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忆读书
教材分析:
《忆读书》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
元是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略读课
文《我的“长生果”》。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态度、
方法、经历与感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圈画关键词句、列表格或时间轴等形式,根据需要
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牙疼的原因 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
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
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本文有大量读书方面的信息,如读书
经历、读书态度、选书的标准、读书方法和读书的好处等,角度不同,内容丰富,
因此需要让学生借助对课文信息的梳理,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
法;
教学重难点: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1.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谈读书。(出示单元页)北宋诗人苏轼说——旧书不
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告诉我们经典的书籍不要怕麻烦,多读几遍,多次
品味,才能知道其中蕴涵的真正意义。在《古人谈读书》中,春秋时期的孔子说
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谈到读书与治学的态度;宋代的朱熹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读书具体的方法——“心到、眼到、口到”;清代的曾国藩又将其发展为
——“有志、有识、有恒”读书的三境界。
2.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在她90岁高龄回忆自己多年读书经
历,写下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冰心奶奶的读书回忆——《忆读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根据学习提示学习。
(出示)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2)自学生字词;
(3)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2.指导读准易读错字词。
(出示)
舅父水浒传天罡地煞兴亡盛衰烦琐栩栩如生
师:我发现几个易读错字词,谁读给大家听?
(一生带读,其他读两遍,师正音)
3.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师:这个“舅”是一个形声字,男表意,其形像农田和农具,古代男子大多
下田干力气活,表示舅是男性;臼表声,臼是舂米器具,米都从此出,表示舅与
母同出一源。
师:在书写时有的同学写错了“舅”字的偏旁“臼”字的笔顺,请一位同学
来说一说。
(指名回答)
师:是的,书写“臼”字时先写左边,再写右边,最后封口。
(师生共同书写“舅”字)
师:书写时不仅要写正确,还要写规范,写美观。
4.感知课文。
师:生字词都解决了,谁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回答。
5.借助课题,自然过渡。
师:作者围绕课题中的“忆”写了哪些读书经历呢?我们继续学习。
三、借助表示时间的词语,梳理作者读书经历。
1.复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师:五年级的你们都已经读了不少书,老师想要考考你们,在第二单元的时候,
我们学习了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课件出示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出示学习提示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一找冰心读书的经历,圈画关键词句。(1min)
(用“□”画出读书的时间,用“○”圈出书名)
(课件出示圈画的复旦录取分数线 内容)
师:同学们,像你们这样在阅读久字开头的成语 时,用不同的符号进行对关键词句,重要信
息进行圈画的就叫做圈画法,这是梳理文章信息的基本方法。
2.学习梳理信息方法
(课件出示零散的信息)
师:同学们,你们看,刚刚你们圈画的信息老师呈现在课件上,圈画法快捷
方便,但这些信息零散地分布在文章的各处,回顾总结时还要再浏览,如何梳理
这些零散地信息呢?
(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
预设:生回答按照时间和书名进行列表格。
师:哦,原来我们是可以分类梳理信息的,看(插入表格)这样分类之后,
接下去我们还少了一些什么呢?对的,记得给表格加上表头,这些信息就很有条
理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的方法就叫做列表法。
(师板书列表法)
师: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观察,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回答——时间顺序)
师:对,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方法来梳理信息——时间轴。你们看,下面写上
时间,上面写上书名,我们用这种方式来呈现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他有个前
提,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有这个前提,我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师板书:画时间轴)
师:哪位同学愿意将书名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呢?
(指名上台贴板书)
师:同学们,这样的排列对吗?
(预设:可能将《水浒传》、《荡寇志》放在1980年这个时间点。师进行讲
解,对于文中没有明确地说是什么时候读得,可在书名后加上“?”。)
3.简要总结,承前启后
师:我们围绕“忆”怎么跳远 ,通过圈画法、列表法和时间轴的方式梳理出了作者七
岁、十二三岁、1980年后三次读书经历,知道了作者一生读了很多书。那么,她
对这寒假时间 些书是怎么评价的?她认为怎样的书才是好书?我们接着学习。
四、自主合作讨论,借助作者评价概括好书标准
1.根据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梳理信息,冰心认为什么样的书才
是好书?
(生快速读找信息,师巡视)
师:现在你可以和你的小组成员讨论,看看你们都梳理到哪些信息。老师在
学习单当中给大家呈现了多种梳理的方法,任选一种你们组用英文自我介绍 想用的方法来梳理吃石斛有什么好处 信
息,小组讨论一下。
提醒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填写(设置倒计时)
2.根据完成的学习单,汇报信息。
学生展示学习单并进行汇报。
师:同学们,梳理完之后,那冰心奶奶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呢?我们一起
走进课文,寻找证据。
预设:生回答第3段
(1)从这段话你能感受到什么?(对《三国演义》的喜爱。)
(2)从词语“津津有味”“无限期待”“含泪上床”能看出什么?(表达了
作者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惦记,表现了冰心老人读书时的着迷。)
师:这段话能充分说明《三国演义》是一本好书,一本让冰心着迷的书。好
书的标准就是能引发人的阅读期待。我们继续交流。
预设:第4段
(1)从“咬了牙”和“一知半解”你了解到什么?(可看出作者由于识字
量有限,读起书来困难,但是求知精神很坚定。)
(2)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什么?(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
就会越强,所以就看明白了。)
(3)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我”读《三国演义》的坚定决心。)
预设:第5段
(1)从读了哭,哭了读能看出什么?(看出作者每读一次就有不同的感悟
与收获。)
(2)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什么?(进一步说明作者很喜欢《三国演义》
这本书。)
(3)作者在读《三国演义》时会“哭”反映了什么?(一方面这“哭”反
映出冰心是一个爱憎分明、情感丰富的人。另一方面这“哭”说明了作者确实非
常喜欢《三国演义》,被故事中的人物给感染了。)
预设:第6段
师:我们会发现作者在这段中不仅写了《水浒传》还写了《荡寇志》,并且
表达了对这两本书的感受。这是一种对比的写法,他的对比不仅仅在这里,我们
发现作者是在对比当中告诉我们好书的标准是什么。
师:作者为了呈现什么是好书,其实在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对比,你有发现吗?
(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
师:怪不得作者会说这样一句话: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
道,一比吓一跳”。读书要有比较,有选择,在你们读过的书当中,有没有一本
能满足这些好书的标准,曾山个人简历 说一说。
3.小结
走进作者的读书经历,冰心奶奶读了一辈子的书,她对书有着深刻的感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出示第8段)
读完后告诉老师,这些书带给冰心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1.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2.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
考的大道理。)
五、交流拓展,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大家收获颇多,我们学习了三种梳理信息的方法,也了解
了冰心读书的经历,更是知道了该怎样挑选好的书。下节课我们继续发掘睢阳之战 学习冰
心奶奶在读书中的乐趣。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10:58: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3675303284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忆读书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忆读书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