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骆驼与绩溪牛
徽骆驼与绩溪牛
骆驼,哺乳纲。适于沙地行走。善耐饥渴。性温驯而执拗。能负
重致远,号称“沙漠之舟”……
人格化的骆驼,更是给人以一种不畏道路艰险,忍辱负重,长途
跋涉,富有进取开拓精神的深刻印象。无怪不少有识之士把徽州人称
作为“徽骆驼”。
据史书载,早在二千年以前,徽州便是“山越”的土著居民劳动
生息的山国。三国以前,皖南的黟、歙、休宁,浙西的遂安、淳安,
统称为歙,或黟歙,他们聚居在新安江上游源头,后又沿江东徙,婚姻时差电视剧 在
下游山谷繁衍生息。
徽州人民的祖先,不仅是山林的骄子,攀岭越谷,腾跃如飞。而
且勤劳朴实,为创造中华民族灿烂的古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几千
年的历史长河,哺育了徽州大地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他们或经商,
足迹遍及全国,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在明清时代处于鼎盛时
期,对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或从文,文风昌盛,教育发达。
“连科三殿举,十里四翰林”,“父子尚书”,“兄弟丞相”,“同
胞翰林”,传为佳话。早在宋代就有程朱理学(程颐、程灏、朱熹)
的创始人在此活动。后相继涌现出无数文人雅士,灿若繁星,代不乏
人。发明活字印刷的毕升,我国最早的望远镜制造者郑复光,北宋著
名农民起义领袖方腊,以及我国杰出的山水画炒荷兰豆 家黄宾虹,当代伟大的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著名的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大师和著名的新文化
运动人士胡适等人,也都出生于徽州。
徽州地处山林,交通不便,按现代人的理念叫做“信息量较差”。
很难想象,从深山密林中走向社会,走向世界,需要付出何等的努力!
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便是“沙漠骆驼”也难以企及。
我们可想见,那一峰峰响着驼铃,昂着头,驮着日月星辰,一步
一个脚印地走向天际的“沙漠之舟”。
由此迭化为:一个个揣着报国与奋进理想,拎着土蓝布小包裹,
告别家乡熟悉的山山水水,走川过壑,投向理想王国的“徽骆驼”……
这样的“徽骆驼”随处可见:黄山挑夫、新安江艄公、田头劳作
的农人、在老屋祠堂勤奋就读的学生。甚至连我所熟识的徽州一带的
朋友们,都好象有这么一种“骆驼”精神,他们长年工作在比较艰苦
的环境里,不图恋大都市的繁华,默默地为建设徽州这块土地作出贡
献。
徽州,在封闭了好多个世纪的岁月里,由于避开了战火的困扰,
“关起门来搞建设”,曾经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得天独厚地发
展了经济和文化。可是,这种由自然经济建立起的“花源”,终究禁
不起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度时期内制约了徽州的发展。令人可喜
的是,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古老的
徽州突然抖开了神秘的面纱,向人们展示出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庶足的
特产资源。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把徽州向世界拉近了一个很大的跨
度。旅游事业的大发展,更使得徽州的发展较之其他地区有着更加优
越的条件。
如是说,骆驼和飞机乃至火箭有着多大的区别,同样推动着历史
车轮的前进。而骆驼更有着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貌和坚强的性格。
我爱徽州的山山水水,更爱“徽骆驼”,是他们创造了徽州这块
土地上的一切。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四面群山环绕,层峦叠嶂,河流交
叉,风景优美。长期以来它一直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逐
渐形成一个独立的民俗单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和民情。
但是,这里可耕土地非常少,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
和庄园”之称。即使是耕地,也是土质非常差,“骍刚而不化”,不
适于耕种。而且遇到雨水丰富的季节,山洪暴发,耕地就被淹没,庄
稼被洪水横扫一空;而到雨水稀少的季节,耕地就会缺水干涸而龟裂,
只要有十天不下雨,山民就要仰天而呼,求神祈祷下雨。耕地如此之
少,但是到明清时期,这里的人口却迅速增加,大大地超过了有限耕
地的承载力,造成了严重的地少人多的矛盾。
正是在这种地少人多、农耕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造就了一群群
“徽骆驼”和“绩溪牛”。这里的“徽骆驼”和“绩溪牛”指的是走
出家乡四处经商的徽州商人。以骆驼和牛来形容,一方面说明的是徽
商创业的艰辛,另一方面指的是徽商具有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精神。
这种精神正是徽商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骆驼和牛是人们所熟知的两种哺乳动物。在风尘弥漫、干旱缺水
的沙漠地区,骆驼是主要的畜力;在田园阡陌、春耕秋耨的农耕地带,
牛是人们得力的助手。日久天长,在人们眼中,骆驼和牛便象征着吃
苦耐劳和勤恳努力,体现了敬业、执著、拼搏、进取、友爱、和谐等
等优秀品质。
明清以来,不少人在观察、了解、研究徽商后,都把徽商比作
“徽骆驼”,这是对徽州商帮的形象概括,集中反映了徽商整体品质。
不过,在徽州六县当中,绩溪徽商的兴起要比其他县商人晚一些,
所以,当徽州其他县的商人日趋没落之际,绩溪徽商却方兴未艾。这
种后继之秀、乱世中争雄的徽商余辉同样令人们关注,折射在绩溪徽
商身上的“绩溪牛”精神,也已成为中外学者争相发掘、探索和研究
的对象。如今更多的时候,人们已不仅仅局限于绩溪商人,而是把它
同样地形容于所有的徽商后起之秀身上。
无论是“徽骆驼”还是“绩溪牛”,它们都是对徽商精神的形象
概括。在如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环境的优越远非明
清时代所能比拟,然而,作为一种创业精神——徽商精神依然值得我
们去探究、学习和借鉴。概括起来,徽商精神有下述要点:
其一,卫国安民的爱国精神。从早期徽商不辞劳苦,运粮输边,
到明中后期徽商积极参与抵抗倭寇侵略的斗争,乃至近代徽商为了抵
御外国入侵,踊跃捐资捐物,处处时时体现了他们的爱国精神。因为
他们深知,没有国家的安定与统一,就不会有个人事业的兴旺和发达。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我国历史上商人的爱国主义传统。
其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穷困的生存环境迫使徽商走出家门,
他们一般以小本起家,闯荡商海。商海浪涛汹涌,凶险异常,一不小
心就会搁浅甚至是沉没。然而徽商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受到挫折之
后,并非一蹶不振,从此便销声匿迹,而是义无反顾、百折不挠,不
成功决不罢休。许多徽州大商人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后终于成
功走上致富的道路。
其三,度势趋时的竞争精神。市场风云变幻莫测,活跃于市场的
徽商必须时时细心预测市场,观察市场动向,分析市场行情,审时度
势,根据市场商品种类的盈虚和供求情况,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去
选择所经销的商品,并且能够使经营时间、地点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
灵活机变。他们所从事的五大行业:食盐、粮食、木材、茶叶、典当
无不是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而随机经营的。正是由于他们能够随时观
察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审时度势,因此面对同行业的竞争,他们时时
能走在同行业的前面,能够出奇制胜。
其四,以众帮众的和协精神。徽商的和协精神不仅表现在家族中,
也表现在一个个的商业团体中。即便在整个徽州商帮内部,也能做到
同舟共济、以众帮众。遍布各地的徽州会馆、同业公所的建立,就突
出体现了这种精神,从而大大地强化了徽州商帮内部的凝聚力,提高
了市场竞争力。
其五,惠而不费的勤俭精神。大多徽商是从小本起家,不畏艰难,
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经过了一番奋斗拼搏,最后才建立了自己的基
业网课总结 ,成为富商大贾的。“致富思源”,他们大多数人特别珍惜得来不
易的财富。因此,他们虽然致富,但日常生活仍旧保持在家时的艰苦
朴素的作风。不仅如此,他们还以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教育子孙。
其六,以义制利的奉献精神。这突出表现在大量徽商发财致富后,
以种种“义行”、“义举”来奉献社会。徽商由于“贾而好儒”,因
而绝大多数人在经商活动中比较重视人文精神、讲求理性追求。虽然
致富,但他们依然自奉俭约,克勤克俭。不过一旦当他们面对国难民
困或旱荒水灾时,却又会慷慨解囊,将财富奉献给社会。
其七,贾而好儒的文化精神。“贾而好儒”是徽商的显著特点。
徽商很爱读书,他们有的白天经商,晚上读书。在路途中也是时时忘
不了读书。爱读书给徽商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影响:中秋节简介 一是提高了徽商的
文化素养、文化品位。这样,较高的文化素质就成为他们与官僚士大
夫交往的“黏合剂”。同时也给徽商的商业经营同样带来了许多便利;
二是由于读书,使得徽商善于从历史上汲取丰富的商业经验、智慧,
促进自身商业的发展;三是增强了经商的理性认识,即他们能够以所
谓的“儒道经商”,从而颧骨面相 形成良好的商业道德。
徽商正是凭着他们特有的徽商精神,从而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
大,乃至于发展为雄视天下的大商帮。这种精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的土壤之中,又被徽商进一步发扬光大。“徽骆驼”和“绩溪牛”所
造就的徽商精神,不仅是徽商的巨大财富,更是徽商留给后人的宝贵
遗产。
以众帮众的团队精神
徽商是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结成的商帮团体。“美不美,家乡水;
亲不亲,故乡人。”有着共同血缘或者地缘关系的徽商,有着很强的
亲缘和地缘认同意识。在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外地,不期然碰见了同族
人或者家乡人,徽商往往会兴奋得忘乎所以。这种固有的“乡谊观念”
和“宗族意识”,形成了徽商以众帮众、相互提携的传统。
有一吴姓徽商家族,族里长辈就曾制定这样的族规:凡是族中有
些子弟不能读书,并且家里又无田可耕的,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外
做生意,那么族里诸位有经营经验的长辈在外要么提携他,要么在其
他亲友处推荐他,好让他能有个稳定的职业,可供其糊口,千万不能
让他在外游手好闲,以致衍生祸患。
有位徽州商人名叫方用彬,他在经商过程中,结交了包括政府官
僚、文人士大夫、缙绅商贾等等各界朋友。那么方用彬这位名不见经
传的儒商是怎样认识这么多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物的呢?或
者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怎样建立这样一个广泛的交际网络的呢?要
知道在当时交通、通讯都远远不如今天发达。答案就是除了方用彬本
人喜好交游而且文学书画无所不通外,他的同宗同乡关系给了他许多
接触不同人物的机会。
在徽商的乡族观念中包含着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和带有强制性的
宗族族规,这些使徽商彼此之间有着很强烈的患难与共意识。这种意
识客观上成为徽商之间信息传递的动力泉源。
一首绩溪民谣这样唱道:
有生意,就停留,没生意,去苏州。跑来拐去到上海,托亲求友
寻码头。同乡肯顾爱,答应给收留。
就拿歙县和休宁两县来说,明清时期,两县由于不少人在外经商,
这些在外经商的人往往携带亲戚朋友出外共同经营。因此往往出现这
种情况:一家创业成功,那么这家人不会独享,往往大家共同分享,
规模大的甚至能携带千家百家,生意小的也能携带几家几十家共同致
富。
有位徽商叫许孟洁,这个人亲族观念极强,他在外生意做得非常
红火,于是亲戚朋友纷纷去投靠他。凡来投靠者,他都加以提携,于
是他的亲戚朋友也就个个致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徽商宗族之间是
何等的休戚与共!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相互提携自然也就形成了一种团队精神,在商场竞争中造成了一
个集体优势。
近代徽州人胡适早就认识到徽商宗族团体的优势,他听说家乡绩
溪准备编纂县志时,就说:“县志应该注重县里人移动转徙经商的分
布与历史,县志不能够只见小绩溪,而不看见那更重要的‘大绩溪’,
若无那大绩溪,小绩溪早已不成个局面。”胡适所说的“大绩溪”实
际上就是靠宗族纽带联系的散落于各地经商的绩溪人团体。宗族意识
隐含的强制性在这里起着关键性作用。
比如说,一旦出现一些不顾家乡的族人,族中一些长老就会百般
对他们进行劝诫,说:“我们徽州家乡一直保留着千百年的祖墓,千
百年的祠堂,千百户的乡村。这些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啊。假如你们
背离了家乡,即使子孙可以长保富贵,但是他们在外地已成为孤家单
亲,假设出现家业败落的情况,就会无依无靠。这种轻易背离家乡的
事情,你可要谨慎地好好想想!”这些舆论说教再加上道德和宗族法
规的制约,使宗族和乡缘之链坚实而牢靠,也就使徽商的团队精神愈
加发扬,团队力量也就愈加壮大。
正是由于徽商具有强大的团队精神,他们在挫败竞争对手后,凭
自身实力往往进一步变一般经营为垄断经营,谋取高额利润。如两淮
的盐业、北京的茶业、松江的布业等,差不多都是由徽商垄断的。
此外,明清商人毕竟处在封建时代,由于封建意识的狭隘性,商
业经营者之间往往对经验和技术相互加以保密。但是,在具有“以众
帮木耳怎么炒好吃 众”团队精神的徽商内部,这种情况却很少存在。虽然商人深知商
业经验的价值,一般不会轻易传人,但是徽商是通过血缘和地缘关系
建立起来的商帮集团,经验的传授也就顺理成章了。再加上徽商的行
业宗族化和行业地缘化的特点,商业的成败、兴衰直接与本族、本地
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前人也就乐于向后人传授经验。这种以乡族亲缘
为纽带的关系网络,使徽商具有同时期其他商帮所没有的信息交流优
势。
不做“茴香萝卜干”
敬业精神是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具有的一种执著的信念和深深投
入的意识。
明清徽州地区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口很多,几乎超过全地区人口的
一大半。明清笔记体小说《豆棚闲话》说:徽州风俗惯例,一般人一
到16岁左右就要出门学做生意。徽州还有一则民谚说: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一般人家生活贫困,小孩长到十五六岁,就要随乡族长辈出外学
做生意,寻觅谋生之路。一开始他们多半是在自己的长辈或亲戚的店
铺里当学徒。学徒一般历时三年,三年的学徒生活是相当辛苦的。吃
苦倒是小事,关键要能圆满结束学业,否则就要被人嘲笑。
在外学徒以及日后独自做生意,最忌讳被人称作“茴香萝卜干”。
因为“茴香”谐音为“回乡”,“萝卜”谐音为“落泊”,意为在外
学无所成或者经营不善落泊回乡。所以徽商无论拜师学徒还是日后独
自闯荡商海,他们都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旦生意不成功,他们
宁愿客死他乡,也不愿轻易回家。
徽商对商业的执著和专注,在中国商业史上可以说是相当罕见的。
许多人离家别妻,一年到头奔波于外。明万历《休宁县志》说:休宁
县百姓往往身揣资本,出外四处经商谋生。他们做生意一般讲究公平,
往往以物美价廉取胜。他们在商海经营往往一直到老才罢休。经商期
间,按照徽州的风俗,经营者一般每年回家探亲一次,然而那些离家
远的三四年才能够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一次。探视之后又要出门继续
经营生意。
虽然如此年复一年地在外操劳,黑发出门白发回,但他们依然无
怨无悔。甚至有的徽商外出,数十年而不归。
健妇持家身作客,黑头直到白头回。儿孙长大不相识,反问老翁
何处来。
上面这首新安竹枝词就是徽人经商的真实写照。出门时孩儿还在
襁褓中,回来时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脑中的父亲往往只是个概念
而已,如今父亲回来了,他们自然不认识。
民国《歙县志》说:“我县习俗重经商。经商必然远离家门。每
每离开家门,往往几年才回来一次,有时甚至长年在外不回家的。刚
刚结婚,丈夫就离家经商的情况,在这里比比皆是,都习以为常了。”
清代婺源县有一位商人姓詹,他在儿子出生几个月后就离家出外
经商,结果一别就是17年。儿子长大后决心追寻当年父亲的踪迹,把
父亲给找回来。于是儿子深入四川、云南等山区,又遍寻湖北、四川
成都等地,最终把父亲给找到,父子相携而归。还有一位歙县商人程
世铎,六沈重阳 岁便随父亲出外经商,直到27岁才辗转回家。所以有人说,
新安商人“出至10年、20年、30年不归,归则孙娶媳妇而子或不识
其父”。徽州商人一生无怨无悔投身于商业经营的行为,充分体现了
他们的敬业精神。
徽商的敬业精神,不仅仅表现在徽商个人的一生无悔投入商业的
行为方面,更体现在商人家族对商业世代不懈、前赴后继的执著和追
求。
徽州居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聚族而居,往往一村甚至一乡
都是一个家族,所谓“千丁之族,未尝散处”。他们宗族观念浓厚,
宗法成为维系家族关系的纽带。同样,在经商中,宗法在族人中同样
起着重要的关联作用,往往出现“举族经商”的情况,族人之间在经
商中相互提携、相互关照。
举族经商的结果,是在徽州形成了一些著名的商人家族,譬如歙
县的汪氏家族、江氏家族、鲍氏家族,休宁的吴氏家族,婺源的朱氏
家族等等。这种举族上下成百上千人对商业的投入和专心,在明清时
期的其他商帮中是不多见的。其中许多家庭都是几代人前仆后继,勤
恳敬业,潜心经商。
譬如祁门倪国树,颇具经商才能,曾贩木饶河,后不幸溺死在一
处渡口。其子起蛰当时还在襁褓中,长大后立志继续父志,努力学习
经商,经商中不图厚利,往往以义为利,声名远播,最后成为一名富
商。
在徽州《许氏家谱》中,还记载了一段更为感人的“家庭创业
史”:许氏家族中有一人名叫许道善,年轻时曾在清源经商,因为他
善于经营,赢利累至千金,在当地商人中名列前茅。后来中途回家,
商业随之中断,家中逐渐困顿。道善看着儿子们渐渐长大,于是决心
复出经商。他命儿子永京主持家事,自己只身前往临清经商。不久,
因遇骚乱,道善所带资金耗竭,又染病不愈,竟客死异乡。其子永京
为了振兴家业,毅然继承父志,告别母亲与妻儿,循着父亲的足迹出
外经营。没想到他这一去就是几十年,最后也是死于异乡。永京的儿
子长大成人后,母亲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命他继续出门经商,完成爷
爷和父亲未竟的事业。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许家终于在商业上获得
成功,家业重新振兴起来。这样的事例在徽商中还有很多。
本文发布于:2023-03-24 13:41: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6364943702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绩溪.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绩溪.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