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西游之始】
清角吹寒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唐诗素有“初盛中晚”之分,而《西游记》中
出没的那些唐朝妖魔们,亦有“初盛中晚”之分:
“初西游”从大唐贞观十三年九月,即第十三回三藏出长安算起,一直到贞观十九年秋末,
即第四十九回鼋渡通天河之后,共六年多的时间。“初西游”的时间跨度虽最大,妖魔的成就
却是最低:双叉岭的熊山君、寅将军和特处士,黑风山的白衣秀士和凌虚子,白虎岭的白骨夫
人等,仿佛都是从《玄怪录》或是《宣室志》里直接跑出来的--它们虽是妖魔,只可惜文
艺气息太重,与六朝以来所流行的灵异志怪放在一起,几乎无法区分。
作为“初西游”时期的妖魔,我们不能对之要求过高--倘若一开始就出现“牛魔王”或是
“狮驼三魔”这种级别的BOSS,月下独酌翻译 那么唐三藏一出长安就会葬身魔口,整个《西游记》想不
夭折都很困难。世界级大河长江,源头一样是窄窄浅浅、弯弯曲曲的,但没有这窄窄浅浅和弯
弯曲曲,也就没有了下游的浩浩荡荡与滚滚滔滔……“初西游四魔”分别是黑大王熊罴、黄袍
奎木狼、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这是一群英气勃勃的妖魔,也是一群前程大好的妖魔:熊罴文
武全才,被观音菩萨收做了守山大神;奎木狼为情下界,历尽情劫后重归斗牛宫;金角大王和
银角大王因公下界,经历一场兄弟之情后,双双返回兜率宫。他们四个能量虽然有限,但先声
夺人,分别揭开了“自学成才”、“天上下凡”以及“超级法宝”三大模式的序幕,并为
《西游记》其他妖魔的出场准备好了必要的布景和合适的气氛,单等一声春雷炸响西行的道
路。
历史选择了牛圣婴,由它来完成这为《西游记》展开一个新天地的使命。红孩儿牛圣婴
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妖魔,它仿佛小巨人一样挺立在火云洞前,面对那骄狂的猴子,喷出了漫天
的火焰,它不只是烧着了猴子,更是点燃了“盛西游”的导火索--轰的一声巨响之后,传统妖
魔的文艺腔和笔记味被炸得粉碎,而永远辉煌的“盛西游”时期则被唤醒。
“盛西游”时期从贞观十九年严冬,即第五十回金山逢魔开始,一直到贞观二十年初冬,
即第六十一回祭赛国救僧之前,时间虽然短暂,却接连涌现出了一系列叱咤风云的顶级妖魔:
独角兕大王出现了,只见它将圈子一晃,收尽了天庭和西天的兵刃;蝎子精出现了,它将
尾巴一摇,连如来佛祖都吃了大苦头;六耳猕猴也出现了,它上演了一场“真假猴子”的经典
剧目,除如来佛祖和谛听以外,天上天下竟无人能识……它们或发挥了法宝的终极性,或体现
了女性妖魔“巾帼不让须眉”的事实,或是展示了超级盗版的厉害--他们是“盛西游”时期的
开路先锋,亦是“盛西游”时期的风云妖魔,以灼人的气势,显示着这一时期妖魔的可怕实力。
终于大力牛魔王也出现了,他携手罗刹女,以震动千古之势,顶天踏地对抗上下四维的诸
路神佛,这是巨牛昂首天外,竖起双角挑动大千世界时才能体会到的感觉,这是一种属于男性
的倾国倾城。正是这个超级巨牛,将“盛西游”时期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然而“盛西游”
时期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自牛魔王被擒之后就破了功--这场神魔之战仿佛是个巨大的爆
竹,在辉煌的同时亦将“盛西游”的气象崩得七零八落,自此《西游记》进入了“中西游”
时期。
“中西游”时期从贞观二十年初冬,即第六十二回碧波潭擒妖开始,一直到“贞观二十四
年”秋,即第七十三回黄花观中毒之后,历时整整四载寒暑。这一时期所出现的妖魔,有其特
殊性,即“盛西游”之后的阴影--正当它们乐观自信地走向生活时,却突然之间天崩地裂,日
月无光。整个时代突然变得厉害,它们不得不背负着沉重的失落感,在冷漠的妖魔生涯中,无
可奈何地去寻求自己无从把握的归宿,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耐人寻味之处:
九头虫出现了,它以极其怪异的相貌赚得了无数眼球;黄眉童子出现了,它以“小雷音寺”
佛祖的身份公然挑战西天的权威;赛太岁出现了,它以独特的愚蠢和怕老婆征服了广大读者;
而百眼魔君也出现了,它以自己那菠萝一样周身是眼的身体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这些个性极强、妙想天开的妖魔们,极力想把“盛西游”之气象召唤回来重振雄风,可偏
偏功夫又达不到顶级妖魔的水准,于是它们只得从左道旁门入手,开创了一个奇崛险怪的时代。
它们大声疾呼“不出名、毋宁死”的口号,长脑袋、充大牌、怕老婆、脱衣服等,真是无所不
用其极,它们想用异端的强力重新推出一个新的高峰,客观地来说,它们成功了,这种近乎搞
怪作秀的风格,使《西游记》呈现出又一个稀奇古怪的新天地。
然而,《西游记》中的妖魔们毕竟走上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在“中西游”时期的短暂
康平之后,它们又跌进了“晚西游”的衰飒之中,根本来不及叹息。
“晚西游”时期从“贞观二十四年”秋,即从第七十四回狮驼岭斗三魔开始,一直到“贞
观二十七年”秋,即第一百回“五圣成真”结束,除了“狮驼三魔”流星般的辉煌之外,“晚
西游”这三年过得实在是衰败不堪:寿星的鹿跑出来耍梁山好汉的威风,要挖人心做长生不老
的“醒酒汤”,就连那完全没有用处的艾叶花皮豹子精竟也玩起了“鸡冠子刘武周式”的真假
人头把戏,至于金鼻白毛老鼠和月里玉兔,更是争着要和唐三藏上床,这完全是蝎子精的摹本,
毫无新意。而取经团的作为更是叫人恼火,纯属自找麻烦--救小儿招惹了国师妖道,救女人引
出了荡妇淫娃,看花灯看出了三只犀牛,当老师惹出了一群狮子,求雨求出了“披香殿三事”,
打劫匪打出了一场诬告官司……其中种种衰事,真是颓败得一塌糊涂。
“狮驼三魔”的出现,既是精彩无限,又是回光返照,青狮和白象当然是摆设,它们只是
金翅大鹏雕拉过来凑数的,作为一个凶狠的魔头,它的眼前一片朦胧,一翅九万里,却不知风
从哪里吹来,也不知路将往哪里去,当它高叫“我们一齐上前,使枪刀搠倒如来,夺他那雷音
宝刹”的时候,其实它内心也是空虚与迷茫的,在它向如来佛祖“飞蛾扑火式”的攻击中,也
宣告了“晚西游”妖魔们的日暮途穷。
自“狮驼三魔”之后,《西游记》中就再没有出过大魔头了……从“贞观二十五年”起
涌现出来的“晚西游”妖魔,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妖性多于魔性,而妖性中又泛滥着人
性”:鹿国丈把持朝政,狐妃子媚祸后宫;白毛老鼠讲究娶亲礼仪,玉兔公主更是大招驸马;
黄狮精和人类做买卖居然童叟无欺,九元灵圣竟然讲起了交换俘虏的道义;辟寒儿、辟暑儿、
辟尘儿这三个妖怪,更是没出息到骗村民的香油喝。妖魔们学什么不好,竟学起了人类的那一
套世间百态,混到这份儿上,《西游记》的妖魔体系也就奄奄一息,只有等着彻底崩溃了。
“晚西游”的最后一声失落,竟来自通天河的老鼋--它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角色,但
由于唐三藏的虚伪,它奋力把取经团掀到河里,完成了取经团的最后一次劫难。通天河怒腾的
波浪,是在哀悼全体妖魔的沦落,也是为“晚西游”乃至整个十四年旅程送终。
《西游记》的妖魔们在历经“初盛中晚”四个时期之后,这场中国妖魔史上的风花雪月,
终于黯然收场--它们留给世人的,只有一声叹息而已……长安日下--不应回首,为我沾衣贞观
十三年九月十二日,天气晴朗,唐三藏法师意气风发地踏上了西行的第一步。
在行走了两天之后,到达了名刹法门寺,由于是奉旨出行,所以法门寺的大小僧众约五百
余人排列两边,按照接待中央首长的规模接待了这位三藏法师。在晚上特别安排的“取经研讨
会”上,僧众就取经一事采访了唐三藏,并提出了许多尖锐而实际的问题--“请问大法师,西
去的路途甚远,据说有十几万里之遥,而听说您手上只有大唐国贞观初年的地图一份,请问您
将怎样保证西行的路线是正确而无误的?”
“请问大法师,从我大唐国到西天雷音寺所在天竺国,中间据说有大小国家无数,听说您
精通梵文,但其他国家的语言应该不光是汉语和梵文两种,请问您将如何解决语言问题?”
“请问大法师,据说西天路上山高水长,其中妖魔鬼怪无数,请问您依靠什么来降妖伏魔
呢?”
“请问大法师,您是否愿意将此次行动的全程整理成如《大唐西域记》之类的书出版
呢?”
……问题都很麻烦,唐三藏听着都头痛,索性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拿手指点了点心脏的位
置,点了点头,底下的和尚若有所思:“哦,法师估计要闹心脏病,都说不出话来了。”于是
连忙上前询问:“大法师,您怎么了?”
只见唐三藏长出了一口气,说道:“诸位,所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曾
发过大誓言,这次西去,一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保佑我大唐皇图永固啊!”话音刚落,掌声
一片,当下就有佛门记者整理了这番意义非凡的讲话,星夜发往长安,标题为“为报皇恩肝脑
涂地鞠躬尽瘁,忠心赤胆大阐法师努力行西”。
又过了数日,三藏以及两名随从来到了河州卫,也就是大唐的山河边界处。这里有一处山
岭唤作“双叉岭”,形状甚是凶恶。岭上有三个妖魔,分别是熊精、虎精以及牛精,大概是这
几天过往的旅游团太少,三个妖精在岭上终日吃素,正饿得发昏。突然听小妖精来报,说陷坑
里逮住了三个肉人,妖怪们大喜,连忙前去改善伙食。
要说三藏和那两个随从也是倒霉,刚一上岭就落了陷坑,三人放声大哭。众妖魔赶来一看,
呵!三个好窝囊的脓包,三个好肥的肉人!于是吩咐厨子,就地剥皮生啖,吃个新鲜的!那两
个身材健壮的随从很快就被分而食之,虽然两个人的肉少说也有三百多斤,但给众妖分配之后,
也只够一个小饱而已。再看那忠心赤胆大阐法师唐三藏,已然吓晕过去--有没有尿裤子不知道,
反正他这会儿不省人事,果然是“心灭种种魔灭”了。虎精见这大胖肉和尚晕了过去,只怕刚
受吓的人肉酸,于是准备等他明天醒来之后,再做细细料理,于是三藏这才侥幸留得了性命。
当天夜里,也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朝三藏吹了一口仙气,这才悠
悠转醒。白胡子老头儿使出神通,带着三藏牵着马匹行李就往外跑,当离开了危险地带后,白
胡子老头儿这才对三藏解释了原因:“法师,你可是上天指定的取经人,一身的藿香正气,故
妖怪吃你不得,如今你已经脱险,赶紧西去吧!”三藏此时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感谢不已,伸手
就要去抓老头儿的胳膊,想央求他直接保护自己去西天算了。白胡子老头儿估计早就料到三藏
会来这一手,于是化作清风而去,叫三藏抓了一个空,只看到天上飘下来的一张帖子,上面写
道:“我是太白天上星,下凡搭救你性命,前头自得高手助,莫要生出抱怨心!”
既然太白金星有明示,三藏只好继续摸黑前行,虽然没有生出什么抱怨之心,但恐惧之心
却是涨大了十倍,虽然他努力地走了好几个小时,饿得头晕眼花,手足无力,却依旧在山岭中
打转转,正在无奈之时,只见前面出现了十分奇异的景象,按书上的原文来说,“只见前面有
两只猛虎咆哮,后边有几条长蛇盘绕,左有毒虫,右有怪兽”,把个三藏堵在中间--在山里遇
见个蛇,碰见个虎也就罢了,这和尚赫然是进入了一个野兽的包围圈里,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走
的。三藏被吓得手足发软也就罢了,更可气的是那匹马竟然也和他一个德行,直接跪趴在地上,
打又打不起,牵又牵不动。
正在这危急的关头,突然在山坡上出现了一个天神般的人物,手执钢叉腰悬弓箭,只听得
一声断喝,把野兽们吓得屁滚尿流四散而去,好个大唐出身的三藏大法师,见此情形也不含糊,
扑通一声,合掌跪下就磕头,高叫道:“大王救命!大王救命!”只见那条汉子到跟前,放下
钢叉,用手搀三藏道:“长老别怕,我是个山里的猎人,叫刘伯钦哩!刚刚出门来打老虎做菜,
没想到吓着了您,对不起哈!”三藏见是个会说话的人,这才减肥励志图 把胆放回了腔子里,平复了心情
道:“贫僧是大唐驾下钦差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刚刚遇着些狼虎蛇虫,不能前进,你这一
来吓走了野兽,救了我的性命,真是多谢多谢!”三藏心想把钦差的身份亮出来,多少都会有
点儿好处。果不其然,刘猎户一见这是个皇上委派的和尚,不好怠慢,于是主动邀请他去家里
歇息,并答应第二天送三藏上路。三藏见有能人保护,自是欢喜得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牵马
随行。
当性命有了保障之后,饮食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和尚要吃素,而刘猎户一家靠打猎为生,
平时所吃之物多是兽肉腥膻,就是偶然吃点竹笋或是豆腐,那也是用动物脂肪煎炸烹制,三藏
此时表现出了作为一个佛门弟子的意志坚定,拒绝进食,搞得刘猎户十分尴尬。面对三藏的素
食要求,还是刘家老太太有办法,她先将小锅取下,着火烧了油腻,刷了又刷,洗了又洗,放
在灶上使唤。再将些山地榆叶子,着水煎作茶汤,然后将些黄粱粟米,煮起饭来,又把些干菜
煮熟,盛了两碗,拿出来铺在桌上侍候高僧。三藏一看果然是正宗的素食,便端坐在桌前,双
手合十诵道:“感谢我佛如来以及观音菩萨赐予我的饭菜,阿弥陀佛!”这才进食。
三藏吃也吃了,住也住了,打搅了人家大半天的,不做点什么似乎也不好意思,正巧刘猎
户家要给死去的老爹爹做一个周年之忌,于是他便拈了香,敲响木鱼,念起了经文,烧了纸钱
纸马,超度一番以示感谢--所谓念经超度者,其实就是和尚念起经来,传达一个信息:某某某
是我们西天佛国的关系户,下面的有关负责人注意了,尽量通融通融吧!作为如来的转世弟子
的请求,估计阎王还是要给点面子的,于是刘老爹立竿见影地获得了超度,还给一家老小托了
一个梦,梦中道:“我在阴司里苦难难脱,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圣僧,念了经卷,消了我的
罪业,阎王差人送我上中华富地长者人家托生去了。你们可好生谢送长老,不要怠慢、不要怠
慢。我去也!”由此可见人情之重要,实在是胜过一切也!
老头子投胎富贵人家,刘猎户全家自然笑得合不拢嘴巴,于是准备了一两银子要送给三藏,
但三藏此时恨不得拿一百两银子给刘猎户,求他给自己当保镖,于是他很坚定地拒绝了银子,
并且说道:“你肯发慈悲送我一程,足感至爱!”这样的事情在刘猎户看来自是小事一桩,于
是就欣然答应,而此时三藏这厮正在琢磨怎么劝说刘猎户做自己的徒弟,保护自己上西天--两
人各怀心事上路不提。
刘猎户带上了两三个家童,一起全副武装地保护三藏赶路,那场面真个雄赳赳、气昂昂,
把个三藏乐得心里直翻跟头。大伙走了半天的工夫,到达了一座雄伟的大山中间,只见刘猎户
猛一转身,站立不动,说道:“长老,就送到这里啦!剩下的路您就自己走吧!”三藏一听,
险些要哭,于是连忙从马上滚了下来哀求道:“大英雄!俗话说得好,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
西,麻烦你再送我一程吧!”刘猎户一见这个孬和尚讹上自己了,气就不打一处来,心说:再
送你一程?难道要我把你送到西天才算完?我有妻儿老小的,难道真随你做和尚吗?不如我一
钢叉送你上西天算了!于是对三藏正色道:“长老你不知道,此山叫做两界山,东半边属我大
唐所管,西半边乃是鞑靼的地界,我不似你有出境手续,再者说,那一边的豺狼虎豹和我语言
不通,就是送你过去我也无法帮你降伏那些畜生,你还是自己走吧!”三藏一听此言,心惊肉
跳,连忙轮开手抓住刘猎户的衣服死死不放,并且放声大哭--这些泪水名义上开的是“洒泪分
别”的发票,其实走的却是内心极度恐怖吓出来的账。刘猎户望着这个耍赖皮的孬和尚,实在
没有办法,劝也不是扶也不是,索性一言不发、冷眼观瞧。
就在此时,山脚下突然传出了一声巨响,似人声非人声:“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
正在哭天抢地的三藏突然被这声音一吓,登时变得仿佛白痴一般,一时险些大小便失
禁……家童在后面将他扶住,说道:“这声音估计是那压在山脚下的老猴子叫的!”文化素养的核心 三藏哆哆
嗦嗦地问道:“啥猴子?”刘猎户笑道:“长老你有所不知,这山原叫做五行山,直到唐王征
西定国时才改名叫做两界山。传说这山是王莽篡汉之时从天上掉下来的,下压着一只猴子,五
百多年也死不了,是一处名胜古迹,长老既然有兴趣,不妨和我们去瞧瞧!”
在《一千零一夜》中的“辛巴达航海旅行的故事”里,曾记载着一种叫做“海老人”的
生物,长得好像一个老人,相貌威严,但下身却是两条粗黑的水牛蹄子腿,常坐在河边请求路
人驮它渡水,一旦得逞,就用那对粗腿死死地骑住路人的脖子,拼命地当牲口使唤,至死方休
--此时的三藏简直就是一个中国式的“海老人”,恨不得长在刘猎户的身上,于是就紧紧地随
他来到了两界山脚,在一个小圆洞中见到了一颗长满青苔的猴子头,那猴子头望着眼前的三藏,
问道:“你是西天取经的师父吗?”三藏疑惑地点了点头:“你是猴头菇吗?”那颗猴子头说
道:“我有身子哩!由于当年闹了天宫,被如来压在此处,只露出了一个脑袋罢了!你既然是
去取经的,按菩萨的指示你就是我师父了,我本领很大,可以给你当保镖兼做徒弟,你看如何?
要是可以你就先放我出去。”三藏强撑着笑脸道:“好是好,你本领大都出不来,贫僧我一丁
点儿本事也没有,如何救你出去?更何况就算这荒山上能买到锄头,可我要把你挖出来估计也
要一百年啊!”猴子头眨了眨眼,道:“其实不难,这山顶上有张如来签字的封皮,你把它揭
掉我就可以出来了!”
三藏几乎是紧紧地缠在了刘猎户的身上,赔笑道:“英雄,要不你陪我走一趟?”刘猎户
急于想摆脱三藏这个东方的“海老人”,虽极不情愿,也只得又哼哧哼哧地扶着他走上了山顶。
爬了半天的工夫,他们总算在山顶上找到了一张写着金字的封皮,三藏多了一个心眼,默念道:
佛祖啊!菩萨啊!弟子在这儿遇见了一颗猴子头,要是他真的能给我做保镖呢,您就叫我揭得
起这张封皮;若是这个家伙没什么本事,只是想叫我放它出来行凶,您就叫我揭不下这个封皮,
叫这个骗子压到世界末日吧!”
结果当然是揭了下来,因为如果没有这只猴子,就靠这个孬和尚,是永远也到不了西天的。
随着一阵天崩地裂,屹立了五百年的五行山坍塌了,囚禁了五百年的猴子被释放了--三藏看得
出神:哦!这颗猴子头还真有个身子,而且本领似乎比刘猎户大得多了……猴子朝三藏猛地磕
了几个响头:“师父!弟子出来了!以后我就保着你去西天了!”三藏激动了,但比三藏更激
动的人是刘猎户--可算找到替死鬼了!于是刘猎户向三藏先道喜,再道别:“长老,你幸此间
收得个好徒,甚喜甚喜,此人果然去得。我却告回。”找到了更靠谱的保镖的三藏,这才放松
了勒住刘猎户的手,合十道:“多有拖步,感激不胜。回府多多致意令堂老夫人,令荆夫人,
贫僧在府多扰,容回时重谢。”
一番客套了之后,三人各走各路--猴子庆幸自己得到了自由,三藏庆幸自己得到了一个武
艺高强的保镖,而刘猎户则庆幸自己摆脱了这个麻烦的脓包和尚。
纳履弹冠--维彼愚人,谓我宣骄五百年的监禁并没有熄灭猴子心中的邪火,它赤身露体地
走出了监狱,它要再去抢一件衣服!哪怕只是一块遮羞布!
就在这个时候,一只倒霉的老虎出现在三藏和猴子的视野之中--三藏惊恐万分,而猴子则
是惊喜万分,因为老虎在它的眼中,只是一块遮羞布的原材料而已。于是猴子挥动了那根闲置
了五百年的铁棒,老虎连叫也没叫一声就毙命当场。猴子走上前去,将虎皮裁成了苏格兰小短
裙围在腰间,瞧着三藏嘿嘿直笑。
这个血腥的场面看得三藏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里直发毛:我的天!我的老天啊!那天刘猎
户斗虎,也用了好半天的工夫,今天这个猴子打虎,竟然只是一棒子的买卖!它得多厉害啊!”
于是他试探着问道:“徒弟啊!你本事可真大,不过那老虎见了你,怎么连反抗都不敢呢?”
猴子得意忘形:“师父,你有所不知,别说是只小老虎,就是一条龙见了我,也是不敢反抗,
谁叫我有降龙伏虎的大能耐呢!”三藏强颜欢笑,奉承道:“不错不错!真厉害真厉害!”猴
子说到兴头上:“师父关于数学的手抄报 ,你的本领大不大?”三藏假装没听见--他抑郁了,他深深地发现,自
己找到了一个顶级的保镖,但同时也是惹上了一个顶级的大麻烦,偏偏这个大麻烦又不是自己
的能力可以搞定的……好在这个抑郁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初冬岭杀人事件”给这个郁闷画
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事情是这样的--三藏师徒二人走在初冬的一座山岭上,虽然天气寒冷,可依然不能阻挡犯
罪团伙拦路抢劫的激情,猴子发现有六个身影正在迅速地接近自己,于是向身后的三藏发问:
“师父,有人打劫,怎么办?”连问两声没有回音,一回头,只见那三藏早已经吓得从马背上
落了下来,缩在草地上发抖,猴子笑道:“师父,别哆嗦了,人家是给我们送取经物资的哩!”
躺在地下蠕动的三藏牙齿打战,抖道:“你……你……你……耳朵背了还是大唐国语没过关?
没听见那群强盗大老远就在吆喝‘打劫’吗?!这些社会的渣滓要谋财害命的哇!”
既然三藏不相信自己的本领,猴子决定自己行动--这也只需要六下铁棒而已。砰砰几下铁
棒,六个强盗被挤压成了一种扁平的形态,猴子将强盗的钱包尽数取了,拿到三藏面前请功:
“师父,他们送来的物资,请过目。”
可猴子哪里想到,刚刚萎缩在地的三藏此时仿佛打足了气,显得无比高大,怒斥道:“你
这个凶手!那几个强盗就是拉到法庭上去审判,最多也就是个终身监禁,你何苦做此杀孽!你
是有本事,你有本事赶走他们不就得了?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不
分青红皂白,一下子全打死了?你哪里有一点点儿的慈悲心啊!好在你是在山野中杀人,我们
还可以假装不知道偷偷溜掉,若是闹市区你再行凶杀人,众目睽睽之下,你跑得快,我跑得慢,
人家抓我坐牢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猴子愣住了:“师父,他们要杀你啊!我若不打死他们,你可就没命了啊!难道保护你也
有错吗?”三藏正义凛然地说道:“有错!大大地有错!他们就是要杀我,那也只是一条性命
而已,但你为了保护我,却害了六条性命,你不觉得羞愧吗?我们出家人,宁可被杀死也绝对
不能杀人!这个事情若是告到人民法院去,纵然你爹是中央首长,也是说不过去!”
猴子愈发糊涂了,这个老和尚莫不是个傻子?于是言道:“师父,既然你恁地不怕死,那
又何必要我来保护你的安全呢?我当年占山为王时,打死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若是按你的说
法告状,只怕有多少卷宗也写不完啊!”三藏出离愤怒了,他义愤填膺地叫道:“凶手!刽子
手!屠夫!就因为当年你没人教养,罪恶滔天,所以你才会被压在山下五百年。现在老子收留
你,若是还敢像以前一样行凶杀人,你根本就不配做什么和尚,更别说去什么西天了!你真是
太坏了!真是太恶劣了!”
如果说三藏还有什么本事的话,那就是“揭短”加上“气人”--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听
到三藏这样一番恶语,简直就要发疯,它很想给这个老和尚一铁棒作为分手礼物,但还是想起
了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强压住了心头的怒火,放松了攥紧的铁棒,说道:“你也不用说得这样
难听,既然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那么不用你老人家嫌弃,我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便是
了!”
三藏闭目养神,根本不答理它,猴子叹了口气,说一声“老孙去也”便以光一样的速度消
失了。当三藏急抬头睁眼的时候,一个人影也不见了,心里就是一凉,为了心理平衡,只好自
我安慰道:“这只死猴子!这等不受教诲!我只是说他几句,怎么就跑了?也罢,是我命里不
该招徒弟,佛祖啊!这可不怨我啊!”
这几声并不诚恳的言语,刚巧被路过的观音菩萨接收了。菩萨眉头一皱,对这个道貌岸然
的和尚大为不满,但为了取经行动的顺利,没奈何还是要助他一助的,于是菩萨想起了怀中深
藏着的三个紧箍儿,这是如来佛祖的秘传,按照他的原话来说:
此宝唤作“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
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
箍儿与他带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
我门来。
由此看来,这三个紧箍儿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依靠“勒脑门”的法子来形成条件反射,
其物理损害性大得惊人,貌似装了铡刀的“思想贞操带”(而且没有钥匙)。按《西游记》
文本中的描述来复原的话,“紧箍儿”和“禁箍儿”是两个线状的密闭的圈圈,触肉就生根,
带在头上就休想取下来,材料大概是两个“语言记忆合金”,平时大小合适,不痛不痒,但一
旦念起有关的字眼,该合金就会迅速收缩,念得轻一点儿能把脑袋勒成葫芦,要是念个没完那
就相当于开颅手术,其痛苦程度难以想象;而“金箍儿”则似乎更加恐怖,大概是金子分量大,
一个箍儿丢出去可以化做五个,分别套住手腕脚腕以及脑门,把有关字眼多念上几念,不光脑
袋要完,恐怕连手脚也要残废。
佛祖拿出如此的刑具,“管叫他入我门来”之言果然不虚--好在此物稀少只有三个,若是
天下的女子人手一个袖珍版紧箍儿,直逼男人的下三路……或是用来管老公,或是用来追男人,
“管叫他入我门来”这句话怕也是应验得很,从此男人的噩梦时代就要来临了。
话说观音菩萨有心相助,于是摸出了一只“紧箍儿”缝在花帽儿里面,然后自己变作一个
老婆婆拦住了失魂落魄的三藏,问道:“长老啊!你是从哪里来的?咋一脸的哭相?”三藏回
了回神,报了一遍家门:“弟子乃东土大唐奉圣旨往西天拜活佛求真经者。”老婆婆道:“西
天距此地何止十几万里,你一人一马没人保护如何走得到?”三藏闷道:“原本前日收了个徒
弟,只是它生性凶恶不听教诲,我只说了几句,它就翻脸跑路了。”老婆婆道:“这个简单,
我这有衣服一套帽子一顶,你那徒弟若是穿上,保准就服服帖帖!当然,你首先得学会我这篇
‘定心真言’!”
这篇所谓的“定心真言”,就是著名的强制性咒语“紧箍儿咒”,咒语的内容无可考证,
但依照《西游记》的语言风格,倒是可以模仿出一个搞笑版本的咒文:“紧箍咒,咒紧箍,
猴子带帽准认输,若不服,叫你哭,把你箍成毛葫芦,看你认不认师父!”教授完咒语,老婆
婆就化作一道金光溜走了,留下三藏独自端着衣服帽子,将信将疑。
此时的猴子,正在东海龙宫喝茶,龙王以“圯桥三进履”的典故相劝,猴子心中一酸:
“毕竟那和尚救我出了苦海,他念叨几句,虽说是迂腐无知,但毕竟多少还是为我好,我这一
走,实在是对不起他,也罢,还是回去找个台阶下,保他西去就是。”猴子并不知道,它所记
挂着的师父,已经布置好了一个温情的圈套。
“我回来了!师父,您还在这啊!”猴子假装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是啊!我饿了!”
三藏也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猴子十分高兴,师父不追究就好,于是殷勤道:“师父,我腿
脚快,给您去头前化点斋饭吧!”三藏假装镇定:“不用不用,我包袱里有干粮,你拿给我吃
就好!”
于是猴子马上去翻包袱,一套新衣服和一顶花帽子映入眼帘,它很好奇地问道:“师父,
你怎么有这样漂亮的衣服呢?是从大唐带来的新款吗?”三藏的回答有点儿胡说八道:“这是
我小时候的穿戴,可都是好牌子,戴上这帽子,不用学习就能朗诵佛经,穿上这衣服,没学过
礼仪也会行礼呢!”而且原文中用了一句“三藏就顺口儿答应道”--貌似这和尚骗人骗得嘴都
滑了,真不知道“出家人不打诳语”一条他是怎么过关的。
猴子十分欢喜地把帽子戴在了头上,这恐怕是它最后悔的事情了!三藏暗自念起了咒语,
猴子的脑袋第一次感受到了可怕的痛楚,当反应过来是谁在咒它的时候,猴子愤怒地举起了铁
棒,想打烂那张念咒的嘴巴,只可惜当他把棒子举起来所用的时间之内,那张念咒的嘴巴又开
合了一百次--猴子痛不欲生地丢下了棒子,跪在三藏面前哀求道:“师父!师父!我求您别再
念了,我愿听你的教诲,下次绝对不敢了!”
这个咒语实在是太适合三藏了,从此以后,无论猴子跑到天涯海角,只要他上下嘴唇一碰,
包管猴子痛不欲生乖乖回来磕头,当然,“消极怠工”也作如此处理。
此时的三藏表面镇定,心中却是狂喜,因为他真正找回了一个师父的尊严--“猴子,我终
于制伏你了!”
而猴子,别无选择,它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选择的余地……潜龙勿用--委形无寄,但教鹿豕
为群猴子和三藏一路向西,行至蛇盘山时,已经是贞观十三年的腊月寒天。
山中有一条溪谷,叫做“鹰愁涧”,当师徒二人行至此处,山涧一声巨响,水浪分开之处,
竟然嗖地蹿出了一条白色的玉龙,那龙在空中张开巨口,直抢三藏。猴子一见大事不好,立刻
丢了行李,上前把三藏抱下马,掉头就跑。猴子的速度相当快,那龙追赶不上,就把白马连鞍
辔一口吞了下去,又潜入水中。
当猴子把三藏放下的时候,地面上只留下了一担行李。三藏受此惊吓,半晌才合上嘴,问
道:“徒弟,我刚才吓得没睁眼,咱们的马呢?”猴子道:“我看是被那玉龙一口吞了。”三
藏听后立刻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号:“我可怜的马啊!没有你我怎么办?这千山万水的要我
怎么走?靠步行的话,走断腿也走不到啊!”
猴子见这该死的和尚又哭了,不由得心生暴躁,吼道:“师父,咱别这样脓包行吗?你给
我起来,别在地上打滚,给我坐好,我现在就找那厮的麻烦去,一定把马给要回来就是!”三
藏抹了抹眼泪鼻涕,慌忙扯住猴子的腿:“好徒弟,你可别走啊!你要一走,那厮从暗地里出
来把我也给吃了怎么办?那时候人马两亡,大大的不划算啊!”猴子一听火冒三丈,咆哮道:
“你也太他妈的没用了!太窝囊了!又要骑马走,又不放我去寻,好好好!我不走,你就这样
待着看行李,一直坐到老吧!”
正在两相为难之时,半空中有人说话了:“大唐的高僧也不要再哭啦!我们是观音菩萨派
来暗中保护你取经人的‘便衣行动队’哩!”三藏一听见“保护”两字,连忙磕头如捣蒜,猴
子怒气未消,提起铁棒道:“你们几个人给我滚出来,各报门户!”天上的众位一见猴子凶恶,
哪敢怠慢,慌忙介绍道:“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各各
轮流值日听候。”
这帮神仙虽无甚本事,但声势却还是比较唬人,于是猴子下令道:“你们几个给我听着,
好好地看着我师父,我去找那条泥鳅算账去!”众神仙点头哈腰,恭送猴子腾云--猴子刚走,
就见三藏拉着那些便衣神仙,问这问那:“诸位既然是保护我的,但我上次在双叉岭怎么没见
到你们呢?要及时啊!”
却说猴子来到了鹰愁涧,对着水面大骂道:“该死的小泥鳅!给我滚出来!快还我的马
来!”这话骂得实在不轻,龙是水族之王,而泥鳅终日在污泥里度过,在水族中实在是地位低
下,那玉龙自然受不得如此辱骂,于是冲出水来和猴子决斗--其结果相当明显:它远不是猴子
的对手,于是又潜入水中,任猴子在岸上骂得唾沫四溅,玉龙只当自己是个聋子,死活不肯出
来。
猴子水性不好,却也拿它没奈何,只得回转云头来见三藏:“师父,那玉龙被我骂了出来,
不是我的对手,怯战而走,只躲在水中再不出来了。”三藏道:“难道还真它吃了我马?”猴
子白了他一眼道:“你看你说的话!不是它吃了咱的马,它何必要出来和我打斗?心斯大林的女儿 虚就是
了!”三藏见猴子这样说,于是挤兑道:“你前日打虎时,曾说有降龙伏虎的手段,今日见了
龙,怎么就拿它没辙呢?”猴子吃不得人急它,见老和尚抢白了它这一句,脸都红了,于是叫
道:“行了行了!别说了成不成?我这只是中场休息,现在我就去把它给砸死!”
于是猴子二次跳到涧边,因下不去水,于是只把那铁棒在水中乱搅,玉龙在深涧中坐卧不
宁,只得出水迎战--两家又斗了几个来回,玉龙依旧打不过猴子,怀孕会胃疼吗 只好将身一晃,变作一条水
蛇儿溜走了。猴子寻它不到,越发急了,于是叫出了本地土地,土地指了一条明路:这条玉龙
是观音菩萨寄放在此处的,若请得菩萨来,此龙自然降伏。
那么,这条玉龙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被寄放在此地呢?按原文中的记载如下:
空中有一条玉龙叫唤。菩萨近前问曰:“你是何龙,在此受罪?”那龙道:“我是西海龙
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五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
百,不日遭诛,望菩萨搭救搭救。”观音闻言,即与木吒撞上南天门里。早有丘、张二天师接
着,问道:“何往?”菩萨道:“贫僧要见玉帝一面。”二天师即忙上奏,玉帝遂下殿迎接。
菩萨上前礼毕道:“贫僧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路遇孽龙悬吊,特来启奏,饶他性命,赐予
贫僧,教他与取经人做个脚力。”玉帝闻言,即传旨赦宥,差天将解放,送与菩萨。菩萨谢恩
而出。这小龙叩头谢活命之恩,听从菩萨使唤。菩萨把他送在深涧之中,只等取经人来,变作
白马,上西方立功。小龙领命潜身不题。
要知道,“忤逆不孝”可是一项极大的罪名,因为当时的中国人在“孝与不孝”的问题上,
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忤逆事件越多,大家越是兴奋,单等着看热闹,因为只要沾上“不孝”
二字,基本式样就是死刑,当年嵇康就是栽在这个罪名之下的。这样看起来,仿佛“玉龙忤逆”
事件,只是一次凑巧的“废物利用”--反正这条龙也要被处斩,那么还不如它做个脚力去赎罪。
事实上,真相远不是这样:
首先,玉龙是西海龙王的儿子,正式名叫做“敖闰龙王玉龙三太子”,但它却不是太子。
在第四十三回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西海的太子是摩昂;其次,龙宫里宝贝甚多,玉龙
所烧的,是“明珠”而不是“名珠”,那么,这颗珠子充其量也只是一盏吊灯而已,就算真是
一颗无价的宝贝,想来龙王也不会那么小气;再次,西海龙王向来护短,连外甥鼍龙犯事,他
都内部消化了,更何况是自己的儿子?按情形推测,玉龙最多最多是和老爹吵了几句嘴,然后
撒气点了把火,烧了一盏吊灯,因为这个西海龙王就要告儿子忤逆?这未免有点儿太说不过去
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是西海龙王的一个计划:为自己的儿子镀一镀金!众所周知,泾河龙
王是西海龙王的妹夫,但在“泾河龙案”中,西海龙王并没有出来说一句话,为什么?因为这
是计划内的“公务员牺牲”,作为泾河龙王最有用的靠山,西海龙王若是闹上天庭,未免有些
麻烦,于是事先有人和它交涉过,达成了某种“潜安抚”协议:估计是让已故的泾河龙王的某
个儿子下到基层去锻炼,然后进行提拔,也就是所谓的“镀金”。泾河龙王九个儿子,只有一
个鼍龙没有正式工作,这个协议,很可能就是为它而特设的。
但西海龙王也有私心:妹夫泾河龙王既然必然要死,那么自己多爱护外甥也就是了,但
“镀金”的机会千载难逢,名额只有一个,与其叫外甥鼍龙去,还不如叫儿子玉龙去。于是西
海龙王就与观音菩萨说明此意--此时“泾河龙案”尚未发生,观音菩萨从大局着想,也就只好
答应了,于是两人暗地里商量了一出苦肉计:自己先告儿子忤逆,然后再由菩萨出面作保,给
取经人做一个脚力。虽然只是个仆役,但只要跟着取经团走上一趟基层,把金“镀”足,那么
日后的仕途自然不可限量。
至于事情发生的时间,有原文为证:“只是向年间,观音菩萨因为寻访取经人去,救了一
条玉龙,送他在此,教他等候那取经人。”由此可以推断,这一切都是在“观音奉旨上长安”
之前发生的,可见事件的榫铆,对得甚合。
于是观音菩萨赶到了鹰愁涧,收服了玉龙,依照约定,将玉龙变成了一匹白马,意味深长
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你须用心了还业障,功成后,超越凡龙,还你个金身正果。”一句“超
越凡龙”,可见“玉龙忤逆”事件的真相,果然是一个“镀金计划”--结果大家也都很清楚,
玉龙成功地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虽然在念佛排座次的时候是最后一个,但也毕竟是
中央级的领导,和各类龙族官职相比,地位高出不止十倍,简直是天地之遥。
当猴子兴高采烈地牵着白马回来后,三藏所说的第一句话依然十分搞笑:“哎呀!徒弟,
这一会儿工夫不见,咱家的马儿怎么健壮成这样了,你喂了什么补品啊?”猴子嗤笑道:“师
父,你还在做梦吧!这已经是新型号了,是菩萨用那玉龙变成的白马呢!”三藏一听菩萨,连
忙跪下磕头,猴子笑道:“省省吧,菩萨早走了大半天了!”
师徒二人继续前行,至西番哈咇国界时,又有落伽山土地前来赠送鞍辔,猴子将这一副马
鞍辔头架好后,说了声:“师父走吧!”
回头一看,那和尚依旧趴在地上,磕头不止……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04:05: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5155513510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法门寺在哪.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法门寺在哪.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