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的救度》(高清字幕版01)
视频文字序讲我们的住持佛如法师,诸位法师,
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从今天开始,我们共同学习
《无条件的救度——〈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有关
这方面的内容,慧净上人已经作过详尽的解释,也做成碟片
流通,也把文字稿整理成书,所以今天是以这个为范本,和
大家共同学习。这本书分量挺大,大约十万多字,上人是在
不同的地点一集一集讲的,最后编辑成册。(一)学习
的方法学习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边读边讲,因为书中
引用到三百多条经文法语,这样学习可能时间不够;所以,
这次学习是要点式的,把我所消化吸收的向大家汇报。
这样的好处是相对比较凝练,不足的地方是上人的一些精华
内容、一些非常慈悲恳切的开示或许会有遗漏。好在有这本
书,大家课下可以翻阅,这样就能弥补我所讲的不足。这
是学习的方法。(二)学习的要求下品下生的经文
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所以这次学习特别重要,希望大家集
中精力、打起精神。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道场常住的安排、
我们个人身心的调节,以及我在这里和大家的互动,都要拿
出最好的状态。法义的学习,不是学文化知识,也不是
学技能、技巧或者谋生手段。这次学习,如果听闻过善导大
师净土思想已经安心的,可以进一步加强法喜,也为未来的
“自信教人信”巩固基础;如果没有听闻过善导大师净土思想,
对念佛往生心中存有疑虑,这次学习对你尤其重要。即
使你是做生意的,有大笔买卖要做,能赚五百万、一个亿,
这几天都不要赚了,要放下来。我们赚的比那个更大,我们
直接从凡夫赚到佛果,所以利益非常大。只是几天在这里听
闻,所以一定要万缘放下,一心听闻。闻法就像什么呢?
“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就像一个饥渴的人,
在沙漠中没有水,渴了好几天了,听说哪里有清泉,那种心情
怎么样?“一心入于语义中”,两只耳朵追过来听,精神非常
集中。又像一个大病将死的人,听说有神医可以救他,给他药
丸治病,他的心会完全仰靠。这样闻法得益就非常大,
特别有效果。我们说脱胎换骨,这次学习何止脱胎换骨,
是转凡成圣。下品下生是个五逆十恶、极恶重罪的人,念了
十声佛号,转凡成圣。这是有经典例证的,他能转我们就能
转,他能成我们就能成。(三)学习的内容这次说法主要是就
下品下生的经文展开的,内容有四方面:第一,解题。对题目作
解释。第二,《观经》下品下生经文的重要。第三,消释经
文。对这段经文一句句地讲解。第四,显示深义。把这段经文背
后深远幽玄的道理显示出来。一、解题解题,就是对题目作一番
解释。题目有两个:
正标题,叫“无条件的救度”,或称为主标题;副标题,叫“《观
经》下品下生之深义”。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它的题
目特别重要。往往很多人看书不注意看题目,那就是不会看
书。看书首先要看题目,接下来看前言、目录,然后再看正
文。何为题“题”是什么意思呢?“题”左,边一个“是”,
右边一个“页”。“页”的繁体字,上面是个“首”,下面两点是个
“人”就,是人头的意思。“是”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
“正”,比如影子,正不正,以太阳照射的光线为标准。“是”就是
正,正对、标准。所以,“题”的字面意思就是额头,人头的正面,
非常重要。“题”相对于整部著作,有三点:第一是主题,
第二是标题,第三是题目。第一,主题。“主”就是做主
的意思,这个题唯美现代诗 目可以统帅著作的全部内涵,是这部著作的
灵魂、核心、主旨,所以称为“主题”。像人的脑袋一样重
要。我们认人的时候,会不会把人头正面遮住去看下面?那样
能认识人吗?看人肯定是先盯住面部看,然后再看体形。看书
如果不看题目怎么行呢?所以,首先要看题目,了解它的主
题。第二,标题。“标”是标志、标杆;“标题”就是标准。
考试做作文的时候,只要不离题,最起码给个及格;一离题,
就不得分。题就像火车轨道,火车不能离开轨道,一离开就翻车
了。所以,题非常重要,由这个题,能显示全部内容,
它是标志、标杆、标准。像我们到大同市来,路过高速
公路收费站,上面写着“大同市”,这就是标题,说明到大同
了。所以,标题就代表整体。第三,题目。“目”是什么
意思?眼睛。我们了解了题的精神,就像有了眼睛,对整部
著作就能看明白。如果对题目不了解,就像没有眼睛。所以,
大家以后看书要注意看题目。出一本书,题目往往费尽
脑筋。有时候一本书写好了,却找不到好的题目。能找到一
个好题目是大智慧。佛讲的经,都有题目。比如《佛说
阿弥陀经》,又叫《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一听这题目,“一切诸佛所护念”,精神就来了。《观经》到
最后阿难也问,“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释迦
牟尼佛就告诉大家,“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
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所以要有题
目,题目特别重要。再看本书的题目,主标题《无条件
的救度》和副标题《〈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它们是互显
的。也就是说,如何看出是“无条件的救度”呢?就是由《观
经》下品下生的深邃意义看出来的;《观经》下品下生到底
有什么深义?就是阿弥陀佛对我们无条件的救度。这本
书的由来当初慧净上人在大陆时,我们在旅途中,上人
用圆珠笔在一张小纸片上写了“《观经》下品下生的深义”,
写了十几条给我看。我一看就说:“上人总结得太好了!”上
人回到台湾后,又进一步归纳总结,成为现在的三十点,非
常详尽,后来又详细地讲解。一开始,题目不叫《无条
件的救度》,叫《〈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当然这个题目也
很直白、明了。但是要出书的时候,上人就觉得《〈观经〉下
品下生之深义》这个题目文字比较多,比较平淡,不能一
目了然地点出主旨,于是把题目改为《无条件的救度》。这个
题目特别凝练,而且特别有冲击力,视觉上就给我们很大
的冲击,不是不疼不痒的。我们看到之后,眼睛为之一亮,
精神为之一振,头脑为之一新,神情为之一爽。看到这个题
目,爽心悦目,特别欢喜。这个题目特别有力量感,有冲击
力,它给我们光明,给我们希望,给我们前途,给我们生
命,让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暖融融的,“无条件的救度,那我往
生有份”。如果有条件,或许我们不能达到,至少有一部分人,
甚
至一大部分人达不到。救度不讲条件“无条件”与“救
度”是很匹配的。救人的时候,要讲条件吗?如果讲条件,那
你就是犯罪分子,灭绝人性。山西煤矿很多,前几年经
常发生矿难事件。请问出了矿难事件,国家领导人也好,省
领导也好,他们来救人时会提条件吗?不会。而是说“不惜一
切代价,全力救人”,这本身就是无条件。不会因为你是劳模,
挖了几十年矿,才把你救上来;平常不好好上班的,闷死算
了!不是。现在是救人,是人命关天,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不会挑剔被救的人平时听不听话、守不守纪律。像“
512”大
地震,即使是监狱里的人被埋了,也要把他们救上来;即使
是个老太婆,八十几岁了,神志不清,救起来还要到医院花
很多钱,“算了!给国家省点钱吧”——这不可以啊!这叫灭
绝人性。只要有生命迹象,一定要救上来。救度就是无
条件。如果你是做生意的,被埋在下面,搜救队来了,说:
“某某人,现在探测到你了,我救你啊!但是你得给我点好处,
因为你家挺有钱,你看给我多少?”这是趁火打劫,要被处罚
的。阿弥陀佛到娑婆世界来救度众生,我们就是埋在娑
婆世界这个重灾区矿难下面的。这个“矿难”不是别人造成的,
是我们自己无始劫以来的业力像砖头瓦块一样把我们全部埋下去。
现在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大铲车来挖我们,没有条
件的。净土宗乃至一代佛法的深义“无条件的救度”
不仅是《观经》下品下生的深义,也是整部《观经》的深义,
也是净土三部经乃至整个净土宗丹参功效 的深义。整个净土宗就体现
了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这一点大家要记在心中。弥陀的
救度有三句话七个字:“主动”“平等”“无条件”。甚至,这
也是一代佛法的深义,整个一代佛教就体现了佛陀无条件救
度的精神。举个例子,整个佛教中,《法华经》称为“出世本
怀”,导三乘归入一佛乘。《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
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
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每
当我读到《法华经》这一段,就非常感动。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释迦牟尼佛来到三界,说:“三界都
是我所教化、掌管的。”“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这里所有的
众生,都像罗睺罗一样,都是我的儿子。“而今此处,多诸患
难”,大火充满,都烧起来了。“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除了我之外,没有人能救得了。释迦牟尼佛来到三界,
就像消防员一样。楼房着火了,消防员来救人还会提条件吗?
没有条件。房子着火了,就要把火熄灭,把人救出来。所
以,整部《法华经》的宗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救度。救度
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圣道门,一种是净土门。圣道门是告
诉我们怎么自己救度自己,净土门是佛直接把我们救出去。
无条件的救度大胆说也有人质疑这个题目:“啊?怎么出
这本书?怎么叫《无条件的救度》?”可能觉得这个题目太冲
击了,需要遮掩一点,因为怕人误解,既然是无条件的救度,
那还要不要行善积德?还要不要做好事?怕有人住于邪见,
所以就不敢讲“无条件的救度”。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为什么呢?第一,我们讲话的目的不是鼓励一个人为非
作歹,而是彰显弥陀的慈悲。所以,要顺正确的方向来理解。
比如我们建一座桥,目的是什么?是通车用的。据说南京长江
大桥每年都有人从桥上跳下去,但是建桥的目的不是给他跳江
自杀的。“不能建桥,万一有人跳江怎么办?”那是他的问
题,不是建设者的本心、本怀。所以,不能因为有人可能
会跳江,干脆所有的桥都别建了。第二,住于邪见的人
不能说绝对一个也没有,但即使有,比例也非常小,也可能
亿万人当中有那么一两个。不能因为这一两个人,就把绝大
多数人得大利益的法门说得模棱两可、含含糊糊,那我们就
不合算了。语言的表达往往有利有弊,说“无条件救度”,或许
有人持错误的见解,可能就有弊端;但还是应该考虑大面,
就是在利多弊少的情况下,为了绝大多数正常思维、正确理
解的人得到利益,我们还要这样说。第三,有没有人这
样去想,是我们猜的,不确定;自主合作探究 但是有一点能确定,如果我
们把无条件救度彰显得非常到位,那么肯定有很多人绝处逢
生,肯定能得到法的利益。所以,在肯定和不定之间选择,
我们当然选择肯定。第四,如果他抱这样的邪见,你怎
么挡都挡不住。所谓“蛇饮水成毒,牛饮水成乳”,你难以遮
止他的邪见,这是他个人的问题。比如一个人有自杀倾向,你
不建桥,他会跳楼;你不建楼,他去撞地,你还能把大地搞没
了吗?他还会用绳子,连绳子也不要了吗?他有自杀倾向,你
怎么挡都挡不住。当然,如果有这样的人,我们该怎
么办?我们要遮止他,对他作个别交代,“你不可这样抱持邪
见,阿弥陀佛虽然无条件救度,但是我们仍然要行守人伦规
范;被佛的慈悲感动之后,你内心自然会有报恩的心理”,对
这个题目,稍微作这样的说明。无条件的救度也是佛的正说无条
件的救度也是佛的正说。这一点,有人会说“怎
么会讲无条件救度?”对呀,佛是这样说的。我们现在的语言叫“无
条件的救度”,佛的规范语言叫作“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
就是无条件;“有缘”就是“我跟你有没有缘分?有缘分
我来救你”。“无缘大慈”就是无条件的慈悲。为什么“无缘大
慈,同体大悲”?“同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当然,我们凡
夫做不到,佛是做得到的。佛为什么这样?他已经彻证
了众生本具的佛性,在佛性当中没有你和我的区别。众
生的苦难就是佛的苦难,众生欢喜,佛则欢喜;众生苦恼,
佛则苦恼。众生如果堕入地狱,佛心中是不舍的,所以叫“同
体大悲”。一切众生,在佛身上是一体不隔的,没有亲疏、怨
亲的区别,怨亲平等,同体大悲。同体大悲,自己救自己,
哪还有条件?没有条件。《观经》说:“佛心者,大慈悲
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我们应该正面理解、正确表达,
也希望听法的人正确理解,不要错误理解。这样的话,彼此
就没有障碍。我们要明信佛智,既然佛说“无缘大慈,同
体大悲”“怨亲平等”,即使是破坏佛法、五逆谤法的人,佛对
他的悲心都是一样的;即使是信仰佛法的人,作佛的虔诚弟
子,佛的悲心也是一样的:在佛的心中都是平等的。这
样的境界,虽然众生很难理解,但我们应当明信诸佛的无上
智慧。佛既然这样说,一定有他深刻的慈悲、深刻的智慧存
在,所以,不以我们凡情来考虑。这是解题。二、
下品下生经文的重要下面我来说明《观经》下品下生经
文的重要。一般人不看下品下生讲到下品下生,一
般人都有点看不起,读《观经》的时候,就注重十三定观;
不过,大多数人,以我们现在的根机,可能已经不太注重十
三定观了,因为修不来,观不了。那么,就会注重三福净业,
《观经》三福净业一共有三条,世福、戒福、行福。三福净业开
为九品,一般人的眼睛就会看上上品,“看看我能不
能求个上上品”,一看,上上品可能没有资格,那就再求上中
品;下下品一般是不看的,“我怎么能生下下品呢?这不是垫
底了,倒数第一名吗?得一个下中品都觉得不好意思,上上
品我不敢说,但是得个中品还可以吧?”所以,下下品一般人
是不看的。本人以前也犯这样的毛病,自以为不会落入下下品,
这就是骄慢,也是懈怠。通过慧净上人的指导,我们发
现下下品的经文对我们尤其重要。下品下生最精彩
我这里给大家说几点,因为佛经都是释迦牟尼佛从大觉悲心
中流露出来的,是对真如实相的表露,是指向真理的,佛经
的语句都会给我们清凉、法喜,给我们安慰,所以我们读佛
经会越读越欢喜。很多莲友都很喜欢读经,我也非常理
解,也很赞同。虽然我们现在提倡专念一句佛号,自己也是
专念一句佛号,但是对于诵经我非常理解。大乘经典里很多
的语句,我们读诵、背诵的时候心里都觉得特别敞亮、舒服,那
是因为它和我们的佛性相应,和真理相应,随顺法性,不
违二谛,这样我们就能得到法的利益,就有法喜。有很
多经文法语,像《心经》最有名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
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色不异空,空不异
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论听得懂听不懂,读起来都觉
得很美,书法家也很喜欢写。还有《金刚经》《法华经》
《楞严经》《华严经》,很多经文都非常优美。这些虽然很
好,读了也能消灾,但对我们本身来讲,可能都是理论性的多,
实用性的少。比如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
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吗?我
们能照见五蕴皆空吗?我们一空也空不了,这些都过年的意义 是教理
上说得很好。《观经》下品大写意花鸟画 下生就不一样了,是我们听
得懂做得到的,甚至还有点瞧不起它。刚才读的《心经》这
段话,谁敢瞧不起?但是只能仰望,修行没有份。下品下生,
“下品下生我肯定能超过它”,对了,我恭喜你能超过它,最
好了。在所有经文中,我个人觉得最精彩,也是最惊险、
最戏剧化,甚至刹那之间完成天地大翻转的,就是《观经》
的下品下生。下面我们会读经文,非常精彩,很短暂的时间
就天地大翻转,从一个地狱众生变成极乐菩萨,只是念了十
声佛号。下品下生的经文很实用,很亲切。读了别的,
“这很好”,但不是我们的,画饼充饥。下品下生给我们极大
的启发、极大的信心,有法喜,有希望,有可操作性,我们
可以学得来。这段经文是佛经精华中的精华、要点中的
要点、生命中的生命,这段经文能给我们真实的生命。我们
说佛的经典都是真实宝贵的,但这一段经文对我们尤其重要。
下品下生对个人往生、阿弥陀佛成佛、净土宗建设至关重要
这段经文不仅对我们个人的往生非常重要,而且对阿弥陀佛
的成佛也是至关重要的。用三句话来说明:第一,它是弥陀救度
的试金石;第二,它是众生往生的定海神针;第三,它是净土宗
教理建设的根本基石。净土
宗如果是一座大厦、一座殿堂,《观经》下品下生这段经文
就是根本的基石,非常重要。第一,为什么说是阿弥陀
佛成佛的试金石呢?阿弥陀佛成佛了,要救度十方众生,那
么,用什么来测试他救度众生的力量到底如何、边限到底如
何、范围到底如何?下品下生就能试得出来,别的还试不出
来。下品下生能显示阿弥陀佛的爱心是无穷无尽的,愿力是
没有边限的,所以是弥陀成佛的试金石。第二,为什么
说是我们众生往生的定海神针呢?定海神针大家知道吗?
我小时候看《孙悟空大闹天宫》,他怎么闹天宫呢?他到了
海龙王那里,向海龙王要宝贝,海龙王说:“你随便拿。”他
转来转去,看到有根大柱子金光灿灿的,他说:“龙王,我别
的不要,就要这根柱子。”“那不行啊,这是我的定海神针
哪!”什么意思呢?这根针放在大海中,大海就波澜不惊、风平
浪
静,就不会有灾难。但是孙悟空看中了,不给他也要,这个
泼猴一下把它变成一根小针,塞进耳朵带走了,从此大海就
不平静了。这里的大海,就代表我们每个人的生死业海。
我们有没有生死业海啊?我们生死业海的风浪大不大?非
常大,所谓“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我们都埋在生死业海
中。如果把下品下生经文往这个生死业海里一放,大海就平静
了,这叫“定海神针”。如果没有这段经文,我们的心会动
荡,我们到底能不能往生?我们没有底气。如果这段经文了解
之后,我们的心就平静了,我们心中生死烦恼、生死业障
的大海就会平复。这段经文重要不重要?特别重要。
三,怎么说是我们净土宗建立的根本基石呢?净土宗当然是
依第十八愿建立的,但是,第十八愿的根基要打到什么地方?
譬如说要建很高的楼,三米的根基太浅,六米的也不够深,
第
九米的还不够,一直要打到底。如果建两层小楼,从表面砂
土层打,打到硬土层。如果建高楼大厦,硬土层还是不够
的,要继续往下打,打到砂岩层还不够,再往下打,一直打到
岩
石层,这就稳定了。钢筋水梦见自己洗头发是什么意思 泥就从这里打下去,盖的楼就稳
定。抗八级地震、九级地震,那一定要打到岩石层。如果打
在砂土层、硬土层、砂岩层,这栋楼能稳定吗?就不稳定。
净土宗教理的这栋大厦,如果是以上品上生这样的浮表土为
基础,那我们净土宗就立不起来。如果以十三定观为基础,
那更立不起来,更在表面上。如果以阿罗汉为基础,那就没
有净土宗了,他自己都成阿罗汉了,都解脱生死了。所以,
净土宗是往下打根基,一定要打到什么地方?打到五逆谤法
的人。如果五逆谤法的人也能得救,净土宗就很牢靠,所有
的人都可以得救了。所以,这段经文就是整个净土
宗建立的基石,就是岩石层。如果不到这新年英文歌 个层面,可以讲你
不了解净土宗。学法,学净土三部经,对下品下生没有深切
的认识,看不到它的重要性,那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净土
宗。就像建房子一样,你建在软土上,稍微一动荡,马上就
塌了。很多人看经,眼睛总是盯着上品上生使劲看,在里面
找一两句,看看自己能不能配得上,这样到后来都是一场空。
所以,如果不了解下品下生,信心就没法建立。如果现
在就把自己定位,定在下品下生,决定了,定海神针,定了!
定了就绝对不会动摇,绝对不会退转,因为这是你的定海神
针。这根神针一定要拿住,一定要了解。当然,我们不是孙
悟空,阿弥陀佛也不是海龙王,我们不要抢,阿弥陀佛直接
发给我们每个人,就是一句六字名号,这句六字名号是站在
下品下生的立场上。所以,这段经文特别重要。曾
经有人问,善导大师著书建立净土宗,他为什么解释《观经》,
而不解释《无量寿经》呢?《无量寿经》有四十八愿,这是
净土宗的立宗根本啊。当然,前人也曾作种种回答。我
刚才读下品下生的时候想到,就是因为《观经》有下品下生。
《观经》是一部非常特殊的经典。释迦牟尼佛先讲十三定观,
然后讲三福,讲到下品下生,最后结尾的时候,“佛告阿难: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把名号交代
给阿难,就结束了。善导大师解释经典,是要建立净土
宗这座大厦。以刚才的譬喻来说,十三定观就像是表层的土
壤,善导大师要建立净土宗教理的框架,首先要穿过十三定
观表层的土壤;接下来再往下穿,三福散善就如同下面的硬
土或砂石层;这样继续穿,到下品三生,就已经到岩石层了。
下品三生都是造恶众生,净土宗是以造恶众生作为一切众生
的最底层。《华严经》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
萨而为华果。”如果以树来比喻,众生是根,诸佛菩萨的智慧
就像花果,佛的正觉是属于众生的。在这些众生当中,
上根利智、能精进修行的,这是表土层;到下品上生,就已
经到了岩石层的表层;接下来再经过下品中生,一直到下品
下生,如果这样的众生都能解脱,净土宗这座大厦就非常稳
固。善导大师在《法事赞》里说:“以佛愿力,五逆之与
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就是直接以五逆艾特所有人怎么弄 、
十恶、谤法、阐提这样的众生作为净土宗建立的根本基石。如
果这样的众生都可以解脱,都可以得救,而且是临终短暂
时间之内就能解脱成佛,那么净土宗真可谓广大无边。
这是一个启发。三、消释经文下面我们来消释经文,请大家打
开讲义,跟我一道恭诵一遍:或有众生,作不
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
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
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
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
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
中,除如何显示分页符 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
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这段经文总共一百五
十个字,不多。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一下。造
罪因果“或有众生”这,一句是解释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因
为“十方众生”非常广阔,是总括性的概念,这里是从十方
众生当中举出一类人。“或”,或者有这么一类。《观经》下
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的每一段开头都说“或有众生”。
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是有一类是这样的,所以在十方众
生当中特别挑出一类来说明。“众生”,佛经中称为“十法
界”,即四圣六凡法界。“四圣”就是佛、菩萨、缘觉、声闻。
但是“佛”一般不说是众生;也有说为众生的,“众生者,即非
众生”,那是无生的意思,是究竟的意义。“六凡”就是六道众
生。这叫十法界。这里的“众生”,当然不是四圣法界,
而是凡夫;凡夫当中有善人,有恶人,这里的众生不是贤善
之辈,而是造恶众生;造恶有小恶,有大恶,这里的众生不
是小恶众生,是大恶众生,而且是极恶众生。“作不善业”,
他作的业是不善的,那当然就是作恶了。哪些不善业呢?
“五逆十恶”,在所有不善业中举出两条罪大恶极的罪业——
五逆、十恶。“五逆”就是五种极端的罪恶。哪五种?
“杀父”“杀母这”两,个词都不好意思说出来,说了心里都非常
寒冷。可以说他是人无人形,不具备人基本的天良。一切罪
当中,杀生罪最重。地球上最宝贵的是生命,石油、矿藏等
所有一切,如果我们没有命了,那跟我们都没有关系,所以
最宝贵的是生命。不管什么众生,都以保命为第一。如果遇
到生命危险,其他什么都可以舍弃,钱财都可以舍,但是命
要保下来。所以,最大的罪就是杀生。杀生当中,最大的罪
是杀人。杀人当中,最大的罪是杀对自己有恩义的人,这当
中最极端的就是杀父、杀母。父母生养我们,对我们的恩德
极大。佛经中说,父母恩重,假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吃
喝拉撒都在自己肩膀上,一辈子供养父母,到死都不足以报
答。这么恩重如山,不仅不知道报恩尽孝,反而去杀害,这
叫“逆罪”。“逆”就是不顺,和人性、和基本人伦完全相反。
“杀阿罗汉”,阿罗汉超凡入圣,德高日月,能够为众生作大
福田,但是有人起谋逆之心。“出佛身血”,连佛都要谋
害,这都是不得了的大罪。佛当然是没有人能够杀害的,这
一点讲的是提婆达多,他要谋害佛,让佛的小脚趾流了血,
这叫“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僧宝是世间航船,是佛的
代表、法的传人。佛灭度之后,法自己不会说话,完全靠僧
来传持;但是他破坏和合僧,让教团分裂,灭人天眼目。
这五种罪过特别大,这是五逆。“十恶”就是十种罪恶,
也就是身三、口四、意三。身业有三种:杀、盗、淫。
口业有四种: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意业有三种:贪欲、
瞋恨、愚痴。“具诸不善”,“具”是具足,“诸”是一切。“具诸不
善”,所有恶事他都干尽了。有两句话能形容这个人,叫
作“无作不恶,无恶不作”,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恶的,没有恶
的事他不做的。这样的人,连杀父杀母的事都干得出来,他
哪有什么恶事不做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
经历多劫,受苦无穷”,这段话主要讲的是造恶的因果报应。
前面“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就是他造的恶因,那么他得到
的果报是什么呢?因为恶业的缘故,“应堕恶道”。这个“恶道”
主要是指地狱;地狱出来之后,还要到饿鬼、畜生道中。怎么
知道呢?下品中生说“地狱众火,一时俱至”,连下品中生都
这样了,何况下品下生呢?他造了五逆重罪,是阿鼻地狱
的罪业,应堕无间地狱。“经历多劫”,在地狱当中不是
短时间的,五逆罪如果犯了一逆,就要在地狱当中待一个大
劫;如果犯了五逆,就待五个大劫。这个人不光是犯五逆
罪,还“具诸不善”,所有的罪,比如谤法的罪他也犯。为什
么?他既然五逆,谋害佛,对佛教这样破坏,他当然是不信佛
才干这样的事情,所以谤法罪也含在当中。这么重的罪,按照
他本身的因果报文明素养 应,当然不是短时间可以出离的。所以,按照
因果报应的法则,推断他应当堕落地狱。五逆罪是地狱的
定业,只要一口气不来,当下直接堕入地狱。“受苦无穷”,在恶
道中流转,受无穷无尽的大苦恼,这就是“恶有恶报”。
那么,这样的众生有没有办法救呢?他的因果报应能不能转
过来呢?就看下面。“如此愚人”,这句话跟上面一样。
这里提醒大家注意,这里用“愚人”这个词,显示释迦牟尼佛
无限的慈悲和怜悯。佛没有说“如此恶人”,而说“如此愚人”。
因为佛不像我们凡夫有善恶的分别,“这是善人,我慈悲他;
这是恶人,下地狱吧”,不会的。佛说他是个愚痴的人,
因为他不懂得、不了解、不相信因果报应,他愚痴,所以才
造了恶;他如果不愚痴,相信因果报应,怎么会造恶呢?佛
怜悯他是个愚痴的人,所以说“如此愚人”。在佛陀的眼
中,什么叫智慧的人,什么叫愚痴的人?今天在座的各位,
佛都说你们是智者。大学教授、博士生,写书写这么一摞,
但是不相信因果报应,不知道行善积德,不相信来生后世,
不知道有极乐世界,不相信阿弥陀佛,也不念佛,佛说:“这
个人真愚痴啊,是一个可怜悯者。”不是看世间的学问有多高,
不是这样。哪怕我们大字不识一个,说话发音都不准,如果
我们相信因果报应,念佛求生西方,佛说:“你是善男子,你
是一个智者!”被佛称为智者,那是很光荣的。(未完待续)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09:29: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3621483278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无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无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