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泰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规划完成情况
评估报告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〇一二年三月
永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东邻闽候、福清,西界德化、尤溪,南连莆田、仙
游,北接闽清。地貌呈两侧高,中间低,西北高,东南低的长廊形狭谷状态。县
域总面积2241km2,县城至省会福州市区62km,对接福厦、京福高速公路不足
1h车程。全县辖樟城、城峰、清凉、葛岭、梧桐、嵩口、长庆、大洋、同安9
个镇,塘前、丹云、白云、富泉、岭路、赤锡、伏口、盖洋、东洋、霞拔、盘谷、
红星12个乡,254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373976人。永泰县面积约占福州
市辖区的五分之一,是福州地区面积最大的县。永泰县水系发达,大樟溪发源于
德化县,横贯西东,到闽侯县的江口,注入闽江;大樟溪流域面积在10km2以上
的一级支流有24条,其中流域面积在200km2以上的支流有洑口溪、下际溪、
梧桐溪、富泉溪、清凉溪等5条。永泰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空
气温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
永泰是著名的“李果之乡”、“武术之乡”、“建筑之乡”、“温泉之乡”,拥有“全
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水土保护生态修复试点县”、“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及“中
国优秀旅游县”等荣誉称号。永泰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众多的旅游资源,有国
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区青云山,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姬岩,有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盖山名山室,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水利风景区天
门山等,永泰成为了全省十二个旅游重点县之一。
一、生态县建设期经济与环境质量
(一)社会经济发展
去年,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抢抓机遇、致力发展,全
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民生改善、大局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主要体现为“三个新高度、三个新突破、三个新进展”。
1.三个新高度
一是经济总量和后发优势再创新高。全县生产总值85.61亿元,增长12%;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21亿元(含两路),增长1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
亿元,增长20.5%。全县经济规模、结构优化、发展投入、消费需求明显攀升。二是
财政总收入和增量再创新高。财政总收入4.12亿元(不含基金),增长28.1%;地
方财政收入2.8亿元,增长33.2%;税性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9%。三是
开放型经济再创新高。共签约外资项目4项,总投资1.9亿美元;内资项目4项,总
投资40.2亿元。新批合同外资1500万美元,占年预期的150%;实际利用外资1113
万美元,占年预期的139.1%。外贸出口总额达1790万美元,占年预期的127.9%。
内资实际到资13.5亿元,占年预期的210.5%。
2.三个新突破
一是项目建设有新突破。组织实施“五大战役”项目51个,带动完成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24.7亿元(不含两路),增长65%。二是产业经济发展有新突破。
农业方面,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8亿元,增长5.5%。开展粮食高产创
建活动,全年粮食产量突破13万t。芙蓉李种植被列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建设项目。示范推广油茶新品种,新增油茶面积1.2万亩。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
体化建设,完成造林绿化16.3万亩。工业方面,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9.6亿元,
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92亿元,增长17.1%。金泰纺织技改项目
全面完成,全县纺织产业规模增加到50万纱锭。冷制取山茶精油等3个在建工
业新增长点项目有序推进。海西(永泰)创意产业园正式落地,海峡(永泰)影视基
地、台口新兴产业园区、永泰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建筑业方面,组
建永富、闽峰、华荣等三家集团企业。全县建安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达108亿元,
增长23.6%;建安和房地产业入库税收1.63亿元,增长28.9%。旅游业方面,青
云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正式挂牌运作。天门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永
泰汤埕温泉旅游综合体、城南城市旅游综合体项目前期工作有效推进。云顶景区
二期工程动工建设。樱花泉、香米拉酒店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旅游促销力度进一
步加大,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00万大关,达202.3万人次,创旅游产值5.5亿元,
分别增长21.6%、28.2%。三是城乡建设有新突破。龙峰园到县政府段路面和沿
街立面景观改造、LED夜景灯光安装全面完成。滨江景观工程、南湖公园和江
滨公园改造即将完成。南、北江滨路,火车站站前大道、站前广场等项目稳步实
施。房地产项目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加速。闽江下游(永泰段)防洪排涝工程基本
完成,清凉溪清凉镇段防洪工程通过完工验收。城区公交正式开通,重要路口设
置“红绿灯”。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全面达到考核标准。
3.三个新进展
一是民生保障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17847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7338元,增长18.4%。城市居民低保
标准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完成年度任务,新农合参合率达99%,新型农村养老保
险覆盖率达90%。各类保障房建设按计划完成。二是和谐建设取得新进展。在
全市率先成立人民调解中心,调解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满意率始终保持95%以上,居全市前列。“科
技强警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三是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二
中、三中通过省二级达标校市级评估验收,完成两所职业中专学校整合,实验小
学新校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按计划建设。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加快,
启动138个村卫生所改造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
售,并实行“三核一补”财务管理办法,成功创建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综合
文化站、农家书屋全面建成。成功举办县第16届运动会。申报国家级引智项目
和福州市区域重大科技项目各1项。
(二)环境质量
1.空气环境质量
根据《永泰县城市环境功能规划》,永泰县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执行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2009至2011年永泰县城大气监测结果二氧化硫平均值分别为0.011mg/m3、
0.009g/m3、0.010mg/m3,二氧化氮平均值分别为0.012mg/m3、0.013g/m3、0.014
mg/m3,可吸入颗粒物平均值分别为0.042mg/m3、0.042g/m3、0.046mg/m3,均
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达到功能区标准。
表1永泰县城区环境空气功能区达到情况汇总表
年度监测点位
年均值(mg/m3)
功能区
类别
达标情况
SO
2
NO
2
PM
10
2009年
北门
0.0140.0150.045
二级达标
上马路
0.0140.0150.044
二级达标
塔山
0.0060.0080.038
二级达标
2010年
北门
0.0100.0150.044
二级达标
上马路
0.0110.0170.045
二级达标
塔山
0.0050.0070.039
二级达标
2011年
北门
0.0130.0180.048
二级达标
上马路
0.0120.0180.048
二级达标
塔山
0.0060.0070.041
二级达标
评价标
准
二级标准限值
0.060.080.10——
2.水环境质量
根据《永泰县城市环境功能规划》,永泰县主要水体的水环境功能区划(永
泰县城区饮用水源、大樟溪及主要支流)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标准。2009年至2011年永泰县大樟溪、清凉溪地表水监
测断面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达到相
应的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永泰县为了有效防止水源污染,按照“查明核定”、“清楚拆除”、“严格
控制”污染源为基本原则,对污染源实施清理、整治与管理,同时,推进农村环
境综合整治,农田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采取科学施肥、施药技术及拦截、
导流农田污水及建设净化处理工程,并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以提高预警预报能
力。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全县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功能区
划要求。
永泰过境河流为大樟溪,省控监测断面大樟溪横龙断面是德化县与永泰县的
交接断面。2009年大樟溪横龙断面水质达标率100%,2010年、2011年达标率
为100%,水质没有降低。
表2永泰县水环境质量状况汇总表
水域断面
功能区
划标准
达标情况
2009年2010年2011年
大樟
溪
大樟溪横龙(省控)Ⅲ类达标达标达标
大樟溪南区水厂Ⅲ类达标达标达标
大樟溪东风电站Ⅲ类达标达标达标
大樟溪东方红电站Ⅲ类达标达标达标
清凉
溪
清凉溪小田Ⅲ类达标达标达标
清凉溪南门桥Ⅲ类达标达标达标
3.噪声环境质量
根据《永泰县城市环境功能规划》,永泰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执行GB3096-2008《声
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永泰城区交通干线噪声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
准》4a类标准。
永泰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有效测点数为122个,覆盖面积2.745km2。永泰城区交通
干线噪声有效测点数为10个,总长度为7.94km。
2009年至2011年永泰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标准,永泰城区交通干线噪声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均
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达到国家级生态县的考核要求。
表3永泰县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达标情况
年度指标
等效声级LAeq(dB)
监测结果执行标准(GB3096-2008)
2009
区域噪声
56.6
≤60
交通噪声
69.8
≤70
2010
区域噪声
57.1
≤60
交通噪声
69.9
≤70
2011
区域噪声
56.4
≤60
交通噪声
69.1
≤70
二、生态县建设工作措施落实情况
(一)生态产业建设
立足于永泰现有的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以生态经济为主导发展模式,以绿
色低碳为目标,以向莆铁路、福永高速建设和201、203线省道改造为依托,坚
持重点突破,板块带动,大力培育新生经济增长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
化产业结构,积极构筑“一圈、一线、一带”空间开发布局。“一圈”即县域中心圈,
重点发展旅游、酒店、商贸、文化、金融等都市绿色产业,提升城市功能品位;
“一线”即大樟溪沿线,重点发展水电、山水温泉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农产品生
成及精深加工等产业。“一带”即中高山区特色产业带,重点发展建筑业、高优农
业、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三产
结构由2008年的43.1:25.1:31.8调整为33.4:36.9:29.7。
1.生态农业建设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借助优良的生态环境,不断发展
壮大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有机化,有机食品产业化”作为扩大生态优势、做大
做强特色产业的抓手,逐步建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
产品产业。一是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突出“一镇(乡)一业”、“一村一
品”格局,建立全县优质粮生产、优质鲜食水果、李梅加工原料、台湾水果、蔬
菜生产、茶叶加工、食用菌种植、中药材种植等八大基地,不断培育和壮大特色
生态农业,打造和提升特色农业品牌影响力。目前,“永泰李干”已获得国家地理
标志产品保护,“永泰芙蓉李”、“永泰柿饼”获国家地理证明商标,“595毛尖茶”
被评为省优质茶。二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广以沼气应用为纽带的“猪
—沼—菜”、“猪—沼—果”、“果—草—牧”、“禽—林—果复合型”等生态模式,促
进全县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至2011年底,全县共完成沼气池建设1552口,
总容积26135立方米。获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1个、省级4个、市级5个,
另外大洋龙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已通过农业部第一批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
创建单位。三是推进无公害化种养殖。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引导全县农副产品加
工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带动农
户种植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种植折合产地面积达29万亩,比重达61.9%。
截至2011年,全县共认证有机食品2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
获得QS认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1个;获得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
市级14家,省级示范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省级名牌1个、省著名商标4个、
市知名商标9个。
2.生态工业建设
着重发展以生态循环经济为特征的工业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壮大新型工业,推进高标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发展绿色生态能源产业、创
意产业和建筑业。一是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以金泰纺织为带动,引进和壮大
纺织服装业,同时提升竹草编工艺品档次和品位,推动农副产品加工向绿色、有
机、方便、休闲方向转型发展,培育龙头知名品牌。二是狠抓园区建设。积极推
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引进创新高科技项目,发展高科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投
资35亿元的海西(永泰)创意产业园已动工建设,占地4470亩的台口高新技术
集中工业园已完成规划,列入省广播影视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的海峡(永泰)
影视基地项目完成概念性规划。三是壮大新型绿色生态产业。紧抓水能蕴藏量和
人均占有地表水量均居全省前列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产业,推进大樟溪干流能
源开发。目前已建成电站125座,装机容量12.92千瓦,在建水电装机容量7.70
千瓦。同时,鼓励和支持创意设计、网络动漫、文化体验、康体保健、温泉疗养
等创意产业发展。依托建筑业品牌效应,加快推动建筑大县向建筑强县跨越,全
面提升建筑业综合实力。2011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9.6亿元,增长16%,其
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92亿元,增长17.1%。
3.生态旅游建设
永泰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山蕴秀色,水含灵光,峡深谷幽,溪流纵横,触目
皆景,素以“怎么炒花生 真山真水”著称,有福州“后花园”、“天然氧吧”的美称。独特的火山
地貌景观与湖、泉、瀑、溪等自然景观完美结合,同寺庙、古寨等人文景观和谐
交融,构成极具价值的旅游优势。近年来,坚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开发并重的理念,
认真打好生态旅游这张主牌。一方面以保护促开发。环境宜人,生态良好,是永
泰旅游经济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县委、县政府积极转化生态优势为旅游优势,
逐渐体现出经济优势。先后开发了“国家4A级旅游区”、芦笋炒虾仁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区”——青云山景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
示范点”——天门山景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姬岩景区等16个著名的旅
游景区,而且正在建设樱花泉、慈心园、赤壁温泉度假村等温泉保健旅游项目,
逐步构建以生态旅游为主,涵盖农业观光、绿色生态、休闲度假、温泉健身、民
俗宗教等内容丰富的旅游精品线路,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生态旅游胜地。另一方面
以开发促保护。通过政策引导,措施鼓励,将开发资源转化为保护生态的强动力。
如通过引导和鼓励旅游企业开展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活动,落实生态保
护措施,完善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做到合理利用开发旅游资源,不断提高旅
游景区的品位。观景通道铺设尽量采取沙砾、卵石、木材、石材等材料,做到遇
树不砍、见石绕道。采用离地栈道方式建设景区通道,最大程度不改变原有地形、
地物、植被、水体。严格按各景区环境特征,确定游客容量,避免对生态旅游区
造成破坏。生态旅游业已成为永泰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11年共接待游
客202.3万人次、比增21.6%;创旅游产值5.0亿元,比增28.2%。
4.生态林业建设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协调的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生
态林业发展。一是实施“四绿”工程:按照城乡绿化一体化及“四绿”工程实施方案
要求,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和封山育林,完成造林21万亩,创建绿色军营1个、
绿色校园21个、绿色乡镇8个、绿色村庄22个,新增绿地580亩,绿草图大师难学吗 化道路
56km。二是加大生态公益林管护:深化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完成全县111.6
万亩的生态公益林改革任务,创新了“联户管护、按户补偿,专业管护、户户补
偿,到户管护、分户补偿”三种管护模式,把管护责任落实到户、联户和专业经
济合作实体。三是实施生态保育修复:抓住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契机,
以水土保持、大樟溪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为重点,采取
“防、封、竹、改”等措施,累计投入资金约5亿元,增加林地面积5.28万亩,
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5.9万亩,水土流失程度降低25%,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有效
提高,生态保育修复效果明显。先后被授予“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水土保
护生态修复试点县”、“福建林业生产重点县”等称号。
(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1.企业治污设施建设
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减排制度,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实施金泰纺
织等企业节能减排技改项目,改造县医院锅炉燃料结构,建立全部5家医院医疗
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福州一化脱硫装置,新建永大、顺达、樟隆等蜜饯厂、温岐
屠宰场及永福养殖场废水处理设施,改造深纳、炎洪等公司的废水治理设施,有
效减少工业企业污染排放。
2.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永泰县污水处理厂是2009年福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投资近
6000万元的一期建设项目已竣工,并于2010年6月投入试运行,目前日处理
污水达8000t以上。出厂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
级B的要求,完成配套污水管网铺设11km。结合农村连片整治,扎实推进各
乡镇沼气池、氧化塘、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设施建设。目前,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2.51%。
3.城乡生活垃圾管理
筹资5746万元采取BOT形式建设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目前已完成投资
3000多万元的1号库区建设,并于2011年1月投入运行,服务城区30km内的
樟城镇、城峰镇、塘前乡、葛岭镇、富泉乡、清凉镇、岭路乡、大洋镇等8个乡
镇。目前已建成垃圾焚烧炉13个,垃圾转运站43个,垃圾收集池1177个,配
备垃圾、果皮箱1296个,垃圾运输车274辆,聘请保洁员360人,基本形成“户
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收运体系,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
4.农村节水灌溉建设
充分整合农业、土地、水利等建设项目资金,对全县19个灌区和小型引水
工程进行以渠道防渗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对灌区进行挖潜、续建配套。2011
年底,全县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8.52万亩,占85.11%;保证灌溉面积16.34万亩,
占75.12%;节水灌溉面积10.34万亩,占55.94%。
5.水土保持措施落实
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
针,精心组织,强化监管,狠抓建设,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大自然自
我修复能力,大力推广封禁防治区域水土流失。划分水土保持“三区”:即重点保
护区为大樟溪两岸一重山,严禁开山采石、陡坡开山种果、建坟墓等,防止“青
山挂白”;重点监督区为县城规划区内,严格实行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建设
工程“三同时”制度,防止乱弃土、弃渣;重点治理区为西北部水土流失区,加快
造林、封育管护,促进植被生长。加强重点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的监管,每年由
县人大牵头,组织水利、国土、城建、环保等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加大水保工作
力度,水保行政执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三)环境安全建设
坚持以超常规的手段和决心,强化监督管理,开展综合整治,积极构建环保
安全体系,有效保育生态环境。
1.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认真研究部署,加大支持力度,
保障农村尤其是中小学校饮水安全。三年来,累计投入5163万元建设资金,完
成11个乡镇和9所中小学校,解决规划内不安全饮水人口10.8万人(含师生6762
人)。
同时,加大饮用水源管护力度。完善水源保护规划编制,加强饮水源配套设
施建设,先后投入80万元建设县城北区水源生活污水截污工程,铺设城区、6
个建制镇、11个乡饮用水源保护区围网,投入15万元制作安装了水源保护标志
牌、道路警示牌、宣传牌等。加强饮用水源地巡查,彻底取缔禁养区内养殖场和
禁建区内新建养殖场,持续开展各饮水源水质检测工作。多年来,村镇饮用水卫
生合格率保持10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2.开展大樟溪流域综合整治行动
大樟溪流域是发展生态产业的重要区域,也是开展综合整治的重点部位。制
定实施了《大樟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详细规划流域重点保护区域,
加快推进长庆、嵩口、赤锡等蜜饯加工业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大樟溪流域开发行
为,加大对福州一化等沿岸企业监管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禁止保护区内采砂、
渔业养殖等活动,持续开展大樟溪两岸一重山造林和纵深防护林造林工程,大力
实施大樟溪生态修复工程,努力打造“一河清水,两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岸秀色,三季花香,四季常
青”的大樟溪美景。
3.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行动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药严查活动及农药使用情况调查,结合农技培训体系,
大力推广诱虫灯、捕食螨等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推广多菌灵、井
冈霉素、性诱剂等安全低毒农药,减少农药污染和残留。实施国家级测土配方施
肥项目,先后检测土样4000余份,指导施肥面积10万亩,发放施肥建议卡2
万份,引导农民改变施肥习惯,综合利用经济绿肥、秸秆还田、禽畜积肥和人工
堆肥等有机肥。2011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8%,禽畜粪便资源化率达96.37%,
化肥使用强度降低到215.18kg/hm2。同时,积极调整农村能源利用结构,大力
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有效较少农业面源污染。全县已补贴建设农村户用沼气3775
口、共计30200m3,节约燃气及施肥成本1237万元。
4.开展环境保护综合执法行动
不断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资源环境的监管力度。一方面,把牢环
保准入关。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制度,切实做到“三个不批”,即:属于落后生产工
艺、技术和设备的项目不批,排污超过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不批,超过排污控制
指标的地区新增排污的项目不批。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把建设项目的
选址、布局、规划关以及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关,项目准入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
先后否决城峰铅锌矿、石板材厂、塘前北园铸件等一批环保过关项目。另一方面,
加大执法力度。三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900多人次,检查企业150多家,立案
调查处理涉嫌违法企业10家,关闭了永鑫不锈钢厂、建三矿业、大樟塑料米加
工等企业及清凉小田养鸭场、葛岭溪西养鸭场等一批严重的污染源,取缔了6
家土法炼油厂、6家土法竹粉厂及3处非法采矿点,有力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5.开展节能减排行动
严格按《永泰县重点排污单位“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方案》要求,认
真抓好项目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工作,扎实推动节能减排行动纵深开展,
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加强政策
和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推广节能、节气新技术、新产品,鼓励企业加强自身
节能技术研发能力,推动节能技术改造,全面降低工业用能。如华尔锦纺织、金
泰纺织等纺织厂通过安装变频器,降低电能消耗;环天燃料建成CHC节能环保
燃油项目,促进废油渣的二次循环利用;福州一化回收废弃氢气生产双氧水;顺
达食品等蜜饯加工企业采用太阳能技术等。二是推广节能耗材。在建筑领域,全
面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推广绿色环保建材,降低建筑耗能;在交通领域,推广
使用新能源车辆,累计更新车辆177辆;在生活领域,提倡使用高效节能灯、
LED灯光等低能耗照明器材。三是开展污染治理。以环保设施建设为依托,全
面开展污染物治理,降低排放浓度。通过开展节能减排,2011年,全县SO
2
实
现减排23t、COD减排91.27t。危险废物按相关要求,由福建省固废处置中心统
一处置,处理处置率达100%。
(四)生态保护建设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积极培育生态公益林,5年完成植树造林12.11万亩,
界定生态公益林111.62万亩,投入5655万元用于以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生态林
业建设,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小区11个,
受保护面积达到县域面积的33.3%。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生物多样性
的保护。全县先后获得“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李乡”,被省林业厅授予
“全省封山育林标准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五)生态人居建设
1.推进大城关战略
继续实施“东扩西拓南进北改”的大城关开发战略,着力构建“一城”(中心城
区)、“两组团”(太原、清凉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全力打造“山、水、城”交
融的生态县城。一止咳化痰的偏方 是实施市政工程。完成年供水量达240万t的南、北区水厂建
设,配套20km2自来水管网铺设,保障城市用水。加快城区路面改造,完成杨梅
路、南湖街、龙峰路、樟树板大桥等道路改造,累计铺设沥青路面32810㎡、雨
污管3400m,电力管道4500m,路灯142盏,设立交叉红绿灯。二是实施景观
工程。投资2760万元完成对城区屋顶整治、防盗网拆除、墙面刷氟碳漆、线路
整合、店招店牌统一设置等,累计改造沿街立面86幢,立面面积8.76万㎡,店
面844间。投资876万元安装沿街建筑点光源4005盏,护栏管38358盏,各种
投光源674盏。积极推进南湖公园、龙峰园公园改造,增设公园夜景工程。三是
实施宁静工程。加强交通干道的噪声管理,规范建筑施工、道路施工等建设活动,
有效较低噪声污染。开展针对饮食、娱乐、加工生产行业的监督管理,整治扰民
现象,创造宁静祥和县城。四是实施品位工程。立足于打造现代商贸服务中心的
理念,重点发展旅游、酒店、金融、信息、物流等低碳绿色产业,新建吉祥小区、
南湖花园、泰盛名居、御景湾、格林兰景、安华商贸城等生态住宅和商贸小区,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城市品位。
2.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按照建制乡镇环境规划要求,结合生态乡镇创建考核指标要求,合理整合资
源,深入开展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设施完善、
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城镇体系。一是配套设施齐全。每个建制镇污水都通过沼
气池、氧化塘、人工湿地或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生活垃圾由焚烧炉或垃圾填埋
场进行处理。二是街容街貌整洁。着力清除街道摊点乱摆、垃圾乱扔、车辆乱停、
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的“五乱”现象,加强农贸市场管理,打捞清理河道杂物、垃
圾,改善河道卫生环境。全县累计发动群众6万人次,清理陈年垃圾2100余处,
12000多t,明显改善集镇卫生环境,整洁了街容街貌。三是生态家园美化。着
力开展公共绿地建设,如大洋镇新建山顶公园,赤锡乡新建街心公园,丹云乡、
盖洋乡利用山体建设公园;白云、岭路、葛岭3个乡镇利用风景区作为公共绿地;
清凉、洑口、东洋、红星、梧桐、嵩口、同安7个乡镇新扩建绿地公园已进入规
划设计等,进一步美化绿化家园。经过不懈努力,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实效。
盘谷乡获得“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并通过国家级生态乡专家现场验收;白云
乡、东洋乡、红星乡、丹云乡获“省级生态乡镇”命名;白云、丹云、东洋、红星、
岭路、盖洋、洑口、清凉8个已上报环保部申请国家级生态乡镇,葛岭、同安、
梧桐、嵩口、长庆、大洋、富泉、赤锡、霞拔9个达到验收标准,完整上报申报
材料,申请现场考核验收。
3.推进特色生态村建设
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有白羊男性格 机融合起来,统筹城乡总体布局,积极构建
独具特色的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生态村容。一是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
围绕着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总体要求,大力开展“三清四改”,发动村民投工
投劳,集中清理整治农村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和畜禽乱放
等现象。同时建立垃圾清运制度,按“一事一议”的原则保障垃圾处理费收取,逐
步建立农村卫生清理长效机制。二是开展“家园清洁行动”。认真抓好农村改厕,
2011年使用卫生厕所8.72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96.3%。三是推广农村清洁能
源。大力发展沼气、太阳能、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
比例达81.2%。四是开展农村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整治范围涉及9个乡镇的27
个示范村,以实施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为主,突出整治重点,点面结
合,有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五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结合生态
旅游发展,开发“竹林农家乐”、“果乡农家乐”、“菜乡农家乐”等100余家,按照
传统乡村模式,建设生态茶园、生态果林、生态庭院等。三年来,先后创建了大
洋珠洋、东洋茂楼、盖洋赤岭等15个省级生态村及154个市级生态村,2012年
还将建设30个以上的市级生态村,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县的创建工作。
三、保障体系建设
生态县建设涉及面广、量大、内容多,永泰县委、县政府汇集全县之力,广
具全县之智,权利构建工作网络,推动创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健全组织机构
县委、县政府将生态建设工作纳入永泰国民发展规划,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
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对全县生态建设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协调、统
一推进。领导小组下设生态建设办公室,全面负责创建工作所涉及的项目实施、
检查指导、考核迎检等工作。各职能部门明确了分管领导并成立相应的生态建设
机构,县环保局设立了生态科,各乡镇成立了环保工作站,配备专(兼)职环保
人员,负责各单位生态创建内容。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创建人员,
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制度建设
认真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健全环保目标责任制。按《永泰
县生态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细化分解各项建设指标,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
人,以签订生态建设目标责任书的形式逐层下达,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的工作局面。县生态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协调会,研究部署具体工作,协调解决困
难问题。县人大、县政协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
作进行视察。县纪委、效能办定期对生态建设目标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
明确职责,协作联动,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纪委行政监察、部
门统一监管,社会共同创建”的工作机制,为生态县创建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加大资金投入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原则,逐年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不断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一是加大各级资金投入。县、乡、村三级都将生态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大
污染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仅2011年,县、乡、村三级用于生态建设
资金就达3.1亿元。二是主动对接项目资金。抢抓国务院支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
区建设机遇,主动对接扶持政策,集中开展了大樟溪流域综合整治、农村环境连
片整治、“四绿”工程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户用沼气项目等。三年来,累计
争取各级补助资金2.2亿元,有力拉动了本地生态建设。三是发挥政策调控作用。
始终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排污
费治污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明确污染者为污染买单的要求,自觉加大自身污染治
理和环境资源保护的投入力度。四是拓展市场合作资金。积极鼓励和发动群众自
筹资金、投工投劳参与生态建设大潮中来。同时拓宽资金合作渠道,广泛采用
BT、BOT等合作运营模式,引导民间资金注入,创造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
(四)宣传生态理念
县委、县政府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生态县创建的关键,深入开展生态环境
宣传,普及生态知识教育,倡导生态文明理念,营造生态共建氛围。一是加强学
习培训。通过以学带训和举办竞赛的方式,环境教育进党校、进中青班,列入司
法普法内容,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生态建设科学技术和法律知识水平。二
是突出重点宣传。着重对各部门主管干部、企业法人进行宣传教育,加大节能减
排、清洁生产和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的宣传,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
教育。三是推广全民教育。抓住环保纪念日、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的契机,有效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推动生态知识进社区、进校园,通过办讲座、发传单、贴标
语、挂横幅、印资料、播短片及发新闻等形式,广泛向人民群众宣传生态县建设
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普及生态科技和环保法规教育,培育全民生态环境意识,
营造出全县上下关心、爱护、监督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据调查,公众对创建工
作支持率达100%,对环境现状满意度达97.6%。
四、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指标完成情况
(一)生态县创建基本条件完成情况
1.制订了《永泰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
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
彻执行。
在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后,永泰县委、县政府不停步,2009年3月
18日,颁布《关于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决定》(樟委[2009]18号),决定致力
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永泰县于2010年10月委托福建师范大学环科所编制《永泰
县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2011-2020)》,于2011年4月通过有关专家和部门
的多次论证修改后,于2011年6月县政府第八次常务会议审查通过,又于2011
年9月15日经永泰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1次会议审议通过,
并批准印发实施。
根据永泰的生态环境状况,出台下发了《永泰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
(2011-2020)》、《永泰县生态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转发福建省环境保护
监督管理“一岗双责”暂行规定》、《永泰县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实施方案》、
《永泰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永泰县大樟溪流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示范区工作方案》等文件、规划、意见,以及开展“大樟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家园清洁”、“畜禽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等行动,都集中体现了永泰县
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和有关规定,体现了永泰县认真执行国家和地
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做法和力度。同时,永泰县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和资源
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有效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切实淘汰“十
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停产整顿违法违规企业并积极开展城乡绿化,使永泰持
续保持着优质的生态环境。
2.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
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永泰县环境保护局成立于1990年10月,经过20多年的调整充实,永泰县
环保局内设办公室、污染控制科、监督管理科及自然生态科四个职能科(室),
直属机构有环境监察大队、环境保护监测站,人员编制达35名。
2011年5月永泰县人民政府制定了《永泰县生态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以
下简称《方案》)。2010年6月,成立了以县政府林强任组长,有关部门
(单位)、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级生态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
室常设在县环境保护局,由县环境保护局局长何书通兼任办公室主任。2011
年7月,经县编委批准县环保局内增设自然生态科,并抽调3名人员充实创建力
量。县生态办负责生态创建日常工作,制定生态创建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协调、
监督各乡镇的生态创建工作。生态创建工作列入各乡镇重要的议事日程,落实生
态创建责任,推进生态创建各项工作。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
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截止2011年底,永泰县获上级环保部门认定累计削减COD276.27t、
SO
2
55.64t,完成“十一五”和2011年福州市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任务。达
到国家级生态县考核标准。
永泰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高度重视减排工作。2007年
永泰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县发改
局负责协调全县节能减排,县经济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县节能工作,县环保局
具体实施全县减排工作。近年来,认真及时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此外,采取了包括扩大宣传、积极预防、严格执法在内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来防
止重大污染事故及生态破坏事件的发生,确保了该县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及生
态破坏事件,没有出现滥捕、乱猎、滥采、乱挖和乱砍滥伐的恶性事件。环境污
染投诉件(含12345、12369等)办结率100%,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
效解决。
按照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积极开展对外来入侵物种分布的现场调
查,没有发现其他县域性有毒、恶性、扩散能力向日葵的含义 强的物种生长蔓延,外来入侵物
种,主要是福寿螺、水葫芦对本地的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4.生态环境质量优良。
2010年度按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开展了区域生态环
境质量状况评价,评价的结果为优。根据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全省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永泰县2008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数为75.81;2009年生
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数为74.50;2010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数为76.63。按照生
态环境状况分级标准,永泰县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优。
5.所辖乡镇(含涉农街道)80%以上达到省级以上生态乡镇的考核标准并
获命名。
全县21个乡镇,其中9个乡镇,通过了国家级生态乡镇专家验收,9个乡
镇完整申报,争取年内通过验收。现状为42.9%,年内达到85.7%。全县254个
行政村,184个村通过市级以上生态村命名,通过率为72.4%。
(二)生态县建设指标完成情况
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576元/人,2010年农民人
均纯收入为6197元/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338元/人,达到国家级生态
县考核标准(≥6000元/人)。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38元,比2009年增加1762元,实现增长31.6%,
年均增长15.8%。
2.单位GDP能耗:2009年,单位GDP能耗为0.2779吨标煤/万元;2010
年,单位GDP能耗为0.2751吨标煤/万元;2011年,单位GDP能耗为0.2663
吨标煤/万元。达到国家级生态县考核指标≤0.9吨标煤/万元的要求。
近几年,永泰大力实施节能技术、工艺示范项目。大力推广LED节能产品,
在县城景观改造中使用10万只高效节能灯,安装太阳能路灯,使用天然气公交
车辆。几家大型纺织厂通过安装变频器,降低电能消耗,全县“十一五”以来共发
展农村户用沼气3275户。2011年,全县每万元GDP能耗为0.2663吨标煤。
永泰县坚持不让污染企业入驻,积极发展纺织制衣、竹草编制工艺品、脱水
蔬菜农产品加工等生态工业,培育水电业、壮大建筑业。建设中的海西(永泰)
创意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233亩,打造集广告创意、新闻传媒、文化教育基地、
工业研发设计、保健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型园区。台口新兴产业园区,占地
面积4650亩,将发展无污染新兴工业。抽水蓄水能电站装机120万千瓦时,建
成后将新增工业产值18亿元。
3.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2009-2011年工业用新鲜水量分别为
1108883m3、1080622m3、998543m3。2009-2011年工业增加值分别为74500万元、
87859万元、87241万元。2009-2011年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分别为14.88m3/
万元、12.30m3/万元、11.45m3/万元,达到国家级生态县考核指标≤20m3/万元的
要求。
虽然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始终坚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大力倡导
节约用水,充分挖掘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提升和壮大县域经济服
务。
4.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2009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0;
2010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2011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为0.58,达到国家级生态县考核标准(≥0.55)。
5.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永泰县2009~2011年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分别为
26万亩、29万亩、29万亩,比重分别为59.3%、63.1%、61.9%,达到省级生
态县考核标准(≥60%)的要求。
截至2011年,全县共认证有机食品2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7
个,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QS认证11个,已获得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
家,市级14家,省级示范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省级名牌1个、省著名商标4
个、市知名商标9个。
6.森林覆盖率:永泰县2009~2011年森林覆盖率分别为72.0%、72.4%、
72.6%,达到国家级生态县(丘陵区)考核标准(≥45%)的要求。
永泰山丘奇丽,林木葱郁。全县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7座,生态公益林面积
11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6%;境内,“福建藤山兰科植物与藏酋猴自然保
护区”、“东湖尖水源涵养林”面积39万亩,达到全县国土面积的11.6%,绿化程
度高达90.8%。生长着松、杉、竹、樟、楠,保育着刺桫椤、银杏、红豆杉等名
贵珍稀树种。全县耕地保护区面积28.4万亩,占耕地总数的92.8%,居全市首位。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33.3%。
7.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永泰县2009~2011年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都为33.3%,达到国家生
态县考核标准(≥20%)的要求。
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小区11个,
受保护面积达到县域面积的33.3%。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生物多样
性的保护。
8.空气环境质量:根据永泰县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报告,2009~2011年
城区空气质量均为二级,达到空气环境质量功能区分级标准。2011年永泰县樟
城镇空气污染指数均值为46,空气质量为优,是福州市唯一没有出现酸雨、空
气质量最好的县份。
9.水环境质量
永泰县地表水水质状况良好,大樟溪及清凉溪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大樟
溪水质均符合Ⅲ类水的标准,且省控以上断面过境河流水质不下降,其中大部分
指标在Ⅱ类水标准以上,城关北区和南区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达到
水域功能划类标准。
10.噪声环境质量:永泰县2009年至2011年永泰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符合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永泰城区交通干线噪声符合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达到国家
生态县考核标准。
11.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2009年,全县COD排放强度为2.93kg/万元
(GDP),全县SO
2
排放强度为0.1656kg/万元(GDP);2010年,根据污普重
新统计数据计算,全县COD排放强度为3.26kg/万元(GDP),全县SO
2
排放强
度为0.2233kg/万元(GDP);2011年,全县COD排放强度为2.68kg/万元(GDP),
全县SO
2
排放强度为0.1635kg/万元(GDP)。达到国家级生态县考核标准
(COD<3.5千克/万元GDP;SO
2
<4.5kg/万元GDP)。
12.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永泰县2009~2011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
到39.82%、47.04%、82.51%,2011年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80%)的
要求。
13.工业用水重复率:2009~2011年永泰县工业重复用水率分别为80.86%、
81.58%、81.11%,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80%)的要求。
1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永泰县2009~2011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分别达45.25%、44.99%、93.10%,2011年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
(≥90%)的要求。
1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永泰县2009年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为
1216t,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7.61%;2010年为1491t,工业固体废物
处置利用率达98.99%;2011年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为1278t,工业固体废
物处置利用率达97.03%;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90%且无危险废物排放)
的要求。
16.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永泰县2009年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46m2;
2010年人均绿地面积12.19m2米;2011年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3.23m2/人,
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12m2/人)的要求。
17.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永泰县2009年农村生活用清洁能源
所占比例为76.6%,2010年农村生活用清洁能源所占比例为79.0%,2011年农
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为81.2%,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50%)
的要求。
18.秸秆综合利用率:永泰县2009~2011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4.6%、
95.5%、96%,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95%)的要求。
1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永泰县2009~2011年规模化畜禽养
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5.84%、95.98%、96.37%,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
标准(≥95%)的要求。
20.化肥施用强度(折纯):永泰县2009~2011年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分
别为233.6kg/hm2、222.3kg/hm2、219.2kg/hm2,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250
kg/hm2)的要求。
21.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2009~2011年,永泰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100%)的要求。
22.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永泰县2009~2011年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为
100%,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100%)的要求。
2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009~2011年永泰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为
95.3%、95.9%、96.3%,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95%)的要求。
24.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2009年,永泰县的环保总投资额度为1.8
亿元,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为2.92%;2010年,永泰县的环保总投资额
度为2.5亿元,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为3.43%;2011年,永泰县的环保
总投资额度为3.1亿元,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为3.62%。2011年达到国
家生态县考核标准(≥3.5%)的要求。
25.人口自然增长率:永泰县2009~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4.17%、
4.45%、5.06‰,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
26.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根据市文明办、调查队对永泰县进行的公众对环
境满意率的初次测评显示,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为97.6%,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
标准(>95%)的要求。
(三)生态县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生态县建设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主要集中在近期(2010-2015年)实施,
部分安排在中远期(2015-2020)实施(主要为县污水厂的远期规划的实施及LNG
项目的实施)。
2010-2011年,永在泰生态县建设实施中,重点项目基本按照规划实施进行。
44个重点项目中已完成4个,占9%;正在建设或部分完成的有36个,占82%;
还在规划或尚未启动的4个,占9%。44个重点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8.3亿,其中
(1)生态农业产业项目共7个,投入7.2亿元,占总投资的15%;(2)生态旅
游共8个,投入33.3亿,占总投资的69%;(3)生态工业共4个,其中蓄能电
站完成大部分前期工作,包括完成国家规划选点、预可研报告编制和审查,但尚
未启动,总体生态工业投入较少,为1.9亿元,占总投资的4%;(4)生态人居
共4个,累计投入1.8亿元,占总投资的4%;(5)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共9个,
投入1.5亿元,占总投资的3%,其中县污水厂及LNG为远期规划项目,尚未
实施,另外建议在梧桐、嵩口、大洋分别设置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项目规划要到
2013年才启动,因此也未实施;(6)生态安全保障工程共8个,2010-2011年
累计投入1.0亿元,占总投资的2%。
表4永泰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基本条件完成情况一览表
名称现状值自查
制订了《生态区(县)建设规划》,并通
过区(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
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
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
行。
2002年制定《永泰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并于
2003年印发实施,2008年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2010
年制定了《永泰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2011-2020)》,并
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达
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
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
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1990年10月成立了永泰县环境保护局,后经调整,核定行政
编制6名。工勤人员1名,现永泰县环保局包括直属机构环境
监察大队、环境监测站,内设办公室、污染控制科、监督管理
科,2011年增设自然生态科,共有编制四十多人。环境保护
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考核
机制。
达
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
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
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
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
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
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达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优良。达
全县80%的乡镇达到国家级乡镇考核标准
并获命名。
全县21个乡镇中已有18个乡镇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现场验收
或达到标准申请验收。
达
表5永泰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2011
经济发
展
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人≥6000
2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0.9
3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m3/万元
≤20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
4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
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60
5森林覆盖率%≥45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2011
生态
生态环
境保护
6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20
7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达到功
8水环境质量——
达到功能区标准,且省
控以上断面过境河流
水质不降低
达到功能区
上断面过境
9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达到功能区
10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化学需氧
量(COD)
千克/万元
(GDP)
<3.5且不超过国家总
量控制指标
200
2010
2011
不超过,
二氧化硫(SO
2
)
<4.5且不超过国家总
量控制指标
2009
2010
2011
不超过,
11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
≥80
工业用水重复率≥80
12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0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90
且无危险废物排放
13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12
14
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
比例
%≥50
15秸秆综合利用率%≥95
16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
用率
%≥95
17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千克/公顷<250
18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1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
20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3.5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2011
社会进
步
21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或当地政策
22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95
表6永泰县生态乡镇创建时序
2010年
国家级盘谷乡
省级白云乡、东洋乡、红星乡、丹云乡
2011年
国家级
白云乡、东洋乡、红星乡、丹云乡、岭路乡、洑口
乡、盖洋乡、清凉镇
省级
葛岭镇、同安镇、梧桐镇、嵩口镇、长庆镇、大洋
镇、富泉乡、赤锡乡、霞拔乡
2012年6
月前
国家级
葛岭镇、同安镇、梧桐镇、嵩口镇、长庆镇、大洋
镇、富泉乡、赤锡乡、霞拔乡
省级樟城镇
表7永泰“生态村(居、社区)”创建时序
乡镇名
称
总村
数
创建
数
比例
2010年及之前2011年2012年6月前
市级省级市级省级市级省级
盘谷乡
66100%24----
白云乡
1313100%--10111
东洋乡
10880%12522
红星乡
88100%--6111
丹云乡
66100%--3122
清凉镇
121191.7%1-921-
同安镇
231982.6%2214-41
富泉乡
99100%--81-2
岭路乡
10880%--7121
洑口乡
10880%--6131
盖洋乡
10880%-16-31
梧桐镇
221881.8%111315-
嵩口镇
211781.0%2211141
长庆镇
1515100%11625-
大洋镇
181583.3%2111131
赤锡乡
151386.7%--10221
霞拔乡
11981.8%--7-4-
葛岭镇
161381.3%2-7-7-
塘前乡
8675%-1--5-
城峰镇
151173.3%--1-21
樟城镇
6350%----7-
合计
26423287.8%10
表8重点建设项目列表
序
号
项目名称工程位置、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期限
(年)
累计
投资
(万
元)
完成情
况
生态农业产业
1
蔬菜生产基地
(总规模:
133.33km2(20
万亩))
新增蔬菜生产基地规模
33.33km2,分布于嵩口、长庆、
梧桐、城峰、樟城、葛岭、
清凉、白云、丹云、同安、
红星、盘谷、盖洋、霞拔
2011-201
5
1300
0
已完成
17.1万
亩
2
优质鲜食水果
基地(总规模
60km2(9万亩)
新增优质鲜食水果基地
共43.33km2即6.5万亩,包
括脐橙、早熟梨、黑李、早
熟桃、鲜食李、杨梅、晚熟
龙眼等品种,分布于全。、
县各个乡镇
2011-201
5
1700
0
已完成
4.6万亩
3
台湾水果基地
(规模:
3.33km2(0.5万
亩))
新增台湾水果基地规模
3.0km2即0.45万亩,分布于
葛岭、塘前、红星三个乡镇
2011-201
5
1500
已完成
0.2万亩
4
李梅加工原料
基地(规模:
66.67km2即10
万亩)
在现有面积基础上实行
“三改一补”(改园、改土、改
树、补植)为内容的低产李、
梅园改造
2011-201
5
600
已完成
5.9万亩
5
优质粮生
产基地(总规
模:163.33km2
即24.5万亩)
新增优质粮生产基地
63.32km2即9.5万亩,其中
中稻33.33、再生稻13.33、
甘薯13.33、玉米3.33
2011-201
5
1200
0
已完成
19.2万
亩
6
茶叶生产
基地(规模:
33.33km2)(5万
亩)
新增茶叶生产基地规模
13.33km2即2万亩,分布于
同安、大洋、盘谷、红星、
白云、富泉、下拔、东洋、
盖洋、岭路十个乡镇
2011-201
5
8000
已完成
3.2万亩
7
中药材生
产基地(总规
模:
66.67km2)(10
万亩)
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
66.67km2即10万亩,分布于
全县各个乡镇
2011-201
5
2000
0
已完成
3.9万亩
续表8重点建设项目列表
序
号
项目名称
工程位置、建设内
容与规模
建设期限
(年)
累计投
资(万
元)
完成情况
生态旅游产业
1
永泰汤埕温
泉开发建设
项目
旅游农业综合
开发和度假休闲娱
乐建设,规划用地
0.51km2(760亩)
2
完成酒店主体
工程及部分配
套项目;已开始
征地拆迁工作
约600多亩;主
体工程正在林
地采伐
2
盛亿温
泉大酒店项
目
总占地面积
0.047km2(70亩),
总建筑面积约3.96
万m2
20
主体已封
顶
3
下林五
星级酒店建
设
占地面积0.087km2
(130亩),总建
筑面积4.68万m2
200
已完成征
地及安置房建
设
4
中国云
顶景区开发
项目二期工
程
景区总面积
36Km2,以森林生
态、峡谷生态和草
场生态为特征的生
态休闲、度假旅游
示范区
20
完成部分配套
设施建设;露营
基地项目正在
建设,其中货
索、景区二期标
识系统已完
成,漂流项目、
峡谷员工宿舍
也已基本完成
5
弥勒之
里理疗中心
(樱花泉项
目)
用地面积
0.6Km2(900亩),
建设理疗中心、会
所、四星级酒店等
20
一期项目部分
项目竣工开业,
一期配套项目
和二期部分项
目开工建设
6
海峡(永
泰)影视基地
建设
规划面积
1.44km2(2165亩),
建设影视文化创作
基地、影视拍摄基
地、影视文化旅游
基地
2012-2015-
完成项目土地
报学习作文 批及征地拆
迁等前期工作,
首期项目动工
建设;因用地各
项指标未确定,
前期工作无法
展开,目前处于
招商工作
7
永泰青
云山(国家级
风景名胜区)
旅游基础设
施项目
建设景区道
路、景区游步道、
旅游咨询服务中
心、污水微动力处
理站、停车场、景
点管理房、景点入
口改造、景观绿化、
环境治理等项目
2012-2015-
完成一期土地
征收、报批、出
让,力争动建
等;已完成签
约。目前暂时完
成土地评估
8
旅游服
务中心
多功能旅游会
展综合楼
2011-2015-
正在规划
设计
续表8重点建设项目列表
序
号
项目名
称
工程位置、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期限
(年)
累计
投资
(万
元)
完成情况
生态工业产业
1
海
西(永
泰)创意
产业园
区▲
规划面积2.15km2(3233
亩),打造集广告创意、新
闻传媒、文创教育基地、工
业研发和设计、高科保健及
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园
区
2011-201
5
1500
0
完成酒店主体
工程及部分配
套项目;项目一
期已完成备案,
现已完成1606
亩土地报批手
续,另有800
亩用地手续已
上报省厅待批
2
冷
制取山
茶精油
项目▲
占地面积约0.04km2(60
亩),包括厂房、研发楼1
栋、宿舍楼3栋、食堂1栋,
年产1000t不含反式脂肪酸
食用山茶油,提炼100t山茶
精油
2010-201
1
4100
全面竣工
3
台
口高新
技术园
区▲
规划总占地面积
2.98km2(4470亩),分二期
建设,其中一期用地规划面
积0.72km2(1085亩)。重
点引进电子、医疗保健、生
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
产业项目
2011-201
5
100
已完成规划
4
永
泰抽水
蓄能电
站▲
装机120万kw
2012-201
5
-
完成大部分前
期工作,力争动
工建设:完成国
家规划选点、预
可研报告编制
和审查。
生态人居工程
1
龙峰园
至县政
府沿街
景观整
治
龙峰园至县政府沿街景
观整治东起龙峰园原制药
厂,西至县政府体育馆。包
括:建筑立面整治、路面沥
青、道路设施整治、管线下
地整治
2010-201
1
3500
全面完成
2
滨江景
观工程
由龙峰园至樟树坂防洪
堤景观绿化、整治
2011-201
2
3306
南湖公园、
龙峰园景观景
观工程全面进
入配试阶段。
续表8重点建设项目列表
序
号
项目名称
工程位置、建设内
容与规模
建设期限
(年)
累计投
资(万
元)
完成情况
生态人居工程
3
北江滨路
福永高速东出口
石圳至龙峰园,长
5.1km,第一期自太原
金泰纺织公司至龙峰
园段,道路长2840m,
规划宽度30m。道路
外侧规划为江滨绿化
带
2
2012年计
划投资
3000万
元;一期
工程竣工
4
南江滨路
马洋至石圳全长
约5.4km,规划宽度为
30m,道路外侧规划为
江滨绿化带
2
2012年计
划投资
12177万
元;全面
竣工
环境污染控制工程
1
县污水处理厂
建设项目
县污水处理厂配
套管网建设
2011
6000
一期建设
项目已竣
工,并于
2010年6
月投入试
运行,目
前日处理
污水达
8000t以
上
县污水处理厂远
期3万t/d
2015-2020
2
大樟溪中游农
村连片整治工
程
赤锡乡污水处理
站(日处理800t)
2
已投入运
行
富泉、城峰、樟城、葛
岭镇农村生活污水处
理项目
2011-201260
富
泉、城峰
建成人工
湿地
3
梧桐镇、嵩口
镇农村环境连
片整治
垃圾转运站、污水
处理设施设计与建设
等
2
已动工
4
蜜饯厂污水处
理工程
(规划建
议)
长庆镇蜜饯厂污
水处理厂(日处理
400t)
2
已建成投
入运行
5
盘谷乡污水处
理工程
盘谷乡氧化塘处
理系统(日处理200t)
2011300
已建成投
入运行
续表8重点建设项目列表
序
号
项目名
称
工程位置、建设内
容与规模
建设期限
(年)
累计
投资
(万
元)
责任部门
环境污染控制工程
6
葛岭镇污水
处理工程及
其管网建设
葛岭镇污水处理
厂(一期:日处理800t)
2
正在建设,年
内投入运行
7
大气污
染控制工程
LNG项目:近期
用气户10000户
2015-2020-
未启动
8
人畜粪
便处理工程
农村户用沼气建
设项目:每年增加建设
户用沼气500口
2
已完成600口
9
垃圾卫
生填埋场(规
划建议)
梧桐、嵩口、大洋
分别设置垃圾卫生填
埋场:日处理垃圾100t
2
尚未实施
生态安全保障工程
1
林业基
地建设
新造速生丰产用
材林基地13.3km2
2
新造速生丰产
用材林基地
9000亩;短周
期工业原料林
基地5000亩;
珍贵树种300
亩;油茶良种
2000亩。其它
则未启动。
新造短周期工业
原料林基地26.7km2
新造丰产竹林
13.3km2
新造珍贵树种8.7
km2
新造大径材树种
0.67km2
新造生物质原料
林基地6.7km2
新造油茶良种14
km2
新造中小径竹食
用笋1.3km2
新造鲜切花基地
0.053km2
新造森林药材基
地2km2
新造名优特经济
林基地3.3km2
续表8重点建设项目列表
序号
项目名
称
工程位置、建设内容与
规模
建设期限
(年)
累计
投资
(万
元)
完成情况
生态安全保障工程
2
林业生
态工程建设
大樟溪流域生态修复工程:
完成大樟溪两岸一重山造
林33.3km2,低产低效林分
改造6.7km2,中幼林抚育
3.3km2
2011-201
5
4100
完成大樟
溪两岸一
重山造林、
低产低效
林分改造、
中幼林抚
育建设;完
成新造防
护林、封山
育林、大樟
溪流域营
造水土保
持林和水
源涵养林
各1.5万
亩。生态保
育修复效
果明显,完
成造林21
万亩,创建
绿色军营
1个、绿色
校园21
个、绿色乡
镇8个、绿
色村庄22
个,新增绿
地580亩,
绿化道路
56公里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新造10km2(1.5万亩),封山
育林90km2;纵深防护林造
林工程:大樟溪流域营造水
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10
km2,封山育林90km2
1000
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
化工程:完成绿色通道建设
23.3km2,,计划实施公路绿
化125公里,新增绿化面积
0.3km2(500亩)
150
绿色屏障建设工程:一重山
新造23.3km2(3.5万亩)
1750
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计划
创建绿色军营3个,绿色校
园35个,绿色乡镇15个,
绿色村庄75个
350
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建设工
程:永泰县塘前乡领头旗山
森林公园面积4km2(6000
亩),相关生态保护和旅游
基础措施建设自然保护区
和湿地建设工程:永泰县塘
前乡领头旗山森林公园面
积4km2(6000亩),相关生
态保护和旅游基础措施建
设
-
3
林业基
础保障工程
新建同安、洑口、城峰、
霞拔、盘谷、樟城6个林业
站,15个林业站办公用房
修缮,21个林业站服务平
台建设,19个林业站林业
服务中心
2011-201
5
20
完成塘前、
清凉两个
林业站办
公用房修
缮和葛岭
清凉两个
林业站服
务中心建
设;完成投
资20万元
续表8重点建设项目列表
序
号
项目名称
工程位置、建设内容
与规模
建设期限
(年)
累计投
资(万
元)
责任部
门
生态安全保障工程
4
森林灾害
防控工程
森林火险预警监测
系统
2011-201535
已完成
队伍建
设以及
宣教系
统、基础
建设;其
余未实
施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森林防火通讯系统
建设
森林防火信息指挥
系统
队伍能力建设
宣教系统及基础建
设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工程
5
林业执法
警务快速反应处置
系统,森林公安业务用房
8000m2,刑事侦查,永泰
县林业执法大队办案设
备、办公场所
2011-201510
林业执
法大队
办案设
备、办公
场所等
建设已
投入10
万元;抚
育中幼
林2万
亩;完成
低产低
效林改
造;完成
封山育
林1.5万
亩
6
资源监管
年度森林资源监测:全县
森林资源监测与生态公
益林监测
2011-201550
7
森林经营
工程
中幼林抚育:抚育
16.7km2
2
低产低效林改造:改造
6.7km2
封山育林78.7km2
续表8重点建设项目列表
序
号
项目
名称
工程位置、建设内容与规
模
建设期限
(年)
累计
投资
(万
元)
责任部门
生态安全保障工程
8
林业
科技创新
与推广
林木种苗基础设施:灌溉
系统、塑料大棚
2011-201
5
240
已投资30
万元用于
同安、葛
岭林木种
苗基础建
设;油茶
高优品系
科技示范
园区完成
300亩;马
褂木高效
栽培技术
推广林
2012年申
报推广
1000亩,
未批复;
已完成无
患子丰产
示范林
600亩建
设;亚热
带森林生
态系统对
水源涵养
功能与机
制已投资
20万元;
其余未实
施
福建省油茶高优品系科技
示范园区:丰产示范林
0.2km2(300亩)
马褂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
林0.3km2(500亩),技术培训
100人次
高世代杉木示范推广林
0.3km2(500亩)
泡桐引种试验研究:营造
示范面积0.2km2(300亩)
无患子丰产示范林
0.4km2(600亩)
正红菇菌根多样性增产技
术应用推广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对水
源涵养功能与机制:建设一套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平台,
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
续表8重点建设项目列表
序
号
项目名
称
工程位置、建设内容
与规模
建设期限
(年)
累计
投资
(万
元)
完成
情况
生态安全保障工程
9
农村饮用水
安全工程
解决农村饮水不安
全人口数100127人,解
决农村中小学饮水不安
全人数11296人,设计供
水能力分别为
13926t/d和1559t/d
2
2010年、
2011年分
别解决饮
水不安全
人口数
26133人及
19553人。
2012年计
划投资
3727万元;
已将城峰
镇、嵩口
镇、长庆
镇、大洋
镇、同安
镇、八所中
小学农村
饮水安全
项目实施
方案上报
省水利厅,
待省市任
务下达后
即可实施。
10
集中式饮用
水源地保护
工程
岭路、白云、丹云、
红星、东洋、盘谷集中式
饮用水源地的区划、保护
规划编制,围网、标志牌、
警示牌、宣传材料建设等
2
已完成
11
水土保
持项目
东星园艺场坡耕地
改造项目
2
同安已完
成11625
亩,投资
310万元;
白云正在
建设中;其
白云北山小流域综
合治理项目
同安小流域综合治
理项目
红星小流域坡耕地
改造项目
余未实施
霞拔小流域坡耕地
改造项目
续表8重点建设项目列表
序
号
项目名称
工程位置、建设内
容与规模
建设期限
(年)
累计投
资(万
元)
完成情
况
生态安全保障工程
12
水土保持项
目
大洋坪顶小流域耕
地改造项目
2011-2015
1000
大洋已
投资
314.5万
元,完成
面积
10929
亩;清凉
溪小流
域治理
已完成;
其余未
实施
大洋梅埔片小流域
综合治理
长庆溪流域水土保
持生态建设项目
2011-2020
清凉溪小流域综合
治理项目
岭路庄边溪小流域
综合治理项目
东洋溪小流域水土
保持综合治理项目
13
永泰县城区
防洪堤建设
新建6段防洪堤长
3412m,加高加固挡洲
坂防洪堤长1185m,新
建排水箱涵工程4段总
长2197m
2
至2011
年底完
成投资
9628万
元,2012
年计划
投资300
万元
14
清凉溪改造
工程
清理、整治河道
6km
2
已完成
合计
483017
五、评估总结
(一)生态建设成就
通过前面分析可知,目前永泰县5个基本条件和22项建设指标均已
达到国家级生态县考核验收要求。
通过国家生态县建设,永泰县取得了如下成果:
1.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生态县建设,科学发展观得到落实,建立健全了相关的制度法规,
使永泰县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实现了生态建设和
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完成85.61亿元,比2008年年
底增加30.4亿元,增长55.1%,财政收入实现年均24.2%增长,达4.12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47元,比增14.0%,农民人均纯收入
7338元,比增18.4%,同期CPI指数低于地区平均水平。
2.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形成框架
立足于现有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以生态经济为主导发展模式,以绿
色低碳为目标,重点推动旅游产业跨域发展,倾力打造旅游经济强县,打
造工业园区经济,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都市郊区型农业,使全
县经济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高。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
植面积比例大于60%;提高全县GDP产值,降低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强度;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至95%以上,资源化利用沼
渣。
通过积极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永泰生态产业体系初
步形成。加快永泰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为永泰县构
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推进作用。
3.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完善自然生态保护体系建设,构筑区域生态安全保障框架,治理生态
敏感区,降低区域生态风险水平,加强重点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最大限
度地控制人为或自然生态破坏,确保区域生态安全,提高受保护地区面积
比例,达到国家级生态县标准要求。
4.环境污染控制框架逐步构建
针对永泰现有环境问题,针对各个环境要素(大气、水、噪声、固废)
的防治保护目标与具体规划措施进行建设和整改,达到国家级生态县有关
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的相关指标要求,特别是近年加大环保投资水平,使
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大于3.5%。
5.宜居城镇和特色乡村已有雏形
生态县建设期间,永泰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会的方针,
加大公共事业经费投入,城市基础功能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蓬勃发展,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
6.生态文明社会风尚渐入人心
通过政府各个部门的重视,宣传部门积极配合,通过“绿色学校”、“绿
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消费”等创建活动健康发展,全社会环境意识
大幅度提高,促进永泰县社会生态文明进步。
7.生态保障能力和制度逐步健全
通过生态县创建,永泰县能力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通过科技能力建
设、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资源、环境保护法规与制度建设,永泰县的可持
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
(二)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产业体系尚待优化整合
目前永泰县已经初步建立了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框架,
生态产业体系内部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尚需加强。例如生态旅游和生态农
业之间的互相渗透和支持尚需进一步优化,生态能源产业目前在规划论证
阶段,生态工业基地建设目前正在进行。
农业龙头产业带动作用还不明显,产业优势不很突出,综合生产能力
较弱;传统产业有待转型升级,低碳、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
集型相结合的绿色产业较少,工业园区经济体量不够大,自我发展能力有
待提高,园区高精尖项目还需进一步引进;旅游开发业开发档次有待提升,
旅游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以旅游业带动服务业发展,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
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有待进一步增加,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例具提升
空间,在县域经济中的拉动作用有待加强。
2.环保基础设施仍需继续加强投入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较快,其服务区域和配套设施建设尚需要继续
加强投入。近年来永泰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先后投入1.1
亿元进行城镇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日前永泰县污水处理厂已进入运
行,但由于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滞后,目前日处理规模1万t/d的该生活污
水厂日处理量仅4000~5000t/d;位于城峰镇太原村大坑山,日处理垃圾能
力150t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基础工程已全部竣工,主要服务樟城、塘前、
葛岭、清凉、岭路、城峰、富泉、丹云、赤锡等9个乡镇;而其它乡镇焚
烧处理是通过焖烧炉,分布在13个乡镇即洑口、嵩口、盖洋、长庆、东
洋、霞拔、大洋、盘谷、红星、白云、丹云、同安、梧桐,但焖烧炉及堆
放处理方式只能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或集中处理,不能实现无害化和资源
化。
3.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持续改善
目前由于农村连片整治工作的进行,使大樟溪流域农村环境质量得到
改善,但是由于连片整治范围有限,其他乡镇的农村环境质量尚需改善。
农村连片整治目前步入正轨,成立大樟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
制定了《大樟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形成了保护大樟溪流域
的良好工作机制。但辖区内畜禽养殖场治理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改进与
深化。乡村财力普遍薄弱,创建资金不足。投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
十分缺乏。获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还需要增加,乡村公共绿
地有待改善。长效管理机制未健全,环境卫生仍存在死角,村容乡貌有待
整治提升。
4.特色乡村景观尚需开发挖掘
目前永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较好,主要依托已经开发的景区资源,新
的景观资源尚需开发和研究,尤其是永泰特色的乡村景观旅游资源尚需细
致调查和研究,结合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挖掘现有的特色乡村景观将是生
态建设的创新性成就。
(三)深化巩固生态县建设的建议
1.持续落实生态建设规划
生态建设是实现永泰县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国家级生态县验收仅
是生态建设规划近期目标,验收后的永泰县生态建设规划仍须持续落实。
2.依法实施生态保护法规
县级生态建设是涉及到区域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特别是森
林、土地、环保、建设、规划等部门领域,该系统工程需要落实国务院关
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国家有关节
约能源、环境保护、促进清洁生产与能源再生、低碳减排等相关法律法规。
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严格实施和遵行正是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实施生
态建设规划的法律保障。
3.完善生态建设创新制度
生态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及时吸纳最新环境政
策管理制度,与时俱进,以保障建设目标切实落实。
推行绿色金融政策,试行绿色信贷政策,促进企业开展污染治理和升
级改造;建立能减排专项补助资金,建立专项补助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污
染减排和优化升级;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开展环保和排放的技术交易、
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为平衡环境责任提供平台;逐步完
善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机制,重点支持饮用水源地保护、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畜对联怎么贴左右 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及生态示例创
建活动的开展。
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的主体功能要求,
制定不同的环境标准,更好地促进有关环境政策在不同区域的落实,以有
利于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改革现行排污收费制度,逐步引入排污交易
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促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制化;
强化各级政府公共环保投入责任。
4.突出生态建设区域特色
基于目前永泰县生态环境特色和生态建设尚存问题,需要具体解决以
下问题:建设和完善生态产业体系:由于永泰县工业基础薄弱,特色农业
产品优势突出,旅游资源、生态能源丰富,永泰生态产业模式应为:“休
闲生态旅游为主导——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能源工业为支撑”;加快
城乡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解决城乡污水处理、固体废物特别是生
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置等环保问题,新建设项目的生态恢复工程,自
然灾害预防防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维护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
的良性循环;加快农村环境改善,建设特色乡村景观,对永泰特色乡村景
观进行甄别,特别对特色花果地貌景观价值、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价值、特色人居建筑与文化景观价值进行学术研究,制定合理的保护规划,
将其纳入生态产业体系。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15:31: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5566813579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永泰天门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永泰天门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