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通

更新时间:2023-03-20 02:20:27 阅读: 评论:0

幼儿园教案-新春祝词

姜通
2023年3月20日发(作者:张向)

根尘不偶谈用药框架和药象体会

根尘不偶谈用药框架和药象体会

一.根尘不偶用药框架

(一)五象概论:

1.中土,象:缓和,柔和,中正庸和。味甘,气香,挺香的香气。

代表药物,甘草。

2.乙木,象:柔润升发,草木萌发,阳光柔和,雨露飘然。味酸,

气臊,比较冲的一个味。代表药物,当归。

3.丁火,象:充分饱满,清透无形,气定神闲,有冷静、沉稳之

势。味苦,气焦,烧糊了那个味。代表药物,朱砂。

4.辛金,象:清凉,清透,敛降。味辛,气腥。代表药物,麦冬。

5.癸水,象:收藏,蛰藏。味咸,气腐,腐败的腐味。代表药物,

补骨脂。

(二)一气周流

戊己斡旋,乙木生发,辛金敛降,离中火,坎中水,火主炎上,

其象为开散,水主润下,气象为收藏。

(三)五象对应药物及其药象

1,中土

中土药:甘草,白术,人参,大枣,蜂蜜,甘遂,茯苓。

中土之己土药:生姜,干姜,苍术。

中土之戊土药:白寇,黄连,半夏。

甘草,象:缓和,柔和,中正,清透,坐镇中州,主掌大局。

人参,象:柔润,直补五脏之精。

白术,象:补益中土,略转枢轴。

大枣,蜂蜜,象:柔润,滋补中焦阴精。

生姜,干姜,苍术,象:偏于升发,推散湿气

白蔻,黄连,半夏,象:偏于敛降,收湿气化

茯苓,象:平淡,平和,泻湿。

甘遂,象:峻猛化湿、消痰

2,乙木

乙木药:当归,乌梅,阿胶,川芎,龙胆草,白芍,麻黄,桂枝,

柴胡,细辛,丹皮,元胡,红花,土元,鳖甲

乌梅,阿胶,象:直补乙木之阴精,雨露飘然。

川芎,象:升发乙木。

细辛,象:从底下往外散。

桂枝,象:接近体表的角度往上往外升达。

麻黄,象:直接散到体表。

柴胡,象:从脏腑之间的角度开始疏通,往外散。

龙胆草,白芍,象:清土中之木。

丹皮,元胡,红花,土元,鳖甲,象:破乙己路有形郁结,活血。

3,辛金

辛金药:麦冬,百合,山药,天麻,川椒,黄芪,石膏,白芷,

杏仁,五味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巴豆

麦冬,象:清透清润,敛降辛金。

百合,山药,天麻,象:柔润,气味清透,敛降,补益辛金本气。

石膏,白芷,杏仁,五味子,象:沉降,潜降,下降。辛金戊土

不降引起的发烧,石膏是最好的退烧的药。

麻黄汤,象:麻黄与杏仁,一升一降,相互配合。

五味子,象:敛肺补肾,从辛金直接转换到癸水,少用敛降,多

用补肾。

麻杏石甘汤,退烧用的方子,象:麻黄升乙木,甘草培土坐镇中

州,杏仁石膏敛降辛金。

白虎汤,象:知母沉降戊土辛金,杏仁敛降破气消痞,百合、麦

冬滋润敛降。适用于有形和无形结合的淤结。

黄芪,象:其气清透。补肺气效果明显。

沉降无形之气,从石膏角度出发。沉降有形之气,从大黄、厚朴、

巴豆角度出发。

4,癸水

癸水药:补骨脂,盐,猪苓,泽泻,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首

乌,巴戟天,芦巴子,肉桂,附子

补骨脂,象:收藏。盐炒用。

枸杞子,象:收藏,滋润,收肾气、补肾气,阴阳双补。

菟丝子,象:收藏,跟补骨脂相比,相对弱一些,从土生水。

巴戟天,象:滋润,味厚重,收藏肾气的同时,有略微的疏通作

用。

芦巴子,象:收藏中含有一股升发之气。

熟地、首乌,象:滋腻,敛固,沉降。脉涩、虚,肾气亏损厉害

时用。

附子、肉桂,象:生发元阳,使一气由癸水阳根中生发。

猪苓,泽泻,象:淡渗利水。

如果一个人单纯的肾气虚,没有邪气,就用补骨脂、巴戟天、菟

丝子、枸杞子、芦巴子,用盐制一下,效果更好。

如果肾精消耗的太过了,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熟地、首乌这样纯粹

滋润的药,可以滋润敛降。

5,丁火

丁火药:朱砂、龙骨、牡蛎、栀子

丹砂,象:定神,养神气。

朱砂,象:安心情

龙骨、牡蛎,象:镇重潜降,敛镇心神。

栀子,象:清理三焦相火,尤清上焦相火。

(四)学习方向:

人体的一气在五行之间流转,走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阶段,有

自己不同的特色,本质上是一气。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色,不

同的特色会产生不同的问题,会导致不同的病症,这时就要根据它的

位置去判断,病人的运行、症状、脉象属于一气周流的哪一个阶段,

属于哪个层次,该用哪些药物,相应的来选。一气周流就像一个定位

系统一样,把模式搞透了,这个疾病在哪一块,一目了然,在哪一块

的哪个层次也很清楚,哪个层次用什么药,也非常方便。如果把所有

的药物安排到这个体系里,安排的再细一些,基本可以分成三大类,

一个是补益本气,一个是顺着本气的特性来补,一个是逆着本气的特

性来泻的或者除邪的。举例:乙木,本性当归,温升就是桂枝,下降

就是白芍,除邪就是丹皮。

二.药象体会_砂仁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仁、海南砂仁和绿壳砂仁的成熟果实或种

子。

砂仁也是比较高大的一种姜科植物,主要生长在南方的热带或亚

热带地区。有记载的最早的药用砂仁,都是进口的,又叫缩砂蜜。后

来国内广东海南一带也有广泛种植了,国产砂仁中,以阳春砂的质量

为优。

砂仁是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长得跟白蔻有些相似之处,茎圆而

直立,能长到2米高。砂仁的叶子也是几乎无柄,直接从茎上直直地

斜向上长出来,叶子是长长的披针形,分列在茎的两侧,两排整齐的

叶子精神抖擞地向外伸着,透出一股通达之势。

砂仁种植后2-3年才会开花结果。砂仁的花不是长在地上茎上,

而是长在根茎上。砂仁的根茎匍匐在地面上,到了春天,穗状花序就

从根茎上长出来,由于砂仁花序的花梗只有几厘米长,所以砂仁的花

看起来就像开在地面一样。砂仁的穗状花序到了秋天就成长为一穗果

实。砂仁的果实是椭圆形,直径大约有1.5厘米,浑身长满了细细的软

刺。没有成熟的砂仁是绿色的,成熟之后就是红色的。每年7月底8

月初,当砂仁的果实由鲜红色转变成深红色时,就可以采收了。这时

一串串艳红的砂仁簇拥在地上茎周围的地面上,就像杨梅一样,看起

来非常漂亮。把砂仁的果穗剪下来,晒干或烘干之后,就是我们药用

的砂仁。

晒干之后的砂仁,果壳呈棕褐色,表面密布残留的刺状突起。砂

仁的果壳比较结实,比较厚而有韧性,把果壳撕开之后,里面有三室

种子团。种子结合紧密,一团种子大约有十几粒。种子形状是不规则

的多角形,深棕色至紫黑色。把砂仁的种子咬碎了尝一尝,会感觉到

一股非常浓郁的香味,微微带着一点苦味,带着一股气势缓缓下行进

入体内。

砂仁也是喜欢生长在热带雨林温暖潮湿的阴湿之处,这种湿气弥

漫的环境,也练就了砂仁芳香化湿的本领。砂仁与白蔻都是辛香走窜

的种子类药物,药性功效都很相似。但是白蔻高高长在枝头,果壳薄

而脆,所以香气更清透,更偏于走散而入上焦。砂仁则是贴着地面长

出来的,感受地气更多一些,果壳较厚而坚韧,所以气味更浓郁而微

有浊意,更偏于敛藏而入中下焦。《本经疏证》言豆蔻主通,砂仁主

摄,亦是此意。

砂仁这股浓郁的辛香之气,可以直入中焦,运转中土。辛香能行,

微苦可降,中焦得运,则湿浊郁滞自除,而砂仁下行收敛之力,又可

带领右路敛降之气,从中焦一路直下,直入下焦而封藏收固起来。所

以砂仁不仅有很好的运化中焦的作用,同时也是一味敛藏补肾的好药。

临床上对砂仁的应用,大多也是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砂仁芳香直入中土,凡中土为病,或吐或利,皆可用之。脾胃虚

弱,食欲不振者,可以用微量砂仁来运转中焦。湿郁呕吐者可以用砂

仁温中化湿,下行以止呕。腹泻下痢寒滑不止者,可以用砂仁温运能

藏以止泻止痢。慢性肠炎多年不愈者,重用砂仁至30g以上,温补能

行,而不伤正,往往可取佳效。

肾气收藏,必经中土,砂仁运中而能藏,一物两能,中土虚弱而

欲收藏补肾时,用之尤宜。郑钦安创制潜阳丹、封髓丹,皆重用砂仁,

是谓善用砂仁者。

砂仁与熟地配合使用,则将砂仁运中而补肾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砂仁芳香运转中焦,可以有效地避免熟地滋腻导致的中焦郁滞,而砂

仁收敛直入下焦的补肾之功,则加强了熟地敛聚补肾之力。

砂仁由于气味芳香,药气易于走散,所以临床数学题初中 上使用时,要现用

现打碎。打碎至香味四溢,效果最佳。平时保存,则以带壳的果实为

佳,药气不易散失。

最后以《本草纲目》引用韩愗《医通》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砂仁

的药性:

缩砂属土,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丹田。

三.药象体会_白蔻

白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

白豆蔻,简称白蔻,是热带植物,原产东南亚各国,我国海南、

云南有引种和栽培。其中白豆蔻原产于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爪

哇白豆蔻原产于印度尼西亚。

白蔻是多年生姜科草本植物,形态上跟姜有些神似之处,但白蔻

的植株比姜高大多了。白蔻的根茎很有特色,是棕红色的,长得很粗

壮。白蔻植株长得跟芭蕉有些像,茎直立,白豆蔻可以长到三米高,

爪哇白豆蔻长得稍矮一些,也能长到一米以上。

白蔻的叶子是狭长的披针形,能长到半米长,叶子几乎无柄,直

接从茎上长出来,直直地斜向上生长,透着一股通达之气,跟姜有些

相似。白蔻的花长在茎的顶部,穗状花序,外面是排列紧密如覆瓦的

黄色苞片,苞片里面开白色的花。到秋天花序就长成了一串类球形的

果实,就像葡萄一样高高挂在枝头。未成熟的白蔻果实还是绿色的,

成熟之后,就变成了白色或淡黄色,这也是叫白蔻的原因。

成熟的白蔻直径大约有1.5厘米,晒干之后,果壳很薄很脆,里面

的种子和果壳之间空隙较大,一捏果壳就碎了。所以干燥的白蔻显得

比较轻。白蔻果实里面的种子团长得非常紧密,类球形,种子团分为

三瓣,每一瓣大约有10粒种子,种子都紧密地长在一起,不易分开,

形状不规则,是比较暗的棕红色。

我们药用的部分,主要就是白蔻的种子,也叫白蔻仁。白蔻种子

的这种紧密收藏之象,就把白蔻自身之气的特点都蕴藏在里面了。

白蔻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林下。这样的环境,

湿气比较盛,所以白蔻天然地就具有化解湿气的本领。白蔻的植株又

透着一股通达之气。所以白蔻就具有很好的行气化湿的功效。

白蔻的种子没打碎之前,几乎闻不到什么明显的气味,一旦打碎,

一股浓郁的辛香之气随即扑面而来。这股香气清透辛窜,非常冲,远

远就可以闻得到。如果尝一尝白蔻的种子,这种感觉就更强烈,尝起

来有点像樟脑的味道。白蔻这股浓郁的辛香之气,隐约带着一股清凉

之气,从胸中缓缓散下,直入肠胃。

种子本身就是收藏得状态,白蔻的种子收藏得尤其致密,所以白

蔻的这股香气也收藏得比较浓郁而带着一股冲劲,而且这股冲劲主要

是往下走。

芳香可以化湿,因此中焦湿气郁滞不能建运之时,就可以借助白

蔻的这股辛香之气,化湿气的同时,推动中气下行。所以白蔻就是一

味很好的止呕之药。

对于中焦湿气较盛的患者,我在临床上喜欢白蔻生姜同用,一升

一降,共同运化水湿,运转中焦,效果比较理想。

白蔻跟砂仁的功效很相近,都是芳香化湿的药物,但是跟砂仁相

比,白蔻的药气更清透,所以白蔻也可以化解上焦弥漫的湿气。《本

草蒙筌》讲白蔻“入手太阴肺经,别有清高之气。”所以三仁汤就是

用白蔻来收摄上焦湿气,经中焦而入下焦,最后用薏苡仁把湿气引出

体外,随小便排出。

白蔻主要是用它这股辛香之气,所以入药必须打碎使用。由于白

蔻气味辛香而偏于走散,所以一旦打碎,就要尽快使用,否则药气散

失,药效就会大打折扣。同样的道理,白蔻只宜生用,不宜炒用,也

是为了防止药气的散发。

从剂型上来讲,白蔻入丸散最合适,如果用于煎剂,则不宜久煎,

以免损失药气。所以白蔻入煎剂多后下,后下则药气清轻迅捷,起效

迅速。但有一些慢性病患者,中气虚弱又兼有湿气郁滞时,不宜峻药

急攻,也可以白蔻同煎,则迅捷之气去而芳香之味留,白蔻的药力就

会变得比较温柔一些,中焦得运而又不致耗伤正气。有些小儿中焦不

运时,两三粒白蔻即可达到很好的运中焦效果。

所以要推荡湿气,白蔻之气宜浓烈峻猛,可后下;要缓缓运中,

白蔻之气宜清淡柔和,可同煎。

最后借《药类法象》的描述来概括一下白蔻的功效。

白蔻,气热,味大辛。荡散肺中滞气。主积冷气,宽膈,止反胃

吐逆,消谷,下气,进食。

四.药象体会_生姜干姜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的干燥

品。

姜,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它不仅可作药用,也是我们一日三餐常

用的调味剂。我们能从菜市场买到的鲜姜,就是生姜。把生姜晒干或

烘干,就成了干姜。

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大约能长到半米高。姜喜欢生长

在不冷不热,不旱不涝的地方,在土层深厚,沙质土壤中长得最好。

姜喜欢的生长环境比较温和,所以姜的药性相对还算比较柔和,没有

太多霸气。

姜的茎从地下根茎上长出来,笔直向上,仿佛带着一股冲劲。姜

的叶子没有叶柄,直接包着茎长出来。它的叶子交叉互生,整齐地排

列在茎的两侧,叶子是狭长的披针形,斜向上直直地就伸出来了,就

像两排利剑刺向天空,透着一股向外升达的生楞之势。姜的茎叶颜色

都是比较深的绿色,茎叶结合得很紧密,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所以

姜的植株看上去就像一个人憋足了劲准备往外冲的架势。

我们药用的部分是姜的根茎,姜的根茎在地下分支较多,指状分

支并排在一起向上长,就像一只胖胖的大手向上伸展着。每一块分支

都长得就像小孩胖胖的胳膊腿一样,圆滚滚的,很饱满,一块连着一

块,分支多的生姜有的一块能长到几斤重。

新鲜的姜,颜色是鲜黄色的,看着非常干净明丽。它的表皮是膜

质的,很光滑,看起来有明显的光泽。切开之后,里面也是淡黄色的,

可以看到姜的内皮层,有很明显的环形纹,黄色稍深一些,就好比姜

自身穿了一件厚厚的环形外套,把自己给紧紧地约束在里面了,而在

这个环形纹里面,长满了平行分布的姜丝,贯穿整个姜的内部。姜丝

体现了姜的通达之气,环形纹则把这股通达之气约束在一个固定的范

围内。

完整的鲜姜,闻不到什么明显的气味,咬一口在嘴里尝一尝,会

有一股非常辛辣的姜味,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尽管很辣,但辣味相

对比较厚道一些,既使吃到肚子里,也不会像辣椒大蒜那样,引起胃

中的明显不适。

新鲜的姜通体内外都是淡黄色,黄色属土;姜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土气其臭为香;姜长得圆滚滚的,没有什么棱角,就像肉一样,外形

很中庸,也符合土气中庸的特点。所以姜就是专入一身坤土的一味药。

土生湿,土气为病,最容易导致湿气郁滞,而生姜辛辣通行之性,正

好可以运化水湿,因此生姜就是专门入中土化湿气的一个药。所以

《说文》解释姜为“御湿之菜也”。

姜的本字,《说文》作“?”,后来则多省写作“薑”,简体字简

化为“姜”。薑从畺,畺的本义是边界,就是田地之间的分界线。所

以畺就意味着把土地划定了一个范围,而姜的药性确实也有类似的特

点。姜的这股辛辣之气,就跟姜里面长得姜丝一样,气势如虹,通行

无阻。然而这种通行之力,被严格限制在了姜的内部,姜的膜质表皮

以及皮下厚厚的环形纹,就像边界一样,把姜的辛散之力限制在了土

气的范围之内。

所以尽管生姜是非常辛辣的一个药,但是它的整个药气,却没有

明显偏离人体土气的范畴,相对还是比较温和的一个药,所以可以大

量使用,是比较安全的一个药。人体五脏中脾属土,脾主四肢,脾主

肉,所以肉多的地方,也是人体土气盛的地方。生姜长得就跟人体的

肉有些像,比较结实饱满,所以生姜辛温之气能通行全身,而又不至

于辛散于外,以致象麻黄那样耗散正气。所以生姜是专心在人体土气

范围内工作的一个药,需要时可以放心大量使用。

生姜由于还有一股生发之气,所以它的辛温之力,流通性更好,

更擅于温化流通体内还可以流动的湿气痰浊。

中焦湿气壅滞,升降不利,很容易引起痞满呕吐。生姜良好的温

运水湿的效果,就有很好的止呕的作用。所以仲景小半夏汤用生姜止

呕,治疗心下支饮,生姜用到了半斤。孙思邈也因为生姜良好的止呕

效果,而把生姜称作“止呕圣药”。

不过生姜并非只是一个止呕的药。生姜之热可以温散中焦寒邪,

生姜之辛可以运化中土水湿,生姜之清香可以化解中土秽浊之气。小

半夏汤治疗心下支饮,实际上就是生姜与半夏同用温化胃中留饮。如

果痰饮遍及全身,尤其是肺中湿盛痰多之时,可以用生姜汁配合竹沥

来流通化痰,温化流通的效果更好。

《本草纲目》讲生姜:“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

气及山岚瘴气。”这实际上是借用生姜辛香之气以化解外在的秽浊湿

气。生姜可解鱼蟹之毒,也是这个意思,相当于化解由鱼蟹导致的体

内的秽浊之气。

所以生姜主要是善于温化排除体内的水湿之气。《神农本草经》

讲生姜“去臭气,通神明”,臭气就是水气和秽浊之气,浊去则清升,

自然神气通明。

生姜偏于行散,不利于一气的收藏,所以正常人在夜间和冬天不

宜大量食用生姜。“食之开发其气,则违天道,是以不宜食。”当然

治病需用之时,也不必拘泥。

正因为生姜偏于行散,而半夏、南星皆偏于收固,所以生姜又被

用来解半夏、南星之毒。有人误食半夏中毒,医教以食生姜一斤而愈,

这是古书记载的一个案例。

把生姜晒干或微火烘干之后,就成为了干姜。干姜的来源,自古

至今,有一些不同的演变。要讲清这个问题,先要分清母姜和子姜的

区别。

生姜是无性繁殖,栽培用的是生姜的根茎。每年秋天生姜收获之

后,长得完整饱满的生姜会被选为种姜,第二年春天把种姜放在房间

里,保温催芽,当种姜上长满了指尖大小的姜芽的时候,就可下地分

种了。把种姜切成小块,每一块上保留一到两个姜芽,种到地里,这

就是姜苗。姜苗长到秋天,在春天种下的那一小块姜上,就会长出很

多新的子姜来。这时春天种下的那块姜也会稍微长大一些,这块姜长

得比较苍老,身上长满了子姜,就像母亲一样,所以就叫母姜。一块

完整的新出土的鲜姜,只有最下面的那块老姜是母姜,其余的大部分

姜都是当年新长的子姜,所以母姜的产量相对来说是很低的。

生姜采挖的时间,一定要在每年秋天的霜降之前。因为生姜不耐

寒,霜降之后,一旦姜苗被冻枯,姜的根茎也跟着受影响,就不容易

保存了,做姜种质量也不好了。所以在霜降之前挖生姜,即可以让生

姜长到最大,又不致于因受冻而影响生姜的品质。这时采挖的生姜,

老熟饱满,含水量少,姜味辛辣浓厚,既可做姜种,也可做药用。

如果生姜采挖的时间过早,比如在夏秋之交,生姜就已经长成了,

也可以采挖,但这时挖出的生姜太嫩,如果种下去,只能长茎叶,不

会再长出新姜来,是不能用做姜种的,这也是生姜叫子姜的一个原因。

《本草图经》里面记载的汉州干姜做法:“以水淹姜三日,去皮,

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曝之令干,酿于瓮中,三日乃成

也。”这时的干姜,实际上干姜的一种炮制品,并不是简单的晒干。

因为这种炮制方法比较繁琐,后世逐渐简化为直接晒干。就是我

们现在干姜的生产工艺。为了区别这两种干姜,后世医家就把简单晒

干的干姜称作干生姜,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干姜。

用于加工干姜的原材料——生姜,也有一些不同的来源。

李时珍讲“干姜以母姜造之,以白净结实者为良”,清代的医家

大多沿袭了这一说法。母姜由于苍老坚烈,辛辣气足,所以用母姜晒

出来的干姜,药性辛烈,药效更好一些。但由于母姜产量有限,实际

上并不是我们临床使用干姜的主要来源。

干姜的另一个来源是专用的药姜。我们在菜市场买到的生姜,属

于菜姜,辛辣之气比较柔和。药姜跟菜姜是同一个种属的植物,但有

一些细微的区别,栽种方法也不太一样,药姜辛辣之性更强一些,更

适合入药用。四川是干姜的主要产区,当地就有专门的药姜种植基地。

所产的生姜,全部用来加工成干姜,尤其是乐山犍为的白姜,个大饱

满,淀粉足,纤维少,辣味浓,制成的干姜,品质上乘,药效优良,

自古以来就是药用干姜的地道产区。

普通的菜姜,由于含水分较多,容易腐败,所以不容易加工成干

姜。但菜姜的母姜,因为不适合食用,所以大都入药做了干姜。一些

长得不太好的菜姜,作食用姜不好卖,也被切片烘干,加工成了干姜。

所以目前我们在临床上能见到的干姜,实际上大概有这么三种:

一是四川等干姜主产区的药姜加工而成的干姜,这类干姜质量好,产

量大,临床最常见。二是各地菜姜的母姜加工成的干姜,质量也不错,

但产量比较少。三是部分劣质菜姜切片烘干而成的干姜,这类干姜也

不少见,品质药效都比较差。

有些地方对子姜和母姜区分得比较认真,把晒干的子姜叫生姜,

晒干的母姜才叫干姜。这种叫法现在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实际上临床

都是作干姜用,只是药力厚薄的差别。

临床上的干姜,有的是切片的,有的是整个烘干的。整个的干姜,

药气散失得比较少,药效比干姜片更好一些。二者都以坚实,断面色

白,粉性足,辛辣之味盛者为佳。所以好的干姜又叫白姜,均姜。凡

是摸着比较软的干姜片,或者色黑坚硬如石的姜块,都不是好干姜。

所以,我们现在的生姜,就是指新鲜的水灵灵的鲜菜姜,我们现

在的干姜,就是指干燥后的姜的根茎。二者主要是新鲜和干燥的区别。

生姜干燥之后,那股活泼的生发流通之气就几乎没有了,只剩下

了辛温之性,所以干姜就显得燥烈一些。好的干姜,断面是黄白色,

粉性足,把干姜捣一捣,那股辛烈之味非常呛人,辛散的力量强了,

流通的力量小了。所以干姜主要用温散寒邪。

寒则收引,温则流通。人身的一气,必须温运才能流通。一旦阳

虚寒盛,一气凝滞不得畅行,干姜就是散寒破滞的最佳选择。干姜的

这股辛温之力,就像一个火炉子一样,很好地弥散在人体的整个土气

之内,把凝滞的寒气温散开,让一气恢复周流。所以元阳大虚,寒邪

凝结,一气周流行将停滞的时候,仲景四逆汤中就是用干姜配合附子

来恢复一气的周流。干姜温散开路,附子流通一气,甘草顾护大局。

四逆汤用好了,这三味药即可起死回生。

所以干姜的作用,主要在于散寒破结,温通一身土气,为一身之

气的周流开通道路。

人体的一气,寒则凝滞不行,木气因之郁而动风。郁于上,则为

咳嗽吐血,郁于下则为腹痛下利,郁于中则胃寒胃痛。只要是阳虚寒

盛引起的疾病我们都可以用干姜来温通道路,帮助一气恢复周流。所

以仲景治咳嗽必用干姜五味,是用干姜开通右路敛降之路,五味敛之

下行。理中汤与黄芽汤皆凭干姜温运中焦以建功,籍以恢复中焦斡旋。

而对于寒滑腹泻,一味干姜即可见效。

有些慢性胃肠炎患者,病根属寒,经年不愈,用一个民间偏方,

老姜一斤,切碎油炸黄香,每日饱食,很多人的病会逐渐痊愈。《眼

科奇书》中对红肿热痛的外障眼病,用大发散散寒疏木为治,以老姜

一斤为引,都是借用了老姜强有力的温通开破作用。

把干姜用文火砂炒至姜体发泡胀大,外面呈黑色,内部老黄色,

散发出强烈的辛辣味,即成炮姜。干姜经过这种炮制之后,辛烈之气

大减,所以炮姜体轻而略脆,只留少许缓和温煦之力。对于需要温通

而一气又比较虚弱的情况,尤其合适。徐徐温通,不伤正气。所以炮

姜常用于老年人中土虚寒之证。

吐血或下血的患者,气随血脱,必有阳虚。阳虚不运,木气郁滞

随之加重,出血势必无有止时。此时用炮姜止血,缓缓温通可复一气

周流之路,不辛不烈又避免了推波助澜之弊,所以炮姜又是一味止血

良药。

姜炭则是干姜烧灰存性,药性近无,功近黄土,只有平和固守之

功,多用于止血下痢的辅助治疗。

总而言之,生姜偏于流通化湿,干姜偏于散寒破结,两者皆可横

行一身坤土,专入中焦土气,是温运一身土气的专药。生姜药气比较

柔和,水湿盛时可以大量使用,几十克到几百克都没有问题。而干姜

则燥烈有余,温润不足,阳虚寒盛需要大量使用时,要顾及到干姜燥

烈伤阴之弊,所以理中汤人参干姜同用,燥湿相济以建功。对于阴寒

凝结,急需温通的四逆汤证,则正需干姜燥烈之性以开通道路,多用

无虞。这正是有病则病当之,无病则人当之,要在运用得当,则药尽

其用,而不致为害。

最后看一下《本经》《别录》对生姜、干姜的综述。

《神农本草经》:干姜,味辛,温。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

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辟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名医别录》:生姜,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

上气,止呕吐。又,生姜,微温,辛,归五藏。去淡,下气,止呕吐,

除风邪寒热。久服小志少智,伤心气。

五.药象体会_党参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根。

说到党参,首先就牵扯到一个党参的考证问题,实际上就是党参

和人参的关系。

《神农本草经》把人参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补充说,人参

“生上党及辽东”。《说文》在解释“薓”的时候讲,“人薓,药草,

出上党。”南北朝时的刘敬叔在《异苑》中也谈到:“人参,一名土

精,生上党者佳。人形皆具,能作儿啼。”

所以在古代,党参实际上是指生长在古代上党这个地方的一种人

参。后来上党人参逐渐稀少,以至于似乎绝迹了。当地人便用一些类

似的其他植物的根来代替上党人参,但仍然沿用了党参的名字。至此,

党参名字虽沿用未变,药物却已经古今迥异了。

今天的党参实际上是桔梗科植物,与五加科的人参完全不一样。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看到古书讲人参生上党,就认为《本经》和《伤

寒论》中的人参就是今天的党参,这个观点实际上是讲不通的。《名

医别录》讲人参“生上党及辽东”,说明《本经》中的人参,应该包

括了古代上党的人参和辽东的人参。只是后来上党人参渐渐绝迹,所

以今天我们用的人参主要就是东北人参了。

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今天的党参药效浅薄,根本没

有这些功效。这个问题清代许多医家也都意识到了,他们清醒地认识

到了人参和党参的区别,“常见虚弱之症,亟当人参峻补,以救垂绝,

而医猥用党参替代,以致病卒不起。”

所以,《本经》中的人参,就是今天的东北人参,在古代它主产

于上党,所以也叫党参,但《本经》中的人参与今天的党参是完全不

同的两种植物,不可混淆。现代也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详尽的考证,

证明今之党参绝非古之人参,在此不再赘述。

古代的上党,又叫潞州,就是现在的山西长治一带,属于山西太

行山区。党参的主要产地,就在山西。所以地道的党参,又叫潞党参。

党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缠绕茎,茎长得很细很长,缠绕着攀

附物往上爬,跟山药的长势有点象,叶子也是很柔和的卵圆形。所以

党参的这股气就显得比较柔弱一些。党参的花,长得就像悬挂着的一

口口小钟一样,花冠在钟口的位置分为五裂,颜色是比较淡雅的黄绿

色,看起来稍显单薄,但又非常和顺。

现在的党参多是种植的,一般都是长三年之后开始采挖。党参的

根是长圆柱形,长得比较细,直径大约1-2厘米那么粗,一般都能长

到二三十厘米长。完整的党参,顶端有一个膨大的根头,根头上有很

多瘤状突起的茎痕,所以这个根头通常就叫做“狮子盘头”,这是地

道党参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党参的根分支很少,只有一条主根。新鲜的党参,可以看到根头

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逐渐稀疏而消失。把党参晒干之后,党参

就皱缩了,全体有纵行的皱纹,质地比较软,可以随便弯折。党参的

柔弱之性再一次体现出来。

切成饮片之后的党参,是一小截一小截的,表皮是淡黄色,切面

是淡淡的黄白色,看起来比较滋润细腻。由于表皮皱缩比较明显,所

以党参饮片的横切面,看起来不太规则,略呈圆形。党参饮片闻起来

没有太大的气味,有一股微微的香气,尝一尝味比较甜,嚼一嚼,感

觉绵软肉质稍有弹性,口里不会留下渣滓。

党参给人的感觉就是滋润,甘淡,平和,药力不是很大。所以长

得比较肥壮,肉质滋润,闻着比较香,尝着比较甜的党参,就是比较

好的党参了。

党参由于药性平和,药气浅薄,所以补益之力有限。《本草正义》

言党参:“较诸辽参之力量厚重而少偏于阴柔,高丽参之气味雄壮而

微嫌于刚烈者,尤为得中和之正,宜乎五脏交受其养,而无往不宜也。

特力量较为薄弱,不能持久”。因此党参多用于普通的中气虚损之证。

由于党参的价格很低,既使大量使用,也比人参便宜,所以对贫

穷的患者财务管理实习周记 而言,需要用人参之时,有时也可以用大量党参代替。党参

药性平和,既使药量用到100克以上,也不会有太明显的偏性,所以

可以重用以建功。《眼科奇书》用党参补气,白党用至一斤,气足而

病愈。所以平淡之药,多凭量以建奇功。

党参药性缓和柔润,就像人没有什么脾气,比较肉一些。所以在

五脏气虚,急需补益之时,党参往往力所不能及。这时该用人参就要

用人参,就不能为了省钱而去用党参。但如果真是急需用人参而又没

有人参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大量党参伍以微量附子加强通行之力,佐

以少量白术加强固守之力,三者合用来代替人参,也可以勉强救人于

危重之刻。这是焦树德老先生的经验。

党参味甘性平,药性甘淡缓润,就跟我们普通老百姓一样,虽没

什么特长,却都比较朴实可靠。所以借用《本草从新》的一句话来概

括一下党参的药性:

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

六.药象体会_人参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人参在《神农本草经》位列上品,是一味我们都很熟悉的大补之

药。人参的“参”,本来是“薓”字。《本草纲目》解释说,人薓,

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故谓之人薓。薓字从??,亦浸渐之意。

后来因为“薓”字写起来比较麻烦,就慢慢演变成用“参”字来代替

了。

所以“薓”这个名字,是根据人参的生长特性起名的。人参根生

长的过程,就跟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有点象,慢慢就浸润进土壤深

层去了,因此人参的须根很细很长,而人参主补五脏的功效,也与这

个浸渐长成的过程完全相似。由于人参长成之后,它的根很像人形,

似乎也具有了一些人的神气,所以人参也被称作“神草”。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据史书记载,人参的寿命大约有400年,

实际上我们如果能挖到参龄100年左右的野山参,就已经非常罕见了。

相比而言,我们在临床上常用的园参,不过是只有几年参龄的参娃娃。

目前国内人参最主要的产地,还是东北三省的山区,主要是大小

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野生的人参,喜欢生长在寒冷和湿润的地方,

所以人参经常把家安在东北山区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

混交林下,这里寒冷、阴暗、潮湿,土层深厚,营养丰富,正是人参

最喜欢的地方。

人参植株个头不是很高,一般只能长到半米左右。成年人参的叶

子是掌状复叶,一柄复叶有五枚小叶,就跟人的手掌一样,仿佛伸着

五个手指头在向外招展。刚出生一年的参苗,只有一枚三出复叶,第

二年才能真正长出一枚具有人参特色的五出掌状复叶。以后每长大一

年,人参就会多长出一枚掌状复叶,最多可以长出6枚掌状复叶,以

后就不再增加了。

人参的复叶叶柄都比较长,围绕着人参地上茎的顶部长了一圈,

就像伸出了一圈手掌一样。所以对于生长年限比较短的人参,看一下

有几枚掌状复叶,就知道这棵人参生长了几年了。长着6枚掌状复叶

的人参,肯定至少已经生长了6-7年。如果参龄更高,我们就要通过

人参的芦头来判断了。人参每生长一年,旧的地上茎都要枯萎脱落,

新的地上茎就重新长出来。所以人参每年都会在地下的根茎上留下一

个脱落的茎痕,就跟树木的年轮一样,这个留有茎痕的人参根茎,俗

称芦头。所以芦头就成为判断人参生长年龄的最准确的依据,数数有

几个茎痕,就是长了几年。

人参的掌状复叶,小叶也不是一样大的,跟人的手指头有长有短

一样,也是中间的小叶最大,边上的小叶最小。所以人参确实长得跟

人有一些神似之处。

人参一般生长三年之后才会开花,人参的花是聚生的伞状花序,

单一地生长在地上茎的顶端,几十朵淡黄色的小花聚集在一起,形成

一个椭球形的花序。当小花谢去,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一朵朵的小

花就变成了一粒粒鲜红的扁球形浆果,挤在一起,就像人参探出了一

个鲜艳的脑袋,红果绿叶互相映衬,非常漂亮,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头

为诸阳之会。

挖出来的完整的人参,上面是芦头,下面就是人参的主根。长得

漂亮的人参,确实跟人体是非常神似的。参肩圆润柔和,主根圆实饱

满,端直而长,下段分支为侧根,对称如四肢,仿佛是一人端然而立。

人参的表皮黄白细腻,须根细长柔软,又显得气定神闲,颇有修养而

毫不张扬。所以一棵人参品质的好坏,看一下长得外形就可以判断出

个大概。

由于人参的须根很细很长,所以要挖出一棵完整的野山参是很不

容易的一件事。人参的须根在土壤中伸展开来,在它的生长范围内,

几乎无处不到,浸润到每一寸它可以触及的地方,仿佛把它脚下的整

个大地都握固在自己手中。人参须根这种无微不入,细密握固之象,

正反应了人参主补五脏之气的特点。

把新鲜的人参切开,就可以闻到人参那股特异的香气,清淡醇和,

直入心脾。野生的人参煎汤之后,参汤非常清淡,几乎没有颜色,品

一口,那股淡淡的清香,带着丝丝柔和的甘甜之味,悄然浸润进入体

内,直入五脏六腑,慢慢遍及周身。这种感觉,就是典型的春雨润物

细无声的过程。

晒干之后的人参,表皮是比较深的米黄色,切成饮片后,断面是

比较细腻的黄白色。如果人参看着过于白净,没有一丝黄色,很有可

能是用硫磺熏蒸过度导致的。

由于野生的人参资源日益减少,所以目前我们临床使用的人参,

是以人工种植的园参为主。野山参生长缓慢,晒干后能达到10克,就

已经是长了好多年的人参了,所以野山参是个头小而药力大。人工种

植的园参,生长环境优越,所以生长迅速,个头都很大,三年的园参

长个三五十克根本不成问题,但是药气也薄了很多,所以种人参的药

农说,种的人参跟萝卜也差不多,药效跟野山参相比就差了很多。

人参一般要生长三年以后,才会有较好的药效。市场上的成品园

参,根据生长年限的不同,分为三年参和五年参等不同品种。参龄越

高,人参的品质越好,药效也越强。

为了弥补野山参的不足,把园参的参苗移植到田间或山地,让其

自然生长,这就是移山参。移山参虽不如野山参地道,但比园参要好

得多,所以对普通患者而言,想用较好的人参,移山参大概是最好的

选择。移君字成语 山参与野山参很相似,也是长得个头比较小,药气比较足。

人参主要生长在东北地区,从方位上来讲,东北后天八卦为艮位,

艮为山,为止,五行属土。东北森林中的落叶常年积累,形成了较厚

的腐殖质土壤,也是土气比较深厚的环境。所以人参生长的地方——

五行属土的地区,土气深厚的土壤,再加上寒冷湿润的环境,一起成

就了人参的禀性。人参聚集收藏了这股偏阴的土气的精华,在一个偏

于蕴藏的状态下流通生长着。而人参诸多类似人形的生长特性,使得

人参的这股气与人体的一气非常接近,人体五脏藏精气而不泄,人参

偏于收藏的特点,与人体五脏之气尤其吻合,所以人参之气可以直入

五脏而补充流通五脏的元真之气,因此《神农本草经》讲人参主补五

脏。

我们用人参,最主要的就是使用人参的这股主补五脏的流通之气。

而天然的人参这股药气保留得最好。所以在炮制不同的人参教师诗句 中,生晒

参是最好的。生晒参就是鲜人参直接晒干或烘干的,比较好地保留了

人参天然的药气特点。红参则是蒸熟的,几乎没有了人参那股天然的

生气,只留下了滋补之性,相对更温润一些。所以我在临床上,更喜

欢使用生晒参。

人参的这股气,清润敛藏,微微偏凉,所以《神农本草经》讲人

参性微寒,是偏于走里入阴的一味药,人参的药气类似于人体五脏的

元真之气,可以直接用于补益五脏之气。所以在人体五脏之气大虚的

时候,是使用人参的最佳时刻。有些术后大失血的患者,尤其是妇科

患者,气随血脱,五脏之气暴虚,大量人参往往可以救命于顷刻。以

前西医抢救设施还不完善的年代,有一位孕妇产后大出血,奄奄待毙,

医院的老中医就用独参汤,重剂频频灌服,几两人参喂下去,患者就

慢慢缓过来了,逐渐调理而愈。所以人参用好了,确实可以达到起死

回生的效果。

对于一般的气血虚损之证,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药生脉饮,就是以

人参为主,佐以麦冬、五味子,共同达到滋阴敛气的效果。但是象上

面介绍的大出血病人,气血暴脱,阳气亦虚,如果也用生脉饮来治疗,

则麦冬之凉有伤阳之虑,五味之温有耗阴之虞,唯有一味人参甘润流

通,缓缓浸润五脏六腑,滋补灌溉一身气血,不温不凉,无伤阳耗阴

之弊,微微之寒,适足以敛藏五脏之气,如此则一气有根,流通渐复,

故能人苏病愈。

但是人参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由于人参大补,人尽皆知,

而人皆喜补,所以患病后大多喜用人参,由于滥用人参误事而不自知

者,古往今来,比比皆是。

伤寒少阴证,元阳大虚,阴寒凝盛,一气周流行将停顿之时,仲

景用四逆汤鼓动元阳,以恢复一气周流。这时只宜用姜附之类大辛大

热以通行开散,不宜用人参凉润,以免伤及微弱之阳,所以仲景四逆

汤不用人参,而是用甘草温固大局。

人参主要偏于滋阴敛气,所以仲景用人参,都是用在阴液津血亏

虚之时。白虎加人参汤用人参补益大汗伤津,桂枝新加汤用人参滋补

血虚身痛,都是典型的例子。

对于邪气较盛的普通病证,治疗需要着重流通祛邪的时候,都不

宜用人参,因为人参敛润之力,反足以牵掣祛邪药力,不利于一气的

流通。但如果所用祛邪之药过于温散,或者容易耗伤五脏阴精之时,

则又可以佐以人参,扶正善后,以免伤正之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

柴胡汤。柴胡通气破结,推陈致新,也最易耗伤气血,所以小柴胡汤

用人参敛润以救柴胡耗散之弊。我在临床上需要大量使用麻黄等峻散

之药时,也喜欢佐以适量的人参,耗气散邪而不致伤阴,效果比较满

意。

五脏藏神,精神魂魄之所居。人参之气,清正敛润,主补五脏,

自然也可以安精神,定魂魄。所以凡是脏虚而致神魂不宁的症状,也

可以用大量人参来补虚凝神,效果很好。刘渡舟老先生曾经用一味人

参治愈了战乱时期一位军阀的顽固失眠,就得益于对人参安神功效的

深刻体会。

所以人参主要用于五脏脏虚之证,邪实之证大多不宜。本经言主

补五脏,而不言专补某脏,是因为人参气味甘润,于五脏无所不入。

人体之气,虽分属五脏,而实质总归一气,皆由中土之气变化而来。

人参味甘属土,可从中焦而入,随一气流转五脏而遍补之,是以可知

人参之气尤善于补中焦脾脏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一身气血生化之

源。所以脾胃虚弱,久病体虚者,适当用人参以润养中焦,往往可以

渐渐扭转病势,这就是扶正祛邪,培本以固生化之源。所以慢性胃炎、

胃溃疡患者,我治疗时多喜欢佐以人参。本经讲人参除邪气,更多的

应该是这种扶正祛邪的意思。

人参芦和参须,在临床上也单独入药。人参芦味苦而坚实,补益

力小而收涩力大,所以多用作虚证探吐之剂。虚人上焦痰浊壅盛,需

用苦涩之药收敛涌吐,又不耐瓜蒂等药性峻猛之药时,参芦就是一个

不错的选择。

人参须甘味少而苦味多,敛藏疏通之力,较人参更胜一筹,但毕

竟甘润滋补之力弱,古人谓其仅得参之余气,故五脏大虚之证,断不

可以之为凭仗。临床上参须常用于老年疾病的辅佐治疗,以老人大多

久病气虚而多瘀故也。

跟人参同一个科属的植物,还有西洋参和高丽参,也是临床上常

用的参类中药。

西洋参原产美国,又称花旗参,现在国内也有引种。西洋参的植

株长得与人参很相似,只是人参的叶片长得更圆润柔和一些,西洋参

的叶尖则收缩得比较急,看着比较尖锐,有一股生硬之气在里面。西

洋参的根长得也没有人参那种似人的神气,西洋参大多长得比较粗短,

侧根多而不规则,多横行。所以西洋参就没有人参那股柔和端庄的韵

味,药气比较偏颇,与人体一气缓和中正的特性差得比较远,因此也

就没有人参那种直接补益五脏之气的良好效果。

晒干后的西洋参都比较坚实而硬,少了人参的那股柔和之性,所

以西洋参的药性更凉润一些,通常多用于一气郁而不降,气郁化火的

虚证。对于气血大虚的危证,西洋参是难以代替人参来担负重任的。

高丽参主要产于朝鲜半岛,相当于是东洋参,与我国的人参品种

其实是基本一样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人参的加工炮制方式。高丽参

都属于红参一类,都是蒸熟加工后的产品。四川的附子,有一部分就

是出口用于加工高丽参的,为了改善高丽参的气味,有的还会加入一

些特定的香料,最后压制定型,就是我们见到的高丽参。

经过这些处理过程,高丽参原本与人参相近的药性几乎完全改变

了。没有了那股清轻缓润的流通之气,变成了气味俱厚的温补之气。

所以高丽参更适合老年阴阳俱虚的患者使用。同样的道理,高丽参主

补五脏的功能,也因为炮制太过而大打折扣,危难之时也难以堪当重

任。不过市场上较好的高丽参,生长年限大都在五六年以上,药力比

较足一些,对于一般的需要使用人参的病证,高丽参比只长了两三年

的普通园参,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所以最好的人参就是天然的人参,外国的洋参,其实并不如国产

的人参更适合我们。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生晒参或移山参是比较好的

选择。

天然的,就是最好的。这句话其实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注解,与

中医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一脉相承。

最后来学习一下《神农本草经》对人参的阐述:

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

气,明目,开心益智。

七.药象体会_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荚膜黄芪的根。

黄芪在《神农本草经》中原名黄耆。李时珍说:耆,长也。黄耆

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天我们通俗的叫法都写作黄芪。

黄芪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内蒙古、山西、东北等地。黄芪也是

多年生草本植物,跟甘草一样,都属于豆科植物,长得也有一些相似

之处。跟甘草相比,黄芪就显得稍微娇气一些,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方,对生长环境比较挑剔一些。

黄芪的植株长得比甘草要高大一些,地上茎直立,能长到一米五

左右。黄芪的叶子是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数目很多,一柄复叶大多有

二三十枚小叶。这么多小叶,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总叶柄的两边,对称

分布,就像两排站岗的士兵,整齐划一,很有精神,而且这些小叶长

得都很平整,形状大小也几乎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沿着一个柔和的

弧度,很温顺地伸展出来,一看就给人一种温和柔顺,端庄大方的感

觉。黄芪的荚果在长大后,也是整整齐齐地挂在枝头,给人低眉顺眼

的感觉。所以黄芪的这股气就如行云流水一般,显得非常的流畅而柔

和。这与甘草的叶子和荚果略有皱曲的形态完全不同,所以跟甘草相

比,黄芪偏于流通,而甘草偏于固守。

黄芪的花是淡黄色的,叶子是普通的绿色,这都与甘草的紫色花

和深绿叶不同,所以黄芪的这股气就比甘草的更淡一些,更轻灵一些。

黄芪的根是圆柱形,一根直下,几乎没有侧根,有些长得比较长

的,形如箭杆,所以黄芪又有箭芪之名。黄芪这种一茎直上,一根直

下的形态,与其小叶整齐舒展的气势完全呼应,都体现出了黄芪这股

气的柔和通畅之性。

黄芪的根一般是长2-3年就要及时采挖,长得年头过长的黄芪,

容易在根中产生黑心,所以我们临床上用的黄芪,一般没有太老太大

的,都属于比较嫩的根。

临床常用的黄芪饮片,多是斜切片,这样的切片,更有利于黄芪

药气的溶出,所以药效相对圆切片更好一些。比较好的黄芪饮片,是

淡淡的黄白色,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拿一片捏在手里,软软的,柔韧

性很好,这种绵软的感觉越好,说明黄芪的气越柔和,因此质量好的

黄芪又被称作绵黄芪。

黄芪的这股清香绵软之气,带着一股缓缓流通之势,与人体土气

雍容缓和的特性也是非常接近的。所以用黄芪来补气就是很自然地事

情了。

《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人体正气充足,就不会

患病。从这一点来讲,只要是生病了,大部分都有正气虚的因素在内。

而黄芪的这股气,比较柔和,比较清淡,温香顺畅,与小儿清纯柔和

而又生机勃勃的一气尤其相似,所以《神农本草经》讲黄芪主小儿百

病。尤其是一些小儿虚证疾病,黄芪确实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有一个

小孩患心肌炎久而不愈,一老和尚教以黄芪五百克煎服发汗,连服三

天,出了三天汗,这个孩子的心肌炎就好了。这就是正气足则邪气自

去,孩子本身生发之气比较盛,得大量黄芪相助,所以效果比较显著。

实际上每天用60g左右的生黄芪煎服,长期喝一段时间,对一些单纯

虚证的心肌炎患儿,效果也是不错的。

黄芪的这股气比较绵软柔和,力量不是很大,所以在补虚扶正时,

要想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大多需要用的量比较大。一般情况下,黄芪

至少要用到二三十克以上才会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而气虚明显需要重

用黄芪的时候,我们就要有韩信将兵的气魄,多多益善。张锡纯前辈

善用黄芪以升举大气,创制以黄芪为主的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之证,

是为知人善用者。

临床上有一些中气大虚的慢性疾病,比如内脏脱垂,慢性肠炎等,

有时久治不效,可能就是因为自身气虚不能运行药力。你摸他的脉,

绵软无力,属于明显的气虚,加用大量黄芪100-300g,往往可以收到

扭转乾坤的效果。当然,也有个别时候,黄芪用量太多了,会引起气

滞中满,岳美中老先生的经验是服陈皮即愈。因此我在大量使用黄芪

时,大多会伍以小量陈皮。

黄芪温香微甘,其气清轻,主补一身之气而又偏于走表,所以又

是外科治疗痈疽等皮肤病的要药,常被用来托脓生肌。痈疽等疾病,

伤肌损肉,气血耗损,正气大虚,正需黄芪大补一身之气。而黄芪本

身之气,类似小儿之气,天然地具有一股缓和生发之性,更有利于创

面的生肌长肉。有一个女孩,不慎皮肤感染,导致全身皮下脓肿,诸

药久治不效。后来有一老中医,用一味黄芪60g,每日煎服,月余渐

愈。

在补气方面,有一个著名的方子——玉屏风散,也是以黄芪为主,

配合白术、防风,治疗气虚自汗为主的虚证。有些身体比较虚,经常

容易感冒的,一动就容易出汗的,吃上一段时间玉屏风散,体质慢慢

就会好起来。动则耗气,耗气则虚,虚到气不自收,就会动则汗出,

出现自汗。黄芪把一身之气补足,则一气周流如故,升降回环,不致

有升无降而自汗。

所以黄芪止汗,只是用于气虚不敛导致的虚汗效果最好。有些术

后的患者,由于手术耗伤气血太过,术后一周内往往稍微一动就全身

大汗淋漓,这是气虚自汗比较严重的情况,这时用一味黄芪120g浓煎

频服,自汗的症状大多一两剂即可汗止而愈,效果非常理想。

黄芪用量足了,对于单纯的虚证,见效大多非常快。这得益于黄

芪这股清轻之气相对流畅通达的特性。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说,黄芪

这股气可以随着人体本身的一气周流升已而降,也就是既能升又能降,

所以黄芪既可以用来升举大气下陷,治疗内脏脱垂之类疾病,又可以

用来敛收一气,治疗气虚自汗等症。

黄芪虽然见效比较快,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黄芪这股气本身

比较缓和,药力不猛,流通性又比较好,所以很快就散开了,药效不

够持久。所以对于突发的暂时性虚证,比如动则汗出,术后自汗等,

重用黄芪的效果最好。

正因为黄芪的这些特性,所以黄芪长于补虚,短于祛邪。对于一

些结滞比较重的疾病,黄芪的这股流通之力就显得太弱了,根本不足

以除病。尤其是气滞或者气结,需要破气流通的情况,黄芪是禁忌使

用的。用上黄芪补气,只是徒然增加一气的郁滞而已。

但是有一种情况,黄芪还是可以用来祛邪的,那就是邪气本身也

可以较好流通的时候。这种情况多见于气虚水肿。仲景在“水气病篇”

也用黄芪来治疗水肿,正是气虚水肿的情况。在《冷庐医话》中有一

个医案,某患肿胀,自顶至踵皆遍,气喘声嘶,大小便不通,先用黄

芪而病缓,后更医迭进驱湿猛剂,竟至危殆。仍以前方挽回,用黄芪

至数斤,肿胀全消而愈。

其实黄芪治疗汗出与治疗水肿是类似的,汗液与水湿都是可以流

通的津液,气行则水行,仲景治水正是着眼于气而收效于水。用黄芪

补气行气,一气恢复正常的周流,自然汗止肿消,病随气愈。古人云,

黄芪无汗可以发汗,有汗可以止汗,也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种无形的邪气,气虚发热的热邪,用黄芪治疗的效果也非

常好。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甘温除大热。这种气虚发热其实也算不上

大热,只是大多缠绵难愈,发作有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身周流之

气过于虚弱,导致升降不利,郁滞成热。用黄芪把气补足,气行通畅,

自然热退病愈。《南方医话》里面记载了一个医案,一名推销员因疲

于奔波,生病发热,每下午1时发热至39度,到下午3时渐退,热退

则神疲汗出。以气虚发热论治,用补中益气加黄芪45克,数剂而愈。

中药配伍当中,黄芪畏防风,恶鳖甲、白鲜皮。防风柔润善于熄

风,不利于黄芪的通行,故欲以黄芪通散者,不宜与防风同用。而玉

屏风散中黄芪与防风同用,是取防风之敛润,而助黄芪之敛藏,相辅

而相成。鳖甲长于破气,白鲜皮偏于耗气,皆足以消耗黄芪补气之功,

一般也不宜同用。但气虚而病结时,亦可同用,借黄芪补益之力以为

攻病之后盾,可以收到去病而不伤正的效果,临床上可以灵活斟酌。

黄芪用的是它这股和畅之气,所以临床上我多用生黄芪,一般不

用炙黄芪。黄芪用蜜炙过之后,通行之力会大大减弱,而多了明显的

柔润之性,就不再适合大剂量使用,因此我在临床上很少使用炙黄芪。

如果感觉生黄芪偏于温燥,需要温润一点,可以少佐当归同用,比用

炙黄芪更好。

最后来看一下《神农本草经》对黄芪的综述:

黄芪,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

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八.药象体会_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甘草,顾名思义,就是甜味的草,甘草就是因为其特异性的甘甜

之味而得名。由于甘草的这股甜味非常纯正,所以《神农本草经》又

把甘草称作“美草”和“蜜甘”。据测定,甘草里面甘草酸的甜度是

蔗糖的五十倍以上,甘草就是常用中药里面最甜的一味药,所以《神

农本草经》给甘草的命名是名副其实的。

甘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内蒙古、甘

肃、新疆等地。这些地方都属于北温带的范围,气候寒热适中,具有

土气中庸缓和的特点,所以尤其适合甘草的生长。

以前的甘草主要是野生的。甘草的适应性很强,喜欢生长在干旱

的钙质土地上,水多涝洼的地方反而长不好。据种植甘草的药农介绍,

把甘草种子随便撒到地上即可出苗,抗旱性特强,而且耐寒,自然繁

殖能力非常好。

正因为甘草的这些优越的生长特性,甘草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

的水土保持植物,能够有效地防止土地沙漠化。但是随着甘草使用量

的迅速增加,野生的甘草在几年内几乎就被挖掘耗尽了,过度采挖还

导致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国家现在已经严格控制采挖野生甘

草。现在我们使用的甘草,基本上都是人工种植的了。

甘草的地面部分长得不是很高,高的大约能长到一米左右。但是

甘草的根很发达,长度基本都在一米以上怎么喂奶 ,有的甚至长达三四米。所

以甘草的力量主要都藏在根里面,这也是它适应能力强,善固水土的

原因。

甘草的叶子是奇数羽状复叶,奇数为阳,甘草就有一股生动之气

在里面。甘草的一柄羽状复叶,大约有几枚到十几枚小叶。黄芪跟甘

草都属于豆科植物,长得也有一些相似之处。黄芪也是羽状复叶,一

柄复叶至少有二三十枚小叶,小叶长得比较多比较小。相比而言,甘

草的小叶就显得大多了,让人感觉更雍容庄重一些,所以甘草固气的

效果就更好。

甘草的果实,长得就像扭曲了的豆荚,它的叶片边缘,大多也有

一些波浪形的起伏扭曲,都给人一种收缩的感觉。甘草的花是蓝紫色,

叶子是深绿色,都是比较深的颜色。这些都是甘草这股气善于固守的

表现。

我们药用的甘草的根,则集中体现的甘草的特性。甘草的根一般

要长3-5年之后,才会有较好的药效。它的根系发达,长得圆直而长,

侧根细而少,是一股通达之象。甘草根的表面是红棕色,切开后里面

是黄白色,一圈一圈的形成层很规则,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可以看

出甘草这股气是比较缓和通达的。

晒干之后的甘草饮片,多是横切片,打印机英文 看起来就是圆圆的一片一片

的。饮片的断面是纤维性的,就是木头的感觉,比较容易掰开,这也

是甘草这股气比较缓和的体现。断面的颜色是稍微偏淡的鲜黄色,是

土气的正色。甘草的香甜之味很浓郁,远远地就可以闻到,沁人心脾。

如果含一片在嘴里,慢慢品味,会感觉甘草那股甜味缓缓散开,久久

不绝,余味无穷。

不同质量的甘草饮片,效果是不同的。好的甘草饮片,颜色鲜明,

气味纯正浓郁,易掰开,粉性足,这样的甘草又叫作粉甘草,药效最

好。

五行之中,土性中庸。土色黄,土味甘,土气缓,而甘草本身的

特性,正好符合土性中庸的特点。所以甘草其实就是天地之间的一股

比较纯正的土气。人五行属土,人身的一气,也是一股土气,所以,

甘草的这股气,就与人身的一气非常接近,从而使甘草成为使用最广

泛的一味中药。

甘草的这股气,缓和通达,而又有一股固守之力,不热不寒,不

迟不急,很好地体现了土气缓和中正的特点,就像一位胸怀宽广的长

者,善于安抚和容纳大众,所以甘草往往可以堪当重任,坐镇大局,

因此又有“国老”之称。甘草的所有功效,都是甘草这些特性的体现。

从补气的角度来说,甘草补气的效果其实是最好的,有时胜过黄

芪和人参。由于甘草这股气缓缓流通之中而有固守之力,所以常被用

来补益一身虚弱之气。有的病人久病气虚,药稍温则嫌热,药稍凉则

觉寒,药味稍多则虚而不受,这时用一味甘草,重剂温固一身之气,

则一气渐复,往往会因此而带来转机。

有些糖尿病坏疽的患者,脚趾头快烂掉了,用什么药效果都不理

想。民间有一个偏方,就是用大量的甘草粉,芝麻油调成糊状,包敷

在腐烂的脚趾上,每天换一次药,有些人就会慢慢长好。这就是借用

大量甘草的纯和土气来补固一气,生肌长肉。

甘草又常被用来解毒。所谓的毒气,就是一股偏戾之气,就是跟

人体自身的土气差别比较大的一股气。所以中毒之后的反应,就是人

身一气周流突发郁滞的表现。由于中毒导致的一气郁滞比较重,人体

自身的一气在体内横冲直撞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导致了各种中毒症

状的集中暴发。这时用甘草就跟拨乱反正一样,就是用甘草的这股中

正平和的土气,来恢复人体自身一气缓和通畅的周流。我们比较熟悉

的附子乌头中毒,用大量甘草水解毒,就是用甘草的这股强大的缓和

之气,去掌控化解乌头附子过于峻猛的辛散之势。

所以甘草可以解百毒,并不是甘草可以化解各种有毒物质,而是

甘草能够很好地缓解中毒导致的一气周流的失正状态。只要人体的一

气周流能够恢复正常,就肯定不会再有中毒的症状。这和西医解毒的

观点是完全不同的,西医解毒一定要查清中了什么毒,然后再针对这

种有毒物质,寻找特异性的解毒药物,这也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

有一个老中医就很有意思,任何人来看病,不管什么病,他都问

你吃过西药没有,凡是吃过西药的,都让先回家吃上半个月甘草,每

天半斤,解解毒再来治疗。据说他这个办法疗效还很好,求治的患者

络绎不绝。虽然这个用法有点偏颇,但至少说明了甘草解毒的功效,

确实不是它药可以比拟的。

在中药处方中,甘草常被用来调和诸药。不同的药物有寒热温凉

之不同,有刚柔缓急之各异。用甘草来调和诸药,实际上就是让甘草

给诸药开个会,传达一下平正柔和的工作精神。快的慢一点,慢的快

一点,把各药的作用范围尽量控制在人身土气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这样既很好地完成了治病的任务,又不会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最典

型的例子就是仲景三个泻心汤中对甘草的应用。干姜和黄连在甘草的

统一协调下,并肩作战,运转中焦,虽药性各异而功效合一。从这一

点来说,甘草其实是掌控大局的一味药,而甘草的用量,则决定了其

掌控局面的能力。

一般的方剂,甘草只需用几克,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控制药气的作

用。而一些需要用峻猛之药的慢性病患者,比如肿瘤患者,往往需要

较大剂量的甘草来顾护一身之气。我在临床上常用一百克以上的甘草

配合几十克的大黄,久煎频服来缓缓涤除浊邪,不会引起峻泻,邪去

而不伤正,效果比较满意。

大剂量地使用甘草,有时会引起肥胖水肿等症状,类似服用激素

后的反应。这是大量甘草固守之气过强引起的气滞水停,但并没有导

致人体一气的严重耗损。而激素则更像通过透支人体元阳,人为地使

人体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气化水平,服用激素后肥胖越严重,人体

阳气的耗损也越多,体质也会因此而下降得更厉害。所以长期使用激

素会有明显的副作用,而甘草则没有这些明显得弊端。从这一点来说,

大剂量甘草有时是可以部分代替激素的。

相反,在中焦湿气壅滞,急需流通的时候,甘草则根本不能使用。

因为土气的相应邪气是湿气,湿性粘滞,不宜流通,甘草的缓和之性,

恰好足以加重病情,因此不宜使用。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正在哺乳期喂奶的产妇,也忌用甘草。甘草

的这股缓和固守之气,有时足以把奶水给封固在体内,引起回奶,所

以给产妇用甘草时,也要特别注意。

但是湿气盛不宜用甘草也不是绝对的。甘草本身抗旱能力强,不

喜湿洼之地,气味偏于香燥,甘草的这种温燥之性,其实正好可以化

解湿气的濡润粘着。当湿气壅盛,不得流通,我们需要流通以祛湿的

时候,甘草要少用或不用。所以五苓散、猪苓汤都不用甘草。

如果是土气虚弱引起的湿气粘着不去,则正可以用甘草以补气燥

湿。有些身体比较虚弱的男性患者,长期阴囊潮湿,甚至发展成阴囊

湿疹,缠绵难愈。这种患者的脉象大多绵软无力,土气虚弱。用大量

甘草佐以少量利湿之药,往往立竿见影,效果很好。

甘草本身是一股缓和纯正的土气,相对而言,甘遂则是一股比较

缓和的毒气。甘遂也有一股缓缓守固之气,所以在用药配伍上,甘草

反甘遂。单纯用甘遂时,人体自身的一气可以自然加强流通,以恢复

甘遂引起的一气郁滞,由此达到除痰利水的治疗作用。就好比用甘遂

人为制造一些临时性的一气郁滞,激发人体一气的流通性,进而达到

治疗目的。

如果把甘遂与甘草同用,则人体一气周流的力量被甘草牵制住了,

无法自动加强流通,甘遂导致的一气郁滞,因此无法解除,所以两者

同用内服,确实会加强甘遂的毒性,严重的会引起危险,不可不慎。

这也是仲景十枣汤中用大枣而不用甘草的原因。

但是也有个别情况,有些医生是甘草、甘遂同用的。一人病手指

红肿粗大,一医以甘遂粉内服,甘草水外洗,一夜而愈。这里用甘草

水外洗,实际上是用甘草的这股守固之气,阻止了红肿手指处的阳气

外散,使一气归藏于内,全部用来跟着甘遂疏通水湿,所以效果迅捷。

这里甘草、甘遂内外分用,虽相反而终同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

的用药思路。但是这种用法,也仅仅是急性病情适用,临床还是要慎

用。

甘草药性平和,没有明显的偏阴或偏阳的属性,所以《本经》讲

甘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脏腑皆入,寒热同调。这与人参主补五

脏明显不同。

当然严格来说,生甘草还是微微偏于温燥而偏于阳。所以很多时

候我们也使用炙甘草。炙甘草是用蜂蜜炒过的甘草,药性就更加温润

平和,但固守之力同时减弱。炙甘草温润流通之性更好,生甘草温燥

固守之力更胜,这是两者的区别。

最后我们用《神农本草经》的经文,对甘草的药性作一个系统的

总结。

甘草,味甘,平。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

力,金疮肿,解毒。

九.药象体会:半夏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野生的半夏,每年阴历5月份,半夏开花之后,根茎就长成了,

就可以采挖了。阴历5月份正当夏之半,半夏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主要是根据半夏长成的时间来说的。

半夏喜欢生长在比较潮湿阴暗的地方。凡是生长半夏的地方,你

去看一下,那地都是有点潮湿甚至板结,土都是非常得粘。所以半夏

很不好挖,挖出来后,半夏根茎上的泥土,粘在上面半天也弄不干净。

所以半夏还有一个名字叫守田,守在地里不想出来呀。

挖出来的半夏,把它洗净了,是非常漂亮的。如果刮去皮,白白

的,圆圆的,有点晶莹剔透的感觉,大小就跟我们的指头肚那么大,

就像一粒一粒的珠子。所以《神农本草经》把半夏叫水玉,这个比喻

是很形象的。

长在地里的半夏很好认,它的叶子是三出复叶,长长的叶柄上,

长着三片卵圆形的绿油油的叶子,因此半夏的学名也叫三叶半夏。半

夏的花长得也很有特色,长得像细长的管子,外面是绿色的佛焰苞,

里面的穗状花序长出来,最后演变成一条长长的绿尾巴,翘在上面。

所以民间也有把半夏叫做蝎子草的,就是因为它的花长了一条长长的

尾巴。

新鲜的半夏切开后,会有一些滑滑的粘液,这些粘液的刺激性非

常大,辛辣刺喉,可以引起咽喉部的水肿疼痛,严重的会导致呼吸窒

息。所以古人在用生半夏时,都要切开,用开水烫洗很多遍,洗去粘

滑,直到洗得水清了才能用。

鲜半夏晒干之后,我们把它打碎,里面是白色的,粉性的,稍微

尝一点,非常的麻辣而刺喉。如果这种粉末不小心飘到眼睛里,刺激

性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半夏闻起来基本上没有什么气味,看似平和,

实际上暗藏杀机。

半夏的这股辛烈之性,就具有很好的温化痰浊的作用。半夏长成

的季节,正好是湿热之气比较盛的时候,半夏的生长环境,也是湿气

郁结比较重的地方,半夏的形状圆圆的,也是入中土的特性。半夏都

长不大,小小的,长得很结实,说明半夏对中土的湿气粘浊,天然地

就有很好的固摄作用。而半夏的辛烈之性,则有很好的温化效果。所

以,半夏化痰湿,是把湿浊先聚在一块,然后再加以温化。

这和生姜的效果正好相反。生姜长得比半夏大多了,虽然也是专

入中土的药物,但生姜里面都是平行横贯的姜丝,疏通之气非常盛,

所以生姜的辛辣之性,主要表现为辛散,这与半夏偏于收聚的作用正

好相反。

因此,半夏和生姜就是一对很好的搭档,正好可以互补,从而达

到很好的化痰的效果。痰浊都是湿气凝聚而成,湿气的特性就粘滞不

行,所以痰浊大都很难除去。用半夏把中土的痰浊湿气收集起来,然

后跟生姜一起,将湿浊温化疏散,达到祛除痰湿的目的。

小半夏汤,用的就是半夏生姜这两味药,用于治疗中焦痰湿之证。

凡是中土湿盛,呕吐不欲饮水的,单纯小半夏汤,就有很好的效果。

正因为半夏与生姜的这种互补相反的特性,所以生半夏中毒,就

是用大量的生姜来解救。一人误食半夏中毒,有医教以食生姜一斤而

愈。

中焦属土,中焦的邪气主要就是湿气。半夏通过运化痰湿,就可

以达到很好的运转中焦的效果。所以不仅恶心呕吐可以用半夏,凡是

中焦湿气盛的病证,比如中焦痞满,甚至腹泻拉肚子,半夏都可以治

疗。

伤寒论的三个泻心汤,治疗心下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胃蠕动差

了,胃胀胃堵的意思。泻心汤里面都用到了半夏和姜,就是用半夏和

姜互相配合来温化中焦的痰湿。当然,泻心汤证里面,无形的湿气更

多一些,所以还用了黄连来收摄湿气,相比黄连,半夏更偏于敛固有

形的湿气。

《本草衍义》里面还记载了一个半夏治疗腹泻的案例。一个男子

湿气盛引起了拉肚子,晚上要不停地上厕所,有人就教他用生姜一两

切碎,生半夏30枚,热汤洗去粘液,再加上大枣30枚,都放在一个

瓷锅里,加水一升,慢火熬熟,就喝这个熬的汤,一会儿喝一口,一

会儿喝一口,他这个拉肚子几天就好了。这就是湿气去,土气自运,

腹泻自止。

半夏色白坚实,具有沉降之性,所以可以从中焦通降右路之气。

但是半夏本身往下降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主要还是敛聚湿气而温化

之。右路之气本自下降,中焦湿浊得化,道路通畅,自然下降。所以

半夏的通降作用,更多的是因为半夏化去痰浊从而疏通了一气通降的

右路。

《内经》用半夏秫米汤来治疗不寐,余国俊老师用大量半夏来治

疗失眠,可谓善用半夏者。大量半夏不仅疏通了中焦的道路,半夏自

身的通降之力也明显增加,一气因此得以顺利敛降,神气得以随之入

藏归根,自然安眠矣。

由于生半夏药性峻烈,现在的人几乎都不敢用了,所以临床上半

夏多炮制后入药。根据炮制的方法不同,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

等。其实这些不同半夏的炮制方法大同小异,都是用白矾为主来炮制。

半夏用白矾炮制之后,那股峻烈之气就几乎没有了,所以就比较平和

了,当然疗效也就跟生半夏完全不同了。所以相对生半夏而言,不同

的炮制过的半夏,实际上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都只是剩下了一点

温燥化痰的效果而已。

炮制后的半夏,对中焦湿气不是很重的情况,用的量稍微大一些,

用到十几克以上,也有一些化痰的效果。但是如果中焦痰湿很重,痰

浊比较粘滞的时候,炮制过的半夏几乎没有效果,必须用生半夏。

比如夏天吃了凉东西,中焦痰湿壅盛,恶心想吐,嘴流清鼻涕 里不停地流

清水,这时如果用生半夏和鲜生姜煎服,恶心呕吐立刻就可以缓解。

如果用制半夏,往往见不到效果。再比如,食道肿瘤患者,大多中焦

痰浊粘滞,用生半夏和鲜生姜,可以化通痰涎,改善饮食。如果用制

半夏,根本没有效果。

所以对药物的炮制,我们除了考虑到安全性,也要考虑药效。对

药物而言,我们用的就是它的偏性,如果把药物炮制得一点偏性都没

有了,那也就不叫药物了。古人用半夏都不用白矾炮制,只是用开水

多次漂洗,洗净粘滑。这样使用,即避免了半夏辛烈刺喉的弊端,又

保留了半夏应有的药效,可谓一举两得。

李可老先生的经验,生半夏只要与等量的鲜生姜同用,就没有问

题。余国俊老师的经验,生半夏重用时只要先煎1小时,就比较安全

了。我在临床上常常是少量生半夏(10克以内)与大量鲜生姜(30克

以上)同用,不用先煎,对于中焦湿盛的情况,效果很好。

中药十八反里面,半夏反乌头,所以临床上一般半夏不能与乌头

附子之类的药同用。这种使用禁忌,对生半夏、生乌头而言,是非常

必要的。生半夏偏于敛聚,生乌头偏于通破,两者药性都很峻猛,或

者说都很倔强,一旦同用,谁也不让谁,人体的一气是散也不行,聚

也不行,就被这两个药拉扯在那里动不了了。一气一旦不能正常地周

流,危险随即而来。所以中药十八反是有它的道理在其中的。

但是现在临床上,我们也常常可以见到,半夏与附子或乌头同用

没有问题的报道。这是因为,现在的半夏与附子,都炮制得几乎没有

药性了,药性都没了,哪里还有什么反不反呢?

所以生半夏与生乌头或生附子,还是尽量不要一起用。如果一定

要同用,那就要学习一下张仲景的做法。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的赤

丸中,半夏与乌头是同用的。原文如下: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赤丸方

茯苓四两,乌头二两(炮),半夏四两(洗),细辛一两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下三丸,

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张仲景在半夏与乌头同用的时候,半夏是生的,但乌头是炮过的,

就是用火烤到裂开的制乌头,与今天的制法不一样。乌头炮制后,药

性就比较温和,不再那么霸道了,再加上还有细辛从中疏通,所以就

不至于跟半夏纠结在一起。而且整个药方是做丸药服用,每次只服用

麻子那么大3小丸。麻子还没有半个麦粒大,所以这个药物的用量是

限制得很严格的,不能多。

这说明张仲景对半夏与乌头之间的相互牵制还是很清楚的,但他

巧妙地搭配二者的比例,并辅以他药,使一山难容之二虎,都能听候

他的调遣来治病愈疾,用很少的药量物,就能把寒气厥逆这样的重证

治好。这对我们临床如何正确认识十八反理论,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十

八反理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有人可能会问,半夏跟生姜的作用几乎也是相对的,为什么不仅

可以同用,而且还要用生姜来解半夏中毒呢?

如果我们尝一点生半夏或生乌头,都会有明显口麻的感觉,而我

们吃生姜只会感到辣得出汗,不会觉得麻。麻是一种什么感觉呢?麻

就是局部气血不通的症状,是一气在局部的郁滞。生半夏与生乌头的

药性都很峻烈,它们一旦入口,就完全控制了局部的一气周流。人体

正常的一气周流在它们的控制范围内几乎没有了自由的流通,就好比

跟大本营脱节了一样,所以人就会感觉到麻木。在生乌头的控制下,

一气偏于破结而疏通,在生半夏的控制下,一气偏于凝聚而温化。所

以乌头中毒时要用黑小豆这类收敛的药物来解毒,而半夏中毒时要用

生姜这种通散的药物来解毒。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神农本草经》对半夏的描述:

半夏,味辛,平。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

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这些主治或症状,都与痰湿有关。伤寒寒热大多伴有中焦不运,

中焦痰湿壅滞较重时就可以加上半夏。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有现

成的示范。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主之。

心下坚就是痰饮停聚于中焦,相当于《伤寒论》里面小陷胸汤的

症状,小陷胸汤用的是黄连、半夏、瓜蒌。

中焦痰化气行,右路自降,自然可以下气。

治疗喉咽肿痛,是半夏敛聚温化局部痰湿之功。生半夏汁可以用

来治疗外科肿痛,也是一样的道理。

头眩,胸胀,咳逆,这都是痰浊壅滞,上焦气逆之证,半夏化痰

降气,釜底抽薪,其症自愈。

肠鸣是湿盛而鸣,严重的会引起腹泻,半夏治腹泻的案例我们前

面已经讲过了。

中焦痰湿壅盛时,一气不得潜降,很多人就会失眠或多汗。《本

经》言半夏止汗,则半夏治疗失眠之功可以类推。

我们这里讨论的半夏,也叫旱半夏。临床上还有一种水半夏,功

效跟半夏是类似的。为什么一个叫旱半夏,一个叫水半夏呢?这个我

也不是很清楚。水半夏主要生长在南方低洼的湿地,也就是水比较多

的地方,广西的产量比较大。旱半夏全国各地都有,四川产量最大。

这两种半夏有什么区别呢?从块茎外形上来分,半夏是比较圆的,

类球形,水半夏长得比较长一些,是椭圆形或者圆锥形。块茎的顶部

中央都有茎痕,半夏的茎痕是凹陷的,水半夏的茎痕是凸出的。这是

两者比较明显的区别。

由于半夏比较贵,而水半夏很便宜,所以就有人用水半夏来冒充

半夏入药。如果是整个的半夏,我们还比较好区分,如果是切片又炮

制过的半夏饮片,肉眼就比较难分辨了。

那么这两种半夏有什么区别呢?单纯从性味上来讲,生水半夏与

生旱半夏的口感是近似的,都新学期班会主题 是辛辣刺喉,水半夏甚至更冲一些。但

是从其块茎形态来看,旱半夏更偏于敛降,而水半夏更偏于通散。所

以化痰的效果,水半夏更强一些,而止呕的效果,旱半夏更好。

目前临床上用的半夏大多都是制半夏,用白矾炮制过后,不管是

旱半夏还是水半夏,原先的功效几乎都荡然无存,都是只剩下了一点

温燥化痰之力,临床上实际用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只要是炮

制过的半夏,旱半夏与水半夏实际上可以通用,效果也差不多。

这篇是根尘不偶老师自己写的。

十.药象体会:阿胶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经熬制而成的胶。

阿胶是以产地命名的一味中药,是特指用阿井之水熬制的驴皮胶。

阿井位于山东东阿县内,历史上东阿县的辖区虽有所变迁,但大

致在今山东聊城境内,以现在的东阿县为主。阿井之水的来源则没有

变化,一直都是济水的地下潜流汇聚而成。济水的地下潜流,源自泰

山与太行山两处山脉,两股地下水流在地下长途渗流,至东阿汇聚成

阿井之水。

阿井之水由于其独特的来源体系,水清而重,可浮铜钱,其色透

绿,趋下纯阴,较它水大为不同。现代检测阿井水的比重发现,每立

方米阿井水,大约要比普通水重2-3公斤。所以阿井水的润下纯阴之

性更明显。

用阿井水熬胶的过程中,其沉阴纯重的部分则分解留底以成胶,

轻虚驳杂的部分则漂浮于上便于除去。因此用阿井水熬出来的胶,质

地纯重,潜润流通的效果更好。也正因为如此,其他各地所产的胶,

只能叫驴皮胶,而不能叫阿胶。所以决定阿胶真伪的关键,主要在于

熬胶所用之水,而不在所用之皮。因此也有人讲,只要济水所熬之胶

皆真,不必问其真伪。

熬胶所用之皮,《本经》记载用牛皮,后世则渐渐崇尚驴皮,历

代也都有用各类杂皮旧革熬胶伪充者。现代则以驴皮熬制者为正品,

牛皮熬制者名黄明胶,单列为一物。

现在成品阿胶都切割成规则长条小块,品质好的阿胶,其色光黑

如漆,透光观察成半透明棕褐色,质地坚脆,砸之易碎裂,闻之无臭

味,加水烊化后有浓郁的胶香,质地粘稠而无渣滓,久置亦不会沉底

凝聚。

凡颜色不纯,不透光,坚凝不碎,有臭味,无胶香,化开后溶液

易沉聚者,恐为劣质杂胶,应注意鉴别。

阿胶乃驴皮熬制而成,皮属金,主敛润,阿井水熬制后,取其潜

降滋润之精华以成胶,气香味甘,凝重润泽,专于滋润流通以补阴液。

人身气为阳,血为阴,男为阳,女为阴。阿胶纯阴之药,长于滋

阴补液而养胎,自古为女科要药。而其治则不限于女科,阿胶以血肉

有情之品,取效之理,在于峻补后天阴液,润泽流通,以助一气周流,

且滋生化之源。

伤寒“脉结工作简历 代,心动悸”之炙甘草汤证,以阿胶润补心血,“心

中烦,不得卧”之黄连阿胶汤证,则以阿胶之滋润,以防黄连苦燥伤

阴。此阿胶之用于上者。

《金匮》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此以阿胶峻

补极虚之阴。猪苓汤滑石阿胶并用,则滑石通利水气之功不惧其强,

有阿胶滋阴以善后,且阿胶滋润可助滑石流通之力,亦相辅相成者。

此阿胶之用于下者。

阿胶其治虽有上下之分,实无定治之处,要在峻补阴液,以资化

源,随一气流通,无处不到,其功在滋,而不在化,故阴血大亏,阳

气尚运之时宜之。若阳随阴脱之时,必用附子以回阳,徒用阿胶之滋

腻,则难以回天。

《本经》言阿胶“主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心腹内崩

则血大出而气未泻,劳极则阴大损,如疟则阳尚存,皆是阴虚甚而阳

尚可之证,故主以阿胶,滋润流通,化源充足,一气冲和,其疾可愈。

少女血虚导致的经少延期,单纯一味阿胶有时即可治愈,以少女

阳气尚旺,可以化阴之故。老年或体弱血虚之人,久服阿胶必致中焦

不运,腹满不适,此阳气已虚,阳不化阴之例。

阿胶峻补阴液之功,它药难敌,而其滋腻厚重之性,耗损阳气之

弊端,亦倍于其他滋阴之品。所以阿胶并非人人皆宜之通用补品,仅

适用于阴液大亏而阳气尚能周流之时,临床使用机会并不是很多。

而市场上品质不佳的杂胶或阿胶伪品,多粘浊滋腻,流通性甚差,

服之不仅不能滋阴,反而粘结郁滞,不利一气流通。

因此对于阴液亏虚的患者,滋阴补液我多不用阿胶,而是常常用

大枣黄精两药等量同用,代替阿胶。大枣甘润滋腻,黄精清润敛藏,

两味同用,其效与阿胶相近,而无阿胶凝重耗阳之弊,临床效果也很

满意。

最后用《神农本草经》总结一下阿胶的功用:

味甘,平。主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

女子下血,安胎。

十一.药象体会:黄芩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滇黄芩或粘毛黄芩的根。

黄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北方地区多有分布。滇黄芩则主要

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地。黄芩喜欢一年四季寒热分明,温暖凉爽的气

候,耐严寒,成年黄芩的地下部分,在严冬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下,依

然可存活。黄芩苦寒之性,正是其禀受寒气之盛的体现。

黄芩植株较小,大多只有三、五十厘米高。茎细直立,近似方形,

自然透出一股通达开散之势。黄芩的叶子是修长的披针形,在直立茎

上两两相对地生长,上下相邻的两对叶片,则成十字形交叉分布,同

样透出一股通散之气。

黄芩的花很有特色,是一串紫色的唇形花,整齐地排在高高伸出

的总状花序上。花冠象两片嘴唇,上唇合拢,下唇张开,远看就像黄

芩探出了一串紫色的小嘴巴在向外说着什么。

黄芩的这股宣散之气,在黄芩的根上也有很好的体现。现在的黄

芩多是人工种植的,一般种植两三年之后就可采挖。如果不及时采挖,

黄芩生长年限过长,则黄芩老根的根头会自然从中腐坏,中间木部呈

现黑棕色的枯朽状态,甚至腐烂中空,状如腐肠,这就是枯芩,因此

《本经》也把枯芩叫腐肠。

正因为黄芩之气偏于宣散,不够坚实,所以才容易腐朽中空。人

工种植的黄芩,为缩短种植周期,多是两年即挖的黄芩。这时黄芩的

根尚坚实,相对枯芩,如年轻体壮之子,故称子芩。整条的子芩,根

呈圆锥形,晒干后表面多有扭曲的纵纹,大小如猪尾巴,所以黄芩又

有豘尾芩之名。

黄芩根表面淡黄色,断面鲜黄色,切开的黄芩饮片,远看有一种

黄亮的光泽,这也是黄芩之气轻清透散的表现。黄芩味苦,然其苦味

较黄连黄柏为轻,黄芩之苦尝之可以承受,黄连黄柏之苦尝之则难以

忍受。黄芩相对连柏,算是苦寒之药中的轻清之品。

正因为黄芩苦寒而又略具轻清宣散的特性,黄芩常被用来清宣郁

热。最典型的使用范例,当属小柴胡汤中对黄芩的应用。木气郁滞不

得宣达,气郁化火寒热交替,此郁结不甚,火邪尚轻,宣达即愈。故

用小柴胡汤主治,以黄芩清肃宣达之力,清热达木,一物两能,热郁

俱解。

火郁宜散,黄芩苦寒清热为主而又有宣散达郁之效,故黄芩所用

较广,《本经》言其“主治诸热”,火郁之证皆宜,而肺气轻清宜宣

散,所以黄芩尤其适合治疗肺热。外感发热之时,黄芩多有适用之证。

黄芩苦寒宣散之力,清热效果很好,所以适用于火郁不甚,易于

流通之时。仲景黄芩汤,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此自利乃经

气郁滞所致,湿热之邪并不多,因此用黄芩清肃流通为主治疗,热清

气通即愈。泻心汤中用黄芩,亦是用其清肃宣通之力以为佐助。

黄芩苦寒燥湿之力不及连柏,故湿热内盛下利之时,黄芩则力不

能及,非连柏不能建功。而枯芩的苦寒之性与宣散之力较子芩俱弱,

更适合久病气虚或年老体弱者使用。

黄芩药性虽属轻清,毕竟为苦寒之药,易伤阳气,应中病即止,

不宜久服。俗传黄芩、白术保胎之说,多所误人,全无道理。胎儿乃

一股冲和生发的阳气,温藏滋养是为保胎正道,何来苦寒保胎之理。

《本经》言黄芩“逐水,下血闭”,明确提示了黄芩宣散通达的药性,

苦寒伤其阳,通散耗其气,如此保胎,胎岂可保?

最后来看一下《神农本草经》对黄芩的阐述:

黄芩,味苦,平。主治诸热,黄疸,肠辟泄痢,逐水,下血闭,

恶疮,疽蚀,火疡。

十二.药象体会:黄柏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树皮。

黄柏原名黄檗,檗意通襞,意思是衣服上的皱褶,黄檗树皮厚实,

纵向沟裂明显,故名檗,其色黄,故称黄檗,现在简化为黄柏。

黄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吉林辽宁等地,因此又叫关黄柏。

黄皮树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四川云南等地,因此又叫川黄柏。

目前临床上用的黄柏,以关黄柏为主。

黄柏是多年生落叶乔木,树长得很高大。从地理位置看,西南东

北坤艮相对,都是土气较厚的地域,所以黄柏得土气较多,善治土湿

为病。黄柏的根很有特色,其根膨大如有结节,是一股藏聚之象。黄

柏喜凉爽的气候,耐严寒,经冬不调,也是一种敛藏之象。

黄柏树高而直,栓皮发达,其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对称生长,这都

透达出一股流通之气。黄柏作为入药部分的树皮,把这些特点都融合

在了一起。黄柏树皮厚实,味苦而质略润,嚼之微有粘性,体现了黄

柏的敛藏之性。而黄柏栓皮纤维纵行发达,细密规则可层层剥离,又

蕴藏着良好的通达之气。晒干后的黄柏,质轻而脆硬,很容易掰断,

体现了黄柏敛藏和通达合二为一的特性。

黄柏要生长15-20年才可取皮入药,生长周期很长,所以药材来

之不易。多年大树,取皮则伤之,故皮类药材,我都少用,不得已需

用时,也尽量少用,以从天地好生之德。

黄柏味极苦色鲜黄,善入中土。其苦寒敛藏之力,善于清解湿热,

其通达微润之气,善于流通水湿。湿气郁滞,在上宜汗以发之,在中

宜斡旋运之,在下宜流通泻之。黄柏流通之力,善泻下焦湿热,故常

用于下焦湿热为病。

黄柏苦寒敛藏之力弱于黄连,而流通行散之力则为黄连所无,所

以其用有明显的区别。仲景用栀子檗皮汤治疗黄疸,就是取黄柏流通

祛湿之力,不用黄连则是避其纯粹坚藏之力。白头翁汤黄连黄柏并用,

则黄柏苦寒之力可助黄连之势,黄柏流通之力可佐黄连不逮,亦相辅

相成之用。

黄柏为皮,皮属金气,所以黄柏的这股通达之气长于入燥金之地

而取效。肺金主皮毛,大肠为庚金,皆是燥金之地,黄疸与湿热痢疾,

一表一里,皆是湿浊郁滞燥金之地,故仲景栀子檗皮汤与白头翁汤,

皆用黄柏直入其地以为治。一些湿热为主的皮肤病,用黄柏有很好的

疗效,也是利用了黄柏善于流通除湿热而偏走肌肤的特点。

然湿热为病,多是湿为本而热为标,湿乃土气,治湿宜温运流通,

故黄柏佐以苍术,则运化流通水湿之力更强,用治下焦湿热为患,效

果更佳,名为二妙散。

湿气粘滞,易郁易结,黄柏流通之力,正可解之,所以《神农本

草经》言黄柏“主治五脏肠胃中结气热”。结气一通,则热散湿流,

诸病尽愈。所以《本经疏证》总结黄柏的疗效时说:“故其为治,能

使在内之伏热解,而肌肉九窍之病尽除。”

然黄柏究竟苦寒之性强,而流通之力弱,中土胃阳素弱之人,不

宜久服,恐寒伤阳气,致中阳衰败而不运。

俗传知母黄柏相配,滋阴降火,可达金水相生之效,常被用以补

肾,此说于理不通,当慎用。知母黄柏苦寒敛藏,虽合肾气收藏之意,

然肾气所收藏乃温润之正气,知母黄柏性寒伤阳,不宜久服,久服必

阳气大虚,无温气可供收藏,何来补肾之功。故仲景以桂附地黄丸温

藏肾气,后世谬以知柏地黄丸补肾,离古圣之旨已远。

最后来看一下《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对黄柏的描述。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五脏肠胃中结气热,黄疸,肠

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疮。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

口疮。久服通神。

十三.药象体会:黄连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南黄连的根茎。

黄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四川西部海拔较高的山区,

所以又叫川连。黄连喜欢生长在寒凉潮湿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海拔

1000-2000米的高山寒湿的林荫下或阴凉的山谷中,这些地方的常年

平均气温只有10度左右,雨水充沛,湿气很重。

黄连在这种环境中长得比较矮小,整个植株的高度大约只有20厘

米左右,看起来有点瘦弱。黄连的叶子全部是基生叶,细细的叶柄直

接从地上长出来,顶端长着3片小叶,中间的略大,两边的略小,都

是卵状三角形,边缘都有对称的羽状深裂。黄连的叶子长得比较坚实,

既使在冰雪寒冬,它的叶子也会在冰雪下保持常绿,经冬不调。黄连

植株给人整体的感觉,就是一种敛藏之象。

黄连长得很慢,要长5-6年才能采收,所以野生的黄连产量有限,

现在的黄连大部分都是栽培的。黄连的花是黄色的,根茎也是黄色的,

尤其是川连,其根茎簇生相连,相拥互抱,大小形状酷似鸡爪,所以

又名鸡爪连。鸡爪连的产量最高,所以栽培较广,目前临床上用的最

多的就是这种黄连。

黄连生长得很慢,所以长得很坚实,很难用手掰碎。整个的鸡爪

连,其外形天然地就具有一种紧密握固之象。所以黄连主要是一股坚

敛收藏之象。黄连主要生长在寒凉潮湿的山区阴地,喜欢土层肥厚的

环境,其气大寒,以适应寒冷的生长环境,其味极苦,以敛藏化解生

长环境中浓郁的湿气。黄连的苦寒之性,气味俱厚,就是在寒湿的环

境中,屈身就寒,藏化湿气,以适应环境的一种体现。所以黄连就是

直入中土,敛藏化解湿气的一味好药。

干燥的黄连,根茎颜色深黄,断面正黄色,只需一点点黄连,就

可以把一锅水煎成黄色。尝一下,黄连的味极苦,苦味在口中留而不

去,难以很快清除。这也都体现出了黄连的坚敛收藏之性。所以黄连

煎服时一定要打碎,否则药气不容易出来。

由于黄连的这股敛藏之力比较强劲,所以临床使用时,药量一般

不宜太大。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用黄连来清火。气郁则化火,火郁宜发

之。而黄连是强于收藏的药,所以黄连并非真能去火,而是黄连的寒

凉敛藏之气把火气暂时藏起来了,压制住了。因此用黄连来清火,多

是治标不治本,只适用于突发郁火,郁结不重的情况。用少量黄连敛

藏一下弥漫的郁火,使一气得以周流,则病自愈。

对于久病郁而化火,郁结较重的患者,则不宜使用黄连。以防黄

连固藏之力使郁结更甚,加重病情。此时用薄荷宣散郁火,比用黄连

清肃的效果要好很多。

临床上治疗中上焦的郁火,我一般只用1克以下的黄连来轻轻压

制一下,不至于阻碍一气的流通。如果黄连用的量过多,收藏之力过

强,往往把一气收住了,反而导致气郁化火,加重病情。这也是黄连

久服上火的原因。

仲景伤寒大黄黄连泻心汤,只用沸水浸泡取效,也是为取黄连性

寒之气,而避免黄连峻藏之力,达到热去气通,不致过度收藏留邪,

是善用黄连的典范。所以单纯用黄连清热时,要注意避免黄连强势收

敛的作用,以防阻碍一气的流通,窍门就是微量使用,或沸水泡服,

避免久煎。

当湿气重郁而化火时,这是使用黄连的最佳时机。湿为中土之气,

所以黄连善治肠胃疾病。湿郁中焦的痞证,多见于现在的慢性胃炎,

主要表现是胃部胀满不适,食不能下。仲景三个泻心汤是有效地对证

方剂。泻心汤以黄连干姜为核心药物,黄连敛藏中焦湿热,干姜温运

中焦土气,湿去气行,中焦自运,郁滞在中焦的一气很快就可以周流

开,见效很快,一般都可以在半个小时内取效。其中干姜黄连的比例,

需要干姜多,黄连少,目的也是为了避免黄连过度敛藏,阻碍中焦的

运转。我在临床上常用的干姜黄连的比例,是十比一。

而有些湿热较重的腹泻痢疾,则需要用较大量的黄连来治疗。这

类疾病,湿气郁滞较重,土郁木动,木气冲突为病,所以痛重病急,

药轻则不足以控制病势。这时可用较大量的黄连,既固藏化解湿邪,

又收敛平息风木,可以一举扭转病势,所以黄连常被作为治疗湿热痢

疾的君药。仲景白头翁汤中用黄连以治热痢,即是此意。

由于黄连的固藏之力很强,所以平息风木的效果也很好。有些中

土之气比较薄弱的患者,饮食稍有寒热之变,则腹鸣肠泻即作,长期

如此,苦不堪言,西医多诊断为肠激惹综合症。这时用微量的黄连固

土气,息风木,往往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有些老大夫喜用黄连须来调

理脾胃,也是这个意思。黄连须就是黄连根茎上长的细毛,其药性相

对要柔和一些,更适合年老体弱的患者使用。

《神农本草经》用黄连治疗女子阴中痛,也是借用了黄连敛湿消

肿,息风止痛的作用。这类疾病多见于现在的湿热俱盛的阴道炎或盆

腔炎。有些白带淋漓污浊,气味臭秽的患者,用黄连、龙胆草之类苦

寒敛藏之药,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如果湿热郁结过盛,甚至热甚肉腐以成痈疮,则正可以用黄连坚

敛之力清肃郁火,敛藏湿气。仲景用黄连粉治疗浸淫疮,相当于现在

的糜烂性湿疹,可谓是药尽其用。后世借鉴此法,用黄连治疗各类热

毒疮痈,疗效确切快捷,皆是善用黄连者。但热毒隆盛弥漫之时,暂

用黄连直折其势则可,全凭黄连祛病愈疾则不妥。所以重用黄连须当

湿盛热甚之时,病势一转,见好就收,以防敛藏太过,气结不通而留

邪,易致病情复发。

所以湿热俱盛重用黄连之后,要以苍术等温运之药来善后,或两

者并用,可以很好地避免黄连过于敛藏的弊端。有些脚气重的患者,

脚趾湿烂,奇痒难忍,用黄连苍术两味煎水烫洗即愈,是用黄连之长

而避其短的典型方案。

黄连的特性与白蔻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收藏之象。不同的是,

黄连长在寒湿之处,性寒藏峻,白蔻长在湿热之地,性温藏缓。黄连

之苦直折中焦郁火,白蔻之香善运中焦之气。

人体一气贵在流通,所以黄连用之量宜少,须防过度敛藏而遏制

一气周流,而白蔻用量不惧多,辛香之气正可运转中焦之郁。

黄连附子俱产四川,黄连峻于固藏,附子猛于辛散。所以黄连可

制附子之性,敛藏以制辛散之意。黄连同时可解巴豆热毒之性,服巴

豆利下不止,黄连煎水服之即止,此不仅用黄连之固藏以止利,且以

黄连之寒解巴豆之热毒。一地之内,一药之性必有另一药可制之,此

亦天地阴阳对应,升降和谐的体现。

《神农本草经》言黄连“久服令人不忘。”这也是讲了黄连的收

藏之性。藏则肾气足,故令人不忘。然此必小量久服,非大量常服之

意。中土素弱之人,则不宜久服,恐其寒败胃气。

我们来看一下《神农本草经》对黄连的阐述:

黄连,味苦,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

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前言黄连“主治热气”,是主用其性寒,“目痛,眦伤,泣出,

明目”皆是此用,用量宜轻以取其气。后言“肠澼,腹痛,下痢”,

则主用其味苦,固藏湿气,平息风木为治,用量可稍大,以直折病势。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02:2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2500273162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姜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姜通.pdf

上一篇:杭州西湖风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姜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