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宗教传说盘瓠》原文与赏析
《少数民族宗教传说盘瓠》原文与赏析
应劭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片伐不克。乃访募天下,
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
帝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街人头造阙下,
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头也。帝大喜,而计盘瓠不可妻之以女,又
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
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砖得女,负而走入南山,
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著
独力之衣。帝悲思之,遗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
年,生了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
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
使迎致诸子,衣裳斑斓,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
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外痴内黠,安士重归。以先父
有功,母亲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
绶,冠用獭皮。
名渠帅日精夫,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
盘瓠神话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神话之一。汉文的古典文献上记载盘
瓠神话的有: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晋干宝的《搜神记》、三国
鱼豢的《魏略》、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唐樊绰的《蛮书》等。
盘瓠神话还在畲族、瑶族民间流传。畲族把盘瓠写上族谱,把盘瓠编
成《高皇歌》(又名《盘瓠王歌》)。苗族亦有《盘王歌》。瑶族保留有
《过山榜》,又称《评王券牒》或《十二姓榜文》、《瑶人出世根
底》、《过山来路图榜文》、《过山图》、《龙凤批》等等。
原始神话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由一种十分奇特的思维方式产生
出来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在原始时期,神话首先是作为一种哲学意义
上认识的产物存在的,其次才作为一种粗野幼稚的文学艺术存在。这
则神话表现的是对氏族祖先和民族祖先来源的探讨。此则神话的结尾
说:“此民族……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老年斑如何治疗
后滋蔓,号日蛮夷……”而在我国夏之前的各古代民族,东为“夷”,
南为“蛮”,西为“羌”、“戎”,北为“狄”。刘克庄《后村先生
大全集漳州谕畲》这篇最早记载“畲民”名称的文献中谈到:“余谈
诸畲款状,有自称盘瓠孙者。”清人陆次云《峒谿纤志》载:“帝喾
高辛氏以盘瓠为歼溪蛮之功,封其妻,妻以女,生六男六女而为诸苗
祖。”广西凌云县玖美山子瑶于清光绪年间写给武鸣县天明山,横县
镇龙山亲族的《查亲信歌》就反复唱述:“一申盘王龙犬子,兄弟相
看此书。五家七姓龙犬子,同支宗祖一家亲。”至今我国的苗、瑶、
畲等少数民族把盘瓠奉为自己的祖先。
神话产生在氏族、部族乃至部落之间矛盾斗争尖锐的历史时期。
《风俗通义》说: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
有能得犬戎之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
这一时期正是人类社会新石器的晚期,即野蛮期的中级到高级阶
段。盘瓠乃是一位智双全、杀敌卫国、出师有名的英雄:“盘瓠遂衔
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头也。帝大喜……”拉法格曾这
样评价男性英雄:在希腊神话中“当宙斯战胜了母权制的保护者提吞
并在奥林普树起父权制时,他就驱逐了克洛诺、贾亚、得麦特和其他
母权制时代的神,他给人的灵魂封闭了奥林谱而只留那些支持他的事
业和承认他的父权统治的灵魂。”(《思想起源论》)这位“娶高辛氏之
女”的英雄不仅保卫了本氏族、本部族的领土,而且为本氏族、本部
族“种的繁衍”做出贡献:“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经三年生子
一十二人,六男六女三大禁曲 。”远古时期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以血缘复
仇求得自卫,以男女婚媾繁衍后代。也就是说人类的生存斗争除维护
自身之外,还应包含人类自身的繁衍。《礼记郊特牲》说:“万物本
乎天,人本乎祖。”这就是苗、瑶、畲等民族崇拜盘瓠的缘由。盘瓠
神话显示出其自身的哲学意义及生物学意义。
苗、瑶、畲等民族崇拜的人祖英雄盘瓠不是人,而是一条“其毛
五彩”的狗。这是由于在生产力低下,尚不能支配、控制和征服自然
力的原始社会,人们相信某种动物、植物乃至无生物与人之间存在着
特殊的关系,甚至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是由这种动物,植物乃至无生物
变来的。从而把它看作是自己的“监护神和防卫者”。《列子黄帝篇》
载:
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䝙、虎为前驱;以
雕、鹖、鹰、鸢为旗帜。
历史学家曾说,这里所说的各种飞禽走兽,就是氏族、部落的图
腾标志。图腾崇拜往往构成妇女与各种动物互相婚媾的神话,希腊人
为纪念亚历山大大帝而兴修庙宇,因为他abb形式 母亲林比亚同蛇结婚,他是
蛇的儿子,而盘瓠神话恰恰是狗图腾崇拜的真实写照。这是原始宗教
观念的反映。
关于盘瓠的身世,在《后汉书南蛮传》注引《魏略》中,可以
找到其失落的原始因子:
“高辛氏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老妇盛瓠中,覆以
盘,俄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
这个失落了名号的老妇,乃是盘瓠之母。如同殷民族的祖先简狄
和周人的祖先后稷一样,这位老妇是一位生殖的大神,其意义就在于
它暗合于母系民族社会所特有的原始神话的构成规律。
盘瓠神化还反映出另一方面原始文化因子的遗存,即盘瓠与高辛
氏公主所生之“六男六女自相夫妻”。作品披露出人类历史上确实有
过的兄妹结婚的历史事实。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中,“一俟原始群为
了生计必须分成小集团,它就不得不分成血缘家族,……血缘家族是第
一个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马克思所论证过
的古代家庭形态正是摩尔根在《古代社会》里面所提出的血缘家庭。
当人类步入现代文明的时候,有孩子老师 人强烈地反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血缘
婚这个事实,马克思才驳斥他们:“在原始时代,姐妹曾经是妻子,
而这是合乎道德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这则神话反映
了原始先民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的原始宗教观念。原始先
民这种借助想象来创造神话、创造宗教的思维方法,是神话和宗教产
生的心理基础,“科学的思维萌芽同宗教、神话之类的幻想的同一种
联系”(列宁《哲学笔记》)。从这个角度来看,盘瓠神话是远古人们探
讨人类起源的科学尝试。
盘瓠神话的产生是久远的,但作为一种深层的历史文化和积淀还
表现在我国西南的苗、瑶、畲民族文化、习俗的各个方面:
在服饰上,畲族人民的服饰仍保留有盘瓠崇拜的痕迹,如妇女戴
的凤冠,据说就是盘瓠之妻——三公主遗传下来的。
瑶族衣着无论男女,都要在领边袖口裤沿和胸襟两侧绣上花纹图
案,有的地方的瑶族还特意把上衣剪得前短后长,妇女的发髻梳成角
状,再覆上花帕,腰带在臀部掉一截,男子930 裤管两侧绣上红线,以象
征盘瓠是一只五彩斑烂的龙犬。
在婚俗上,畲族男女恋爱时男女“相悦则男腾跃跳踊负女而
去”(邝露《赤雅》)。这种习俗,与“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似
有联系,至于通婚,则“盘、兰、雷、钟,荀自相婚姻,土人与邻者
亦不与通”(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瑶人与婚嫁,每于仲冬既望,群集狗头王庙,报赛宴会,男女
杂遝……”其报赛于狗头王庙时,乐五合,旗五方,衣五彩,是谓五
参”(徐珂《清稗类钞》)。更有男女定婚时“侧具大木槽,扣槽群号。
先献人头一枚,曰吴将军首级。有时无罪人,以桄榔面饰为之”(《清
稗类钞》)。这些婚俗,实际上都是盘瓠神话中婚俗的遗风。
湘西凤凰一带的苗族在举行结婚仪式的歌师所说唱的一种婚词中
就有“奶鬼巴滚”之说,即“神母狗爱国朗诵稿 父”之说。
对盘瓠的崇拜还表现在信仰和祭祀上:
畲族民间把盘瓠的神话绘成图象,称为“祖像流芳图”。每年正
月初八,同祖同姓的男女老幼聚集到本姓氏的祠堂,悬“祖图”,唱
《高皇歌》,跳祭祖舞。他们“祀奉甚虔,每隔三年,举族大庆一
次”(《畲族简志简史合编》)。
瑶族祭祀盘瓠为“跳盘王”或叫“还盘王愿”。这是一种古老的
以祭祀盘瓠为目的的歌舞娱神活动。“其祭祀有所谓盘王者,每年阴国字书法
历十月十六日举行,礼典最为隆重。瑶男瑶女参加者,动至数百以上,
设盘具内,大众流连,恒六、七不散。用费恒巨。当开祀之时,择未
婚嫁之男女,以绳互系一足,按板眼节拍,相与歌跳甚狎,观者如山,
极一时之威……(李详《江华县乡土调查记》)“跳盘王”后来在一些地
方发展成道教的一种还愿打醮仪式,故又称“还盘王愿”。随着社会
的演进,所祭祀的神祇,除盘王外,加进了道教和佛道的许多鬼神。
苗族“时节祭盘瓠”的记载早在唐代。宋人范成大在其《桂海虞
衡志》说:“岁首祭盘瓠,杂揉鱼肉酒于木槽,扣槽群号为礼。”清
人陆次云《峒谿纤志租金税率 》亦有“以十abac式的词 月朔为大节,岁首祭盘瓠,揉鱼肉
于木槽,扣槽群号以为礼”的记载。湘西苗族至今保留有盘瓠碑、盘
王庙。
盘瓠与盘古读音相似,因而对盘瓠与盘古是否为一众说纷纭。笔
者认为盘瓠即盘瓠,与盘古不相干。因篇幅有限,兹不赘述。
盘瓠神话流传于我国湘、黔、川、鄂、桂、滇、粤、闽、浙、赣
等省少数民族地区,这则中国古代神话是各民族交流融汇的产物。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18:18: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3075143221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帝母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帝母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