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关永红(1962-),女,内蒙古通辽人,大学本科,副教授,
主要从事学前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教科院,浙江313000。
学前儿童的性心理行为及性心理卫生教育
关永红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179G479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3026002
关键词性心理发育;卫生教育;儿苹果手机耗电 童,学龄前
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体各部的发育和成熟中,人的性
生理发育和成熟相对较晚。学前儿童的性生理还远未发展起
来[1]。那么,学前儿童到底有没有性心理或行为呢?有人认
为,婴幼儿有对性的关心、探求和疑问,没有性意识的基础,纯
粹是对知识,就像对!天为什么要下雨∀、!鱼儿为什么会游泳∀
等现象的好奇一样,是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表现;也有人认为幼
儿有性行为。现代性学研究至今没有证实婴幼儿有性意识,从
心理上说,婴幼儿并没有形成性意识;但从行为和发展来看,婴
幼儿期的性心理现象是存在的[2]。
笔者认为婴幼儿的性心理和行为是比较普遍存在的,所
以,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1学前儿童性心理行为的突出表现
1.1性别角色认同障碍学前时期是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时
期。正常儿童3岁左右出现性别意识,即识别自己是男孩还是
女孩,并喜欢与同性幼儿一起玩,同时表现出行为上的性别差
异。绝大多数孩子在这一年龄段都能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认
同,同时在家庭和周围环境中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3]。
如果在3岁时性别自认紊乱,即形成性别角色认同障碍,以后
就极难改变[4]。
所谓儿童!性别角色认同障碍∀,就是有些儿童对自己的性
别意识、言语行为与自己的真实性别相反,即在穿着和行为上
爱好像异性或坚持否认自己的真实性别的心理及行为表现。
其直接结果就是男孩女性化和女孩男性化,这给以后的社会生
活和家庭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有的要做变性手术等[2]。
形成性别角色认同障碍的原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就先天因素而言,根据胚胎学的研究,在胚胎期,性腺结构发生
初期是倾向于形成女性器官卵巢的,心理学家曼内称之为!夏
娃原理∀。只是由于男性细胞中Y性染色体的作用,产生男性
性腺和胎儿雄激素,才使住苗勒氏管的结构(女性外生殖器的
前身)退化,并在胎儿雄激素的进一步促进下,使男性化内生殖
器得以形成,并使大脑男性化。如果缺乏胎儿雄激素,就会自
胎儿时期开始引起男性大脑女性化,从而造成自认的障碍。就
后天而言,儿童性心理卫生学家约翰#莫尼认为:人的性别倾向
有3种,即同性的、两性同体的和异性的。在人出生之前,某种
同时具有男女2种性别的特征和气质就已植感恩老师的话语 根于婴儿大脑之
中。这些特质或气质或许有利于确立3种倾向之一,但这些特
征和气质所具有的二价染色体太多,以致于不能决定绝对排斥
或恒定保持同性、异性或两性均存状态。决定3种状态取舍的
基本因素是出生后儿童生活的发育时期,特别是婴儿后期到幼
儿初期的几年。而当某种状态在早期发育的几年中确立,就变
得十分稳定[2]。
1.2对异性感兴趣和关注在幼儿园工作过程中,如果仔细
观察,会发现儿童从3岁左右就开始对异性有爱恋的意识和行
为。马丁森认为,在3~8岁的男孩和女孩之间,会发生下面各
种行为:相互拥抱、接吻;把对方抱起来;喜欢小伙伴,与小伙伴
在一起很惬意,排斥其他孩子,2人一分别就悲伤;赠给小伙伴
礼物;为了小伙伴,克制自己,宁愿不要自己想要的物品和不做
自己喜欢的事情;小伙伴与其他孩子成为朋友就会嫉妒[2]。
据日本名古屋市青少年问题协会1970年对290名儿童的
调查,幼儿园的儿童从裙子下面窥视、摆弄性器官、窥视厕所、
摸小伙伴的性器官或乳房等行为的发生频率很高。其中做掀
裙子动作的有201人,而在成人眼皮底下停止掀裙子的儿童占
70%,窥视厕所者167人,摆弄性器官者108人[2]
。上述现象在
幼儿园确实是经常发生的,幼儿园教师经常会面临和解决来自
幼儿的告状,如,老师,他亲我,她摸我,他抱我∃∃但千万不要
把这些现象与孩子的道德品质联系在一起。
幼儿对异性的朦胧兴趣还表现在孩子们特别喜欢玩婚礼
游戏,并主动去挑选新郎或新娘,他们很高兴让自己喜欢的男
孩或女孩当自己的!新娘∀或!新郎∀。孩子们还喜欢玩过家家
游戏,男、女各自扮成爸爸、妈妈幼师工作总结 ,手里抱着一个布娃娃当小孩,
并有拥抱、接吻等模仿夫妻的游戏等。这些既有模仿的成分,
也可能有对异性关心、感兴趣的成分。
1.3恋父恋母情结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依德把3~7岁
幼儿的人格发展阶段命名为!性器期∀,即这一阶段的儿童出于
无意识的好奇发生对自己性器官的兴趣,性器官成为获得满足
的主要来源。儿童在行为上开始出现性别之分,并表现出所谓
的!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一方面以父母中的异性者为恋爱
对象,另一方面对父母中的同性别者产生嫉妒和憎恨心理[1]。
心理学的研究和大量的生活经验与事实提示,男性和女性几乎
分别有恋父、恋母情绪。这是儿童依恋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同
时也是性别角色认同所必须的。女孩正是以父亲作为心目中
异性的理想形象而塑造自己女性的性格与特质,男孩也正是以
母亲为异性的理想形象而塑造自己的男性气质。大部分孩子
都能顺利通过心理冲突,使自己的人格内化[5]。一部分孩子由
于种种原因使恋父、恋母情结以病态的鹅妈妈童谣恐怖版 面目出现时,人的心理
发展以及以后的婚姻生活或婚后夫妻关系就会出现严重的问
题。如有一男孩,6岁,他妈妈反映,他看到妈妈与别人在一起
就很生气,晚上睡觉也只和妈妈睡,不让爸爸和妈妈睡一张床,
他爸爸只得一个人睡单床。这是对母亲过分依恋的表现。
1.4儿童手淫或自淫青春期的青少年大部分有手淫现象,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说起婴幼儿也有手淫现象,这是令人难
以置信的。而事实上,有些儿童确实有手淫或自淫现象。
案例1:某女,6岁,幼儿园大班。家长和老师都发现,她每
次上床后都将两手伸进裤子内摸下身,不停的在动,并有满头
大汗的表现。因此还被妈妈打过几次,但仍改不掉。
案例2:某女6,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幼儿园里,每次
260
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3月第28卷第3期ChinJSchHealth,March2007,Vol.28,No.3
坐在椅子上进行安静的活动,如画画、写字时,她就会停止手里
的活动,夹紧大腿,臀部在椅子上不停的摩擦,两眼发直,直到
满头大汗为止,一天中要发作几次。
以上是2个典型的儿童手淫和自淫现象。有的学者也称
其为!夹腿综合证∀或!交叉擦腿综合证∀等,系指一组儿童时期
出现的以摩擦会阴部取得快感的行为[6]。有些国外学者发现,
当幼儿有上述行为时,可出现类似性高潮的生理反应。可紫荆花花语 见,
手淫现象不仅存在于进入青春期的儿童,同时在学前儿童中也
会发生。
2性心理卫生教育及干预
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幼儿的种种性心理及行为,并进行正
确的疏导和干预,是广大儿童心理学工作者、幼儿园教师和家
长更为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下列教育和干预措施。
2.1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首先,要警惕先天
因素。如果发现是先天生理因素,就要咨询有关专家,做进一
步的诊疗和矫正。
其次,将婴儿按其特定的性别来养育。性别的分化对于婴
幼儿来说虽然只具有生物学意义,但对孩子按照男孩子的行为
规范来养育,还是按照女孩子的行为规范来养育,就有了确定
的社会学意义。有的家长喜欢女孩子,将男孩当作女孩来抚
养,如梳小辫子、穿花裙子等;还有的家长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
响,将女孩当成男孩抚养,如剪短发、穿男孩裤褂、玩刀枪棍棒
等,都容易形成性别角色认同障碍。
第三,按孩子的性别提出行为要求,如对男孩子的要求!男
子汉、自己爬起来、不能哭鼻子∀等,可有效的培养男性意识,并
利于形成阳刚之气;对于女孩子,就要求做事认真、仔细,脾气
温和,养成善于体贴他人的性格特点。
第四,在生活中,爸爸应用尽量多的时间与儿子共同玩耍
或游戏,以利于男孩子模仿爸爸的行为和风格,形成男子气;女
孩子更多与妈妈共同活动,以形成温柔典雅的行为方式。
2.2进行性教育,解除孩子的性神秘感首先,成人要认真回
答有关性的问题。当孩子问到自动化就业方向及前景 生殖器,就告诉他(她)是阴茎或
阴道,在孩子听来就象是知道自己的手指和脚一样,没什么不
对的地方。千万不要打岔或乱说,造成孩子对性有神秘感,那
样他会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自会以其他渠雨字成语 道获得答案,但此
时的答案就不能确保是正确的。
其次,进行人体功能的教育。要讲解人体的结构及男孩与
女孩身体的不同,使孩子明白,男孩、女孩的身体都很美,很奇
妙。目的是使孩子在幼小的杨靖宇读后感 年龄时,就知道爱惜并保护自己的
身体,教师和父母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无论在家、在外都要
衣着庄重。
第三,防止性骚扰。要告诉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定的
部位称为私处,任何成年人、较大的孩子或同龄的孩子不能碰
孩子私处,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私处,或要求孩子去触摸他
们的私处。任何人不能用不正当的方式拥抱或亲近孩子[7]。
2.3使孩子的依恋情绪正常发展所谓!恋父∀、!恋母∀还是
孩子的性身份认同问题,只要正确对待就会很少出现。首先,
利用依恋情绪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与内化。恋
父、恋母情绪是儿童依恋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符合异性相吸的
自然规律。适当的恋父恋母情绪有利于幼儿性别角色的认同
与内化[5]。
其次,有一定的人体界限,警惕恋父、恋母情结。所谓人体
界限是指人与人之间应保持的距离。如父女关系、母子关系应
保持一定限度,女儿或儿子到一定年龄就应与父亲或母亲分开
睡,父母不要经常把她(他)们当婴儿一样经常拥抱和亲吻;男
孩到一定年龄就不要摸着妈妈的乳房睡;父亲在夏季不要在女
儿面前只穿内衣裤,洗澡或睡觉时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看见裸体
等。研究表明,所有的孩子都分别有恋父、恋母情绪,由于种种
原因,有些孩子形成了恋父、恋母情结。当这一情结以病态出
现时,孩子成长中与人的交往、成人后的婚姻关系以及婚后夫
妻关系就会出现较严重的问题[8]。
第三,要避免父母中的一方因为夫妻感情问题而把所有的
感情都投注到儿子或女儿身上,从而造成孩子对一方感情过于
依赖,而对另一方表示疏远。
2.4正确看待儿童手淫我们知道,成人只要不过频手淫,是
没有害处的,偶然宣泄一下反而能缓解紧张和焦虑。现代医学
科学的大量研究已证实:少儿手淫不是好习惯,但只要不是过
频的手淫,并不危害健康。如果孩子手淫次数偏多,就会形成
习惯性的手淫,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经常处于兴奋状态,致使头
脑昏沉,身体疲乏,进而诱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减退等
不良反应。所以,教师和父母发现孩子有这一现象时,不要大
惊小怪,更不要严厉训斥打骂或当众批评,要耐心寻找和分析
产生手淫的原因,从而进行科学的引导以克服这一不良习惯。
首先,要防患于未然。母亲在怀孕期间不要有过频的性行
为或手淫行为;控制环境影响,减少看到各种媒体上拥抱或床
上动作的镜头;父母对孩子适度的身体接触和言语呵护、心理
呵护;经常保持外生殖器卫生;不穿过紧、过小、过于束缚的裤
子;不逗弄孩子的敏感部位。
其次,转移注意力。不用恐吓和惩罚来加以阻止,这反而
易引起幼儿的焦虑和惊恐不安,形成懦弱、敏感、自卑或孤僻等
性格,使手淫次数更加频繁。当发现孩子有手淫的行为时,不
直接点破,而应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给新颖的玩具、讲
有趣的故事、找伙伴一起玩、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等,使孩
子没有机会去手淫,在紧张有趣的活动中,逐渐改正这一不良
习惯。
总之,性是与生俱来的。学前儿童的性心理及行为的表现
是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正常现象,我们要克服认识的误区,不谈
性色变或回避,只要正确认识并科学引导,学前儿童的身心就
能获得健康发展。
3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7蓝莓栽培技术 9-384.
[2]银瓶梅.学龄前儿童的性教育./
20020127/
[3]刘金花.儿童发儿童发展心理学.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288-292.
[4]育儿百科知识.学龄前儿童的性教育.file://F:学前儿童心理卫
生.files学前儿童心理卫生.htm
[5]关永红.亲子关系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赤峰学院学
报,2005,26(1):104-106.
[6]顾小扬.夹腿综合症的临床与随访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
10(5):275-276.
[7]王倩名人名言网 .禁忌的话题-谈学龄前儿童与性教育./
coach/
[8]朱美云.警惕恋父恋母情结.金桥科普..2002.9.
29
(收稿日期:20060420;修回日期:20060706)
261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3月第28卷第3期ChinJSchHealth,March2007,Vol.28,No.3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17:14: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5628663591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孩接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孩接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