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佛教因缘故事
因缘故事是佛教故事之⼀,因缘⼀词梵语作nidana,⾳译为尼陀那。是佛向众⽣讲述灵魂不灭、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种种⼈
世间事物所形成的因缘关系,皆是度化众⽣和佛门弟⼦、善男信⼥的故事。敦煌莫⾼窟现存各个时期的因缘故事画⼤概有⼗⼏
种,如难陀出家因缘故事、沙弥守节⾃杀因缘故事、五百强盗成佛因缘故事等等。
难陀出家因缘故事该故事讲,释迦弟⼦难陀,因迷恋⾃⼰新婚不久的妻⼦孙陀利,不肯出家为僧。有⼀天,佛与弟⼦化缘到难
陀家门,难陀出来作礼后,接⾷钵回屋盛饭,佛告知弟⼦不要接回⾷钵,难陀⽆奈,只好恋恋不舍的告别妻⼦,亲⾃把⾷钵送
到佛的住所。佛劝难陀出家,难陀不肯,为了断其难舍爱妻之恋,佛决定亲⾃度化难陀,于是,便携难陀遍游天地⼈间。难陀
来到天宫,见有美艳绝伦的500美⼥,各个胜过妻⼦孙陀利百倍,但奇怪的是这些美⼥都没有异性相伴,便问佛何故,佛此时
许愿,如果难陀愿出家修⾏,功德圆满后,即可到天宫尽娶美⼥为妻,难陀听后⼤喜,表⽰愿出家修⾏,佛见难陀出家动机不
纯,难成正果,⼜携难陀⼊地狱,难陀见有⼀⼝滚沸的⼤油锅空煮,不见有⼈受刑,⼜问这教师学期工作计划 是为何,⿁卒们称此⼤油锅是专
为“淫欲多情”的难陀准备的,难陀听后,⼤惊失⾊,痛悔前⾮,决定专⼼修佛,后成正果。
难陀出家因缘故事,出⾃《普曜经》、《增⼀阿含经》、《佛本⾏经》、《杂宝藏经》等,该故事画在敦煌⽯窟仅有⼀幅,绘
于北魏第254窟中。
沙弥守节⾃杀因缘故事该故事讲,古印度安陀国有⼀位笃信佛教的长者,送⼦到⼀位⾼僧门下受戒为⼩沙弥,⾼僧与弟⼦的⾐
⾷均有⼀位富有的名叫清信⼠的居⼠供养。有⼀天,⼩沙弥奉师傅之命前去清信⼠家化斋,恰逢清信⼠全家到友⼈家赴宴,只
留下清信⼠的⼩⼥⼉在家,少⼥见前来化斋的⼩沙弥年少英俊,顿⽣爱慕之情,情不⾃禁地牵⾐拉⼿,向⼩沙弥做诸种媚态,
要求婚配,⼩沙弥数度拒绝不成,最后引颈⾃杀,少⼥见状,悔恨不已,号啕⼤哭,待⽗亲清信⼠回到家后,少⼥向⽗亲哭诉
实情。按照古印度当时的法令,僧⼈如果死在俗⼈家,俗⼈必须向国王交付⼀定的罚⾦来赎罪,清信⼠将此事呈报国王,国王
对⼩沙弥不舍佛法,守戒志坚的精神⽽感动,下令焚⾹⽊,⽕化⼩沙弥的⼫骸,并起塔供养。
沙弥守节⾃杀因缘故事,出⾃《贤愚经沙弥守节⾃杀品》,绘于敦煌⽯窟第257窟、第254窟、第285窟,其中第257窟所绘沙
弥守节⾃杀因缘,是敦煌⽯窟同⼀题材中最完美的。
须摩提⼥因缘故事该故事讲,古印度舍卫国富家⼥须摩提美貌娇艳,同⽗母⼀样,从⼩笃信佛教,长⼤后嫁于古印度满富城六
道外师巨富长者满财的⼉⼦为妻。新婚时,公公满财宴请六千外道,须摩提⼥因教派不同,拒不接待外道宾客,并斥责外道宾
客⾚⾝裸体,其状丑陋,猪狗不如,引起了外道宾客的不满,公公满财多⽅赔礼,才平息了外道宾客的兴师问罪,须摩提⼥因
此得罪了公婆、丈夫,夫家⼗分不满,⼼⽓难平,须摩提⼥也闭门不出。后经满财好友指点,夫家⽅知须摩提⼥为佛家弟⼦,
释迦为正道,其法⼒⽆⽐,因此,满财请⼉媳求佛前来赴斋说法,须摩提⼥听后⾮常⾼兴,梳洗打扮,着盛装登⾼楼,焚⾹恳
请佛说法,释迦为须摩提⼥的虔诚⽽欣慰。第⼆天,释迦先派厨师持炊具凌空⽽⾄,⼜同弟⼦们各显神通,变化出华树、青
⽜、孔雀、⾦翅鸟、琉璃⼭、虎、狮、马、六⽛象等腾空⽽来,佛在众多弟⼦的簇拥下,从天冉冉⽽降,为外道讲经说法,盛
⼤的场⾯和⽆⽐的神通,使六千外道惊叹,最后舍卫国国民和满财⼀家全都皈依佛门,修成正果。
须摩提⼥因缘故事,出⾃《须摩提⼥经》,该故事画在敦煌⽯窟仅有⼀幅,绘于北魏第257窟西壁和北壁上。
五百强盗成佛因缘故事该故事讲,古印度摩迦陀国有五百个强盗,经常结伙拦路抢劫,滥杀⽆辜,使该国与它国的道路中断,
波斯匿王派兵征剿,强盗战败,国王擒贼审判,处以酷刑,剜眼、割⿐、削⽿,放逐荒野,强盗们痛苦悲哀。佛听说后怜悯他
们,给强盗们施法,吹雪⼭⾹药⼊强盗们的盲眼内,使五百强盗眼睛复明,⾝体康复,眼睛复明后的强盗们⽴见佛陀,求佛说
法后,剃度出家,隐居在荒芜⼈烟,野兽出没的⼭林中,潜⼼修⾏,成⽆上正觉⽽登佛国。
该故事出⾃《⼤般涅槃经梵⾏品》、《报恩经》等,在敦煌⽯窟中仅有两幅,绘于第285窟和第296窟。北魏第285窟《五百
强盗成佛因缘》故事画,在同⼀题材中不仅年代最早,⽽且画⾯构图也是最完美的,该组画共有⼋个场景,从激烈的战⽃开
始,到强盗战败被官兵俘虏、受刑、出家等结束,整个画⾯有动到静,充分地体现了“放下屠⼑,⽴地成佛”的佛教思想。
未⽣怨经变故事该故事讲,在印度摩揭陀国,有⼀国王,名频婆裟罗,因年⽼⽆⼦,担⼼⾃⼰没有王位继承⼈,于是,请来相
师占⼘,相师说,⼭中有⼀道⼈,死后会来投胎,转世为太⼦。国王求⼦⼼切,下令先断了⼭中道⼈的⽔源、⾷物,后⼜派⼈
进⼭杀死道⼈,道⼈死后⼜转世成⼀只兔⼦,国王⼜命追杀兔⼦,并把兔⼦钉死在墙上。不久王后果然怀孕,⽣下太⼦,名阿
阇世,阿阇世王⼦长⼤后,受奸⾂挑拨,⼼⽣恶念,举兵政变,篡夺了王位,并将⽗亲囚禁起来,⽽且也断绝了⽗亲的⾷物,
任何⼈不得探视,⽬的是想饿死⽗亲,母亲韦提希夫⼈要求探望国王,得到同意后,每天把⾝体洗⼲净,将蜂蜜和炒⾯混在⼀
起涂在⾝上,为国王充饥,过了⼀段时间,阿阇世王⼦见⽗亲仍然健在,⼜得知是母亲所为,就把母亲幽禁在七重室⾥,然后
杀死⽗亲。韦提希夫⼈⾮常伤⼼,向佛祖祈祷,⾃⼰和国王为何要受如此遭遇,佛祖告诉她,在阿阇世王⼦还没有转世前,他
们已对阿阇世王⼦做下了冤孽,即没有出⽣就结下了冤仇,皆是前世因缘所造。韦提希夫⼈要想摆脱这种痛苦,只有⼀⼼静
观,除去杂念,即“修三幅”和“⼗六观”,采⽤观⽇⽉、观莲花宝池、观华座等等修⾏⽅法,才能得到解脱往⽣西⽅极乐世界。
《未⽣怨》是出⾃《观⽆量寿佛经》中的故事,《观⽆量寿佛经》经变画,在敦煌⽯窟中现存面积最小的大陆 有⼋⼗多幅,⼀般中间是《观⽆
量寿佛经》,左右两边是“未⽣怨”和“⼗六观”,这种形式到了盛唐时期开始形成固定的模式。其中绘于盛唐时期的第172窟、第
148窟,是这⼀题材中的精品
微妙⽐丘尼受难因缘故事该故事讲,古印度舍卫国国王性情暴虐,逐放醉象踏杀百姓,众贵妇怨恨世事凶险,纷纷出家为尼,
但⼜耐不住寺院的清净寂寞,遂求教于微妙⽐丘尼,微妙就对她们讲述了⾃⼰前世和今世的因果业缘。微妙出⾃⾼贵的婆罗门
家庭,成年后嫁给门当户对,聪明英俊的婆罗门青年为妻,不久喜⽣⼀⼦,其后⼜有⾝孕,按当地习俗必须回娘家⽣孩⼦,于
是,微妙和丈夫携其⼦同返娘家,途中微妙腹痛难忍不能前⾏,全家只好在树下歇息。到了半夜开始⽣产,谁知⾎腥味引来了
毒蛇,毒蛇咬伤了微妙的丈夫,丈夫⾝亡,微妙只好强忍痛苦三国最强武将 带着长⼦抱着新⽣⼉⼀起继续赶路,⾛进深⼭⼜遇到⼀条⼤河,
⽔深浪急,⽆奈,她只好抱着⼩⼉先过河,把⼩⼉放⾄岸边,⼜返回接⼤⼉,⼤⼉见状,即⼊⽔向母亲迎来,突然⼀个⼤浪把
⼤⼉卷⾛,回头再往岸边看去,⼩⼉已被狼⾷之,⼀⽇之间,夫死⼦亡,仅剩微妙⼀⼈。快到娘家时,遇到⼀⽼邻居,⽅知娘
家近⽇遭遇⼤⽕,⽗母家⼩皆都烧死。⽼邻居念微妙可怜,收留了她,不久,微妙⼜嫁⼀青年并怀孕,其丈夫整⽇酗酒不归,
⼀天半夜,丈夫酒醉归家,因微妙正在⽣产未能起床开门,丈夫鸭子的英语怎么写 破门⽽⼊,微妙遭到毒打,更为甚者是将新⽣⼉煮熟逼微妙⾷
⼦⾁。因微妙不堪虐待连夜逃⾛,来到波罗奈国,在城外休息,遇到⼀位刚刚丧妇的富家⼦弟,俩⼈同病相怜,不久结为夫
妻,⼗分美满,不料新夫因病去世,按当地风俗,丈夫死后妻⼦必须陪葬,于是便随丈夫埋⼊墓中,到了晚上盗墓贼来盗墓,
盗墓贼⾸见微妙貌美,⼜将微妙占有,做他的妻⼦,数天后,贼⾸犯案被处死,微妙⼜被同葬⼀墓,恰遇群狼掘坟觅⾷,微妙
从墓中再次逃⽣。微妙当时想,前世究竟做了什么冤孽,今世遭此报应,便求佛指教,佛说微妙前世曾是⼀富家的⼤夫⼈,因
不能⽣⼦,丈夫⼜娶⼀⼩妇并⽣⼀⼦,因嫉妒⽽⽣邪念,⽤铁针扎⼊⼩孩卤门,将⼩孩杀死,⼩妇怀疑是微妙所为,微妙誓不
承认,并指天⽴下毒誓,若我害死⼩⼉,嫁夫死夫,⽣⼦⼦亡,⾃⾷⼦⾁,⽕烧全家,⽗母双亡。谁知所发毒誓,今世全部应
验,经佛的点化,微妙决⼼悔前过⽽专⼼修⾏,⽅得今⽇罗汉果。众贵妇听后,悚然⼼惧,决⼼皈依佛门,祈求⽆上正果。
该故事出⾃《贤愚经微妙⽐丘尼品》,绘于北周第296窟窟顶西披和北披,是敦煌⽯窟现存最完整⽣动的⼀幅因缘故事画,另
外,晚唐第85窟的屏风上也绘有该画
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本⽣故事
本⽣故事画:是壁画题材之⼀,表现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中为菩萨时教化众⽣、普⾏六度的种种事迹。莫⾼窟本⽣故事画的题
材有九⾊⿅舍⼰救⼈、萨埵太⼦舍⾝饲虎、⼫毗王割⾁贸鸽、善事太⼦⼊海求珠等。
九⾊⿅舍⼰救⼈本⽣故事画故事讲在古印度的恒河边,⽣活着⼀只美丽的⿅,她⾝上的⽪⽑有九种奇妙的颜⾊组成,⿅⾓洁⽩
如雪,因此⼈们叫她九⾊⿅。九⾊⿅与乌鸦结为好友,互相帮助,饮⾷着丰美的⽔草,过着⽆忧⽆虑的⽣活。⼀天,九⾊⿅正
在河边悠闲的散步,突然听到⼀阵急促的呼救声,原来是有⼈掉到了河⾥,即将被⽔淹死,九⾊⿅便奋不顾⾝跳到⽔⾥把溺⽔
⼈驮上了岸。溺⽔⼈为了报答九⾊⿅的救命之恩,跪在地上愿做奴仆,终⽣侍奉九⾊⿅,九⾊⿅谢绝后说:“我不需要你的任
何报答,只希望你保守秘密,不要向任何⼈泄露我居住的地⽅,因为⼈们都贪得我美丽的⽪⽑、犄⾓,要是他们知道了我居住
的地⽅,就⼀定会来杀害我的”。溺⽔释加牟尼 ⼈满⼝答应着回家去了。
⼀天夜⾥,这个国家的王后做了⼀个梦,梦见了漂亮的九⾊⿅,醒来后就要国王捕捉九⾊⿅,⽤美丽的⿅⽪做⼤⾐,⽤雪⽩的
⿅⾓做拂柄,并说:“如果得不到九⾊⿅,我便会死去。”于是国王布告悬赏:若知道九⾊⿅住处者,就分国⼟和财产的⼀半作
为赏赐。溺⽔⼈见到布告后,⼼⽣恶念、见利忘义,来到宫廷向国王告密,并带领国王和军队浩浩荡荡的到恒河边捕捉九⾊
⿅,当时,九⾊⿅正在⼭中睡觉,她的好友乌鸦叫醒了她,但太迟了,整个⼭都被国王的军队重重包围,九⾊⿅⼀眼就认出带
⼈来捕捉⾃⼰的正是被她搭救的溺⽔⼈,于是九⾊⿅⼤胆⽆畏,理直⽓壮的向国王诉说了搭救溺⽔⼈的经过,国王听后,⼗分
感动,怒斥溺⽔⼈贪图富贵,忘恩负义的⾏为,并下令从今以后任何⼈都不得伤害、捕捉九⾊⿅。那个溺⽔⼈因为失⾔,浑⾝
长满了毒疮,⼝中发着恶臭,遭世⼈厌恶。这个国家的王后也因贪欲落空了,⼜失去了国王的宠爱,最后悲愤⽽死。
此故事依据三国吴⽀谦译《佛说九⾊⿅经》译写,原⽂详见《⼤正藏》第3卷。在敦煌⽯窟中仅存于257窟1幅,此画是国内外
现存《九⾊⿅本⽣》故事中,年代最早、内容最丰富、艺术性最⾼、保存最完好的⼀幅
⼦⾏孝本⽣故事画佛经讲:在很久以前的迦夷国,有⼀对双⽬失明的夫妇,他们只⽣了⼀个⼉⼦,取名叫晱⼦,⽗母对他⾮常
宠爱,晱⼦也“⾄孝仁慈,奉⾏⼗善”,他长⼤后陪着⽗母在⼭中修⾏,常常在⼭中采集野果,汲取泉⽔供养⽗母。⼀天,晱⼦
披着⿅⽪在⼩溪边取⽔,正好这个国家的国王到⼭中狩猎,沿着⼩溪追赶⿅群,国王拔箭射⿅,谁知箭正好误中晱⼦,晱⼦痛
疼难忍,⼤声呼叫“是谁这么狠⼼,⼀箭杀害的不只是我⼀⼈,⽽是三⼈!”国王听见有⼈呼唤,⾮常吃惊,急忙下马来到晱⼦
⾝边。晱⼦向国王倾诉在⼭中红楼梦阅读心得 修⾏⼆⼗年的经过,并说:“⼭中还有我的盲⽗母,我死了,盲⽗母便没有⼈照料,⽆异等于三
⼈全死,晱⼦告诉国王他⽗母居住的地⽅后,便死去了。国王深为悔恨,来到晱⼦⽗母居住的地⽅,告诉了他们实情,并表⽰
愿代晱⼦瞻养⼆⽼;晱⼦的⽗母悲痛万分,国王带他们来到溪边,晱⼦⽗母抱着⼫体痛哭流涕。由于晱⼦的孝⼼感动了天神,
天神派帝释天来到晱⼦⾝边,把神丹妙药灌⼊晱⼦的⼝中,毒箭⾃拔,晱⼦便死⽽复⽣,他⽗母的双眼也重见光明。
本故事依据西秦圣坚译《佛说晱⼦经》绘制,原⽂详见《⼤正藏》第3卷
在敦煌莫⾼窟壁画中,此故事现存于北周第461、438、299、301窟,隋代第302、417窟、西千佛洞第12窟等7幅,其中第
299窟中绘制的此壁画,最具有代表性,内容丰富,故事完整。(
善事太⼦⼊海求珠本⽣故事故事讲:古印度的波罗奈国有两个王⼦,⼀个名叫善友,另⼀个叫恶友,这两个王⼦名如其⼈,善
友太⼦聪明仁慈,国王、王后都喜欢善友,视若掌上明珠。恶友太⼦性格暴劣,⼈⼈都憎恶他,为此恶友⾮常嫉妒善友。⼀
天,善友太⼦出宫游玩,看到屠宰牲畜、鸟⾷⾍蛇、⽹鸟捕鱼等众⽣相残,劳累⾟苦的情景,⼼情郁闷,于是返回宫中,请求
国王打开国库布施穷⼈,时间长了,国库将空,⼤⾂们对此都很有意见,善友太⼦⾮常着急,他想“如果能到龙宫取回如意宝
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就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他与⼤⾂商议,决定⼊海向龙王索取摩尼宝珠。恶友知道后,要求与
善友⼀起去龙宫,他们乘着⼤船浩浩荡荡的出发了,途中遇到了⾦⼭、银⼭、七宝⼭。恶友贪得⽆厌,因船装的太重,沉⼊⼤
海。恶友逃命⽽归。
善友太⼦历尽千⾟万苦,来到了龙宫,取得了龙王的摩尼宝珠,把它藏在发髻中,返回的路上遇到了恶友,恶友得知善友取回
了宝珠,⼼⽣恶念,趁善友熟睡之际,⽤⽵刺刺瞎了善友的双眼,夺宝⽽逃。
再说:善友太⼦双⽬剧痛,昏迷不醒,幸好有⽜王及牧⼈⾛过,⽜王⽤⾆头将善友眼中的⽵刺舔出,牧⽜⼈把善友带回家,⼜
买琴送与他,善友便到街上靠弹筝卖艺为⽣,师利跋国守园⼈发现善友琴艺超群,雇佣他到王宫看守果园,他在果树上拴上铃
铛,⼿牵长绳,击铃驱鸟。闲暇时,便在树下弹筝⾃娱,⼀天,公主来到果园游玩,遇见了善友,⼀见钟情,最后结成夫妻。
善友的眼睛也在他们⽴誓起盟之时,双⽬复明了。善友向国王讲述了⾃⼰的⾝世,国王派⼈把夫妻⼆⼈送回波罗奈国,善友回
国后,不计前嫌,请求⽗王饶恕恶友的罪⾏,恶友交回了宝珠,善友虔⼼供养,为民祈福。
本故事依据《贤愚经善事太⼦⼊海品》绘制,原⽂详见《⼤正藏》第3卷。
在敦煌⽯窟壁画中,现存于北周第296窟、中唐第238、237、231窟,五代第146、98窟,其中第146、98窟中,描绘善事太
⼦树下弹琴,公主聚精会神倾听等场⾯,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具有很⾼的艺术价值。
⼫毗王割⾁贸鸽本⽣故事该故事讲:古印度有⼀个⼤国,这个国家⼟地肥沃,⼈民丰⾐⾜⾷,安居乐业。国王名叫⼫毗王,是
⼀个胸怀宽⼴,爱民如⼦的国王。他⼼好佛法,⽴誓普救众⽣。⼀天,有只⽼鹰在追逐⼀只鸽⼦,⽼鹰紧追鸽⼦不舍,鸽⼦⽣
命危机,飞来飞去⽆处躲藏,最后,飞到⼫毗王的腋下,请求国王的保护。⽼鹰追来抓不到鸽⼦,就对⼫毗王说:“这个鸽⼦
是我的美⾷,我现在饥饿难忍,请国王把鸽⼦交给我吧”⼫毗王说:“我曾许愿,拯救⼀切⽣灵,现在鸽⼦寻求保护,我怎么能
见死不救,让它去送死呢?”⽼鹰冷笑说:“⼤王既然爱惜⼀切⽣灵,如果我吃不到东西,就会饿死,难道我就不该得救吗?”
⼫毗王说:“我可拿其它⾷物给你吃”⽼鹰答到:“我只吃新鲜⾎⾁,别的⾷物⼀概不吃”⼫毗王暗想,我不能救⼀命,害⼀命,
看来,只有⽤我的⾁来换取鸽⼦才能同时救下两条⽣命。于是,他下令⼿下取来利⼑,割下⾃⼰腿上的⾁喂鹰,但⽼鹰⼜说
道:“国王既然要以⾃⾝的⾁来代替鸽⼦,那么我也不敢多要,只要和鸽⼦⼀样重量的⾁。”⼫毗王传令取来⼀秆秤,⼀头放上
鸽⼦,⼀头放上割下的⾁。奇怪的是,国王全⾝的⾁都已割尽,还是不及鸽⼦的重量,国王⼗分纳闷,于是他忍着剧痛,奋⼒
坐到秤盘上。这时,天地动摇,众天神都被⼫毗王普救众⽣的善⾏所感动,齐声赞叹,并撒下⽆数天花。忽然,⽼鹰和鸽⼦都
不见了,原来是帝释天和⼤⾂化成⽼鹰和鸽⼦来试⼫毗王的诚意和信⼼,最后帝释天以神⼒使⼫毗王的⾝体恢复了原状。
本故事依据《六度集经菩萨本⽣》《贤愚经梵天请法六事品》绘制,原⽂详见《⼤藏经》第3卷。
在敦煌⽯窟壁画中,现存有北凉第275窟,北魏254窟,隋代第302窟,五代第108、72窟等5幅,其中第254、275窟为早期壁
画中艺术性较⾼的作品。
萨埵太⼦舍⾝饲虎本⽣故事讲:古印度⼤车国的国王,有三个王⼦,最⼩的名叫摩诃萨埵,⼀天,他们弟兄三个骑着马到⼭中
游玩,⼭林中景⾊优美,三个王⼦玩的特别⾼兴,在他们回家的路上,经过⼀个⼭⾕,看到⼀只⽼虎带着七只刚出⽣不久的⼩
虎饥饿难忍,母虎因此欲将⾃⼰的⼩虎吃掉,七只⼩虎⾯临死亡的威胁,三个王⼦见此情景,都特别难受,但却想不出救助它
们的办法,萨埵暗⾃决定要救活⽼虎,于是他谎⾔⽀⾛了两个哥哥,脱光⾐服,躺在地上让⽼虎吃他,可是⽼虎太饥饿了连吃
他的⼒⽓也没有,于是萨埵爬到⼭顶上,找了⼀根尖锐的⽵刺,⽤⽵刺刺破了⾃⼰的喉咙,纵⾝跳下⼭崖,摔死在⽼虎的⾯
前,⽼虎舔了他⾝上流出的⾎后,恢复了⼒⽓,带着七只⼩虎把他吃了。萨埵的两个哥哥久等弟弟不来,感觉情况不妙,慌忙
返回⼭中寻找,只看见⼀堆⽩⾻,⼆⼈伤⼼欲绝,慌忙骑马回宫报信,国王和夫⼈赶到⼭林,抱⼫痛哭。最后⼆王⼦收拾萨埵
的遗⾻,起塔供养。
本故事有的是依据《贤愚经》所绘,有的是依据《⾦光明经》所绘,原⽂详见《⼤正藏》第3卷。在敦煌莫⾼窟壁画中,此故
事共有18幅,其中单幅组合画第254(北魏)窟中艺术性最⾼,连环画式第428(北周)窟中,规模最⼤,内容最完整,经变
画式第138(晚唐)窟,内容最详细。
须达拿太⼦施象本⽣故事故事讲:很久以前,叶波国国王有个太⼦名叫须达拿,⾃⼩乐善好施,名扬天下,吊兰水培 曾发誓:“凡有求
索,不逆⼈意”他的国家有⼀⼤⽩象,⼒⼤善⽃,每与敌国交战都会⼤获全胜,为此敌国都惧怕这头宝象,他们听说太⼦喜好
布施,暗⾃⾼兴,便买通⼋个婆罗门⼈,长途跋涉到叶波国,向太⼦乞象,太⼦不违背誓⾔,将宝象舍施给婆罗门⼈,引起了
⼤⾂们的不满,国王闻讯后,⼗分震怒,按国法将太⼦驱逐出国,太⼦对此毫⽆怨⾔,临⾏前⼜将所有财物布施给民众,⼈民
听说太⼦被驱逐出国,都前来送⾏,垂泪道别。太⼦携妻带⼦乘车⽽去。⼀路上太⼦⼜将车、马、⾐服全都施舍给前来⾏乞的
婆罗门⼈。来到深⼭后,太⼦⼀家⽤树枝搭三间茅屋居住,渴饮⼭泉,饥⾷野果。两⼦穿草⾐兽⽪,常与⼭中猕猴、狮⼦玩
耍。⼀⽇,妃⼦外出采果,⼜来⼀个奇丑⽆⽐的婆罗门徒,向太⼦乞要⼆⼦给他的妻⼦做奴仆,⼆⼦留恋⽗母,不愿离去,太
⼦便把⼆⼦的⼿捆绑起来,婆罗门徒牵着绳头,⽤树枝抽赶⽽去。等到妃⼦采果回来,不见两⼦,悲痛万分。后来婆罗门徒牵
⼆⼦到街上叫卖,叶波国的⾂民认出⼆⼦正是国王的孙⼦,急忙到宫廷向国王汇报,国王见到孙⼦,⼜惊⼜喜,得知了太⼦的
下落,悔恨不该赶⾛太⼦,便⽴即派⼈到深⼭接太⼦回宫,⽴太⼦为王,太⼦的善⾏感动了敌国,从此两国和睦相处,友好往
来。
此故事依据西秦圣坚译《太⼦须达拿经》绘制,原⽂详见《⼤藏经》第3卷。
在敦煌莫⾼窟壁画中,现存于北周第428、294窟,隋代第423、427、419窟,晚唐第9窟,宋代454窟等7幅。其中第419、
428窟长卷连环画式,内容丰富、情节⽣动,最具有代表性
敦煌壁画——古代科技画廊
作为⼀种绘画的历史,敦煌壁画反映了我国近千年间的⽂化和艺术的发展,也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敦煌壁画可以称为古代
科技的画廊,许多内容反映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成就,具有重要的科学技术史研究价值。
敦煌壁画⾄少包含了以下⼏⽅⾯的科技内容。80多幅“农作图”反映了北朝⾄元代近千年的农业⽣产情况,描绘了农业⽣产从种
到收的⼗多种⽣产活动,20多种⽣产⼯具。如盛唐445窟的曲辕犁;五代454
窟的播种三脚耧等。100多个洞窟中都有练功与运动、卫⽣保健、诊疗疾病等⼗分丰富、珍贵的古代医学活动,其中蛇舌草的功效与作用 唐代壁画
中的揩齿、刷⽛图是我国最古的⼝腔卫⽣⽅⾯的绘画。壁画中还有不少⽇天、⽉天与诸星等天⽂图像,特别是莫⾼窟61窟、
肃北五个庙⽯窟第1窟中的“⼆⼗⼋宿”和“黄道⼗⼆宫”,是天⽂学⽅⾯的珍贵资料,榆林窟第35窟“炽盛光佛”中的天象图在国内
外同类题材中是⼀种独创。澳⼤利亚悉尼⼤学的何丙郁教授和英国剑桥⼤学的李约瑟博⼠最早把榆林窟西夏第3窟“千⼿观⾳经
变”中的酿酒装置,考证为烧酒蒸馏器,李约瑟博⼠对这幅画中冶炼炉上⿎风⽤的⽊风箱给予⾼度评价,认为它是⽇本脚踏⽊
风箱的先导。历代壁画中绘出千姿百态的⾦,银、铜、铁、琉璃、玻璃、⽔晶、陶瓷等器⽫,不仅反映了古代化学⼯艺的⽔
平,⽽且反映了中西科技交流的实况;敦煌⽯窟堪称我国中古时期的颜料标本宝库,其中保存着千余年间11个朝代的⼤量颜
料标本。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矿物应⽤,颜料化学及其冶炼技术的⾼度发展。根据国内外对敦煌⽯窟艺术所⽤颜料的分析可
知,敦煌⽯窟艺术中所⽤的颜料就有30多种。其中绝⼤多数是天然矿物,少部分是⼈⼯合成的化学物质。⼀些颜料在绘画中
是很早使⽤的,并且为史料所不载。例如青⾦⽯、密陀僧、绛矾(经过冶炼的铁红)、云母粉、⾦粉、雌黄、雄黄、⽯膏等,
所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古代在化学⼯艺⽅⾯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巨⼤成就北魏⾄元代壁画中不同形制的提系杆秤和天平是
考察衡量器的极好材料。壁画中数以万计的建筑画⾯是⼀部从北朝到西夏800年间的形象建筑史。画⾯中的纺车、织机和历代
壁画中的丝绸、棉、⿇、⽑织品图案,不仅显⽰出了古代纺织技艺的⾼超,也反映了“丝绸之路”丝绸贸易的繁荣。壁画中各种
⽤途的车和造型多样的船,说明了古代陆海“丝绸之路”交通运输⼯具的盛况,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制造车船的先进技术。壁
画中⼤量军事装备⽅⾯的资料,古代兵器就有数⼗种。李约瑟博⼠在巴黎吉美博物馆藏的敦煌绢画“降魔变”中发现的“⽕枪”,
为探寻古代管形射击⽕器的发明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新线索。
以上⾜以说明:敦煌壁画(以及敦煌绢画等)的科技内容丰富、价值珍贵,因此,敦煌科技画是科技史研究的极好资料,这也
是敦煌学研究的⼀个重要课题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21:04: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5766663616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千佛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千佛洞.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