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察欧贝瑞海洋馆里没有真正的海豚
我用了10年的时间,帮助人们建立海洋馆产业。而这45年来,我倾尽全力要毁了它。
——瑞察欧贝瑞
自从瑞察欧贝瑞作为2022年第8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海豚湾》中的主人公——为了阻止
在海豚湾的屠杀与日本人或巧妙周旋,或生硬对抗,被同伴用“偏执”形容其坚持的那个老人——
出现在公众视野起,我们就不断地听到他在不同的场合重复着这句话,只是后面的那个数字一直在
变化、累加。到了今年的世界地球日——2022年4月22日,他发起并坚守在海豚保护事业已经整
整45年。
为了给《海豚湾》同名书的中文版做宣传,在今年的地球日,欧贝瑞(昵称瑞克)来到了中国。
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去过全世界多少个海洋馆了,因为在心不在焉造句 他眼中,它们都是一样的。一样会在你
还没进门之前,就扮演成珍爱海豚的开心乐园,海豚欢乐的卡通形象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装扮。而对
于那张海报上所写的“爱与新生”四个字,他的看法是:豢养对于海豚来说根本不能算爱,在这种
环境中新生的海豚不过是人类制造的畸形海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不是真正的海豚。
豢养:就像是孤独地被囚禁在镜室之中
动物被囚禁在动物园有多悲惨其实不难想象,而欧贝瑞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在整个动物园所有
被豢养、被囚禁的动物中,海豚过得最惨。他的理由有以下几点:其一,大多数人前往海豚馆的首
要目的是观看海豚表演。“在这里,只有海豚是需要依靠表演来获得食物的,一只吃饱的海豚没有
表演杂技的动机。”瑞克说,“饥饿的海豚为了吃到饲养员手中的死鱼,只好被迫表演一些特别的
才艺,没有诙谐的表演,就没有食物。”这是他过去身为海豚驯养员的个人经历告诉他的。而世界
上绝大部分的海洋馆给海豚的奖励——那些被抛掷进它们嘴里的食物,不过是些死鱼,但在真正的
自然环境中,宽吻海豚是不吃死鱼的。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海豚通常被养在狭小、封闭、空荡荡的水池中。当我们透过馆内的
透明视窗向里面望去时,能清楚地看到里面的一切,除了铁笼一样的隔档之外,海豚的“家”里什
么都没有。为了形成对比,欧贝瑞提到两栖动物馆中的蛇。“它们也很惨,但至少这里有可以藏身
的岩石,可以攀爬的树、草地、水池。”面对着蛇的生活空间,他愤愤不平地说,“虽然也不能算
好,但至少比海豚强多了。”当然,他这样说,并不是为了给海豚的游泳池中争取一些有限的人造
海底风光。实际上,对于海豚来说,在封闭的水池所带来的各种痛苦中,空荡的无聊只是其中很小
的一部分。
“假如海豚在池子里使用声呐触觉,它们的感觉也许就会像是人们置身在无限镜室里一样。”
鲸和海豚保护协会德国分会的鲸暨海豚专家尼古拉斯恩特鲁普曾这样形容。他所提到的声呐触觉,
是包括海豚在内的鲸目动物通过呼吸道的震动,发出频率位于超音波波段的高频嘀嗒声。就像蝙蝠
一样,海豚传出去的声波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被它们灵敏的听觉清楚地接收,而接收到的回声会在
它们的脑部形成“图像”,使它们的行动完全不受环境的明暗、水的清澈与否等因素影响,可以清
晰地定位猎物,不论是鱼群,还是鱼群中的一条鱼。但是,研究发现,被长时间豢养的海豚都不再
发出声呐音波。这不仅是因为它们改食死鱼后不必再捕猎,更重要的是,就像恩特鲁普形容的那样,
游泳池平滑的混凝土墙将海豚的高频声波来回地反射,这使海豚迷失了方向,它们会不自觉地陷入
不安与惊恐之中。
因此,即便在海豚生活的水池中增加丰富的动物、植物,让它看起来就像真的海底那样也无济
于事,海的漫无边际是不可复制的。如瑞士教授、鲸类专家乔治皮莱里多年以前在他的《鲸目调
查》第15册中所说:“不管人们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囚禁和豢养海洋哺乳类动物将会一直带来问题,
因为将习惯广袤空间的生自评总结 物饲养在狭小的环境里,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事实上,这样的调查不过
是在阐述常识,只是常识往往最容易被忽略。
除了自然和自由的缺失之外,人们为了得到可以豢养的海豚,在自然猎区所进行的每一次捕捉,
都会拆散海豚家庭群体的社会结构,这与人在其家庭被强行拆散时所受到的伤害并无两样。
在这多重的伤害之下,被豢养的海豚会出现诸多问题。“海豚表现出的根本性神经错乱和神经
官能症的行为,可以和人类在单独监禁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相提并论。”皮莱里曾下过这样的结论。
他所说的负面行为包括丧失沟通能力、绝望、自杀,以及因处在不自然、狭隘的环境中而增强的攻
击性。这些听起来只会发生在人类行为中的表现,每一项都在敏感的海豚身上明确地出现过。同时,
它们的大脑会因豢养缩小40%。
除此之外,被豢养的压力会导致海豚患上疾病。人工维生素、抗生素、杀真菌的药剂及激素,
都是海豚在豢养条件下依然维持健康模样必不可少的人为要素。即便这样,它们的死亡率依然很高,
被豢养的海豚,其平均寿命不到野生海豚的1/5。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自然猎区生长的海
豚可以活到30多岁,而被关起来饲养的海豚平均寿命为5.3岁。
海豚被豢养的开始
1860年,费尼亚斯巴纳姆第一次展示了活鲸。威廉约翰逊的《马戏团的魔法》一书中记载,
当时,“巴纳姆美国博物馆”是城市里最吸引观众的地方。“动物宝宝的演出、狗狗演出、家禽和
花卉展览、罕见动物、‘被驯服的印第安人’,都属于博物馆的日常节目。”当巴纳姆第一次沿着
圣劳伦斯河向上航行购得两只白鲸并带回纽约后,被放入淡水缸内的白鲸在几天内全都死了。之后
他改用海水和更大的容器养鲸,再次购得的白鲸依然很快死亡。他不断地试验,直到有两只白鲸活
得够久以至于可用以展览时,他又在展览的节目单中加入了鲨鱼和海豚。
1913年,纽约水族馆馆长查尔斯汤森让人从北卡罗来纳州运送5只宽吻海豚到纽约。他在
19know过去式 14年夏天写道:“在水族馆20年的历史中,从没有任何展览比这一次更成功。”最后一只海豚
于1915年因肺炎而死,不管怎样它也努力撑过了21个月被监禁的日子。事实上,宽吻海豚一直以
来都是在豢养中能维持生命时间最长的海豚,因此,即便在今天的海洋馆里,我们所看到的“微笑”
的脸也大都来自这个品种的海豚。
1938年,海豚开始被训练进行表演。佛罗里达海洋世界偶然发现,在喂养海豚期间,海豚为了
接住投掷而来的鱼,养成了高高跳起的习惯,而这成了吸引观众、饲养员和馆长的精彩节目。1939
年,负责器材保养的赛尔西渥可在值班时发现,一只海豚将一根羽毛沿着水面推向他,他拾起羽
毛丢回水里,海豚又将其推了回来。他在惊奇之余开始了试验,用自行车内胎、球以及其他物品和
海豚互动,当其他海豚也加入游戏之中时,就几乎已经勾勒出了现代海洋馆表演的节目单。除了千
里迢迢赶来的观众外,海豚表演也吸引了学术界的目光,当瑞士著名的动物学家海尼赫迪杰1954
年拜访迈阿密后,他热烈地谈论道:它们已经“有资格”不再被称为“水族馆”,而可以改称“海
洋馆”了。
时间推至20世纪的60年代,当美国电影《飞宝》以及同名电视剧取得瞩目并大获成功之时,
海洋馆产业终于获得了国际性的成功。而作为这部影视剧幕后海豚驯养师的欧贝瑞,这正是他所说
的,自己“用了10年的时间,帮助建立海洋馆产业”。
海豚馆的门票等于人类身上的象牙配饰
1970年起,欧贝瑞已经开始反对海洋馆产业。就像他在《海豚湾》中提到的那样,当美剧《飞
宝》第三季播出时,他已经和被训练的海豚共同生活了7年。此后电视剧的热度渐渐散去,海豚们
回到迈阿密海洋馆生活,欧贝瑞也继续在那里工作,并受托照顾虎鲸“雨果”。直到那年的4月22
日,被单独塞进展示缸的曾经扮演“飞宝”、与欧贝瑞朝夕相处的海豚卡西全身布满黑色的脓包出
现在他的眼前,并游进他的臂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当时很无知,而且无知了很久。”在看到
卡西的自杀后,欧贝瑞开始对自己过去的工作充满了悔意。
从那时起,他决定尽全力解救每一只能够解救的海豚,一如我们在影片中所见。《海豚湾》让
所有看过的人都记住了那片白色羽绒服搭配 因捕杀海豚而被鲜血染得通红的海湾,与之相比,人类的豢养给海豚带
来的伤害,因没有在荧幕上呈现直接的感官刺激,很容易被人忽略。屠杀和豢养对海豚的伤害实际
上并没有孰重孰轻,它们不是并列的关系,欧贝瑞指出,海洋馆的豢养需求直接导致了屠杀的发生。
是人们在观看海豚表演时发出的欢笑直接造成了它们遭到残暴捕捞的命运——要获取海洋馆里的海
豚首先要进行大量的围捕,从中做出挑选,其捕获过程野蛮粗暴,会造成海豚的伤亡。
“我相信很多人看了电影,都看到了海豚被捕获时遭受的残忍屠杀。之所以会有这么恐怖的事
情发生,是因为人们会买票去观看海豚表演。如果大家不去海洋馆,就不会存在这样的产业链。”
欧贝瑞解释说,“一只刚刚抓到长网名 、还没有受过训练的海豚,也许可用2万美元或3万美元易主,但
一只受过完全训练的海豚则可以卖到高达15万美元的好价钱。”他所知道的行情是,一只供食用的
死海豚最多只能卖600美元。因此可以说,如今,在影片中所记录的海豚屠杀发生地太地町近海,
渔民还在猎捕海豚的真正动力是活海豚的买卖。
另外,因为《海豚湾》这部影片中有很大的篇幅是在告知人们海豚肉、鲸肉中含有极高的污染
物,部分数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日本政府设定的极限值,而这些有机汞化合物带来的慢性中毒,极有
可能使“水俣事件”在现代重演。影片公映后,被当作食物交易的海豚肉、鲸肉的需求量大幅减少,
这使得活海豚的需求在更大程度上成为围迎宾海报 猎、屠杀海豚事件中的主导诱因。而那些最终被捕获的海
豚,绝大部分会被卖到中国,另一部分则卖到土耳其、俄罗斯和埃及等地。
“中国的确没有进行海豚屠杀,所需的海豚都是进口的。”因为这个原因,欧贝瑞此次中国之
行并没有将精力过多地放在推荐《海豚湾》这本书上,尽管书中详尽介绍了他这些年所做的工作、
海豚保护的现状以及《海豚湾》电影摄制的前前后后。在中国,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每个可以交流
的人说着同一件事:不要再去海洋馆,不要看海豚表演。“就像是佩戴象牙制品会导致大象被捕杀,
买票去看海豚表演也是同样的道理。”欧贝瑞想表达的观点,我们珍珠鸟 每都能脱口而出:“没有买卖就
没有杀害。”而他所担心的,正是海洋馆的访客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参与了一桩残忍的买卖——
“如果那样,海豚交易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只有呼吁大家停止购买海洋馆的门票,才能从终端上解
决这个问题。”
身处北京海洋馆的欧贝瑞,趴在透明视窗前的护栏上,望着里面的海豚。他指着两只身上像镶
了一圈白边花纹似的短吻海豚,肯定地说:“它们来自太地町。我们在所有海洋馆中能见到的这种
海豚都来自太地町。如果世界上还有海洋馆继续存在,太地町海豚湾的屠杀就不会停止。”
欧贝瑞的影响力在不断地扩大,他的生日被全世界的爱心人士呼吁定为“世界海豚日”,他是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海豚专家,因此他受邀到处演说,同时,也依旧会在每年的9月1日去太地町—
—也就是影片中的海豚湾进行抗议。对海豚的屠杀依旧存在做善事 ,但欧贝瑞无疑已经成为海洋馆产业的
重要敌人,在他的直接投入和干预下,世界各地的部分海洋馆或其中的海豚馆以及类似机构已经永
远关门。一些从前有海豚馆的欧盟国家,如今已经不存在海豚馆了,比如英国与爱尔兰。非欧盟国
家挪威也不允许海豚馆存在,德国从前有9座海豚馆,如今只剩下3座。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10:2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2789313194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海豚互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海豚互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