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社会习俗有什么
回族的社会习俗有什么
回族把出生视为一种大礼,保留着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孕育
期,通常称妇女有孕为“有喜”。询问时,一般只说有喜了吗?而不
能问你怀孕了吗?妇女在孕育期还有许多避讳和禁忌。如不送亲,不
参加婚札,不见已故铅笔加工 的人,不送葬。若在途中遇见送亲、送葬的,
要尽快避开,不能迎面而行。在饮食上也有一些戒律,尤其注意的
是不让孕妇吃兔子肉。据说吃了兔子肉,生下的小孩嘴和兔子嘴一
样是豁的。也不允许孕妇平时随意讥笑别人的小孩,更不能笑有生
理缺陷的小孩。临产时,孕妇要洗大净,尽快住进产房,这叫“占
房”。
婴儿哇哇降生后,若是男孩,则在家庭或亲属、近邻中,选择一
个聪明、诚实、勇敢的人首先踏进产房;如是女孩,要选择一个温柔、
善良、勤快的人首先踏进产房,这叫“踩生”。回族认为,孩子出
生后,谁先进入产房,孩子的气质、性质就像谁。这是回族人民一
种美好的祝愿和希冀。
接生婆接完小孩以后,主人要给她散五至十元的乜贴(小费),有
的.还给买一件衣服。在孩子出生三天的时候,回族叫“三洗”,也
叫“洗三”,要用热水洗掉孩子身上的污垢。这天,主人要款待亲
戚、朋友、乡亲,祝贺小孩平安无事,长命百岁。而乡亲、朋友在
“洗三”这天,给月婆子送长面、油香、锅块、鸡蛋、肉等营养品,
表现了回族内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心同德的风尚。有的月婆
子在坐月子期间缺奶,就让家里人拿一个小碗收吃七家面,这叫
“修渠引水”。
孩子满月后,还要举行满月礼,也叫贺满月。这天,要请剃头师
理齐孩子头发,并根据头发的重量,相应地向贫穷人施散一部分钱
财和物品。同时,将剃下的小孩头发,挽成一个小球,用线和沙布
网住,连在小孩的枕头上,意为壮胆、吉利,健康成长。上海等地
回族穆斯林还给孩子留小辫、戴手镯、锁片,祝愿孩子长大成人。
贺满月,也要做饭菜、炸油香等,款待亲朋好友和孩子的舅舅、外
爷、外奶奶等亲戚以及左邻右舍。
孩子到了一百天,有的还举行“百日礼”,回族也叫“赶百路
子”,祝福孩子一生中走宽阔的道路,奔远大的前程。
在婴儿诞生的当天或三天之内,必须请一离婚起诉书 位阿訇给婴儿举行命名
礼,即起经命,也叫回回名。命名礼首先由家庭主人把孩子抱到门
槛里。阿訇站在门口或门槛外,先对着小孩的右耳低念“班克”,
即在清真寺宣礼塔上召唤教民上寺礼拜的宣礼词。再对着小孩的左
耳念“尕麦体”,即教民汇聚到清真寺后准备礼拜的招呼词。然后,
是男孩便在左耳里慢慢吹一口气或轻轻咬一下耳朵,是女孩则在右
耳朵里吹一口香菇炖豆腐 气。据说,念宣礼词、吹气的意思是,把一个刚出生
的小孩儿,由清真寺之外呼唤到清真寺之内,一生下来就要成为一
个当然的穆斯林。当阿訇举行这种仪式后,便从回教众多的先贤中
选出一个美名,告诉家里人,以示吉庆、俊美。命名礼结束后,要
用红枣、白糖、红糖、冰糖水等甜东西给小孩儿开口。
抓周礼也叫岁礼,回族俗称抓岁。这是回族当中较为普遍的一种
礼仪,尤其有的回族生的第一胎,或有些没有生育能力领别人孩子
的,则更重视这种仪礼。
小孩的抓岁仪式比较简单。当小孩一周岁时,孩子的父母、爷爷、
奶奶等都怀着喜悦的心情,在周岁的头天晚上或当天早晨忙忙碌碌、
说说笑笑地准备岁糕。回族对岁糕很讲究,选用优粉、红枣、香豆
子粉、胡麻油等原料。岁糕必须做成圆的,厚约三、四寸,直径一
尺左右,用蒸笼蒸。讲究厚道大方。花样要新颖美观,一般由六至
八个三角形组成。每个三角形上的图案必须是用面制作的牡丹、梅
花、荷花等花草,忌讳用猫、狗、兔、羊等动物一类的图案。每朵
花的中心放一个大红枣。岁糕做得既白又软,吃起来又香又甜。切
糕人要选请长辈或年老的人。有条件的回族还要宰鸡、羊,做凉粉,
烩五香莱。由于回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做岁糕的习俗也不完全一样。
有的地方的回族在抓岁那天,只须吃岁糕,不吃米饭、面条等其它
主食。
在抓岁这天,还要邀请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的人到家吃岁糕。来
宾一般要给孩子带上玩具等小礼品,表示庆贺。举行抓岁礼时,主
人要放一个大红桌子,桌子上喜欢摆上钢笔、毛笔、笔记本、《古
兰经》和用纸制作的小飞机、小轮船、刀、剑及女它玩具等,尔后,
由母亲或父亲把小孩抱到桌子前,让小孩任意抓。来宾和全家老小
围着孩子一起观看,希望孩子能抓到一个比较理想的东西。
割礼,阿拉伯语“海特乃”的意译。回族俗称“逊乃提”,也叫
割礼或成丁礼。回族男童一般在5~9岁实行割礼,即割除阴茎的包
皮。回族为什么要割包皮呢?因为伊斯兰教规定男孩到十二岁,已经
懂事,要开始承担宗教义务,履行“天命”和“逊乃”的宗教功课。
这样宗教上的一些规定长期发展,久而久之,慢慢地便成了回族的
风俗习惯。
回族割包皮的习俗,从医学的角度看是很卫生的,是有科学道理
的。男孩的生殖器因包皮过长,不能上翻,即为包茎,包皮下常常
积聚污垢,这种污垢如不及时清洁,时间长了,会带来许多疾病,
如包皮炎、包皮结石等等。狭窄的包茎还使阴茎发育迟缓。特别严
重的是,包皮内积留的尿汁精滴,脱落的上皮和包皮垢等都比较容
易腐化、甚至溃烂,容易引起阴茎癌。
俗说话“回回见面三分亲”。回族无论男女老少,他们见面相互
问候时,通用一种祝安词,也叫见面语。《古兰经》多次强调见面
礼节的重要性,说“如有祝安于你,你应当比他更好地来回答他。”
祝安词一般都是致者先说“安色俩目阿来昆”,意为求主赐你们平
安,而回答者则说“吾阿来昆色俩目”,意为求真主也赐你平安。
这一礼俗文化,源于阿拉伯。据宗教传说,易卜拉欣和他的妻子晚
年得一“圣子”,天使曾预先向他说“色俩目”,从此后人们也仿
效。穆罕默德传教时期,这一礼俗已普遍流行,并当作一种“圣
行”。唐时来华的阿拉伯、波斯人将这一礼俗带到了中国。这种祝
安词原带有宗教色彩,但经长期沿用,回族群众已经把它看成是正
常的祝安问候语,相当于汉语的“您好”和“您也好”。
互致“色俩目”还有许多讲究。一般是晚辈先向长辈致“色俩
目”。平辈亲友相逢,年幼者向年长者致“色俩目”。教民与阿訇
相遇,教民先致“色俩目”。客人见了主人,客人先致“色俩目”。
出门在外的要向当地留住者先致“色俩目”。乘骑者对步行者先致
“色俩目”。男对女先致“色俩目”。夫对妇先致“色俩目”。(西
北有的地方是妇对夫先致“色俩目”)。少数人对多数人先致“色俩
目”。如个别人到清真寺或碰红白喜事,要向多数人高声道“色俩
目”(你们好),多数人中凡保障的意思 是听到的要回色俩目。这样少数人就不
再一一去向每个人致“色俩目”。
回族人民待人诚实憨困难申请理由 厚,和蔼可亲,有礼有节。当家里来客人时;
走出大门外去迎接。如客人骑自行车,立即把车子接过来推上,对
有行李包的客人要把行李接过来提上。客人进屋时,要主动给揭开
门帘,让客人先进屋。客人入座后,马上沏茶、备饭。一般不跟客
人说“你喝茶不?”“你吃饭了没有?”“给你做饭吧!”等等,即使
家里比较困难的回族,只要来客人,也悄悄出去借面、借鸡蛋,想
把客人招待好。把饭菜做好端上桌子以后,主人不陪坐、不陪吃,
站在地下,先说一声“请口道”,接着一再谦让、夹菜,照顾客人
吃好饭,回族人认为主人陪坐、陪吃是对客人的不礼貌。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00:57: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3314643245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回族的风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回族的风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