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侯
我国的农历把一年分为四个季节、二十四个节气和七十二侯。五日为
一侯,三侯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年。气为节气,时为季节,人们常
说四时八节,这里的时就是季节,四时即为四季。《礼记.孔子闲居》:“天有
四时,春、秋、冬、夏。”八节:古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
分、夏至、冬至为八节。《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
为备故也。”孔颖达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
用此八节之日,必登观台,书其所见云物气色。”节气:从小寒起,太阳黄经
每增加30便是另一个节气。计有:小寒、立春、惊蛰、立夏、芒种、小暑、
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十二个节气,连同十二个中气,总称为二十四
节气。
一、二十四节气
立春:每年的阳历2月4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开始。我国习惯
以立春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
立秋立夏同。”立春是正月的节气,立,开始的意思。立春即春天开始了。
雨水:每年阳历的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时开始。《月令
七十二侯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木生者必水也,故立春
之后继之雨水。”雨水是二月的中气,雨水以后,我国大部份地区雨量逐渐增
加。
惊蛰:每年阳历的3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开始。《月令七
十二侯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蜇虫惊而出走
矣。”惊蛰是二月的节气,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冬眠动物将出土活动。
我国大部份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华中有农谚云:“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2
春分:每年阳历的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点)时开始。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为之春分。”
也就说春分把春季的九十天分为两半。《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春分
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是二月的中气,此日阳光直射赤
道昼夜几乎等长,其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天文学上规
定春分为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份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
有农谚云:“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这一天,太阳是从正东方升起,
从正西方落下。春分以后至秋分前,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从正东和正西,逐
渐向东北和西北偏移。
清明:每年阳历的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
十二侯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是三月的节
气,我国大部份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这一
节气开始的一日为清明节,有踏青扫墓的习俗。
谷雨:每年阳历的4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时开始。《月令七
十二侯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有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
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谷雨是三月的中气,谷雨前后,一般天气较暖,雨
量也较以前增加,是我国北方春季作物播种、出苗的重要季节,农谚有“谷雨
前后,点瓜种豆”。
立夏:每年阳历的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时开始。我国习惯
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节气。《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四月节,立字解见春
(立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假,大的意思。《易.家人》:“王
假有家。”陆绩注:“假,大也。”立夏是四月的节气,是夏天的开始。这时农作
物生长渐旺,田间管理日益繁忙。小麦开始吐穗,农谚“有立夏麦呲牙”。
小长期的拼音 满:每年阳历的5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60时开始。《月令七
十二侯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是四月的中气,
这时我国北方夏熟作物籽粒渐饱满,南方进入夏收夏种季节。
芒种:每年阳历的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月令七
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嫁种矣。”芒种是指一些有芒的作物
开始成熟的意思。种是指种子,就是说带芒的庄稼已经结了种子。芒种是五月
的节气,此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在农业生产上,多
忙于夏收夏种。
夏至:每年阳历的6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夏至点)时开始。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至此假大而至极
也。”《汉学堂精解》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
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意思
是说,至有三个含义:一是说阳气已经到了极至,二是说阴气已经开始来到,
三是说太阳往北已经到了头。夏至是五月的中气,此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
3
半球白昼最长,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动,白昼渐短。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
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短期间内气温继续升高。天文学上规定
夏至为北半球夏季开始。这时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需
加强田间管理。华中农谚云:“夏至棉田草,胜如毒蛇咬。”
小暑:每年阳历的7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05时开始。《月令七
十二侯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
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是六月的节气,还不到最热的时候。这时正值初
伏前后(初伏在夏至后二十一天至三十天之间,小暑到大暑是夏至后十五至三
十天),我国大部份地区进入一年最热的时期。农业生产上,多忙于夏秋作物
的田间管理。
大暑:每年阳历的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时开始。《月令
七十二侯集解》:“六月中,解见小暑。”《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
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夏历)。小大者,就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
望后为大。”大暑是六月的中气,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我国大部份地区常为一
年最热时期,进入汛期雨水较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之说,也是喜温作
物生长速度最开的时期。
立秋:每年阳历的8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时开始。我国习惯
以立秋作为秋季开始的节气。《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
(立春)。秋,揫也,物于此时而揫敛也。”立秋是全息照相 七月的节气,农作物开始停
止生长,农谚有“立秋种啥啥不收”,此后气温开始下降。
处暑:每年阳历的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开始。《月令
七十二侯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是七月的中气,
此后我国大部份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大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一般每侯只降
半度左右,由重庆的大学排名 大暑到处暑前共降温不到3度。处暑后一侯能降2度左右,因此
是比较明显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
白露:每年阳历的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时开始。《月令七
十二侯集解》:“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是八月的节气,这
时我国大部份地区天气渐凉,气温显著下降,夜间比较凉,早上露水比较多。
秋分:每年阳历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时开
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
下篇》:“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是八月的中气,此
日和春分一样,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此后阳光直射更南移,北半球
昼短夜长。天文学上规定秋分为北半球秋季开始。我国北方进行秋收秋种。从
春分后到秋分前这一段时期,太阳是从东偏北处升起,从西偏北处落下。只有
春分秋分这两天,太阳是从正东方升起,从正西方落下。此后到春分前太阳是
从东偏南处升起,从西偏南处落下。
4
寒露:每年阳历的10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开始。《月令
七十二侯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是九月的节气,这时
我国大部份地区天气凉爽,进行秋收秋种,寒露是表示气温很低,露水很凉,
将要结霜。所以有“一场秋雨一场凉,三场白露一场霜”的说法。
霜降:每年阳历的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时开始。《月令
七十二侯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是九月的中气,霜
降前后我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我国各地出现初霜的日期不同,一般北方
早南方迟,山地早平地迟,其出现早晚受地理条件和地形的影响很大。我国南
方地区进入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
立冬:每年阳历的11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时开始。我国习
惯以立冬作为冬季开始的节气。《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月节,立字解见
春(立春)。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十月的节气,冬天开始了,这
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
小雪:每年阳历的11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开始。《月令
七十二侯集解》:“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词。”
小雪是十月的中气,这时黄河流域一般开始下雪,地开始封冻,农谚有“小雪
封地,大雪封河”之说。
大雪:每年阳历的12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55时开始。《月令
七十二侯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是十一月的节
气,黄河流域一带见有积雪,河流开始结冰。即便是气温偏高的的年份,到了
大雪土地也要封冻了,所以农谚有“大雪不封地,不过三五日”的说法。
冬至:每年阳历的12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
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
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夏历)。阴极
而阳始之,日至南,渐长至也。”唐朝诗人杜甫有诗“冬至阳生春又来”,就是指
阴极阳来。冬至是十一月的中气,此日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
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白昼渐长。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然必地面
向空中散发的少,故在短期间内气温继续降低。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
季开始。
小寒:每年阳历的1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85时开始。《月令七
十二侯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是十二月
的节气,这时正值三九前后,我国大部份地区进入严冬时期。
大寒:每年阳历的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开始。《月令七
十二侯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
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关于信的故事 之逆极,故为大寒。”大
寒是十二月的中气,这时我国大部份地区唯一年的最冷时期。
二、七十二侯
5
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的物侯历,以五日为一侯,三侯为一气,一年分二
十四气,共七十二侯。每侯钙离子的作用 以一个物侯现象相应,叫“侯应”,表示一年中物侯
和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七十二侯的侯应有两类:一类是生物侯,其中有动物
的,如鸿雁来、寒蝉鸣、蚯蚓出等。也有植物的,如桃始华、萍始生、禾乃登
等。另一类是非生物侯,如水始冰、雷乃发声、土润溽暑等,内容非常广泛。
但是其中也有观察错误,不合于科学事实的情况,如鹰化为鸠、雀入水为蛤等。
七十二侯的起源甚早,在先秦古籍《逸周书》中所记载的已告完全确立,对农
事活动曾起过一定作用。由于侯的时间单位较小,而气候的年际及地区差别很
大,故难以广泛运用。现将根据《农桑通诀》所载七十二侯列出,以作大家茶
余饭后的闲资。
春季:
立春:第一侯,东风解冻。第二侯,蜇虫始震。第三侯,鱼陟负冰。
雨水:第一侯,獭祭鱼。第二侯,侯雁北。第三侯,草木萌动。
惊蛰:第一侯,桃始华。第二侯,仓庚鸣。第三侯,鹰化为鸠。
春分:第一侯,玄鸟至。第二侯,雷乃发声。第三侯,始电。
清明:第一侯,桐始华。第二侯,田鼠化鴽。第三侯,虹始现。
谷雨:第一侯,萍始生。第二侯,鸣鸠拂羽。第三侯,戴胜降于桑。
夏季:
立夏:第一侯,蝼蝈鸣。第二侯,蚯蚓出。第三侯,王瓜生。
小满:第一侯,苦菜秀。第二侯,蘼草死。第三侯,麦秋至。
芒种:第一侯,螳螂生。第二侯,鵙始鸣。第三侯,反舌无声。
夏至:第一侯,鹿角解。第二侯,蜩始鸣。第三侯,半夏生。
小暑:第一侯,温风至。第二侯,蟋蟀居壁。第三侯,鹰始挚。
大暑:第一侯,腐草为萤。第二侯,土润溽暑。第三侯,大雨时行。
秋季:
立秋:第一侯,凉风至。第二侯,白露降。第三侯,寒蝉鸣。
处暑:第一侯,鹰乃祭鸟。第二侯,天地始肃。第三侯,禾乃登。
白露:第一侯,鸿雁来。第二侯,玄鸟归。第三侯,群鸟养羞。
秋分:第一侯,雷始收声。第二侯,蜇虫坏户。第三侯,水始涸。
寒露:第一侯,鸿雁来宾。第二侯,雀入大水为蛤。第三侯,菊有黄
华。
霜降幸运地英文 :第一侯,豺乃祭兽。第二侯,草木黄落。第三侯,蜇虫咸俯。
冬季:
立冬:第一侯,水始冰。第二侯,地始冻。第三侯,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第一侯,虹藏不见。第二侯,天气上升。第三侯,闭塞成冬。
大雪:第一侯,鹖鴠不鸣。第二侯,虎始交。第三侯,荔挺出。
冬至:第一侯,蚯蚓结。第二侯,麋角解。第三侯,水泉动。团拜会主持词
6
小寒:第一侯,雁北乡。第二侯,鹊始巢。第三侯,雉始雏。
大寒:第一侯,鸡始乳。第二侯,征鸟厉疾。第三侯,水泽腹坚。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22:2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3223523235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二十四气.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二十四气.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