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失业的成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 因分析以及对策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报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准考证号:291511440215
姓名:指导教师:
年月日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摘要:目前,失业(包括下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
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
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
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失业问题是各国经济存在的普遍现象,但太高的失业率会危害经
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对于我国来说更是一个不容泡酒材料 忽视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充分就
业是现代国家宏观经济的一项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正确认识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
因,寻求一条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失业原因影响对策
ThecurrentChineunemployedcauofformationanalysis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Atprent,theunemployment(includingoff-duty)hasbecomeChina's
economicandsociallifeisveryprominentandthewholesocietyfocusprobleminChinaatthe
prentstage,whywillproducealargenumberofunemployedpopulation,shouldunderstand
howthecurrentsocietyappearstheproblemofunemployment,theunemployment
phenomenoninthedevelopmentprocessprentwhatkindoftrend,whatmeasuresshouldbe
takentosolveit,oymentis
notonlyaneconomicproblem,butalsoisansitivesocialproblem,theoperationofthe
marketeconomy,theproblemofunemploymentisanationaleconomicphenomena,buttoo
highunemploymentratewillendangertheeconomicprosperity,sa
ploymentisthemodern
ore,acorrectunderstandingof
China'sunemploymentsituation,reason,ektheefficientwaythatsolvesunemployed
problem,haveimportanttheoryandrealisticmeaning.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Keywords】unemployedreasoninfluenceandcountermeasure
目录
一、我国失业的现状..................................................1
(一)失业的定义.....................................................1
(二)失业的类型....................................................1
(三)我国失业的现状.................................................1
二、失业的成因分析...................................................4
(一)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4
(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5
(三)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5
三中国就业形式.....................................................5
四、失业的影响......................................................6
(一)积极影响.......................................................6
(二)消极影响.......................................................7
五、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军火外销猜一成语 ...................8
参考文献.............................................................13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一、我国失业的现状
(一)失业的定义
科学的界定失业的定义,是正确判断失业状况的前提
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世界各国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国
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
所进行的活动。如果劳动者达到或超过某一特定年龄,并且在某一特定时期里符合:(1)
没有工作:没有受雇或自我雇佣;(2)目前可以工作:根据某些条件,特定时间里可获
得受雇或自我雇佣机会;(3)正在寻找工作:在最近某一特定时间里通过登记、申请等
特定方式正在寻求受雇或自我雇佣三个条件的,这部分人口即为失业人口,这种现象即
为失业。
(二)失业的类型
失业给妈妈写一封信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其主导
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国际上一般将失业分为以下几类:(1)摩擦性失业,指由于劳动力市
场功能上的缺陷造成的临时性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转换工作岗位时出
现的工作中断等;(2)季节性失业,指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
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3)技术性失业,
指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局部劳动
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4)结构性失业,指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和规模
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导致的失业;(5)周期性失业,指市场经济国家
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6)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
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尽管这种失业不以社会上失业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种失业
实质已存在,社会上却看不到,应有的失业人口被隐藏到企业内或土地上。(7)自愿失业,
是指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以
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
(三)我国失业的现状
按照劳动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3—2007年,当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分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别是4.3%、4.2%、4.2%、、4.1%和4.0%。单从这些数字看,中国的失业率似乎还保持在
社会可以接受的较低的水平上,警报并未响起。然而,事实并非乐观。中国目前计算城
镇失业率主要用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就业人数这两个总量指标,其公式为:
1
失业率=城镇失业人数/[城镇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数]100%
其中:城镇就业人数,指在城镇范围内,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
收入的全部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其他社
会劳动者)。城镇失业人数,指劳动年龄内(男16~50岁,女16~45岁)的城镇居民,
具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而未就业,并已在劳动部门进行登记的人数。目前统计上对
临时安排了工作,劳动收入达到最低一级工的收入水平,或虽无职业,但不要求就业者,
不作为失业人员统计。统计失业人员数和计算失业率,一般以年末为时点。从这个公式
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率的统计口径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以这样的城镇登记
失业率来评估中国的失业状况,不仅缩小了中国的失业人口的统计范围,也低估了中国
真实的失业规模和失业程度。对此,一些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对官方的失业率进行
了修正。他们认为,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没有将以下几种因素包含在内:首先,国家统计
局公布的失业率没有包括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据估计,目前中国农村约有农村约有1亿~
1.2亿富余劳动力,主要是中年以上的劳动力,并且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的形式存在。
他们是中国最庞大的但没有正式被统计的失业大军。其次,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局
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就不算在失业之列。最
后,国家统计局的失业人员没有包括下岗职工。而下岗是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特有的失
业现象。将以上三种因素考虑在内,按照他们的估计,目前全国的失业率为20%~28%。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晓农博士估计,中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达到20%,失业人数约有4
000万~5000万,他认为,中国内地中小城市的失业率都在30%以上。这个数字可能过
高,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失业现象比国家公布的数字要高得多,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新一轮失业高峰至今仍无下降趋势。
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
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不断加快,我国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从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的数字来看,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公开失业状况
依旧不容乐观。
从下图可以看出,所选的这些地区的失业人口从1990年到2009年一直在增加,失
业率也一直在增加。虽然有几个城市比较平稳,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的失业率是不断增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高的。如果从世界范围来讲,4%左右的失业率应该说是不算高的,而对于中国这个大国
来说也无大碍。之所以这个数字与我们的切身感受有较大差别,是因为官方公布的失业
人数仅限于城镇登记的公开失业者,这样就起码漏掉了两大块失业群体:一是城镇中的
企业富余人员和下岗人员,二是农村隐性失业者。我国农村还存在大约1.2亿左右的剩
2
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安置。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减员增
效,下岗分流”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我国传统就业体制下所掩盖的隐性失业人员显
性化、社会化的压力也不断增加,就业矛盾更趋尖锐。在宏观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
之后,如何妥善安置日益增长的劳动力资源和吸收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不
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快速、持续、稳定地增长,关系到国有企业能否通
过深化改革实现脱困目标,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稳定。经香蕉醋减肥法 济转轨、转型过程中的就业
再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跨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表1各地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业率
地区
失业人员(万人)失业率(%)
19991999
北京1.710.610.38.20.42.11.81.4
河北7.727.832.234.51.13.94.03.9
山西5.514.317.521.61.23.03.33.9
辽宁23.760.441.741.62.25.63.93.9
上海7.727.526.627.91.54.24.3
江苏22.541.641.140.72.43.63.33.2
福建9.014.915.015.22.64.03.93.9
山东26.242.960.745.13.23.33.73.4
河南25.133.036.538.53.33.53.43.5
湖北12.752.655.155.31.74.34.24.2
广东19.234.538.139.52.22.62.62.6
海南3.55.15.65.33.03.63.73.5
四川38.034.337.936.33.74.64.64.3
陕西11.221.520.821.52.84.23.93.9
宁夏4.04.44.84.85.44.54.44.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3
图1
二、失业的成因分析
(一)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
也就是说,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中国
自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在人口政策方面的决策失误,使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
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据世界
银行统计,200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亿,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5亿,
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而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
1.96亿,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根据有关预测,到20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
9.73亿,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为9.39亿。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中国就
失业人口数量
0.0
10.0
20.0
30.0
40.0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地区及年份(1990、2005、2008、2009)
数
量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业议程》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劳动力将增加7000多万,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趋势还
将持续8~10年左右。如果考虑到提前就业和目前许多职工在退休后仍然另外就业的现
实情况,把劳动力资源的统计口径界定在16~65岁的年龄段,那么,劳动年龄人口的绝
对数还要大。劳动年龄人口的大量膨胀,给今天和明天带来巨大的失业源。由于劳动力
资源供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加上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时
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越来越多的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资本有机构成大幅度
提高,必然导致失业增加,因此,中国的失业,具有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特
征。
4
(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中国1952—1978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农业
在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同时又承担着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形怎么让女人下面更紧 成了严重的隐性失业。
目前,中国农村有1亿~1.2亿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仅靠当地用乡镇企业或其他方式
已经无法完全消化。其中大部分将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事实上,近年来,每年流向
城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在5000万以上。这都加重了城市的就业负担。
(三)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
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对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在这项工作
中,十分艰巨的工作是处置大量的不良资产,压缩某些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这就必然
使许多企业的职工调整和转移就业岗位,从而形成了劳动力的流动。新技术革命的发展
使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显著提高,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和劳动密集型相比在数量上大为减少,质量上大为提高,客观上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其结果大量的不符合要求的劳动力被排挤出生产过程,加入失业者的行
列,从而出现了学者所谓的结构性失业。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结构调整,在不断创造新
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大量摧毁了旧的工作岗位,而且摧毁的速度远远大于创造的速度,
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突发性的“失业大军”。
三中国就业形式
(一)中国现有的经济格局将面临重组,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中出
现的失业问题不可避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向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
约和挖潜及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
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自身就
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对历史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伴随新生劳动力进入
新一轮高峰的背景,将使就业矛盾加剧。
(二)农业就业机会较大幅度减少。加入WTO后,国外有竞争力的粮食等农产品将
替代中国部分不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因此农业的就业,将面临需求数量减少和素质要
求提高的双重压力。由于加入WTO后增加的就业岗位大都在二、三产业,相对有利于城
市就业,城乡比较利益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可避免地会大规模向城
5
市流动。前面所述一亿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就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三)劳动者自身素质影响就业机会。中国劳动者素质从整体上来说不是很高。现
在,全国仍有8500万文盲,据调查,中国失业、下岗人员中女性居多(约占60%)、年
龄偏大(40岁以上的约站72%)、文化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约占62%)。近年来,受年龄、
技能水平以及总体就业环境、再就业优惠(尤其是行政性收费)落实难等诸多因素的影
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难度加大。这些人员由于种种原因,要想使其提高自身综合
素质存在较大困难,他们面对知识经济的大潮已显力不从心,除了一些最基本的诸如清
洁、门卫等体力劳动之外无法寻找更好的工作岗位。而这些工作岗位又受到来自农村剩
余劳动力及新增劳动力的有力挑战,悲哀的是他们在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极小。虽然预
计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能够得到发挥,但第三产业中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金融保险业
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比较高,更适应较年轻的高素质劳动力就业,第一、二
产业调整出来的劳动力很难在第三产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
几年的高校扩招,使得高校就读人数激增,这虽然在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就业压
力,但国家马上将面临另一现实,即将有一大批拥有高学历的劳动力涌向劳动力市场,
他们之间对工作岗位的争夺会更加激烈和残酷。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失业状况是非常严重的。
四、失业的影响
正如任何事物一样,失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的一面,也有消极影响的
一面。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一)积极影响
对社会来讲,一定程度的失业是必要的。
(1)失业可以为经济周期发展提供劳动供求的“蓄水池”。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
将会排斥劳动力,出现失业问题;当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时,可为经济提供急需的劳动力。
(2)失业的强逼机制,会使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提高社会就业质量。
(3)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高效率的工作并不保障每个劳动者全部就业,保
障每个劳动者都就业必然是低效率的;另一方面,失业的威胁必然使劳动者为保持就业
岗位而努力工作,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4)失业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付出的代价。劳动者不断适应经济技术对劳动
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工作是劳动力优化配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失业是必须付出的代
6
价。
对劳动者个人而言,一定时间的失业是人尽其才所必需的。按照职业匹配理论,劳
动者只有通过大量搜索,才能找到与自己气质、性格、能力、知识能相适应的职业,这
样的搜寻理论而形成的失业,对劳动者来讲是得大于失的。另一方面,劳动者为适应经
济技术的变化,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也需要一定时间的失业为代价。
在我国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失业既是难免的,也是必要的。失业有利于我国劳
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完善;失业会促使我国用工、社会保障、劳动者身份等制度改革的深
入进行;有利于国有企业减轻负担。提高效率、走出困境;有利于人们自觉接受计划生
育观念,控制我国人口快速增长。
(二)消极影响
(1)失业是一种资源低效率配置,会造成经济总量的损失。
失业可以视为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又可以视为整个社会产出的损失,它意味着生产
达不到充分就业时的水平,不符合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发展经济的原则。
(2)失业扩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加剧两极分化。
就业收入是广大劳动者最重要的收入,大量的劳动者失业会减少劳动在全部要素收
入中所占的份额,扩大其他要素收入分配差距。另一方面会提高劳动者贫困的比例。高
失业率会造成失业与贫困的恶性循环:“高失业率→劳动者贫困→需求不旺→更多的
人失业→„
(3)对失业者的生理和心理的损害。
失业会使人处于不利境地: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或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无法实现自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我价值;缺乏安全感,思想压力加重,人格降低等
(4)影响社会治安,甚至危及社会稳定。
失业率的上升往往会引起犯罪率的上升。当人们没能从工作中得到收入时,有时会
采取犯罪活动来获取收入。严重时还会引发社会动乱,危机社会稳定
(5)人力资本的损失。
失业对人力资本造成的损失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失业者已有的人力资本得不到运
用,形成人力资本的浪费;另一方面,长期失业机会降低人力资本的价值,也会使原有
的只适合能力退化或丧失。
7
五、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失业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不仅是
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
展,关系到广大职工的生活和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的形象。解决
就业问题也不能只片面地强调劳动力的安置,要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在三者
关系的为大前提,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腾飞所要面临的严
峻现实,实施再就业工程刻不容缓。我们在面对于21世纪,发展经济时,应当充分注意
失业问题带给我们的影响,必须采取多种政策措施缓解失业问题。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具体有以下几点对策:
(一)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减少劳动力供给。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每年的人口增加量还是相当庞大的,因此,计划生育作为
一项基本国策应常抓不懈。我们要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率。
尽快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门槛之一“人口零增长”。
(二)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促进企业投资扩大就业,通过深化改革,充分挖掘潜力、
确保每年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就业的整体水平。有下面的公式可以看出。
就业弹性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越高,就业增长率也越高。
)经济增长率(
)就业增长率(
就业弹性
%
%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三)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扩大就业渠道。
根据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第二、三产业日益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而我国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图2)我国主要是第一产业即
农业主要吸纳劳动力。此外,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广开就业渠道的有效措施
之一。非公有制经济事实上已成为我国就业的一个主要增长点。
表2
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2
项目2009
经济活动人口(万
人)
78244786457924379812
就业人员合计(万
人)
76477995
第一产业325629708
第二产业19225284
第三产业246726603
2009三个产业就业人口数及比例
29708,38%
21684,28%
26603,34%
1
2
3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四)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乡镇企业在吸纳农业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和潜力,国家应当在政策、资
金、技术和环保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不污染,
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提高乡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砂仁的功效与作用 结合起来,扩大农村就业空间。
(五)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研究表明,城镇化进程最终会增加城镇就业岗位。适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
移,不仅不会过多地挤占城镇的就业岗位,而且会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因为农村剩余
劳动力得到的主要不是原有城镇劳动者的就业岗位,而是新增的就业岗位,解决农民进
城的关键,应是加快城镇产业化发展。
(六)发展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一般是侧重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的资本有机构成低,等量资本吸收的
9
劳动力相对要多,而且中小企业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灵活多样的特点,在扩充就业
门路、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大中型企业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国家在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的同时,对于某些辅助性行业,应提高中小企业的比重,以增强对劳动力的吸收
能力。
(七)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以就学替代和延迟一批新增劳动力就业,既缓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 解就业压力,又提高了人力资本含量。
除通过改革教育体制,使正规大中专院校扩大招生外,国家还可以通过大力开展职业技
能教育和培训,以及制定有关政策,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给大批适龄青年提供更多的
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
(八)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进行过多次改革,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
如覆盖面不广,保险程度低;征缴率不高,不按时交纳;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混在一起
等,不足以承受巨大的失业压力。因此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其覆盖面扩大到所有城
镇劳动者,特别要完善失业保险体系,建立范围覆盖全部职工,费用由国家、单位、个
人三方合理负担,失业救济与再就业紧密结合,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失业保险制度,同
时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使城镇失业人员真正享受到失业保险金,化解消极
因素,促进失业者再就业。
(九)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项目的投资和建设。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加快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筹备南水北调工程,发展绿色工业和绿色农业,充
分利用发达国家提供的可持续发展援助项目,将大care的用法 量失业劳动力转化为植树造林、绿化
荒山沙漠的生态大军,同时扩大国际劳务输出,利用多种渠道,充分扩大就业面。
(十)重新振兴国有企业。
对有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企业,特别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国家要加强对其技
术改造的力度,扩大企业筹、融资渠道,在投资、贷款和技术设备引进等方面,给予适
当优惠,同时加强企业制度改革和管理,使其具有自我创新能力,逐步恢复生机和活力,
以此促进再就业。
(十一)加强对失业问题的宏观调控与管理。
适当调控下岗职工规模,加强对国有企业提前退休人员量的控制。针对不同失业群
体,要对症下药制定不同的对策。对下岗职工中一部分年龄偏大的群体,应采取倾斜政
策,如多分流少下岗,组织他们转岗从事商品零售、餐饮业、社区服务,民间组织,公
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兴未艾的事业。
10
(十二)加快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步伐。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对劳动力资源
的充分合理的配置。在这方面,劳动力市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目前所形成的
就业市场,还是一种断裂的和残缺的就业市场。首先,城市和农村断裂成两个就业市场,
在农村就业市场,就业要求比较高的城市户籍人员几乎不参与竞争,其次城市就业市场
又被认为分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块,前者专为有文凭的或有职称的专业
人员准备,后者为既无文凭也无职称的人员准备。后者要想进入前者的领地非常困难,
同时,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的时候还设置了诸如年龄、性别、身高、地域甚至血型、
容貌等方面的规定,。这些就业歧视现象对人员的流动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制约作用。因此,
在目前尽快规范全国统一的就业市场,营造公平合理的求职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十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知识经济社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
最大,就业增长最快,能有效扩大就业容量。在知识经济中第三产业主要是知识密集型
产业,它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吸纳劳动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经济国家的第一、
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完全是由第三产业吸纳的。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相当与美国的
1/20),加入WTO能够推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速发展。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
(从业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7%,远低于国外60%~80%的比重),可能为外资看好,
有利于改善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第二产业的4
倍~5倍。一般说来,第三产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约可吸纳200万人就业,特别是第三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产业中的社区服务业更是吸纳最多的领域。目前发达国家的这个比重在50%左右,而中
国社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只占20%,发展潜力相当大,社区服务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而
且具有种类繁多、资金投入少、技术要求低、不受年龄限制、工作灵活等特点,比较适
合中国目前大部分失业者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
(十四)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入WTO引入的国际规则以及经济市场化
程度的提高,必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空间。目前,中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
约有3570万,其中,7人及以下的注册微型企业为2570万,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72%,
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总数的12%,从业人员5070万,占全部从业人员的72%,户均
从业人员2人。现有8人及以上的中小企业1000万,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28%,共商注
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近年来出口总额的60%是由中小企业
提供的。可见,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拉动民间投资,带动地区发展,
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十五)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稳定农业就业
量。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延长农业产业链,并适当向城镇集中。通过发
11
展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国家在
西部开发中,要把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作为开发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
通过信息引导和有序组织,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和调节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发达地区流
动就业。加大统筹城乡就业力度,推进劳动力就业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十六)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标号的
能力。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针对中国劳动
力的特点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新型就业观的教育,使之首先从思想上适应当今社会的
变化。要围绕加入WTO之后产业和行业结构的新情况安排培训计划,综合开发和利用各
类培训资源,推动培训机构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步伐。大力推进创业者培训,为更多
劳动者创业和自谋职业准备条件。
(十七)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改革的代价,失业所引
发的后果不应该由失业者独自承担,而应由政府,改革收益者以及富人阶层来共同承担。
要在全国特别是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行业、地区建立相应的失业预警系统,预测失业变
动情况并及时报警。针对具体情况,准备应付的预案和计划。失业保险要准备足够的资
金,尽快解决失业保险覆盖面太窄,资金不足以及失业保障金给付标准不明确等问题,
提高抗失业风险的能力,保证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体系,其中主要是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
为了更好地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对失业人口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将有
助于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进行。一个完整的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减轻下岗和
失业带来的打击,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得到保障,不至于引发严重的社
会问题,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改进居民的预期,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而有利于
刺激消费和投资,特别是失业人员,失业者保险可以帮助他们调整自身的技能使他们重
新适应市场,得到再就业的机会。
总之,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将伴随
新世纪前半叶,必须要引起政府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确立长期的思想准备。只有这样,
才能使失业给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12
参考文献
[1]杨清河、胡建林.劳动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F],2009.6
[2]胡学勤.劳动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F],2007.8
[3]孔微巍.劳动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F],2011
[4]杨清河.劳0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F],2002
[5]吕学静.各国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经济管理出版社[M],2000年月10月
[6]蔡昉、都阳、高文书、王美艳.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F],2009年1月
[7]国家统计局.2003—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告[R].
[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M],2002.
[9]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13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指导教师评语:
签名盖章
年月日
答辩组评语:
答辩成绩:签名盖章
年月日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23:5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2410433152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季节性失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季节性失业.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