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梳理与思考
一、背景:
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是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构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通过顶层设计,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指出,教育部将制定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
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两杠一星 同年级、不同学科
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各级各类学校要从
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二、概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
视为基础教育的DNA、人才培养的指针。不同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
共通的地方,比如强调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掌握、公民素养、创造性、批判
性思维。
21世纪素养分为三大类: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
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化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
养(ICT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
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等概念不同,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
来知立冬诗词 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了人的反省思
考及行动与学习。素养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的态度因素特别重要。
“素养”比“能力”含义更为广泛,它与“能力”的不同点还表现为:能力既可以是与
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素养则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
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
素养是可以测评的,且需要长期的培养。
素质是素养的上位概念,素养的特性尤其它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在素质层次结构
中得到了科学的说明。离开了对素质发展的整体把握,我们有可能对素养的可塑性作出绝对
化的解释,最终走向谬误。
如果说素养是基本生活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它强调不同
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核
心素养是少而精的。
日本学者恒吉宏典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
力,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为基轴而编制的教明星的英语
育内容,与生存于生活世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核心素
2
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核心素养也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它是支
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
教育部郑富芝司长撰文指出:核心素太平洋警察 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
参与、创新实践。
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适应于一切情境、所有人的
普遍素养。
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
有用的东西,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表现。
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有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决
定房屋的高度。
王红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指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
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
三、国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际社会已出现了学力模型研究的若干典型案例。
五大支柱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强调,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
也需要核心素养。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即素养彼此关联,同时涉及生命全程与各种生活领域:
学会求知,包括学会如何学习,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思考力;学会做事,包括职业技能、
社会行为、团队合作和创新进取、冒险精神;学会共处,包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理
心和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学会发展,包括促进自我实现、丰富人格特质、多样化表达能力
和责任承诺;学会改变,包括接受改变、适应改变、积极改变和引导改变。
关键能力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5年提出,知识社会要求三种关键能力:第一种关
键能力是交互作用地运用社会、文化、研究生中期考核 技术资源的能力,包括运用语言、符号与文本互动的
能力,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运用知识、信息互动的能力,如国际
学生评估项目中的科学素养;运用科技互动的能力。第二种关键能力是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人
际互动的能力,包括同他人建构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与解决冲突的能
力。第三种关键能力是自立自主地行动的能力,包括在广泛脉络情境中行动的能力;设计并
执行人生计划、个人计划的能力;表达并维护权利、利益、责任、限制与需求的能力。
八大护国菜 素养说。欧盟2005年发表的《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架构》正式提出终身学
习的八大核心素养: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能力及基本科技能力,数位能力,学会如何
学习,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创业家精神和文化表达。同时提出贯穿于八大
核心素养之中的共同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
日本研究表明,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共性与特性、抽象与具
象的关系,因为在学校课程的学科之间拥有共性、个性与多样性特征。日本学者认为在“核
心素养”牵引下,界定“学科素养”或“学科能力”需要有三个视点的交集:一是独特性,
3
即体现学科自身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学科的固有性。如语文学科中的文字表达、文学思维与
文化传统,数学学科中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模型的建构,历史学科中的历史意识、历史思考与
历史判断等。二是层级化,即带鼠字的成语 学科教学目标按其权重形成如下序列:兴趣、动机、态度;思
考力、判断力、表达力;观察技能、实很好听的歌 验技能等;知识及其背后的价值观。这种序列表明,
学科教学的根本诉求是学科的素养或能力,而不是单纯知识点的堆积。这就颠覆了以知识点
为中心的学科教学目标的设定。三是学科群,即语文、外语学科或文史哲学科,数学与理化
生等学科,音体美或艺术、戏剧类学科,它们之间承担着相同或相似的学力诉求,如直觉思
维与逻辑思维,自然体验与科学体验,动作的、图像的、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可以构成各自
的学科群。
四、意义:
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核心素养将成为课标修订的依据。
会对我国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科学化产生影响。
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是国
际教育发展和变革的趋势。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知识教学要够用而不要过度。教育不能填满学生生活的空间,要
留有闲暇,因为学校教育不是给人生画上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
基础教育的使命是奠定每一个儿童学力发展的基础和人格发展的基础,而人格发展的研
究是首要的。我们期待于学校教育的是,从儿童人格成长的角度,不是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知
识,而是有长远的展望,寻求课程与教学的改进,思考学习方式的变革。“核心素养强调的
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
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而非育才
模式,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基层探索应该是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核心素养的
习得与养成: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稳定性、开放性、发展性。
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
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
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具体到课程改革上,将基于学科本质观确立学科素养,
基于学科素养来择定学科课程内容,基于学科课程内容来研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核心素养
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为核心素养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说,
以人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将有可能催生“课堂上长出苹果树”。
五、策略:
走向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将成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具体路径:
第一,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可理解把握、可操作实施、可观察评估的培养
目标,使不同学段育人目标彼此衔接,上下贯通,避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而没有边界,过于
庞杂而结构不明,避免什么都从娃娃抓起而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
4
第二,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科学设计学校课程,精心选择教育内容,推进基于核心
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克服学科知识本位与教学中的短期行
为,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第三,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立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提升的发展水平
等级标准,借以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观察评估,实现对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反馈与
指导,引导学校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进而走向素养教育。
六、延伸:
学校是以知识与技能为媒介,师生在互动关系之中,生成各自的意义、相互交换,创生
新的学校文化的学习共同体——这就是国际基础教育学校愿景研究得出的结论。作为学习共
同体,学校的教育使命是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多元智
慧的存在,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学校应寻求不同个性的交融、多元声音的交响,寻求“和而
不同”的世界。作为学习共同体,学校的改革旨在通过国民教育的正式课程来铸造未来国民
的核心素养。未来的学校是一种“超越学校的学校”。从根本上来说,承担起学生的学习与
发展的,不是每一位教师,而是整个教师团队;不是每一间教室,而是整所学校;不是每一
所学校,而是整个社会文化。佐藤学说,“所谓‘好学校’,绝不是‘没有问题的学校’,
而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问题’、齐心合力致力于问题解决的学校”。
作为作整合,为什么整合对小学教育这么重要呢?一个比喻很形象。大家想想看,当一
个6岁多的孩子迈入小学,来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他就好像进入到一个黑黑的房子里面。
这个时候他能不能大胆地迈进这个他不熟悉的黑暗的房间里面?我们通常可以有两种方式帮
助他,一种方式是我们用高度聚光的探照灯把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呈现给他们;另外一种方式,
就是把这个房间的顶灯打开,一下子把整个房间都照亮,尽管顶灯在局部上并没有探照灯那
样照得亮,但大家想想,在哪种灯光的帮助下,孩子们能够更放心大胆地走进这个房子呢?
显然是顶灯!而这种顶灯恰恰是小学教学和小学课程的最重要的特点:直接的完整性,就是
这种“顶灯效应”。
进一步思考教研形式。首先同学科并且用英语怎么说 同年级教研效果最好,为什么?因为教的是同一学科
同一本书,第二是同学科跨年级,效果最不好的是跨学科同年级。但这种教研交流形式非常
重要。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人”本身不分学科,但是我们的学科教学深深割裂了,所以我
认为教孩子不同学科的老师很有必要坐下来讨论讨论,该怎么样培养完整的人。我们现在提
出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纵向整合,比如数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个是
横向整合,一个年级的不同学科之间老师整合,这种整合越来越多,需要加强这种教学方式。
如我们开展的主题学习课程,有利于软化学科边界,形成学科育人合力。此外,我们现在推
行的作业变革,实践初衷也应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种培养策略。
还有一些学习感受,深入的文献研究、严谨的治学态度、包容的研讨氛围……
推荐阅读:2015年《人民教育》7-12期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06:5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3527203266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学习与思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学习与思考.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