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补

更新时间:2023-03-21 20:03:48 阅读: 评论:0

不死少女-激光探测器

荫补
2023年3月21日发(作者:喝牛奶有什么坏处)

《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原文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①,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

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③,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

巅水涯之外④,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

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⑤,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⑥,而写人情之

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⑦。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⑧,累举进士⑨,辄抑于有司⑩,困

于州县⑾,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

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

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

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

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

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

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

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

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

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

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

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释】

①少达而多穷:做诗的人在功名富贵或事业上得意的少,穷困不

得志的多。达:显达。穷:穷困不得志。

②夫岂然哉:难道真是这样吗?

③蕴其所有:胸中怀藏他所有的才学、抱负。蕴:藏蓄,积聚。

④本句句意:大多喜欢在山水之间放浪。指过隐居生活。

⑤兴于怨刺:兴起怨恨、讽刺的念头。

⑥道:表达出。羁臣:羁旅之臣,即在外地宦游的官吏,也可泛

指贬谪在外的官员。

⑦殆:大概、几乎。

⑧荫补:因长辈功绩、爵位而受庇荫,赐予官职。梅圣俞由于他

叔父的官勋做了河南主簿。

⑨累举进士:屡次参加进士考试。

⑩辄抑于有司:每次都受到主考官的压抑。有司:负有专职的官

吏,这里指主考官。

⑾困于州县:只在州县做小官。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穷人:困顿的人

B、犹从辟书辟书:招聘的文书。

C、作为雅、颂作为:当做

D、不自收拾收拾:整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B、少以荫补为吏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辄抑于有司D、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6、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为已故挚友梅尧臣的诗集写此序言,重点不在评梅诗,

而在对梅一生怀才不遇表示同情和不平。

B、《梅圣俞诗集序》从议入手,提出“穷而后工”的论点,然后

择要介绍梅尧臣的生平,进而引发作者感慨双十一是几号 。行文先议后叙,转换自

然。

C、第二段写“长老”“世人”都惊异于梅尧臣的诗才,这些并非

闲笔,从正面肯定了梅尧臣诗文所取得的很高成就。

D、作者认为,如果梅尧臣能被朝廷任用,作雅、颂,歌颂大宋朝

的功德,将是一件伟大的事情,这中间多少显露了作者的思想局限。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2)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3)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

参考答案:

4、C/写出,成为

5、B/B。以:介词,凭借。A。而:上例,连词,表转折,却;

下例,连词,表递进,而且。C。于:上例,介词,表被动;下例,介

词,向。D。之:上例,结构助词,用主谓短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下例,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6、C/应是从侧面反映了梅尧臣诗文所取得的成就,世人也没有

惊异于梅的诗才。

7、(1)这样说来,那么不是诗人能够使人不得志,恐怕是人不

得志之后才擅长写出精巧的诗啊。

(2)但当时无论贤与愚,谈论诗的人一定要向圣俞求教

(3)我曾非常喜欢圣俞的诗,并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们

【译文】

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真是这样

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

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

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

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

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

受来。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如此说来,并非写诗使人穷困潦

倒,大概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考进士,

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十了,还

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郁积着自己玉文化 的才能智慧,不能

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

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

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

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

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

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社会上已经知道

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

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

有加以推荐。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

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家庭自制面包 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

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

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社会

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

值得叹息吗?

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

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经

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

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

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

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

存的,选取其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啊,我对圣

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复。

庐陵欧阳修序。

创作背景

文章作于嘉祐六年(1061)。此时欧阳修由枢密使转户部侍郎参

政知事。官运亨通,志得意满。梅圣俞名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

是北宋诗文的革新运动的领袖,其诗清新质朴,与苏舜钦齐名,陆游

在《书宛陵集后》中称梅为唐代李白、杜甫之后的第一位作家,盛赞

其诗“突过元和作”。刘克庄的《后村诗话》更将梅誉为宋诗的“开

山祖师”。梅圣俞是欧阳修的好友。二人在发起诗文的革高中政治必修四 新运动,反

对浮靡文风的斗争中结下深厚友谊,成为莫逆之交。梅圣俞的诗歌理

论及创作,曾对欧阳修的诗歌创作产生很大影响。梅圣俞一生困顿,

得不到世人重视,死于嘉祐五年。一年后,欧阳修为了表达对亡友的

怀念,将他的诗编撰成《梅圣俞诗集》,并为之写了这篇序文。

赏析

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反驳了世人关于“诗人少达而

多穷”的说法。文章开始,劈头便是一句反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

而多穷,夫岂然哉?”起笔突兀,超拔,发人深醒。接着,作者提出

了自己的看法:上面那种观点,主要是因为世上流传的诗篇,多来自

古代落拓文人所致。作者认为:大凡胸怀才学、抱负,而又不能在世

上施展自己才能的士子,大多喜欢在山崖水滨放浪形骸,纵情漫游,

借游山玩水以自遣,他们见到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的`千姿百态,便刻

意探究它们的奇特之处。这便是他们笔下的鱼木虫草、风云鸟兽逼真、

传神的原因。这些诗人由于怀才不遇,心里郁积着忧愁和愤慨。因此

能写出怨恨命运、讽刺时世的诗篇,倾诉出那些被贬斥到边远地区的

官员和独守空房的妇女们的哀叹。抒写出人们难以述说的情感,因此

境遇越是困顿,诗也就写得越好。作者在这里提出了诗“穷而后工”,

“愈穷愈工”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本身,便是对那种“诗能穷人”传

统观点的否定。那种“诗人少达而多穷”的说法的根本错误,在于将

因果关系倒置了。作者的这一段议论,看似与梅圣俞无关,实际上是

为下文作铺垫。因为只有摆正了穷与诗的关系,才能理解梅诗何以能

工。这便是作者文章构思的高超之处。作者关于诗歌“穷而后工”的

理论与司马迁的“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的观点是一

脉相承的,也是韩愈“不平则鸣”说的继承与发展。而欧阳文忠公所

创的“穷而后工”一句,终成为千古不变的诗歌理论。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诗人梅圣俞的生平经历及其诗歌创作。梅圣俞

一生仕途困顿,多次考试都因受到考官的压制而不中,到了五十岁才

接受聘书,作别人手语文教学 下的幕僚。徒有满腹才学、抱负,却不能在事业

上发挥出来。作者对此深感惋惜。这些是介绍梅圣俞其人。接着又由

梅圣俞其人写到其诗。圣俞自幼练习作诗,还未成年,他的诗已经使

长辈们为之惊奇。长大后又学习六经中的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

古纯粹,”因不能苟且迎合,博取时好,得不到世人的重视。因此世

人只知梅诗,不知梅文。这里,作者是拿梅文作陪衬,反映出梅诗受

到世人的重视和喜爱。当时不论是高明之士还是愚笨之徒,只要谈到

诗,都要向梅圣俞请教,梅圣俞也乐意借此在诗中抒发自己的失意之

情,因此他一生的创作,尤以诗歌为多。世人都知道梅公的大名,但

却没有人肯将其推荐给皇帝。作者对此十分痛惜。宋仁宗时任宰相的

王文康公曾赞叹梅诗“二百年无此作矣!”可见对梅诗了解很深,可

是连他也没有向皇帝举荐圣俞。作者感叹圣俞的才学不为世用。不能

为朝廷作歌功颂德、祭祀祖庙的诗歌,而只能写一些“虫鱼物类、羁

愁感叹”的吟咏。世人只知道喜欢他的诗,却不知道穷困潦倒时间长

了,诗人也会衰老。作者对诗人的困顿的境遇及其怀才不遇表示了深

切的同情,同时对世人不知爱惜人才的状况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交代了《梅圣俞诗集》的编撰经过。梅圣俞

的诗写得很多,可是他自己并不爱惜,也不注意收集,倒是他的妻子

的侄子担心诗作散佚,把他由洛阳迁到吴兴以来所写的诗作收集起来,

编成十卷,作者自己一直十分喜爱圣俞的诗,因此收藏了这个诗集,

并为它写了序。十五年后,圣俞病死在京城,作者前去凭吊,向家人

索取他的诗篇,得到一千多篇遗稿,又将自己以前收藏的诗加在一起,

从中选出六百多篇好的诗,编成十五卷。这就是《梅圣俞诗集》的成

书过程。这是一篇诗序不可缺少的部分。关于梅诗的成就及特点,欧

阳修在其《书梅圣俞稿后》、《六一诗话》等文中多次论及,所以仅

在此处点一句:“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出”。表示梅诗特点

很多,毋庸赘述,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品味。

全文是围绕“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层层展开的。首段批驳“诗人

少达而多穷”的观点,是为了立起“诗穷而后工”的论点。二段梅圣

俞一生的经历、遭遇以及他的诗文,是用具体事实说明:“穷而后工”

的理论。第三段虽未明写“穷而后工”,但仍暗含着这层意思。正是

因为“穷之久而将老”,圣俞才会“以疾卒于京师”,正是因为梅诗

之工,作者才能“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并为之编撰诗集。

欧阳修在本文中提出的“诗穷而后工”的观点,无疑是他对我国诗歌

创作理论所作的杰出贡献之一。这充分体现出作者构思的精妙以及结

构文章的技巧。作者在表现诗人诗工时,主要采用侧面烘托的方式,

而不是着重正面表现。如以梅文“简古纯粹”来反映共诗之工,再用

时人向其求诗,以及名人的赞语来衬托其诗工。这样灵活多样的表现

手法使文章活泼、生动而不呆板。

作为一本诗集的序言。本文体现了“序”这一文体的应有内容要

素:一是应交待成书的基本情况。文章的三、四段完成了这一任务。

二是介绍作者及该书有关的思想、创作情况,述评其著作的主要特点。

这是作序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故淡薄的意思 而本文的第二段用了较多的笔墨。三

是要有作序者的主导思想,而且这主导思想要与该书及其作者密切相

关,从而形成融贯全序乃至全书的灵魂。文章一开头就阐发的“穷而

后工”思想,就起到了这一灵魂的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20:03: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4002283331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荫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荫补.pdf

上一篇:腊肠炒蒜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荫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荫补
    不死少女-激光探测器2023年3月21日发(作者:喝牛奶有什么坏处)《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原文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①,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③,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④,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⑤,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⑥,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 0℃腊肠炒蒜苗
  • 0℃乡偏旁
  • 0℃吴喜之
  • 0℃小朋友画画图片
  • 0℃日本木瓜
  • 0℃种花的过程
  • 0℃幼儿园成长记录
  • 0℃娃娃家目标
  • 0℃青虚山景区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