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

更新时间:2023-03-23 09:42:47 阅读: 评论:0

烧什锦-宝宝长痱子

文学天地
2023年3月23日发(作者:青蛙的故事)

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章太炎从民族语文现代化的高度,对民族语文体系和书面文学体

制展开了批判性反思,推动了清末民初文学的近代变革和现代转

型。

在西来文艺审美和文学观念冲击中土的情况下,章太炎结合汉民

族语文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流变,循名责实,制名指实,推出“文

学总略”说。1906年他在《文学论略》中提出“文学者,以有文

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他认为文字是

区分书面文学与口语的根本标志,是文学得以确立和存在的基本

指标。文学包括无句读文和成句读文。无句读文包括无所谓兴会

神味的图书、表谱、簿录等。成句读文可分为有韵文和无韵文,

有韵文包括赋颂、古今体诗、词曲等;无韵文则包括小说、杂文、

历史等。成句读文大都有兴会神味,有韵文和小说、杂文以感人

为主,亦有不感人者,而历史可感人,可不感人。章氏的这种界

说继承清代朴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并将传统小学发挥到现代

“语言文字之学”的高度,在学理上深刻地揭示了文化本身的即

物性和符号性,而“文学总略”说显然是一种从逻辑定义的角度

对汉语文学传统的全面总结,它强调“汉字”对汉语文、文学和

民族文化的重大意义,突出“汉字”在文化中的基础性内涵和作

用,由此形成一种独到的“文字文化”论。

在当时一切价值有待重估的历史情况下,章太炎力排众议,独出

机杼,推出了自成统系的文学“雅俗论”。雅俗论一方面强调为

文要讲究“轨则”:“先求训诂,句分字析,而后敢造词也”,

“工拙者系乎才调,雅俗者存乎轨则。轨则之不知,虽有才调而

无足贵。”章氏认为一切文章文学观其会通,都有自己的文类,

都有“自性”(即规律),自有“法式”和“雅俗”。但它们有

其共性,即“文字性”。他认为人类文明、文化、文学归根结底

的功能,就是书契记事,形诸文字。章氏强调“文字性”,就是

要求文学以质实性和直接性为基础。文学在“文字性”的基础上

衍生出艺术性,即在不以文害辞、以辞害意的前提下讲求装自由自在造句 饰性

和蕴藉性,达到“文质彬彬”。另一方面,雅俗论又从整体文化

的高度,平视“雅”“俗”。“徒论辞气,大上则雅,其次犹贵

俗耳。俗者土地生活需要爱 所生,婚姻丧纪所行也,非猥鄙之谓。”在这里,

章氏把精英写作的书面文化与民间流传的通俗文化平等看待,既

承认两者的互动,又强调“二者殊流”。这样的“雅俗论”不仅

有效地打击了当时的古文“载道”说、桐城“义法”说和“骈文

正宗”说,同时,平视雅俗的思路更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

动和新文学运动崛起的内在思想依据。

(摘编自童庆炳等《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

材料二:

中国文学史上直到1906年,章太炎才首次为文学下一定义:“文

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这一文学定义包括了文学文本和文学研究。他反对以有韵无韵区

分,视前者为“纯文学”后者为“杂文学”,而主张“文”无论

有韵无韵,无论成句读不成句读,无论纯杂,“包络一切著于竹

帛而为言”。他的这种极为宽泛的文学定义,看似一种没有定义

的定义,竟然合上了最近50年欧美文学界对文学范围的理解。

仅举一例,法国的孔帕尼翁在反思何谓文学时说:“广义上讲的

文学指所有印刷品(或书写品),包括图书馆里的所有藏书(以

及已然笔录在案的口头文学)。”因为“文学”是一个其含义处

于不断变化中的名词,想要以一劳永逸的方式提供某种终极的定

义注定是徒劳的。今日的网络文学甚至已经不是印刷品,明天还

会有什么更新的媒介作为文学平台更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力。文学

理论讨论的文学定义,主要是在确立研究对象的范围以及特定的

研究视角,期待从不同方面揭示被隐藏在文学背后的图景,从而

在生活中对未来拥有更为多彩多姿的想象。夏的古诗 所以,我们必须结合

章太炎定义中的下一句话“论其法式,谓之文学”来继续思考。

能够成为我们研究对象的“文学”,不仅有作者要表达者,还有

如何表达。而“如何表达”在更多的场合下,是与特定的法式联

系在一起的。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学的“现实”,即以作者的

“文心”为研究“核心”。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开宗明义: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其精美复杂如同雕龙,需要“割

情析采,笼圈条贯”。所以,文学研究也就应该将重心放在“法

式”上。这样理解章太炎的文学定义,即便是最广义的含蕴,也

仍然保持了文学的独特性。

所以在今天看来,章太炎的文学定义具有两大“异彩”:第一是

打破了狭隘的文学天地,其在当时的意义是有助于挣脱“纯文学”

观念的作茧自缚,而在今天的意义则是可以与近50年来欧美的

文学概念对话;第二是将文学研究纳入文学范围,其意义不仅结

合了“什么是文学”和“怎样研究文学”,而且引申出文学活动

不是由作者和作品垄断,“研究”也不是“创作”的附庸的意涵。

在现代西方文学批评史上,越来越多的批评家以其理论著作加入

到文学活动中,诺斯罗普弗莱就指出“这种把批评家视为寄生

虫或不成功的艺术家的观念”是错误的。这两大异彩也许可以看

作是对章太炎文学定义的“激活”吧。

(摘编自张伯伟《重审中国的“文学”概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太炎结合汉民族语文特点和历史变化提出的“文学总略”

说,既有对文学概念的界定,也有对汉语文学传统的总结。

B.章太炎认为,文学的艺术性是建立在“文字性”基础上的,

不论雅俗,都不能以辞害意,都应追求“文质彬彬”。

C.章太炎和孔帕尼翁都认为文学的范围不需要设限,因为给含

义不断变化的文学下一个终极定义是无法实现的。

D.章太炎关于文学“法式”的观点给后来学者带来启发,文学

既有表达什么的问题,还有如何表达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continue的用法 章太炎对民族语文体系和书面文学体制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也引发了后世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的审视与思考。

B.章太炎承继了传统句读学和韵文分类法,对文学的界定以文

字为准,可见清代朴学和传统小学仍是现代汉语文学的基国企和公务员 础。

C.网络文学的发展,使得文学作品不再需要印刷;而文学平台

不断的变换,导致文学的确立和存在的指标也在不断变化。

D.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言为文之用心也”,开“文学”

概念研究之先河,为今人拓宽文学范畴奠定了理论基础。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最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章太炎先生可谓“全史在胸”,借助旧学新知的融会贯通,

试图为现代中国建立牢靠的根基,为后来者开无数法门。

B.章太炎论文之语,矫八股文、桐城派、新文体之流弊;提倡

质朴的文学,只有从纠正一般人重文轻质的文学观入手。

C.被公认为最具影响力的英国的文艺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指

出,文学评论家们“在评论文学的过程中也生产文学”。

D.英国汉学家吴芳思认为,“在高雅文化的精神心理定势和非

人化的诱惑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尚不为人所知的纽带”。

4.材料一、材料二画横线处,同是引用章太炎的观点,但作者

的意图不同,请简要分析。

5.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章太炎提出全新的文学概念,成就非

凡,他的治学之道更值得当代青年学子借鉴。请结合材料,谈谈

章太炎在治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

1.C

2.A

3.C

4.①材料一引用的意图是点明论述的对象,以展开对章太炎“文

学”概念的解说、分析和论证;②材料二引用的意图是明确论述

的起点,从而引发对章太炎“文学”定义当代价值的阐述。

5.①立足历史,对历史文化展开批判性反思;②勇于创新,大

胆突破国有学术观念的桎梏;③针对现实,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研

究目标;④面向未来,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前瞻性的观点。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的能力。

C.“都认为文学的范围不需要设限”错,原文材料二“章太炎才

首次为文学下一定义”“他的这种极为宽泛的文学定义,看似一

种没有定义的定义,竟然合上了最近50年欧美文学界对文学范

围的理解。仅举一例,法国的孔帕尼翁在反思何谓文学时说……”

可知,章太炎和孔帕尼翁都给文学下了宽泛的定义,并不是认为

文学的范围不需要设限。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章太炎承继了传统句读学和韵文分类法……可见清代朴学和

传统小学仍是现代汉语文学的基础”于文无据,由材料一“章氏

的这种界说继承清代朴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并将传统小学发

挥到现代‘语言文字之学’的高度”不能得出选项的推论。

C.“网络文学的发展,使得文学作品不再需要印刷”错,由材料

二“今日的网络文学甚至已经不是印刷品,明天还会有什么更新

的媒介作为文学平台更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力”不能得出“文学作

品不再需要印刷”。

D.“开‘文学’概念研究之先河”错,材料二“刘勰《文心雕龙序

志》开宗明义:‘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是说写文章

一开始就阐发“文心”这一主旨,没有对文学概念“开先河”之

意。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是:章太炎的文学定义,即便是最广义的含蕴,也

仍然保持了文学的独特性;六个月婴儿拉肚子 打破了狭隘的文学天地;将文学研究

纳入文学范围。

A.是说章太炎在历史方面的作用,与材料二研究的“文学”概念

无关。

B.是说章太炎的文学观,提倡质朴的文学,与材料二观点不符。

C.是说文学评论对文学的作用,符合材料二的观点。

D.是说有责任感的学者对精神力量的探索,与材料二观点不符。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的能力。

由材料一“章太炎结合汉民族语文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流变,循名

责实,制名指实,推出‘文学总略’说。1906年他在《文学论略》

中提出‘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

之文学’”可知,画线句出自章太炎《文学论略》,这里直接引

用章太炎的论著,提出“文学”的概念,意图是点明论述的对象,

从而为下文进一步阐释“文学总略”做铺垫,以展开对章太炎“文

学”概念的解说、分析和论证。

由材料二“中国文学史上直到1906年,章太炎才首次为文学下

一定义:‘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

谓之文学。’这一文学定义包括了文学文本和文学研究”可知,

引用章太炎关于“文学”的定义,亮明观点,用于开篇有总说的

作用,下文“他的这种极为宽泛的文学定义,看似一种没有定义

的定义,竟然合上了最近50年欧美文学界对文学范围的理解”

西方学者观点进行比较。可见引用的意图是明确论述的起点,从

而引发对章太炎“文学”定义当代价值的阐述。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由“章太炎从民族语文现代化的高度,对民族语文体系和书面文

学体制展开了批判性反思,推动了清末民初文学的近代变革和现

代转型”“在当时一切价值有待重估的历史情况下,章太炎力排

众议,独出机杼,推出了自成统系的文学‘雅俗论’”得出①立

足历史,对历史文化展开批判性反思。

由“文学理论讨论的文学定义,主要是在确立研究对象的范围以

及特定的研究视角,期待从不同方面揭示被隐藏在文学背后的图

景,从而在生活中对未来拥有更为多彩多姿的想象。所以,我们

必须结合章太炎定义中的下一句话‘论其法式,谓之文学’来继

续思考。能够成为我们研究对象的‘文学’,不仅有作者要表达

者,还有如何表达。而‘如何表达’在更多的场合下,是与特定

的法式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学的‘现实’”得

出答案③针对现实,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研究目标。

结合材料二“在当时一切价值有待重估的历史情况下,章太炎力

排众议,独出机杼,推出了自成统系的文学‘雅俗论’”“打破

了狭隘的文学天地,其在当时的意义是有助于挣脱‘纯文学’观

念的作茧自缚”概括出答案②勇于创新,大胆突破国有学术观念

的桎梏。

由“中国文学史上直到1906年,章太炎才首次为文学下一定义:

‘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这一文学定义包括了文学文本和文学研究。……他的这种极为宽

泛的文学定义,看似一种没有定义的定义,竟然合上了最近50

年欧美文学界对文学范围的理解。……因为‘文学’是一个其含

义处于不断变化中高速公路什么时候免费 的名词,想要以一劳永逸的方式提供某种终极

的定义注定是徒劳的。今日的网络文学甚至已经不是印刷品,明

天还会有什么更新的媒介作为文学平台更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力”

得出④面向未来,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前瞻性的观点。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09:42: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5357673545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学天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学天地.pdf

上一篇:毕加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文学天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文学天地
    烧什锦-宝宝长痱子2023年3月23日发(作者:青蛙的故事)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章太炎从民族语文现代化的高度,对民族语文体系和书面文学体制展开了批判性反思,推动了清末民初文学的近代变革和现代转型。在西来文艺审美和文学观念冲击中土的情况下,章太炎结合汉民族语文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流变,循名责实,制名指
  • 0℃毕加猪
  • 0℃慰问信
  • 0℃员工晋升管理制度
  • 0℃学生学习机
  • 0℃水蒲桃
  • 0℃校园安全教育
  • 0℃创业史读后感
  • 0℃万年牢
  • 0℃杨红樱笑猫日记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