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磐安

更新时间:2023-03-20 17:51:42 阅读: 评论:0

心理疲劳-文明礼仪

中国磐安
2023年3月20日发(作者:胡萝卜土豆饼)

古越腹地之一绝――磐安“迎大旗”

浙人称“群山之祖,诸水之源”的磐安,为古越之腹地,

至今尚流传一项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民间文艺习俗――迎

龙虎大旗。迎龙虎大旗,简称迎大旗,也叫竖大旗或竖迎大旗,

由七八十个壮汉将旗杆三、四十米,旗面二、三百平方米的“龙

虎大旗”进行竖迎活动。让人目瞪口呆,提心吊胆。而迎旗

者却有条不紊,怡然自得。由于此活动表演方式之惊险性,活

动道具之壮观性,活动目的之功利性,加上宗教色彩的涂抹,使

这一民间文艺罩上神秘的外衣,给人以敬畏、崇尚,并代代相

承,愈发生机。

一、迎大旗活动的简述

大旗:俗称龙虎大旗,由旗头、旗树、旗竹、旗玉、龙松

(撑竹)、旗腰索、旗线、开

路索、四尺牛(纽)等部分组成。旗头,也叫旗部脑头,是

一形似葫芦的大篾帽,中间紧接一段米许长的竹杆(可套在旗

竹上),帽外插上四枚小三角彩旗。旗杆由旗树与旗竹二部分

组成,迎时套接而成。旗树为一根长约十八、九的大杉木,旗

竹为一根十五、六米高的特大毛竹。旗竹根部凿空用铁箍圈

牢,竖旗时,将旗树套牢接上。旗玉(即旗面)是用真丝绸缎精制,

一般的旗面长17―20米,宽15―18米,用料在120丈左右(古

时,也有用料在300丈以上的)。旗面上绘上龙、虎、凤图案,

着色一般以白底彩图为多。龙松是二十四或三十六根或更多

的毛竹(即撑杆),迎旗时分别用牢绳子捆绑在旗树上,把旗杆

竖起撑稳。

竖旗:就是把大旗各部分装接好,将大旗拔地竖起来。旗

会头(指迎旗负责人)先看好场地与方向。古时,竖旗方向要对

准玉山茶场殿(磐安玉山区域一寺院:现被批准为国家级文保

单位)。旗会头察云观色后,先叫人在着地点掘一个二、三十

公分深的洞。竖旗开始,众人按分工横向扛着旗树旗竹,并连

接好旗树与旗竹,再由七八个人将旗玉自上而下套进旗竹,并

由人托着(不得着地),接着将旗头套进旗竹并结牢旗头杆和旗

线。同时,内行捆好二十四根龙松,再结好旗腰索与开公司培训管理制度 路线,分

别拉住。准备工作做毕,众人各就各位。预备时,二十四人棒

牢自己的龙松,向旗玉方向靠过来,十几人将旗部根头牢牢把

住,七八人按住四尺牛,八九人顺着旗根方向拉紧旗索、旗线。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紧锣密鼓,竖旗开始,龙松慢慢将旗树托

起,并均匀向四周分布,旗索,旗线慢慢拉动,并保持大旗平稳。

旗部根头人牢牢把住,踩住,使旗杆根部抵地。四尺牛慢慢将

大旗扛住。这真是托、拉、扛、把齐分工。一会儿,一树高达

三十多米,旗面二百多平方米的大旗立起,旗面在空中猎猎飘

扬。顿时,龙炮震天,观者沸腾。

迎旗:大旗竖起,平衡片刻,指挥人员立于底部四尺牛上,

一手抱树,一手指挥。十几人将大旗抬扛,二十四人托起自己

的龙松,使大旗离地。在指挥人的指示下,由开四路索开路,旗

索、旗线视大旗平衡情况及时调整用力方向,大旗慢慢移动,

随风飘扬。此时,迎旗人员的锣鼓声、吆喝声,观者的欢呼声

交织一片,整个活动达到高潮。古时,为显示迎旗本领。在狭

窄的道路上、上有个性的微信头像 下田畈坎头处都要迎几回。

二、大旗习俗历史成因

迎大旗是磐安玉山地域流传广、影响大的一项民间习

俗。古时,每逢农历十月十五各

村大旗云集茶场殿,少者十几面,多者几百面,争奇斗艳,

气吞山河。婺、越、台三洲茶叶商贾纷至沓来,邻县吡乡小贩

杂摊星罗棋布,各地赶集游客人山人海。追寻玉山大旗起源,

我们可以从古人一些相传之言或就其本身保存的许多原始

古朴风貌、形态中略见一斑。

1.龙虎大旗传说有二

其一,古时,磐安玉山地域山多林茂野兽甚多,农作物深

受其害。初时,山民们把劳动

用的围裙手巾或布料系于树干以驱赶野兽。后布料愈

挂愈大,并涂上颜色,绘上图案,绣上龙虎。最后,发展为龙虎大

旗。大旗的图案瞬息万变的近义词 是龙、虎。龙是人们的祟拜物,古人认为龙能

呼风化雨、神力无穷。虎是百兽之王,威强无比。当人们发现

依靠自己的人力跟野蛮粗暴的野兽和变化莫测的自然界搏

斗感到困惑时,会联想到借助于某种超人力的威力,通过载体

作后盾来威慑对方。此乃古人将龙虎绘于大旗来战胜一切的

缘由吧。

其二,明代倭寇入侵磐安,农民奋起抗击,因敌强我弱,我

方伤亡惨重。玉山有位无名氏,看在心、痛在心。他朝思暮想,

终于想了个办法,召集众人,做起大旗。当敌寇逼近时,猛然竖

起大旗,紧锣密鼓,杀声四起。敌寇瞧见这么大的旗,以为三军

降临,一下子,就纷纷逃跑。我方乘机紧追不放,把敌冠歼灭。

后人为纪念这位抗倭英雄,各村做起大旗每年农历十月十五,

聚集茶场殿迎大旗。这跟玉山人民好勇善战以及明代抗倭[磐

安县志: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率义军驻于尖山(玉山一镇),教习

武术,以成劲旅]的历史还是有些关联的。

2.“迎大旗”保存着古代的民间祭祀、祈求等习俗以忠

心庄“迎大旗”为例,古代参迎者在半个月前要斋戒,禁止挑

栏肥、粪便与做房事。村中推选一位福寿双全、子孙兴旺的

老者,安排迎前准备工作,安排糊好亭阁形花轿和落实参迎人

员。到了迎举头日,老者在村头设香案迎接真君大帝降临,村

中信佛的老太婆跟跑其后颂经膜拜,老者宣读某乡某村恭请

真君大帝下凡享受香火供品,保佑百姓安居乐业、人寿年丰、

福星高照之类的吉祥话。朝亭阁拜了几拜后,抬到本村氏旅发

源的堂屋内,前设供品香烛,念经朝拜者在神前祷告许愿。

迎大旗的原始宗旨跟其它祭祀有相同点,都是祈求年年

五谷丰登、百业兴旺。但它比一般的祭祀、祈求、拜佛更具

有群体性、广泛性、功利性。迎大旗首先是一种群体活动,

它参与的是一村、一族人;其二,迎大旗具有相对统一的目标

性,它与单家、个体的祭祀、拜佛等不同,它祈求的是一方或

一村的平安、丰收与安康;其三,迎大旗的功利性,包含了诸多

个体目的,是千家万户目的的聚合。譬如说,参加迎旗人个个

都很利市,一年内能祛邪消灾,好运常住。大旗下站立过的小

孩胆子壮大,能健康成长等。鉴于如此,所以,迎大旗习俗几百

年以来代代相传,人人祟敬。

3.迎大旗活动中透视出许多原始、古朴的特征。迎大旗

活动一般在农历十月十五、六及春节举行,此时作物归仓,农

事空闲,是庆贺祝捷时期。古时,我们的先民们当捕捉、猎获

动物满载而归时,大家聚集在开阔的场子上,脱衣挥裙,手舞足

蹈,欢庆喜悦,同时又祈求下一次围猎能顺利、能成功。这种

迹象在迎大旗以及大旗传说中得到多么相似的再现啊。

迎旗者要求个个都是壮汉或青年,尤其是后浪视频 迎龙松(撑竹)

的二十四或三十六人。他们头扎白巾、腰围彩带、脚穿草鞋,

大声吆喝,动作既粗犷,又协作一致。早期山民那种靠群体意

志的人体力量去与野兽和大自然拼搏求生存的情景在迎大

旗活动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4.原始祟拜观念和古老科学意象在迎大旗中的遗存。古

人在劳动和战争中创造旗,使用旗,进而把旗视为神圣的吉祥

物,认为旗能避灾除邪,旗能夺取胜利,这种对旗祟尚心理是迎

大旗习俗产生与沿袭的重要原因。

竖旗时,离根部稍上方的四尺牛类似当今的杆杠原理的

支点,竖旗时十余人拼命按住根部,二十四人手托龙松(还有旗

索、旗线的拉牵),将一树三、四十米高,上方重量几百斤的大

旗平地竖起,平稳移动,而能使长宽十六、七米的旗面在旗杆

上方处高高飘扬。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引用了许多科学技巧

与方法。迎旗者规定,参迎者在半个月前要斋戒,禁止挑栏肥、

粪便与做房事。我们如果撇开迷信的一面,就其另一方面分折,

这规定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迎大旗是劳动强度相当大

的活动,费劲费神消耗体力大(古代一般要迎几十里路),所以

迎旗者事先要保养一定的体力精力。

三、龙虎大旗的启迪与开发

民间习俗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源于生活,又反馈

与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我们从大旗活动中,可以看到磐安玉山

祖先们与野兽与自然界搏斗求生存的轨迹;看到了当地人们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大胆追求方式;也看到了古越山区人民

勤劳朴实、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

所谓磐安大旗是天下一绝,是在特定环境、时代下所设

定的。一则,磐安大旗旗大惊人,雄伟壮观、原始古朴、威武

无比。二则,迎旗人凭着人体原始的内力、意志去完成如此庞

大的工程,并且能做到超人的表演方式与丰厚的内涵如此的

和谐与完美。我想这就是绝之所在!

磐安政府部门十分重视龙虎大旗的发掘与推出,使这颗

埋藏在古越腹地的明珠璀璨夺目。1994年10月,磐安“大旗

表演队”参加中国金华火腿文化博览会开幕式表演,用同样的

原始方法成功地竖起高达35米,旗面长18米、宽16米的博

览会会旗,赢得中外客商、专家的喝彩。1998年9月浙江电

视台把磐安龙虎大旗誉为中国电视吉尼斯,天下一绝。而后,

磐安大旗应邀纷纷参加杭州、横店等各地旅游节、文艺节表

演,在省内外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现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项目。

其实,磐安袋子的英语 大旗闪烁的光斑并非仅于以上所述。习俗文

化、民俗文化历来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所固有的传统文化、

内质文化。磐安先人们酿造和传承了丰富灿烂的古文化,后人

从中领略和探求它所反射与折射出的本质属性与辐射和陶

冶的诸多精髓。磐安九和乡的大凉伞、窈川乡的大纸马等都

是以显示高大、惊奇、雄壮为直接手段,以避灾除邪为主要目

的的民间习俗活动,都是古今奇观、天下无双。如今,勤劳、论文致谢200字

勇敢的磐安人以山为家,以粮为本,积极发展香菇、茶叶、药

材生产,洞开山门,脱贫之富,生活日新月异。所有这些,我们也

可以从底蕴丰厚的磐安文化中找寻一分缘由。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17:51: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3059023219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磐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磐安.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中国磐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