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教版)十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
第二章设计表达
第一节设计图形的表达方法
奉贤区齐贤学校郝玉梅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透视图的种类和特点的分析与比较;二是对轴测图绘制
方法的探究与绘图实践;三是对正投影方法以及视图形成原理的探究与分析。
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实践与探究活动为基础,通过尝试用图形表达物体的实践活动,引
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了解几种工程设计常用的图形表达方法。
工程技术设计主要采用轴测投影和正投影的方法,所以本设计的重点一是学习正等测投影
图的绘制技术,学会用正等轴测图形将头脑中的设计构想具体表达出来。二是建立正投影的概
念,为接下来的三视图学习奠定基础。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1、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与技能。解决方法是从探究既简单易
画又有立体效果的图形表达方法的活动中,感悟正等轴测图的形成原理;在尝试绘制模型的活
动中,体验正等轴测图的绘图方法;在用正等轴测图形将头脑中的设计构想具体表达出来的拓
展实践的活动中,掌握绘图技能积分入户广州条件 ;在对设计图形进行评价交流的活动中,加深图形表达在技术
交流中的作用的认识。2、正投影的概念。解决方法是从探索既真实全面又简单易画的图形表
达方法的活动中,感悟正投影的方法,建立正投影的概念。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正等轴测图绘制技能。突破想念母亲的句子 方法是:加强实际操作,通过尝试实
践、拓展实践的活动提高绘图技能。
本设计通过探究与分析、尝试与体验、实践与拓展、交流与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观察
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比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创新与实践能力。
本节内容建议安排4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设计图样的种类、特点和作用;
(2)初步学会正等测投影图的绘制技术,能用正等测投影图表达简单形体;
(4)理解正投影的概念与重要性;
(5)理解视图的概念与形成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和分析,了解设计的一般表达方式及其特点;
(2)通过对投影知识的了解和对轴测图的观察、分析,总结出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2
(3)从探求简单、合理的表达方法中,理解正投影的概念和三面投影的产生,建立初步
的空间物体与平面图形转换的思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设计表达技术在技术交流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是技术交流的语言,形成对设计
表达技术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在设计表达的实践活动中养成规范、细致、严谨的技术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正等测视图绘制方法与技能
(2)正投影的概念
难点:绘制正等轴测草图表达设计构思。
四、教学器材
各类视图图片、几何模型、多媒体设备、课件
五、教学流程图
第一部分:绪论、透视图
第二部分:轴测投影图
课题
引入
产生
学习
需求
情景2
透视
图片
观察
激发
兴趣
画图
方法
总结
归纳
情景1
1、信息交
流
2、设计图
片展
示
3、提出问
题
分
析
探
究
特点
种类
实践活动
尝试画图
探究
活动
表达方法
绘图
实践
拓展实践
设计并画图
评价交流
总结
情景
问题
图形知识
点
技能体验
画模型正
等轴测图
总结画图方法
3
第三部分:正投影图
六、教学过程
(一)透视图
1、课时建议:1课时
2、准备知识:收集有关设计表达方法的资料。
3、导入:交流自己所知道的设计表达的方法,并列举有关设计实例的图片,然后设问。
设问1:设计为什么需要表达?设计表达的方法有哪些?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了解设计表达是为了交流设计思想,设计常采用图形表达,图形在
传达物体的形状及功能方面比语言更有效。
设问2:通过第一章的学习,设计表达的任务是什么?
启发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知识:设计表达就是画技术图样。为了把设计的产品形象地表达出来,
不管是让别人理解看懂产品,还是了解产品功能,都需要学会绘制和识读各种形式的图样,有的还
要制作出它的模型。理解在设计技术中,图样是一种技术语言,学习设计表达,就是学习技术语言,
学会运用技术语言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
4、非主流的个性签名 透视图片。
这一部分侧重让学生欣赏、感悟.激发兴趣。
(1)放映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图片,引导观察分析图片。
说明:通过收集资料和联系前面所学内容,获得学习设计表达重要性的感性认识,使学
生了解本章的学习任务,了解学会设计表达技术的重要性。通过放映新颖的各种设计图片,
激发学习的兴趣。
情景1
1、图片
2、问题
3、生活
经验
3、
探究
活动1、
实物的中心投影
活动2、
实物的平行投影
分析
比较
正投影方
法
知识拓展
投影特性
情景2
实物模型
三面投影
探究活动
拓展实践
正投影与
正等轴测
综合练习
交流
评价
4
(2)设问:表达效果如何?各有什么特点?
(3)尝试自学资料库材料,画出模型的一点透视图形。
(4)设问,透视图容易画吗?画出的图形和实物比较有什么不同?
从画图实践中很容易得出透视图画法不简便和图形变形,前大后小的结论。
(二)轴测投影图
1、课时建议:2课时
2、导入:
设问:从前面的学习知道了透视图虽然立体感强,但画图不简便且前大后小,能不能找到
一种既有立体感又比较容易画图又前后大小不变的图形表达方法呢?
3、方法探究:师生共同探究表达方法。利用学校投影仪自制平行光源、用木条做正方形框架
模型。探讨如何调整投影角度才能产生立体视觉效果(即同时看到上、前、侧面),同时投影
图又简单易画(投影的长、宽、高三维尺寸等于实物模型的长、宽、高)的表达方法。
也可将形成原理制作成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4、知识探究:师生共同分析投影图形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轴测轴(X、Y、Z)、轴间角(1200)、
轴向伸缩系数(均为1:1)、空间相互平行的直线,其投影仍互相平行。
5、自学:自学资料库材料,了解画图步骤。
6、技能体验:分组合作尝试画模型正等轴测图。可以自由讨论,鼓励同学互相帮助完成任务。
7、总结画图方法、步骤。
说明:透视图具有丰富的立体视觉效果。通过欣赏分析透视图,了解种类和特点,激发
学习图形表达的兴趣。
透视图只要求一般了解,重点是通过尝试绘图发现问题,为下面的正等轴测图学习做铺
垫。从对其画法和特点的分析中引出轴测图的课题。
说明:从探讨表达方法的过程中感悟正等轴测投影的形成原理,从发现知识点的过程
中加深对正等轴测投影图的认识,为下一步的自主尝试实践设台阶。
说明:正等测图是辅助表达设计构思的重要方法。是学习本单元学习的重点。这种技能的
掌握,需建立在了解其形成原理和加强实践练习的基础上。
5
8、拓展实践:1)尝试设计一个书立并画图。
2)或者尝试画出第一章设计的课桌的正等轴测图。
9评价交流:学生使用实物展台展示交流自己的设计图,师生共同评价。
(三)正投影图
1、课时建议:1课时
2、导入:
(1)可以展示较复杂模型的立体图片,设问用我们学过的表达方法能画出来吗?生活中的
物体一般形状都比较复杂,你知道可以用哪些方法可以既方便又准确的表达物体的形状?
(2)第二十四届冬奥会 展示复杂模型的平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种表达方法比较容易,因为它采用了
平面投影的方法。
(3)投影概念的引入:设问:你分别站在早晨八九点钟和中午12点左右的阳光下,请说
说你投在地上的影子有何不同?
3、方法探究:活动1、平面物体的中心投影
活动2:平面物体的平行投影
4、分析比较:通过观察不同光源、不同角度下物体投影形状、大小的变化,整肠生副作用 直观感悟正投影
方法表达物体,方法简便,并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所以正投影的方法得到广泛的运
说明:从解决问题中产生自学画图方法的需求。从实践中自发地合作学习,在自主尝
试的基础上感悟方法、学会技能。
说明:通过拓展设计,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习惯和能力以
及创新能力,也加深图形在技术交流中的作用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好图形技术的兴
趣。
根据学生实际能力,选择较简单的形体进行设计尝试。
通过展示交流,使学生互相学习借鉴,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正等测图的绘制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以上几个环节,使学生积
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获得知识和技能,突破难点也学会“学习”。
说明:正投影法是工程设计表达方法的基础。正投影概念的建立,关系到工程
图形技术学习的成败。
6
用。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投影线、投影面、投影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理解:在实际画图中:正投影就是正对着物体看,投影就是视图、投影面就是图
纸。将正对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画出来就得到了视图。
5、知识拓展: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用平行光源和实物(教具)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真实性—当空间平面与投影面平行时,其投影反映实性。
积聚性—当空间平面与投影面垂直时,其投影积聚为一直线。
类似性—当空间平面与投影面倾斜时,其投影成为缩小的类似性。
6、三面投影的探究:
(1)用几个相似的实物模型进行投影,(如几个直径相同的球、圆柱、圆锥)启发引导发
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三面投影的概念:为了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通常采用
三个相互垂直相交的投影面(正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侧投影面W)建立一个三投影面体
系,再用正投影法将物体(所有面)同时向三投影面投影形成图形。
(2)将教室三个面比喻为三个投影面,得出正面、侧面、水平面。
(3)放实物模型(可以是长方体)的三面投影图片,分析感知三个视图。
7、拓展实践:正投影与正等轴测综合练习:
根据一面视图想象其空间形状,构思其它形体,并要求从上面看的形状保持不变,尝试画
出轴测图。(教师可做提示、示范。第2题仅做参考,圆的轴测图画法可只要求徒手画成椭圆
形状就可以了)。
1)、2)、
说明:从学生感受到的日常生活的自然现象的经验出发,并利用实物演示的方法,用搭积
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建构(正)投影的方法、原理、概念和基本特性,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轻松
自然而印象深刻。
实物演示是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通过直观的、几种投影方法的比较,在理解的
基础上,建立正投影的概念。
也可将探究过程做成动画演示,宝山教育网上有投元宵节不放假吗 影过程动画可下载。
补充拓展的目的是因为后续画图和读图都要用到投影特性的知识。
7
8、交流评价。
七、参考资料
1、(设计在线)2、演示动画轴测图3、透视图片
4、分组画出模型的轴测图
5、正投影图片
6、三面投影
本节课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图形表达方法,内容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在前一内
容学习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和局限性,主动探索更有利的表达方法,
引入新的学习内容。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设计了开放性拓展练习题,锻炼实际运
用能力。力图通过该练习达到既巩固正等测绘制技术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说明:通过实物投影演示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三面投影的概念,为
下一步三视图的学习奠定基础。
8
轴测图的概念:(1)、选用一个投影面,即轴测投影面。(2)、采用平行投影法。(3)、被
投影的物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在轴测投影面上都能同时直观的反映出来,从而引出
轴测轴、轴间角、轴向系数。
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投影方向)将物体旋转45度,然后将后面再
抬起适当的角度,使物体长、宽、高的三条棱线同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相等。再用正投影法向轴
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06:47: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1796453077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透视图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透视图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