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曲礼》完整版|原文注释译文,一读就懂,终生研读
礼记曲礼
【原文】
《曲礼》曰:毋不敬①,俨②若思,安定辞③。安民哉!
【注释】
①敬:尊敬,严肃。
②俨:与'严'同,端正、庄重之意。
③辞:所说的话。
【译文】
《曲礼》一书上说:凡事都不要不恭敬,态度要端庄持重而若有所
思;言辞要详审而确定。这样才能够使人信服。
【原文】
敖①不可长,欲不可从②,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注释】
①敖:与'傲'同,骄傲之意。
②从:与'纵'同,不加约束之意。
【译文】
傲慢不可以滋长,欲望不可以不加约束,意志不可以自满,欢乐不可以
走向极端。
【原文】
贤者狎①而敬之,畏②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
安安而能迁③。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④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
毋质⑤,直而勿有。
【注释】
①狎:与人亲近之意。
②畏:承认。
③安安:前一'安'是动词,满足之意;后一'安'是名词,指感到满足的事
物。迁:改变之意。
④很:与'狠'同,凶残的样子。
⑤质:肯定之意。
【译文】
比我善良而能干的人要和他亲密而且敬重他,承认而又爱慕他。对
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分辨出其短处;对于厌恶的人,也要能看出他的好处。
能积聚财富就要能分派财富以迁福于全民。虽然适应于安乐显荣的地
位,但也要能适应不同的地位。遇到财物不随便取得,遇到危难也不随便
逃避。意见相反的,不要凶残压服人家;分派东西,不可要求多得。自己也
不肯定的事,不要乱作证明。已经明白的事理,也不要自夸早已知道。
【原文】
若夫坐如尸①,立如齐②。礼从宜,使从俗。
【注释】
①尸:活着的晚辈扮作先祖的样子代其祭寿的人。古代有'尸居神
位,坐必矜庄'的说法。
②齐:与'斋'通假,有斋戒之意。
【译文】
如果进入成年,坐着就要像祭礼中的代为受祭的人一样端正,站着就
要像斋戒一样肃穆恭敬。礼要合乎事理,如同作为使者要入乡随俗一样。
【原文】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①人,不辞
费。礼,不逾节②,不侵侮,不好狎③。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
之质也。礼,闻取于人④,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注释】
①说:与'悦'通假,让人高兴的意思。
②节:有节制,有限度。
③狎:不恭敬的样子。
④取于人:向……请教的意思。
【译文】
礼是用来区分人与人关系上的亲疏,判断事情之嫌疑,分辨物类的同
异,分明道理之是非的。依礼而说:不可以随便讨人喜欢,不可以说些做
不到的话。依礼则行为不越轨,有节制,不侵犯侮慢别人,也不随便不恭敬
别人。自己时常警惕振作,实践自己说过的话,这可称为完美的品行。品
行修整而言行一致,这就是礼的实质。依礼而言,听说它是被人取法的,没
听说它主动去向人取法什么。所以礼只听说愿学者来学,没听说知礼的
人去别人那里传授。
【原文】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①,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
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②,非礼不亲;班③朝治军,莅官行
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
④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
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⑤。是故,圣人作⑥,
为⑦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注释】
①正俗:使动用法,使风俗端正的意思。
②宦学事师:'宦'是做官后的学习,'学'是未做官之前的学习。这两
个时期的学习都要跟从老师,即是'事师',故'宦'、'学'两字连用。
③班:分层次等级之意。
④撙:有意克制的意思。
⑤麀:与'优'同音,原指雌鹿,在这里通指雌性兽类。
⑥作:产生之意。
⑦为:产生并使用之意。
【译文】
道德仁义,没有礼就不能得到体现;教育训导,使风俗端正,没有礼就
不能完备地推行;分辨事理,判明诉讼,没有礼就不能正确地裁决;君臣、
上下、父子、兄弟,没有礼就不能确定关系地位;做官求学,没有礼就不能
使师长弟子关系亲敬;朝廷的职位,军队的组织,就官任职,执行法令,没有
礼就不能确立威严,使人服从;祈求福禄,常行的祭祀,供奉鬼神,没有礼,就
不能表现出诚意庄重。所以,君子做到恭敬合度,退让有法以明确礼的意
义。鹦鹉虽能说话,终归还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归还是走兽。现在的
人如果不讲求礼,虽能说话,不是和禽兽有同样的心吗?只有禽兽没有礼
可言,所以才会父子共妻。所以才有圣人产生礼仪来教诲人们,使人们有
了礼,知道用礼把自己同禽兽区别开来。
【原文】
太上①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
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
而尊人,虽负贩者②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而不骄不淫;
贫贱而知好礼,而志不慑③。
【注释】
①太上:指的是古代的三皇五帝。
②负贩者:用肩挑着东西做买卖的人,通常认为他们道德水平低下,
利欲熏心。事实并不尽然。
③慑:胆小之意。
【译文】
上古时代,人心非常淳朴,凡事想做就做,只重老实,没有什么准则。
到了文明进步时代,就讲究行为效果,凡是得到别人的恩惠,就要报答别人
的恩惠。因此行为准则中就含'施'与'报'的作用,凡是受别人恩惠而不报
答,则不合乎礼;受人报答而没有恩惠给人,也是不合于礼。有了这种礼,
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平衡安定,反之,就要发生危险。所以说:礼不可以不
学习。礼的精神在于克制自己而尊重别人。虽然是微贱之辈,犹有可尊
重的人,更不要说富贵的人们了。唯是,富贵的人懂得爱好礼,才不至于骄
傲而淫侈;贫贱的人懂得礼,则其居心也不至于卑怯而无所措其手足。
【原文】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①,冠②。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
而仕。五十曰艾③,服④官政。六十曰耆⑤,指使。七十曰老,而传⑥。八
十、九十曰耄⑦,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⑧。
【注释】
①弱:身体还未完全成熟。
②冠:古人中,二十岁的男子要行加冠之礼,从这时起,意味着已经长
大成人。
③艾:指艾草,形容人年纪大了,头发发白的颜色如艾草。
④服:担任,掌管之意。
⑤耆:与'齐'同音,年老之意。
⑥传:分配家产,交代家事。
⑦耄:与'茂'同音,视力、听觉明显下降,活动能力也明显减退。
⑧颐:赡养老人之意。
【译文】
人从出生至十岁,可称为'幼',开始外出就做学。到二十岁,学识经验
虽还不够,但体力已近于成人,故可行加冠之礼,从此把他当做成人看待。
三十岁,体力已壮,可以结婚成家室。到了四十岁,才称得上是强,可以入
仕,服务于社会。五十岁,才能已够老练,可以治理大众的事。六十岁,体
力开始衰弱,不宜从事体力劳动,但能凭经验指导别人。七十岁已到告老
的年龄,应将工作责任交付后人。到了八九十岁,视力听力心力皆衰耗,可
称为'耄'。到了耄年的人和七岁天真可爱的儿童一样,即使犯了什么过错,
都是可以原谅的,不施以刑罚。若到了百岁,那是人生之极,只待人供养了。
【原文】
大夫七十而致事①,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
安车②;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谋于
长者,必操③几杖④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注释】
①致事:退离自己的职位。
②安车:古代一种单匹马牵着走的车。
③操:配备之意。
④几杖:坐着时所靠之物和走路时所扶之物。
【译文】
作为大夫到七十岁就退休,如果君主挽留就会赐予他凭几和拐杖。
有公务外出就会派妇人相陪伴,到四方出巡就乘坐小型车辆。这样的大
夫可以自称'老夫',在自己的国家还要称自己的名姓。遇到出国访问时,
必须事先告诉他那个国家的制度。在和长辈商议事情时,必须随身带着
凭几手杖前往。在长辈提问时,不作推辞就直接回答是不合乎礼的。
【原文】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①,昏定②而晨省。在丑夷③不争。夫为
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④,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
称其弟⑤也,执友⑥称其仁也,交游⑦称其信也。见父之执⑧,不谓之进不
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注释】
①清:与'庆'同音,凉的意思。
②定:安定的意思。
③丑夷:同辈内部的意思。
④三赐:是指封赐三次。在周代,官吏制度是分等级的,从一命到九
命,每一命所受的待遇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特等的礼服和赏赐的东西,三命
以上,就能拥有周王赏赐的车马。文中是因为父母在上,不敢享用如此的
待遇。
⑤弟:与'悌'通假,对兄长尊敬的意思。
⑥执友:有共向的人或朋友。
⑦交游:普通朋友。
⑧父之执:和父亲有相趣的人。
【译文】
做儿女之礼,要让父母冬天温暖,夏天清凉,晚上替他们铺床安枕,清
早向他们问候请安。而且要与平辈共处,绝无争执。作为子女,不乘坐国
君封赐三赐的马车。能够这样,州闾乡党,远远近近的人都要称赞他的孝
顺,兄弟以及内亲外戚都要称誉他的善良,同僚们称赞其仁爱,朋友们称赞
他能服侍长辈,而跟他来往的人亦都说他诚实可靠。看到和父亲有相同
志趣之人,他若不叫进前,就不敢擅自进前;不叫后退,亦不敢擅自后退;他
若不问,亦不敢随便开口。这样尊敬父辈,也是孝子应有的行为。
【原文】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①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
老。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②之。群
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③。
【注释】
①反:与'返'同,返回之意。
②肩随:并排向前走,略微靠后。
③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在古代,席地而坐时,长者坐在席的一端,
如果超过四人,长者就要另设一席,是一种对长者的尊敬行为。
【译文】
作为子女,出门时要当面禀告父母,回家时也要如此。出游必须有一
定的地方,所练习的要有作业簿,使得关心你的父母有所查考。平时讲话
不要自称'老'字。遇到年龄大上一倍的人,无妨当做父辈看待;大上十岁
的人,当做兄辈;如果只大上五岁,虽属平辈,仍须屈居其下。五个人同在
一处,应让年长者另坐一席。
【原文】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①,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概
②,祭祀不为尸。听于无声③,视于无形④。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
笑。
【注释】
①奥:一间屋子的西南角,是长者或尊者所坐的位置。
②食飨:食与'四'同音,本词是指让父母享用的食物。概:是限量的
意思。
③听于无声:在父母没有说话之前,对父母的意图要有所领悟和知
晓。
④视于无形: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要时刻想起父母的样子。
【译文】
作为子女,平常家居,不要占住尊长位置,不要坐当中的席位,不要走
当中的过道,不要站当中的门口。遇有饭食的宴会,要多要少,不可自作主
张。举行祭祀的时候,不可充任神主受人祭拜。在父母没有说话之前,对
父母的意图要有所领悟和知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要时刻想起父母
的样子。不要爬高,不要临深,也不要随便讥评,随便嬉笑。
【原文】
孝子不服暗①,不登危,惧辱亲②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③,不有私
财。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④素;孤子⑤当室,冠衣不纯采。
【注释】
①不服暗:指不做隐瞒父母的事情。
②惧辱亲:对父母隐瞒和登高到危险的地方,这些行为都是辱亲的。
③不许友以死:指的是不做替朋友卖命的事情。
④纯:与'准'同音,指的是衣服上的花边。
⑤孤子:指年轻时丧父的人。
【译文】
孝顺之子,不隐瞒父母,亦不得行险以图侥幸,对父母隐瞒和登高到危
险的地方,这些行为都是辱亲的。父母活着不可以替朋友卖命,也不可以
有自己的私蓄。
作为子女,当父母活着时,戴的帽,穿的衣,不能用素色镶边,因为那样
很像居丧。不过,没有父亲的孤子,如果是他当家,则他的冠衣,可以带素
而不用采缋镶边,因为那是显示他持久的哀思。
【原文】
幼子常视①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长者与之提携,
则两手奉②长者之手。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③。
【注释】
①视:与'示'通假,教育之意。
②奉:捧的意思。
③掩口而对:遮住口和长者说话,怕口气伤人。
【译文】
平常不可以谎话教导儿童。儿童不必穿皮衣或裙子。年幼的孩子
平常看东西不要瞟眼,站立一定要端正,不要做偏头听说话的样子。若长
辈们要牵手走,就要用双手接捧长辈的手。如果长辈们从旁俯身耳语,要
用手遮口,然后回答。
【原文】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①而进,正立拱手;先生
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
【注释】
①趋:快走,惶恐不安的样子。
【译文】
跟随先生走路,不要随便跑到路的一边同别人讲话。在路上遇见先
生,就要跨大步进前,拱手正立着。若先生和你讲话,你就说;如果猫咪咬人 没有话
讲,则又跨大步退到一旁。
【原文】
从长者而上丘陵①,则必乡②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③。
【注释】
①丘陵:指地势高的地方。
②乡:与'向'同,朝向的意思。
③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古人登城,不随便指示方向,害怕迷惑众人;
也不大呼小叫,害怕把人惊吓住。
【译文】
与长辈登上山坡时,要朝着长辈的目标看,预备长者对那目标有所问。
登上城墙,不要指手画脚;在城墙上更不可大呼小叫,那样会扰乱别人的听
闻。
【原文】
将适舍,求毋固①。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②,言闻则入,言不
闻则不入③。将入户,视必下④。入户奉扃⑤,视瞻毋回。户开亦开,户阖
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毋践屦,毋踖⑥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注释】
①固:随便,平常的样子。
②户外有二屦:古人为客入室之前,要把鞋脱在室外,长者则可以把
鞋脱在室内。假如看到室外有两双鞋,可以肯定屋内有三个人。
③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在外面能够听到屋内人的说话声音,则
可以进去,否则就不要上前打扰,很可能屋内人在秘密商量一些事情。
④视必下:目光要向下看,避免看到别人隐蔽的事情。
⑤奉扃:指进门要双手做托扃的样子,表示尊敬和谦恭。扃,与'迥'
同音,指门上的横梁。
⑥踖:与'计'同音,是踩踏的意思。古人入席是有次序的,要从尾部
开始升席,如果相反,就犯了踖席的错误。
【译文】
将要拜访人家,不应随便。将要走到人家的堂屋,首先应高声探问。
见人家室门外放有两双鞋子,而室内说话的声音听得非常清楚,那样,就可
以进去;如果听不见室内说话的声音,那表示人家在里面可能有机密的事,
就不好进去了。即使进去,进门时,必须眼睛看地下,以防冲撞人家。既进
入室内,要谨慎地捧着门闩,不要回头偷觑。如果室内本是开着的,就依旧
给开着;若是关着的,就依旧给关上;如果后面还有人进来,就不要把它关
紧。进门时不要踩着别人的鞋。将要就位不要跨席子而坐。进了室内,
就用手提起下裳走向席位下角。答话时,或用'唯'或用'诺'都要谨慎。
【原文】
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①右,不践阈②。
【注释】
①闑:与'涅'同音,古代大门中竖立的短木,主人进出时从右,宾客则
从左,大夫、士更为高贵,进出从右。
②阈:与'玉'同音,门槛之意。
【译文】
大夫或士进出国君的宫门时,必须从口橛的右边走,不要踩着门槛。
【原文】
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①。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
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主人入门而右②,客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客就
西阶。客若降等③,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主人与客
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④,连步以上。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
西阶,则先左足。
【注释】
①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古人待客时,如果宾客地位高于主人,主
人应出大门迎接;宾客地位低于主人,主人则在大门内迎接。进门时,主人
请宾客先入,恭敬之后,主人引导宾客进入。每门,古代天子宫中五门,诸
侯三门,大夫二门,所以称每门。
②主人入门而右:古代建筑门内称庭,庭的北边是堂,有东西两排台
阶,东边的阼阶,是主人出入庭堂时所用的,西边的宾阶是宾客出入所用的。
在庭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小路通向东西两阶,'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
而左'就是指的主人和宾客都可以沿着各自的通道去往庭堂。
③降等:宾客的等级低于主人。
④拾级聚足:指每上一级台阶,都要把双脚并拢一次,然后再开始登
下一个台阶。拾与'社'同音。
【译文】
凡是和客人一同进门时,每到门口都要让客人先走。客人到居室门
口时,主人要先进去设席摆坐,然后出来迎接客人,客人再三谦让,主人就
恭请客人进入。主人进门向右,客人进门向左;主人走到东阶,客人走到西
阶。客人身份低时,就会走到主人的东阶,主人要再三推辞,然后客人再回
到西阶。主人客人要谦让登阶的先后,主人先登上,客人跟着登上,主人上
一级,客人也上一级,客人前脚正跟上主人后脚,拾级而上。上东阶时要先
出右脚,上西阶时要先出左脚。
【原文】
帷①薄②之外不趋③,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堂上接武④,堂下布武。
室中不翔⑤。并坐不横肱⑥。授立不跪⑦,授坐⑧不立。
【注释】
①帷:布幔。
②薄:帘子。
③趋:小步快走之意,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④接武:是指迈着细小的步子向前走。武,足迹之意。
⑤翔:放松两臂随意地走路。
⑥横肱:把两臂横着伸开。
⑦跪:两膝着地,臀部不接触足跟,上身挺直的姿势。
⑧坐:两膝着地,臀部接触足跟的姿势。
【译文】
经过有帘帷垂着的门口不要快步走去。在堂上,或端着玉器,则不要
快走。在堂上用细步,堂下用正步,不可在室内大摇大摆。同别人坐在一
起,不要横着膀子。拿东西交给站着的人,不要屈膝;但拿给坐着的人,就
不要站着。因为前者显得太谦卑,而后者又显得太傲慢。
【原文】
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①,以日式发型 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
自乡而极之。奉席如桥衡②,请席何乡,请衽③何趾。席南乡北乡,以西方
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
【注释】
①必加帚于箕上:古人取扫帚和簸箕时的样子,以表示尊敬之意。
②桥衡:打水用的秸槔上的横木,一头高一头低,这里是用来形容席
的拿法,托席的两只手,左手要高,右手要低。
③衽:衽席的简称,即卧席的意思。
【译文】
凡是替长辈打扫席前有一定的礼节;必须把扫帚盖在簸箕上,用袖子
遮挡着边扫边退,不使尘土落向长辈,把畚簸朝向自己撮扫垃圾。抱席子
要卷成秸槔上的横木一样。为长辈安放坐席时要问清面朝哪个方向,安
放卧席时要问清脚朝哪个方向。
【原文】
若非饮食之客①,则布席,席间函丈。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②。
客彻重席③,主人固辞。客践席,乃坐。主人不问,客不先举④。将即席,
容毋怍⑤。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⑥,足毋蹶⑦。
【注释】
①饮食之客:指那些前来讨论学问之事的宾客。
②辞:主人让正席于宾客时,宾客谦让,不肯接受。
③客彻重席:在古代,王公贵族之类的宾客到来时要铺三层席,大夫
级的宾客到来时要铺双重席。所以所来的客人为表示谦逊,做出要撤掉
重席的举动。彻,与'撤'通假,向后退的意思。
④先举:先说之意。
⑤怍:与'作'同音,容色改变的意思。
⑥拨:飘起、扬起的意思。
⑦蹶:跳脚的意思。
【译文】
若不是前来讨论学问之事的宾客,席位的间隔要远些,大抵席与席之
间可容一丈的距离。当主人跪着替客人整理席位时,客人就要按住席子
说不敢劳驾。客人要除去重叠的席子时,主人要一再请他勿除去。等客
人履席,预备坐下时,主人才坐下。若主人不先说话,客人不要抢先发言。
将就席的时候,不要变脸色。两只手提起衣裳,使衣裳的下沿离地一尺左
右,这样齐膝跪下时就不致绊住自己的下裳。不要掀动上衣,也不要跳脚。
【原文】
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虚坐①尽后,食坐②尽前。坐
必安,执③尔颜。长者不及,毋儳言④。正尔容,听必恭,毋剿说⑤,毋雷同
⑥,必则古昔,称先王。侍⑦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
则起。父召,无'诺'⑧;先生召,无'诺'。'唯'⑨而起。侍坐于所尊敬,毋馀席
⑩,见同等不起。烛至,起,食至,起;上客,起。烛不见跋。尊客之前不叱狗。
让食不唾。
【注释】
①虚坐:坐着只是说话。
②食坐:坐着吃饭的意思。
③执:保持之意。
④儳言:和长者说不一样的话题,即东拉西扯。儳,与'颤'同音。
⑤剿说:把别人的言论当成是自己的言论。剿,与'抄'同音。
⑥雷同:说和别人一样的话。
⑦侍:服侍的意思。
⑧诺:回答应声的意思,说话的语速慢。
⑨唯:回答之意,说话的语速快。
⑩馀席:和长者坐在同一席端。
跋:烛烧尽时留下的残物。古人称火炬为烛,烛尽之物为跋。晚辈
在和长辈秉烛长谈时,看到烛尽时要主动把残物去除。
唾:唾液的意思。
【译文】
若有先生的书本琴瑟放在前面,就跪着移开它,切不可跨足而过。如
果只是说话,应尽量往后坐;如果是饮食,就要尽量靠着前坐。坐要稳定,
保持自然的姿态。长者未提及的,不要东拉西扯地说。表情要端庄,听讲
要虔诚。不可把别人的言论当成是自己的言论,也不要说和别人一样的
话。说话要以过去的事实为根据,或是引述古人先哲的格言。侍奉先生
坐着时,先生有问,要等到他的问话终了再回答。请问书本里的事,要起立;
如果还要问个详细,亦要起立。父亲召唤时不要唱诺;先生召唤时也不要
唱诺。要恭敬地回答'唯',同时起立;陪同自己所尊敬的人,无妨挨近坐着。
见到同辈的人不必起身,但见有端烛的来,就要起身;看见端饭食的人来,
也要起身;主人有上宾来,亦要起身。晚上去与人坐谈,应在一支烛没有燃
尽之前,看到烛尽时要主动把残物去除。在所尊敬的客人面前,不要呵斥
狗。主人分给食物无须谦让,但同时也不可吐口水。
【原文】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①杖屦,视日蚤莫②,侍坐者请出矣。侍坐
于君子,君子问更端③,则起而对。侍坐于君子,若有告者曰'少闲④,愿有
复也',则左右屏⑤而待。毋侧听⑥,毋嗷应⑦,毋淫视⑧,毋怠荒⑨。游毋
倨⑩,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敛发毋髦,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
【注释】
①撰:拿着之意。
②蚤莫:天的早晚之意。
③更端:更换事由的意思。
④少闲:停顿片刻之意。
⑤屏:退避之意。
⑥侧听:窃听他人的言辞。
⑦嗷应:高声大喊之意。嗷,与'叫'同音。
⑧淫视:目光斜视,不专注的意思。
⑨怠荒:懒惰的没精神的样子。
⑩倨:骄傲的样子。
跛:单脚踩地,没有站稳的样子。
箕:臀部着地,两腿向前伸出,是一种不文明的坐姿。
伏:趴着的意思。
袒:裸露的意思。
褰:把衣服撩开的意思。
【译文】
与长者坐谈,凡是见到长者打哈欠、伸懒腰,或是准备拿起拐杖和鞋
子,或是探视时间的早晚,这时候侍坐者就要告辞退出。陪伴长者,如果长
者问到另外的事,则须起立回答。陪伴尊长时,若有人进来说:'很想借点
儿时间,有所报告。'这时,侍坐者就要退避一旁等候着。不要侧耳作探听
的样子,不要粗声粗气地答应,不要滚动眼珠看东西,不要做懒洋洋的模样。
走路不要大摇大摆,站着不要跛足欹着肩头,坐时莫把两腿分开像畚箕,睡
时不要俯伏在床上。收敛头发勿使披下,帽子无故不要脱下。劳作时不
要袒衣露体,就是大热天,也不要敞开裙子。
【原文】
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就屦,跪而举之,屏于侧。
乡①长者而屦,跪而迁屦②,俯而纳屦③。
【注释】
①乡:与'向'同,朝着的意思。
②迁屦:把鞋掉转过来之意。
③纳屦:穿鞋。
【译文】
凡陪伴长者坐谈,不要穿鞋子上堂,而且解脱鞋子亦不可正向台阶。
穿鞋时,要先拿起鞋子在一旁穿着。若面朝长者穿鞋,就要跪着旋转鞋尖,
然后低头套上鞋子。
【原文】
离①坐离立,毋往参焉;离立者,不出中间。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②,
不同巾③栉④;不亲授。嫂叔不通问⑤。诸母不漱裳⑥。外言不入于梱
⑦,内言不出于梱。
【注释】
①离:与'俪'同,指两个人并排着。
②椸:与'匜'同,与'意'同音,指放衣服的筐子。枷:指挂衣服的架子。
③巾:清洗时用的布子。
④栉:与'至'同音,梳头发的工具。
⑤不通问:不互相馈赠东西。
⑥裳:下衣之意。
⑦梱:与'捆'同音,是门槛的意思。
【译文】
有二人并坐或并立着,不要插身进去;有二人并立着,不要从两人中间
穿过。男女不要混杂着坐,衣服也不要放在同一个筐子里,不要挂在同一
衣架上。男的女的各有自己的面巾梳子,不要混用,亦不要互相馈赠东西。
不要让叔母或庶母洗濯内衣。街谈巷语,不要带进闺门之内;闺门以内的
家务事也不要宣扬于外。
【原文】
女子许嫁,缨①,非有大故②,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
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父子不同席。
【注释】
①缨:五彩的带子,是许嫁后的标志。
②大故:大的灾难,或是病故之类的事情。
【译文】
女人订婚之后,就挂上五彩的带子,表明有所系属了。如果没有重大
变故,不要进入她的住处。姑母姐妹及其女儿,凡是已经嫁人的,回了家就
不要和她同席而坐,同用一个器皿吃东西。父与子不要同坐一个席位。
【原文】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①,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齐戒
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厚其别也。
【注释】
①币:结婚前,男方给女方的聘礼。
【译文】
男女之间没有媒人往来提亲,相互不会知道对方的名字。女方家没
有接受男方家的聘礼,彼此不会交往不会亲近。所以婚礼的月份日子都
要登记报告君主,要在家庙中斋戒祭告祖先神灵,要备办酒宴邀请乡里邻
居同事好友,这都是表示重视男女的分别。
【原文】
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寡妇之子,非有见①焉,弗
②与为友。
【注释】
①有见:有出众的才华。
②弗:不能。
【译文】
娶妻不要娶同姓女子,所以买妾时不知她的本姓就要占卜询问。对
寡妇家的儿子,不是有才能的话,就不要同他做朋友。
【原文】
贺取妻者,曰:'某子①使某②,闻子有客③,使某羞④。'贫者不以货
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⑤。
【注释】
①某子:前来祝贺的人。
②某:召唤的人。
③有客:避而不提婚事,请乡党同僚而已。
④羞:敬送的意思,古人一般回送一壶酒、十条干肉或是一只狗。
⑤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年长的人可以不用拘于下跪礼节的要求。
【译文】
庆祝人家结婚,只能说:'某君听见你家宴请乡党僚友,所以派我送点
佐餐的礼物。'贫穷的人不必用金钱财物为礼,年老的人也不必拘于下跪
礼节的要求。
【原文】
名子者,不以国①,不以日月,不以隐疾②,不以山川。
【注释】
①不以国:古人中,臣民不能说国家的名字,儿子不能称呼自己父辈
的名字,以此推知,为孩子起名,不能用国名。
②隐疾:没有明显表现出来的疾病。
【译文】
在给小孩取名时,不要用国名,不要以日月为名,不要以身上的隐疾为
名,不要以山川为名。
【原文】
男女异长①,男子二十冠而字②。父前子名,君前臣名③。女子许嫁,
笄④而字。
【注释】
①男女异长:在古代,男女有别,在排行时,男排男,女排女,不是单独
地按照年龄大小混合排列。
②冠而字:男子在实行加冠之礼时,除了父母给起的名外,还会得到
宾客为他起的字。
③父前子名,君前臣名:指的是在父亲面前可以直呼兄长的名字,在
君王面前可以直呼同僚的名字。古人在面对最为尊敬之人时,可以免去
谦恭的礼数。
④笄:是女子类似于男子冠礼的一种礼数。
【译文】
男孩女孩要有各自的排行。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在名之外再
取个字。在父亲面前可以直呼兄长的名字,在君王面前可以直呼同僚的
名字。女子到可以出嫁年龄时,也要举行一种礼数,要用簪子插住头发,在
名之外再取个字。
【原文】
凡进食之礼:左殽①右胾②;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
③酱处内;葱渫④处末,酒浆⑤处右。以脯修⑥置者,左朐⑦右末。客若降
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主人延⑧客祭⑨。祭食,祭所先
进。殽之序,遍祭之。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辩殽。主人未辩,客不虚
口⑩。
【注释】
①殽:大块的带骨头的熟肉。
②胾:与'自'同音,大块的没有骨头的熟肉。
③醯:与'西'同音,指醋。
④渫:与'谢'同音,蒸葱之意。
⑤酒浆:一晚上就酿好的甜酒,且不带渣,可以称作是酒。浆,则指的
是带有米汁的酒。
⑥脯: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干肉。修:是经过腌制加工的干肉。
⑦朐:与'渠'同音,肉晒干后弯曲的地方。
⑧延:告诉的意思。
⑨祭:吃饭前的祭祀行为。把将要吃的食物盛出少许,放在祭祀的
器皿中,表示对先祖的尊重。
⑩虚口:漱口之意,是指在吃饭过程中吃食物与喝酒之间的一种行
为。
【译文】
凡陈设便餐的礼节:带骨的殽放置左边,切的纯肉放置右边;饭食靠
着人的左40用英语怎么写 手方,羹汤放在右手方;细切的和烧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得
近些;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右边。若另要陈设干
肉、干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若客人谦让,端着饭碗起立,
说是不敢当此席位,主人就得起身对客人说些敬请安坐的话语,然后客人
坐定。主人劝请客人吃饭,先拨些饭放在桌上,这称为祭。祭食,要有先后
顺序。祭先进食的东西,以后依照吃食的顺序一一祭了。吃过三口饭后,
主人应请客人吃纯肉,然后吃带骨的肉。若主人还没有吃完,客人可不要
漱口表示不吃。
【原文】
侍食①于长者,主人亲馈②,则拜而食。主人不亲馈,则不拜而食。
【注焚书坑儒的故事 释】
①侍食:伺候奉陪年长的人吃饭。
②馈:给夹菜的意思。
【译文】
在陪着长者吃饭时,主人亲自夹菜劝吃,就要拜谢,然后进食;主人不
亲自夹菜劝吃,就不必拜谢,自行进食。
【原文】
共食①不饱,共饭不泽手②。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③。毋咤食④,
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⑤,饭黍毋以箸,毋嚃⑥羹,毋
絮羹⑦,毋刺齿,毋歠醢⑧。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辞以窭
⑨。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炙。
【注释】
①共食:与'共饭'同意,一起进食的意思。
②泽手:两手互搓的意思。
③歠:与'辍'同音,喝的意思。
④咤食:嫌弃主人做的饭菜不好吃,小声嘀咕。
⑤扬饭:用筷子搅动饭食,让它快速变凉。
⑥嚃:不咀嚼菜的意思,当吃汤中的菜时,不能连汤一起喝下。
⑦絮羹:指的是自己重新调制主人做好的汤,是一种不尊重主人的
行为。
⑧歠醢:不用任何食物蘸就吃的肉酱的意思。
⑨窭:因为贫穷而没有礼物相送,此指备办的食物不够。
【译文】
大伙共同吃饭,不可只顾自己吃饱。若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顾到手
的清洁。不要拿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饭器,不要喝得满嘴淋
漓,不要吃得啧啧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碗盘,不要
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只吃一种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蒸黍的饭宜
用手不要用箸。吃汤中的菜时,不可以连汤一起喝下,也不可当着主人面
调和菜汤,不要当众剔牙齿,亦不要喝不用任何食物蘸就吃的肉酱。如果
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
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
肉就得用手掰食。吃炙肉不要撮作一把来嚼。
【原文】
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①,以授相者②。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注释】
①齐:指酱类食物。
②相者:主人分配让给客人进食物,伺候客人吃饭的人。
【译文】
吃食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着腌渍物的碟子交给一旁伺
候的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别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原文】
侍饭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①。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
举,未釂②,少者不敢饮。长者赐,少者贱者③不敢辞。赐果于君前,其有
核者怀④其核。
【注释】
①尊所:尊者所在的席位。诸侯宴请时,尊所设在东楹之西;大夫宴
请时,尊所设在东房门和室门之间。
②釂:指的是喝完杯中的酒。
③少者:是指晚辈。贱者:是指地位低下的人,通常是指仆人一类
的。
④怀:包起来的意思。
【译文】
陪伴长者喝酒,看见长者将要递酒过来时,就急忙起立,走到尊者所在
的地方拜而后接受。长者说,不要如此客气,然后少者才回到自己席位上
喝酒;若长者还没有举杯喝干,少者不可以先喝。长者有东西赐予后辈或
仆人更新目录 们,他们只管接受,无须客气。若是国君赐食水果,不要在他前面吐果
核,应把核包藏起来。
【原文】
御①食于君,君赐余,器②之溉③者不写④,其余皆写。
【注释】
①御:赐予食物的意思。
②器:盛食物的器皿。
③溉:可以洗涤的器皿。
④写:把食物从一个器皿倒到另一个器皿中。
【译文】
侍候国君吃食,国君赐予剩余的食物,要看那盛器是否可以洗涤。若
是可以洗涤的,就原器取食;如果是不可以洗涤的,则须把食物倒在另外的
器皿内。
【原文】
馂①余不祭②,父不祭子,夫不祭妻。御③同于长者,虽贰④不辞;偶
坐⑤不辞。羹之有菜者用挟⑥,其无菜者不用挟。
【注释】
①馂:吃剩的饭菜。
②祭:吃饭之前的祭祀礼节。
③御:指吃饭用的餐具。
④贰:当给自己盛上双份食物时,出于礼节也不能推辞。
⑤偶坐:除自己之外还有其他的宾客,特别是有比自己年长的宾客。
⑥挟:用筷子夹。
【译文】
吃剩余的食物不用行'祭食'之礼。另外,如父亲吃儿子剩余的食物,
丈夫吃妻子剩余的食物时,亦不用礼。陪同长者一同参加宴会,若主人厚
待长者亦同样厚待少者时,少者不用说客气话。虽然和长者坐在一起,但
坐中自有长宾,亦无须少者说客气话。汤里面如有菜,就得用筷子来夹;若
没有,就用汤匙。
【原文】
为天子削瓜者副之①,巾以絺②;为国君者华之③,巾以绤④;为大夫
累之⑤;士疐之⑥;庶人⑦龁之⑧。
【注释】
①副之:把瓜切成四瓣,然后再横着切开。
②絺:与'吃'同音,细麻布之意。
③华之:只是横着切开。
④绤:粗麻布。
⑤累之:累与'裸'通假,只是把瓜横着切开,外面不用麻布包裹。
⑥疐之:疐与'蒂'通假,把瓜蒂削掉。
⑦庶人:在官府中任职的普通人,没有官职。
⑧龁之:龁与'和'同音,去掉瓜蒂就直接吃。
【译文】
为天子削瓜去皮后要切成四瓣,用细麻巾盖好;为国君削瓜去皮后要
横切成两瓣,用粗麻巾盖好;为大夫削瓜去皮后就整个放置;士人只切瓜蒂,
庶人就带皮吃。
【原文】
父母有疾,冠者不栉①,行不翔②,言不惰③,琴瑟不御④,食肉不至变
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⑤,怒不至詈,疾止复故。
【注释】
①栉:整齐,有秩序。
②翔:讲究穿着打扮。
③惰:闲聊的话。
④御:摆弄之意。
⑤矧:与'沈'同音,大笑时能露出的牙龈部位。
【译文】
父母有病的时候,人们心中忧虑,头发忘了梳理整齐,走路不像平日那
样讲究穿着打扮,闲话亦不说了,乐器亦不摆弄了,食肉只稍尝那味道,饮
酒亦不喝到脸红,既没有开心地笑,亦没有恶声恶气地怒骂。这情形直到
父母病愈才恢复正常。
【原文】
有忧者①侧席②而坐,有丧者专席③而坐。
【注释】
①有忧者:指的是家中有病人,或是自己心中有烦恼的事情。
②侧席:正席旁边的席位。
③专席:单独的席位,不和大家坐在一起。
【译文】
有忧患的人要坐在正席旁边的席位,有丧事的人要坐在单独的席位。
【原文】
水潦降,不献鱼鳖;献鸟者佛其首①,畜鸟者则勿佛也;献车马者执策
绥②;献甲者执胄;献杖者执未;献民虏者操右袂;献粟者执右契③;献米者
操量鼓④;献孰食者操酱齐;献田宅者操书致⑤。
【注释】
①佛其首:将鸟的头用竹篮之类的东西罩住。
②策绥:指马鞭和马车上的绳子。古人在敬献车马时,只将马鞭和
绳子拿到堂上,意思就自然明了了。
③右契:古人契券一般分为左右两部分,右契是尊者所持的,所以敬
献时执右契。
④量鼓:古代称量谷、米类的器具。
⑤书致:书面的契约,有田产契、房屋契等。
【译文】
雨水多的季节不应用鱼鳖献人;凡献野鸟须罩住其首以防啄人,如果
献驯养的家禽则不必如此;献车马,只要把马鞭和引手绳递上;献铠甲,只
要递上兜鍪;献杖与人,自己应持着末端;献俘虏,要抓紧他的右手;献人以
粟,只要拿出可以兑取的契券;献米,则用斗斛;献熟食的,要送上酱类和腌
渍的小菜;以田宅献人,则拿田契、屋契进献。
【原文】
凡遗人弓者,张弓尚筋,驰弓尚角①;右手执箫,左手承弣②;尊卑垂帨
③。若主人拜④,则客还辟,辟拜。主人自受,由客之左,接下承拊,乡与客
并⑤,然后受。进剑者左首。进戈者前其繜⑥,后其刃。进矛戟者前其镦
⑦。
【注释】
①尚角:弓背上有角嵌在上面。
②弣:与'府'同音,弓箭的中间部分。
③帨:戴在胸前的佩巾,鞠躬或是行礼时就会垂下来。
④主人拜:古代,当宾客馈赠礼物时,主人在接受礼物之前要向客人
行礼,称为拜受礼。
⑤并:指的是主人和客人并排向南站立。
⑥繜:与'尊'同音,指的是戈柄下面可以插在地里的金属套。
⑦镦:与'堆'同音,矛戟柄上的金属套。
【译文】
凡是赠弓给人,如果是上紧弓弦的弓,应以弓弦朝上,如果是弓弦松懈
的弓,则以弓背朝上;同时用右手拿着弓头的斜体(亦称为'弭头'),左手就
托住弓背的中部;授予者和接纳者双方都要彼此鞠躬。若主人要行拜受
礼,则客人就要转身让开,避免主人的拜。如果是主人亲自接受那弓,就要
由客人的左手接弓之另一弭头,然后用另一只手托着弓拊,双方并朝着同
一方向而移交。递剑与人应以剑柄向左。递戈与人应以戈柄向前,戈刃
向后。递矛或戟,应让平底的末端向前。
【原文】
进几杖者拂之。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效犬者左牵之。执禽者左首。
饰羔雁者以缋①。受珠玉者以掬。受弓剑者以袂。饮玉爵者弗挥②。
凡以弓剑、苞苴、箪笥③问④人者,操以受命,如使④之容。
【注释】
①缋:带有花纹的彩带,用来装饰羔雁。
②挥:扔、扬的意思。
③苞苴、箪笥:苞,包裹鱼肉等物的草苞。苴,垫器物的草。箪,竹制
圆形的器物。笥,竹制方形的器物。
④问:馈赠的意思。
⑤使:派遣的使者。
【译文】
送人倚几或手杖,要拭抹干净。牵马或羊送人可用右手,但牵犬则用
左手。捉鸟给人,应以鸟首向左。送人以小羊或鸭子,要饰以彩带。受珠
或玉,应捧着手掌来承。受弓或剑,要合着袖口来接。用玉杯饮酒,不要挥
扬,以防失手跌破。凡是被家长遣去递送弓剑、苞苴、箪笥的人,要拿着
那些东西,听家长的吩咐,就像使者奉派出使时的仪态。
【原文】
凡为君使者,已受命①,君言不宿于家。君言至,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
使者归,则必拜送于门外。若使人于君所,则必朝服②而命之,使者反,则
必下堂而受命。
【注释】
①受命:接收到命令。
②朝服:古人在庄重严肃的场合穿的服装。头戴黑红色的帽子,上
身穿黑色的衣服,下身穿白色的裙子,彩色的腰带,白色的护膝。
【译文】
凡是作为国君使者的人,已经接受国君的使命,就不要再在家里停留。
在国君的使命传到时,主人要出门迎接拜谢传达使命的使者;在传令使者
回去时,主人必须拜送到门外。如果要派人前往国君的处所时,必须穿着
朝服进行派遣,在使者返回时,必须下堂来迎接君命。
【原文】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①,谓之君子。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②
人之忠,以全交也。
【注释】
①怠:懈怠的样子。
②竭:把……全都耗尽。
【译文】
见闻广博,记忆强健,并且很谦让;敦厚善良,身体力行,并且不怠懈,称
得上是君子。作为君子,不去要求别人无尽的喜欢,不去要求别人竭力的
爱戴,从而保持永久的交情。
【原文】
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①。'此言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父尸。
为君尸者,大夫士见之,则下之。君知所以为尸者,则自下之;尸必式②。
乘必以几。
【注释】
①君子抱孙不抱子:古人在祭祀祖先时,充当尸的要求是孙子,如果
孙子的年纪过小,则由要人抱着孙子充当尸。
②式:式礼。指人的身体向前倾,表示尊敬的礼节。
【译文】
旧礼书有言:'君子抱孙不抱子。'这是说孙子可以充任祭祖时的尸,
而儿子却不能。凡是大夫、士人遇见为君尸的人,就需下车致敬。如果
国君知道某人将为尸,亦要下车为礼;而为尸者对于敬礼的人都得凭轼答
谢。尸登车时,要拿几来垫足。
【原文】
齐①者不乐不吊。
【注释】
①齐:指斋戒之人。
【译文】
举行斋戒的人要专一心思,不可听音乐,也不要前往丧家慰问,使哀者
分了心。
【原文】
居丧之礼:毁瘠不形,视听不衰,升降不由阼阶①,出入不当门隧②。
居丧之礼:头有创则沐,身有疡③则浴,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不胜
丧,乃比于不慈不孝。五十不致④毁,六十不毁,七十唯衰麻在身,饮酒食
肉处于内⑤。
【注释】
①阼阶:前面讲过,是主人出入厅堂时所走的台阶。由于丧期思父,
所以不走阼阶。
②门隧:指门正中的路。
③疡:与'痒'通假。
④致:到达极点。
⑤内:指的是在屋内。由于人到七十岁,精力和体力都不是很好了,
遇到丧事的时候,就不必在庭院里搭棚而居了。
【译文】
居丧之礼:虽因哀伤而消瘦,但不可至于形销骨立,并且视力、听力
亦可保持正常,这样才能应付丧事。唯在家里,上下不走家长常走的台阶,
进出不经过当中的甬道,就像家长还活着的时候。居丧之礼:若头上发
疮,可以洗砂;身上发痒,亦如之。若害病,仍可以食肉饮酒,但到了病愈,就
得恢复居丧之礼。如果承当不了丧事的哀痛而病倒了,那就是不慈不孝。
年纪到了五十岁,可不必哀伤致毁;六十岁,可不因哀伤而消瘦;七十岁的
人服丧,只要披麻戴孝,无须损及体力,照常饮酒食肉,而且住在屋bj是什么意思 里。
【原文】
生与来日①,死与往日②。
【注释】
①生与来日:活着的人对死者的吊丧期是从死后第二天开始算起。
②死与往日:死者的殓殡期是从死亡当天算起。
【译文】
办丧事之礼,一些是为生者而制定的,如成服、哭者进行的秩序。前
者是从死者之死的第二日算起;后者如三日而殡三日而葬等,则从死之当
日算起。
【原文】
知生者吊①;知死者伤②。知生而不知死③,吊而不伤;知死而不知生,
伤而不吊。
【注释】
①吊:指的是吊唁之词。
②伤:指的是伤感之词。
③知生而不知死:认识死者的亲属而不认识死者。
【译文】
平素只和死者的家属有交情的,就慰问之;直接与死者有交情的,就哀
悼之。所以知生而不知死者,只要慰问而不用伤悼之词;反之,则须伤悼而
不止于慰问了。
【原文】
吊丧弗能赙①,不问其所费②。问疾弗能遗③,不问其所欲。见人弗
能馆④,不问其所舍。赐人者不曰来取;与人者不问其所欲⑤。
【注释】
①赙:给予钱财上的帮助。
②费:钱财上的花费。
③遗:馈赠之意。
④馆:提供住处之意。
⑤其所欲:要不要这个东西。
【译文】
慰问丧家,若没有钱财资助他们,就不要问他们需要多少钱。探视病
人,若拿不出东西馈赠,就不要问病人需要什么。接见来人,如果不能提供
住处,就不要问他住在什么旅馆。拿东西给人,可不要叫人来取;将给人东
西,不要问他要不要这个东西。
【原文】
适墓不登垄,助葬必执绋。临①丧不笑。揖人必违②其位。望柩不
歌。入临不翔。当食不叹。邻有丧,舂不相③;里④有殡,不巷歌。适墓不
歌,哭日不歌。送丧不由径⑤,送葬不辟途潦⑥。临丧则必有哀色,执绋不
笑。临乐不叹。介胄则有不可犯之色。故君子戒慎,不失色⑦于人。
【注释】
①临:到达之意。
②违:离开的意思。
③相:古人舂米时有专门的歌声相配,邻居有丧事,舂米时不能唱歌。
④里:邻里之中。
⑤不由径:指不走偏僻的小路。
⑥途潦:路途上的水坑。
⑦失色:失态的样子。
【译文】
进到墓地时不要登上坟丘,参加葬礼时必须帮助挽柩车。到达丧礼
地时不要嬉笑。与人作揖时必须离开位置。见到柩车时不要再唱歌。
进到丧家哀悼不要若无其事。面对饭食不要叹息。邻居有丧事,舂米时
就不要唱歌;邻里有殡仪,就不要在巷子里唱歌。进到墓地就不要唱歌,在
哭悼的日子里不要唱歌。送丧车时不要走小径,送葬车时不要躲避路上
的水坑。参加丧礼时必须面带哀伤的神色,挽送柩车时不要嬉笑。欣赏
音乐时不要叹气。披上甲胄就要显出不可侵犯的神情。所以君子时时
保持谨慎,就不会在别人面前有失态表现。
【原文】
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①,刑不上大夫
②。刑人不在君侧。兵车不式③,武车绥④旌,德车结旌。
【注释】
①礼不下庶人:指礼节不用来约束老百姓。
②刑不上大夫:指刑法不用来制裁大夫之上的人。
③式:式礼。
④绥:舒展之意。
【译文】
看见国君据轼而行礼时,大夫就要下车致敬;看见大夫据轼而行礼时,
士人就要下车致敬。礼制不及于庶人,刑罚不及于大夫之上的人。因此
在国君左右都是没有受过刑罚的人。在出征的兵车上,无须据轼行礼;田
猎用的武车上,旌旗是招展着的;巡狩用的德车,旌旗是垂着的。
【原文】
史载笔,士载言。前有水,则载青①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鸢②;前有车
骑,则载飞鸿;前有士师③,则载虎皮;前有挚兽,则载貔貅④。行,前朱鸟而
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⑤,招摇⑥在上,急缮其怒⑦。进退有度,左右有
局,各司其局。
【注释】
①青:水鸟之意。
②鸢:指老鹰。老鹰叫则风起,风起会扬起尘埃。
③士师:军队之意。
④貔貅:与'皮休'同音。指一种凶猛至极的野兽。
⑤朱鸟、玄武、青龙、白虎:用四种动物来代表四种星象,分别代
表南、北、东、西。
⑥招摇:指的是北斗七星的柄端,置于行军队伍中来指示方向。招,
与'勺'同音。
⑦急缮其怒:指的是士气高涨的样子。缮,与'劲'同音。
【译文】
掌管文书的人携带文具,司盟的人携带文辞。在队伍行进途中前面
有水,就竖起画有水鸟的旌旗;前面风起扬尘,则竖起画有鸣鸢的旌旗;前
面遇有车骑,则竖起画有飞鸿的旌旗;见有军队,则竖起虎皮之旌旗;遇有
猛兽,则竖起貔貅之旌旗。凡是行阵,前锋为朱鸟,后卫为玄武,左翼为青
龙,右翼为白虎,中军竖着北斗七星旗帜,来坚定其战斗精神。前进后退,
有一定的法度,左右队伍,亦各有主管的人。
【原文】
父乏雠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②;交游之雠,不同国。
【注释】
①雠:与'仇'同,指仇人。
②不反兵:指的是不返回家去拿兵器,用随身的武器就可以。
【译文】
对待父亲的仇人,不可与其共存于天下;对待兄弟的仇人,要随时携带
兵器等待;对待朋友的仇人,不可与其同在一个国家。
【原文】
四郊多垒①,此卿大夫之辱也;地广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
【注释】
①四郊多垒:卿大夫所治之地,四面都是堡垒。指被他人侵占。
【译文】
若一国的四境都筑有堡垒但被他人侵占,可见大官们不能安治其国,
而那堡垒就是卿大夫的耻辱;如果任凭广大的土地荒废而不加整理利用,
那荒废的土地也就是士人们的耻辱。
【原文】
临祭不惰。祭服敝①则焚之,祭器敝则埋之,龟策②敝则埋之,牲死则
埋之。凡祭于公者,必自彻其俎③。
【注释】
①敝:破旧之意。
②龟策:占卜用的草。
③凡祭于公者,必自彻其俎:士陪同君王行宗庙之礼,俎中盛放的牲
肉,在祭祀完之后,士以下的官员则要亲自把它拿回家中,士以上的则会由
国君手下之人送回到家中。
【译文】
参加祭祀活动时不要有怠惰的表现。祭祀穿的衣服破旧了就要烧
掉,祭祀用的器物坏了就要埋掉,卜筮用的龟策坏了就要埋掉,祭礼用的牲
畜死了就要埋掉。士陪同君王行宗庙之礼,俎中盛入的牲肉,在祭祀完之
后,士以下的官员则要亲自把它拿回家中,士以上的则会由国君手下之人
送回到家中。
【原文】
卒哭乃讳①。礼,不讳嫌名②,二名不遍讳③。逮事④父母,则讳王父
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⑤。《诗》、
《书》不讳,临文⑥不讳,庙中不讳。夫人⑦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
妇讳不出门⑧。大功、小功⑨不讳。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
讳。
【注释】
①卒哭乃讳:人死之后的第一次祭礼,哭祭结束,将灵符置于祖庙,表
示从此以后以神灵视之。不再称呼他的姓名。
②嫌名:指与姓名同音的字。
③遍讳:忌讳的意思。
④逮事:侍奉之意。本句指的是有父母在,可以服侍。
⑤公讳:指的是君讳。
⑥临文:写文章之意。
⑦夫人:这里指的是国君的夫人。
⑧妇讳不出门:在古代,妇人家中的忌讳是不能通行于厅堂之上的。
⑨大功、小功:都是丧服名,与死者的关系较为疏远,所以就可以不
避讳死者的名字。
【译文】
行过卒哭之祭,就要避讳用死者之名,而据礼之规定,同音的名可以不
避讳,双字名只要避用其一。倘若生时侍奉父母,就得避用祖父母之名;如
果生时已不及侍奉父母,则可不避讳祖父母之名。在国君的地方,不以家
讳为禁忌,但在大夫的地方,仍需遵守一国之讳。另外,读《诗》、《书》,
写文章,以及庙中祭告之词,都无用讳。即使在国君面前对话,亦可以不讳
其夫人之名,因为妇人的名讳限于家内。其次,大功、小功的亲属,亦不用
讳。凡是到了一个地方,便要打听他们的禁忌;到了另一国家,就要打听他
们的风俗习惯;同理,到了别人家里,也要先问他们忌讳的名。
【原文】
外①事以刚日②,内③事以柔日④。
【注释】
①外:出国界或庙外之意。
②刚日:指的是单数日,即甲、丙等日。
③内:在国内或是庙内做事情。
④柔日:指的是双数日,即乙、丁等日。
【译文】
庙外举行典礼,适宜用单数日;庙内举行典礼,适宜用双数日。
【原文】
凡卜筮日,旬①之外曰'远某日②',旬之内曰'近某日'。丧事先远日③,
吉事先近日。曰:'为日,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④。'
【注释】
①旬:十天之意。
②某日:甲乙日等的某一天。
③丧事先远日:选择丧事的日期时,几次占卜,先选其最远的一日;吉
事则相反。
④泰龟、泰筮:都是占卜时所用的器具。
【译文】
凡用卜筮择定吉日,在十日以外举行的,则称'远某日',在旬内举行的,
称'近某日'。丧葬之事,先卜远日;吉祥之事,先卜近日。卜筮时应说道:'
为占吉日,要借大龟或大筮,作个决定。'
【原文】
卜筮不过三,卜筮不相袭①。
龟为②卜,策为筮。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③时日,敬鬼神、畏
法令也;所以使民决④嫌疑,定犹与⑤也。故曰:'疑而筮之,则弗非也,日
而行事,则必践⑥之。'
【注释】
①不相袭:龟卜、策筮两种器具在占卜时只能用一种。
②为:使用的意思。
③信:相信确定的意思。
④决:判断决定之意。
⑤与:与'豫'通假。
⑥践:与'善'通假。
【译文】
无论是用卜或用筮,都不能超过三次,并且用了龟卜,就不要用策筮。
卜用龟,筮用策。先圣王之所以要用龟策来卜筮,是因为要使人民信
服择定的日期,崇拜所祀的鬼神,恪守颁行的法令;亦就是使人能决定'是'
或'不是','做'或'不做'。因此说:'为着怀疑而问卜,既已卜了,就不得三心
二意。已定在那一日举事,就得在那一日实行。'
【原文】
君车将驾①,则僕②执策立于马前;已驾,僕展铃③;效驾,奋衣④由右
上,取贰绥⑤;跪乘,执策⑥分辔⑦,驱之五步而立⑧。君出就车,则僕并辔
授绥,左右攘辟⑨。
【注释】
①将驾:将要套马车出行。
②僕:驾马车的仆侍。
③展铃:看车轴两端的辖头是否套牢。
④奋衣:抖抖衣服上的尘土。
⑤贰绥:车上有正、副两根上车前拽的绳子,即两绥,正绥是给主人
或是君主准备的,副绥是给驾车的人准备的。
⑥策:缰绳之意。
⑦分辔:古人乘四匹马前行时,车辕前后两匹服马,左右两匹骖马,每
匹马有两根缰绳,共八根,驾马的人两手分别来握三根马缰绳。另外的两
匹服马上各自的一根绑在车辕上。
⑧立:驾车人停好车后,站起来迎接国君上车。
⑨攘辟:躲闪的样子。
【译文】
在国君的车马将要套好出行时,仆侍要拿着马鞭站在马前;在已经套
好时,仆侍要察看车轴两端的辖头是否套牢;然后掸去衣服上的尘土,从右
边上车,取过缰绳,半坐在车上,拿起鞭子,分开缰绳,向前驱赶五步后停下
来。等到国君出来上车时,仆侍要一手握缰绳,一手递上登车的绳子给国
君,然后要使左右的人们避开,驱赶向前。
【原文】
车驱而驺①,至于大门,君抚僕之手,而顾命车右就车,门闾沟渠必步
②。
【注释】
①驺:与'趋'通假。
②必步:指的是车右一定要下车步行。
【译文】
马车行驶到了大门口,国君握住仆人的手,而回过头来命令卫士上车。
经过大门、里门、沟渠的所在,卫士都得下车步行,防止发生危险事故。
【原文】
凡仆人之礼,必授人绥。若僕者降等①,则受,不然则否;若仆者降等,
则抚僕之手,不然则自下拘之②。
【注释】
①降等:地位低下之意。
②自下拘之:从仆者手下自己取来绥,有谦恭之意。
【译文】
凡是充当驾驶的人,一定要把登车绳递交给乘车者。乘车者的身份
地位若比驾车者高,则接受;如其不然,则不能接受。详细地说,如果驾车
者的身份较低,他递绥时就要按住他的手,然后以另一手接取之,表示不敢
当的意思;若身份相称,就要从他的手下直接取绥。
【原文】
客车不入大门,妇人不立乘①。犬马不上于堂。
故君子②式黄发,下卿位③;入国不驰④,入里必式⑤。
【注释】
①立乘:站在车上。
②君子:指的是人君之意。
③卿位:指的是士卿朝见国君的地方。
④驰:策马快速前行的样子。
⑤式:轼礼之意。
【译文】
宾客的车马不能直接进入人家的大门,妇人乘车不可以站着。犬马
不可以牵到堂上。
所以君子乘车遇到老年人要扶轼行礼;经过卿的朝位时要下车步行,
进入国境时不要急速奔驰,进入里门时要扶轼行礼。
【原文】
君命召,虽贱人,大夫、士必自御①之。介者②不拜,为其拜而蓌拜。
祥车旷左③。乘君之乘车不敢旷左;左必式④。
【注释】
①自御:亲自出门迎接之意。
②介者:指身上穿铠甲之人。
③祥车旷左:指的是死者身前所乘之车,在为其送葬之时,要将左边
的位子空出来,代表着死者之魂所在之处。
④乘君之乘车不敢旷左;左必式:君王通常有玉、金、木、象、革
五路车型。出行时,君王乘坐玉路,其余四路由臣子乘坐。旷左犹如是祥
车,所以要将凭轼横在那里。
【译文】
如果国君有所召唤,即使派来的人身份较低,但为尊重国君,大夫、士
人亦得亲自出门迎接。披戴着盔甲不便于跪拜,因此只要蹲一蹲身,便算
拜了。载魂的车空着左方尊位。所以,乘用国君的属车时不敢旷左;只是
左方既为尊位,故须凭轼为礼,表示妄自尊大。
【原文】
僕御妇人,则进左手,后右手①;御国君,则进右手,后左手而俯②。国
君不乘奇车③。
车上不广咳④、不妄指,立视五巂⑤,式视马尾,顾不过毂⑥。国中以
策彗⑦恤勿驱,尘不出轨⑧。
【注释】
①进左手,后右手:为了避嫌,驾车的人右手在后,左手在前。
②俯:身体前倾,表示对国君的敬重之意。
③奇车:样式不对称的车子。
④车上不广咳:坐在车上,由于离地面较高,不停地咳嗽会让人觉得
此人很是自傲。
⑤巂:与'规'同音,指的是车轮碾过一圈的长度,一规为一丈九尺八
寸,五规为九丈九尺。
⑥毂:指的是车轴的最前端。
⑦策彗:竹制的扫帚,此指鞭子的末稍。
⑧尘不出轨:尘土不从车辙中飞扬出来。
【译文】
凡为妇人驾车,须先以左手执辔,同妇人侧背而立,然后用右手驾驶;
为国君驾车,则面向国君,并稍俯身,以表敬意。国君不乘坐样式不对称的
车。
在车上不要大声咳嗽,不可胡乱指点。站着,视线前及轮转五圈(约
为九丈九尺)的距离;凭轼行礼时,视线及于马尾;转头看时,视线亦不超过
车毂。进入国中就改用鞭子末梢摩擦着马,让它慢慢行走,以使灰尘不飞
扬于辙迹之外。
【原文】
国君下齐①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②,式路马。乘路马③,必朝
服,载鞭策,不敢授绥,左必式。步④路马,必中道。以足蹙⑤路马刍⑥,有
诛;齿⑦路马,有诛。
【注释】
①齐:与'斋'通假。
②下公门:在国君的门前要下车。
③路马:代指国君的车马。
④步:步行牵车前行。
⑤蹙:践踏之意。
⑥刍:粮草之意。
⑦齿:计算年纪。
【译文】
国君乘车经过宗庙时要下车步行,遇到披彩绣的祭牛时要扶轼行礼;
大夫、士乘车经过国君门口时要下车步行,遇到礼车用的驾马时要扶轼
行礼。在乘坐国君的马车时必须穿着朝服,带着鞭策,不能够递上登车的
绳子,在左边车上站着必须扶轼而立。在牵着礼车用的路马行走时,必须
走中间的大路。凡用脚践踏路马的食草的人要受到责罚;随意估量路马
年龄的人要受到责罚。
【原文】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①。
执天子之器,则上衡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③。
【注释】
①带:古人系在衣服外面的长带子,离地大约四尺半的样子。
②上衡:高于心脏的位置。
③提之:手放松提上就可以。
【译文】
凡捧着东西时要捧到胸前,提着东西时,要提到腰带。
拿着天子的器用时要高举过胸,拿着国君的器用时要平于胸口,拿着
大夫的器用时要低于胸口,拿着士的器用时手放松提上就可以。
【原文】
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①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
车轮曳踵②。立则磬折③,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④。
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⑤。
【注释】
①币:指的是行礼时所用的束帛,大约有二十丈。
②车轮曳踵:像车轮滚动一样不张扬。
③磬折:弯腰的样子。④佩委:指的是腰佩要垂到地上。
⑤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古人行聘礼时用圭、璋、璧、琮之类
的玉器。其中聘时献圭、璋,礼物没有衬托物,献礼者要掩好正服的前襟,
端庄敬献。享时献璧、琮,礼物有衬托物,献礼者可以解开正服的前襟露
出褐衣。藉,是衬托物的意思。
【译文】
凡手里拿着主人的器物,要小心,如同拿不动的样子。拿着主人的器
物,或束帛之类,左手在上;走路时如同车轮滚过一样不张扬,拖着脚跟走。
站立的姿势,要如同磬一样向前俯,腰佩悬垂。主人直立,腰佩倚附在身,
那么臣的腰佩要悬垂;主人的腰佩悬垂,那么臣的腰佩要垂到地上。拿的
是璧琮之类垫着束帛的玉器,袒衣相授受。拿的是圭璋之类没有垫的玉
器,则披外衣相授受。
【原文】
国君小名卿老①世妇②;大夫不名世臣③侄娣④;士不名家相⑤长妾
⑥。
君大夫⑦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⑧';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称曰'嗣
子⑨某'。不敢与世子⑩同名。
【注释】
①卿老:是上卿之意。
②世妇:指的是在夫人之下、众妾之上的随嫁者。一般指侄女或
是妹妹。
③世臣:父辈时的老臣。
④侄娣:即夫人陪嫁来的侄女或是妹妹。
⑤家相:家臣中最年长的。
⑥长妾:生有儿子的妾。
⑦君大夫:指的是在天子处得到分地的大夫。
⑧余小子:指的是天子在丧的自称。
⑨嗣子:指的是诸侯在丧的自称。
⑩世子:在这里指天子。
【译文】
国君对上卿、世妇,大夫对世臣、侄娣,士人对家相、长妾,不称其名
字。
国君或大夫的孩子不可自称'余小子'。大夫、士的孩子不可自称'
嗣子某',不能和天子同名。
【原文】
君使士射①,不能,则辞以疾②。言曰:'某仃负薪之忧③。'
侍于君子,不顾望④而对,非礼也。
【注释】
①君使士射:古代射箭之时,两两配对称为射耦。
②疾:生病。
③负薪之忧:背柴累病了。
④顾望:看看四周是否有比自己强的人选。
【译文】
国君让士陪贵宾比箭,如果不能射,士就借口有病,说:'某有负薪之
病。'
侍奉君子,若不观察有无比自己更强的人选就回答,就要失礼。
【原文】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①,
谨脩其法而审行之。
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若兄弟宗族犹存,则反告于
宗后②。
【注释】
①皆如其国之故:都还和在自己国家一样。
②宗后:指的是家族的后裔。
【译文】
君子在国之外不要改变原来的礼俗。祭祀的礼仪,居丧的服制,哭泣
的位置,都如同在自己国内的原样,小心遵从法度而谨慎去做。
离开国家已有三代,家中还有在朝廷做官的,或有来往的,以及兄弟宗
族还有在国内的,就要回去告诉族长的后裔。
【原文】
去国三巨,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①之日,从新国之法。
君子已孤②不更名;已孤暴贵③,不为父作④谥。
【注释】
①兴:指做了卿大夫。
②孤:指去世父亲的儿子。
③暴贵:大富大贵的意思。
④作:定、起之意。
【译文】
离开国家已有三代时间的人,宗族中没有官位俸禄在朝廷设列,与祖
国没有赴告往来的,自充任新国卿大夫之日起就要遵从新国的法度。
君子在父亲亡故之后就不要再改名字。父亲已故,即使一下成为显
贵,也不要为亡父定美谥。
【原文】
居丧未葬,读①丧礼;即葬,读祭礼;丧复常②,读乐章。居丧不言乐,祭
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
振书③,端书④于君前,有诛。倒⑤策侧龟于君前,有诛。
【注释】
①读:研究之意。
②复常:回到正常的生活。
③振书:弹掉书上的灰尘。
④端书:整理书。
⑤倒:把……打翻。
【译文】
居丧之礼,没有出葬时要研究丧礼;已经埋葬,要研究祭礼;丧礼完毕
恢复正常,可以读诗歌。居丧不谈乐事,祭祀不谈凶事,在厅堂不谈论妇女。
在国君面前,用手指掸簿书上的灰尘或整理簿书,要处罚。在国君面
前,把占卜用的龟颠倒,要处罚。
【原文】
龟策、几杖、席盖①、重素②、袗絺绤③,不入公门。苞屦④、扱
衽⑤、厌冠⑥,不入公门。书方⑦、衰⑧、凶器⑨,不以告,不入公门。公
事不私议。
【注释】
①席盖:专指丧车上用的伞盖和席子。
②重素:穿一身白色的衣服。
③袗絺绤:穿细葛布和粗葛布的衣服。
④苞屦:草制的丧鞋。
⑤扱衽:指的是把上衣的衣边塞到裤子中。扱,与'插'同音。
⑥厌冠:头上戴着服丧期间的帽子。
⑦书方:办丧事时,记录客人们赠送礼物的桌板。
⑧衰:穿丧服之意。
⑨凶器:指的是办丧事时所用的器物。
【译文】
龟是卜问吉凶用的,几杖是老者扶持用的,席盖是丧车用的东西,衣裳
皆素像丧服,穿细葛布和粗葛布的衣服,不可进入公宫之门。穿丧鞋,上衣
边塞入裤子中,戴丧冠,丧事打扮,不能进入公宫之门。记录送死者物件数
目的桌板,粗麻布丧服,丧葬用的器物,不通报经过许可,不能进入公宫之
门。公家的事不可私下议论。
【原文】
君子将营①宫室,宗庙为先,厩库②为次,居室为后。凡家造③,祭器
为先,牺赋④为次,养器⑤为后。
【注释】
①营:营造,修建之意。
②厩库:马厩,仓库。
③家造:制备家中所用的器具。
④牺赋:祭祀时用的牲口的棚圈。
⑤养器:供生活之用的器具。
【译文】
君子有准备营造宫室时,首先要建造宗庙祠堂,其次是马厩仓库,最后
才是自己的居室。凡大夫在准备制造器具时,首先是祭祀用的器皿,其次
是取赋敛做祭牲的棚圈,最后是自己用的饮食器具。
【原文】
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君子虽贫,不粥①祭器;虽
寒,不衣祭服。为宫室,不斩于丘木②。
大夫、士去国③,祭器不逾竟。大夫寓祭器于大夫,士寓祭器于士。
【注释】
①粥:变卖之意。
②丘木:祖坟上的树木。
③大夫、士去国:在这里指的是向国君进谏三次都以失败告终的
大夫和士一级的官员。
【译文】
无田产俸禄的人,不设置祭器;有田产俸禄的人,先制作祭服。君子即
使贫穷,也不卖祭器;即使寒冷,也不穿祭服。建造宫室,不敢砍伐祖坟上
的树木。
大夫或士人离开国家,不可携带祭器过境。大夫和士人将祭器寄存
在同一官阶的人那里。
【原文】
大夫、士去国,逾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彻缘,鞮屦①,
素幂②;乘髦马,不蚤鬋③,不祭食;不说人以无罪④;妇人不当御⑤,三月而
复服⑥。
【注释】
①鞮屦:是革屦之意。鞮,与'低'同音。
②素幂:用白色的狗皮盖在车上。
③蚤鬋:与'爪剪'通假,是剪指甲、理头发之意。
④不说人以无罪:大夫、士等人由于进谏不从才离开自己的国家,
如果声称自己没有罪过的话,显然有冒犯国君之意,所以不能说自己是没
有罪过的。
⑤当御:接近,服侍之意。
⑥复服: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译文】
大夫、士离开国门之时,不可将祭器带出境外,可以把祭器寄存在大
夫、士那里。在大夫、士离开本国时,一过国境,就要在地上堆起土坛,设
置庙位,望着祖国而哭泣,要穿着素衣、素裳,戴上素冠,去掉衣边,拖着没
鼻子的草鞋,坐着白兽皮包栏的车子,驾着没有剪剃鬃毛的马,指甲不剪,
头发不理,吃饭时不再行祭食礼,见到人不敢说自己没有罪过,不用妇人服
侍,三个月后恢复原来的装束。
【原文】
大夫,士见于国君①,君若劳②之,则还辟,再拜稽首③;君若迎拜,则还
辟,不敢答拜④。
大夫、士相见,虽贵贱不敌,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
人。
【注释】
①国君:在这里指大夫和士随本国国君出行时见到的他国的国君。
②劳:赏赐、慰劳。
③稽首:稽首礼是一种最正式最重要的礼节。
④不敢答拜:不敢与国君抗礼之意。
【译文】
大夫或士人见到他国国君,国君如果慰劳,就要退身避开,俯首至地再
拜;如果国君迎接先拜,就要退身避开,也不敢回拜。
大夫与士相见,虽然主客的身份不相当,主人尊敬客人,就先拜见客人;
客人尊敬主人,就先拜见主人。
【原文】
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答拜者。
大夫见于国君①,国君拜其辱。士见于大夫,大夫拜其辱。同国始相
见,主人拜其辱。君于士,不答拜也;非其②臣,则答拜之。大夫于其臣,虽
贱,必答拜之。男女相答拜也。
【注释】
①国君:这里指的是他国的国君。
②其:自己国家之意。
【译文】
大凡不是吊丧,不是朝见国君,就都要答拜。
大夫见他国国君,国君拜其访。士见大夫,大夫也拜其访,同国之人第
一次相见,主人拜其访。国君对士,不回拜;不是自己的臣属,就要回拜。
大夫对自己的家臣,即使他地位低下,也要回拜。男女相互回拜。
【原文】
国君春田不围泽①,大夫不掩群②,士不取麑卵③。
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④,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⑤;大夫
不食粱,士饮酒不乐⑥。
【注释】
①泽:打猎的围场。
②掩群:追捕成群的猎物。
③麑卵:指的是鸟兽等动物未成形的幼卵。麑,与'迷'同音。
④不祭肺:古人以肺为食前祭礼所用之物,不祭肺指的就是不杀生
祭祀之意。
⑤县:与'悬'同,是指悬挂挂钟之类的东西。
⑥乐:演奏乐曲。
【译文】
国君在春天田猎,不能包围猎场;大夫不可猎捕兽群;士人不可猎捕幼
兽和鸟卵。
遇有水、旱年头,收成不好,国君不杀生祭祀,马匹不喂谷类,驰车的
大道不除草,祭事不奏乐;大夫们不吃粟米,士人宴客不能用乐待宾。
【原文】
君无故玉①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
士有献于国君,他日,君问之曰:'安取彼?'再拜稽首而后对。
大夫私行②,出疆必请,反必有献。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告。君劳
之则拜;问其行,拜而后对。
【注释】
①玉:指的是贴身所戴的玉配饰。
②私行:为私事而出行。
【译文】
如果不是遭到灾患丧病,国君佩玉不离身。大夫不去掉判悬。士人
不去掉琴瑟。
士人献礼物给国君,国君不接受,后来国君问士人说:'如何得到这些
东西的?'士人先稽首再拜,然后回答。
大夫私事出境,一定要申请,同来必定呈献礼物。士人私自出境,必须
申请,回来要报告。国君慰劳,要拜;问起私行事情,先拜而后答。
【原文】
国君去其国,止①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
士,曰:'奈何去坟墓也!'国君死②社稷,大夫死众③,士死制④。
【注释】
①止:劝告之意。
②死:为……而死。
③众:指军事之事。
④制:执行君王的命令。
【译文】
国君离开自己的国家,要劝阻他说:'为何放弃自己的社稷?'如是大
夫,说:'为什么抛弃自己的宗庙?'如是士人,说:'为什么不顾及自己的祖
坟?'国君应为国家而死,大夫应为军事之事而死,士人应为执行君王的命
令而死。
【原文】
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践阼①,临祭祀,内
事②曰'孝王某',外事③曰'嗣王某';临诸侯,畛④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⑤'。
崩,曰'天王崩';复,曰'天子复矣'。告丧,曰'天王登假⑥';措之庙,立之主,曰'
帝'。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
【注释】
①践阼:这里除院子外,还指庙堂和郊坛等的阼阶。
②内事:指的是在宗庙祭祀。
③外事:指的是在郊坛祭祀。
④畛:与'疹'同音,是告诉之意。
⑤甫:通常指男子的字。
⑥登假:升天之意。假,与'遐'同音。
【译文】
君临天下的叫'天子';在朝会诸侯、分派职位、授予政事、任用以政
务时,自称'予一人';站在主人的地位,祭祖时称为'孝王某',祭郊、社等外
神时称'嗣王某';巡视诸侯国,向鬼神致祭时称为'天王某(字)'。天子死,称'
天王崩';为天子招魂,称'天子王某'不称名。为天子发丧,称'天王登假';位
附入宗庙,立牌位称为某'帝'。天子未除去丧服,曰'予小子'。这样的天子,
活着时称'小子王某';此时死去,也称'小子王某'。
天子宫内女性有王后、夫人、世妇、嫔、妻、妾等职位。
【原文】
天子建天官,先六大①,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
司六典。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②。
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③。天子
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优惠政策 典制六材④。
【注释】
①大:与'太'同。
②众:指的是各自手下的官员。
③职:事情、内务。
④材:器材之意。
【译文】
天子设立官位先设六官,为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
掌管六类制度。天子设五官,为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各自掌
管属下官员。天子设六个府库,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
货,掌管各处的职能。天子设立六工,为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
草工,掌管各种器物的制作。
【原文】
五官①致贡曰享。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②于天子也,曰'天
子之吏'。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自称于诸侯,曰'天子之
老'。于外③,曰:'公';于其国,曰'君'。
【注释】
①五官:指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
②摈:辅佐之意。
③于外:指的是自己的封地之外。
【译文】
五官呈献一年的功绩称'享'。五官之首叫'伯',是管之官。他辅佐天
子,称'天子之吏'。和天子同姓的诸侯,称为'伯父';非同姓的称为'伯舅'。
他们对其他诸侯自称为'天子之老'。对国外之人称'公';对国内之人称'君
'。
【原文】
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①'。天子同姓,谓之'叔父';异姓,谓之'叔
舅'。于外,曰'侯';于其国,曰'君'。
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于内,自称曰'不穀';于外,
自称曰'王老'。
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
【注释】
①牧:指的是每州之长。
【译文】
九州诸侯之首,进入天子的国内称某州为'牧'。同姓的,天子称他为'
叔父';非同姓的,称'叔舅'。国外之人称他'侯';国内之人称他'君'。
那些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等地的诸侯,即使土地辽阔,爵位是
子爵,称他'子'。在国内自称'不榖';对外自称'王老'。
其余众多的小诸侯,进入天子之国称'某国之人';国外之人称他为'子'。
自称为'孤'。
【原文】
天子当依①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
面,诸侯西面,曰'朝'。
诸侯未及期②相见,曰'遇'。相见于郤地③,曰'会'。诸侯使大夫问于
诸侯,曰'聘'。约信④,曰'誓'。莅牲⑤,曰'盟'。
【注释】
①依:与'扆'通假,类似屏风之意。
②期:指的是事先约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③郤地:两国的边界之地。
④信:条文、书面的东西。
⑤莅牲:面对神灵杀生。
【译文】
天子站在绣有斧纹的屏风前,诸侯面向北朝见天子称'觐'。天子(朝
南)站在屏风和门之间,诸公面向东,诸侯面向西称'朝'。
诸侯和诸侯未到约定的日期和地点相互见面称为'遇'。约定日期在
两国之间的空隙地带相互见面称'会'。诸侯派遣大夫相互访问称'聘'。
写下商量确定的条文称为'誓'。杀牲饮血以确实信守诺言称'盟'。
【原文】
诸侯见天子,曰'臣某①侯某②'。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③',其在凶服,
曰'适子孤'。临祭祀,内事曰'孝子某侯某',外事曰'曾孙某侯某'。死曰'薨'。
复,曰'某甫④复矣'。既葬,见天子,曰'类见',言谥曰'类'⑤。
【注释】
①某:代之具体的国名。
②某:代之具体的诸侯名。
③寡人:古代君王的谦称,表示言语少、学识浅之意。
④某甫:代之诸侯的字。
⑤言谥曰'类':指的是让天子给将要入葬的人请谥号,因为它反映的
是一个人的德行,所以称为'类'。
【译文】
诸侯朝见天子称'臣某侯某'。同人民说话自称'寡人',若在服丧期内
见国外的宾客,就称'适子孤'。主持祭祀时在宗庙内自称'孝子某侯某',外
事称'曾孙某侯某'。诸侯死,称为'薨'。招魂时用'字'不用'名'。继位的诸
侯行过葬礼后朝见天子,称为'类见';为父请谥也称为'类'。
【原文】
诸侯使人使于诸侯,使者自称曰'寡君之老'。
天子穆穆①,诸侯皇皇,大夫济济②,士跄跄③,庶人僬僬④。
【注释】
①穆穆:威严的样子。
②济济:庄重的样子。
③跄跄:走路有节奏的样子。
④僬僬:匆忙紧张的样子。
【译文】
诸侯派士人聘于诸侯,那个使者自称为'寡君之老'。
天子的仪容应显出威严的样子,诸侯的仪容应显赫盛大,大夫的样子
应整齐庄重,士人走路的样子应有节奏,庶人的样子应匆忙急促。
【原文】
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
曰'寡小君';自称于其君,曰'小童'。自世妇以下①,自称曰'婢子'。子于父
母,则自名也。
【注释】
①自世妇以下:指的是世妇下面的妻、妾。
【译文】
天子的配偶称'后',诸侯的配偶称'夫人',大夫的配偶称'孺人',士的配
偶称'妇人',庶人的配偶称'妻'。公、侯有夫人、世妇、妻、妾。公侯夫
人对天子自称'老妇';对诸侯自称为'寡小君';对自己国君自称为'小童'。
从世妇往下,都自称为'婢子'。子女在父母面前,称自己的名字。
【原文】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①士';自称曰'陪臣某②';于外③曰'子',
于其国④,曰'寡君之老'。使者自称曰'某'。
【注释】
①某:代指特定的国家。
②某:指代具体的臣子。
③外:别国之意。
④其国:本国之意。
【译文】
各诸侯国的大夫,进入天子国内称'某士';自称'陪臣某';国外人称他'
子',国中之人对国外人说话,称他'寡君之老'。出使之人自称'某'。
【原文】
天子不言出①。诸侯不生名②。君子不亲恶③;诸侯失地④,名⑤;灭
同姓⑥,名。
为人臣之礼:不显谏⑦。三谏而不听,则逃⑧之。子之事亲也,三谏
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注释】
①天子不言出:天子以天下为家,天子出行某地,要说'居某地'。
②诸侯不生名:指的是诸侯在世之时,史书上记录时,不能直呼其名,
要称其爵位。
③恶:指有罪恶的人。
④失地:失去自己的国土。
⑤名:史书记载时,要记录他的真名。
⑥同姓:指的是同姓国。
⑦不显谏:出于礼仪,不当众指责之意。
⑧逃:离开之意。
【译文】
天子出奔,史书不用'出'字。诸侯生前史书不称其名。君子不原谅作
恶的天子和诸侯;诸侯失掉自己的国土,史书也直称其名;或残害同胞,史
书也直称其名。
作为人臣的礼仪:不当众指责国君。数次劝谏仍不听从,就要离开
国君而去。子女侍奉双亲,数次劝说仍不听从,就大声哭泣,听任他们。
【原文】
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①,不服
其药。
【注释】
①医不三世:行医不到三代,指的是没有丰富经验的医生。
【译文】
国君有病,服药时侍臣先尝。双亲有病,服药时子女先尝。如不是医
术精通、经验丰富的医生,不要服用他的药。
【原文】
儗人必于其伦①。
【注释】
①伦:身份地位之意。
【译文】
形容一个人必须符合那个人的身份地位。
【原文】
问天子之年,对曰:'闻之,始服①衣若干尺矣。'问国君之年,长,曰:'
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问大夫之子,
长,曰:'能御矣。'幼,曰:'未能御也。'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谒②矣';幼,
曰:'未能典谒也。'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
也。'
【注释】
①始服:开始穿着之意。
②典谒:主持宴请宾客之事。
【译文】
问天子的年龄,回答说:'听说开始穿多长的衣服了。'问国君的年龄,
如果年长,回答说:'能主持宗庙社稷的事情了。'年幼,则回答说:'不能
主持宗庙社稷的事情。'问大夫的儿子,年长,回答说:'能驾驭车马了。'
年幼,则回答说:'不能驾驭车马。'问士的儿子,如果年长,回答说:'能替
客人传话了。'年幼,则回答说:'不能替客人传话。'问庶人的儿子,年长,
回答说:'能负薪了。'年幼,则回答说:'不能负薪。'
【原文】
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山泽之所出。问大夫之富,曰:'有宰①食力,
祭器衣服不假②。'问士之富,以车数对。问庶人之富,数畜以对。
【注释】
①宰:同'采',指的是封地。
②假:借。
【译文】
问国君的财富先计算国土,然后说山泽的出产。问大夫的财富,说:'
有封地供给衣食,祭器、祭服不用借。'问士的财富,可答车数多少。问庶
人的财富,可答牲畜的数目。
【原文】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①,岁遍②。诸侯方祀③,祭山川,
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④。
【注释】
①五祀:指的是对五种神灵的祭祀。
②岁遍:一年祭祀一次。
③方祀:祭祀国家所在的方位。
④先:祖先之意。
【译文】
天子祭天地之神,祭四方之神,祭山川之神,祭五祀之神,一年内祭祀
一次。诸侯在封国内遥祭四方之神,祭山川、五祀之神,一年内祭遍。大
夫祭五祀之神,一年之内祭遍。士人祭祀自己的祖先。
【原文】
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①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其所祭②而祭
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注释】
①举:再次举行之意。
②非其所祭: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神灵。
【译文】
凡是祭祀,有废止的,不敢再次举行;有的要举行,不能废止。不应该
祭的而祭是无节制的祭祀,称为'淫祀'。这种祭祀不会降福。
【原文】
天子以牺①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②牛,士以羊豕。
支子③不祭,祭必告于宗子④。
【注释】
①牺:指毛色纯的。
②索:选择之意。
③支子:指的是嫡长子以下的众子,包括妾所生的儿子。
④宗子:指嫡长子。
【译文】
天子祭祀用纯毛色的祭牛,诸侯要用特别喂养的祭牛,大夫则选择普
通的牛,士人只用羊、猪。
庶出的子孙不能主持祭祀,祭祀必须告诉嫡长子。
【原文】
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豚曰'腯肥',羊曰'柔毛',鸡
曰'翰音',犬曰'羹献',雉曰'疏趾',兔曰'明视';脯曰'尹祭',槁鱼①曰'商祭',鲜
鱼曰'脡祭';水曰'清涤',酒曰'清酌';黍曰'芗合,'粱曰'芗萁',稷曰:'明粢',稻
曰'嘉蔬';韭曰'丰本',盐曰'咸鹾';玉曰'嘉玉',币曰'量币'。
【注释】
①槁鱼:指的是干鱼。
【译文】
祭宗庙的礼有特殊礼号:牛称为'一元大武',猪称为'刚鬣',豚称为'
腯肥',羊称为'柔毛',鸡称为'翰音',狗称为'羹献',雉称为'疏趾',兔称为'明
视';干肉称为'尹祭',干鱼称为'商祭',鲜鱼称为'艇祭';水称为'清涤',酒称为
'清酌';黍称为'芗合',粱称为'芗萁',稷称为'明粢',稻称为'嘉蔬';韭称为'丰
本',盐称为'咸鹾';玉称为'嘉玉',币称为'量币'。
【原文】
天子死称为'崩',诸侯死称为'薨',大夫死称为'卒',士死称为'不禄',庶
人称为'死'。在床曰'尸',在棺曰'柩'。
【译文】
天子死称为'崩',诸侯死称为'薨',大夫死称为'卒',士死称为'不禄',庶
人称为'死'。死人在床称为'尸',已在棺内称为'柩'。
【原文】
羽鸟曰'降',四足曰'渍'。死寇曰'兵'。
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
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译文】
飞禽的死叫做'降',走兽的死叫做'渍'。死于敌寇的人叫做'兵'。
祭祀时,祖父称'皇祖考',祖母称'皇祖妣',父亲称'皇考',母亲称'皇妣',
夫人称'皇辟'。
活着时称'父'、称'母'、称'妻';死后称'考'、称'妣'、称'嫔'。
【原文】
寿考①曰'卒',短折②曰'不禄'。
【注释】
①寿考:正常的老死。
②短折:夭折而亡。
【译文】
寿终老死的叫做'卒',年少夭折的叫做'不禄'。
【原文】
天子视不上于袷①,不下于带②。国君绥视③。大夫衡视④。士视
五步。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⑤,倾⑥则奸。
【注释】
①袷:与'借'同音,指的是衣领。
②带:系在衣服外面的长带子。
③绥视:视线向下。
④衡视:目光平视。
⑤忧:拘谨。
⑥倾:歪着脑袋斜视。
【译文】
瞻视天子,视线不能高于衣领,不低于系在衣服外面的长带子。瞻视
国君,视线稍向下。瞻视大夫,可视线平直面对面。士人,视线可及五步左
右。凡是注视对方,视线超过面部就显得傲慢,低于对方腰部就显得不自
然,斜眼看,显得心术不正。
【原文】
君命,大夫与士肄①。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朝
言不及犬马。
【注释】
①肄:研习之意。
【译文】
国君有命令,大夫与士应研习。在版图文书之处应讨论版图文书;在
宝藏财帛处应讨论宝藏财帛;在车马甲兵处应讨论车马甲兵;在君臣议事
之处,应讨论政事施为。讨论政事不可涉及犬马之类。
【原文】
辍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故'辍朝而顾',君子谓之固①。在朝
言礼,问礼对以礼。
【注释】
①固:无理的样子。
【译文】
中止朝见,各自散归时,回头看望,没有题外之事,一定有不正当的念
头。所以'辍朝而顾',君子视之为粗鲁无礼。朝廷上到处讲礼,问话有礼,
答话也要有礼。
【原文】
大飨①不问卜②,不饶富③。
凡挚④,天子鬯⑤,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挚匹⑥。童子委
挚⑦而退。
【注释】
①大飨:国君宴请诸侯。
②不问卜:飨礼用在祭祀时是需要占卜的,在天子宴请时,不用占卜。
③不饶富:不再增加已经备好的礼物。
④挚:古人见面时拿的礼物。
⑤鬯:与'唱'同音,是酒的一种。
⑥匹:家养的鸭子。
⑦委挚:放下礼物之意。
【译文】
大飨之礼,不用卜定日期,礼数完备,不用增益。
凡是礼品,天子用酒,诸侯用圭,卿用羔羊,大夫用雁,士人用雉,庶人用
鸭子。童子放下礼物就可以走。
【原文】
野外军中无挚,以缨①、拾②、矢可也。
妇人之挚,椇③、榛、脯、脩④,枣、栗。
纳女于天子⑤,曰'备百姓'⑥。于国君,曰'备酒浆',于大夫,曰'备扫洒
'⑥。
【注释】
①缨:指的是马缨。
②拾:射箭时套在胳膊上的臂套。
③椇:与'举'同音,一种味甜的干果。
④脯、脩:都是指的干肉。
⑤纳女于天子:送女子嫁给天子之意。
⑥备百姓:同'备酒浆'、'备扫洒',地方用英语怎么说 都是谦词。
【译文】
野外军中找不到礼品,用缨、拾、矢也行。
用于妇女们的礼物,有椇、榛子、肉干、枣、栗子。
送女子嫁给天子称为'备百姓'。到国君那儿称为'备酒浆',到大夫那
儿称为'备扫洒'。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08:00: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5296043535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负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负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