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拓苏孝慈碑》考释
毛健
【摘要】隋代大臣苏孝慈墓志,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陕西蒲城出土。碑
文内容多与《北史》、《隋书》的相关记载相契合,又可以补充文献史料记载的不
足,并且可以校正《隋书》记载的错误之处,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从书法及
汉字的演变过程看,苏孝慈碑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与唐代的楷书十分接近,是唐
代欧阳询一派楷法的先驱。研究该碑文,可以为汉字楷书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范
本。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安全协议责任书 0)007
【总页数】3页(P5婉拒 9-61)
【关键词】苏慈;苏孝慈碑;墓志铭
【作者】毛健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
隋代大臣苏慈墓志,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在陕西蒲城出土,志文内容详细记
载了苏慈的家世及任职经历。苏慈(537-601),字孝慈,陕西扶风人,历仕西魏、
北周及隋。《北史》、《隋书》均有其传。据《隋书》卷四十六《苏孝慈传》记载:
孝慈北周时初为中侍上士,后拜都督,曾两次出使北齐,升迁大都督、宣纳上士。
后从武帝伐齐,以功累迁工部上大夫。隋初拜太府卿,俄迁大司农,岁馀,拜兵部
尚书,太子右卫率。因督役有功,又领太子右庶子,转授左卫率,仍判工部、民部
二尚书。数载,进位大将军,转工部尚书。开皇十八年,任淅州刺史。仁寿元年,
迁洪州总管,俱有惠政。后桂林山越相聚为乱,诏孝慈为行军总管,击平之,是年
孝慈病逝于交州(今越南中北部)。仁寿三年三月七日归葬同州(今陕西大荔县),
此志即为该年刻立。志高、宽83.2厘米,志文楷书,计三十七行,每行三十七字,
全文共一千二百九十六字。因此石碑出土较晚,故每字清晰完好,该碑现藏蒲城县
博物馆。现根据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室藏光绪本《原拓苏孝慈碑》试
录铭文如下:
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
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安公故苏使君之墓志铭。
公讳慈,字孝慈。其先扶风人也。九曲灵长,河流出积石之下;十城侧厚,玉英产
昆仑之上。故地称陆海之奥,山谓近天之高。秀异降生,岐嶷继体。祖树仁,魏黑
城镇主。父武,西魏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兖云二州刺史、平遥郡开国公、
赠绥银延三州刺史。时魏氏秦赵将分,东西竞歭。公王父显考,立事建功,庇大造
于生民,奖元勋于王室,福延后嗣,以至于公。公承亲之道,孜孜先色,奉主之义,
謇謇忘私。宽仁笃行之风,彰于弱掺;成务理物之志,表于壮年。后魏初,起家右
侍中士,三年加旷野将军。周明革运,授中侍上士。天和二年,授右侍上士。四年
授都督,充使聘齐。五年治大都督,领前侍兵。六年授正大都督,仍领前侍兵。公
久劳禁卫,频掌亲兵。慕典君之慎密,似秺侯之纯孝。其年重出聘齐,受天子之命,
问诸侯之俗。延誉而出周境,陈诗而察齐风,还授宣纳上士。王言近纳,帝命攸宣。
咫尺当扆之尊,涣汗如纶之重。七年授左勋卫都上士。建德元年授夏官府都上士,
治中义都上士。九府分职,六官联事,公遍历兼治,庶绩咸举。四年,授持节车骑
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领胥附禁兵。台司之仪,功高东汉;车骑之将,名驰
朔漠。其年改领左侍伯禁兵。五年周武帝治兵关陇,问罪漳邺,发西山制胜之众,
挫东嬴乞活之军。一鼓而穷巢穴,三駈而解罗网。公潜禀神筭,内沃皇心。惎
帷幄之谋,董权劲之卒。欲渡河北,汉光与邓禹计同;将涉江南,晋武共张华意合。
及伪徒平殄,齐相高阿那肱已下朝士数百人,公受诏慰纳,并率所领影援高隆之兵,
还授开府仪同大将军,封瀛州文安县开国公,邑一千五百户。开幕府而署贤,垂徽
章而发号。峻田井之赋,展车服之容。宣政元年,授前侍伯中大夫,其年授右侍伯
中大夫,其年周宣帝授右少司卫中大夫。大象元年,授司卫上大夫。二年,周靖授
工部中大夫。开皇元年,诏授太府卿,其年改封泽州安平郡开国公,寻转司农卿。
逢舜日之光华,睹汉官之克复。国渊天府,粟衍泉流,自非物望时材,何以当斯重
寄?二年诏授兵部尚书,其年兼授太子右卫率。四年诏知漕渠总副监事。七年兼右
庶子,寻改授太子左卫率。喉唇治本,元凯抠(枢)端,领袖宫僚,股肱储卫。八
年判工部尚书,其年又判民部刑部尚书事。十二年授工部尚书,其年授大将军,卫
率封如故。十八年以君王官积岁,承明倦谒,出内之宜,刺举佥允,授淅州诸军事、
淅州刺史,大将军封如故。政平讼理,威申泽被。仁寿元年,迁授使持节总管洪吉
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刺史。行清明之化,播信顺之规,吏畏之如神明,民
归之若江海。时桂部侵扰,交川拥据,诏授公交州道行军总管。方弘九伐,遽絷千
里,遘疾薨于州治,春秋六十有四。粤以三年,岁次癸亥,三月癸卯朔七日己酉,
归葬于同州莲芍县崇德乡乐邑里之山。谥曰安公,礼也公树德为基,立言成训,扬
清以激浊,行古而居今,韬难测之资,蕴莫窥之量,存善无际,殁爱不忘,可谓具
美君子矣!先远协吉,厚夜戒期;祖奠迎晨,徂芳送节;茫茫原野,前后相悲;冉
冉春冬,荣枯递及。世子会昌等,终身茹酷,毕世衔哀。
感静树于寒泉,托沈(沉)铭于幽石。文曰:
岳峻基厚,流清源洁;动静无滞,方圆有折。举直平心,连从掉舌;独悲魏禅,终
存汉节。骏发克昌,申甫贞祥;作镇忧国,隼集鹰扬。迁都尊主,虵辅龙骧;诞厥
令胤,传兹义方。一毛五色,一日千里;堤封绝际,波澜莫涘。天经至极,人伦
终始;优学登朝,飞英擅美。钩陈弈弈,陛卫森森;戎章重绾,侯服再廞。端储
率挍(校),掌庾司金;五曹遍历,二部频临。沿洛泝江,风驰雨布;去叹其早,
来歌其暮。除恶伐林,求贤开路;二岭行涉,五溪将渡;阅世俄尽,观生易终。汎
(泛)舟川逝,推毂途穷;松阡暗日,柳驾摇风;郇戈楚鼎,盛迹元功。
孝慈碑面世后,清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近代徐树均《宝鸭斋题跋》、
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吴鼎昌《慕汲轩志石文录续编》、方若《校碑随
笔》,现代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张彦生《善本碑帖录》等均对碑文进
行著录或考释。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中记载孝慈碑影印本有:“上海彪荣书室
有石印本;顾氏金佳石好楼有整纸石印;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缩印辑入;
有正书局石印《六朝墓志精华》四集辑入;日本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辑入,初
拓本。”[1]据墓志内容,证之以传世文献,可见两者所载史实多有契合,又可相
互补充。“以志校《隋书》本传,志所详者惟历官与家世耳……《隋书高祖纪》
‘仁寿元年四月以淅州刺史苏孝慈为洪州总管,六月癸丑卒’。志失书卒之年月,
但云‘遘疾薨于州治’而已。《食货志》‘开皇十四年六月工部尚书苏孝慈等以所
在官司因循,往昔以公廨钱物出举兴生,惟利是求,于是奏皆给地以营农,迴易取
利一皆禁止’。本传亦称‘百僚供费不足,台省府寺咸置廨钱收息取给,孝慈以为
官民争利,非兴化之道,上表请罢之’。此是美德,志亦失书,未免疏于隶事
矣。”[2]
志文详细记载了苏孝慈历经西魏、北周、隋朝的任官履历:西魏时任右侍中士,不
久升为旷野将军。北周时授中侍上士,天和二年(567)授右侍上士,四年(569)
授都督,五年(570)升为大都督,领前侍兵,六年(571)授正大都督,仍领前
侍兵。出使北齐回来后授宣纳上士。七年(572)授左勋卫都上士。建德元年
(572)授夏官府都上士,治中义都上士。四年(575)授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
三司,大都督,领胥附禁兵。五年(576)因军功授开府仪同大将军,封瀛州文安
县开国公,邑一千五百户。宣政元年(578)授前侍伯中大夫,其年授右侍伯中大
夫,其年周宣帝授右少司卫中大夫。大象元年(579)授司卫上大夫。二年(580)
授工部中大夫。隋文帝开皇元年(581),诏授太府卿,其年改封泽州安平郡开国
公,寻转司农卿。二年(582)诏授兵部尚书,其年兼授太子右卫率。四年(584)
诏知漕渠总副监事。七年(587)兼右庶子,寻改授太子左卫率。八年(58city的复数 8)判
工部尚书,其年又判民部刑部尚书事。十二年(582)授工部尚书,其年授大将军,
卫率封如故。十八年(598)授淅州诸军事、淅州刺史,大将军封如故。仁寿元年
(601),迁授使持节总管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刺史。可见,墓志铭
记载的远较《北史》、《隋书》传文所记苏慈任官经历完备、准确。
又孝慈于开皇十八年出任淅州刺史,《北史》、《隋书》均指出是与废太子杨勇有
关,因为杨勇当时倚重孝慈,“将废太子,惮其在东宫,出为淅州刺史。太子以孝
慈去,甚负外部效应 不平,形于言色。其见重如此”(《隋书苏孝慈传》)。而志文对此事
件的记载则十分学生作文网 隐晦、含蓄。
以志文校《隋书苏孝慈传》,亦可发现传文有误。传文载:“苏孝慈,扶风人也。
父武周,周兖州刺史。”无论《北史》、《隋书》均以“孝慈”为名;唯志称名慈,
字孝慈。关于籍贯,史书载孝慈为扶风人;而墓志则称“其先扶风人也”。孝慈的
祖先为扶风人,从孝慈死后最终归葬于“同州莲芍县崇德乡乐邑里”看,孝慈应已
入籍贯于莲芍县。隋大业二年,莲芍县取消,其地归属于下邽县。史书称孝慈父亲
名“武周,周兖州刺史”;志文则称苏孝慈之“父武,西魏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
三司、兖云二州刺史、平遥郡开国公、赠绥银延三州刺史”。可证苏孝慈父亲名
“武”,而不是名“武周”;其是西魏时期的兖州刺史,而不是在北周任兖州刺史。
传文称孝慈在北周担任的职官“累迁工部上大夫”;而志文则明确称“二年,周靖
授工部中大夫”,即大象二年(580),北周静帝宇文衍授苏孝慈为工部中大夫,
墓志没有孝慈在北周时“累迁工部上大夫”的记录。
该碑出土后,蒲城知县张荣升令人将石碑抬置县府中保存,自此有原石拓本流行于
世。“初出土拓本,无光绪戊子夏知县张荣升在卅一行‘文曰’字下刻跋,刻跋不
久即被凿去。此志成无跋、有跋、又无跋。凿跋后拓本有凿痕,有剪去刻跋另补上
无凿痕空纸者,裱装成本伪称初出土拓本。整纸拓不易作伪。”[3]现藏于湖南省
社科院历史所资料室的《原拓苏孝慈碑》,为光绪年间拓印并剪纸装裱的原石拓本,
“文曰”字下无跋,应为初拓本无疑。该拓本的后页还附有张荣升题写的一段跋文,
说明苏孝慈碑的来历,该跋文为:
光绪戊子夏月,公出西南乡,闻有人获隋臣苏孝慈碑,被苏姓阻夺。往诘之,见此
碑字法遒健,得魏齐神髓。惜无书丹姓名,爰饬舁置署中,俟博古之君子考焉。陕
西蒲城知县张荣升跋。
这份原石拓本在上世纪50年代为湖南书画家雷恪收藏。雷恪(1880-1962),字
恭甫,晚号南郭居士,长沙人,清邑庠生,工山水画,兼工写意花卉及人物,又精
于篆刻、画佛像。与其兄雷恺、弟雷悦被称为“湘中三杰”,又有“雷氏一门诗、
书、画三绝”之美称,均为潇湘书画社成员。清末民初以鬻书卖画为生,后受当时
名教育家王季范先生之聘,雷恪执教于长沙衡粹女子艺术学校,并任华中艺术学院
及日新艺校教师。1949年后即被湖南省政府聘为文史馆馆员,从事考古及书画金
石珍玩鉴定工作。雷老先生收藏《原拓苏孝慈碑》,对该碑帖并不十分欣赏,他在
张荣升的跋文后又加了一行字:
孝慈碑书法不高,余不喜,姑存之以备一格。
不过可贵的是,雷老先生在拓本前后附有自己的亲笔画三幅。前页附有竹画一幅,
画中题词曰:
去岁得旧版《兰竹石谱》,偶翻阅,有触画兴,遂临晴竹一枚,以祝新年平安也!
七十二老人雷恪,壬辰元日。
随后又附“老光头强的图片 树逢春又著花图”,落款为“南郭居士”。后页附有“菊花图”,画
左题词曰:
岁寒犹有菊,开到隔年春。吾家园中篱菊,隔年犹盛开,对照写此以志花木长年之
瑞,似祝吾不老也!壬辰元日南郭生恪时年七十有二述记。
(不知通过何种途径,雷老收藏并附有其亲笔画的《原拓苏孝慈碑》又流入当年湖
南历史考古研究所资料室。)
世人对孝慈碑文书法大都赞誉有加,称此册楷书,点画清峻,笔意精到,字形结构
匀称妍美,端庄平和,除结字略扁而稍带六朝遗意之外,与唐人楷法已十分接近,
对方笔的运用已十分成熟,与《董美人墓志》亦极为相似,无疑是初学者学习楷书
的优秀范本。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此碑曰:“《苏慈碑》以光绪十三出土,初
入人间,辄得盛名。以其端整妍美,足为干禄之资;而笔画完好,较屡翻之欧碑易
学。于是翰林之写白折者,举子之写大卷者,人购一本,期月而纸贵洛阳。信哉其
足取也!然气势薄弱,行间亦无雄强茂密之象。”[4]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
释》赞此碑曰:“文累千二百余言。字体方整,答谢中书书翻译和原文 开欧柳之先河。关中所出隋志,除
咸阳近出独孤罗墓志外,无出其右者。”[1]从书法及汉字的演变过程看,苏孝慈
碑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与唐代的楷书十分接近,是唐代欧阳询一派楷法的先驱。
研究该碑文,可以为汉字楷书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
注释:
①张荣升,字兰亭,安徽寿州人,光绪八年任蒲城知县。《蒲城县新志》(光绪三
十一年刻本)卷八《职官志》称赞其“刚毅知兵,胆识过人,抑强扶弱,讼师棍徒
靡不畏避。濬漫泉河以溉民田,建忠烈坊与忠义祠,旌士女殉回捻之难者祀之。邑
旧无试院,捐廉创修。己未甘回告警,饬绅士葺城隍,备器械,声色不动,省费几
万金,民卒安堵无恐如懿传嘉妃结局 。三握蒲篆,以卓异升宁陕同知”。
②方若《校碑随笔》亦称:“初拓无跋本皆淡墨精拓。光绪戊子夏,知县张荣升于
第卅一行‘文曰’字下刻跋二行,后此跋又为人凿去。整纸拓本凿痕明显可见,剪
裱本或剪去不可知,然初拓未刻跋本‘曰’字下有三小点如芝麻大横列于下,已凿
本连点凿去,故凡见‘曰’字下三小点尚存又无跋者即初拓本。”
③应为光绪十四年。
参考文献:
[1]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453.
[2]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上):卷九[M].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三)[Z].台北:新文
丰出版公司,1982:214.
[3]张彦生.善本碑帖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92.
[4]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2.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19:22: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5705383605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独孤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独孤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