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王⽒书楼》苏轼
《犍为王⽒书楼犍为王⽒书楼》》
宋苏轼
树林幽翠满⼭⾕,楼观突兀起江滨。
云是昔⼈藏书处,磊落万卷今⽣尘。
江边⽇出红雾散,绮窗画阁青氛氲。
⼭猿悲啸⾕泉响,野鸟嘐戛岩花春。
借问“主⼈今何在”?被甲远戍长苦⾟。
先登搏战事斩级,区区何者为《三坟》。
书⽣古亦有战阵,葛⼱⽻扇挥三军。
古⼈不见悲世俗,回⾸苍⼭空⽩云。孩子膝盖疼
【注释注释】】
绮窗:绮窗:雕刻或绘饰得很精美的窗户。
氛氲fnyn:氛氲fnyn:云雾朦胧三征高丽 的样⼦。
嘐jio戛j卫生宣传日 i:嘐jio戛ji:鸟鸣声。
【赏析赏析】】
这⾸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
第⼀句诗描述了诗⼈坐在船上航⾏于树林茂密的⼭⾕之中,远远看过去⼀座楼观出现在江边,⾮常的显眼。“楼观突兀起江滨”⼀句,⽤现在
的话说就是王⽒书楼是当时犍为的⼀座标志性建筑。
第⼆句是对前⼀句的说明,指出有⼈说这座江边楼观就是过去王⽒的藏书之处,当年藏书万卷的地⽅现在已成为落满尘埃的遗迹。
第三句指出当时的时间为早上⽇出雾散之后,作者看清了王⽒书楼的真⾯貌“绮窗画阁青氛氲”。
第四句对书楼附近的景⾊进⾏了描述,当时的书楼附近猿啸鸟鸣,风景秀丽。
第五句作者询问书楼主⼈的下落,有⼈告诉他主⼈已从军远征去了,但为何坐拥万卷却⼜从军,给⼈们留下了⼀个千古之谜。
第六句是作者在得知藏书⼈已从军后所发出的感慨,感慨楼主⼈已成为“攻城先登,陷阵却敌”的先锋,不再做藏书之事。
第七、⼋句作者认为书⽣其实也有⾃⼰的战场,不⽤亲⾃上阵杀敌,可以像诸葛武侯那样指挥军队,表达了⾃⼰希望建功⽴业的⼼情,但⼜流露出
⼀丝失望之情“回⾸苍⼭空⽩云”。
【诗中⼈物故事】
《三坟》《五典》《⼋索》《九丘》,感恩的图片 《三坟》《五典》《⼋索》《九丘》,皆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其成书具体年代已不可考,相传作于三皇五帝时期。晚⾄春秋战国时期,三坟
五典⼋索九丘出现在典籍记载之中。
三坟五典⼋索九丘⼀句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年》,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索》、
《九丘》。”
孔⼦作《尚书序》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三坟》,⾔⼤道也;少昊、颛顼、⾼⾟(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五
典》典》”
⼋卦之说,谓之《⼋索》《⼋索》。索,求其义也。
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九丘》。丘,聚也,⾔九州所有,⼟地所⽣,风⽓所宜,皆聚此书也。
王⽒:王⽒:据传可能就是秀才王齐万。王⽂诰《苏诗总案》:“王齐万,字⼦辩,嘉州犍为⼈,乃齐愈字⽂甫之弟。”
王齐愈,字⽂甫,宋代词⼈,四川犍为⼈,两兄弟与苏轼交往颇密海底山脉 。也许他们正是以书会友,但得以前续姻缘。王⽒不知因何原因举家迁往武昌,
是家财散尽和还是从军,留给后⼈演义和遐想。。
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亥,苏轼完成丁忧,⼗⽉与⽗、弟携眷赴京,沿岷江、长江东下,第⼀次见到了犍为王⽒书楼,并写下《犍为王⽒书
楼》从此与犍为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的苏轼踌躇满志,希望能有机会为国出⼒。
元丰⼆年(公元1079年),因“乌台诗案”⼊狱,次年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刚到黄州只有他和⼉⼦,⼈⽣地不熟,⼼情⾮
常的忧郁。元丰三年来到黄州⼗来天后偶然认识了犍为王⽒书楼的主⼈犍为⼈王齐愈、王齐万兄弟。苏轼住黄冈,王⽒兄弟住鄂州,两家⼈隔河相
望。由于两家⼈意⽓相投遂成挚友,苏轼经常到王家吃饭并留宿。
王⽒兄弟本是西蜀富家⼜是皇亲,犍为王⽒书楼就是王家⼈所修建,当年修建的情形⼗分壮观,书楼也⾮常雄伟,后来不知何故王家⼈带着书籍离
开犍为,在湖北鄂高分犯罪电影 州过上了隐逸的⽇⼦,并遇到了苏轼。在苏轼的《季常帖》中还描述了与王⽒兄弟之间有书籍借阅的关系,与王家作为著名藏书
家族是相符的。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写诗赠予王家《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胥奔吴所从渡江也》。诗中描述了两家⼈的交
往和情组织机构类型 谊,并对王家的背景和王⽒书楼的修建进⾏了交代。被贬⽽遇到知⼰对苏轼是⼀⼤⾼兴事,两家⼈既是朋友⼜是蜀地⽼乡,解除了苏轼在他
乡的孤寂。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时写下了《别王⽂甫⼦辩》,《再书赠王⽂甫》回顾了两家⼈的交往并表达了⾃⼰的依依惜
别之情。同时苏轼在《答秦太虚书》也对这⼀段友谊川芎的副作用 进⾏了描述,⾜见情谊之深。
五年的贬官⽣活,苏轼体会了⼈间冷暖,通过王⽒书楼与王⽒兄弟的友谊使苏轼感受了友谊的温暖,同时⼀⼤批朋友聚集在苏轼⾝边,所以这⼏年
也是他完成经典作品最多的时期,写下了《⾚壁赋》、《后⾚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和《念奴娇⾚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
时的思想感情。
犍为王⽒书楼使犍为在我国藏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见证了⼀代⽂豪苏轼与王⽒兄弟的⼀段真挚的友谊故事,从⼀个侧⾯反应了苏轼在这⼀时期的
⽣活状况。
《再书赠王⽂甫》:“昨⽇⼤风,欲去⽽不可,今⽇⽆风,可去⽽我意欲留,⽂甫欲我去者,当使风⽔与我意会,如此便当作留客过岁,准备也。
”这两篇⽂章⽣动地刻画了苏轼与王⽒两兄弟在其被贬黄州期间的情意,流露出他对过去⼏年友谊的美好回忆和对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
从元丰三年(1080年)到达黄州⾄元丰七年(1084年)离开黄州,苏轼与王⽒兄弟有百余次的交往,可见相互之间关系已到了⾮常熟悉的地
步,特别是《再书赠王⽂甫》中苏轼甚⾄以玩笑的形式表达⾃⼰的不舍,这种表达⽅式只在⾄交之间才可能使⽤。
王⽒后⼈的⾝份虽然可以确定为王齐万和王齐愈两兄弟,但对王⽒家族为何能藏书如此丰富,却⼜突然离开犍为从军⽽去,其原因给我们留下了⼀
个千古之谜。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12:11: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2854873200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犍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犍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