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特色

更新时间:2023-03-22 17:58:12 阅读: 评论:0

国债如何购买-泡椒牛肉面

洛阳特色
2023年3月22日发(作者:蝴蝶线描画)

河南洛阳城市园林特色探究

作者:闫煜涛,白丹

来源:《广东园林》2009年第5期

城市园林作为历史的纪录者、城市文化的承载者,又是公众活动的场所以及城市生态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洛阳的城市园林秉承历史,充分利用自

然、人文等有利条件,融合城市特征,形成了自身的园林特色。1洛阳园林历史发展与园林文

化特征11洛阳园林历史发展

从夏都斟鄩始,到隋唐洛阳止,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夏朝的祭祀场所“桑社”

是洛阳最早的园林,其后的商、周两朝也在洛阳兴建了宫苑、郊囿等园林。到了汉代,洛阳园

林逐步形成了一些新的园林类型,如上林苑、都城郊野离宫园和宫室园林等[1]。私家园林也

应运而生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园林类型。魏、晋和北魏时代是洛阳园林发展的转折期,魏芳积分的英文 林

园、晋华林园等皇家园林由先前的自然粗犷过渡到了人工自然。同时,随着佛教的逐步发展,

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在洛阳建白马寺,开创了佛寺园林的先河。同时,邑郊风景

园林作为一种新的园林类型逐渐发展起来。

隋、唐、北宋是洛驾考科目一仿真考试 阳城市和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隋西苑和唐神都苑,周百里到二百余里,

规模宏大,离宫罗布。唐宋洛阳城内私家名园星罗棋布,而城郊的别业园林与之领属相望,同

时寺庙园林和邑郊风景园林的数量和范围空前发展,各种园林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这个时

期的造园技艺和园艺水平皆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天下名园重洛阳”即兴于此朝。金、元、

明、清时期是洛阳园林的转型时期,洛阳失去京都地位,不再有皇家林苑和卿相第马武 宅园林,园

林风格也转变为适合市民使用的宜人园林。1.2洛阳园林文化特征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被奉为“人根之

祖”、“人文之祖”。十三朝的古都史给洛阳留下了都城遗址、寺庙、石窟、墓葬碑碣等丰

厚灿烂的文化遗产。121都文化与洛阳园林“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是

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遗存的五处古城遗址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同

时也构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洛阳古都文化。122传统思想文化与洛阳园林洛阳作为我

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源远流长的河洛文化始终处于中国文化发展的核心地位。儒学的源

头是周公在洛阳总结夏、商统治的经验教训而形成的礼乐制度;北宋时,程颢、程颐在洛阳创

立的理学,成为以后各代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久负盛名的白马寺号称“中华第一古刹”,至

今还被中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佛教界公尊为“释源”、“祖庭”;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

产的龙门石窟是佛教艺术和石窟造像的完美结合[2】。洛阳还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纵横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中心所在。在我国诸多历史文化名城中像洛阳这样集儒、道、佛之大

成,能全面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绝无仅有,洛阳足以称得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和东方文

化圣地。123山水环境与洛阳园林洛阳地处黄河之滨,三面环山,伊、洛、瀍、涧四水绕

城。“河山拱戴,形胜甲天下”的自然山水条件为洛阳城市布局和园林构建提供了良好的资源,

无论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庭院都深受其影响。

隋唐洛阳城,四水穿城而过,里坊交错,河网纵横,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山水都城。

隋西苑是中国古代园林史上一个重要的皇家园林,它开皇家大型水景园之先河,对后世皇家园

林影响深远。•家园林中的牛增儒归仁园,“河南城方五十余里,中多大园池,而此为冠”。

在园中筑山,如《旧唐书》“裴度传”中记其“立第于集贤里,筑山穿池,竹木丛翠”。1.2.4

牡丹文化与洛阳园林牡丹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洛阳久为都城,其经济、政治

优势使牡丹文化深深植根于洛阳城。公元六世纪时,牡丹第一次由野生移入隋炀帝的皇家园林

——西苑;唐宋时期,洛阳园林荟萃,牡丹更得以发展。尤其是唐朝时期,从皇家苑园到臣宦

庭园,从文人雅园到民间宅园,种植、观赏牡丹成为了人人向往的社会风尚。

牡丹不仅具有国色天香的姿态,而且包含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同时牡丹又被赋予

高傲、坚贞的文人品格和谦逊、宽容的花王品格。历代歌咏牡丹的诗篇和碑刻,描绘牡丹的丹

青和刺绣作品等难计其数,并且牡丹文化已经延伸到音乐、服饰、食品等各个方面。这些不仅

使得牡丹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也令洛阳园林与牡丹融为一体,可谓“洛阳园林因牡丹而名,

牡丹因洛阳园林而盛。”2借鉴与启示21继承优秀的传统园林文化

由于各种原因,历史留给洛阳的只有沉埋于地下的古城遗址,园林留给我们回味的也只有

传统园林的文化精粹。面对城市化浪潮,洛阳园林如何理解传统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是创建洛

阳城市园林特色的关键。园林文化是活的“文化流”,’永远处在积淀、生长、变化之中。在

继承园林文化精粹的同时,洛阳园林要紧随时代的脚步丰富自我,要为市民营造具有时代精神

的园林,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对历史的模仿或重复,而

应把新的美学观念、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社会需要等反映到城市园林中去。22注重发展历史

文化名城

丰富的文物资源和以牡丹为代表的花木文化等珍贵资源是打造洛阳城市园林特色的基础,

应在城市发展中予以保护和发展。随着时代发展,洛阳原有城区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旧城

改造和新区的开发摆在了人们面前。如何避免洛阳失去自身个性,上演“千城一面”的悲剧是

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城市园林在这里扮演重要的角色。•过城市园林这个特殊窗口,不仅可

以了解城市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能够观察认识市民的文化品位和性格。

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前提下,洛阳城市园林应散发浓郁的文化气息,还要体现兼容并蓄

的帝都大气,发展绿饸络面 色生态园林,展现山水宜居的城市风貌。3建设洛阳城市园林特色

近年来,洛阳提出了“千年帝都、牡丹食人族部落 花城”的城市宣传口号,这不仅是洛阳城市风貌的

体现,也代表了洛阳的城市园林特色。即古今融合、文化浓郁、洛水流情、牡丹飘香的特色。3

1注重保护古城遗址

在洛河两岸,由东往西20km范围内,分布着五大都城遗址夏代都城、商代都城、汉魏都

城、隋唐东都城和东周王城。它们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洛阳的古城遗址的保护必不可少,但数目众多、面积广大的遗址给城市发展带来限制。当

年“远离旧城建新城”的“洛阳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周王城和隋唐东都城,但是由

于种种原因,洛河以北地区的古城遗址基本都被现代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所覆盖,造成了不可

挽回的损失。1995年洛阳市第三期城市总体规划完成,规划中明确规定,隋唐东都城南半部

22km2的遗址作为绿地保护,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新区跨越这22km2向南发展。这一城市

总体规划对洛阳城市园林特色的形成至关重要,在对古城遗址的挖掘、恢复和保护的过程中,

除了着力在建筑、道路这些城市“硬件”以外,还可以根据出土的基址和历史文献,对一些有

重大历史意义的园林进行复原,以再现当年盛貌(图1)。3.2改造历史街区,延续民俗文化

洛阳地上微量的历史遗存虽不能彰显其旧时的辉煌,但千百年来沉淀的文化却渗透在老城

的各个角落。独特的历史街区和特有的民风民俗,无时无处不显示出洛阳城的身份和文化归属。

老城原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的传说,现虽不及当年,但遗留下来的那些大街小巷

依然反映了古时的街景。胡同仅为行人设计,大点的街巷照顾到了行车。部分地段的街道还保

留着旧时的格局和街道尺寸,沿街巷的房屋高低参差,相互间产生着自由、随意的进退,再加

上屋脊高度的微差,多样的门窗装饰和从院墙伸出的古树,形成了老城活泼有机的街道氛围

[3]。

在保护为主、适当改造的原则下,首先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老城区的改造要保留历史遗留

建筑和庭院,延续洛阳老城的民俗特征,营造传统的街巷园林景观。其次,从发展的视角出发,

老城区内的绿量小,要适当补植能体现乡土特色的植物。道路面积宽敞的东、西、南、北大街

上可适当增加行道树;胡同和街巷面积窄小,可适当增加些开花的乔灌木,丰富街道植物景观

层次。总之,传统街区的改造不仅要增加绿量,改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体现街区的肌理和文

脉,延续民风民俗文化。33发掘山水文化,建设青山绿水生态美景

从古至今,山水文化已深深融入洛阳园林之中。继承和发展洛康熙良妃 阳城市园林特色的关键是合

理开发自然山水资秋日主题 源,特别是邙山、周山及洛河两岸,最终形成“绿水融城、青山环城”的山

水城市格局。

周山森林公园与龙门山、亡B山等其他几个生态防护林区,构成了洛阳城市生态防护林体

系。周山森林公园现已形成以春花、夏叶、秋实、冬枝为自然景观和周山王陵为人文景观的城

市森林公园。亡B山作为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以其厚重的陵墓文化和纯朴的自然风光而

闻名。

洛阳的母亲河——洛河,从城市中间流过,市区段水面达5kM2,经过蓄水,烟波浩渺,

碧水连天。面对丰富的水资源,在对河道、河岸的建设改造中,文化元素应与景观元素、生态

元素一同考虑,营造“既传统又现代,即生态又美观”的城市园林水景。现洛河两岸已建成的

滨河公园——洛浦公园,将洛神风采、盛唐雄风等文化元素融入园林[4,结合现代的造园手法,

建成一个富有人文气息和良好生态效应的城市绿色中轴。洛南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引洛、伊两

水进城,形成占地面积106.72ha的景观水面,为打造生态城市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洛阳周山森林公园等在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科教实习功能等方面,

洛河流域在包造多样性水生物栖息地、为市民提供亲水场地、为城市承担避灾绿地等方面还有

不足之处。在未来的城市园耕建设中,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把周山森林公园建设成

为综合性森林公园,把洛鼻子小的女人面相 河打造成为一条景观之河、生态之河、文化之河,将洛阳的山水文化

充分体现在城市园林中。34打造牡丹品牌,巧塑牡丹花城

“洛阳牡丹甲天下”,历史上的洛阳城曾经是“花城”、“牡丹城”。洛阳牡丹早已超

越花木本身,把洛阳城的古今沧桑和洛阳人的深厚情感都深藏在花苞中。洛阳人爱牡丹,赏牡

丹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融入自身血液当中。

洛阳市现已成功举办了26届牡丹花会,先后共修建了以牡丹为主题的观赏园十多个。在园

区中,成片栽植的牡丹花、以牡丹为主题的园林小品等形成了立体的园林观赏体系,营造了良

好的观赏环境。

在城市的其他地区,对牡丹文化的阐释还需加强。首先,城市街道方面,可在环境适宜的

绿化带中种植牡丹;也可将牡丹的形体元素和街道的防护栏、休息座椅等市政设施结合起来;

在行道树的树干上和灯杆上,或者在街边的宣传栏中,可以悬挂或放置牡丹的图片,通过各种

形式展示牡丹文化。其次,在城市其他形式绿地中多植牡丹,使牡丹遍及城市的各个角落,将

人人爱花、人人侍花的社会氛围推向极致。第三,牡丹花期有限,单纯依靠这一种花卉难以形

成城市完整的园林特色,洛阳应该依托牡丹文化,挖掘古城历史,遍植洛阳历史上的名花名木,

重现“家家有花”,“户户垂柳”的“花都”风韵。3.5保护特色道路景观,突出街道绿化

特色

洛阳市的中州路、西苑路、延安路和天津路等都是建国初期规划修建的,当年栽植的法桐、

国槐、白皮松等行道树都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形成了浓荫宜人的道路空间。其中绵延十余公

里的中州路更是作为一条绿带贯幼儿园主题墙布置图片大全 穿市区,飘动在洛阳古都的中心,成为洛阳城市街景特色之一,

令外地游客赞叹不已。对这些已经绿树成荫“老路”要保留,精心养护已有行道树,保持原汁

原味的道路空间氛围(图2)。

洛阳历史上多植的栾树、合欢、泡桐、椿树、玉兰等,现在依然可以作为行道树应用于道

路绿化。这些乡土树种的应用既促进城市生态进程,又是城市文脉的延续。在保持城区现有道

路空间氛围的前提下,应丰富植物的种植层次,适量补植花灌木,以期恢复当年洛阳城的花木

繁茂之景。洛南新区的道路园林风格应该和旧城相互呼应,多植乡土树种,但同时也要充分考

虑到新城区的建城特色,应用一些新优树种,营造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道路景观。4结语

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新世纪现代化城市,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相互碰撞,把城市文明

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洛阳城市园林建设应该把握这个新的契机,继承和发展自身城市园林特

色,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协助洛阳成为生态、和谐的宜居城市。

本文发布于:2023-03-22 17:58: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4790923447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洛阳特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洛阳特色.pdf

上一篇:济南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洛阳特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