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共4篇)
《乘法分配律》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
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埋伏
1、复习
下列算式中运用了哪个乘法运算定律?
25636=3625617825=17(825)25650=25056
(1258)5=125(85)
这就是上节课我们学习乘法分配律的两个定律,那个同学能回忆
一下呢?其实乘法还一种定律你们知道吗?想知道是什么吗?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定律。(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观察情境图,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课件出示例题)小组讨
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
(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
人了。(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
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
共有多少人了。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汇报。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
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请学
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课件出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a(b+c)=ab+ac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
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1、数学医院
56(19+28)=5619+2832(73)
=327+3236464+3664=(64+36)64
2、用乘法分配率计算下面各题
1173+1177
25(200+4)
26595+2655
25(10+4)
24(200+5)
四、拓展练习
10312
2055
五、小结
结合屏幕,说一说通过本节
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a+b)c=ac+bca(b+c)=ab+ac
《探索与发现
(三)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探索与发现
(三)》乘法分配律》教材第48页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
配律的特点。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正确应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出示课件1)计算
254=
2594=
18254=12516=
75+25=
25656+25644=
师:请你说说2594你是如何口算的?
最后一题,学生不会,师快速口算结果,形成悬念。
师:上节课,经过同学们的探索,我们发现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
律,并会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今天咱们继续探索,看看我
们又会发现什么规律。让我们一起走上探索之路。
二、探究发现(出现课件2)
师:大家看,工人叔叔正在贴瓷砖呢,看到这幅图,你发现了哪
些数学信息?
生:我发现有两个叔叔在贴瓷砖
生:我发现一个叔叔贴了4列,每列贴9块,另一个叔叔贴了6
列,每列贴了9块。
师: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
生:我想知道工人叔叔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按鼠标出示问题)
师:你能估计出工人叔叔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吗?生:我估计大约
有100块瓷砖生:我估计大约有90块瓷砖。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瓷砖究竟有多少块。(学
生做,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做法?生:69+49(板书)
=54+36
=90分别算出正面和侧面贴的块数,再相加,就是贴的总块数。
生:(6+4)9(板书)
=109
=90(块)
因为每列都是9块,所以我先算出一共有多少列,再用列数去乘
每列的块数,就是一共贴瓷砖的块数。
师:同学们的计算方法都很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种算法,你
能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计算方法不同,但结果却是一样的。69+49=
(6+4)9(板书)
师:请同学们仔高考单词 细观察上面两道算式的特点,你能再举一些这样
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师:这几们同学举的例子符合要求吗?请在小组中验证一下。
(小组汇报)
小组1:符合要求,因为每组中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
小组2:在每组的两个算式中,一个是两个数的和去乘一个数,
另一个是用这两个数分别是去乘同一个数,再相加,符合要求。
(板书用=连接算式)
师:比较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从它们的特点和结果相等中你能
发现什么规律,小组再讨论一下。
小组1:我们小组发现,只要符合上面题目要求的算式,结果都
是一样的。
小组2:我们小组发现,两个不同的数分别去和同一个数相乘,
然后再相加,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再一起去乘第三个数,结果不
变。结论(课件2):师: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
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
分配律。它是我们学习的关于乘法的第三个定律。
师:大家齐读一遍。
师:和同桌说一说自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现在
你能用字母的形式表示出乘法分配律吗?用a,b,c分别表示这三个
数,试着写一写吧。
(a+b)c=ac+bc(出示课件4)师: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出示课件5)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80+4)25
3472+3428师: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应
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2、判断正误
(25+7)4=25474(
)359+35=35(9+1)
=350-()
3、填一填
(12+40)3=
3+
3
15(40+8)=15
+15
7820+2220=(
+
)20
6628+6632+6640
=(
+
+
)
四、总结
师: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乘法分配律,你们真的
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条很重要的运算定律。应用乘法分配律既能
使一些计算简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在我
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要九下英语单词表 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
住它,希望它永远成为你的好朋友,伴你生活、成长。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
54~55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体
会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
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
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
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可爱护士 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
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会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教学
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有5个同学要去参加合唱比赛,合唱队
的张老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漂亮的服装,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出示例题的情景图)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交流算法,初步感知
(1)提问: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
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看到(65+45)5和
655+455的同学上黑板板演,巡视中谈话:老师发现了不一样
的做法,做完的同学可以想想,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2)反馈交流解题方法
谈话:黑板上两位同学展示了他们的方法,你能看得懂吗?
(65+45)5,你能看得懂他是怎么想的吗?(学生交流想法,教
师结合画图)
655+455,你能看得懂吗?(学生交流想法,教师结合画图)打屁股潇湘
(3)那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算式(65+45)5和这个算式
655+455,有着什么关系?(相等)为什么?(都表示5套衣服
的钱)那我们可以把它们写成(65+45)5=655+455(边讲解
先算出一套衣服的钱,再乘5,算出5套衣服的钱:分别算出5件
夹克衫的钱和5条裤子的钱,再把它们加起来。它们的结果是相等
的)
(4)谈话:刚才我们算的是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
付多少元,如果张老师不这样选择,还可以怎样选择?(买5件短
袖衫和5条裤子)那如果要算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
多少元,你会吗?你会用两种方法来解决吗?把你的算式写下来。
学生汇报(32+45)5,325+455
教师提问:算出结果了吗?多少?这两个算式算出的结果都是
385元,那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呢?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
接起来?(32+45)5=325+455谈话:假如,张老师买短袖衫
和裤子8套,你会用两种方法来求一共要付的元数吗?
学生汇报(32+45)8,328+458
教师提问:算出结果了吗?多少?这两个算式算出的结果都是
616元,那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呢?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
接起来?(32+45)8=325+458
2、深入体验,丰富感知
(1)谈话:刚才我们得到这样的3组等式,这样的等式还有吗?
你能写出第4组来吗?(学生写等式)
(2)学生交流写出的等式(黑板上再写3组)(3)提问:你觉
得他们说的几组等式相等吗?你有什么办法说明它们相等?(算)
(第一组等式算)
第2组等式,谈话:还算?老师要求提高了,如果不通过计算,
你能不能说明这组算式相等?(从乘法的意义来说)那用这种方法
看看第3组算式相等不相等?(4)你刚才写的算式相等吗?同桌相
互检查一下,写的算式是否相等。(学生检查)
3、揭示规律
(1)谈话:相等吗?说明大家都写成功了。那能不能介绍一下
写这样的等式有什么好的经验?同桌相互说说
(2)交流汇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可能用语言描述,
可能用字母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写出字母公式(a+b)c=ac+bc,你看得懂
吗?
引导小结:两个数的和乘第3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和第3个
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3)谈话:这条规律是乘法中一条重要的运算律,叫乘法分配
律。(板书课题)(4)请同学们翻书534页,划出字母公式,读两
遍。再反着读两遍。谈话:你能给下面两个算式找到朋友吗?出示
358+658,912+9288
三、实践运用,巩固内化
1、想想做做1
学生填书上,教师根据回答填在小黑板上
2、想想做做2
(1)学生自己判断
(2)集体交流,说说第3组为什么相等,第4组为什么不相等,
怎么改下就能使他们相等?
3、想想做做3谈话:这个乘法分配律在我们以前的数学知识学
习中,有没有遇到过?或者用到过这样的规律呢?(长方形的周长)
大家看55页第3题,做完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联系?符合什么
规律?
原来,乘法分配律我们早就不知不觉的在用了。
4、做想想做做4小黑板出示
让学生按运算顺序计算。指定两人板演
提问:每组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哪一题简便?小结:有时候是
先乘再求和比较简便,有时候是先求两个数的和再乘比较简便,大
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的对待。
5.自提问题,自由完成:
一块长方形菜地种了青菜和萝卜,请聪明的你根据自己收集的数
学信息自编数学问题,自由解决,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同桌交流
下再完成。
四、梳理知识,总结拓展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如果回到家,父母问起你们,你们怎么跟父母介绍乘法分配律?
老师还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列式,你能不能知道32102是
多少?这个问题大家可以课后去思考
五、布置作业55页第5题
学校要在这块长方形草地周围植树,你能算出这块草地的周长吗?
(1)学生动手,独立计算周长。
(2)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交流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
的意义。
教师板书算式:(64+26)2642+262
(3)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
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655+455=(65+45)5
2、统计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写在小黑板上。
现在要求每人栽3棵树,那我们班一共能栽多少棵树?
(1)学生动手,独立计算棵树。
3)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学
生读一读这个算式。
三尝试讨论:
1、从上课到现在,我们一共写了6组算式,他们结果相同,可
是算式不一样,我们来找找看,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等号的左边都是一些怎样的算式?(教师根据
学生的回答即时小结“两个加数的和乘一个数”并板书)
仔细观察等号的右边,这些算式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和左边
的算式有什么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小复数知识点总结 结“两个加数分
别乘第三个数,再把积相加”并板书)
2、验证发现:
(1)是不是所有像这样写的两个算式就有这样的规律呢?你能
照样子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并验证一下吗?
在写之前,先想一想,你写了2个算式准备如何验证?(引导学
生用计算的方法验证)
(2)学生尝试写算式。验证然后汇报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板书学生的算式,并问学生是如何验证的?
(4)观察这些算式,等号左边有什么共同点?右边呢?等号左
右两边有什么联系?
(5)小结: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
所得的积相加。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
两个不同的乘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乘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
中两个相同的乘数.
3、总结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
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我们今
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刚才你怎么猜出第四道口算题的?
2、现在我们把书翻到P55第1题,这些等式不完整,你能把它
们补充完整吗?
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
(42+35)2=42+35
2712+4312=(27+)
1526+1514=()
72(30+6)=
学生自己思考,填写,校对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填写
的依据是什么?
2、书P55的第二题:在作业纸上呈现。
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再独立完成,校对时说说自己是怎么判断
的?
(64+36)8648+368(28+32)7287+32
1539+4539(15+45)394050+509040(50+90)
74(20+1)7420+7425(17+3)2517+253
再请学生在四组得数相等的算式中各选做一题,比比谁算得快。
学生选题计算。
交流都是选得什么题目?为什么选它们?(因为计算简便)
运用乘法分配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该怎样简算,这是我们下节
课学习的内容。
3、解决实际问题:
(1)变新授时的长方形题目为求这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多少米?
让芦荟胶的用法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
(2)变植树题为求女生比男生少种多少棵树?
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童话故事有哪些 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
(3)现在你对乘法分配律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五、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乘法分配律吗?
新学期学校要添置课桌。每张桌子125元,每把椅子75元。要
购买8套
1、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椅子多少
元?桌子多少元?8套桌椅多少钱?桌子比椅子贵多少钱?)二探
究规律
2、选择8套桌椅多少元?或桌子比椅子贵多少钱?自己列式解
答(其他一步计算的问题随机口答解决)然后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
想的?每一步都表示什么意思
3、反馈教师提问“还有不同的做法吗?随机板书
师: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又什么发现?随机评价“原来变和
不变可以如此和谐的溶于一道算式中”师:结合实际你能说说为什
么左边的算式会和右边的算式相等吗?(小组轻轻的讨论)
4、举例探究
师:你能举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吗?学生举例
师:要像知道这些算式是否相等,你又什么办法?(计算)
师:计算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还有其他更聪明的方法吗?(如果
学生想不出来教师可以点拨或“告诉”。)师:像这样的算式你能
举出多少道?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规律(学生用自己的方式
表示分配律)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规律。
5、专项练习:不计算判断下列的等式成立吗?说出理由
6、指着另一道(减法)的,是不是也符合这个规律,说说你是
怎样理解的?怎样补充规律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分配律的算理,使得抽象的运算定律不再
难理解——其实学生很早以前就接触过分配律,在观察、比较中感
知分配律的外在变化规律,最后通过举例验证从乘法的意义角度进
一步理解算理,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同时根据课堂的动态生成及
时对规律进行拓展。)
三、运用强化
1、同桌对口令(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一生说出一边的算式,
另一生说出右边相应的算式)
这样的练习形式旨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新知,学生乐于参与。
(针对分配律的左右算式的变化规律设计的练习,强化对规律“外
形”的感知掌握)
2、填空
358+355表示()个()加上()个(),一共是(+)个
()358-355表示()个()减去()个(),一共是(-)个
()
450(a+b)可以看成是()个450加上()个450的和。(针
对分配律的理解安排的专项练习)
3、解决问题,主题图
这个月是“学雷锋”月,学校要求平均每人要做好事5件,就四
年级2个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四1班23人,四2班21人)
师徒两人为了赶制一批零件,每天工作8个小时,师傅每小时做
25个,徒弟每小时做12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
《课标》中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新增两个能力培养目标。
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的机会,在提出问题的过程思考各
个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这节课
你又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师:你们知道每年的哪一天是我们儿童的节日吗?(六一儿童节)
我们是怎样来庆祝自己的节日的?(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幸福小
学的老师和同学位都花了很多精力,这不,王老师正利用星期天,
去为舞蹈的小演员们挑选漂亮的演出服呢!(课件出示商店场景)
二、探究新知,掌握规律
1、初步感知
(1)教师提问: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出
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多少钱需要哪些条件呢?你们可以
帮助王老师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吗?
(2)学生列式解答,完成后汇报解法和想法。
A:655+455B:(65+45)5=325+225=1105=550(元)
=550(元)
师:第一种方法是先求什么的?再求什么的?(先求5件夹克衫
要多少钱,再求5条裤子要多少钱,然后把两次的结果合在一起。)
第二种方法是先求什么的?再求什么的?(先求一套衣服要多少钱,
再求出5套衣服要多少钱。)
(3)这两个算式能写成等式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要使学生认识到:两个算式算出的得数都表示买5
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的钱,应该相等;两个算式都等于550,所以
这两个算式相等。)
课件出示:(65+45)5=(65)(5)+(45)(5)(4)
谈话:
师:像这样的情况,是偶然巧合还是有其中的规率呢?大家不妨
再举几个例子,再算一算,好不好?学生举例,挑选几组板书。
2、体验感悟
(1)师:大家举了很多例子,看来情况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巧
合,而是有其中内在的规律,小声地读一读这些算式,看看这中间
隐藏着什么规律呢?
(2)小组讨论;组长汇报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得出结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把两个数的积相加(注:多找
几个学生回答)
(3)如果我们用字母来表示,这个等式怎么写?学生回答,教
师板书:(a+b)c=ac+bc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
乘法分配率。教师板书:乘法分配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自己判断?师:你是怎样判断的?你能说说第三组两道算式
为什么是相等的吗?(把74看成741)第四组的两道算式为什么
不相等。怎样改一下能使它们相等?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指名板演。(64+26)
2642+262师: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这两种方法也是乘法分配
率的运用。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师:每组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哪一
组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小结:有时是先乘再求和比较简便,
有时是先求两数的和再乘比较简便,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
灵活对待。)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什么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五、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率
A:655+455B:(65+45)5=325+225=1105=550(元)
=550(元)
(a+b)c=ac+bc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13:34: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2040983110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乘法分配律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乘法分配律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