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核进展
随着自然环境演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洪水灾害造成的
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在洪灾经济损失评估中,直接经济损失
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评估技术手段不断改进,评估方法不
断完善[1-11,19],洪水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因其隐蔽性
未受重视,因评估难度大而研究较少[12]。但是,洪灾间
接经济损失与直接经济损失相比,具有影响程度大、时间长、
范围广,损失的可控制性较强等特点,所以洪灾间接经济损
失评估重要性更大。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包含内容十分广
泛,选择合适的评估对象对评估结果有重要影响,同时研究
洪水灾害间接损失有许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适用
条件。本文首先对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含义及组成进行分
析,然后对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进行综述,最后
指出洪灾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对象、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
1洪灾间接经济损失内涵
目前洪灾间接经济损失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定义:一个
是社会经济核算的角度,另外一个是从灾害损失的时间和空
间传播的角度进行界定。
1.1基于核算角度定义
(1)存量-流量损失Parker等[7]基于经济学中“存量”
和“流量”的差异,对洪水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的实
用性做了理论的说明,指出存量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某一
变量的量值,属静态概念,对应于灾害中的直接经济损失;
流量是指在一个时段上所累积变动的量,对应于间接经济损
失,其大小有时间维度(图1)。
(2)产业关联损失Cochrane[20]认为间接损失是由于灾
害引起经济部门前向产出(依赖于区域市场产出)和后向供给
(依赖于区域资源)错位,引起的生产运转中断导致的德育基地 损失。
这种定义与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国民核算体系相匹配,从
而便于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灾害对经济整体的影响。这个定
义也与HAZUS灾害管理系统平台中对灾害间接损失的定义
一致(图2)。若产业部门B因灾害遭到破坏,则可能引起部
门A的后向关联损失、部门C的前向关联损失,并影响最终
需求和消费,造成市场供需不平衡,引起物价、劳动力就业
与失业、国民收入、储蓄和投资水平等的变化,进而影响国
民经济总值和经济增长速度[16]。从两种定义方法理论基
础来分析,上述间接经济损失两种定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表1)。
1.2从时空延续性角度定义
图3灾害间接经济影响的延迟性
Fig.3Delayofdisasterindirecteconomicimpact时间角度的定义
从系统延迟性来分析,存量是延迟的来源,延迟是经济系统
产出落后于投入的过程,正因为如此,Toshihisa[13]阐述
了间接经济损失时间的模糊性。图3中灾害发生的初始损失
为直接损失(黑粗线)是静态的。灾害可能使区域经济发展产
生A(最终恢复到原有状态)、B(最终低于原有状态)、C(最终
高于原有状态)3种情形,而间接损失则是指原有状态线下方
范围,即图中阴影部分。由此可以看出间接损失的大小和灾
后恢复到原有状态的时间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这个恢复时间
不仅受直接破坏程度影响,也和救灾恢复能力有着密切的联
系。
空间角度的定义间接经济损失涉及灾区内部及灾区对
非灾区的间接关联影响,这样就产生了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
空间尺度界定问题。Cochrane用损益分析的方法对间接经济
损失的影响因素及尺度问题进行了分析(图4)。图4(a)显示,
从区域角度计量,灾区由于保险赔付和政府援助而受益(图
4(a)上半部分),同时也存在间接经济损失(图4(a)下半部分),
但是从国家范围来说,因灾害而得到的收益就不存在了(图
4(b)上半部分),于此相对应,间接经济损失反而增大了(图
4(b)下半部分)。
2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
从广义角度把洪灾间接经济损失分为3类:
(1)社会经济关联型损失,其中最主要的是产业关联型损
失;
(2)灾害关联型损失,如水灾引发的地质灾害;
(3)资源关联型损失,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和
资本资源的损失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影响,又包括自然资源破
坏在可持续意义上对未来发展能力的影响。类似地,CGER
把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也分为3类:引致损失(inducedloss)、
关联损失(linkagelo春野樱图片 ss)和支出损失(spendingreduction)。但是,
更多的研究者把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限定在停产(减产)损
失、产业关联损失和投资溢价损失3个方面。
2.13类洪灾间接经济损失
(1)停产或减产的经济损失企业停减产损失是指企业或
产业部门在更换、修复因灾损毁、流失的资产和充实伤亡人
员之前,不得不暂停生产经营活动或减小生产经营规模而造
成的一种损失[15,18]。在进行定量计量时,经常考虑洪
灾造成的生产能力幅度和生产能力恢复到灾前水平的时间
两个方面因素,使用有无对比法(withandwithout)按下面步骤
进行评估。设“无灾时”和“有灾时”,某企业的产出曲线分别
为f1(t),f2(t),用D1表示企业停减产损失,则D1=∫∞0[f1(t)
-f2(t)]dt若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则D1=∫∞0[f1(t)-f2(t)]
•1(1+r)t-t0dt式中马蹄的功效 ,r为贴现率。
(2)产业关联性间接经济损失魏一鸣等[10]考虑了洪灾
产业关联性损失的地域性,由于洪水淹没区内工商企业停
产、农业减产、交通运输受阻或中断而停工停产及产品积压
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淹没区外工矿企业为解决原材料不足
和产品外运采用其他途径绕道运输所增加的费用等造成的
“地域性波及损失”;同时考虑海的作文 了“时间后效性波及损失”,提出
洪灾以后,原淹没区内重建恢复期间农业净产值的减少;原淹
没区与影响区工商企业在恢复期间减少的净产值和多增加
的年运行费用,以及恢复期间梦见参加葬礼 用于救灾与恢复生产的各种费
用支出等。
(3)投资溢价损失对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而言,投资的资
金相对不足,可用于生产性投资的单位资金比用于消费的资
金更有价值,其超出的部分称为溢价。灾害后的恢复过程需
要动用原来(如果没有灾害)可用于生产性投资的资金加以弥
补,这种由于财产国庆文章 补偿引起生产性投资减少所产生的机会损
失称为投资溢价损失。魏一鸣等[10]认为投资溢价损失包
括抗洪抢险、抢运物资、灾民救护、转移、安置、救济灾区、
开辟临时交通、通讯、供电与供水管线等的费用。武靖源[1]
投资溢价损失是一种资金的机会成本损失,并用影子价格的
方法对投资溢价损失进行了计量。黄渝祥[25]具体说明了
其计算步骤:设灾害以后的第t年,动用原拟用于生产性投资
因灾害而用于补偿和恢复生命财产的资金为Ai,则由此产生
的投资溢价间接经济损失L为L=∑ni=0Ai(pinv’-1)(1+is)-
1,式中:n为灾害以后政府动用生产性投资来补偿居民生命
财产损失的年数,is为社会折现率,pinv’为修正后的投资影
子价格。修正后的投资影子价格计算公式是:pinv’=pinv(1-
s)+spinv,其中,s为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积累的升值率,
pinv为以消费现值为计算单位的投资的影子价格。
2.2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关系
洪灾间接经济损失的3个部分是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的(图5)。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导致了灾区各产业部门的生产能
力损失,通过各产业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使灾区各产业
部门产生停减产损失及产业关联损失。停减产损失及产业关
联损失不仅与直接经济损失及各产业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
系有关,而且与灾区灾后生产恢复模式密切相关[26]。由
于洪水灾害损失使投资改变了原有在社会生活中的流向,产
生投资溢价损失。
3洪灾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体系
根据间接经济损失的界定视角不同,可以把洪灾间接经
济损失的评估方法分成两大体系,即基于存量-流量方法体
系和基于投入-产出方法体系。前者包括:比例系数法、模拟
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后者包括:经济增长模型法、投入产出
法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
3.1存量-流量方法系统
(1)比例系数法美国学者DouglasJames和RobertLee[23]
在评估洪灾间接经济损失时,提出了分行业间接经济损失影
响系数法,将行业分为:①居民生活,②商业,③工业,④公
用事业,⑤公共产业,⑥农业,⑦公路,⑧铁路,并给出了
各行业的洪灾间接经济损失影响系数。把各行业洪灾直接经
济损失值乘以间接经济损失影响系数即为各行业的间接经
济损失。刘希林等[27]用IEL=∑ni=1i•DELi来计算间接
经济损失,其中,IEL表示间接经济损失,DEL表示直接经
济损失,i表示某行业或部门的损失折算系数,n表示被自
然灾害破坏的各种行业或部门总数。而且他们给出i的确定
方法:i=P•G•AF•T,其中,P,G,A,F,T分别表示受灾地
区人口数量、经济总量、受灾面积、救灾资金和影响时间的
转换赋值,即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分别赋以不同值。
(2)马尔科夫模拟法显然,比例系数法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过于简单,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因为
洪灾间接经济损失不仅与直接经济损失有关,而且与灾后是
否能够迅速恢复生产能力、形成最佳生产力布局等经济管理
体制因素有关。所以,FEMA[16]从风险概率角度,应用
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分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
关系。
(3)系统动力学模型最早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美国
灾后经济的是Hill和Gardiner[30],他们认为系统动力学方
法在描述灾后经济特征方面非常有效。模型包括4个主要停薪留职协议书 部
门:生产和设备制造、中间产品、劳动力和食品供应,其中食
品供应又进一步分为生产、运输和分配3个环节。模型考虑
的新因素包括:生产系统的延迟、动态变化、不确定性、可变
的生产系数关系、投入产出的非线性、管理政策的选择等。
模型的研究表明灾后经济的生存性与灾前预防措施以及灾
后资源管理方案非常相关。在不同的管理政策下同样的系统
可以表现出生存和崩溃两种结果。PetersonandDavid等[3]
构建了另一种系统动力学模型,其特点是对经济系统中的投
入产出结构做了准确的描述,对资本的资产负债情况有所反
映,对灾后人口的结构状况做了描述,以及对灾后人口心理
反应的影响做了分析。模型研究表明,当经济资源的10%因
灾损失时,经济系统的恢复是比较快的,当50%的经济资源
因灾损失时,恢复非常慢。作者将其归因于人们在灾后不同
的心理反应,以及政府在灾后管理政策的有效性。用同类模
型研究灾害经济的还有Belzer和Roop等人。
(4)张幸[14]发现系统动力学与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结
合对解决宏观经济中的产业关联问题有很大帮助,因为系统
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投入产出的非线性关系。武靖源[24]通
过构造系统状态方程、状态约束方程、初始及终端条件及目
标函数,建立了用于洪灾间接经济损失下限预评估及灾后最
优恢复重建策略的最优控制模型,通过构造函数空间梯度法
及罚函数法,对最优控制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对所构造的数
值模型进行求解[26]。
3.2投入-产出方法体系
(1)经济增长模型张显东等[21]以哈罗德-多马经济增
长模型为基础,初步估计了直接经济损失对经济增长率的影
响,并由此导出了一个计算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方法。
Hallegatte&Hourcade[22]通过对索洛模型
(theBasicSolowModel)的改进和拓展形成了一个非均衡动态
模型(nonequilibriumdynamicmodel,NEDyM),用以评估剧烈
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其研究发现,灾后重建能力不
光取决于财力,影响有限财力在短期充分发挥效能的技术和
组织约束同样重要;
(2)投入产出(IO)模型投入产出法对灾害间接经银行过年放假吗 济损失进
行评估得到广泛应用,如,Ro[34]和Okuyama等[35]
考虑灾害对需求造成的后果。Tierney[36]提出通过需求和
生产的振荡评估每个部门的重要性和脆弱性,但是,该方法
最典型的应用是美国FEMA的HAZUS灾害管理系统平台中
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块(IELM)。模型以灾后的生产能力作
为计算产业供求关系的起点。直接损失按现存能力的百分比
计算,通过计算灾后产出效应来计算产业之间的发货量。首
先,计算一个部门购买力损失的程度,把部门灾后生产能力
比例乘以产业投入,得出的结果是产业之间的部门需求量,
然后计算部门发货的损失程度,用剩余生产能力乘以发货
量。这样就可以得出产业之间供求的过剩程度。计算的结果
加上灾前的最终需求(家户、政府和出口)就是总的部门过剩
程度[16];
(3)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在灾害经济研究中最早使
用一般均衡模型的是JamesMcGill等[28],当时建立一个名
为MEVUNS的模型体系,用于评估国民经济系统的灾害易
损性。该系统包括5个子系统:工业和人口的数据库、防御-
攻击生成系统、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经济恢复模型、数学规
划模型。一般均衡模型是其中使用的一个经济模型,该模型
包含了一个87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最终需求被综合为6个
部门:消费、投资、库存、联邦政府支出、州政府支出和出口。
模型的求解基于两个原则: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劳动力充分就
业。Cochrane[29]为研究自然灾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构
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的基础是新古典经济学中关
于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描述。Cochrane选取了合适的生产
函数和效用函数,提出应以消费者恢复到灾前效用的补偿大
小作为灾后损失真正度量。Cochrane在对预想的灾害进行模
拟后,认为灾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与收入的边际效用、消费
和生产函数中的替代弹性、区域间的价格差异、最大劳动力
人口以及资本的流动性有关。这些因素中资本的流动性最重
要,在可以快速重置资本的情况下,补偿变量与资本损失是
相同的。他还认为,对区域的各类经济援助,如现金、物质
资本、消费品等,对补偿变量的影响是相同的,即援助的形
式不影响福利。
3.3两大洪灾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体系比较
两大方法系统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首先看存量
-流量方法体系。正如Parker[17]所定义的存量损失对应
于直接经济损失,流量损失对应于间接经济损失,直接损失
和间接损失的比例系数就是存量和流量关系反应;第二,存量
和流量是系统的一种状态,油条的制作过程 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之
间也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系统状态的转移是随机过程,马
尔科夫模拟方法恰好是这个关系的反应;第三,系统状态的转
移描述的数学方法可以用状态方程表示,也可以用系统动力
学方法描述,其中系统动力学方法是定量分析系统反馈性的
直观化方法。由此可见,存量-流量体系中的几种方法的本
质是一致的。其次,我们分析投入产出方法体系。传统的经
济增长模型是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由参数估计方法得到的,它
是从生产要素损失的角度来进行灾害损失评估的方法,其生
产要素损失可以看作是经济系统的投入损失,经济增长损失
就是产出损失,所以,其实质就是投入产出分析,只是分析
的是多投入、单产出问题。部门投入产出法是一种重要的经
济核算方法,是从部门之间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损失角度来
分析灾害损失的。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方法的数据基础是投
入产出表,它是投入产出与线性规划相结合的优化模型方
法,所以把它归为投入产出的衍生方法。但是,基于存量-
流量角度和投入产出角度评估的两大方法体系之间的区别
也非常明显(表2)。
4结论
尽管国内外在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领域有
所涉及,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有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
亟待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关联损失是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核心问题根据
现有的研究,间接经济损失包括:停产减产损失、产业关联损
失和投资溢价损失3个部分。其实3个部分之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洪灾发生首先导致企业停产减产损失,接着由产
业之间的关联产生关联损失,前者是产业内部的损失,后者
是产业之间的损失。一般而言,停产或减产损失是由于经济
系统受到洪灾的直接冲击,属于直接损失,投资溢价损失是
由于灾害导致投资者行为改变,从而减小了资金的利用效
益,这是一种引致的损失,也不应该是间接经济损失。因此,
洪灾间接经济损的评估应该集中于产业关联损失的评估,鉴
于目前区域之间关联损失评估薄弱情况,今后的灾害间接经
济损失评估对洪灾间接损失的波及损失评估应该有所加强。
(2)投入产出法是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实用方法总
体而言,在洪灾各种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中,比例系数法
和生产讲话紧张 函数模型的评价结果相对粗糙,而一般均衡模型、蒙
特卡罗模拟和系统动力学模型较难且需要的数据量比较大,
在实际的灾害评估中应用有一定的困难,投入产出模型可以
根据获得的数据而选择多部门或少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具有
很大的灵活性,是一种有效的定量损失评估方法。
(3)投入产出法存在许多亟待改进地方
投入产出法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继续改进:
1)部门适应性改进产业关联的I-O表有两种,一种是部
门级的产业关联,另外一种是公司(企业)级的产业关联。由
部门级的投入产出分析到生产单位级的投入产出变化的最
大影响是经济网络的节点急剧增多,由几十个部门增加到数
十万个部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分析把分析维度降
低到市场经济的细胞尺度-企业水平,从图论的理论看来,
节点越多,系统分析越深入,便于从企业的供应链理论加以
分析。
2)模型本身的改进,考虑经济系统的自适应能力,自我
调节生产能力,因为如果I-O模型对经济系统弹性考虑不
足,往往使灾害损失评估的结果偏大[32];利用投入产出法
进行灾害损失评估的动态分析,因为没有考虑时间因素的作
用,就不能反映灾害影响的动态时空变化特征,特别是灾后
相对较短时期内的变化特征[32,33];最后是用投入产出方
法进行供给方损失评估。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22:45: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3235213236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间接经济损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间接经济损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