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院

更新时间:2023-03-20 20:50:10 阅读: 评论:0

结婚送什么-手工串珠

古代书院
2023年3月20日发(作者:王金存)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

展历程探析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析

摘要:书院是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

形式。产生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到清末终

止,存在了一千年之久,对中国封建教育的发展

产生了重大影响。书院在其长孕妇早期食谱 期发展历程中形成

许多独特的办学经验,一直为历代教育家所取

鉴。本文分析了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以求明晰

对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并试图

厘清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书院形成与发展

书院作为中国士人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

式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以

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收藏和校对、教学

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

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书院的存在弥补了封建

官学的不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递了中国

文化和学术思想创立了极具特色的学风,极大

的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本文赞美母亲的名言 对中国

古代书院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做以简要分析,并试

图从中归纳出些许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欣喜什么

会大发展,以及印刷技术带来的丰富书籍,

我国古代的科学文化事业进入到空前发达的黄

金时期。其间书院受到重视,发展到720余所,

是唐五代时期的总和的10倍以上。宋代又分为

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的书院各有特点,因此分

开叙述。

北宋。自宋朝统一以来,经战乱压抑的教育

诉求喷发,而新生的政府无力兴建官学,于是书

院获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被大力发展即宋太祖

隆庆元年至宋仁宗庆历三年,书院凭借着朝廷和

地方官府的势力,造出显赫声势。此间“四大书

院”名闻天下,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同时,书

院的教育教学功能被强化,成为官学的替代,为

国家培养大量的人才。此一时期,书院的扮演了

替代官学的角色,但是此举和唐玄宗“广开书院”

有着极大区别,唐代时锦上添花,宋王朝是不得

已而求。因此一旦政府有能力兴学,必定会回复

到原有的正统官学系统。在北宋中后期,三次兴

学之后,大量的书院被废弃或者是改制为各级官

学。此时期,虽然书院失去了官府的支持而不像

以前的光彩明目,但是经过前期发展,书院已经

扎根民间,也腌萝卜丝 正是深入民间使他获得了更多的发

展养分。北宋后期,书院作为一种文化教育组织

满足了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而且不同理想不同

爱好的人还可以借书院来实践自己的理想,书院

的文化功能越发明显的体现出来。整个北宋时

期,不管是替代官学时期还是流落民间,政府都

没有放松对书院的控制。宋政府大力提倡科举,

成倍加大取士名额,并把书院作为养士之所,通

过控制科举控制了绝大部分书院的发展方向。

南宋。金人南侵,大宋王朝被迫南迁,偏安

一隅。南宋时期书院教育逐步恢复,初创书院大

约就有167家之多。这一时期也成为书院发展的

重要历史时期,其最大特点是,在学术大师的指

导下,书院以一种文化教育制度得以确立。具体

表征有两个:其一,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南宋

的学术大师们,以其特有的社会责任感,承担着

“讲道”、“传道”的历史使命,掀起了书院复兴

运动,他们以书院为基地,各自集合大批学者,

努力经营自己的学派,集成学术成就,再造学术

精神,将学术与书院的发展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

高峰期。开创了书院与学术一体化的传统,从此

书院也作为一种组织,成为推动中国古代学术发

展的重要力量。其二,是书院教育制度得以完全

确立。书院制度融合了儒道释三家文化,又为这

种融合的新文化服务,从而派生出“教书”、“育

人”功能,其实是为了传播文化。书院教育制度

的确立,不仅吸取了官学与私学的经验教训,而

且采纳了佛教怎么种玉米 禅林、精舍,以及道教宫观传法的

经验。正因如此,它在博取众家之长后而又形成

了与之相区别的特殊,书院制度的形成,标志着

我国教育事业进入官学、私学、书院并行的时代。

整体来说,宋代是民办书院主宰天下的时

代,民间力量决定着书院命运的盛与衰。官府虽

不能决定书院的整体命运,但是凭借其强大的权

力附加,官府还是极大的推动和制约了书院的整

体发展。书院也终于经过唐,五代,北宋的发展,

经受了官学的冲击,在南宋成熟起来,进入制度

化阶段。这一时期书院的规制日趋完善,形成了

研究学问、教学传道、藏书、刻书、祭祀学派祖

师、经营学田六大事业,表明书院已经成为一个

功能完全而且可以独立运作的文化组织。同时随

着大量学规、揭示、学榜等不同名目的规章制度

和内部管理制度的制订,最终制度化的书院真正

向了成熟。

2,元代书院

有学者认为元代是异族入主中原,这期间战

火不断,书院遭到惨重的破坏。其实则不然,来

自蒙古的统治者绝不仅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英

雄,反而他们对儒家文化非常尊重,广兴学校,

对中国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书院也是相当重视,

曾多方扶持书院发展,创造了“书院之设,莫盛

于元”的历史记录。元初,广大汉族的读书人和

新政权长期对抗,食元禄而作宋遗民成为普遍的

社会现象。元初统治者因势利导,致力保护和建

设士人赖以生存的文化教育组织——书院。这一

举措成功化解蒙汉矛盾,并推动了书院事业的发

展。

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元代最大的贡献有动物动漫图片 二

是:一是弥补了辽金时代的缺憾,将书院和理学

一起推广到北方地区,缩短了新形势下形成的南

北文化差距。再就是与理学一体化的书院,被等

视为官学,即书院的官学化,这也是了元代书院

最显著的特征。元代,在南方书院持续发展的同

时,也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即书院和理学的

北推。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元代科

举取士南北配额倾向于北方这个政策的刺激;其

二是元政府为巩固其统治而利用书院推动理学

北移;其三是北方接受汉化的少数民族士人的奋

起直追,参与书院建设,最终导致了书院和理学

的北移。与书院北推同等重要的特征是的书院的

官学化,其端倪始于南宋,凸显与元代。具体措

施之一是采取严格的报批手续,以申报制度控制

书院的创建与兴办,此举从源头上杜绝了书院游

离于政府之外的可能。其二,政府委派山长,并

将其纳入官学体制,一体铨选考核升转,政府通

过控制书院负责人由此控制了书院的内部管理

事务。其三,拨置学田,设官管理钱粮,控制书

院的经济命脉,由此书院的产业就被政府控制在

手中。

元代书院的发展势头强劲,书院北推和官学

化是其两大基本趋势。然而官学化终究只是一种

趋势,还是不能和官学划上等号。

三、书院的繁荣与辉煌:明代书院

在书院发展史上明代可谓承前手工武士刀 启后,地位十

分重要。书院经历明初的百年沉寂,最终再度辉

煌,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数量超过以前历代

书院的综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局。

明代建立政权后的百余年间,官学兴盛而书

院处于沉寂期。原因其一在于明初统治者对书院

的禁绝措施。其二是明初大兴教化,对各级官学

教育的大力倡导和发展,使得官办学校系统组织

严密,社学遍布全国,抢占了原属于书院的生源。

其三明建立政权后,为选拔大批官僚,很快恢复

科举制度,而读书人为了功名利禄,也争赴科举

考场,而明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要进官学进

行学习,否则没有考试资格。因此学校教育受到

重视,从而书院受到冷落。

明中叶以后,官学教育开始败坏,科举控制

了学校,学校变成了科举的附庸。八股文成为取

士依据,人们竞奔于科举仕途而变得不择手段,

学问衰败,心术败坏,这既说明了官学教育的失

败,也提出了重建新的理论以维系涣散和败坏的

人心的任务。此时一些有识之士王守仁、湛若水

等学术大师欲挽救这一弊症,提出新的思想——

心学。然而这些学说不能在官学的讲坛公开,只

能在非官方的讲坛——书院上传播,这是书院得

以兴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明代中期,书院生机勃勃,走向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成为上至官绅,下至百姓政治、文化、

教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

书院完成了它走向民众即平民化的过程。一方

面,官府书院向平民开放;另一方面,民间书院

的功能转变向读书识字、讲学化民。这一平民化

过程是书院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明代书院虽因讲学而成就其辉煌,但也因讲

学而招致三次禁毁。其中,嘉靖初禁,抑制了书

院强劲的发展势头;万历再禁,终结了书院兴盛

的局面;天启三禁,书院几乎气绝。官方对书院

的禁毁再加上明末的多年战乱,各地的学校和书

院多遭到破坏,明代末期曾经盛极一时的书院就

这样一步一步走向衰落。

四、书院的普及与改制:清代书院

清朝定鼎中原,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了尊重

儒道的文教政策,逐步地恢复了各地的官学体

系。但是书院却没有提倡恢复,原因是:刚刚定

鼎中原的清政府担心书院的活动会使反清复明

思想滋生蔓延。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下令禁

建书院,禁令虽下,但禁而不严,一些未被毁坏

的明代书院仍然在继续进行。直到康熙年间对书

院的禁令仍未解除,但表现的相当宽松,最快的阅读成语 一些官

员和士人的讲学也未受到干预。康熙帝还亲自给

许多著名书院题写匾额。康熙帝的御赐匾额象征

着禁建书院已经失败。

清代书院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自顺治至康熙为第一阶段,是书院的恢复发展

期;雍正、乾隆年间,为第二阶段,是书院全面

大发展时期;嘉庆、道光、咸丰年间,是第三阶

段,是相对低落时期;同治、光绪年间,是第四

阶段,是书院高速发展变化,并最终改制的时期。

清代书院的管理体制与前代不同,它是直接

接受各级官府的管理,省会书院由总督、巡抚管

理。书院的主持人以前称为“洞主”、“山长”,

到多称为院长。院长多由地方官担任,院长聘任

教师,教师以兼职为多。书院课程设置与地方官

学、国子监的课程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在课

程分类方面,又可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类。清代的

书院虽有很浓的官学化趋势,但书院毕竟不是完

全化的官学。

清代书院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科举的

关系。科举制度一直以来都是知识阶层进入仕途

的唯一阶梯,而清代书院作为培养人才的机构肯

定不能独立于科举之外。因此大多数书院的教学

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都围绕着科举而进

行。但是书院绝学也不是为了科举而科举,而是

在坚守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去适应科举制度啊,并

且通过自身的制度建设来纠正培养科举人才过

程中的偏差。这种和而不同的特殊关系成为清代

书院的显著特点。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通过两种途径进入书院

的教育领域。第一个途径是西方传教士在通商口

岸地区建立以中国人为教育对象的教会书院;第

二个途径是中国书院在教学内容上引进西方社

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维新

变法思潮的发展,西学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

西式书院的教育影响越来越广泛。于是一些中国

书院改革了教学内容,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了化

学、博物、测量、军训、体操、西洋史等。中国

书院慢慢步入改革。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受到亡国灭种危机的中

国人,为了挽救清政府,开始变法维新,戊戌变

法中把书院的改制推向了高潮。清政府提出好几

套方案,全国新旧书院都纳入到改制的队伍中。

1901年,清政府正式下达书院改制诏令,并且

随着新的学制的推行,清末,各省书院基本改制

成血糖,古老而传统的书院跨向近现代,接通了

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血脉,也在改制中获得了新

生。

参考文献:

[1]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

版中心,2006.1

[2]陈元晖等.中国古代书院制度[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1981.

[3]毛礼锐.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M].山东: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4]冯晓林.中国隋唐五代教育史[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5]乔卫平.中国宋辽金夏教育史[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6]尹选波.中国明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94.

[7]刘秀生等.中国清代教育史[M].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4.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20:50: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3166103230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代书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代书院.pdf

上一篇:led全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古代书院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古代书院
    结婚送什么-手工串珠2023年3月20日发(作者:王金存)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析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析摘要:书院是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产生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到清末终止,存在了一千年之久,对中国封建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书院在其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许多独特的办学经验,一直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本文分析了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以求明晰对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作
  • 0℃led全称
  • 0℃清淡食物有哪些
  • 0℃太白湖景区
  • 0℃百无一漏
  • 0℃卤素鸡
  • 0℃口言读什么
  • 0℃声读音
  • 0℃卧推练什么肌肉
  • 0℃谜语歌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