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参考
教学 l空……………………----……
浅谈农村初中“穿新鞋走老路"教学现象及其解决策略
广西南丹县教育局教研室(547200)李桂
目前,在相当多的农村学校里便宜事 ,教改让类似“穿新鞋
走老路”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
一
、“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几种情况
1.领导漠视课改,只做表面文章
毫无疑问,新课改是好事,如果随机调查,相信人人
都会说好。然而,对学校的一些教育管理者(学校领导)
来说,他们一方面表示大力支持新课改,希望孩子们都
能在新课程下得到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又担心给孩子们
时间、空间多了,教师的讲授时间、考试点评少了,知识、
技能目标得不到落实,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学校的教
学质量难以确保……于是情不自禁地又用起应试教育
那一套,组织起一次又一次的评估、检查、考核。搞得教
师们为了所谓的“高质量”东奔西跑,疲于应付,大量搜
集题目,重复进行操练,题海战术重现“英姿”,应试教育
死灰复燃。
2.只求教学进度,教师从头讲到尾
在当前的一些农村教师的课堂里,“学生上课伏倒,
教师课后辅导”的情况屡见不鲜。某节物理复习课上,教
师一开羊的英文怎么读 始就在NJL讲个不停,一直到下课。课后的组内
交流上,他提到这样一句话,“我担心让学生发言会影响
到我的教学喝咖啡拉肚子 时间”。而这位教师在上课时所讲的一些东
西,学生只要重新看一次课本就能够了解了。这些教师
总是担心:给学生太多提出问题和“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探究学习”的时间、空间,会浪费教学时间,无法保证
教学进度和学生升学考试的复习时间,以致最终影响学
校的升学率。所以,“只求教学进度,从头讲到尾”就成了
一些教师的“取胜法宝”。
3.一切为了考试,学生主体地位搁一边
当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教师们喊得最
响亮的口号之一。然而,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认为“清汤火锅底料怎样做 一
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还不如
“
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升学率”来得实际,“教师主
导:教师主宰”,“升学率高才是硬道理”。于是,课堂上教
师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
生回答;教师布置作业,学生机械完成”的传统教学方式
仍然主宰着课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
的重要理念。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表现为:第一,
教师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帮助、指导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的学习过程,而绝不是教师面对学习状态、学习特点各
异的学生讲解同一教案的过程。学习过程中的主宰者应
该是学生,他们的学习需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
困惑决定着教师应该指导什么和如何指导;第二,教师
是主导而不是权威控制,主导的前提是民主和平等。依
靠权威控制搞一言堂,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
126
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12.2总第1 14期
j
力,将“主导”视为“主宰”,只会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
的威信,阻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第三,教师是主导而
不是单向传输,主导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生
生交流进行宏观引导和调控。引导和调控的目的是促使
学生更喜欢学习,学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佳。
4.无视学生表现,激励、多元评价成摆设
倡导多元评价、激励评价,是新课程评价的一大亮
点,它强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
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
力和发展趋势……”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评价,评出教师
的教学积极性,评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评出学
生的自信心。可是,新课程评价观在我们的一些教师那
里,只是空头的口号而已,一到实践中就遁回到单向评
价的老路上去:他们的评价仍是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的
评价,分数是他们评价学生的唯一杠杆。甚至连课堂上
的评价也还是老一套,学生“被”提问,回答问题时不是
让学生有种学习的愉悦感,而是让学生感到一种压力,
评价语言单一,甚至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后久久不能坐
下,直到教师把该讲的讲完。这样下来,课堂还是变成了
学生、教师应付各种考试的战场,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
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不见踪影,教师的讲
课无视学生的感受,学生得不到教师的表扬、鼓励。整个
课堂从始至终都笼罩在压抑的气氛里,什么师生评价、
生生评价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二、“穿新鞋走老路”不良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
1.课改意识淡薄
学校教师特别是校长课程改革的意识十分淡薄,有
的甚至认为课程改革纯属多此一举。因为他们按照老一
套来做,质量似乎也不受任何影响,所以在课程改革的
浪潮冲击下仍然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当然,升学考试这
根指挥棒作祟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
下,学校不敢试,教师消极试,家长也不愿试。他们总是
顾虑:学生成绩是不是能提高,孩子升洗手间标语 学是不是能确保?
于是,在这些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那里,课改只是口头
上的东西,“空打雷不下雨”,实际上搞的还是应试教育
那一套。
2.缺乏不懈的坚持
大多数教师在课改培训后也曾摩拳擦掌,跃跃欲
试,信心百倍,、亲力亲为。但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课改
实验之后,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像预见中那样“立竿见影”
地提高上来,有的甚至还有下降趋势。于是教师们对新
课改怀疑者有之,消极者有之,抵触者有之。其结果是,
信心全无,没法坚持,以致又绕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
E来了。
三、从根本上解决“穿新鞋走老路”问题的策略
1.校长树立坚定的课改意识是关键
(1)强化教师业务培训(包括校本培训),让新课程
理念在教师们的心里烙上印,扎下根。要让教师知道,新
课改是一场革命,是一场系统、艰巨、长期的改革,“急功
近利”的思想要不得。
(2)校长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要不记个人得失,要有
“成与败反正也不会挨撤职”的意识,因为成绩差在偏远
的农村学校是正常的。校长应该在给教师足够投身课改
的信心、胆量的同时,也要有勇气、胆量、恒心,做新课改
的促进派,为新课改的健康推进保驾护航。
(3)大胆改革教学监控和质量评价体系,以教师课
改绩效论“英雄”。通过科学评价机制的构建和实施,要
重过程又重结果,让新课程实验变成教师们的自觉行
动,从而让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到实处,让农村学校的
孩子们充分享受新课程的阳光雨露,在教育公平的道路
上和谐发展。
2.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是基础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场改革都必须从理念开始,
理念要先行。理念是行动的灵魂,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
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
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
理念的束缚。所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学改
革的首要任务。教育理念不转变,貌似有新意的课,仍是
老一套,走老路。因而,要通过培训、学习、研究等形式,
让一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观、教师
观、学生观、学习观、人才观和评价观等。要视学生为发
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充分认识教学不
仅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
程,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酸菜炒猪肚 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
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将激励评价、发展性评价落实在
行动上,在学生评价上,要既重结果,又重过程。通过评
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起来,把学生的学习信心、信念树立起来,把教师的
教学热情鼓动起来。
3.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平台
“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变化,提倡自主、探索
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
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的发展”ffL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此,我们得到
这样的启示: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学
习方式变了,我们的课就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必须
随之改变。
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就是倡导在教学过程中,
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
方式并不否定“接受式”或者不要“接受式”。北京师范大
学肖川教授指出:“对一些学习篮球活动 内容来说,不仅个体学习
的组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以单
教学肘空 0= I)
一接受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
味,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能得以生成和发
展。亦即是说,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使新课改获得
成功的有效平台。
4.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是保证
(1)创设“学”的场景。一方面,要努力营造宽松、自
由的“学”的心理场景(确保学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
全”)。即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情绪上有安全
感,营造一个温暖的、师生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
场所。另一方面,要创设“学”的物理场景。即围绕“学”为
学生开发、提供一些具体的学习硬件资源,或摆放适于
合作学习的桌椅,或提前布置让学生收集相关的、备查
备览的书籍、报纸、杂志、图片、网站、文献资料等。
(2)提供“探”的问题。“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
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
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探究学习的第一步就是
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方式很灵活,可以是
学生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无论问题由谁提出,始终
要注意问题不宜过多、过泛、过浅、过深。问题的指向性
要求比较单一,有“探”的价值,否则泛泛而“探”,“探”而
无效,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失去“探”的兴趣。
(3)参与“研”的过程。新教学观强调:教学过程是师
生交往、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意
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意
味着合作性意义的建构、平等对话,意味着在教学中,教
师要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参与学生研究、探求、构建新
知识的过程。在参与学生“研”的过程中,教师要全方位
地参与,即在课前参与信息收集、问题设置,课中参与讨
论、合作,课后参与问题的再整理、作品的展示、信息会
的发布等。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师参与的重点在组织、指
导,切忌主观地将学生的探究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式,甚
至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在这一问题上,教师要千
方百计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主
动性,使学生参与的面更宽,把学生的思维恰当地向广
度、深度的方向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成
长。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
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纪德奎.新课改十年:争鸣与反思——兼论新课
改如何穿新鞋走出老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1(3).
[4]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黄晓)
127
E-maihzxwkjy@163.com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20:2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5742853612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走老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走老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