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的生长过程
松江区泗泾小学张潜
一、课题简介:
蝌蚪是少年儿童们都喜欢接触的动物,饲养蝌蚪、观察蝌蚪的生长发育过程,,
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兴趣和智力。我们泗泾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围绕着“蝌蚪的生
长过程”的主题分成三个小组共开展了三个子课题的探究活动,三个子课题分别
有三组同学担任探究任务。他们的任务是:第一小组探究蝌蚪的的生活习性;第
二小组探究蝌蚪的生活环境;第三小组探究蝌蚪的成长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我们各个小组都完成了各自的课题。
二、探究的过程:
第一小组探究:蝌蚪的的生活习性
小组成员:三(5)班郭郑颖、陆巍啸、赵毅涛。
为了了解蝌蚪的生活习性,我们饲养了蝌蚪,亲身经历、观察了蝌蚪成长的
过程,对蝌蚪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
刚孵化出的小蝌蚪吃什么呢?
带着问题我们进行了探究,观察了刚孵化出的小蝌蚪吃些什么东西。
我们给刚孵化的蝌蚪喂食碎面包屑、饭粒、
煮过的蔬菜等等。同学们在饲养蝌蚪之前都认为
青蛙吃害虫,那么就捉一些虫喂它。但是它们不
仅不吃,反而东窜西逃,往没有虫的地方躲,一
夜之间,还有好多小蝌蚪被虫咬死。20多天以后,
蝌蚪长大了,腹部长出一条后腿,它们开始吃荤
菜了。我们把虫放进去,它们抢着吃。再过一段
时间,蝌蚪可以吃荤菜了。长出后肢后,我们给蝌蚪多喂了一些荤食,随着荤食
增多,蝌蚪发育快多了,尾巴退了,四肢和其它器官也长全了,蝌蚪就变成青娃
或癞蛤蟆了。
◎我们第一小组通过搜集资料,阅读科普书籍知道了:蝌蚪除了吃面包屑、
饭粒、蔬菜等之外,还喜欢吃面食、蜂蜜、豆浆、蛋黄;还有水中较小的生物、
落叶、藻类或新年喜庆歌曲大全 石头上的小草;饲养蝌蚪还可以喂食小鱼干、虾肉、贝肉与饲料等
等。。虽然蝌蚪吃得越多越好,但总不能一次给太
多,吃不完,既浪费食物,又容易污染水质。因此,
根据饲养只数的多少,投以不同数量的饲料;稍微
观察一下,差不多在一天2-3次,每次10分钟内可
以吃完,或者慢慢加入,直到蝌蚪不再进食为止。
如果,饲料突然喂完了,或者偶尔想替它们换换口
味,可以选用〝烂青菜〞(是煮烂,不是放到烂的!)。以此法配合饲料交互喂
食,蝌蚪也可以顺利的长大。
第二小组探究:蝌蚪的适合小学生唱的歌 生活环境
小组成员:三(3)班杨静、陆梦娇、李紫荆。
我们第二小组通过饲养蝌蚪了解了蝌蚪的生活环境:
卵孵化成蝌蚪需要什么条件呢?
为了让大家能更形象地感知蝌蚪的生活环境,我们把一只玻璃水槽放在阳光
下晒两天,另一只一直放在教室的生物角里。结果晒太阳的玻璃水槽中,小蝌蚪
先孵化出来,而且孵化得多;生物角里那只玻璃水槽中孵化的少而迟。通过比较
我们知道了蝌蚪的卵要在温暖高一点的水温中才能孵化的快。
饲养蝌蚪的数量(应该说是蝌蚪饲养的密度)最
好不要太多,一来粪便会跟着增加,水质很快就变差;
二来住得太密集,容易引起疾病,健康状况也不佳。
如果是养一些大型蝌蚪的话,就要养的更疏一点,替
他们预留长大的空间。当然,你也可以只养几只就好,
这样子水就不用太常换了!
一次一只玻璃水槽中的卵孵化出来后,我们没有及时换水,水中的卵壳发
臭,一夜之间小蝌蚪全死了。后来,我们又试了几次,结果都一样。所以得出结
论:小蝌蚪孵出后必须及时换水。要保持优良的水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常换
水〞,但是要多〝常〞呢?太常换水也是很麻烦的事,所以差不多3-5天换一次
水,而换水的时候,只需要倒去2/3的水,再将已曝气过的自来水加到原本的位
置就好了。另外要再准备一个容器用来装水曝气,每次换完水之后,再将它装满
水,供作下一次换水用。但是,水质最差的部分通常在底层,会有很多粪便及吃
不完的饲料,所以在换水时,最好设法将底层的沉淀物吸干净,才可有效改善水
质。
我们第二小组对泗泾地区的三条小河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有二条河的河水都是黑呼呼的,取水样观察,
都呈黄褐色,有一股不很明显的臭味。找了一下,这些
小河里连蝌蚪的影子也看不到。工厂和生活废水把小河
全污染了,哪里还有蝌蚪?希望有关部门该去治理那些
被污染的环境,还给人和动物一个良好的生存条件。我们又对一条干净的小河进
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干净的小河中小蝌蚪生活得自由自在。
通过饲养和调查我们知道了蝌蚪适宜在水质良好的环境里生长。水质的污染
会对蝌蚪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死亡。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了:小蝌蚪只能生活在很浅的水中,水深了不行。
特别是长出后腿后,它逐步用肺呼吸了,我们在浅水里加上一些泥沙或小石子。
让它们能够露出水面进行呼吸,没有陆地,它们会很快闷死。
蝌蚪天敌多,自卫能力差。我们把蝌蚪和金鱼放在一起饲养,发现金鱼会吞
吃小蝌蚪的。通过查阅科普书籍知道龙虾、甲鱼等都要吞吃小蝌蚪。所以,蝌蚪
的成活率很低,尽管一只青娃一次能产几千粒卵;但
是长成青娃或癞蛤蟆的数目却很少。
第三小组探究:蝌蚪的成长过程
小组成员:三(2)班张路遥、佘南、范依磊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
⑴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早期的小
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具有侧线器官。由于口内尚未出现孔道,
不能摄取食物;以后眼与鼻孔相继出现;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头
两侧具有外鳃,有呼吸功能。尾大而扁,内有分节尾肌,肌节的上下方有薄膜状
的上下尾鳍,能帮助蝌蚪在水中游泳。口出现后,以唇部的角质齿刮吃藻类,开
始在水中独立生活。当吸盘消失时,外鳃也萎缩;随着咽部皮肤褶与体壁夷吾 的愈合
而形成鳃盖,并在体表的左侧,或在腹面中部或后方保留1个出水孔,由鳃腔内
的内鳃进行呼吸,随着肺的发生也能在水面上呼吸游离的氧。发育到一定时期,
有的先长出后肢,末端分化出5趾,再从鳃盖部位长出前肢,如蛙。有的先长出
前肢,再长出后肢,如蝾螈。随着尾部逐渐萎缩,口部也有显著的改变,逐渐发
育成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幼小成体。有尾目中的鳗螈等终生有鳃,营水生生活。蝌
蚪经变态而发育为成体的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⑵青蛙或癞蛤蟆刚产出的卵,大小和一粒菜子差不
多,外面包有一层透明的胶质膜,一窝几千粒粘成一团。
只要天气比较暖和,两三天后它们就透过胶质膜钻出来
了。圆圆的卵粒包在透明的胶质卵囊中,好像粉圆,然
后蝌蚪挣脱卵囊孵化出来,开始如同鱼儿般的水栖生活。
虽然这是典型的蛙卵发育过程,但不是唯一。
⑶蝌蚪是利用腮来进行呼吸,但是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你可能永远都不
会发现它其实曾经有羽状外腮,因为外腮出现的时间非常短暂。蝌蚪生长到了一
定程度,即开始变态,变态期是内、外部各器官由适应水栖转变适应陆栖的过程。
在外观上,成对的附肢代替了尾鳍,尾部逐渐萎缩,最终趋于消失。内部各器官
以呼吸器官的改变最早,当蝌蚪尚用腮呼吸时,在咽部靠近食道处即生出两个分
离的盲囊,向腹面突出成为肺芽。肺芽逐渐扩大,形成左右肺,其前面部分互相
合并,形成气管,变成青蛙延续下一代生命。
⑷蝌蚪是蛙的幼体,蛙在动物学分类中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两栖纲,无尾目.正因为它们在成体以后尾巴消失了所以才把它们分在无尾目里,
而蝾螈和大鲵则是有尾目的两栖类.蛙的尾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减缩掉了。根
据科学家的研究结果,现已公认蝌蚪尾部的消失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
“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细胞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这些细胞
死得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犹如秋天片片树叶的凋落,所
以这种细胞死亡又称为“细胞凋亡”。
⑸青蛙的幼体叫蝌蚪,体形似鱼,具有外鳃,适于水中生活,以唇部的角
质齿刮吃藻类,以后逐渐长出四肢,尾慢慢萎缩,鳃消失,用肺代替呼吸,具有
成体形态,到陆地生活。但肺不够发达,还依赖皮肤呼吸初助。
⑹蝌蚪生后肢以后,喜在水底的泥沙或草根树叶下栖息。风雨前夕的低压
闷热天气,蝌蚪表现得十分不安宁,不停的上下垂直游动到水面换气或腹部朝上、
口露出水面游动。在不流动的水中,因水中缺氧,
蝌蚪食欲不振,不大游动。
通过饲养蝌蚪后,我们第三小组的同学们都很
高兴,因为我们亲眼目睹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艰难
历程。对于蝌蚪是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腿,小时候
用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之类的问题有了正确的
理解。刚孵化出来的蝌蚪,头部两侧有鳃,此时的
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或内部结构都很像鱼。当它发
育成幼蛙后才具有蛙的特征:长出四肢,尾和鳃消失,形成肺,因此,青蛙的发
育是变态发育。
蝌蚪长花生种植 成小青蛙和癞蛤蟆后,我们邀了一些同学一起去把青蛙和癞蛤蟆放生
自然界,让青蛙和癞蛤蟆回归大自然,多消灭害虫,为农业生产作出贡献。
学生日记摘录
1、晒太阳的蝌蚪孵出来了,对于生活在城镇上的我们来说,平时很少有机
会看到小蝌蚪。能直接看到小蝌蚪是一件多么难得的高兴事儿。现在小蝌蚪就在
你的眼前,只要你想看,就可以尽情地看个够。
2、有几只小蝌蚪正围在一起绕圈子呢,那些蝌蚪总是喜欢成群结队地一起
玩耍。
3、小蝌蚪也像人一样,自己寻找吃的,但它们不像人那样自私,它们找到
食物就和伙伴一起分享。
4、由于好几天没有换水引起的,以后经常换水,就没有出现死的蝌蚪了。
5、把小蝌蚪用刀解剖了,发现小蝌蚪身上有肉,可没有骨头,只是皮包着
肉。
6、有的同学在日记中是这样写的:有时候我用小棍子拨小蝌蚪的尾巴,它
们像傻傻的,没有反应,时间长了,它们四叶草的图片 变得聪明了,水稍稍动一下,它们就躲
起来。有时小蝌蚪高兴起来还跳舞呢。几天过去后,小蝌蚪的尾巴短了些,后部
肥厚了,又过了几天,小蝌蚪的前部也肥厚了许多,长出了后腿,看起来像三条
尾巴似的,其实是一对后腿,难怪它们的后部相继变得肥厚,原来是它们的小腿
蜷缩在里边哩。蝌蚪就像神仙下凡,说变就变,我都惊呆了。蝌蚪们自然也非常
高兴,因为它们开始用后腿活蹦乱跳的。我一直期待着蝌蚪长出前腿,所以我每
天都要去看很多次,蝌蚪在我的精心饲养下,终于长出了前腿,它用四条小腿使
劲儿的划着水,哇,这不就是一只小青蛙吗?
7、刚孵化出来的蝌蚪,头部一人一张口 两侧有鳃,此时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或内部
结构都很像鱼。当它发育成幼蛙后才具有蛙的特征:长出四肢,尾和鳃消失,形
成肺,因此,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
8、蝌蚪是小小的,没有手脚,只有一条尾巴,过了几天,蝌蚪会长出后肢,
长大了,就变成了一只大蝌蚪。一天又一天,大蝌蚪还没有长成青蛙,我只好又
耐心地等待着蝌蚪的成长,差不多半个多月,我的大蝌蚪终于变成了带短尾的青
蛙了。现在还好像人类一样用肺来呼吸了。我觉得特别地高兴,因为我自己可以
把小蝌蚪养成小青蛙了,最后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
9、我很高兴,因为我亲眼目睹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艰难历程。
10、今天,我真高兴。我和同学一起去把青蛙和癞蛤蟆放生自然界,让青蛙
和癞蛤蟆回归大自然,多消灭害虫,为农业生产作出贡献。
三、探究感受
从小培养儿童的科学意识、科学方法,是近年来世界培养人才的共识。科学
是人们通过探索,对周围世界获得正确认识的过程,人是一个能动的个体,学习
又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
学习科学,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
通过对蝌蚪的观察和研究,学生了解了蝌蚪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及成长过
程,观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亲身体验了饲养蝌蚪的过程和掌握了饲养蝌蚪方法,
增强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对科学的情感更加投入了。
通过观察蝌蚪的发育和变态过程,让学生做好记录,了解两栖动物是怎样生
长发育的。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网络资源,可
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认知资源和知识作出适当的决策。
通过喂养小蝌蚪,用孩子们喜爱小动物的天性,让他们亲眼见证了小蝌蚪变
青蛙的过程,在观察和饲养的过程中感受到蝌蚪变成青蛙的奇妙和有趣。孩子亲
眼看见小蝌蚪在自己的照料下慢慢成长,既接触和了解了很多科学知识,又体会
了劳动的愉快,同时还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善情感。今后我们还要多多给
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少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学习立冬的诗词 知识,真正实
现让少年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18:48: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2228873133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松江泗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松江泗泾.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