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猗园

更新时间:2023-03-20 19:52:44 阅读: 评论:0

重生之双倍宠爱-堰城

古猗园
2023年3月20日发(作者:uno玩法)

古猗园的保护与发展关系研究

林晓桦

》摘要:本文通过对古猗园490余年变迁发展历史的分析,提出建立保护区划、园林景观

与文化要素分类系统,制定保护区划管理原则、园林要素分类保护优化措施、建筑景观

修改建原则,确立四大景区发展方向和途径、园林文化建设目标和内容,以探索保护与

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为古猗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古猗园;园林保护;发展

古猗园是上海市五大古典园林之一,是上海市文物保护

单位、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建于明代嘉靖初期,历经朝

代更替、历史变迁,建国后也经历多次改扩建,由建园初期

的十亩之园扩大至一百三十余亩,各时期的园林资源迭代交

集。201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后,园林保护与可

持续发展问题,已然成为古猗园亟需探索并建立相应管理

机制的重要任务。

1古猗园历史演变

1_1明朝奠基平稳演进

明嘉靖初期(1522-1526)古猗园由徽籍闵姓始建初名借

园。万历后期(1604-1620),汝,Jt、I矢N'Jt、l阂土籍改建后更名为

猗园,由嘉定竹刻大家朱三松设计督造,构建“有水一池,有

竹干竿”的园林布局,有“十亩之园、五亩之宅”规模。崇祯

初年,猗园转让给贡生李宜之。崇祯十七年(1644)猗园发生

“奴变”索契事俺猗园转让给陆、李两姓人家生活百余年。

1.2清朝由私家园林转变为地方公园

清乾隆十一年(1746),洞庭山人叶锦购得后大兴土木、

修葺装点,拓充园基至27亩,更名为古猗园。乾隆五十三年

(1788),地方人士募购古猗园捐给州城隍庙作为灵苑,称

古漪园,向香客开放。至光绪年间,园内修厅堂、建庵院、增

景点,成为了地方公园。

1.3民国遭受严重破坏

1932年“一二/’事变、1937年‘‘/卜_三”事变,古猗园遭

日寇破坏轰炸,大部分建筑、山石、树木被毁,古盘槐孤影独

1令补阙亭、小云兜、五老峰等伤痕累累。抗战胜利后,虽经

地方人士集资整修,但景色大不如前。

1.4建国后扩建发展

1958年,整修扩建古猗园,向东南两面拓展,重建浮筠

阁、白鹤亭、春藻堂、鸢飞鱼跃轩等历史建筑,增植大量乔

灌木,面积扩大鲍鱼最简单的做法 到87.5亩。1979年,建“松龄鹤泰”为主题的

松鹤园。1984年东扩37.6亩,建青清园。至1989年全园划分为

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鸳鸯湖、南翔壁、青清园六大景

区。2009年实施改扩建工程,东部扩22.57亩,建幽篁烟月景

区,原六大景区调整为四大景区:猗园景区、花香仙苑景区、

曲溪鹤影景区、幽篁烟月景区。

2历史变迁特点与衍生的问题

2.1园林变迁显著

2.1.1园林结构七次变动

明万历后期改建借园为十亩之园五亩之宅的猗园。清乾

隆(1746-1788)增建大量建筑景观面积扩至27亩。清晚期转

变为地方公园后,主人居所北部建筑群陆续售卖他人,园林

面积缩小。1959年完成南扩后面积增至87.5亩。1979年东部建

松鹤园景区。1987年东扩建青清园37,6亩,1989年景区划分为

六大景区。2009年扩建幽篁烟月景点22.57亩,景区布局调整

为四大景区(见表1)。

2.1.2园林名称六次变更

明嘉靖初期至明万历后期名借园。明万历后期至清乾隆

№捻“毛圊妹>20侣年增刊9

12年名猗园。清乾隆(1746-1788)名古猗园。清乾隆五十三年

至1957年名古漪园。1958年至1966年名古猗园。19672F-至1978

年名红卫公园、南翔公园。1978年恢复古猗园名(见表2)。

2.1.3园林隶属频繁变更

古猗园在私家园林时期记载有七任园主:明嘉靖闵尚

廉,万历闵士籍,崇祯李流芳、李宜之、陆姓人家,清乾隆李

姓人家,叶锦等。清末归属'Jt、『城隍庙,城隍庙毁后成为地方

公园,1957年地方政府接管古猗园,1963年后归属市园林管

理处、市园林管理局、市绿化市容局等(见表3)。

2.2衍生的问题

2.2.1历史景观存在缺陷

古猗园的园林景观历史悠久,尤其是在清末、民国时期

破坏严重,在修复过程中因文献资料缺失,技术材料受限、

资金不足等影响,在历史山水地貌、建筑遗址上修缮、改

建、重建、调整的部分景观,存在与历史记载不符、景观主题

意境表现不足以及工艺材质粗陋简单等缺陷(见表4)。

2.2.2地方建筑特色弱化

由于对建筑艺术传承的认识不足、维建工程管理机制的

局限等,建国后的一些维修、重建、改建行为,缺乏园林建筑

艺术传承延续的保护措施,古猗园建筑的地方特色明显减弱,

部分建筑历史延续I生中断一些重建改建的建筑水准不高。

2.2.3景观文化个性不足

古猗园历经私家园林、地方公园、市属公园三个阶段,

文化内涵丰厚。由于研究挖掘展示不足,反映私家园林和地

方公园时期的人文景观缺失明显,体现江南古典园林精致典

雅特征的园林小景、建筑雕饰、厅堂陈设、楹联诗词等内容

表现不充分。

2.2.4景区水平差异显著

建国居古猗园的历次改扩建工程因历史原因,四大景区

之间造园水平差异显著其中扩建于1958年的花香仙苑景区,

扩建于19蹄年的青清园,均为公共绿地形态,与猗园老区、2009

年新建的幽篁烟月的造园7.k-,7-差异明显,尚未形成江南古典园

林的整体格局,同时也为古猗园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空间。

表1园林结构和景区布局变化表

表2园名变更表

表3古猗园归属情况统计表

表4历史景观缺陷统计表

白鹤亭

清乾隆梅花亭1937年炸毁剩基座1947年重建更名白鹤亭;1974年重建与历史主题不符;砼结构

泛春渠植物景观

清乾隆

年久失管

乔灌木杂乱

结构与历史不符,围栏沉重;谷草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 砼

浮筠阁清乾隆

1937年炸毁

1958年竹结构;1977年砼结构

结构

南厅龙墙民国1992年拆除1992年改为平墙与历史不符;墙体泥塑有缺陷

山形兀突植被混乱,与戏鹅池景

橘子山

20世纪80年代

观不协调

十八学士山石群清乾隆

1937焦

历史景观缺失

万卷书岩清乾隆1937钲历史景观缺失

104【貅一u-c圊蛛>20侣年增刊

3园林的保护

3_1保护区划

3.1.1核心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的设定是保护古猗园明、清、民国的园林历

史风貌、历史遗产、不可移动文物的完整性,使古猗园的珍

贵历史遗产得到有效保存和延续。在保护的同时,明确不

符合历史风貌特征并有明显缺陷的建筑景观优化的基本方

式,以完善古猗园景区的历史文化景观风貌,凸显古猗园明

清山水园林意境。

(1)核心保护区的保护原则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上海市历

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完整保护古猗园景区

历史格局、历史遗存,不进行有损于保护区建筑本体、园林

景观的活动,不进行与保护措施无关的新建工程或者爆破、

钻探、挖掘等作业,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

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须履行法定报批程序。

(2)核心保护区建筑景观优化

根据历史景观缺陷基本评估结果,将浮筠阁、橘子山、

泛春渠等建筑景观确定为优化对象,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

下建筑景观优化的基本方式,使核心保护区的明清、民国历

史文化景观得到最大程度体现。在具体实施优化工程中,必

须逐一经过严谨勘察设计针对性地制定建筑景观的建筑

复原、景观改造、植物调整方案,优化工程应有充分的历史

文化资料为依据,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工程规范要求履行

法定审批手续。经过优化的建筑景观实施原貌保护,并建立

图像和数据资料,作为今后修缮维护的依据(见表5)。

3.1.2建设控制地带

古猗园建设控制地带,是建国后分别于1958年、1987

年、2009年3次征地建设的区域。该建控地带的设定,一是

除了对古猗园明清、民国历史核心保护区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外,对迁移保存于建控地带的玩石斋等古建筑、万安塔等历

史遗存进行定点保护;二是科学合理甜蜜网名 利用建设控制地带的园

林景观资源、土地资源,为古猗园进一步发展建设,打造国

内一流名瑗珲条约 园目标提供空间条件。

(1)园内建控地带的保护

古猗园建控地带的保护管理,遵循相关的文物保护法

律法规要求,在建设工程的方案设计方面,建筑、山石景观龙虾怎么洗

的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与古猗园历史风貌及其周边环

境相协调。在建设工程实施前,工程设计方案须经过文物行

政-言BI'3审批同意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不产生有损于园

林整体风貌或污染周边环境等行为。

(2)建控地带内历史遗存的保护

建控地带内保存的玩红砖的用途 石斋、民国碉堡、万安塔等历史遗

存,虽然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但属于古猗园的珍贵历史文

化资源。对下列历史遗存的保护,可合理设定10-20米范围

的保护区域,在设定的保护区域内不进行建筑、山石的施工

建设(见表6)。

(3)园外建控地带的保护

根据嘉定区人民政府颁布的《上海市南翔古猗园历史

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规定》,加强建设行为监管,重点做好

园夕1,50米范围内建设行为的监管,依法依规举报、阻止影响

古猗园历史文化风貌的违建行为。

3.2园林要素分类保护

3.2.1园林景观

(1)历史园林景观

民国前的戏鹅池、竹枝山等历史景观,是古猗园园林山

水与历史文化延续的珍贵遗产,为完整保护上述历史遗产'保

持历史风貌,对历史遗存的土丘、假山、池渠等不做结构性改

表5核心保护区建筑景观优化方式

1浮筠阁复原性修缮

2南厅龙墙复原性修缮

3十八学士山石群复原

4万卷书岩复原

5梅花亭复原性修缮

6戏鹅池东岸植物调整

7浮筠阁右侧移植红枫

8橘子山山体改造

9泛春渠植物复原性调整

变,附属的植物景观调整须符合历史文化特征(见表7)。

(2)现代园林景观

1958年后建造的现代园林景观,包括古猗园景区db,l'7区

域、花香仙苑景区、曲溪鹤影景区、幽篁烟月景区的山水地

形、景观植物、花石小路等,其中不乏具有时代特征、地方文

化、人文艺术的优秀园林景观,是古猗园进入现代历史的文

化延续。对上述园林景观,通过逐步优化和甄别,不断增加

优秀园林景观保护名单,并执行以下保护措施。

优秀山水地形:对园林景观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列入优

秀山水地形名单的现代园林景观,如鸳鸯湖、龟山湖、恰翠

亭假山等,实施原貌保护,不做结构性改变,修缮以不改变

原貌为原则。

重要景观植物:对园林景观有重要作用、并列为重要景

观植物,如石马侧樱花树等,加强日常养护,其周边植物调

整须对重要景观植物起到优化作用。

3.2.2园林建筑

(1)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建筑

对不可移动文物如唐经幢、微音阁等,对完整保存50年

以上的历史建筑(不包括后期改造新增的附属建筑构件)如

玩石斋、九曲桥等,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建筑名单,完

善制度管理,加强巡查,严格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和上海市

文物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实施修缮保护,确保以上不可移

动文物和历史建筑完整性。

(2)重要仿古建筑

有历史背景的重要仿古建筑,如果明显与历史记载不

往无法有效体现历史风貌特征,或存在风格、造型、结构、

材料、工艺等方面明显缺陷的,可申报批复后进行改造、复

原、重建,以达到再现历史文化风貌或者优化园林景观的目

的。实施改造、复原、重建的重要建筑须一次到位,避免以

往存在的多次改造、重建等问题。完成改造、复原、重建后

表6建设控制地带内可划区域保护的历史遗存名录

玩石斋

(主体建筑)

清代幽篁烟月20

洛阳桥清代曲溪鹤影10

万安塔

元代

花香仙苑20

碉堡民国幽篁烟月10

石马明清花香仙苑10

竹枝山

山体不做结构性改变,不进行改变山体基本面貌的大型山石堆造和新建筑建设;局部山石

明嘉靖景观优化须与历史主题相匹配;驳岸维修新增或更换石材应与周边原石相协调;植物配置

须符合历史文化特征

不做结构性改变;驳岸维修新增或更换的石材应与周边石材相协调;植物配置以文献记载

明万历泛春渠

为主要依据

不做结构性改变;驳岸维修新增或更换的石材应与周边石材相协调;动植物配置须符合历

明万历鸢飞鱼跃池

史文化特征

清乾隆不做结构性改变;维修更换的石材须与山体石材相匹配;动植物配置须符合历史文化特征小松冈

不做结构性改变;驳岸维修新增或更换的石材应与周边石材相协调;植物配置须符合历史

清乾隆嘉树亭土坡

文化特征

明万历不做结构性改变;维修如确需更换石材的,须与小云兜材质、色调、构形统一小云兜

清代原址保护,原则上不做迁移古井

清乾隆五老峰

清康雍

不做改造和结构性改变,只维修风化缺失部分;扶正加固维修时原石不做更新更换,如因

太湖石

石马缺失严重必须弥补局部石材的,材质颜色构形须与原石I匹.ffff

明清

石狮清代

对19株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实施专项管养保护,周边景观配置无损保护植物的正常生长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

的重要仿古建筑,参照历史建筑保护要求实施管理,以积淀

重要仿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历史背景的仿古建筑在

改建、复原时,必须在能够确定原建筑位置、有历史资料或

者历史图片为依据的条件下,进行改造或复原。改建、复原

的建筑在造型、结构、材料、工艺、色彩等方面,须与历史背

景、建筑原貌相吻合体现地方建筑特色。

(3)一般建筑

一般建筑原则上不属于保护对象,但是对园林景观产

生影响的一般建筑实施改造、重建的,除了完善功能外,须

注重建筑风格、造型、色彩、体量等与园林建筑格调相匹配、

与园林景观相协调。涉及拆除的须不影响相关园林景观的表

现,或有配套的景观优化措施。

3.2.3园林-安-.'l-b资源

(1)文玩字画家具

古猗园有可移动文物、文玩、字画、古代家具等300多

件,目前的保存条件不足,须参照文物库房标准化建设的要

求,实施文物库房改造,提高库房的安全密闭、控温控湿管

理条件;建立库藏文物及古董字画的物、账、照“三合一”的

电子检索系统;全面梳理库藏物品的保存现状,逐年落实古

代家具、古董、字画的损旧情况评估和修复工作。

(2)楹牛肉吃法 联雕刻

建筑匾额对联,木雕、石雕、砖雕等雕刻作品是江南古

典园林的重要文化载体,现有的72幅楹联、84处雕刻作品,

制作年代延续数十年、制作水平参差、形制规格简单,须根

据建筑体量和文化背景,对现有楹联雕刻作品进行历史文

化、艺术价值、工艺形制等综合要素评估,提出原貌保护、

复制改进、重塑新制等保护优化措施;对缺乏原件、施工图

等作品,须建立图片、拓片和测绘数据资料。

(3)文学作品

古猗园收集的明清民国、现当代130多幅诗词歌赋文章

作品,是古猗园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从古猗园490多年历史

存在诸多空白缺失的情况看须拓宽古猗园历史文化资料的

挖掘保护渠道,草珊瑚牙膏 注重与古猗园相关的历史文献刊物,历史图

片,历史人物,包括现当代文化作品、图像资料的收集整理,

更加丰满体现古猗园的历史文1≈:面貌。

4园林的发展建设

古猗园从明代走来,490多年间历久弥新不断发展。从

古猗园目前的园林水平看,各景区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强;景

区之间、景区内各景点之间的园林景观水平不平衡:园林文

化系统性、历史个性表现不足;江南古典园林的整体格局尚

未形成。从古猗园承前启后的巨大发展潜力看,古猗园必将

从目前以猗园老区为核心,其他景区为从属地位的关系上,

逐步发展为打破现有格局关系,形成四大景区之间园林水平

相当,园林文化相辅相成,四大景区各具特色又融为一体的

国内一流名园。本文从古猗园整体发展方向出发,就古猗园

的建设途径、四大景区主题内涵和发展定位,园林文化发展

目标和布局等基本问题提出设想。

4.1四大景区主题之间的关系

4.1.1猗园景区

猗园景区为明清历史老园,明代竹刻家朱三松布局了

“有水一池,有竹千竿”、亭廊堂榭处处竹景的“绿竹猗猗”

之园。随着历史的变迁,猗园景区的“绿竹猗猗”特色虽然

有所减弱,但是山水园林格局和历史文化特征犹存,并奠定

了古猗园的文化基调。

4.1.2花香仙苑景区

1958年扩建的鸳鸯湖南部区域,1989年将该区划分为南

翔壁景区、鸳鸯湖景区,2009年改建南大门后更名为花香仙苑

景区。从江南园林追求文化立意的角度解读“花香仙苑”含义

是园林中的植物花卉,不但自身秀丽华美,还要-%-t书文化、

园林景观相融合体现“水处明,山处秀;晴时女子,雨时奇”的

诗画意境。该区域虽有60年历史,但是景观缺乏立意,地形平

坦开阔,为公共绿地形态,尚不具备“花香仙苑”的古典景观

文化特征,也不具备与猗园景区园林格调相融的条件。

4.1.3曲溪鹤影景区

1979年,古猗园东部改“熊山”为“龟山”,凿溪叠石,植

松养鹤,建“松鹤园”,体现松龄鹤泰之意。2009年改建后,

景区三面环水,南有翔云阁、北有双鹤斋对应,苑、亭、殿、

阁、轩、桥、溪分布其间,寓意龟鹤延年、长寿吉祥。该景区

主题虽与猗园老区没有直接传承关系,但在文化立意、园林

格调、造景手法上一脉相承,并具有自身的主题独立性,是

对猗园老区的丰富和补充。

4.1.4幽篁烟月景区

该景区东部为2009年扩建,运用传统造园手法,以不可

无竹居为中心,构建了南北假山叠嶂、竹石相映成趣,中间

居室开阔、四面临水成景的独立园林空间,体现了江南园林

的景致与格调。西部为1987年扩建,以观月台为中心,挖湖

造岛、广植绿仡地形平缓、建筑分散,虽有“绿竹猗猗”主

题,但因资金不足,景观粗疏简陋,为公共绿地形态。2009年

4【g心。c圊妹>20侣年增刊13

改扩建后合并名幽篁烟月景区。该景区虽然存在东部精细、

西部简陋的景观差异,但在主题上是对猗园老区的传承与阐

发,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4.2四大景区协调建设途径

古猗园四大景区之间既有传承、阐发、补充的关系,也有

格调不统一、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园林景观发展建设的途径

可以水系为脉络,利用现有的鸳鸯湖、龟山湖、瘦影碎月轩

湖以及湖池延伸水系,进行沿湖沿溪的景观主题定位,通过

山石、建筑、植物等要素的整合配置,强化山水为基的传统

造园思想表达和园林文化格调的提升,并在规模体量上发挥

自身优势。以水系为脉络,首先能增强园林布局整体性,古

猗园的湖泊水系资源丰富,水系与四大区域之间的联系,I'生hB

较强,基本可以沟通全园。通过以水系为脉络的空间布局,

可以解决四大景区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紧密四大景区之

间的连接关系,增强整体l生、提高布局水平。

4.3四大景区发展定位

4.3.1猗园景区

猗园老区经过数百年发展和演变,在园林布局、景观意

境、文化积淀等方面,体现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征。该景区

的核心保护区内,在首重保护的情况下,修复优化历史风貌

与文化内涵表现不足、历史景观存在缺陷等问题,通过进

一步完善景观结构、优化历史风貌、丰富文化内涵、突出景

观意境来提升景区水平。JLt]区域建控地带内的4个天井为

2009年改建,存在无景观主题、植被粗放凌乱等问题,但景

观优化须与猗园景区历史文化背景相匹配契合。

4.3_2花香仙苑景区

1958年扩建2009年改建并定名的花香仙苑景区,园林景

观要素不足,除了茗轩景点以牡丹为主题,其余处于分散和

缺乏主题内在联系状态。该区域规划布局,应根据景区主题

立意,突出传统植物景观表现,来丰富花香仙苑景区的文化

内涵。可通过增加建筑、廊道、山石、溪流等要素与传统植物

的搭配,通过划细划小空间,改善区域内视野开阔、通透性

强的问题与不足,构建有文化内涵的四季美景。该区域为公

共绿地形态,土地面积较广、建设工程量大,需进行专门的

规划设计建设,近中期不具备建设条件,可定位为古猗园远

期建设发展区域。

4.33曲溪鹤影景区

1979年辟建2009年改建的曲溪鹤影景区,以松鹤延年

144【瓣*C圊妹>20侣年增刊

为主题,三面环水,中部平坦,东、北向耸立,有一定体量的

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园林要素,地形丰富、园林格局形

成。存在的问题是龟山郁闭沉闷,多处景观主题不明确,沿

鸳鸯湖北侧有较大的景观提升空间。对该区域的景观优化

原则是突出主题、完善结构、提升意境。主要可优化改造项

目是,荷花池岸景观丰富季相色彩,改造仙鹤园营造“明月

松问照、清泉石上流”意境,改变黄杨林、龟山植物郁闭沉闷

现状等。可定为中期发展区域。

4.3‘4幽篁烟月景区

景区东部经过2009年扩建,构建了符合景区主题的园

林空间,景观布局合理,结构疏密有度、园林景观要素齐全。

不足之处是山石堆造不精,部分庭院景观效果平平,周边绿

化景观配套有待深化。该区域基本不做结构调整,主要是对

庭院景观赋予主题文化,营造精细美景,提升景观意境,进

一步改善周边的绿化配置。景区西部原为1987年扩建的“青

清园”,占地37氤包括观景台、玩石斋、小草坪及周边绿地、

龟山湖及沿岸绿地,乔灌木密布为竹林绿地。该区域扩建之

初,确定为对“绿竹猗猗”主题特色的阐发,可续建经过批

复的《青清园二期工程规划》,进一步深化竹文化特色景观

的营造,同时利用古猗园现有的文化资源,丰富文'f-t内涵,改

变绿地成片、景观单一的现状。该区域的东、西两部,均以幽

篁烟月为主题,突出临水构筑的景观格局,展现绿竹猗猗特

色。青清园可定为近中期发展区域。

4.4园林文化的发展建设

4.4.1明清庭院文化

根据历史资料对相关庭院厅堂进行历史文化定位,恢复

和再现古猗园明代、清代、民国的人文历史风貌。梅花厅恢

复清代文人雅集的内部陈设,清馨山房庭院恢复清代园主生

活起居的内部陈设,南厅恢复明代生活起居的陈设,逸野堂

恢复明代客厅的陈设,微音阁再现微音社成员活动场景等。

(1)梅花厅

梅花厅建于清代晚期,是古猗园作为地方园林时期文

人雅士赏梅、观雪,吟诗、作画的厅堂。梅花厅由主厅和2间

厢房组成,主厅围绕文人雅集的主题,配置博古架、文房四

宝、熏香炉、桌椅台凳、花架和书画作品。左厢房是收藏书画

和书籍的偏室,配置书画橱、书橱等家具;右厢房为休息室,

设置茶几、椅子、茶具、暖炉等用品;目前主厅内配置的红木

家具等多数为仿明家具,与实际历史情况不符,须调整为清

代风格的红木家具和生活用品。

(2)南厅

南厅为独立的庭院,传说是明代园主阂土籍的卧室兼书

房,由正厅、过道、3问小室组成。所选用的家具和陈设以仿

明代风格为基调,还原明代园主生活起居的基本’1'fl:,2。正厅

为家属至亲的议事、交流场所,左偏室为书房,右偏室南间

为卧室,北间为储藏室,过道摆放日常洗刷用具等。

(3)逸野堂

根据逸野堂具有建园初期的历史和明代书法家董其昌

题匾等文化内涵,将逸野堂设置为园主闵士籍组织文人墨客

开展雅集的场景。室内布置仿明风格的案台、茶几、椅家具

以及条屏、书画作品等,塑造闵士籍、董其昌、李流芳、娄坚、

程嘉燧等历史人物交流诗书笔墨的蜡像等。

4.4.2匾联诗词文化

(1)匾联

匾联是江南古典园林的文化载体,也是古猗园的园艺特

色之一。拟对幽赏亭、半风亭、柳带轩、鸳鸯厅等30多处建

筑,逐年投入资金,通过文学创作和调整配置名家书法的匾

额对联,形成名人、名句、名字的匾联配置,使古猗园的匾联

文化水平与江南名园的地位相匹配。

(2)诗词

为凸显古猗园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可通过景观构造方

式,甄选整理历代优秀诗词作品,在南大门东西向墙体建古

猗园诗词长廊,镶嵌明、清、民国、现当代题咏古猗园的诗词

书法碑刻,全面展现古猗园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

的诗词、书法艺术,成为古猗园的新特色。

4.4.3传统雕塑艺术

传统建筑雕饰是江南古典园林的重要文化配置,拟根

据建筑主题和文化特征,逐步添加、改造建筑雕饰,使之成

为古猗园新的园艺特色。可对南北大门、鹤守轩、孕清亭等27

处门庭、墙体配置明清风格的砖雕作品;鸳鸯厅、春藻堂、牡

丹亭屏门等配置木雕作品;园桥配置石雕桥名,完善栏杆改

造等。依据建筑主题,实施屋檐泥塑改造等,重点建设改造

的内容有:南翔壁由水泥材质改建为精工砖雕或石雕,北门

区域的建筑群,重塑嘉定地方建筑的泥塑、墙体绘画等。

4.4.4历史文化景观

(1)猗园十二景

清代诗人江湄曾创作《猗园十二景))描写古猗园景观。

依据诗文内涵塑历史“十二景”,丰富景观文化。

(2)古猗园历史文化展示馆

利用幽篁烟月景区东部土坡或者在观月台后竹林,建

设一座古猗园历史文化展示馆(或名汲珍馆)。馆内主要分

为六块展示内容:一是根据历史记载,制作明代猗园、清代

古猗园、民国古漪园、当代古猗园的历史变迁模型,展现古

猗园490多年的变迁史;二是陈列由25件屏、椅、几组成的九

龙屏精雕家具组件,用好珍贵资源;三是展出明代以来记载

古猗园的历史文献、文化活动,清代以来古猗园珍贵历史图

片,丰富历史人文色彩;四是展出库藏可移动文物、古董和

名家字画,增加文化内涵;五是以古猗园末代园主叶锦刊印

的《澄怀堂印谱》和园主阂士籍、李宜之以及与古猗园相关

的文化名流篆印为蓝本,刻石千方展示,夯实文化底蕴;六

是设立现当代艺术品展示厅,为书画活动、艺术收藏品展览

等,提供符合现代管理要求和观赏条件的场所。

4.4.5加大园林文化建设资金投入

古猗园自1959年修复开园后,陆续收集了古玩宇画、家

具陈设等文化用品,用于厅堂布置和文化活动展示,对丰富

古典园林特有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

用。为进一步推动园林文化建设,亟需通过园林文化建设专

项,逐步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通过每年收集历史建筑配

件、古玩字画、家具陈设品等,逐步丰富建筑装饰、厅堂陈

设、馆藏作品。利用收集整理的文献、诗词歌赋等图文资料,

陆续编撰出版系列文化书籍,进一步夯实古猗园文化内涵。

5总结

古猗园历经490余年,园林面貌变迁繁复,历史景观迭

代交集,衍生出部分历史景观的缺失、园林文化个性表现线观看 不

足、景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园林建筑景观的传承保护机制不

健全等问题。白2014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后,亟需

解决好园林保护与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为古猗园继承传

统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通过古猗园保护区划的设定,建立园林要素分类系

统,明确古猗园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园林要素的分类保护

优化措施。针对建筑景观历史传承隔断问题,提出基于传承与

发展相统一的建筑景观修改建原则,通过整理分析古猗园文化

资源提出分类保护设想。本文在明确园林传承保护的基础上,

对古猗园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方向和途径,通过分析四大景区主

题之间的关系,提出分区定位和建设优化思路对园林文化的

传承挖掘与建诜提出打造古猗园文化个性的思路和方法。

林晓桦

上海古猗园工会主席。

4【g心。C圊妹>20侣年增刊15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19:5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3131643226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猗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猗园.pdf

上一篇:通讯体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古猗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古猗园
    重生之双倍宠爱-堰城2023年3月20日发(作者:uno玩法)古猗园的保护与发展关系研究林晓桦》摘要:本文通过对古猗园490余年变迁发展历史的分析,提出建立保护区划、园林景观与文化要素分类系统,制定保护区划管理原则、园林要素分类保护优化措施、建筑景观修改建原则,确立四大景区发展方向和途径、园林文化建设目标和内容,以探索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为古猗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古猗园;园林保
  • 0℃通讯体裁
  • 0℃qq相册破解
  • 0℃日本旅游
  • 0℃语文作文
  • 0℃看低
  • 0℃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 0℃给小孩
  • 0℃家用电器品牌
  • 0℃浪漫情侣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