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第六阶段
学校假期时推荐了一本书,[美]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
室的奇迹》。分给各位老师后,闲暇时翻翻,觉得有些还挺好,很
多都是一位一线老师的经验之谈。开学后,与几位老师,随便聊
起来对这本书的感受,觉得有些还真的有用,可能做起来会有些
困难。有些不但困难,还要思考一些教育方法,还不是拿过来就
能用的。
是啊,要想做一名好老师、一名成功的老师,哪能不遇到困
难,哪有那么简单啊?雷夫也说: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的!
尤其,当我读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的第二章时,就
停在了第二章。当时的感觉就是一种震撼。
雷夫用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来引导孩子们,
取得了令人嘱目的班级管理成就。这些孩子长大后,原本出身在
恶劣家庭并且平庸的孩子们,无论走在哪里,都举止文雅;无论
是升入大学还是参加工作,都是人群中最有爱心、最优秀的。他
们会定时回到56教室,一起去做公益活动。这真的是一个道德教
育的奇迹。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
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
做。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鼓励小孩做家事就给零用钱固然很
好,毕竟资本主义就是这么运作的——用工作赚取报酬——但用舞蹈教学视频
礼物或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就很危险了。我们要让孩子
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孩子们慢慢长大以后,也开始学
会做某些事情来取悦人。年轻教师大多无法抗拒这类现象,孩子
们的取悦会让你自我膨胀。为父母努力的念头给孩子们带来更大
的压力。许多小孩迫切希望取悦父母,甚至按照家人的期望选择
大学和主修科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备感沮丧﹑北海道渔场形成的原因 厌恶工作
的人,他们无法了解为什么自己对生活如此不满。不过,至少他
们曾经为取悦某人而努力过。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规则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我
们最景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
们不守规则。如果要我们的孩子达到相同的境界,就要在教导他
们了解规则之余把眼光放长远,不受教师墙上的班规所限。人的
一生中有时并无规则可循,更重要的是,有时规则根本就是错的。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除
非你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除非你能真正进入她的身体,
用他的身体行走。”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要让孩子们知
道,他的行为不是取决于恐惧、取悦他人,或是规则;他已经有
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
用雷夫自己的话说“六阶段”凝聚全班的的粘着剂。信任是基
础,六阶段则是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建材。
你可以通过经验、耐心,以及从失败中学到的教训打造一间
以信任为基础的教室。孩子们知道你公平待人,可以依靠。孩子
们知道只要身边是你,就很安全,而且还能学到事情。以信任为
基础,毫无恐惧的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绝佳途径。
这“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理解有些困难,怎么样把这
六阶段教给学生,并能应用在自身行为上,还真是需要去实践、
去探索。我的理解,这六个阶段人的一生成长的过程吧,但每个
人的成长是不同的。有的孩子也许护士简笔画 第一个阶段也会很迟才达到,
有的孩子可能因为成长过程中的原因会倒退吧,比如说:我想要
奖赏,当奖赏得不到或经历挫折后,也许连这点虚荣心也没有了。
还别说这是第二阶段思维的错误了。我们很多人能做到第四阶段
已经很不错了,社会上都在宣传,如果人人都能守规则,那这个
社会有多好!也就是说连“守规则”也只是部分人才能做到的。第六
阶段自然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了,人人都能建立起个人的行为准则,
那人人都是良好人材了。
不管人能成长到哪个阶段吧,要把这六阶段教给学生,并变
成自己的行为准则,那都不是容易的事。但教育就要做这样的事,
“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
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
雷夫先生在上课的头一天就把“六阶段人体模特照片 ”教给学生,但是不
期望学生立即应用在自身行为上。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认知水平,
会对同一件事产生不同的道德判断标准。尽管如此,雷夫老师仍
告诉孩子们“我们可以做的更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尽管看起来
很难,但道德标准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上,而需要潜移默化、
身体力行,才能深深地根植于孩子的心中。
而想一想我现在面对的是一猩球崛起有几部 群未成年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
力和认知水平比较低,但是我却忽视了人的发展的连续性,而雷
夫先生却在践行着。我往往小看了孩子们,总是把他们停留在某
一个阶段,总是放大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好像一直是在狠狠的揪
掉他们身上突起的刺,却全然没有顾及到这些刺的拔出是不是正
确、彻底,也许他们会感觉到疼,也许一点感觉都没有。一天一
天不断地批评、不断地表扬,似乎没有什么章法,有时候对于孩
子们所犯下的错误也国际时讯 仅仅是从一般的道德认知上来判断,把孩子
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求以及应该达到的高度置于一旁。
看到差距的同时,我也认清了方向,激发了前进的动力。在
教育之初,就把这个人格发展路线图放在孩子们眼前,告诉他们
教育培养优秀人格的目标,并为之付诸努力。
这,也正是雷夫老师为孩子们铺就的“追求卓越之路”。
信息技术组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03:22: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3401633253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56教室.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56教室.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