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枢密使到枢密院--唐代枢密使演进轨迹的再考察
黄楼
【摘要】枢密使是唐代极为重要的宦官使职。关于唐代枢密使始置年代、有无从
使到院的发展过程等问题,学界分歧较大。通过对枢密使的演进轨迹的考察可知,
唐代枢密使始置于代宗时期,最初不置司局,设施简陋,宪宗时期始置枢密院,但
是仍为一使,至穆宗时期始设立两使,分上下两院,并最终发展出与翰林学士院并
立的一套文书系统。唐代枢密使的权势上升过程与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卑品官升为
宰相的轨迹并无二致。%AsanextremelyimportanteunuchpostinTang
Dynasty,theoriginaldateoftupandthedevelopmentalphasofprivy
dyoftheevolution
traj‐ectoryshowedthattheprivycouncilorwastupinitiallywithpoor
facilitiesandwithoutanydivisionsinDaizong‐
CouncilwastupinXianzong‐eraandremainedonlyonebranchuntil
Muzong‐erawhentwobranchesweretupwithupperandlower
councils,andeventuallydeveloped腹泻能吃什么 intoaparallelcivilsystemwiththe
ertrajectoryoftheprivycouncilorinTangDy‐
nastywassimilartothowhowerepromotedfromthehumbleeunuchs
toprimeministersinanyotherdynastiesofChinehistory.
【期刊名称】《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4
【总页数】7页(P39-45)
【关键词】唐代;枢密使;枢密院
【作者】黄楼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博士后
流动站,新疆吐鲁番8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
唐代枢密使与神策两军中尉并称“四贵”,权牟宰相,是中晚唐时期极为重要的宦
官使职。关于枢密使问题,前人已作了不少研究工作,取得不少成果,但是多属制
度层面的考论,且存有较大分歧①参矢野主税:《枢密使设置时期にっぃて》,
《长崎大学学芸学艺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报告》1953年第3号;《唐代枢密使制
の发展》,《长崎大学学芸学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报告》1954年第4号;贾宪保:
《唐代枢密使考略》,《唐史论丛》1989年第2辑;王永平:《论枢密使与中晚
唐宦官政治》,《史学月刊》1991年第6期;李鸿宾:《唐代枢密使考略》,
《文献》1991年第9期;雷家骥:《唐枢密使的创置与早期职掌》,《中正大学
学报》1993年第4卷第1期;袁刚:《唐代的枢密使》,《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罗永生:《晚唐五代的枢密院和枢密使》,《唐代的历史与社
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戴显群:《唐代的枢密使》,《中国史研究》
1998年第3期。李全德:《唐宋变革期枢密院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09年版。。枢密使始置年代即有永泰二年、元和元年、古诗300首 元和五年、宝历二年、
咸通七年五种观点,枢密使分置两员的时间亦有代宗永泰中、宪宗元和中、宪宗元
和五年、宪宗元和十四年、穆宗元和十五年等不同意见②李全德先生专著《唐宋变
革期枢密院研究》是迄今为止关于枢密使研究的集大成者,详细情况可参是书第一
章第一节《唐代枢密使的设置》,第42-64页。,甚至枢密使院的始置年代观点
亦迥然相异。袁刚先生认为枢密院始置于唐宣宗时期,是“唐代枢密使制度发展中
的又一次大的飞跃”[1]73,李全德先生则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枢密使自其始
即有使有院,不存在由使到院的发展”[2]68。事实上,在唐代使职差遣制下,很
多使职都经历了从设使到设置使院的发展轨迹。枢密使作为一个权势不断膨胀的重
要使职,亦当存有这么一个演进过程。本文拟对唐代枢密使从最初“不置司局,但
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到枢密使分置上下枢密院的过程进行重新考察,以期得
出不同于前人的新认识。
枢密使建置年代,两《唐书》《通鉴》《会要》等无明确记载,宋元时人多以代宗
永泰二年(即大历元年)为始置之年。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4引后蜀冯鉴《续事
始》云“代宗永泰中,以中人董秀管枢密,因置内枢密使”[3]54,《册府元龟》
(下简称《册府》)卷665《内臣部总序》:“永泰二年,始以中人掌枢密用
事”[4]7665,《资治通鉴》(下简称《通鉴》)卷234大历元年(766)十二月宦官
董秀掌枢密条下胡注云“是后遂以中官为枢密使”[5]7193,《文献通考》等亦以
枢密使置于永泰二年(即大历元年)。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矢野主税认为枢密
使正式始置于元和初,其后戴显群等学者多以元和初或元和元年为枢密使正式创置
之年,并将永泰二年至元和元年视为枢密使的形成时期,元和初正式设立枢密使似
乎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
《通鉴》卷272后唐同光元年(923)四月条胡注引项安世语:“唐于政事堂后列五
房,有枢密房以主曹务,则枢密之要,宰相主之,未始它付;其后宠任宦人,始以
枢密归之内侍。”[6]8882据此,似枢密使由宦官侵夺中书门下枢密房而来。项安
世这一解释显然是有问题的。枢密使又称内枢密使,是代宗新置内使名,设置之初
仅枢密使一人,无司局僚属,而枢密房则有司局吏员,二者无相承沿革关系。隋唐
时期,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强化,皇帝与外廷宰相百官之间传宣诏旨主要通过宦官完
成。武则天时期,“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7]4379。中宗时“宦官用
权,怀贞尤所畏敬,每视事听诉,见无须者,误以接之”[8]4724。玄宗朝高力士
居中用事,“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9]4757。
若追溯枢密使源头,高力士所为即后世枢密使的职掌之一。
安史之乱爆发后,军国枢密多仰仗宦官居内筹划,如肃宗时李辅国“宰臣百司,不
时奏事,皆因辅国上决”。代宗立,鱼朝恩以神策军有扈迎之功,权倾中外。代宗
忌其权重,自陕州返京后即置枢密使,以分鱼朝恩之权。最早的枢密使是永泰二年
的内侍董秀。《旧唐书》卷118《元载传》:
(元)载复结内侍董秀,多与之金帛,委主书卓英倩潜通密旨。以是上有所属,载必
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10]3410
《旧唐书陈少游传》亦云“时中官董秀掌枢密用事”,董秀“掌枢密”前后达12
年,最终以交通元载伏诛。《册府》卷665《内臣部恩宠门》:“乔献德为中官,
大历十二年十月特赠其亡妻李氏为陇西郡夫人。先是内侍董秀宣传诏旨于中书门下,
秀诛,以献德代之。献德小心恭慎,乃加宠焉。”所谓“掌枢密”非为临时性差遣,
而是往来宫廷与中书门下之间,以传宣圣旨为职掌的内使职,其职“惟承受表奏于
内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11]523,董秀与乔献德是名副
其实的枢密使。
董秀之后,枢密使较为恭慎。续立的德宗又是有名的猜忌之主,军国大事或谋于翰
林学士,或独自专断,未闻枢密使干政之事。但是枢密使并未罢废。《陆贽集》中
保留不少陆贽在中书的奏状,奏状文首记录当时传宣旨意的宦官姓名。其中陆贽拜
相期间中书奏议无一例外都由中官希颜传宣*据叶炜先生所考,希颜全名朱希颜。
参见叶炜:《信息与权力:从〈陆宣公奏议〉看唐后期皇帝、宰相与翰林学士的政
治角色》,《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1期。,“右希颜奉宣进止”出现7次。希
颜之职并不止于宣旨。《陆贽集》卷21《论裴延龄奸蠧书》云:“近者二镇告急,
俱称绝粮。陛下召延龄,令赴中书,遣希颜宣旨质问。延龄确言馈饷不绝,储蓄殊
多,岁内以来,必无阙乏。希颜惧其推互,邀令草状自陈,状亦如言。”[12]675
希颜与宰相意见不合时还可临机作些处置。从奏裴延龄事来看,希颜行事与乔献德
类似,极其慎重,未有专擅之迹,故史书不载其事。史书中较早提及的枢密使是薛
盈珍。《通鉴》卷235记德宗贞元十六年三月薛盈珍自义成监军入朝,“乃使掌
机密”,又《旧唐书》卷157《马总传》:“贞元中,姚南仲镇滑台,辟为从事。
南仲与监军使不叶,监军诬奏南仲不法。及罢免,总坐贬泉州别驾,监军入掌枢密。
福建观察使柳冕希旨欲杀总。”诬奏姚南仲监军为薛盈珍。薛盈珍入为枢密使,地
方节度使都需顺其旨意,已显露跋扈之迹。顺宗在位时间不到两年,即位后“风疾
不能视朝,牛美人侍病。美人受旨于帝,复宣之于忠言,忠言授之王叔
文”[13]4767,王叔文为外朝宰相,不得入禁中,李忠言之职应枢密使。日本校园电影 综上可
知,代宗诛董秀后,枢密使之职一直存在,只是大历十二年董秀伏诛后,枢密使权
力主要是居中传宣诏旨,多数枢密使比较恭顺守法,故不为后人关注。
近人以为枢密使始置于元和初或正式设置于元和初,一方面是因为董秀以后乔献德
等慎密恭顺,罕有记载,遂有二十余年不置枢密使的错误印象;另一方面则是缘于
宋人对枢密使作了某些错误的概括。
《册府元龟》(下简称《册府》)卷665《内臣部总序》:
永泰二年始以中人掌枢密用事代宗用董秀专掌枢密……宪宗元和中始置枢密使二人
刘光琦、梁守谦皆为之。[14]7665
此段为宋杨亿等人所概述。语意较为含糊,既承认永泰二年以中人(即董秀)掌枢密,
又说元和中始置枢密使二人。后人附会其说,认为“掌枢密”与“设枢密使”是两
回事,甚至将永泰二年至元和初视为枢密使的准备阶段。事实上,在唐代语汇中,
“知枢密”、“典枢密”、“掌枢密”用于宦官,基本上就是枢密使的同义语,梁
守谦在史籍中即有“掌枢密”、“知枢密”等不同的称谓。董秀专掌枢密长达十余
年,不可能没有专门的使名,而笼统地称“专掌枢密”,董秀之后,乔献德、希颜、
李忠言、薛盈珍等掌枢密者绵亘不绝,至元和初枢密使已成为习用名称。退一步说,
即使当时未能统一称为枢密使,谓元和中始置枢密使也很不准确。就如同唐初宰相
参知政事、同平章事等名目,后来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我们不能因为名字上的细微差异就断言参知政事不是宰相。同理,我们也不能因为
现存文献记载中只有“典枢密”、“掌枢密”,没有出现“枢密使”三个字就否认
枢密使已长期存在的历史事实。
《册府》云“元和中始置枢密使二人,刘光琦、梁守谦皆为之”,以元和中枢密使
并置二人,这一概括也明显与史不符。《册府》卷665《内臣部恩宠门》载刘光
琦元和初为枢密使,后致仕,元和七年赠官扬州大都督。据《梁守谦墓志》《梁守
谦功德铭》,元和五年梁守谦自翰林院使迁枢密使,盖刘光琦同年致仕,二人非同
时充使。是年宰相裴垍策划诱执昭义节度使卢从史,宪宗说此事唯李绛、梁守谦知
之,故当日枢密使仅梁守谦一人。元和十一年梁守谦宣慰淮西,刘弘规代为枢密使,
郾城之捷后梁守谦入掌枢密,刘弘规出镇淮南,元和十三年,梁守谦自枢密使迁右
军中尉,刘弘规再次入为枢密使。从枢密使的代换情况看,直至元和末宪宗遇弑,
枢密使始终仅置一员。枢密使并置二员实际上从穆宗即位后刘弘规、魏弘简并为枢
密使开始,宋人撰《册府》时称“元和中始置枢密使二人”与历史事实是完全不相
符合的*李全德先生认为“元和十二年刘弘规与梁守谦可能有一段短暂的共为枢密
使的时期”(《唐宋变革期枢密院研究》,第60页)。按元和十二年八月裴度亲临
前线,奏罢监军。梁守谦受诏返京,盖与之有关。《梁守谦墓志》云“诏命还阙,
却秉机务”,明言其归京后暂处于无权状态。同年十月平淮西,梁守谦奉诏再往淮
西宣慰,其与刘弘规同朝为官的时间非常短暂,仅为一个月左右。故不从其说。。
枢密使虽始置于代宗时期,掌枢密董秀与元载相结,借口宣诏旨之机广收贿赂,但
其自身职权十分有限。鱼朝恩伏诛后,罢宦官典兵权,乔献德、希颜等无所恃,皆
无擅政之机。贞元中,德宗创神策中尉制,宦官典兵成为制度,枢密使俱盈珍等渐
显跋扈之迹。至宪宗元和初,梁守谦等枢密使开始较为频繁地出现在史书记载中。
宪宗朝首任枢密使刘光琦即是定策逼顺宗内禅,将宪宗扶到皇位的宦官之一,元和
初,刘光琦以枢密使的身份开始广泛地参预政事。大历时董秀只是假借近于皇帝之
便索取贿赂,刘光琦则是主动干涉中书门下政务。
《新唐书》卷146《李吉甫传》:
中书史滑涣素厚中人刘光琦,凡宰相议为光琦持异者,使涣请,常得如素。宦人传
诏,或不至中书,召涣于延英承旨,迎附群意,即为文书,宰相至有不及知者。由
是通四方赂谢,弟泳官至刺史,郑余庆当国,尝一责怒,数日即罢去。吉甫请间,
劾其奸,帝使簿涣家,得赀数千万,贬死雷州。[15]4736
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由于缺乏主笔文吏,故枢密使
常需假借中书官吏代为草拟文书。因此,董秀弄权主要通过中书主书卓英倩,元和
初刘光琦干政则是通过中书主书滑涣。
宪宗元和时期,枢密使有神策军为后盾,权限有无限扩大的潜力。枢密使无司局,
临时从中书省权借书吏已不能适应枢密使扩张权势的需求。滑涣擅权暴露枢密使不
设司局的弊端。元和初,枢密使正式设院置吏,枢密使假借中书主书的问题得以圆
满解决。《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下简称《续集》)咸通〇一九《师全介墓志》:
公俊迈雄杰,该通郡籍,以忠孝为心,独步人表。元和初,为材应选。天子奇之。
遂乃筮。尝曰:挺乾坤,正日月,跨宇宙,致升平。由是风仪有节,恩泽遄加。至
年,赐绿,加征事郎,行内侍省内仆局令,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充内枢密院孔
目。[16]1047
据此墓志,元和初,宦官师全介为内枢密院孔目,这是迄今为止最早提及的枢密院。
自代宗末,枢密使职权受到很大的抑制,刘光琦要扩张威柄,势必对旧的枢密使机
构进行改造。另外,元和初,宪宗对西川、浙西用兵,军书往来,庶政繁杂,梁守
谦等作为枢密使参决机密,亟需固定的办公场所处理文书,枢密院创建于元和初也
完全符合当时的政治需要。
除《师全介墓志》外,《续集》所收《乐辅政墓志》也与元和初枢密院有密切关系。
《续集》长庆〇〇九《乐辅政墓志》:
贞元中,德宗以狎侍紫宸,升降囗陛,未及弱冠,恩将宠绯,丽名十大夫之位。后
以德宗晏驾,例守寝园。顺宗嗣升,诏叙弥渥。顷因皇德中否,复以宪宗纂鸿。元
和初,熙载枢,密勿难旷。直以谙练故实,加乎文词秀拔,齿迹宫禁,佥允令能。
以帝室文房,掌难其选,晖映斯任,称公是深。至元和十三年,小有误旨,书降于
私……长庆初,以公枢密是属,复赐绯章。[17]864
同师全介一样,乐辅政也是宦官,“明左氏之传,精右军之笔”,是宦官中文笔较
好者。乐辅政入充“帝室文房”,又称其“枢密是属”,元和年间乐辅政在枢密院
供职无疑。顺宗嗣位,乐辅政“例守寝园”,遭到贬斥。元和初“熙载枢,密勿难
旷”,乐辅政从贬守陵园入选枢密院,很可能与创置枢密院有关。《乐辅政墓志》
《师全介墓志》相互印证,佐证枢密院在元和初始置。唐代很多使职都经历由初设
使职,其后规格逐渐提升,最后发展为设置使院的过程,枢密使也不例外。代宗永
泰二年设枢密使,至元和初置枢密院。使院创置后,枢密使名称固定,成为宦官常
置之官。
枢密院的设置,强化了宦官在政治上的独立性。枢密院院吏及起草文书者皆由宦官
充当,乐辅政、师全介等皆通文翰。宣宗时期还出现由宦官充当的枢密承旨。这样,
在内廷形成与翰林学士院并行的又一文书系统,这一系统由与皇帝更为亲近的宦官
所操纵。枢密院设置以后,内状多可自为,不必烦劳中书胥吏。文宗大和初中书吏
汤铢居中用权,宰相韦处厚称为“半装滑涣”[18]3593,汤铢只能在宰相休假时
至延英门接受内状,送知印宰相,与滑涣已不可同日而语。元和以后,卓英倩、滑
涣那样依附枢密使专擅文状的中书主书再未出现。
宪宗元和时期是枢密院初创时期,唐代枢密使的某些职掌及特点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宪宗朝枢密使仍为一员,而穆宗以后枢密使例置二员。枢密使由一员发展为二员其
实也是枢密使发展的客观要求。元和中,战事频繁,枢密使与宰相、翰林承旨等一
起参决军国枢密。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前线军情,往往需要枢密使代表皇帝至前线视
察军情,但枢密使只有一员,若其离开长安,皇帝身边再无其他枢密使提供咨询顾
问。元和十一年梁守谦以五百空白告身至淮西行营督战,宪宗不得不将坐镇河东,
承担秘密经略河北使命的刘弘规征入为枢密使。郾城大捷后,梁守谦入朝汇报战况,
恢复其枢密使之职,刘弘规只得另作处置,出为淮南监军。元和十三年梁守谦迁右
军中尉,刘弘规再度入掌枢密。梁守谦、刘弘规的轮替表明枢密使仅置一员不能很
好地满足维护皇权的需要。此外,穆宗朝枢密使增至二员,与元和末的宫廷政局也
有直接关系。穆宗本为宦官挟立,处于弑逆之党的监控之下,势力较为孤弱,即位
后,既要起用自己最亲信的宦官,又不敢触动老牌宦官刘弘规,只得另增置一员额,
以亲信宦官魏弘简为枢密使。枢密置两员后,两枢密相互牵制,对封建皇权有积极
意义,其后枢密使两员制遂固定下来。
穆宗初枢密使并置二员后,枢密院也因之分为上、下二院。《通鉴》卷263昭宗
天复三年(903)正月戊申条云“王知古为上院枢密使,杨虔朗为下院枢密使”,胡
注云:“枢密分东西院,东院为上院,西院为下院。”枢密院分上下院时间无明文
记载,从情理推测,当与并置两枢密使同时。咸通七年敦煌写本伯3723号《记室
备要》中有《贺西院直公》诗[19]97,《金石萃编》卷118《吴承泌墓志》记僖
宗时“召□□公充西院承旨,却复章绶”[20]。据此可知至迟在敬宗宝历年间枢密
院已经分东、西院。东西院内部结构不可详考。据前引《张居翰墓志》,唐末枢密
院有承旨六员,每一承旨皆有一独立厅事。枢密使及其他枢密高阶属员当亦各自厅
事,可想见其规模相当庞大。
枢密使由一员扩为两员,本是解决元和年间枢密使过于繁忙,无法满足皇权需要的
问题。分为东西二院后,势必产生如何分权的问题。刘弘规、梁守谦轮替的根源在
于,枢密使即要协助宪宗参谋军国大事,同时又要负责文书的草拟传达职能。比之
外朝中书门下,盖一人掌参谋枢密,一人掌文书传诏。《全唐文补遗》(第1辑)辑
录《唐重修内侍省碑》记唐昭宗乾宁二年(895)枢密使宋道弼、景务修的职掌,谓
“广平公荣总枢囗(密?),晋阳公专掌纶綍”[21]38,二人分工大致为宋氏(广平
公)总掌枢密事宜,景氏(晋阳公)主掌皇帝的诏书。赵雨乐先生认为,“若参考宣
徽的南院和北院的对置关系,翰林学士院北厅和南厅各五间的考古发掘形态,当理
解枢密上下院或东西院也应存在相似的分管形式”[22]335。此说甚有见地。
元和朝枢密使前后有刘光琦、梁守谦、刘弘规等三人。枢密院设置以后,特别是穆
宗时分置两枢密使后,枢密使的职掌也基本确定。归纳起来,枢密使职掌主要有以
下几种。
(一)向宰相传宣皇帝旨意,向皇帝进呈宰臣奏状
这是枢密使最为基本的职掌。为防止枢密使赤壁之战简介 借传旨之机弄权,德宗时期似乎存有一
套监察办法。以《陆贽集》为例,陆贽等奏状首标云“右希颜奉宣进止”,既是为
了说明事由,也是便于皇帝察看枢密使是否曲解旨意。枢密使将臭菜的功效与作用 皇帝宰相处置意见
向皇帝传达时,有疑问也向宰相索取文状作为依据。德宗贞元十年,平凉和盐州神
策军绝粮,希颜惧裴延龄推诿,恐口说无凭,命其草状进内。虽然如此,枢密使口
称天人无信而不立 宪,回旋的空间很大,传宣圣旨是枢密使擅政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草拟内状文书
枢密使及枢密院系统就其性质而言,属于“帝室文房”,性质上与翰林学士院比较
相似。学士院学士由科举进士充当,文学水平较高,枢密院由宦官充当,文学水平
不如翰林学士。但是与皇帝更亲近,传宣皇帝旨意的某些内状由枢密院负责草拟。
元和中有专门草拟内状的宦官乐辅政。宣宗大中中诏枢密院以萧邺为相,枢密使王
归长、马公儒以邺先判度支,未审下落抑或仍旧,宣宗疑其朋党而改任崔慎由为相。
正因为枢密使具有秘书性质,唐代枢密使皆通文墨。宪宗朝枢密使刘光琦,父刘如
珣,天宝中明经及第,刘光琦“典掌枢轴,密赞皇猷”[23]948,与家教有很大关
系。刘光琦之后,相继充任枢密使的梁守谦、刘弘规皆曾出任翰林使一职。穆宗初
枢密使杨承和不仅文辞华丽,更是写得一手好字,所撰《梁守谦功德铭》,后人因
爱其字不忍废。穆宗时另一枢密使崔潭峻与著名文人元稹为刎颈之交。除了生理上
的差别外,枢密使系统的宦官与普通文臣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唐代墓志汇编》
大中〇五二《李从证墓志》记宦官李从证“学晋右将军书,墨妙笔功,时称能者”,
文宗时“右神策护军中尉刘公慕而取之,置之于肘腋……管洒刀翰,立书奏牓,点
划无缺”[24]2288。不仅枢密使,神策中尉也有专门负责文状的宦官。
枢密院与翰林学士院同为皇帝的秘书系统,学士院与枢密院在人事上较为密切。学
士院由中官押领,学士使是宦官集团中文学水平较高者,时常转入枢密使系统。日
本学者矢野主税认为,枢密使制度确立于元和元年,与宪宗强化中央集权,调整翰
林院有关。元和初宪宗所置当为枢密院,而非枢密使,矢野主税所论虽有不确,但
其将枢密使同翰林院联系起来,这一看法颇有见地。宪宗朝翰林院使梁守谦、刘弘
规先后迁为枢密使,又僖宗中和三年张居翰“自容管监军判官入为学士院判官,迁
枢密承旨”[25]953,枢密院同学士院的宦官内部联系一直比较密切。
枢密院之属吏比较重要的有枢密承旨。《通鉴》卷249宣宗大中九年(855)五月条
有枢密承旨孙隐中,胡注云“唐末,枢密承旨以院吏充”,僖、昭时有翰林承旨张
居翰,其墓志云:“枢密院承旨六员,必择慎密兢庄、不嚣不扰、不漏禁中语、不
徇私结外交,皆以识见端明、文笔敏当者方膺选、以公授第六厅承
旨。”[26]176-179众所周知,唐代中书舍人有六员,枢密承旨六员,实则模拟
中书舍人所设。《续集》大中〇三五《孟秀荣墓志》记宦官孟秀荣大和四年自“东
头承旨”迁为“东头高班”,此宦官系统的“承旨”不知是否即为枢密承旨,但地
位显在“高班”之下。盖枢密承旨仅负责文书记录,且员数众多,故地位不高,与
翰林承旨差距甚大。
(三)陪侍皇帝左右,参与延英会议等中枢决策会议
延英决策会议是安史之乱后唐代中央政权最高决策会议。肃宗上元元年后逐渐以大
明宫延英殿为固定会议场所,参加者主要是皇帝和宰相,有时也扩大为中央决策集
团的其他成员。元和初,刘光琦常召滑涣至延英承旨,拟定文书,至有宰相不知者,
可知当时枢密使已参与延英会议。文宗大和九年甘露之变后“宦者气盛,凌轹南司,
延英议事,中贵语必引训以折文臣”[27]4483。宣宗、昭宗时采取措施,枢密使
挠权乱政一度受到限制,但是都未能持久。
(四)总领各地监军使,处置监军所报各地事务
据敦煌文书伯3723郁知言《记室备要》卷中,枢密使是地方监军辟属公认的“长
官”[28]243-255。枢密使侔于外朝宰相,参与枢密决策,其依据当非各地道、州
长官奏状,而必自有其独立的情报系统。这一系统即遍布全国大小藩镇的监军使。
枢密使之与监军,犹如宰相之与节度使。监军使在当地所搜集到的实情上报至朝廷,
当统于其“长官”枢密使处。文宗开成二年荆南监军吕令琮从人擅入江陵县毁骂县
令,观察使韦长即申状与枢密使[29]5912。枢密使为监军长官的事实已为朝野所
默认。中晚唐监军使入朝后往往升迁为枢密使,也是这个原因。
枢密使上述四个主要职掌中,前两个职掌属于“掌纶綍”,后两个职掌则属于“总
枢密”。东西院枢密使分掌亦较为明确。枢密使职掌形成以后,在原有的宰相之外
另外形成一套并行的中枢决策机制。两者之间势必产生一系列的权力冲突。中唐以
后内外文武百官除授后入宫中谢,宰相被排斥在外,枢密使独在一旁供皇帝顾问。
又皇帝因某事单独召见相关臣僚时,宰相一般不得在场,枢密使亦可作为皇帝助手
陪侍左右。枢密使与皇权关系过于密切,其参掌机密的权力有很大的膨胀空间。正
因为如此,枢密使对中枢决策的干涉和影响非常广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参与皇位争夺。相对两军中尉而言,枢密使多由皇帝心腹宦官充当,更容易
得到皇帝的信任。皇帝病危时常将嗣君托付于枢密使。如文宗将陈王托于两枢密薛
季棱、刘弘逸,宣宗将夔王托于两枢密王归长、马公儒。在皇位之争中,枢密使多
数能维护皇帝意愿,因而与握有神策兵权的左右军中尉发生冲突,一些枢密使因之
被两军中尉所杀。
其二,预知军国大事。在元和伐叛过程中,枢密使与宰相、翰林承旨一道参掌机密。
在平淮西之役中,枢密使梁守谦首尾参与筹划,并代表皇帝,以五百空白告身亲赴
前线督战,元和伐叛中枢密使起到重要作用。
其三,任命宰相。命相是皇帝尤为慎重之事,枢密使作为皇帝的参谋顾问,在命相
问题上具有很大的发言权。元和初,宰相郑余庆因斥责滑涣触怒刘光琦,不久即遭
罢相。宪宗以后,穆、敬、文诸帝由宦官挟立,皇纲不振,宦官在命相上的发言权
更大。牛李党争双方拜相都离不开宦官的奥援。李宗闵勾结枢密使杨承和得以拜相,
李德裕文宗、武宗朝两次入相分别得益于枢密使王践言、杨钦义的引荐。会昌三年
武宗时以崔铉为宰相,枢密使杨钦义、刘行深不预其事,被老宦官说成是“堕败旧
风”。
其四,除授节度使等高级官僚。枢密使熟知朝廷官员姓名履历,当皇帝除授官吏时,
枢密使可提供参考意见。皇帝惧宰相朋党,也乐意与枢密使商定官吏人选。又各地
节度使治理情况,当道监军使皆汇报于枢密使,故其对节度使迁转具有很大的发言
权。代宗大历中陈少游贿赂董秀得淮南观察,宪宗时梁正言等冒充梁守谦,以除授
节度使为名勒索钱财,诸如此类事件皆是枢密使在除授官吏上拥有重大影响力的表
现。
枢密使是唐代极为重要的宦官使职。关于唐代枢密使始置年代、有无从使到院的发
展过程等问题,学界分歧较大。通过对枢密使的演进轨迹的考察可知,唐代枢密使
始置于代宗永泰二年,最初不置司局,设施简陋,宪宗时期始置枢密院,但是仍为
一使,至穆宗时期始设立两使,分上下两院,并最终发展出与翰林学士院并立的一
套文书系统。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特点是,参与中枢决策的宰相官职最初12306退票手续费 均是皇帝身边地位卑微
的近臣,然后地位逐渐上升,发展为宰相。成为宰相后,与皇权日益疏远,又被新
的近臣所取代。枢密院是设于内廷的“帝室文房”,与翰林学士相比,枢密使与皇
帝关系更为亲密,更有条件成为新的宰相。元和时梁守谦与宰相、翰林承旨共同参
与军国枢密,其墓志径称为“内相”。敬宗时,高元裕谏曰“今西头势乃重南衙,
枢密之权过宰相”[30]5282,昭宗时枢密使,朝服执笏,贴黄追改敕书,俨然成
为新的宰相。朱全忠篡唐,尽诛宦官,以士人为枢密使,主掌军国枢密,至宋代枢
密院与中书对掌文武二柄。如果摒弃对宦官的偏见,枢密使的发展轨迹同其它卑品
官升为宰相的轨迹并无二致。
【相关文献】
[1]袁刚.唐代的枢密使[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4(3).
[2]李全德.唐宋变革期枢密院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9.
[3]叶梦得.石林燕语:卷4[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王钦若.册府元龟:卷665:内臣部:总序[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5]司马光.大历元年(766)十二月条[M]//资治通鉴:卷224.北京:中华书局,1956.
[6]司马光.后唐同光元年(923)四月条[M]//资治通鉴:卷272.北京:中华书局,1956.
[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24:姚崇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刘昫.旧唐书:卷183:窦怀贞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刘昫.旧唐书:卷184:高力士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刘昫.旧唐书:卷118:元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马端临.文献通考:卷58:职官考:枢密院[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陆贽.陆贽集:卷21:论裴延龄奸蠧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刘昫.旧唐书:卷184:王叔文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王钦若.册府:卷665:内臣部:总序[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1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46:李吉甫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6]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咸通〇一九:师全介墓志[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7]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长庆〇〇九:乐辅政墓志[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8]王钦若.册府元龟:卷317:宰辅部:正直门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19]郁知言.记室备要:伯3723号:中卷[M]//赵和平,辑,校.敦煌表状笺启书仪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
版社,1997.
[20]王昶,金石萃编:卷118:吴承泌墓志[M].上海:上海宝善石印本,1893.
[21]郑璘.唐重修内侍省碑[M]//吴钢.全唐文补遗:第1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22]赵雨乐.两神策与两枢密:唐代北司领导权力新探[M]//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7辑.武汉:
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2011.
[23]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会昌〇〇八:刘渶浰墓志[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4]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大中〇五二:李从证墓志[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5]薛居正.旧五代史:卷72:张居翰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6]杨希俭.张居翰墓志[M]//吴钢.全唐文补遗:第7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27]刘昫.旧唐书:卷172:李石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8]赵和平.记室备要:初步研究[M]//赵和平敦煌书仪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9]王钦若.册府元龟:卷520下:宪官部:弹劾门四[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30]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77:高元裕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23:24: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4122833348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学士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学士院.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