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界
27视界观.2021.06
探析人文价值与电视纪录片创作
吴伟昆
(龙岩电视台,福建,龙岩364000)
摘 要:随着我国纪录片的不断发展变革,从题材选择、组织结构、叙事方式以及主题思想等多个方面,都对社会
生活的各个层面和人类活动的各个角度不断深入和拓展,同时题材深度和广的不断扩展,也有效提升了纪录片所蕴
含的人文价值。本文就电视纪录片创作与其人文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人文价值;电视纪录片;创作
一、题材选择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渗透
随着社会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独立纪录
片创作,同时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使创作
群体也不断年轻化、多样化,创作的话语权不再只属于大众
媒体,普通人也可参与纪录片的创作[1]。同时创作人员大多
在拍摄前未对纪录片自身价值有更深入的认识和定位,通常
创作初衷属于自觉和自发之间,并对社会底层的流浪汉、迟
暮的老人、小人物、手艺人等影像进行记录,对创作者蕴藏
其中的社会良心予以充分体现,而此类纪录片虽然在技巧和
设备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不足,但已逐渐被社会及国际所认可。
独立纪录片的发展也极容易引发与纪录片集体立场偏离
的问题,比如不少创作人员为了迎合国际上的期待,使纪录
片大量放大社会问题、聚焦于社会边缘问题等,而此类作品
也极容易受到国际上的关注,但创作者对纪录片的真正价值
缺乏认识,导致题材陷入“老少边穷”等怪圈之中。同时如
果创作人员功利性、目的性较强时,会使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价值丧失。另外在纪录片创作中还还存在着过度追求真实、
客观的误区,虽然纪录片创作主要为了真实地反映当下的生
活等,但部分创作人员将生活的全过程利用大量长镜头进行
全面展示,导致整个纪录片杂乱无章、琐碎以及无迹可寻,
无法体现其所承载的人文价值。
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人员的自觉化主要体现在:对社
会化的人物生活状态进行呈现逐渐向人的深层思想意识进行
呈现发展,并自发地将镜头聚焦在普通大众身上,而所表现
的人物形象也不再作为群体大众的符号或某种政治类的代表,
只代表生活原生态中的某一类型的人物特征,比如:温柔多
情的女人、性格豪爽的男人,爱唠叨的妻子、大大咧咧的丈
夫、聪明而不听话的小儿子、对儿女们牵肠挂肚的老母亲,
以及想家却又不肯回去的打工妹、一心想发财的个体老板等。
通过这类纪录片的创作,能够对平民化的世俗关怀及立场予家庭家教家风
以充分体现[2]。
如类似央视《生活空间》之类的纪录片,主要以平民化
题材为主,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同时类似的人物类
纪录片成为了现代纪录片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纪录片
通过对各式在经济地位及政治地位上缺乏优势的群体进行描
述和呈现,同时对其所构成的亚文化群落进行表现,有效关
怀及吴越钱氏家族 满足现实存在的群体的生存情感需求,从而在中国纪录
片中充分体现人文价值和情怀。
二、叙述方式中对受众意识的不断强化
以往纪录片更注重构思的精巧性,对纪录片的意境、字幕、
解说、影调、构图、音乐、色彩等多个方面入手,追求全方
位的美感,并通过分镜头的充分组合保护地栽培 运用,使创作人员的创
意得以有效呈现,同时受众带来全新的观感和视角,并对人
们创造一种新的视角与观感,引发人们联想和思考,从而对
纪录片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3]。如在一些纪录片中所采用表
现手段具有单向的灌输性,创作人员向观众所呈现的态度不
具有平等性。现代的纪录片创作中,创作人员采用了更加平
等的叙述态度,从民众的视角出发,对表现对象进行描述,
对故事进行架构,对观众与表述对象可交流平台进行构建,
而不是采用单向灌输及说教的方式,对尊重、平等的氛围进
行营造。另外通过纪实类纪录12生肖的来历故事 片的创作,能够使创作人员的
主体意识含蓄化,有效防止创作人员过度强调话语,导致观
众及表现对象失去话语空间。
三、价值取向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在纪实类纪录片中,通过因为长镜头手段,以及叙事结
构的开放性和同期声的合理运用,对生活自然流程予以尊重,
从而使人为故事化、戏剧化处理有效削弱,通过现实多义性
及多元性的表现方式,能够观众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
如在《英与白》纪录片中,从一只经驯化的熊猫的视角
出发,对人类活动进行人最多能活多少岁 关注和审视,同时对纪录片中“情节
化叙事”进行反常规处理及消解,无法采用传统方式对主人
公进行定义,将熊猫的生存状态和人类纷扰的生活置于同一
个时空中,从而使创作人员的话语权力责任心作文 尽可能弱化,对现实
时空特点予以尊重,从而对体现观众平等对话的关系进行有
效构建,并在不断对话中对主体意识不断拓展和警醒[4]。此
纪录片获得了多项大奖,同时也在学术界中存在不少争议,
并且因其在选择及价值判断中存在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
也使其在现代中国纪录片创作史上存在着重要的标示性意义。
四、结论
现代中国纪录片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对现代性
的平等自由的价值观以及现代性的主体意识更加关注,同时
各大电视台也对纪实类纪录更加重视,通过优秀纪录片的创
作,能够更好地体现人文价值,同时还应确保电视纪录片思
维与时代发展相吻合,从而使创作作品能够更加更好地激发
观众的思考,并使其生存情感需求以人文关怀得以有效满足,
从而使纪录片内容能够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刘海海.体育电视纪录片《跑步回中国》的人文价值研番茄可以放冰箱吗 究
[D].成都体育学院.
[2学会沉默 ]施为民.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电视纪录片的创
作与传播[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02):98-102.
[3]姜楠.公益类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实现研究[D].山东师范
大学,2017.
[4]尹娜娜.当代中国纪录片创作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11:21: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3689013286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文纪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文纪实.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