当我把问题抛给学生以后,其实学生还不够理解并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
平均分。我没有及时的指出这个学生的错误,应该抓住这个问题,试问学生,如
果把这个皮球平均分了,这个球还能玩吗?适时地给学生指导具体什么样的东西
我们可以分,什么样的分不得。在之后就不会再出现分冰箱、钟表的问题了。或
者即使出现了,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来解决。可能要比老师强调的要好。学
生会更清楚。
3、知识的延伸、拓展不够
比如在教学二分之一的含义的时候,指出了分数家族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分
数,但学生说的都是分母在10以内的分数,我应该加以拓展延伸,指出千分之
一、百分之一等。让学生理解分数几分之一并不局限于分母是10以内的分数。
或是举例,比如二十三分之一,也就是把一个物品平均分成了二十三份。进而强
化了学生对平均分的份数的理解。
4、小组活动不充分,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这节课我本设计两个动手的环
节,一个是折纸折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先让学生自己折纸、涂色,再在小组中
进行交流,感受不同的折纸涂色方法,却可以得到同一个分数;说一说四分之一
的含义。另一个是用圆形纸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通过学生创造的不同的分数,
进而引到分数大小的比较。但在课堂上都没有实施起来。也是这节课最遗憾的地
方。
5、评价语言不够
在问到“一半”如何表示时,一个学生回答“0.5”,这个答案尽管也是在
我的预设之内,但我忽视了对她的夸奖,仅是说了她知道的可真多,小数是我们
还没有学过的知识。倘若这时我问下学生是如何得知的,再夸奖她好学,这样学
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也能给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但是我却忽
略了,这是这堂课的一个遗憾。
6、没有联系到生活的分数。
常见物品中的分数、人体中的分数、广告画面中的分数。这样做,有利于学
生理解分数的产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联系常见的
事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分数的含义,强化应用分数的意识。通过这些联
系强化了孩子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节课遗憾的地方很多,如果在讲这节课,我会把这些不足弥补过来,并在
环节的衔接上仔细斟酌,让教学的时候环节更加的紧凑,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
合作学习的乐趣。通过这次讲课,我知道教学还是要多想、多实践、多反思、多
总结。这是我这节课反思。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给我多提宝贵意见。更希望通过老
师们的指导,使我更快的成长起来。
本文发布于:2023-03-24 13:58: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6375293703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