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丝孕育强国梦衣被天下唱新曲——记
河南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
科技学院教授王清连
作者:暂无
来源:《科学中国人》2019年第11期
刘佳
在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棉纺织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掩形
御寒的材料,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在农业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可以毫不夸张地
说:棉兴则国兴,棉强则民强。
时过境迁,我国正走在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征途中,而今天的棉纺织服装业随着世界经济结
构的调整早已摆脱了原先单一的功能,丰富了其“内涵”,人们对其品质有了更多、更高层次的
需求。纵观人类服装历史,经历了从“树叶、兽皮—丝绸—棉花、羊毛—化纤,必然再回到棉
花、羊毛”的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舒适的棉花服装,特别是优质棉服装的
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如何让中国棉纺织服装业在新一轮洗牌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如何让原
本贵在天然、舒适的棉料“好上加好”?
当供给侧需求改革的号角吹响,在河南省农业厅、财政厅资助的河南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
的组织和实施下,在河南省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资助的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省作物学优势特色学科(A类)、河南省棉麦分子生态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的引领下,
我国著名的棉花育种专家、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河南省棉麦分子生态与种
质创新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科技学院二级教授王清连及其带领的团队,早已冲在了“前沿阵
地”。
“埋首育种研究40年,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衣被天下,以粮为安’是农业科技工作者
的最大责任。科技工作者应该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创新,不能让中国农业落后于人,
要按照国家和社会需求,通过创新让中国有话语权,让中国的农业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无
论在什么时候,王清连对事业都有着一种特有的浓郁情怀;无论在什么时候,他的内心总有一
杆秤:国需民需即我需。
国需民需即我需走出育种新天地
翻开中国的地图,中原腹地,河南省征兵标准 北部的新乡市,熟悉它的人都知道,它是中国粮棉主
产区,而位于新乡的河南科技学院正是孕育于这片农兴之地。
山不在高有龙则灵,这所在战火中诞生,在奋进中成长的学府,凭借丰厚的历史沉淀拥有
了让人不容小觑的实力。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普通院校如今拥有“双聘院士”7人,国家有突出
贡献专家、全国模范教师等30余人,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一大批教学、科研成果,其中以国家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为代表的国家科技成果奖10项,为国家特别是河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
了重要贡献,而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和成果推广是其中的重要成就。多年来,这个看似不
起眼的学府里奏响过不少关于棉花育种的“世界强音”,而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河南省
作物学优势特色学科(A类)带头人——王清连。从最初满足百姓“穿暖吃饱”的朴素愿望到
如今形手抄报 成育种到产业一体的现代多元化体系,王清连身在其中,是亲历者,更是推动者。
40年前,王清连的棉花育种之路在河南科技学院开启。在那个还未完全解决温饱的年代,
农民穿衣靠棉花,花钱靠棉花,他对于这份事业的初始之心正如他所说的:“就希望棉花能增
产,农民多收入、百姓少挨冻。”出身农民之家的他因为深知农民受冻挨饿的疾苦,也深知棉
花之于老百姓的重要性,所以立志为改变这一局面竭尽全力。
新品种选育——破解棉花生产突出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棉花种植面积有9000万亩左右,但单产却不足50公斤。特别是
黄河流域棉区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带,不同亚区生态条件复杂,棉花生长后期低温、阴雨寡照,
给棉花生长带来重要影响。棉花迟发晚熟或早熟早衰、产量低而不稳、适应性差,一直是影响
棉花生产的突出问题。从那个时候起,王清连就发奋努力,开始研究培育第一个棉花品种。意时崎狂三图片
图通过新品种选育,三字经朗诵 解决这些问题。没想到这一研究就是20多年。
20多年寒来暑往,风雨酷暑。有志者事竟成,在王清连的努力之下,“百棉1号”终于选
育成功。百棉1号集高产、稳产、早熟不早衰、优质、大铃、高衣分、抗病虫、广适、适宜轻
简化种植等特性为一体,在国家黄河流域中熟常规棉区试中,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均居第一位,
2004年通过河南省作物新品种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作物新品种审定,并迅速在黄河流域棉区
推广开来,成为国内最主要的棉花主栽品种之一。
随后多年间,王清连又带领团队先后培育出省审棉花新品种百棉2号、百棉3号、百棉5
号、百棉9号、百棉15号和国审棉花新品种百棉985及百棉17号、百棉10号、百棉86、百
棉068等一批高产、稳产、早熟棉花新品种(系)与特优长绒棉BMC69、百长182等10多个
新品种(系)。特别是百棉985以高产、稳产、早熟、广适、适宜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为突
出特性,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的8个省(市)种植,在连续3年的国家黄河流域中熟常规棉区
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均居第一位,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时至今日,
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我国棉花皮棉亩均单产可达100公斤以上,较1980年翻了一倍。以国审
棉百棉1号和百棉985为代表的“百棉”系列棉花品种在全国累计种植5000万亩以上,增产效
益97亿元以上,近3年推广面积占黄河流域棉区面积的23.6%,新增经济效益14.87亿元,并
仍呈上升趋势,促进了品种更新换代和棉农的增产、增收。
在百棉1号、百棉985等品种创育中,王清连首次提出了棉花品质与产量结构均数平衡选
择、表型与组学结合选择和棉农自定式种寓言手抄报 植鉴定,创建了低代大群体多生态选择、个性化选择
鉴定、快速平衡选择“三位一体”的复合育种技术体系,提高了变异的创造、选择和稳定的效
率,创建的育种方法及优异材料已被多家单位应用,揭示了百棉1号和百棉985高产、稳产、
早熟不早衰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建立了标准化体系和品种DNA指纹图谱鉴定标准,进一步推
动了棉花生产的规范化及种业发展。相关研究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认可,喻树迅院士、张新友院
士、张献龙教授、马峙英教授、周志国教授、孙景生研究员、李汝忠研究员等组成的专家委员
会认为“高产、稳产、早熟、广适的国审棉花新品种百棉1号、百棉985选育及应用”成果总
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品种早熟性与其他性状协同改良方面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
2018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培育国内抗虫棉品种——夺回中国棉花话语权
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当科技日新月异,带我们逐渐远离那段忍饥受冻的岁月,王清
连和他的育种团队却依然行走在育种强国的创新之路上。2000年前后,对中国的棉花育种人来
说是一段“压力巨大、令人难忘”的日子。由于美国的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起步较早,彼时育成
的品种大面积进入中国种植,曾占据国内棉花种植面积的95%以上。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意
味着要被人钳制喉咙,夺回中国棉花的话语权成为当时中国棉花育种科研工作者的共同愿望和
首要责任。
“当时很多人觉得是‘狼’来了,但是我却认为这未必是件坏事,‘狼’来了也不可怕,
会激发我们自身的斗志,更加坚定我们加大创新力度、保障我国‘粮棉安全’的自信心,让我
们从棉花生产的需求角度去思索如何创制品种,把国外的抗虫棉‘赶出去’!”正是因为怀抱
这样的信念,让王清连不气不馁,全身心立足国需民需持续攻关,选育出百棉1号等百棉系列
棉花新品种,使其成为国内重要的抗虫棉品种。他和团队不仅培育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还极大地提高了棉花单产和效益,与国内棉花育种工作者一起成功地将
美国抗虫棉品种“赶”出国门。
“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国内的主栽棉花品种几乎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培育的。”当世
纪的钟声敲响,王清连和他的团队在风雨历练中清楚地意识到自主创新,牢牢掌握话语权之于
国民的重要性。当中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当国门全面打开,他们也率先尝试着以开放的姿
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奏响来自中国棉花的“时代最强音”。
融入“一带一路”——奏响中国棉花时代强音
2004年开始,王清连带领河南科技学院的育种团队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让中
国的农业走出去,先后赴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进行棉花品种示范与技术交流,选出的百棉
1号、百棉5号、百棉985等品种在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示范种植,比当地品种增产40%以
上。王清连还承担了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面向中亚五国的棉花玉米现代种业技术示范与产业
化”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棉花、玉米生产走出去,增强了我国棉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推动我国优势产能走向海外。由他牵头建设的“河南省棉花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国际联合
实验室”不仅推动了现代农业技术在中亚的集成、示范,而且河南科技学院还与美国东卡罗来
纳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棉花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并与美国农业部的研究部门合作,
利用种质资源进行棉花分子设计育种研究和基础研究。
世纪之光,划破天穹,唤醒了历史的回音,也谱写了崭新的篇章。时代在变,人民的生活
日新月异,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拼搏在棉花育种事业上近40年,王清连并没有躺在功
劳簿上自我满足,他最让人佩服的是时刻对市场需求保持着高度的敏锐性:
“近些年来,国内棉花种植面积不断下滑,因为成本高、比较效益低,棉花生产发展遇
冷。”通过研究棉花市场的供需结构,王清连还发现,当前我国棉花品种结构陷入了“中间大,
两头小”的结构性不合理状态,棉纤维长度、强度在28?30的棉花品种占了绝大多数,但纤维
长度、强度在25?27适用于地毯、牛仔裤的短粗高弹纤维以及纤维长度、强度在“双30”以上
的优质棉品种却十分缺乏。此外,优质长绒棉作为纺高档纱的专用棉,其价格比国内普通陆地
棉和普通长绒棉高出许多,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比较紧俏,而国内纺纱支数在200支以上高档纱
的特优长绒棉品种奇缺,纺织企业主要依靠进口维持生产。
针对棉花纺织市场对棉花品种提出的多功能化的要求,王清连再一次率领他的团队冲在第
一线。他将特色育种作为推动棉花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最重要课题,充分利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
主攻研究培育短粗高弹纤维棉、特细长绒棉等市场稀缺品种以及株型紧凑更加适合机械化生产
的棉花品种。团队先后培育出15号、百棉985、BMC69、百长182等创新性品种(系)。这
些品种各具特色,有些亩均单产高,有些纤维短粗高弹……其中,“BMC69”在长度、马克隆
值、比强度等主要指标方面全面超过国际上著名的埃及长绒棉品种——吉扎45、吉扎87和美
国的PIMA棉,可纺340支的高档纱,填补了我国在这一类型品种上的空白。用这种长绒棉织成
的衬衫,其柔软度共享打印机脱机 、光泽度、亲肤度、吸湿度、透气性和弹力好,具有羊绒的弹性、丝绸的光
滑度,穿在身上使人感觉非常舒适。这种长绒棉还可制成大胎帘子布、防化与防原子辐射布及
各类宝塔线。中国人培育出了世界上最好的长绒棉品种。
“科研创新一定要适应产业结构需求,让我们的事业始终走在国际前沿,这是科学家也是
我们育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对王清连来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幻,他的内心总有
一根紧绷的弦,那就是只要心怀国民、心怀使命,时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他的方向就不会走
偏。而这,或许就是他一路采撷累累硕果的原因所在。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左河水房产证办理流程 《咏棉花》
一首左河水的七绝《咏棉花》将棉花的气节和重要作用尽显无疑,用来形容王清连和他的
育种团队,再合适不过。一朝成名天下知,但这近40年执着育种强国之路所经历的酸甜苦辣,
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王清连是农民之子,来自农村,研究农业,挚爱农学。与很多立志于跳出农门的天之骄子
不同,“妈妈不眠的除夕夜”留给他的是深刻的刺痛,多少个除夕夜,妈妈为了让兄弟姊妹在
大年初一早上能穿上新一点的衣服,总是将大孩子的衣服改成小一点孩子能穿的衣服,彻夜不
眠。他因为从小目睹农民之不易,立志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改变农民困苦现状贡献一己之
力。农学在他看来,是志向所在,更是兴趣所在。怀抱这样的信念和理想,他与农学结下了不
解之缘。从本科学习生物学到博士学习农学,再到锁定棉花育种事业,他所有选择的出发点,
都是一步一步接近梦想。
有梦想作为指引,一切都不觉得累。投身作物育种工作近40年间,王清连的业余空间几乎
被棉花育种所占满。这么多年来,他几乎没有度过周末和寒暑假,棉花育种工作其实早已经融
入在他的生活之中。
或许正因为深爱入骨髓,所以哪怕历经千难万苦,他都无怨无悔。
难忘培育第一个棉花品种,王清连当时获得了两个课题的项目资金支持,为将工作更好地
推进,他合二为一齐力推进,但尽管如此,还是捉襟见肘。为节约经费,把钱都用在育种科研
上,他想尽办法缩减其他开支。譬如为缩减盆栽设备开支,他把家里的脸盆都拿到了实验室,
用作棉花发芽和抗性研究的盆栽试验,甚至连孩子的洗澡盆都不放过;没钱买工作服,就用医
院淘汰了的白大褂作为试验工作服……“除了科研啥都可以对付,但花在科研上的钱再多那都
不是浪费。”王清连说。
对王清连来说,在这条充满未知挑战的路上,他尝过成功和机遇带来的欢欣鼓舞,也尝过
失败和挫折带来的痛彻心扉。1991年,王清连培育的几个棉花新品种(系)已经成型稳定,眼
看着离胜利已经不远,却出了意外:一次他外出学习,一位助手利用呋喃丹拌种后播种,不慎
毁坏了所有的棉花新品种(系)种子,导致不出苗,研究材料全部报废,这意味着近10年的血汗
付之东流。当时的情形,王清连至今想起记忆犹新,在听到这个坏消息时他一下子瘫坐在了椅
子上,浑身上下直冒汗,把衣服都湿透了。
就算是这样,王清连发了励志的英文歌曲 一大通脾气后,又召集所有研究人员从头来。“就算有一天一无
所有,也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对王清连来说,只要有信念、有坚持,他的育种事业也永不
会停歇。而这样的信念和坚持给了他同等的回报。“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王
清连对科研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热情,很多时候,为研究琢磨出育种新途径,他会盯着棉花研
究很久,不少科研育种的奇思妙想都是在这一瞬间迸发而出的。
1992年前后,王清连所在的河南科技学院从辉县百泉迁至新乡市新校区,当时校区里有一
大堆棉柴,早起的王清连盯着棉柴看时,突然发现了棉花生长也有神奇的“左右手螺旋定则现
象”。即大拇指指向棉株生长顶端,而四指指向棉株上一个个果枝上旋的方向,就会发现棉株
果枝呈现出左旋或者右旋的规律性生长。发现这一规律的王清连,兴奋异常,马上跑到棉花地
里仔细观察核实,后经进一步调查发现左旋株和右旋株的棉花比例大体为1:1。为进一步研究
相关规律,他在棉花收获时,特意将两类棉花分开收获,发现如果将左右旋株间隔种植,棉花
不仅增产,抗性还更好,这个重大发现为王清连日后培育棉花品种提供了重要支撑。
创新有时候很难,难在它常常隐藏于很多看似平常的事物中,不易被察觉;创新有时候又
看似很容易,它往往在思考过后的一瞬间灵光闪现。事后,王清连回忆这段经历,总结他的经
验:“这次发现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更加坚信了埋首日常科研‘以小见大’的理念,可以
说是改变了我整个育种工作的思路,就像你冥思苦想过后豁然开朗赢得柳暗花明一样。”也正
是这样的转变,为他之后开启又一程创新之路,埋下了坚实的伏笔。
王清连先后主持培育棉花新品种15个,其中国审品种2个,省审品种7个;主持获河南省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参与2项国家科技成果奖研究;主持获国
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河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6件;制定地方标准
8个;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
登高望远谋团建花香万里续梦想
“莫作寻常花木观,生生世世抱成团。群芳争入时人眼,唯独此君忧岁寒。”
——涂运桥《咏棉花》
王清连常说自己是个适合于教学、科研的人,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教学、科研上为国为
民有所贡献,但因为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教职工的拥护,他开始走上管理岗位,并先后在河南
科技学院担任副院长、院长和党委书记20年。登高望远,或许也正因为多年扮演的角色和身负
的重任,让他深知团队协作建设的重要性;让他想得更多、站得更高、看得更长远。
在王清连任职河南科技学院副院长、院长和党委书记的20年时间里,是该院迎来蓬勃发展
的重要时期,他与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师生员工,使这座历史悠久、积蕴丰厚的知识殿堂得以在
传承中创新,从而焕发出它独特的魅力。
“一个学校办学,一定要找准办学定位,弄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特
色”二字成为王清连办学、治学的首要主旨和方向。在这一理牛排骨炖萝卜 念的指引下,他带领大家立足河
南科技学院在农业学科上的优势,聚集天时地利人和,推动相关学科辐射发展,从而走出了一
条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之路。
在班子建设上,他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建、促发展,
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理念,提出了“团结协作、分工负责、目标管理、
依法治校”的学校行政班子运行模式。
任校领导的20年来,王清连与班子成员同舟共济,在学校转型、升格、迁建、更名、重点
学科、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研究生授权单位、国家级重大科研教学成果奖、新区
征地与规划、新科学院申请获批建设、国家与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
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并获得全
国农林卓越技能人才培养、全国职教师资卓越人才培养项目。
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上,王清连颇具魄力地提出“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分层建设、分步
实施”“扶优、扶特、扶新”的学科建设工作思路,大大推进了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一
流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提出学生工作的“一拓展、两提升、三促进”(“一拓展”为:拓展
学生第二课堂;“两提升”为:大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力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三促进”为:促进学生学会生活的基本常识,促进学生学会生存的专业基本技能,促进学生
珍爱生命)。他还提出了“一主两推进”(以应用研究为主,大力推进应用基础研究,大力推
进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科研工作思路;“围绕就业抓培养,跳出就业抓就业”的就业
工作理念,“就业、培养、招生三个环节一起抓”的工作理念,提出“四个结合”(理论与实
践结合才有生命力,科研与生产结合才有创新力,成果与产业结合才有影响力,专业设置与人
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结合才有竞争力)的科研与人才培养理念。
多年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让王清连对实践与应用有着异于常人的坚定和执着。而
他对于未来人才需求的敏锐性和把控力,让他坚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必须要“与经济和社会的
未来需求趋势相结合”,在这些思想的指引之下,河南科技学院的“学科发展之树”茁壮成长,
枝繁叶茂: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国乐器箫 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15个;河南省特色专业、名牌专
业等23个;有河南省重点一级学科10个,其中作物学被评为河南省A类优势特色学科;同时
建有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并成为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还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
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26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等22
个……而王清连带领的“棉花育种与分子生物学”团队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创新型科研团队。
“什么是科技创新团队?经过长期积淀,有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的研究方向和显明特
色,有明确发展规划,由学科带头人和若干学术骨干组成的能够持续不断产生创新性成果的研
究团队才叫创新团队。”多年从事团队建设,让王清连对研究团队有深刻的认识。
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获得
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南省管优秀专家……王清连在从教期
间就有突出的表现,而自从他走上管理岗位以后,他也力求将自己多年科教一线上总结的经验
和感悟带动整个学院发展。在王清连治校期间,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
才强校”战略,教育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
人才的需求,适时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性构建了在全国
颇具影响的“双师型素质、双基地建设、双技能训练、双证书制度”“四双”工程人才培养模
式,实施了职教师资培养的“双岗实习、置换培训”实习新模式,开展了“专业+专项+专证”
和“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或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成果先后
主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3项。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用人单位对毕
业生满意率达95%以上。学校的综合排名和教师科研贡献率排名也都进入河南省前十。王清连
作为作物学学科带头人,建设的作物学学科成为全国五星级学科,在2016年度中国作物学一级
学科排行榜中全国并列第九名,河南省并列第一名。学校主持的项目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
奖,实现了河南省高校在该方面奖上零的突破。
想别人之不能想,做别人之未曾做。王清连在任期间,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和独辟
蹊径的创新性成果,使得河南科技学院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都获得
了长足的飞跃性发展。当鲜花和掌声接踵而至,这位在教学、科研和高教管理战线上耕耘了一
辈子的人却选择了悄然隐退于众人。“我现在就有一个梦想,继续我在棉花育种事业上的创新,
目前我们主要培育短粗高弹纤维品种和能纺高支纱的特优特细长绒棉及纤维长度、强度在‘双
30’和适宜机械化种植的品种,目前已经在短粗高弹品种选育方面有所进展,但我们还希望它
在纤维强度上有所提高,最后怎样还不好预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会一直坚持、会努力……”
卸下一身的繁重,如今的王清连依然肩负科学家的使命和任务,依然朝着“最初的梦想”轻装
上阵……
本文发布于:2023-03-22 09:07: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4472583398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衣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衣被.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