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曾国藩传》,有感于一个天资平平的普通人如何通过极端自律和不
断学习最终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实在励志。读此书让人感觉到原来成功
并不难,原来成功人士也曾有很多普通人的诸多缺点,只是他们懂得如何去克服
改正,原来成为一名成功人士是有迹可循的。
曾国藩,出身于湖南普通农民家庭,苦读近20年,乡试7次才中秀才,年
轻时也浑身缺点,浮躁、为人傲慢、虚伪、好色、爱看热闹……年满三十后立志
做圣人,勤学律己,随着学识才能和人格品德的不断提升,官运一路亨通,得以
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取得极大的成就,达到立功、立德、立言这“三
不朽”的境界。不评功与过,就其成长经历而言,个人感触最深的几点如下:
第一,关于学问修行。
1、保持终生学习的习惯。曾国藩在考取功名前刻苦学习,在考取功名后仍
旧保持每日读十页经书和十页史书的习惯,并严格要求自己早起。他的经历证明
了勤能补拙,即使智商不高,也可以通过勤奋刻苦后来居上。所以做人千万不可
自暴自弃,在人生的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应当保持学习,不应该把年纪大、记忆
力差等拿来作为自己不思进取的借口。
2、学习要专注和踏实。“不读完上一句勇敢的心歌曲 绝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一本绝不
读下一本”,曾国藩就是凭着这种“尚拙”的人生哲学,打下了非常扎实的知识
基础,从而能在举人、进士以及后续的翰林院考试中十分顺利。给我的启发是,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专业方向,然后再专注和踏实地进行学习,才能保证学有成效、
学有所长。
3、学会复盘反思。努力固然重要,学习过程中的复盘反思也同样重要,曾
国藩在第6次科考落第后就将自己历年的考卷和那些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对比,总
结出自己的不足,然后潜心打磨不足之处,双子座的明星 方能在第7次科考以及后面的考试中
顺利胜出。
4、及时输出学习成果。曾国藩进入翰林院后给自己立下的12条规矩就包
括:每天要记茶余偶谈一则,每个月要写几篇文章,要作几首诗。此外,他还经
常写家书,将自己的所学所悟分享给弟弟和子女们。可见“输出”是将学习的知
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的最有效方式,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学以致用是关键”。
第二,关于品德修行。
1、立志要高远。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第一个要诀就是,立志高远。曾国藩入
京为官以后,通过与优秀人士交往和读圣贤之书才意识到自身见识狭隘、观念鄙
俗,所以他立志要做圣不应该的英文 人,这一志向驱动他一生不在小诱惑、小目标面前止步,
促使他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不苟且不退缩。可见“立志”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
至关重要的。
2、广交良友并向他们学习。朋友的多少,朋友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视
野有多宽。曾国藩深谙此理,不仅注重交友reply的用法 ,学习朋友的长处,并且急公好义,
肯于付出,尤其在朋友遇难时尽力相助,因此收获了好人缘,树立了好声望,为
自己的仕途顺利发展助力。
3、记日记是一种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曾国藩坚持记日记来反省自己的德
行,还将日记给亲人朋友传阅,以监督自己改进不良行为,虽然一开始也不能马
上做到,甚至一再反复犯错,但他通过坚持记日记的方式反复与自己的缺点做斗
争,最终实现了“做圣人”的人生目标。
4、持之以恒,终生践行。曾国藩以中人之资能成就大业,在于他将一个
“恒”字践行终身。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一个做到,道理人人都懂,但难在坚
持。曾国藩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也经受了无数次反复、失败和挫折,却始终没
有放弃,他将记日记坚持了一辈子,即使在军中也坚持每天日记数条,直到去世
前一天还在写日记,真正将“恒”做到了极致。如果我们都能有这种持之以恒的
精神,也一定可以取得不菲的成就。
最后,以曾国藩家书中本人最喜欢的金句作为结束语自勉: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
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的一生起点极低,但抵达的高度很高。
他出生平凡,资质平平,身体素质也不好,一生与多种疾病相伴,除此之外
他性格中也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浮躁,坐不住大学生作文 ,爱闲逛串门;
为人傲慢,修养不好,经常和人发生冲突;还有虚伪,顺着人情说好话;还有一个
大多男人都有的嗜好,爱看美女;总之长于湖南乡下的曾国藩,身上的缺点比优
点多得多。
曾国藩意识到自身最大的缺陷就是笨,笨到什么程度呢?曾国藩和父亲第六
次并肩去考秀才(这是他父亲第十七次踏入考场)而曾国藩也考了将近十年,这对
父子的赶考经历在湖南湘乡都已经“出名”了,成为了乡人的笑柄。然而这一次,
他父亲考中了,曾国藩还是落榜了,不仅如此,他还被主考官“悬牌批责”考卷
被当成反面典型:此文是文理欠通的典型,文笔尚可,道理没讲通,“悬牌批责”
相当于在全省示众,这下曾国藩不仅在湖南湘乡出了名,还在全省出了名,这次
对曾国藩的刺激也是极大的,他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要找出屡战屡败的原因。
虽然,曾国藩有着雄心壮志,但上天赐予了他一个不相匹配的大脑。解决自
己的雄心与头脑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把自己历年的考卷和那些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千钧一发的近义词
里。看来看去,他总结出来自己的主要问题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
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么只要从这方面去下功夫
就可以了。道光30年,曾国藩再次踏上古诗词取名 了科举之路,这一次,曾国藩并没有像
以前那样急于下笔,而是先静坐思考半小时,在胸中构思好了整体脉络,然后才
一股一股地展开,最后在文笔上细细打磨。果然,这一次曾国藩摸对了考场作文
的门路,中了秀才,一雪前耻。掌握了考试的诀窍,写应试文章越来越得心应手,
紧接着他又中了举人,最后曾国藩一路考进了翰林院。
考学之路的不顺利也是曾国藩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从小经历了足够多的
挫折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勇”的性格特点,曾国藩的仕途之路也并不顺利,
一没背景,二没靠山,只能靠自己苦心经营,但正是因为有之前的这些经历,他
面对将来的困难也并没有那么脆弱,一次一次从磨难中站起来,最终到达自己人
生的巅峰。另外一点,曾国藩知识自己天资并不高,作为一个笨人,他发现下本
功夫有下本功夫的好处。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
肯付出。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失败比赢的次数要多得多,因此,
“逆商”比较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
到问题只知道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漏死角。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笨功夫,
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结果就是走不远。
可见,在人成长的道路上,一定的挫折教育是必须的,不然长大了也是颗玻
璃心,遇到点事儿就不堪一击。另外,做事要有脚踏实地的态度,凡是不要想着
耍小聪明,走捷径,如果用这样的态度去做事,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更不可
能把事情做的圆满。
这本书是刚出版的,作者张宏杰老师,历史博士,他之前已写过几本关于曾
国藩的书,都得到了好评。这本书读起来通俗易懂,有料有趣,作者的描述都是
经过考据,并标注出处,所以人物还原的真实性很强。我看完第斑斓拼音 一章就被吸引,
并一口气在两天内读完。看后我认识到这几点,
1、普通人也可以有所成。曾国藩天资平平,甚至可以说笨拙,有个细节,
小偷去他家碰巧他在背书,最后小偷背熟了,他还在背。他的不寻常在于不退缩
不放弃,相信勤能补挫、滴水穿石,以勤奋和时间补充短板,最终在没有任何背
景的情况下巨森蚺 脱颖而出。
2、成就的背后是方法与坚持。曾国藩入翰林后,给自己立下十二条军规,
归纳后就是写日记、早起、静坐、读书不二、谨言、保身、记笔记、做文章、练
字。曾国藩刚入官场,发现自己静不下来,每天都耗在交际往来中,没有时间读
书。后来他深刻反思,也就有了这十二条军规。他写日记主要是自省,这些日记
也流传至今,被今人推崇。读书不二,我也有感触,如果难懂或不感兴趣的书,
我就会放下,久之,始终难以看完。这些立誓曾日日践行,即使生病也未中断,
周而复始,逐渐将他塑造成各方面都杰出的圣人。
3、成功也需要情商和品格。刚入官场,曾国藩就像一位愤青,鄙夷官场陋
习,不屑为伍,所以做事说话又刚又直,导致与官场不相容,结果让他处处受挫。
后来他悟到,水至清则无鱼,在不忘原则的基础上,以柔克刚,顺势而为,这些
改变让他逐渐立足,也做成了一件件大事。另外关于曾的品格有段记载,左宗棠
是曾提携的,按理应该感恩,但后来左与他交恶,处处相对,但曾关键时刻还是
选择以德报怨,最后感化了左。
4、成功可以不需要技巧。曾国藩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所以在对阵太平天国
的战役中,采取了“结硬寨,打呆仗”的策略,稳打稳扎,以时间和空间赢得了
最后胜利。
5、有远见。他在当时的环境能认识到西方的强大在于先进的科技,并将认
识转化为行动,推动洋务运动,高中数学必修三 建立安庆军械所和江南造船局,并促成了中国第
一批留美生的成行。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21:41: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2332793144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曾国藩传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曾国藩传读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