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时候分享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上元,中元和下元,那你知道“三元”分别是什么时
候嘛?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时候,欢迎大家阅读!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时候
上元节---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
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中国与
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石斛怎样种植 宵”,所以
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
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
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
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
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2021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地官节或斋孤,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75年属什么的 日(读书的格言 部分地区
七月十四带花的诗词 ),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
传统文化节日,民间有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与除夕、清素炒油麦菜的做法 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
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汉代时,中元节是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
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道教认为中元节为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
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人生靠自己 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民间
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荐时食等活动。
祭祖先、荐时食我国南京及江淮地区又将中元节称为斋孤,旧时僧人在河边超度亡魂,
将纸做的荷花灯放在河里,所以又称“斋河孤”。旧时的中元节整个节日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
日,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2021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
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元节---十月十五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
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大学军训感悟 ,地管赦罪,水官解厄。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在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
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古老的“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诞”、“下元水官节”。
中元节的典故
中元节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
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
日作盂兰盆以救幼儿睡前故事 其母。”
据说当时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
折磨,目莲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莲
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
按照指示,目莲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
食物。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元
节”。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15:54: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5581003582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七月十四是什么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七月十四是什么节.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