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凭妻

更新时间:2023-03-19 20:10:31 阅读: 评论:0

微信登陆失败-李白怎么玩

韩凭妻
2023年3月19日发(作者:主人与精灵小姐)

缠缠绵绵飞红尘永相随:唐宋诗词中那些动⼈的蝴蝶书写

摘⾃《诗说⾍语:唐诗宋词⾥的昆⾍世界》,李璐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已获授权,转载务请注明。

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

飞越这红尘永相随

追逐你⼀⽣爱恋我千回

不辜负我的柔情你的美

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

飞越这红尘永相随

等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

能陪你⼀起枯萎也⽆悔

——这⾸曾经风靡⼀时的歌曲,咏唱的正是蝴蝶。在《诗说⾍语:唐诗宋词⾥的昆⾍世界》⼀书中,专节探讨了“蝴蝶

意向的⽂学书写”,不妨⼀起来看看(原著引诗⽂较多,摘编有删减)

⼀蝴蝶意象的⽂学源头

(⼀)蝴蝶意象的出现及其⽂学内涵的滥觞

在我们的⽣活中,有⼀种“会飞的花朵”,它们以美艳的翅膀、翩跹的舞姿,吸引了⼈们关注的⽬光。“6000年前,浙江

河姆渡新⽯器时代的古⼈,就按照蝴蝶的外形,以⽟、陶⼟等制成了⼤量⽤于装饰的‘蝶形器’。2500年前,中国第⼀部

辞书《尔雅》⾥,出现了最早的‘蝶’字。”蝴蝶进⼊⽂学视野的时间青马培训心得 是在战国时期,《庄⼦齐物论》是蝴蝶意象进⼊⽂

学作品的开始。“庄周梦蝶”是中国⽂学千百年来历久弥新的美丽故事: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

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取消了⼈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界限,弱化了主体⾃⾝的执着,也就实现了精神上的放松和逍遥。蝴蝶是庄⼦⼼神中的

梦,庄⼦亦是蝴蝶的梦,⼆者⼜同时是⼤⾃然的⼀个梦。庄⼦和蝴蝶不仅有形体上的互相忐忑不安的近义词是什么 转化,也有情感上的沟通。翩

翩起舞的蝴蝶,⽣命短暂⽽⼜⽆忧⽆虑,不具有任何实⽤价值却有⼀种⽣命的真与美。“蘧蘧然”惊醒的庄周也有⼀种类

似婴⼉初醒时对于⽣命的惊奇和喜悦,这其中蕴含了庄⼦对⽣命价值和意义的肯定。因此,可以这么说,蝴蝶从⼀进⼊

⽂学领域开始,就带着浓厚的“⼈⽣如梦”的哲学思辨,这⼀点是远远超出其他昆⾍诗的。

(⼆)唐宋诗词中蝴蝶意象的繁盛

蝴蝶诗词⼤量出现在唐宋,远远超过其前⾯所有的朝代。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全唐诗》中出现蝶563次,《全宋诗》

中出现蝶2234次,专咏蝴蝶的为92篇,《全宋词》中出现蝶共1143次。其原因和历史上的著名⽂化典故的影响、⼈们

对⾃由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求是分不开的。

第⼀爱的教育好词 是“庄周梦蝶”的故事。它启发了⽂⼈⽆数的灵感,“蝴蝶梦”代表了⼈类⾛向逍遥的⾃由精神,“是⽣命本真的诗意挥

洒和恣意呈现,代表⼈类精神灵动⽽诡谲的⼀⾯”。这栩栩如⽣的美梦并不是庄⼦对现实的否定,⽽是认同内⼼真实想

法的表达,是⼀种逍遥⾃由的⼼境。延续这条⽂化发展的脉络,李商隐在《锦瑟》中写道:“庄⽣晓梦迷蝴蝶,望帝春

⼼托杜鹃。”这⼀经典诗句中美好⽽⼜虚渺的梦境,构成了诗歌最朦胧的美感。物我不分的逍遥⼼境,任何的变化也就

只是⼀个⾃然的过程。“庄周梦中变为蝴蝶,就安于做⼀只快乐的蝴蝶,⽽完全忘记⾃⼰是庄周,这就是对于⼈⽣境遇

的安然处之,以及对于物我融合为⼀意境的最⾼表达。”

蝴蝶诗词在唐宋时期的繁盛,是⽂⼈在⽣命思考中与庄⼦⾃由逍遥意识的契合,唐宋都是⽂⼈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但

凡使⽤到这⼀典故的蝴蝶诗⾥,都会弥漫着这种浓郁的⾃我意识、⾃由意识和对于逍遥的多样化追求。庄周⼀梦之后,

⽂⼈雅⼠便开始重视蝴蝶了,因为庄周使蝴蝶⾝上沾染了他们所憧憬的⾃由和逍遥,尤其是在壮志难酬、郁闷烦忧之

时,更需要借助蝴蝶给⾃⼰⼀个⼼理暗⽰来排解这种情绪,抒发⾃⼰的⼼声。⾃此以后,蝶梦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中成为经典。

第⼆是延续民间⼝⽿相传的“化蝶”爱情故事⽽来。这⾥要重点厘清“化蝶”之说进⼊⽂学记载的时间:“韩凭化蝶”最早⼊诗

是在晚唐李商隐的《青陵台》中,“梁祝化蝶”最早⼊诗是南宋绍兴年间薛季宣的《游祝陵善权洞诗》中。韩凭夫妇相思

树的故事始载于晋代⼲宝的《搜神记》,它和梁⼭伯祝英台化蝶虽然都是最终化蝶的爱情悲剧,但应该算是两个不同的

故事。

韩凭夫妇死后,《搜神记》等所有典籍的记载都是两⼈坟间长出了枝叶环抱的⼤树,上⾯有⼀对悲鸣的鸳鸯,这种说法

⼀直延续到晚唐李商隐的《青陵台》:

青陵台畔⽇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

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

其实韩凭妻⾐服化蝶的传说在唐以前早已有之,不过这个说法直到宋代才有⽂字记载,《太平寰宇记关于时间的名言名句 》中将《搜神记》

⾥“左右揽之,⾐不中⼿⽽死”改成“左右揽之,着⼿化为蝶”“化蝶者,韩凭妻所著之⾐;化鸳鸯者,凭夫妇之精魂”。民间

故事的⼝⽿相传肯定是早于⽂字记载的,从韩凭妻⾐服化蝶到李商隐笔下韩凭精魂的化蝶,也是经过了民间对故事的加

⼯和改进,化蝶和化鸳鸯虽然都是⼀种象征意义,但是后来“韩凭化蝶”的说法还是远远超过了相思树上化鸳鸯的说法,

例如《⼗抄诗》中晚唐罗邺的“红枝袅袅如⽆⼒,粉翅⾼⾼别有情。俗说义妻⾐化状,书称傲吏梦彰名”(《蛱蝶》)、

宋钱惟演的“陆凯传精梅暗落,韩凭遗恨蝶争飞”(《柳絮》)等众多对韩凭夫妇化蝶故事的演绎,使这⼀蝴蝶传说最终

得以⼤⾏于世。

关于梁⼭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在晚唐张读的《宣室志》⾥已有记载。指出梁祝故事产⽣在东晋,但这只是⼀个线

索,且⾥⾯并没有提及“化蝶”。经过⽂⼈的代代加⼯,直到南宋薛季宣才写下了梁祝爱情化蝶第⼀诗《游祝陵善卷

洞》:

万古英台⾯,云泉响珮环。

练⾐归洞府,⾹⾬落⼈间。

蝶舞凝⼭魄,花开想⽟颜。

蝶舞凝⼭魄,花开想⽟颜。

⼏如禅观适,游魶戏澄湾。

梁祝这个故事也许是脱胎于韩凭夫妻相思树⽽来的,在后来⽂⼈们的不断推动下,却远远超出了相思树的⽂化影响,⼈

们往往直接歌颂梁祝化蝶的故事,⾼度赞颂⼆⼈为爱情抗争的精神,寄托了⼈们对爱情永存的向往,梁祝化蝶在不断被

争相传诵的过程中,逐步上升为了⾃由爱情的母题。

⼆蝴蝶意象内涵的丰富与哲学旨归的定型

从庄周的梦境开始,⽂⼈们在⼤脑中对蝴蝶的想象和加⼯就逐渐丰富起来,⼩⼩的蝴蝶承载了太多的梦想和情致,莎⼠

⽐亚说过“⼀千个观众眼中有⼀千个哈姆雷特”,每⼀位诗⼈笔下的蝴蝶也肯定都是有差异的,这和诗⼈的家庭教育、⽂

化修养、社会经历甚⾄地位⾼低等都有关系。不过,尽管唐宋时期蝴蝶诗词得到了极⼤的、多样化的发展,但有⼀点始

终是⾮常突出的,蝴蝶意象最深刻的哲学内涵就在于庄周的这个梦,在于⾃由意识的⽂学阐释和深情抒发。

(⼀)对于⾃由⽣命的探索

初唐时期,诗⼈对庄周梦蝶的理解以“物化”的哲学内涵居多。在那个⼀切都刚刚⾛上正轨的社会,诗风尚沉浸在前朝绮

丽的旧梦⾥,“初唐四杰”⼒图洗尽铅华的⽂学创新,为⽂坛带来了新的⾯貌。骆宾王和陈⼦昂都喜爱“庄周梦蝶”的典

故,尤其是对于时光流逝、⽣命本真的独特哲学感受。这两⼈同与武后抗争,有着类似的政治体验,骆宾王在经历了世

事沉浮之后对⽣命的看法是:“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乐⼤夫挽词五⾸》)表达了⾃⼰⼀⽚忠⼼却常遭灾的苦

闷,⽽在680年出任临海县令时写道:“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表达对⾃由⽣命选择的向往,与陈⼦昂“闲卧观物

化,悠悠念⽆⽣”(《感遇诗三⼗⼋⾸》)⼀样,都有⼀种理想破灭的极度压抑,不过陈⼦昂更为⾃由的是他摆木兰花花语 脱了情

绪的纷扰,多了⼀种置⾝世外的超然与宁静。

这种⾃由到了盛唐时期王昌龄的笔下,就多了⼀份对⽣命禅意的思索,他也喜欢庄周梦蝶之典,他⽤“物化”表达⾃⼰对

平和⼈⽣的向往,“物化同枯⽊,希夷明⽉珠”(《素上⼈影塔》)。李⽩对庄周梦蝶也有⾃⼰的解读,他的“庄周梦蝴

蝶,蝴蝶为庄周。⼀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古风》)⾮常切近庄周的哲学思想,他认为世事易变,不要太看坐下用英语怎么说 重个

⼈的功名利禄,也许“青门种⽠⼈”曾经就是“旧⽇东陵侯”,“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李⽩的这⾸诗就是⽂学对庄周

梦蝶哲学内涵⽐较准确的展⽰。

对于⾃由⽣命的探索逐步由盛唐之前的哲学“物化”观,进⽽发展到中晚唐时期及时享受⽣命之美,反思⽣命之忧的感

悟,钱起爱写蝴蝶,他笔下的蝴蝶和⼈⼀样,有着⾃由⽽美好的⽣命体验:“寄⾔庄叟蝶,与尔得天真。”(《衡门春

夜》)⽽之后的⽩居易则以蝴蝶来安适⾃⼰受伤的⼼灵,以此寻求⽣命的超然,他说:“⿅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讵

可知。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多时。”(《疑梦⼆⾸》)借庄周梦蝶的典故,努⼒调适⾃⼰的⽣命状态。晚唐的

特殊政治⽓氛,使⼤量的诗⼈同时关注庄周梦蝶的典故,也许是因为对⾃由⽣命的深刻反思,李商隐、罗隐、齐⼰、李

中等近40位诗⼈共同营造了晚唐蔚为⼤观的蝴蝶⽂学图景,这中间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李商隐的蝶诗,因为庄周梦蝶的

典故已经使蝴蝶与⾃由之间被赋予了相对稳定的联系,李商隐虽与庄周相隔千年,却能够在⾃由母题与蝴蝶特质之间找

到共鸣,完成⾃由意识的稳定延续与抒发。李商隐是《全唐诗》作者中写蝴蝶最多的⼀位,他歌咏蝴蝶的诗歌⾼达31

⾸,其中以《蝶》命名的诗歌就有6⾸。

(⼆)对于⾃由理想的表达

(⼆)对于⾃由理想的表达

现实⽣活中的庄⼦是多愁善感的,他只有在化⾝蝴蝶的梦中才翩翩起舞,⾃由快乐,遗失了⾃我意识时他是快乐的,梦

醒来,蝶不见了,他继续跌回百感忧⼼的现实做庄周。唐宋的诗⼈们深深地体味着庄⼦对⾃由理想的渴求,并化⽤于⾃

⼰的笔下,寄托⾃⼰破茧成蝶的愿望和为⾃由理想⽽努⼒的⾏动。徐夤《蝴蝶⼆⾸》之⼀讲述了蝴蝶化茧成蝶的过程:

缥缈青⾍脱壳微,不堪烟重⾬霏霏。

⼀枝秾艳留教住,⼏处春风借与飞。

防患每忧鸡雀⼝,怜⾹偏绕绮罗⾐。

⽆情岂解关魂梦,莫信庄周说是⾮。

陈鼻头长痘 ⼦昂是初唐著名诗⼈,壮志难酬的困扰始终萦绕在他的诗中,理想远在那遥不可及的地⽅,诗⼈很努⼒地去靠近,却

⼀⽆所获,在这种困境中,他写下了⾃伤⾃怜的诗句,来安放⾃⼰那颗没有归宿的⼼灵:“蛱蝶怜红药,蜻蜓爱碧浔。

坐观万象化,⽅见百年侵。扰扰将何息,青青长苦吟。愿随⽩云驾,龙鹤相招寻。”(《南⼭家园林⽊交映,盛夏五⽉

幽然清,独坐思远率成⼗韵》)他希望远离这种痛苦的⽣活,有朝⼀⽇能伴随⽩云⽽去,与龙鹤为伴,这样超然是不愿

埋没理想的另⼀种⽅式,追求理想的岁⽉就像茧中之蝶,但他的信念就像破茧⽽出的蝶,终有⼀天会看到真正的蓝天。

三蝴蝶意象与唐宋诗词的爱情书写

唐宋反映爱情的蝴蝶诗词⾮常多,⾸先从爱情诗的⽂学溯源来说,关于蝶的爱情传说从东晋韩凭夫妻就有了,虽然没有

⽤⽂字固定下来,只是民间的⼝⽿相传,但这已经⾜够引起诗⼈们诗意的联想了。随着⽂化传播的不断发展变化,蝴蝶

与爱情之间的⽂学联系也越来越多。其次从⾃然科学的⾓度上来说,有以下三个⽅⾯的原因。

(⼀)蝴蝶双宿双飞的⽂学情感映射

在古⼈眼⾥,双飞的蝴蝶就像是⼀对如影随形的恩爱夫妻,因此对它们的爱情加以热情的讴歌。刘希夷在《公⼦⾏》中

就深情地写道:“花际裴回双蛱蝶,池边顾步两鸳鸯。”将成双的蛱蝶和成对的鸳鸯并列,象征着爱情的美好。李⽩的

《长⼲⾏⼆⾸》中“⼋⽉蝴蝶来,双飞西园草”也写了蝴蝶双飞的时间和姿态。

此外,像这样成双成对飞舞的蝴蝶还出现在其他很多诗⼈的作品中,双飞的蝴蝶是爱情的见证,当爱情⽣活不满意时,

蝴蝶也就沾上了伤⼼的泪⽔。例如李⽩的《思边》: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雪暗晴云。

⽟关去此三千⾥,欲寄⾳书那可闻。

同样抒发愁绪的还有贾⾄的《长门怨》。在离⼈思妇的眼⾥,再美的春景、再好的蝴蝶和繁花似锦的画⾯都是充满哀怨

的,因为爱情已经远去,曾经象征爱情的这些事物,只会激起更多的苦闷,想把深情寄托在琴声⾥,却因为感情的失落

⽽断不成章。

(⼆)蝴蝶出现季节的⽂学氛围渲染

蝴蝶是变温动物,只有在20℃左右才能灵活地飞舞,⽽当温度偏低时则⾏动迟缓甚或完全丧失了活动能⼒,这将产⽣它

们动或静的⾏为会随着⽇照变化⽽变化的特殊现象。蝴蝶遵循⾃然之时⽽活动,如张籍的“晴明犹有蝶,凉冷渐⽆

蝉”(《和左司元郎中秋居⼗⾸》)罗隐的“曲槛柳浓莺未⽼,⼩园花嫩蝶初飞”(《寄前宣州窦常侍》)都是指蝴蝶只在

晴朗明媚的⽩天、天⽓暖和的时候才出来活动。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动⼈的爱情也随之苏醒。⼈们度过了漫长的严寒,⾛向春暖花开的户外,看着满眼欣欣向荣的

景致,看到彩蝶纷飞的⼤⾃然,很容易抒发对甜蜜的爱情的渴望。

春天是⼀个容易让⼈产⽣爱情联想的季节,但如果碰到爱情不如意的时候,却反⽽更容易引发难以排遣的季节性忧郁

——春愁。并不是每个⼈都能从美丽的蝴蝶⾝上捕捉到美好的爱情,有时候,睹物思⼈反⽽更会引起对爱情的感伤,春

——春愁。并不是每个⼈都能从美丽的蝴蝶⾝上捕捉到美好的爱情,有时候,睹物思⼈反⽽更会引起对爱情的感伤,春

愁的由来也往往是因为这⼩精灵⽽导致的。

从另⼀个⽅⾯来看,如果进⼊秋冬,难免就会带来⼀⽚遗憾的图景。例如⽩居易的《秋蝶》: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

花低蝶新⼩,飞戏丛西东。

⽇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

夜深⽩露冷,蝶已死丛中。

朝⽣⼣俱死,⽓类各相从。

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

这样阴冷的天⽓中,明媚的蝴蝶也因此⽽蒙上了灰暗的⾊彩,孤独、徘徊、死寂的悲凉,与春景中⽣机勃勃的景象完全

相反。当⼈们利⽤春天的蝴蝶来歌颂爱情时,必然也会在秋冬因蝴蝶的消失,⽽唱出爱情的悲歌。

(三)蝴蝶⽣活地点的⽂学情境关联

蝴蝶⼀⽣虽然短暂,却是始终与繁花相恋。在诗⼈们看来,这样的⽣命是⾃由⽽美好的,是令⼈向往的。因为⽣活在花

丛中,花蝶之恋带给⼈缱绻缠绵的美感,历来就是爱情吟咏的对象。例如王建在《晚蝶》中形容蝴蝶在菊花间飞舞的

⾝影:“粉翅嫩如⽔,绕砌乍依风。⽇⾼出露解,飞⼊菊花中。”姚合的《寄安陆友⼈》中有:“别路在春⾊,故⼈云梦

中。鸟啼三⽉⾬,蝶舞百花风。”形象地写出了蝴蝶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的美丽。

在这样的诗意⽽美丽的⽣活环境⾥,蝴蝶在诗⼈的眼中是幸福的,因为它⼀⽣都在花丛⾥享受,这样的⽣命,叫⼈如何

不羡慕?⾯对诸多不尽如⼈意的现状,所处社会的种种弊端,忧⼼前途的未⼘,这种种情状交织着的⼈⽣,使诗⼈们多

想也能化⾝蝴蝶,⽆忧⽆虑,⼀⽣流连于满园春⾊的芬芳美景之中。

然⽽,并不是⼈们眼前所见的就代表蝴蝶⽣命的全部,蝴蝶的⼀⽣也会⾯临很多的艰难和险境,即便⽣活在繁花似锦的

画⾯中,蝴蝶也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春花的凋零⽽失去⾷物的来源,失去栖息的领地,会因为⾃⾝的繁衍规律和⽣命周期

⽽消逝,更何况在复杂的⼤⾃然中⽣活,还有天敌的影响,恶劣天⽓的伤害,⼈为的捕捉等,看起来那么⽆忧⽆虑的蝴

蝶,实际上是⽣活在危机重重的环境之中的。例如,黄庭坚的《蚁蝶图》就是⼀幅⾮常令⼈难过的、对美好爱情的毁

灭之图:

胡蝶双飞得意,偶然毙命⽹罗。

群蚁争收坠翼,策勋归去南柯。

这该是让诗⼈感到多么震惊的反差!前⼀秒钟还是会飞的花朵,给⼈们带来⽆尽的遐思,后⼀秒钟就“毙命⽹罗”,世事

难料,蝴蝶如此,⼈⽣⼜何尝不是?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词牌《蝶恋花》和《祝英台近》的产⽣。蝴蝶的⼤量⼊词现象,使其在诗的领域之外⼜有了⼀⼤⽚

专属领地,词⾥的蝴蝶缠绵悱恻,温柔多姿,表达了更加直接、动⼈的爱情渴望。随着理学的兴盛以及对⽂学的影响,

宋⼈偏好理性的内秀审美⽂化成就了词牌《蝶恋花》。《蝶恋花》分上下两阕,共六⼗个字,被⽤来固定业已成熟的

蝴蝶美丽意蕴的意象母题,并著上了优美缠绵的爱情、伤春悲秋等多愁善感的内容,柳永、⾟弃疾、苏轼、晏殊、温庭

筠、李清照等名家均有⼤量《蝶恋花》和咏蝴蝶的佳作传世。《蝶恋花》是从简⽂帝的“翻阶蛱蝶恋花情”之句取的名

字,⼜名《黄⾦缕》《鹊踏枝》《凤栖梧》,体现了蝴蝶对花永恒的热爱。另外,还有词牌《祝英台近》也是取材于

民间流传的越调歌曲,因为梁祝化蝶的悲剧故事,使其调曲婉转悲凉,有旧曲遗⾳之感。这两个词牌的作品均蕴含着伤

春的基调,借蝴蝶意象传达出富厚多姿的宋代⽂化。因为蝴蝶与花不可分离的关系,以及蝴蝶⾝上体现的爱情之美好,

使它在宋代拥有极⾼的地位。据统计,《蝶恋花》词牌在《全宋词》中出现次数达423次之多,《祝英台近》也有67

篇。宋⼈偏爱蝴蝶,其实就是折射出⾃我真性情的表现。

四蝴蝶意象的⽂学功能

因为梦蝶深远的哲学影响,唐宋时期,蝴蝶总是不可避免地被⽂⼈墨客打上了庄周逍遥的印记,⾃由的⽣命在诗⼈们眼

因为梦蝶深远的哲学影响,唐宋时期,蝴蝶总是不可避免地被⽂⼈墨客打上了庄周逍遥的印记,⾃由的⽣命在诗⼈们眼

中就是美好的代⾔,春暖花开之时,看着令⼈赏⼼悦⽬的花上之蝶,⽆数的溢美之词都加在了蝴蝶的⾝上。

(⼀)蝴蝶意象可展现春景之美

⾸先我们可以看杜甫的《曲江⼆⾸》: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这是蝴蝶诗中⾮常经典的⼀⾸。不仅仅因为诗歌韵律的朗朗上⼝,更在于由蝴蝶、蜻蜓织造的美景图中,蕴含了诗⼈对

美好⽣活的向往,蛱蝶在花丛中穿⾏,灵动⽽智慧,时隐时现的姿态,让⼈欲罢不能,总想着让美景再多停留⼀会⼉。

美好的春光是值得⼈们珍惜的,杜诗更深的含义在于,⼈⽣苦短,要学会珍惜眼前美好的⼀切,莫要纠缠于其他事情⽽

耽误了享受⽣命的美好过程。见蝴蝶⽽知春,这个季节对温度⾮常敏感的蝴蝶,⾃然成为了报春的使者,戎昱《题槿

花》中就写道:

⾃⽤⾦钱买槿栽,⼆年⽅始得花开。

鲜红未许佳⼈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如果说戎昱之蝶胜在报春的敏锐,那么南宋陆游的《蝶》则长于感同⾝受的体验之美。他使美丽的春景跃然纸上,似乎

能够透过诗⾥⾏间,看到深深浅浅的花瓣与蝴蝶交相辉映,嗅到因春蝶的翅膀扇动⽽传来的阵阵花⾹:

庭下幽花取次⾹,飞飞⼩蝶占年光。

幽⼈为尔凭窗久,可爱深黄爱浅黄。

(⼆)蝶舞与寻⾹寄托着⽂⼈的雅情

除了咏蝶来表述春景之美外,蝴蝶本⾝也能带来不少美的体验,有赞扬蝴蝶舞姿的,也有赞扬蝴蝶寻⾹的,这两者都是

基于蝴蝶的不同⾃然属性,且是相依相存的,罗邺在《野花》中有:“时逢舞蝶寻运营经理岗位职责 ⾹⾄,少有⾏⼈辍棹攀。”赞赏蝴蝶⾝

姿美好,往往和庄周梦中⼀般⾃由⾃在,罗隐的《蝶》就赋予了蝴蝶舞姿中更为深沉的意蕴:

滕王⼑笔精,写尔逼天⽣。

舞巧何妨急,飞⾼所恨轻。

野⽥黄雀虑,⼭馆主⼈情。

此物那堪作?庄周梦不成。

庄周的梦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的,罗隐借蝴蝶表现⾃⼰“飞⾼所恨轻”的⽆奈,还有蝴蝶⾯临野地⾥的黄雀等⼀系列可能

的危机,怎么可能真像⾃⼰想要的那样⾃由⽽快乐地度过逍遥的⼀⽣呢?徐夤喜欢写蝴蝶,他的多⾸专咏蝴蝶诗作中就

多次写到了蝴蝶的灵动之感。例如《蝴蝶三⾸》,全是围绕蝴蝶的专题歌咏,充分展⽰出了蝴蝶动⼈的姿态和它们的个

性,这种个性⾥可以看出作者对美好⾃由的向往,也可以看出对蝴蝶的疼惜,更有对蝴蝶个性的赞赏,赞赏它们不畏⾝

轻不畏风的飞翔,赞扬它们对世间“罗⽹”的蔑视和嘲讽,⾃由主义的⽓息流畅地挥洒在诗⼈逍遥⾃得的笔下。

寻⾹是蝴蝶的特有⾃然属性,⼈们喜欢这种⼲净⽽优雅的举动,蝴蝶寻⾹正好切合了⽂⼈雅⼠的喜好。郑⾕《赵璘郎中

席上赋蝴蝶》:

寻艳复寻⾹,似闲还似忙。

暖烟沈蕙径,微⾬宿花房。

书幌轻随梦,歌楼误采妆。

书幌轻随梦,歌楼误采妆。

王孙深属意,绣⼊舞⾐裳。

还有徐夤《蝴蝶⼆⾸》之⼆:

拂绿穿红丽⽇长,⼀⽣⼼事住春光。

最嫌神⼥来⾏⾬,爱伴西施去采⾹。

风定只应攒蕊粉,夜寒长是宿花房。

鸣蝉性分殊迂阔,空解三秋噪⼣阳。

这两⾸诗都特别展⽰了春天蝴蝶在花丛中忙碌的⾝影,它们给安静的百花带来了活跃的⽓氛,装点了花丛,也装点了赏

花⼈的梦境。宋⼈刘焘的《蝶》:“聚作梨梢⽩,轻争柳絮狂。夜来花⾥宿,通体牡丹⾹。”既形容了蝴蝶的聚集之貌,

飘飞之逸,也形容了蝴蝶夜宿花间,通体含⾹的特征。宋代杨公远的《蝶》中也说:“不知⾝是幻,抵死恋花⾹。”可见

蝴蝶对花的依恋是多么深刻,它们的确是⼀⽣都在花丛中度过。

(三)蝴蝶意象有美好的民俗象征

1.蝴蝶象征长寿

“蝶”字与“耄耋”的“耋”谐⾳,“耄”是七⼗岁的样⼦,“耋”是⼋⼗岁的样⼦,民间图案中常见将蝴蝶与猫画在⼀起的“猫蝶

图”,谐⾳“耄耋”,表⽰吉祥祝福,象征长寿,所以给⽼⼈祝寿的时候,送耄耋图就是祝⽼年⼈健康长寿。清代还有百蝶

寿字,也是和长寿相关的。

2.蝴蝶象征⼦孙繁盛

《诗经⼤雅绵》有“绵绵⽠瓞,民之初⽣,⾃⼟沮漆”。“瓞”指的是⼩⽠,“⽠瓞”在传统观念中是⽣殖繁衍的象征。蝶

与“瓞”谐⾳,因此民间多以⽠和蝴蝶组成图样使⽤,称“⽠瓞绵绵”。《⽠蝶图》是蝴蝶展翼须顶南⽠,⽠上枝叶缠绕,

茂盛异常;两侧衬雕⼀对并蒂莲,象征⼦孙繁多、家族兴旺。外衬的“并蒂莲”象征夫妻和美,这是“多⼦多孙”的基础。

⼀直到晚清,⼤年三⼗辞旧岁的时候,百官都要向慈禧⾏⼤礼,太监先在慈禧的房间⾥摆上⾹⽠和装着蝴蝶的盒⼦,百

官拜礼的时候,太监会喊道“⽠瓞绵绵”,就是祝慈禧健康长寿,祝皇室多⼦多孙,江⼭后继有⼈。

3.蝴蝶象征民族崇拜

蝴蝶的出现,从其⽣物习性来说,总是伴男相 着百花盛开的春季,因⽽⼀般象征着春天的⽓息。苗族认为他们的祖先姜央是

由蝴蝶的卵孵化⽽来的,因此将蝴蝶视为⾃⼰的始祖象征,特别崇敬。中国部分地区民间岁时风俗有扑蝶会,因为每年

夏历⼆⽉⼆⼗五⽇为花朝节,也称“百花⽣⽇”,民间多在这⼀天扑蝶聚会。这个风俗的起源很早,据《崇阳县志》记

载,湖北崇阳、应县等地遇到嫁娶、纳彩、问名均以这⼀天为吉⽇,在这⼀天⼥孩⼦穿⽿洞,孩童开始留发,园丁移花

接⽊,农民看天⽓占⼘收成,妇⼥外出踏青,很多美好的事物在这⼀天开始。现代河南淮阳剪纸“炕围花蝴蝶”、⼭西平

遥的刺绣“独占花魁”荷包、贵州施洞的苗族刺绣蝴蝶纹⾐袖花样等以蝴蝶为主题的⼿⼯艺品已经成为经典。

4.蝴蝶象征美满爱情

在宁夏、⼭西、辽宁、浙江等地流⾏⼀种民间舞蹈叫“蝴蝶舞”,⼀般在春节或者婚礼上进⾏表演,舞者多为翩翩少⼥,

⾝上披着五彩缤纷的蝴蝶形背板道具,载歌载舞。云南⼤理⽩族婚俗中有⼀种“蝴蝶茶”,在嫁娶当天,新郎来到⼥⽅家

⾥,⼥⽅的伴娘会让新郎敬蜂蜜茶和蝴蝶茶。蝴蝶茶的制作⽅法就是⽤松⼦和葵花⼦拼成⼀对蝴蝶,泡在红糖⽔中间。

喝老鼠简笔画 过蜂蜜茶和蝴蝶茶就象征着新婚夫妇如蝴蝶泉传说中的霎姑和霞郎⼀样恩爱甜蜜,⽩头到⽼。民间图案“蝶恋花”是始

于唐教坊曲词牌名,后有蝶与花的图案纹样便流⾏起来了。彩蝶与繁花象征着春光美景,⼜因《梁⼭伯与祝英台》爱情

悲剧的画蝶情节,表现了⼈间⾄爱、⾄善、⾄美,因此民间的蝶恋花图案多寓意爱情忠贞幸福。

《诗说⾍语:唐诗宋词⾥的昆⾍世界》,李璐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展⽰出唐诗宋词中昆⾍世界的⽂化全景,探索了通过诗词来表现的昆⾍⽣态⽂化,通过昆⾍在⽂学中的意象表达,

回顾了前⼈的⾃然意识。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20:10: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2278313138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韩凭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韩凭妻.pdf

上一篇:鳗鱼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韩凭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韩凭妻
    微信登陆失败-李白怎么玩2023年3月19日发(作者:主人与精灵小姐)缠缠绵绵飞红尘永相随:唐宋诗词中那些动⼈的蝴蝶书写摘⾃《诗说⾍语:唐诗宋词⾥的昆⾍世界》,李璐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已获授权,转载务请注明。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越这红尘永相随追逐你⼀⽣爱恋我千回不辜负我的柔情你的美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越这红尘永相随等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能陪你⼀起枯萎也⽆悔——这⾸曾经风靡⼀时的歌曲,咏唱
  • 0℃鳗鱼丝
  • 0℃鄢陵花博园
  • 0℃联通异地销户
  • 0℃年终奖一般是月薪几倍
  • 0℃秋天主题
  • 0℃王汉青
  • 0℃百花大教堂
  • 0℃蚂蚁的特征
  • 0℃贴树皮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