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俗习惯
中国风俗习惯(一):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
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
“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
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向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
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齐吃年夜饭,称“团
年”。然后一齐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
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
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
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
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
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
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
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
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
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二月二: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
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
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
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
民谚。
4.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
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
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
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
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
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
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
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
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这天端午节的众多活
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
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
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
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
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
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6.七夕节: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在银河上
搭成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才能相见。这个完美的传
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
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一般是比赛穿针引
线,看谁更心灵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
节。每到七夕将至,牵牛和织女二星都竟夜经天,直
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而又被喻为人间离别的夫妻相
会。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
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
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
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
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
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
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
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
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
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
限乐趣。
9.冬至节:冬至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
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
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
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
冬至长线面等等。
10.腊八节: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
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
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a380飞机图片 粥中加入红小
豆,之后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
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
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
通宵熬煮,香飘十里。
11.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
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
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
户外则是爆竹声声。
一家大小在一齐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
夜晚
拜年与忌门
熟人见面头一句:您过年好!”甭问,这是北京
人、这是春节了。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
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务必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
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
给长辈们依次跪拜。能够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
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
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
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状况一般
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
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
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
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
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
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
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
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
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所以拜年的时限能够延长
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
晚年”。
民国后至此刻,亲友间相互拜年、晚辈给长辈拜
年、同事间互访,以及团拜、宴会、晚会、茶话会等
恭贺新年的形式也很盛行。
贴门神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
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
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毫,将宅子里里外外
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
《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茶
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
树荫如盖。每一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
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之后,人
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
两边用来驱鬼避邪。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
不是神茶、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
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
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
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
代替。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先人们用桃
木板画神茶、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之后,画像
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
达资料有限,人们觉得但是隐,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
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又能
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
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
写。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
家没贴春联。一问,原先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
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
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
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祭祖习俗
祭祖是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资料之一。按照民
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就应
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
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透
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在东北的农耕地区,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活动一
般都是在岁末举行,而且大部分是在腊月二十八至除
夕这几天。祭祀的形式依条件而有所不同。一些祖上
做高官而且人丁兴旺、财力殷实的家族,往往建有本
族的宗祠,俗称“家庙”,他们祭祖活动则集中在那里
举行。在祭祖的日子,当地本家各支系的主要男性成
员齐集家庙,事先已将应用的供器擦洗干净、供品预
备齐全,把各代先人的神主(牌位)和画像(俗称影
像)按辈份顺序摆挂。随后在族长主持下,所有人按
辈份高低,分批向各位祖先上香行礼。
各家各户的祭祖则虽是一番形式。很多地方都是
在吃晚饭前进行。先是到自家的坟茔地祭祀,有的只
是磕头,有的还要用炕桌抬一桌酒菜,称为“给老祖
宗送席”。祭祀的顺序当然是从坟地中辈份最高者开
始。把炕桌摆在坟前,磕头行礼,再倒一盅酒于地
上,照此依次祭完之后,把饭菜埋进土里,算是给祖
宗们“送去”了,同时还要在坟前烧纸,算是孝敬祖先
们过年期间的“零花钱”。
主要的祭祀则是在家中进行,时间多是在除夕晚
饭前后,民间称之为“接老祖宗回家过年”。因为传说
死者的魂灵不能在白天行动,所以要等天黑以后进
行,以满族人家的做法比较典型。先将香炉、香筒、
烛台(俗称五供)或者木香碟,摆放在西炕上或堂箱
的箱盖上,将平时放在“祖宗匣”里的族谱“谱单”(世
系表)请出打开挂在西墙上,有的人家因不是长房主
枝没有谱单,则按照谱书的记载把自己各代直系祖先
的“名讳”写在一张长纸条上张挂,俗称“祖宗条子”或
“谱条子”,也有的是摆放木牌位。摆挂好后开始上香
摆供,全家大小依次磕头行礼。所摆的供品一般是面
食和水果之类。许多人家专门为除夕祭祖蒸白面馒
头,每个上面点一个红色的圆点,每两个平面相合摞
在一齐为一组,一般是三至五级,各盛放在白色瓷盘
当中。这些供品一向摆到正月初五,而且从初一到初
五每一天早晚两次在祖先神位(谱单)前上香,直到
初五晚上,才经行礼后把“老祖宗”送走,即将谱单或
牌位收归原处。
还有一些地区在除夕晚上为去世不久的祖父母或
父母举行一些祭奠仪式。比较有特点的是将其生前穿
过的衣服叠好摆在炕上,然后晚
中国古代传统礼仪习俗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
奠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
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
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
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
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
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
“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
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
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
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
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
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非
凡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
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
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
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
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
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
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资料,从而成为现代礼貌礼
仪。
古代政治礼仪
1.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
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
天的崇拜还体此刻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
有这些具体崇拜,在到达必须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
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
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
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
束。
2.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
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
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奠。汉代以后,不宜动土
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
神、社稷等。
3.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
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借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
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
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
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
祭奠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
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奠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
呼其名。祭奠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
“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
庙祭奠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奠,据《礼记曲礼》记
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
文王、武王等都要祭奠。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奠
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
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奠先王三十
六帝。
4.对先师先圣的祭奠。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
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
唐宋以后一向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
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
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
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
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
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
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奠先师先
圣的产物。
5.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
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
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
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准备过年
腊月初一,跳灶王,起源于古老的腊月驱鬼的活
动,后发展为跳灶王,由乞丐来做,扮作灶王爷,灶
王奶奶的形象,挨家跳,一向持续到灶王爷升天(二
十三),接近二十三还要卖灶柴,用松柏枝和棕青树
枝。
腊八节,佛教称为成道节,来源于古代的腊祭。
后佛教传入,合二为一,吃腊八粥,施粥扬益,北京
最出名的是雍和官的腊八粥。腌腊八蒜等过年吃饺子
用,过了腊八开始办年货。
腊月二十三,祭灶,叫过小年,祭灶是男人的
事,北方是二十三,南方有二十四,也有说官三民四
蛋户五,取下旧年神象,掸灰,晒干,供上灶糖,果
品,灶柴来烧,同时烧些杆编的猪狗马鹰,往灶台,
锅沿上抹糖,正月初一迎灶王,也有初二初三,过年
期间家中若无主人要进行驱鬼活动。
以前夏天祭灶,因为灶王是火神。后汉时有人名
阴子方,有一年腊月做早饭,见灶王神显形,用就黄
羊祭祀,从此改为冬保险心得 天祭灶。腊月二十五上天派神来
奖惩,要接玉皇,人人都要谨言慎行,要吃口数粥,
计口煮粥一人一碗(鸡鸭狗猪都算,出远门的人也
算),要用红豆粥,红豆避疫扬灾。
除夕即年三十贴春联,换门神,做年菜,包饺
子,不睡觉,要守岁,为父母延寿,店铺必须要结完
这一年的帐,端午、中秋、除夕一年结三次帐。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
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
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
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
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
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
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
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
净迎新春的气氛。
搞笑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
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
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
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
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
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
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
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
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
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
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
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
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
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
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
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
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
户人家务必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
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
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
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
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完
美无比。王灵官找不
到证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
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状况禀告玉皇
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
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
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
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
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
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
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
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
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
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
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
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
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
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
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
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商务英语怎么学 供上灶王爷的神
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
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
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
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
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证
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向留在家中,以
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
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
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
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就应得到
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
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
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
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
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
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
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
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
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
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
下,和纸与烟一齐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
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
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
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
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
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
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
换取食物。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
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
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
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
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
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
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
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
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
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
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
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
之后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
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
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
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
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
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
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
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
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
就应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
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
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
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
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
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俗语有"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
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
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
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
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
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
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
"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
《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
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
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
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
姓tongyi 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学生日记200字 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
颇为搞笑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
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
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
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
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
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
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
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
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
乱了套,原先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
咐,此刻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
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
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最后想
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
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
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
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
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
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
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
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明白你们在闹分家,
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
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
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
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
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
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明白后,一
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
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
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
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状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
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
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构成了腊
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
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
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春联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
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
发展到这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
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
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
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
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
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
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
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
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
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
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
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
陵(此刻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
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务必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
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
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
风尚。刘仲萌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
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
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
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
联的风俗。
年画
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
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
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年
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
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
展。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资料已不仅仅限
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
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
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完美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
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构成了我国年
画的三大流派。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
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
珠四位古代美人。但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
《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
俗迎娶新娘的搞笑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
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
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
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民间流
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放一
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以祈
求来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
"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即源于
此。因此,年画《老鼠娶亲》个性能引起孩子们的共
鸣。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
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
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
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
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
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
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
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
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能够借此机会向父
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
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
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
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
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
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
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
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
的乐章。
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
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
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
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
无。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
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
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
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
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
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
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
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
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
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
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
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
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
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
点。古代,过年喝酒,十分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此
刻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
"、"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酒"、"屠苏酒"
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
苏酒。但是屠苏酒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又是用什么制
作的?从来传说不一。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
房尾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
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
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
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
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
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
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能够预防瘟疫。
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
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
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
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
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
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宋朝文学家苏辙的
《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
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好
处,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
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
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
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
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
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
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
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
仍不衰。这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
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古风图片素材 习俗仍然存在。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
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绿色贸易壁垒 年习惯
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
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
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
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
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
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
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
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貌的
"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
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向流传
到这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
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
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
年。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
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
的人家一向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
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
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完美期望之意。古人在
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
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
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
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
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用心好处。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
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搞笑的故事:相
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钦佩 ,人们叫
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
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
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
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
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
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
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
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
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
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
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
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
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明白年兽怕红、怕
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
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
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
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
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
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但是有的地
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
,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之后传到天上的紫微星
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
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
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
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
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齐,茶点瓜果放满一
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
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
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
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
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
",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
"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
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
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
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
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
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
的高潮。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07:53: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1836043083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民间习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民间习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