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的牛

更新时间:2023-03-24 06:00:28 阅读: 评论:0

柚子怎么挑-组织蛋白

毕加索的牛
2023年3月24日发(作者:班级文化介绍)

第1页共13页

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700字8篇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

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首次出版于1726年。作品

以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

的经历。下面是由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

700字,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700字1

窗外,缕缕金色的阳光洒进书房,映照在《格列佛游记》的最后

一页上。掩上书本我思绪万千。

主人公格列佛遭遇了四次海难,从而进人了四个不同的世界。其

中有由身高不足六英寸却夜郎自大的小人公民聚集成的小人国,有由

身高几十英尺却迂腐保守的巨人汇聚成的大人国,有住在飞行岛上愚

昧迟钝的飞岛国,也有将马作为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的慧驷国。每

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突出的优点,也有其不容忽视的种种弊端。在

人们闻所未闻的四个国家中,最让格列佛乐不思蜀的便是慧驷国了。

在这里,没有战争,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夺利争权,人与人之间真诚

相处,恐怕只有“乌托邦”才能与之媲美吧!

仔细想想,这四个国家不就像我们身边的四种人吗?有些人像小

人国里的居民,骄傲自大,不知“人外有人,经典英文台词 天外有天”;有些人像

大人国里的居民,自以为是,不知与时俱进;有些人像“飞岛国”里

第2页共13页

的居民,愚昧迟钝,不懂创新;有些人像“慧驷国”里的居民,虽然

机智聪慧,却对其他人不屑一顾。

这又像人生的四个特殊阶段:刚拿到大学文凭迈人社会大门的那

批毕业生,初出茅庐,十分自负,自以为“天下第一”,不知天高地

厚,不肯从基础岗位干起;几经失败后,变得自卑,以为社会容不下

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学会了敷衍了事,随波逐流,自甘平庸,日益

愚昧迟钝,如同“飞岛国”中闭塞的居民;但一旦时来运转,创业成

功了,或是官运亨通,便变得自以为是,为自身的聪慧才干沾沾自喜,

对身份、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不屑一顾。这四种人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

见。我明白人无完人,但无论怎样,我都不喜欢这四种人。我还是喜

欢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淡定,即使成功了,又有何

值得骄傲的呢?

咏叹人生之余,我开始收起自身骄傲的情绪,不再为自己取得的

一点成绩而忘乎所以。《格列佛游记》像一面明镜,让我变得智慧,

让我明白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我有幸遇到了一本好书,它让

我又成长了许多。

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700字2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他

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

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当我翻开《格列佛游记》时我立刻就被眼前的目录所吸引了:小

人国之旅、大人国历险、会飞的国家……这些目录让我产生了无限疑

第3页共13页

问,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地读起了这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格列佛以海上医生的身份随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后

遭遇风暴孤身一人涉险了一些神奇的国家,最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

家的事情。情节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历险写的有趣

极了。

游记中的大人国、小人国的离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

象最深的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岛上的慧骃国,结识了

具有仁慈、诚实美德的慧骃国国王的故事。在慧骃国的语言中没有“撒

谎”和“欺骗”这样的字样,人们更不懂他们的含义。他们不懂什麽

是“怀疑”,什麽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中,一切都是真实的、

透明的。

我很羡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慧骃国,那里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

想境地,这里的慧胭勤劳、干净、有礼貌、举止端庄、诚实守信、乐

于助人、品格高尚……在这里你不需要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

实社会中,“毒奶粉”禁而不绝,让无数幼儿深受其活动营销方案 害;人们因为怕

被诬陷不敢做好事,年迈的老人摔倒在地却无人敢帮忙;还有人拐卖

儿童谋取暴利,导致一个个家庭的破裂悲痛……每次看到这些新闻我

都感到好心痛,看到年幼的小孩、摔倒的老人、哭泣的父母我也忍不

住热泪盈眶,为什么会这样?我盼望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能像慧因

国那样,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人人都会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我愿为此努力,也希望大家一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让这个社

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第4页共13页

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700字3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

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

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

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

上当"也于事无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问问别人对斯威夫特怎么

看,来显示自己是"文学青年",威登保罗 更实际地是写一篇不伦不类的读后感

交上去凑数。

每当回想起当年看这本名著的时候,历史的沧桑感便涌上了心

头,那些日子真是没有成就感受,很失败。一天仅仅十几页,举"目"

维艰,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发自于肺腑啊!

打个比方,读《围城》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就像是用地道战地雷

战打鬼子,越打越过瘾,正打在关头上,钱钟书先生将大笔一搁,鬼

子投降了;读《骆驼祥子》也挺爽,应该属于三大战役的那种,共军

三下五除二地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我也三下五除二地干掉了老金;

但读《格列佛游记》就大不一样了,是一种受罪,就像血战台儿庄一

样,拉锯战,特艰苦卓绝,不但要跟斯威特作斗争,还要与瞌睡虫作

斗争,不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我还是取得了"格列佛大捷",但损失

惨重,至今想起来还余悸不已。

因此,此后,看到鲁迅拿着烟斗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总会口不

自禁地唱道:"都是你的错,是你骗了我,还让我不知不觉满足被骗

的虚荣"……

第5页共13页

但是,尽管受了骗,并未影响鲁迅在我心的地位,我依然固执地

认为:斯威夫特是不能与鲁迅同日而语的。

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斯威夫特

何许人也?英国十八世纪罪恶腐朽的资产阶级中的一员。他们的阶级

属性有着本质区别(如果赶上""就好了,分清敌我很重要啊)。其二,

鲁迅是国产的,斯威夫特是洋货(这好像是废话)。至于第三点,我认

为是最最重要的,鲁迅的文章虽艰深生涩但我依稀可辨,斯威夫特的

译本虽然都是大白话,但我就是不知所言,所言何干。

经过一番换位思考,我作出如下推测:大不列颠的可爱青年们也

必然不知道鲁迅在说些什么,要表达些什么,以及"可能吧--那简直

就是一定的"那种鲁迅特色的矛盾句式。

他们正如我一样。

究其原因,彼此在不同的国度,承着不同的文化,对于过去,对

于历史,自己的从小就了解,别人的很少去触及。而没有一定的知识

垫底,去读这种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指桑骂槐的作品,看不懂是

不足为奇的。

我不知道十八世纪美国的辉格、托利两党缠绵悱恻、暧昧的关系,

当然也就无从体会斯威夫特笔下的争论吃鸡蛋应先敲哪头、鞋跟之

高低等"原则"问题的"高跟党"与"低跟党"的妙处。

我错怪斯威夫特了,我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而后来的斯威夫特也

渐渐变得可以理解了,给我的感觉是他很正义。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

第6页共13页

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

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

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yahoo,不是"雅虎")。他大谈人的

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看

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

顽疾劣根的影子。

有一句话,我认为评论得很经典: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藉荒

唐痛斥时代的弊端;在厌恨和悲观背后,应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没有想到在那些朴实得如同流水账的大白话游记中竟蕴含着这

么深邃的内涵。

我知道,《格列佛游记》还需要再读上一遍,抑或是更多遍。这

应该是以后的事了。

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700字4

这个暑假,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一本就叫做《格列佛游记》,

它是我最爱的一本书。这本书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

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

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中离奇古怪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

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

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

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第7页共13页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

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

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十分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

的厌恶。我很羡慕公主怎么画 文中的格列佛有幸能够到达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

每一个人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

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

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钱利;有人甚至为

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

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呢!

我不知道十八世纪美国的辉格、托利两党缠绵悱恻、暧昧的关系,

当然也就无从体会斯威夫特笔下的争论:吃鸡蛋应先敲哪头、鞋跟之

高低等原则问题和高跟党与低跟党的妙处。所以,我一点也不理解斯

威夫特的用意。

而后来的斯威夫特也渐渐变得可以理解了。他给我的感觉是:他

是正义的。他讽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

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了人兽颠倒

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

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他大谈人的天性,不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

役,就是奢侈浪费、贪得无厌。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

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700字5

“人的起点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方向和最后的终点!”

第8页共13页

乔纳森斯威夫特出生平凡,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这句话,不知道

看到这行文字后会做何感想,但从他笔下格列弗游记的经历中,可以

看出他的坚持与选择。

从利立浦特到布罗卜丁奈格,又由勒皮他来到慧骃国,隔离服四

次出海,他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历的事告诉我们,他要讲的不是

故事,而是一个无畏的勇者,一路走来时深深的烙在他身后,忘不了

抹不去擦不掉的人生,与心灵的双重旅程。

斯威夫特像是孤岛上的鲁滨逊的兄弟,鲁宾逊的心事,无法向孤

岛上的动物情书,斯威夫特在对黑暗丑陋的世界,一次次抗议和呐喊

后,美好的希望一次次的破灭,使他深深失望,只得摇头叹息,燕雀

安知鸿鹄之志哉。

几百年来,批评家们对斯威夫特骂声不断,否则它的存在是个错

误,他总是一个难以理喻的异类。究竟他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智

者,还是说多数愚者的信仰才是真理,谁说满怀信心,充满希望的前

进的人心中不曾有过无奈,他们的乐观只是不敢面对罪恶现实的伪

装。

无人能回答,谁都无力为谁辩解。斯威夫特因一个个美好与希望

破灭而痛苦的你,究竟有多绝望,多孤独。漂泊对于一只已经厌倦了

飞翔的大雁来说,是怎样的一种疲惫?斯威夫特看似厌世疯狂的外表

下,是对18世纪初的英国乃至全人类犯下的罪行的深深失望。

所有人都在嘲笑他们,看不穿的你,你却执着的在荆棘丛中行进,

去寻找路尽头的真理,寻找真理守护者的那颗心也是孤独的探险家,

第9页共13页

读后感.在梦的起点扬帆正远航者想要寻到自己心中的乌托邦,即使

希望一闪而过,也会向它出发。就像唐吉柯德同风车的搏斗,毕加索

眼中的牛与凡高的星空,究竟他们是异类还是最后正确的智者?一千

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的世界无人能懂。

当斯威夫特在他的影响国中与格列弗相遇,她的心情会是宁和平

静的,两个人都不会为世人所理解,实践成了知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让他们相遇交谈休息吧,他们都是勇者,在惊涛骇浪的风暴中仍

能从容涨肚,来到作为归处的港口,让我们在去往天空彼岸的风中缄

默,不要阻止他们。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斯威夫特去了他

的理想国度,正如他所说的,狂野的怒火,再也不会说伤他的心。

当他们遇见,会向彼此问好,就像光和光打招呼—最黑的地方见。

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700字6

小的时候,常听父母讲小人国,大人国的故事,当时听得津津有

味趋之若鹜,长大了才知道是假的。长大了,我读了格勒佛游记再次

接触到了“大人国”,“小人国”但这次,却是辛辣的讽刺。

这本书讲的是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船航行南太平洋,不

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海岸上。当万用表怎么使用 他苏醒过来的时候,

惊讶地发现自己已被细细的绳子捆住了,而周围都是比他小十二倍的

“小人”。原来,他来到了小人国。后来,他又先后见了有二十米识

了有二十米高的“大人”、能招唤鬼魂的“巫人”、丑陋自私的“耶

第10页共13页

胡”、聪明而高贵的“慧骃”……这些新奇的故事从各种角度,批判,

讽刺了当时英国混乱的朝纲。

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阴

险和野心让我重新认识到了人性邪恶的一面,人们为了利益,为了自

己,不惜干出许多骇人听闻的事来。在小人国嫉妒占据了大臣的心于

是,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了主人公头上。这不仅让主人公心寒,

更让我们愤怒。就是这么一个小人国,其内部的腐朽和战争,也终有

一天会将其自身毁灭。

大人国的和平安乐反衬出了英国的腐朽,虽然主人攻击力松赞英

国,但大人过皇帝还是把他问的哑口无言———毕竟,这是事实!他

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

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

人的行动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伤

害。这,以显示出了英国人的虚荣,阴险。

慧马国,他遇到的不是人,而是马,但却衬托出了英国人的无知。

为什么,人性的弱点再次暴漏无疑,因为人性就是如此。因为人

懂得太多,所以失去的更多。

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700字7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

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父扶养成人。

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

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第11页共13页

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

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

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

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

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

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政治教学反思 欲地移动,这同时也

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

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骃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

多不可思议的故事。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

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长得像鱼的飞岛国

居民,以及慧骃和耶胡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飞岛国的居民。他们的眼睛都长在一侧,而

且是一个爱好乐器的民族,在他们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欢的乐器。

那里的.侍从必须要时刻敲打大臣们的脑袋,否则他们总爱异想

天开。……读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

神,他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他一见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内心冒险的

冲动。

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为

由,去环游世界,到处冒险。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觉得这些书其实很有意思,而且不会看

不进去,反而读过几遍之后,越发爱上了这些书。书是人们进步的阶

梯,在书的世界遨游是每个人的梦想。

第12页共13页

打开手中的书,一头扎进去吧,总有一天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700字8

冒险,是我读完《格列佛游记》后首先映入大脑的词语。

冒险,就是冒着风险做事。整本书中格列佛在不停的冒险。小人

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他的各种奇遇、经历都与冒险一词分

不开。

在现今社会中,勇于冒险的人并不多见。大家都规规矩矩地按部

就班地生活。可能很多人说,难道要我们放弃生存的机会,就自然界

中抛开一切去冒险吗?由此可见,这部分人还没在真正意义上了解“冒

险”。冒险当然不只是去野外探求。在生活中也可以冒险,例如你干

一件自己认为很有难度的却又非常有意义的事,你不就冒着被别人质

疑的风险挑战自己吗?

有人认为冒险没什么价值,事实是否如此呢?大家不妨与我一起

看看格列佛在冒险后有哪些收获呢?格列佛每冒险一个国家,他不仅

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还学习了当地的语言、风俗习惯,包括一些生

活技能等等。可见冒险的价值是很大的。当然冒险谁都不敢保证一定

能够成功,但一个人如果连尝试的胆量都没有的话,他肯定不会成功。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冒险精神呢?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

素养,这些是冒险的资本6岁儿童讲故事 。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资本都没有了,何谈

去冒险呢?格列佛是一个通晓多种语言的人。例如他在尝试与奇异岛

上的人交流时,他会用各种语言先去试,由此可见他的语言能力不一

般,他就拥有冒险的资本。第二,我认为要多一些实践活动。许多人

第13页共13页

都是从小的事开始累积经验,从而向自己将要冒险的领域进发。

第三,就是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心。勇气和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

说至关重要。因为每一个人都是靠这些来定位自己的。例如一个自信

心和勇气非常强的人,那么他就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去冒险,他就

会努力认真,不畏困难地去拼搏,而一个缺乏勇气和自信的人,他将

自己定位得很低,他根本不相信自己,不敢去冒险。所以说,如果做

到以上三点,那么你一定会培养出冒险精神。

这世上确实是有许多事是容不得顾虑和多疑的,人生要么是一场

大冒险,要么就是一无所有,所以不要虚设未来,更不要害怕突变,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能心不彷徨,不畏惧。

所以申请奖学金 ,做一个像格列佛一样勇于冒险的人吧!

本文发布于:2023-03-24 06:00: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6088283664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毕加索的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毕加索的牛.pdf

上一篇:蓝牙标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毕加索的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毕加索的牛
    柚子怎么挑-组织蛋白2023年3月24日发(作者:班级文化介绍)第1页共13页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700字8篇《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首次出版于1726年。作品以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下面是由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700字,一起来看看吧!关于《格列佛游记
  • 0℃蓝牙标志
  • 0℃测回法
  • 0℃青海碧玉
  • 0℃愿被你爱
  • 0℃游泳速度
  • 0℃skank
  • 0℃立说立行
  • 0℃浙江省玉环市
  • 0℃内侍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