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余录宁波佛画的故乡
自古舶来日本的中国画之中,有一系列的佛教绘画是在宁波地区制作的。这
些佛教绘画通过画家的款记便可明确其制作地为宁波,有些作品冠上的是“四
明”、“明州”、“庆元村”等此类简略的落款,还有作品则是记有诸如“车桥”、
“石板巷”之类的详细地名。渡边一氏曾注意到这点,在检索过宁波的宋代方志
后发现,确有车桥和石板巷等地名。
去年仲秋,笔者作为中国绘画访华团的一员踏上了探访宁波市的旅程,得知
车桥街、石板巷等地名一直延续至今后,毅然决定去一窥庐山真面目。归国后,
笔者研究对照方志发现,一直传用至今的车桥街和石板巷就是金大受和陆信忠作
品中所记的地名。下文中,笔者将会对此进行考究和论证。
在宁波佛画之中,款记里详细记明画家制作地的作品,有如下三例。
一、大宋明州车桥西金大受笔
二、大宋明州车桥西金处士家画
三、庆元府车桥石板巷陆信忠笔
在论述车桥、石板巷之前,有必要对明州和庆元府进行浅层的讲解。毋庸多
言,这两个地名是不同的时代对同一地方不同的称呼。根据历代方志的沿革表,
简单说来便是:这一地方自古就被称为“越、鄞、会稽郡”等,唐朝开元二十六
年(公元738年)被诏敕命名为“明州”,此后,在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
被改为庆元府、元朝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被改为庆元路,直到明初洪武
十四年(公元1381年)才正式更名为宁波府,这一称呼一直为后代王朝所沿用。
民国初年废血站管理办法 府立县,更为“鄞县”,现在的“宁波市”乃是旧名新用。据此,我
们可以判明上述作品的制作年代。
此外,明州、庆元府、宁波府这一称呼也包含其管辖的几个县在内,地域广
阔,但我们通常所称的明州、庆元府、宁波府却是限定在一个狭小的地界范围内,
即行政机关所在的都城,具体来说就是鄞县城内。杭州、苏州也同理,行政机关
所在的都城的名称并不等同于县的名称。上述款记中所使用的明州、庆元府自然
也只是限定于行政机关所在的都城之内。在本次拙作中所称的宁波就是通常意义
上的宁波城。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同时出现在三个款记中的车桥。
车桥车桥,桥如其名,首先它就是一座桥的名字。在南宋时期,与汴京、杭
州一般,宁波城内以“厢”为行政区划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有东北、东南、
西北、西南四厢。当今宁波城内东西走向的中山路与南北走向的解放路交汇分割
而成的四个区划,与南宋时期的四厢范围基本一致邮政网络培训学院 。南宋宝庆《四明志》的第四
卷——桥梁——东南厢这一节中记载道:车桥,灵桥门西距府四里四十五步。曾
有数量众多的河川在宁波城内纵横交错,只不过到如今大部分的河流都已经被掩
埋了。岳庙西河便是其中的一条,车桥也就是横跨于岳庙西河之上的一座桥。历
代的方志仅限于记载“车桥”这一名称,但是大正八年(公元1919年)东亚同
文会编辑的《支那省别全志》第三十卷浙江省卷中刊登了《宁波府城之图》,灵
桥门以西有一条岳庙西河,河川之上有一座车桥,与宝庆志所述完全吻合。不过
根据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所编纂的《鄞县通志》记载,民国十八
年(公元1929年)市政府下令填埋岳庙西河,车桥也被归到通志的《城区废桥
弃录》一栏中。倘若要在当今的地图上寻得车桥的位置,只需从药行街东行至与
车桥街相交之处再稍微往东的位置便是了。
然而,车桥不仅仅是一座桥,它也是一条街道的名称。宝庆《四明志》第三
卷——巷坊——东南厢一节中写道:迪教坊车桥南,绍定元年守胡矩,于火后重
立。所谓坊,指的是城内由围墙为界所圈起来的里巷。宋朝之后虽然“坊”的行
政区划制度垮台,但名称却一直保存着。翻阅宋朝的方志就可以看到许多坊市、
坊巷的章节,并且详细列举了坊名。但是如拙作上述款记一样,坊名与地名并列
记载,因此我们可以得知,这里所称的“坊”不是指街区,而是里巷的别名。另
外,在《四明志》第四卷——叙水一节中,义井十所之一就位于东南厢车桥下南
巷。开庆《四明续志》第七卷——楼店务地一节中,罗列了由楼店务惯例的官有
土地,第一等地名中就出现了“车桥北巷”这一名称。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车
桥是一条街巷的名称,在后代的方志中还出现了“车桥北巷、车桥南巷”的名字,
这两条街巷一直存续到清末的光绪年间。笔者推测,这两个街巷是以岳庙河西上
的车桥为基点,车桥以北的称之为车桥北巷,车桥以南的称之为车桥南巷。这一
观点亦可以通过其他的例子得以确信。民国《鄞县通志》中记有一条街巷名为车
桥街,其旧称还有全家湾、三藩节制、车桥北衕、东殿庙跟等。从《鄞县通志》
所附的地图来看,这个所谓的车桥街指的便是以车桥的旧址为基准向北延伸的街
道,车桥北巷只是车桥街的一部分而已。顺着车桥街南下至药行街交叉之处,街
名又变为了狮子街,《鄞县通志》里记载的旧称还有:狮子衕、白龙王庙衕、车
桥南衕。狮子街的一部分在以前曾属于车桥南巷。如上所述,车桥北巷、车桥南
巷即是以车桥为中心南北延伸的小巷。时至民国年间,奉化江岸一带的城墙被拆
毁,岳庙西河被填埋,随着一系列的土地整改,南巷与其他的巷子一并消失,合
并为扩大化的狮子街;北巷虽然也与其他的街巷合体,但其称呼得到了续用,最
终发展成为了车桥街。附带一说,现在的车桥街继承了民国年间的街貌,北接中
山东路,南接药行街,这南北倾斜延伸五六百米的街段就是车桥街。以上便是对
三个款记中同时出现的“车桥”的沿革解析,它既是一座桥,也是一条街。其实,
不管款记中的车桥指的是一座桥或是一条街,它并不意味着画家的住所就一定紧
挨着“车桥”,而只是指明一个相对具体的地理位置而已。上文中所说的金大受
和金处士是位于车桥的西边,陆信忠正好相反,他没有说明方角位置,而是将石
板巷与车桥并列在一起。那么所谓的“石板巷”又是在哪个位置呢?
在宁波城内,曾有两处名为石板巷的街道。一处位于西北厢,一处位于东南
厢。据史料记载,前者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早。宝庆《四明志》第七卷——叙兵一
节,曾有一个名为“威胜指挥营”的军营驻扎在西北厢石板巷。开庆《四明续志》
第七卷,楼店务地一节中,第三等地名中依次例举了城中西部的东安乡、东部的
武康乡中的官有土地,二者中间都出现了石板巷的名字。据此可明确得知,南宋
时期宁波城内出现了两个名为石板巷的地方,那么就需要对相同的名称加以区
分,嘉靖《宁波府志》第九卷——都鄙——巷这一节当中,将东南方位的石板巷
称为“东石版巷”,将西北方位的石板巷称为“石lizard怎么读 版巷”。此后则一直延续这两个
称呼,历代的方志也如是记载。但是依据民国《鄞县通志》市巷表所写,西北的
石板巷后改名为宝兴巷,东南的石板巷复用旧名“石板巷”,并注明其就是光绪
志中的东石板巷。对照通志所附的地图可以发现,这条“石板巷”巷实为自药行
街南下至君子街之间的一条小胡同。换句话说,这个位置就位于车桥旧址的正西
方。从方位上考虑,毫无疑问,陆信忠款罗中所称的“车桥石板巷”指的就是东
南石板巷,当今的石板巷也一直保持着民国以来的叫法。
那么接下来笔者就来叙述一下石板巷后边的景观吧。自古以来,宁波城北部
是机关公署的密集之地,西南部的月湖是民众聚居的场所,东南部则是商业聚集
区,这种地域分布格局在当今的宁波市也可以寻得一些蛛丝马迹。车桥街的商店
鳞次栉比,南下与药行街交汇地段的商店也比比皆是,自交汇处向西五六十米便
是石板巷。中国现今的道路,路况最宽距离最长的称为“路”,接下来是街,最
末的被称为巷、弄、胡同。石板巷,巷如其名,道幅狭窄,不过两米开外,距离
短小,往南大概六七十米的路程便到了君子街的地域。自药行街往石板巷迈进,
就可以看到左手边的石板庙。依据乾隆《鄞县志》的记载,这个石板庙始建于明
末万历年间,而依据光绪《鄞县志》的记载,石板庙是供奉金木水火土谷六府之
神的。现在石板庙的外表保持着庙宇的风貌,实则变成了一家工厂。这一条小巷
毫无夺人眼球之处,小巷两侧的居民楼的窗户鲜有向着道路打开的,唯有延绵不
断的高耸而冰冷的石垣,唯有永恒的静寂,仿佛与药行街那般的热闹生机是绝缘
的。
我们无需探知南宋时代这条小巷是什么模样,但可以想象的是,陆信忠在这
里有一个画坊,雇佣了伙计,或许还开了店吧。虽然不能断定金大受、金处士款
记中所写的车桥西指的就是石板巷,但他们的画坊应该就在这附近。市川市法华
经寺所藏的十六罗汉屏风上记有“四明贤塘赵璚”的落款。这个“咸塘”与“车
桥”一样,都是岳庙西河上的一座桥(正式名称为:咸塘汇桥),但又不仅仅是
桥名,也是街道名。它们都位于东南厢,咸塘汇桥的位置与车桥相比偏北,咸塘
也多次以街道名字的身份出现在南宋方志之中,现在则是一条逢中切断车桥街,
呈东西走向的街道。除了上述几个详细具体的地名之外,款记中大多只记有“四
明”、“庆元府”之类的笼统性地名。虽然我们只能通过一些记载来探知普悦、张
思训、陆四郎、陆仲渊、林庭珪和周季常的存在,但是枚举同类画匠陆王三郎和
李万七郎之后,我们可以得知,在大致雷同的的时代,有一个职业画师集团活跃
在宁波地区。这一事实又将我们引向另外一个推测,笔者将在最后予以阐明。
唐宋一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和手工业者们逐渐联合起来,形成了
行、团、作等具有商业性质的行会。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店铺都零散分布在城内
各处,但偶尔也会聚集在一处,此时从业者们的职业往往会被命名为街巷的名字。
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屡见不鲜,宁波也出现了纺丝巷、饭行巷、竹行巷、铸冶
巷等巷名。职业画师中间也开始逐渐形成画行、画作等行会,据记载表明,近现
代的画师们都遵守一定的规约,且信奉同一个祖师——吴道子。但宋代和元代的
情况就不得而知了。此外,以画师职业来命名画师们聚居的街巷,这样的例子在
宁波市无从确证的。不过正如上文中所述,画师们的画坊云集在石板巷周边,这
一事实是值得关注的。那么石板巷的称呼是根据上述事实命名的吗?换言之,这
个街巷的名称是否与职业画匠们相关呢?
石板这一巷名并不少见,上文中也曾说到,宁波城内有两处名为石板巷的地
方;而南宋首府杭州则有三处,城内两处,城外一处,位于灵隐寺九里松参道上。
其中能与画师们扯上关系的就只有城墙西门的清波门(俗称暗门)附近的石板巷
了。之所以做出这种推测,是因为南宋宁宗朝的画院画家刘松年就居住在清波门
附近,他又被戏称为“暗门刘”。与画师们有关联的也只有此处了,杭州城的另
外两个石板巷,以及宁儿童成语 波西北厢的石板巷都难以和画师集团扯上关系,应该不是
以他们的名义命名的街巷吧。那么石板究竟为何物呢?一般的坊名都倾向于以古
语或者诗词歌赋等为参考,取有一些富有格调的名称,但街巷的命名却更为浅显
直白,多以街道的标志性建筑、商店或者景观来取名。说到石板,会立刻让人联
想到铺满扁平石板砖的街道,几乎是随处可见的景观。这也恰恰说明了,为什么
名为“石板巷”的街巷如此之多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解释认为,“石板巷”命
名的由来是商铺。民国《鄞县通志》的食货志记载了民国十一年(公元1931年)
宁波城乡各区的商店统计表,表中详细枚举了城内外商店的种类。在城内一栏中
可以看到名为“石板行”的商店,但城外的乡区却找不到任何与石板行相关的商
店。《鄞县通志》中无从查找到有关“石作”的记录,炒莴笋 不过当时全国范围内的“石
作”却是数不胜数的。在这里,“行”或者“作”是同一个意思,都不能作商业
行会的解释,而只能理解为石料铺或者石匠店吧。综上所述,杭州、宁波的“石
板巷”这一名字,究竟是取自景观,还是商铺,亦或其他的理由,笔者无从得知。
然而不管作何解释,这个名称与画师集团应该是没有什么关联的。但是,撇开名
称的由来不谈,许多职业画师的画坊就坐落在石板巷周围是不容变更的事实。而
这个事实又引导出另一个推测——画师们都受竞争原理的支配吧。他们留下的款
记不正是在说“欢迎再次订画。敝店氧氟怎么读 地址记于此处,请君勿忘”吗?这对于远道
而来的日本人而言,难道不是尤其必要的吗?冥冥之中我们也被款记指引着,回
溯百年穿山越水,站在车桥街和石板巷的土地上探寻沉淀了千年的画骨。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05:05: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1735583069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宁波月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宁波月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