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要素
作者:陈连丰赵觅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4期
陈连丰1赵觅2
(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语言学院秦皇岛066004;
2.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沈阳110819)
摘要:本文从建构主义四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出发,介
绍并分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c)-0179-01
20世纪60年代,人们的语言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传统的“壶杯”教学模式——教师
是盛满知识的“壶”,学生是一个个盛满了从壶里面倒出来的知识的杯子,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
求,人们逐渐地意识到“教”和“学”是两个同等重要的过程。因此在此后的研究中,学者们不
再仅仅围绕如何“教”来研究,而是从学习者出发,注重研究学习者如何将外部客观知识转化为
内在的认知结构,以及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如何影响学习效果等等,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构
主义应运而生。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现代学习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高考指南 。行为主义认为儿童习
得语言是通过对周围条件作出正确的反应后逐渐形成的说话习惯狐狸喜欢吃什么 ,它是一个不间断的“刺激——
反应”过程。但是,作为最早的一个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只注重了学习的外部客观因素,却忽视了
学习者的内部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最早
是由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后来,科尔伯格和维果茨基等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
使它成为了一关于教师节的图画 种比较完整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
通过其他人——老师或者同学等的帮助,再借助资料,最后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
是,语言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互动而实现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在学习中的关键性作用。(何克
抗,1998)
1.1“情境”
瑞士哲学家皮亚杰()和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Vygotsky)都提出过以
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他们认为人的认知是在与周围的
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相应的知识概念的。就语言学习中的情境,在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中是指教师为学生创造的进行语言交流的真实的或者近似真实的学习环境以及交流活动,也
只有在这种真实情境下和语言活动中,学生才能够接触到语言事实,从而对语言的意义建构起到
积极的作用。
1.2“协作”与“会话”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是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过程中而实
现的。“协作”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方式,它是指学习者之间的通过语言而进行的相互合作,包括
对学习资料的共享,学习成果的评价以及最终意义的建立。由于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的理解
有所不同,因此只有互相沟通交流,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对问题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
理解。此外,通过协作,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由原来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现在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有
利于他们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小组合作,合作的基础是组内异质和组间
同质,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公平性。当然,在学生协作的过程中,教师同样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搭建互助的平台,给予学生必要的
指导,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协作也是“会话”和“讨论”的过程。建构主
义主张学习者之间需要通过败血病 会话来商讨,从而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在“会话”中,还有一种对
话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即课堂互动。课堂互动的目的,一是为了在学生接受新知识之前,教
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创设真实的情境、组织相应的交流活动来激发他们原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
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一是为了在学生互相协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来指
导他们守望先锋段位 的合作过程;一是为了在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从而培养学习英语四级准考证号 者自
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外语学习中,无论是学习者之间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若能用目
的语进行,则会为语言学习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1.3“意义建构”
“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它是指对事物的性质、规律
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建构。传统教学认为通过字词就可以将观念概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
由说话者传递给听话者,虽然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一些观念概念通过教师传授是有必要的,但是当
学生进入到高级的学习阶段,这种方法将不再适用,因为它没能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提升,通过这
种方法学生获得的只是一些零散式的、教条式的知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结构性知识”,而面
对那些“非结构性知识”——指那些具体的、练习的英语 复杂的、互相连结的知在中午的英文 识体系,应该采用的是建构
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意义建构”的方法。可见,从“结构性知识”到“非结构性知识”是从
抽象走向“思维中的具体”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缺一不可,但是今天也有一些极端建构主义者,
他们在主张情境性学习的同时,便否定一切形式的抽象和概括,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我们知道
没有抽象的具体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2结语
建构主义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强调了人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这对我们全面地认识学习性质和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启示。也就是在这种启示下,学者们经研究
确定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要素——“情革命故事 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这四
个要素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共同诠释着建构主义。虽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目前已成为在国内外影
响比较大的一个学习理论,但仍需我们注意的是:建构主义在实践上远没有达到它理论上的发展
水平。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让大学英语课堂能够真正地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
的教学模式,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是笔者相信,在学者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天指日
可待。
参考文献
[1]Cunningham,uctionsandConstructionAsssments:A
ale[M].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1992:134.
[2]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2004(4).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学科教育,1998(3).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17:08: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2168933126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意义建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意义建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