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庐山西海的来历
庐山西海原名拓林湖,位于江西省北部,地跨永修、武宁两
县,是由亚洲最大土坝一一柘林大坝拦截修河蓄水而形成的一个
淡水湖泊。湖区形成之前,群山起伏,河流纵横,1958年党和政
府决定由国家投资,百姓出力感染性物质 ,建设江西最大水库。于是从1958
年至1975年,10万修河儿女挥洒热血和青春,肩挑,手提,用
铁锹、扁担修建起了这座亚洲第一大土坝。从此七百里修河被拦
腰截断,两岸海拔65米以下全部沦为水域,有着一千多年文明史
的武宁古城、全县耕地百分之三十的15万亩良田、15万亩山林
从此沉入泽国,库区移民30余万人,开创新中国水利移民先河。
庐山西海汇水区域934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8平方公里,
但其80%都是在武宁境内,总库容71亿立方米,平均水深达24
米。整个湖面3.75亩以上的岛屿有1667个,百亩以上岛屿308
个,千亩以上岛屿8个,其中最大的岛屿3576亩,这些岛屿千
姿百态,大岛如山,住宅区的英文 小岛如船,像一块块半浸在湖中的碧玉。2005
年,此处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正式更
名为庐山西海。
庐山西海千岛落珠、碧波荡漾,湖水晶莹透澈,能见度最高
可达11米,负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15万个,属国家一级水质
一级空气。气候条件好的时候,肉眼还可以看到享有“水中大熊
猫”之称的“桃花水母”。这是一种仅人体手指甲大小,体态晶
莹透明,其形状如桃花的腔肠动物,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
脊椎动物,约有15亿年的历史,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
生物,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桃花水母曾在庐山西海大批量
2
出现,人们在天然浴场游泳时都能随手捞起,庐山西海的水质可
见一斑。这里的水特别养人,也特别养鱼,由于没有任何工业污
染,湖中的鱼特别鲜美。这里盛产的鳜鱼,不但成了游客赞不绝
口的美味佳肴,还成了武汉、南昌等地商贩和市民的抢手货。近
年来,湖中人工养殖银鱼、棍子鱼又获得成功,使库区的水产业
发展迎来了灿烂的前景。
柳山的传说
位于武宁县城西南,距县城14公里,海拔586.9米,四周
无它山相连,愈见独柱云天,一峰特秀,远看如富士山般美如仙
境,卓然崛起群山间,因此柳山又有“武宁富士山”的美名。柳
山植被丰茂,以“竹海、日出、香雾、岩洞”闻名,享有“秀压
西南第一峰”之称。
柳山原名飞来峰,因唐朝宰相柳浑为官时清正廉明、刚正不
阿,受奸臣迫害。他看破红尘世事,弃官隐居“掷土成山”的飞
来峰三年,搭建草舍专心读写诗书,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前来相聚,
共抒情怀。后来人们在柳山脚下,修河边上建造涌翠亭,并将此
山改名为柳山。
但是关于柳山名称由来,民间传说却又不同。话说有位姓
“柳”,柳树的柳,名“珊”,珊瑚的珊,的一位叫“柳珊”书
生,结庐河边,日夜攻读,准备秋试。这夜三更过后,柳珊正在
苦读,来一美貌女子,自称家住邻村,常在河边浣纱,见相公用
功攻读,至为钦佩,特来相伴,以解寂寞。柳珊唯唯应诺,目不
邪视,犹自苦读,女子渐以言语挑逗,欲以身相许,被柳珊正言
3
斥退。数夜过后,女子又来到茅庐,先是挑逗,被柳珊呵责后直
言相告,原本是修炼中的狐仙,在赴九宫山参拜九宫仙女途中,
见相公独居于此,化作美女,以作试探。今见相公真乃正人君子,
不为女色所动,实堪崇敬。说罢从怀中取出宝石一块,称此石能
予知天下危难之事,今赠与读圣贤书而行圣贤事者。狐仙又作一
番叮嘱后,化作一道红光,往西北而逝。柳珊细观宝石,玲珑剔
透,光泽夺目,置于案头,不时把玩。一日柳珊夜读,宝石突发
嘤嘤细语,三日后修河水涨三丈,两岸尽成泽国,嘱柳珊速避。
柳珊心想一人之事是小,沿岸众多乡邻事大,于是不顾狐仙临行
时谆谆嘱咐天机不可漏,只能一人知而不得众人知,连日奔走沿
河各村,乡民尽迁高地,水涨之夜,雷电交加,天明后,柳珊化
成一座岩山,兀立江边,乡邻均感柳珊之德,扶老携幼,来到山
麓,连呼“柳珊”之名,顶礼膜拜,后人遂将此山唤为“柳山”。
尽管柳山之名传说繁多。但柳浑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在江西
地方志和武宁县志中多处记载了是柳浑创办了柳山书院,并自任
为柳山书院的院长。柳山书院历史上饱经沧桑,屡建屡废,但办
学一直坚持到民国时期才停止,武宁文人多受益于此。后因文化
大革命,于1967年改作国家粮库,1973年底粮库拆迁后被毁。
现仅存遗址,实为憾事也。虽经百余年沧桑,这些遗迹却依然可
以让人感受到当年柳山上文人骚客来往其间的盛景。
近年来,随着柳山景区的开发利用,人们又在柳山山腰处发
现一座光绪四年建造的石砌山门,山门两侧分别刻有四首七言绝
句,门旁立有一块断石碑,石碑上“光绪四年建造”字样清晰可
辨。
4
传说这四首七绝系江西修水人士,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
黄庭坚所作:
其一:“初日晖晖照翠台,庭前昨夜碧桃开。一帘香雾微风动,
知是仙人跨鹤来。”
其二:“深院棋声日正长,博山添火热沉香;道人鞭起龙行雨,
带得东潭水气凉。”
其三:“天院凉风似水流,山中瑶草不知秋;黄庭读罢无余事,
铁笛一声闲倚楼”。
其四:“养就还丹不怕寒,独骑黄鹤上云端;笑谈若得天家雪,
散作琦花满石栏。”
柳山风景秀美,名胜古迹甚多,山上有石井、书院、涌翠亭,
又有石门、门壁刻诗,山腰有九寿十八观、龙岩、佛岩,其间有
武宁八景之一的柳浑精舍、读书台等等。但因年代久远,仅留残
迹,而龙佛岩、棋盘石、读书台等风光依然。
思姑鱼的传说
七百里修江以其“水行修远”而得名,碧莹洁清,曲折东流,
产鱼基丰。东晋文学家郭璞在《山海经传》内记述:“有水名修,
有鱼名鲉,天下有事,此地无忧。”鲉鱼俗称思姑鱼,似锂形略扁,
背鳞呈红色,后改称“红鮹”。夏钓江畔,常得此鱼,肉嫩味鲜,
为“渔翁”津津乐道。
若干年前,修江岸边住一渔家,老俩口抚养一位幼失双亲的侄
女,名叫修妹。修妹虽生于渔家,但天生丽质,勤劳贤顺,侍奉
5
二老,极尽孝心。不少媒人前来说亲,因门户不当,蹉跎岁月,
待字闺中。
一日,父女架舟下河捕鱼,网网不空,钩钩不虚,捕得鲜鱼满
舱。收网回家,摇上马滩,不慎撞上暗礁,船身一侧,站在船头
的老人因两腿乏力,站产不稳,跌落水中,在浪中挣扎。修妹心
急如焚,欲救无策,滩头水急,老翁年老力衰,眼看将被卷入深
潭。在此危急关头,从港湾冲出一条小船,向老人急驶而来。经
船上一位后生奋力抢救,老人化险为夷,免遭灭顶之灾。
后生名叫永根,家住武宁与永修交界处,亦以捕鱼为生。自此
之后,两家时有往来,男方托人说媒,修妹首肯,二老允诺,择
个良辰吉日,永根与修妹结成百年好合,双方商定,婚后百日,
男方全家迁居修妹处,免去两地相思之苦。
眼看百日将满,永根与修妹正在河下打渔,邻船带来口信,修
妹的姑母卧病在床。修妹闻讯,急与永根掉转船头,你逆流而上,
回家探望把自己当作亲生女儿看待的姑母。小船行过马滩,离家
不远,忽然阴云四合,狂风骤起,小船假一片落叶在风浪中颠簸。
两人正想进港避风,狂滋补养生酒 风呼啸刮来,船儿被掀翻,小俩口一起落
水。永根水性好,抓住船板,正欲抢救修妹,修妹已被巨浪卷走,
不知去向。
若干年后,修江渔人突然发现在捕获的鱼群中,有一种似鲤非
鲤,背有红鳞的鱼儿,它常围着渔船转游,驱之不去,俯耳细听,
似有“咕咕”之声。渔人惊奇的发现,此鱼游至马滩即折回,从
不下滩。人们从流传的修妹探姑遇风落水身亡的故事,将人鱼联
系称之为“思姑鱼”。
6
沉枷渡
有句老话,说是“七百里修河九十九道湾,一弯一渡过前滩”,
其中有个“陈家渡”。这个渡口本来叫“沉枷渡”,有首民谣说:“陈
家渡,渡沉枷,枷落修河眼发花;不义财,埋河沙,心机用尽喂鱼
虾。”几句俚语村言引出了几段电路板修理 故事。
也不知是哪朝哪代,陈姓出了一位知府,名叫陈天爵。陈知府
二十五岁考中进士,外放知县,后又升迁知府。在官场度过了几
十个春秋,这年已过花甲,想到升迁无望,上书告老返乡。临行
之日,百姓手托香盘,口颂祝词,前来与知府送行。陈天爵上路
之后,晓行夜宿,一路之上有赶骡的脚夫相伴,说些村野趣事,
倒也不觉寂寞。行至中途,迎面来了两位公差,正是押送陈公子
回籍的解差,口称已将公子押送到家。陈天爵心头一喜,含笑摸上床睡觉的英文
出几两碎银,赏与解差,道声辛苦,直奔家乡。到家之日,陈夫
人迎接进门,漱洗用膳过后,打发走了骡夫,陈夫人开口问话:“夫
君如今告老回乡,今后如何打发这家用开销?”陈天爵打开随身带
回的包袱说:“家用全在此,请夫人过目。”陈夫人见包袱内不过
是几件换洗衣服和几十两银子,气的把包袱?摔,闷坐一旁。陈天
爵见夫人生气,打了个哈哈,“夫人别犯愁,下半世的安家费用,
老夫全交云儿带回,你别与我逗乐。”“呸!”陈夫人瞪了天爵一眼,
“我命云儿接你回乡,你反把他押送回来,不知你安的什么心?”
“哈哈!”天爵又打了个哈哈,“兵不厌诈,这是老夫用的一计。”
他附在夫人耳边轻轻说:那两名解差是‘义务’保镖,云儿靠其
‘保护’,把万贯家财护送回家。”“云儿回来两手空空,何曾见到
一分一厘!”“他带的那面枷呢?”天爵急问。提到枷,陈夫人更是
7
火冒三丈,“枷!枷!枷!云儿被你枷得皮脱肉肿,你居心何在?”急
忙唤出儿子翔云,询问枷的下落。翔云嗫嗫嚅嚅刚说完,只听“啊
呀”一声,天爵两眼一翻,往后一仰,倒在地上,嘴里白沫如喷……
话说回头,陈夫人得知天爵告老返乡,命云儿前去迎接。翔云
年轻气盛,到达衙门时,一言不合,动手打了骡夫,打抱不平者
替骡夫击鼓鸣冤,告了翔云一状。陈天爵升堂问案,一见被告是
自己的儿子,心头一喜,当堂发落,赏银骡夫,好言安慰,将儿
子戴枷游街示众,押送回籍众百姓交口称颂知府大人公正廉明,
爱民如子,连自己的儿子也毫不留情。翔云戴着沉重的枷锁,日
晒夜霹,风吹雨打,一肚的委屈,来炒作 到修河北岸,过渡就到陈庄。
解差与翔云劈枷开锁,翔云摸摸红肿的肩头俄国1861年改革 ,擦擦脱皮的双手,
一气之下夺过木枷,丢入河中,解差抢救不及,枷沉河底。解差
碍于老知府的面子,不便发作,将翔云送上岸,道声“公子保重”,
告别而去。陈天爵一听木枷被丢进河中,心如刀绞,好半天才缓
过气来,“我这一生心血全付东流!”急忙请人去捞,修河水深流急,
木枷早已无踪无影。揭开画皮,陈天爵原来是个贪婪无比的赃官,
凭其圆滑的做官伎俩,不仅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且
还博得”青天大人”的美称。通过心腹之徒,将历年搜括所得金
银,熔化后灌人一面特制的木枷之内,公然摆在大堂之上,人不
知,鬼不觉。呈上告老文书之后,正愁无法带枷而回,正好儿子
翔云被告,于是借题发挥,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这价值万金的木
枷,堂而皇之带回家乡,临卸任之日,还博得个“大义灭亲”之
美誉,一箭双雕。谁知翔云在气恼之时,竟忘记了父亲的叮嘱,
将枷丢人修河。天爵满以为设此巧计,神仙也难识破,岂知机关
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一气一急,昧心钱未用到一分一厘的陈
8
知府,一病不起,驾鹤西归,到阴曹地府走马上任去了。纸包不
住火,这桩丑事泄露之后,当地人便将这原来无名的渡口取名“沉
枷渡”。又过了若干年,陈庄又出了一名大官,他嫌这个渡名是丢
祖宗的丑,就在渡口立碑改名为“陈家渡”。音同字不同,还说得
过去,不过,渡名虽改,丑事难盖,老辈人还是叫它“沉枷渡”。
戴复古与碎花桥
戴复古是浙江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的开创人。他一生没
做官,喜欢游历,青年时游历至江西武宁,有一个富翁很欣赏他
的才华,将他请到家里喝酒。富翁有个女儿,是个心高气傲的人,
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依然待字闺中,却找不到意中人,宁愿一
辈子不嫁。当她得知来家中做客的人竟然是名满江湖的诗人戴复
古时,她心花怒放,羞红着脸,求父亲将自己嫁给戴复古。戴复
古想不到在这个偏僻的小县城里居然有这样一位既美丽又多情的
女子,更难得的是,这个女子还很欣赏自己的诗文,就欣然答应
了婚事。然而,戴复古没有说明自己在老家有妻有子。两人婚后
生活极为甜蜜、和谐,夫妇之间两情相悦,耳鬓厮磨,有说不完
的肌肤发指之亲、吟诗填词之乐。
戴妻是一个内心富含诗意的女子,一直坚守自己的梦。真到
戴复古来了,她认定自己所等的人终于出现,并喜结连理。从此,
她觉得自己生命里的每一天都充满诗情画意,真个叫看山看水皆
入画,听雨听雪都是诗。
9
三年后,戴复古想回老家,忍不住把自己曾经娶妻生子的真
相告诉了武宁妻子。得知真相后,戴妻悲愤不已。她万万没想到,
至爱之人会弃自己而去,弃誓语于不顾。
但是,温柔贤良的戴妻不仅婉言劝说自己暴怒的父亲,而且
把所有的私房钱全部拿出来送给丈夫。临别时,亲自为夫君饯行,
并写了一首《祝英台近》:“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
花笺,忍写断肠句。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
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
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
戴复古离去以后,这个姓名和生卒年都不详的刚烈女子跳水
自杀,重蹈了梁祝悲惨的覆辙。她跳水的地方,被后人称为“节
妇潭”,据传说就是如今武宁的朝阳湖。湖上建有一桥,名“碎花
桥”。
戴妻亡后十年,戴复古到武宁旧地重游,物是人非,感慨良
多,遂写下了一首《木兰花慢》悼亡词: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
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
而今壁破无踪。兰皋新涨绿常溶溶。流恨落花红。念著破春衫,
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
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11:40: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5428123556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庐山三日游.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庐山三日游.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