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通信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节假日外出旅游,因此一些旅游
景区的人流量短时间内快速增大,单位人口密度增大,所需通讯需求也随之增大,
对地面基站的流量需求在短时安全标识标语 间内急剧增加。因此,文章设计一套临时无人机通
讯系统,使用小型无人机搭载WiFi中继器进行临时通讯,从而缓解地面基站的通
讯压力。该装置主要包括小型无人机、锂电池、WiFi中继器。本装置可以满足增
强临时通信的基本需求,并且系统程序简易,通用性强。在较大范围内所需无人
机的数量少,运行时间长、覆盖面积广、成本低于建设新的基站的成本,部署时
间短,应急性强。
关键词:无人机;无人机通信;通信系统
1无人机通信技术现状
目前,小型无人机的发展方向主要在解决航空效率、解决外业工作、解决应
用单一和提升无人机安全性方面。在解决航空效率方面,李德毅通过升级飞行平
台、开发新的系统来提高航空效率,刘鹏通过研发传感器来提高效率。在解决外
业工作方面,徐传福,车永刚,王正华开发集成双频GPS,IMU,测姿单元的新型飞
控系统,与测姿单位进行联合计算来降低外业工作。在应用单一方面,毕凯通过
让无人机搭载轻小型多视立体航拍仪,小型机载激光雷达,红外热成像仪,来解
决应用单一问题。提升小型无人机的安全性方面,将北斗与无人机系统进行结合
来提高安全性。但是目前研究主要针对提升小型无人机航拍和提高小型无人机安
全性方面而,对使用小型无人机进行临时通信的相关研究并不充分,因此本文设
计一套使用小型无人机搭载中继器的通信系统,旨在利用无人机进行临时通信,
在人口密度过大时降低地面基站的压力,提供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的临时通信。
2无人机通信技术
2.1无人机的通信控制方式
无人机(UAV)具有不同的操作模式,通常由地面遥控装置控制,而其他的
则由手机APP控制。但是若使用手机APP来控制无人机,由于手机不能单独发送
无人机遥控指令,因此它必须与数字传输和图形传输协作发送,遥控装置则可以
单独发送遥控指令。最传统的通信方式如Wi-Fi图传,技术落后、方式陈旧,使
无人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我国大疆公司的无人机控制技术则是世界首屈一指的,
他们独创的Lightbridge图传,不受传统通信机制的影响,所以在图像传输信号发
生严重延迟的情况下也不用重新发送数据,仍然能将即时的信号发送到监视器上,
即便是有延迟也可以忽略不计,只有150ms左右。当到达该技术的极限距离时,
操作员就会收到来自遥控器的警告信号,当信号丢失时,不会给操作员发送过时
的信息,不会让操作员误以为无人机还在正常飞行,这点是Wi-Fi传输比不上的
优势。不仅仅是Lightbridge技术具有如此效能,还有一种先进图传技术——小型
AV1000-HD数传系统。该系统是纯数字的,采用1080P的清晰度,中频短波频率
点,频段达到150MHz~900MHz,系统具有较强的绕射能力。与2.4G频率点相比,
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非视觉传输性能,能够得到实时在线、多径同传并提供高速的
数据传输速率,也可满足语音图像传输需求。该系统工作环境涵盖火车、汽车、
穿山隧道、无人机以及矿区工作。
2.2无人机的通信协议
MAVLink(MicroAirLooverLink)是一种专门为无人机通信系统设计的通信协
议。该协议广泛适用于目前主流的各种小型无人机系统,在开发之初就是基于
LGPL开源协议所开发的,是基于串口互联通讯方式所创立的一种更先进、覆盖范
围更广、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更强的开源通讯协议[1]。MAVlink除了具有规范无人
机与地面站之间互传数据的功能之外,还具有核对校验数据信号的能力。
MAVLink协议的建立除了借鉴CAN总线的设计形式外,更是突破性的以SAEAS-4
标准为标准,最终得以设计出此协议。因为微型无人机飞行速度慢、翼载荷小、
有效载荷小,无法像大型飞机一样使用大型天线,且无人在飞机上操纵,必须将
微型无人机的状态数据实时传回地面。传统的航模空地通信主要依靠2.4GHz遥控
器,需要操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极高的技巧。微型无人机需要全双工实时通
信系统,以实现对微型无人机和机上设备的实时控制。加入地面站的飞行控制系
统则可以实现航线规划、自主起降等先进功能。MAVLink协议可以工作在2.4G、
900M、433M波段,兼容传统无线发射设备,能够全双工工作,该协议比较简七夕节图片 单,
可完全满足一般微型无人机的通信需求。当前国内无人机厂商使用的无人机通信
协议很多都基于MAVLink协议进行改进[2]。MAVLink协议的建立和深入应用,为
无人机通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突破了无人机与其他通信设备之间数据互通
存在的障碍,使设备之间通信更便捷、简练,保障了通信的可靠性、高效性和信
息的安全性。
3无人机通信技术方法应用
由于无人机通信数据量大,需要有大量频谱供其使用,同时面临的电磁环境
往往比较复杂流浪地球读后感 ,所以对频谱管理的要求更高。
3.1频谱高速公路
类比于传统意义的高速公路,“频谱高速公路”就是在一个或多个大带宽的无
线电频谱上,实现无线电业务高速运行、不同用户井然有序工作、无线电频谱高
效利用的“智能系统”。但“频谱高速公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段大带宽频谱,还
应包括一系列承载着频谱分配、共享、用户接入、系统准入等框架协议的应用系
统。“频谱高速公路”的核心是要通过动态频谱管理,实现各类用户在空间、时间、
频率等多个维度上对大三学年小结 频谱资源的最佳化利用[3]。“频谱高速公路”可以改变现有的
频谱管理概念,对频谱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用时分和频分编码等技术,从不
同角度提高频谱利用率;改变以往的静态化管理手段,以更为灵活的管理方式,
使频谱用户能够同时使用多种频率;从以往局限于以单个的技术管理向以多种技
术支持管理的方式转变。
3.2多重输入与多重输出(MIMO)系统
多入多出系统,能够在不增加额外带宽的前提下,将数个天线同时布置于信
号的发射、接收端,进而提升通信效率。马可尼是世界上最先发明MIMO技术的
人,MIMO是一个经过验证的技术,它的传输速率高达300Mbit/s,它不仅包含了
信息论和信号处理,还用到了向前纠错编码技术和传播理论[4]。因此,MIMO背
后拥有复杂的数学和时空编码的理论基础。在无人机与其他单元新型信西施传奇 息交互的
过程中,多径效应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是造成信号传输低下的主要原因。MIMO技
术的发明解决了以往单一数据流量大、信号传输速率低下等问题。
结束语:
通过使用无人机携带WiFi中继器前往所需通信的地方,可以满足增强信号强
度,加快网络传输速度的基本需求,具有可行性。在较大范围内所需无人机的数
量较少,符合成本低、运行时间长、覆盖面积广的设计目的。无人机运行成本低
于建设新的基站的成本。具有部署时间短,应急性强的特点。本装置的系统程序
简易,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参考文献:
[1]徐珉,胡南.基于蜂窝网络的无人机通信研究[J].移动通信,2017,41(22):23-28.
[2]邹玉龙,姜晓,严培舜,朱佳.下一代无人机群协同通信网络[J].南京邮电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药店营业员药品知识 ,2017,37(03):43-51.
[3]宗群,王丹丹,邵士凯,张博渊,韩宇.多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控制研春运客流量 究现状及发
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7,49(03):1-14.
[4]闫鲁生,王峰,吴畏,刘向南,谌明,怀其武.无人机激光通信载荷发展现状与关
键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6,53(08):40-48.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14:06: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5515763572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wifi中继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wifi中继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