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五⼤派别你都知道吗?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元三百年左右,佛教的⼀些观念已经传⼊西藏地区,⽽佛教真正由印度传⼊西藏,是在西元六百年
左右藏王松赞⼲布在位时期。他曾多次派遣⽂⼈学者前往印度学习梵⽂和巴利⽂,其中⼀位名叫【透美桑波札】的学者
创造了现今所使⽤的藏⽂,在西藏历史与对西藏佛教⽂化等各⽅⾯都有很⼤的贡献。
西元⼋世纪中叶,藏王⾚松德贞迎请了印度那烂陀寺精通显密教法的⼤班智达(相当於佛学博⼠)莲花⽣⼤⼠⼊藏弘
法。莲花⽣⼤⼠建⽴了西藏第⼀座佛寺【桑耶寺】,并开始⽤⼝传及⽂字书写的⽅式传授密法,因⽽对藏传佛教有⾮常伟
⼤的贡献。
西元⼗世纪左右,印度的阿底峡尊者⼊藏弘法,主要传授以显教教法为主。在阿底尊者⼊藏弘法高空作业安全协议 前所传的佛法称之为
西元⼗世纪左右,印度金针菇怎么炒 的阿底峡尊者⼊藏弘法,主要传授以显教教法为主。在阿底尊者⼊藏弘法前所传的佛法称之为
【旧派】,藏语为【宁玛派】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在阿底尊者之后所传的佛法称之为【新派】,藏语为【噶当派】,其中包括了【噶举】
和【萨迦】两派。⽽⽇后宗喀巴⼤师将噶当派的承传教法扩⼤解释和发扬⽽建⽴了【格鲁派】。
宁玛派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最古⽼的⼀个派别。“宁玛”藏语意为“古”、“旧’,该派以传承弘扬吐蕃时期译传的旧密咒为主,故称
为“旧”;其法统与吐蕃时期的佛教有直接传承关系,历史渊源早于后弘期出现的其他教派,故称为“古”。通称“旧译密咒
派”。宁玛派僧徒可以分两⼤类:第⼀类称阿巴,专靠念经念咒在社会上活动,不注重学习佛经,也⽆佛教理论。第⼆
类有经典,也有师徒或⽗⼦间传授。我们主要介绍是第⼆类。
严格意义上的宁玛派是11世纪时“⼤素尔”索尔波且释迦迥乃(1002--1O62)、“⼩素尔”索尔穷喜饶扎巴(1014-
1074)、卓浦巴(本名释迦僧格,1074⼀1134)三素尔建⽴寺庙并有较⼤规模的活动时才形成的。到16、17世纪才有
较具规模的寺院,后来在第五世达赖喇嘛⽀持下得到较⼤发展。著名的寺庙有西藏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噶
托、⽵庆等寺。宁玛派14世纪就已传播到不丹、尼泊尔;近代来,印度、⽐利时、希腊、法国、美国等都建有宁玛派寺
庙,并不断出版有关教义著作。
宁玛派的传承主要分经典传承和伏藏传承两部分。14世纪后,经典传承即不见史载,由伏藏传承取⽽代之。伏藏为前弘
期时莲花⽣等密教⾼僧埋藏的密教经典法门,后弘期时发掘出来弘传于世。藏传佛教各宗派都有伏藏,但以宁玛派最为
重视,有南藏、北藏之分,《⼤圆满法》即为该派独有的特殊伏藏法。
宁玛派的教法主要为九乘三部。九乘即声闻、独觉、菩萨等显教三乘,事续、⾏续、瑜伽续等外密三乘,摩诃瑜伽(⼤
瑜伽)、阿鲁瑜伽(随类瑜伽)、阿底瑜伽(最极瑜伽)等内⽆上三乘。其中的阿底瑜伽即“⼤圆满法”。宁玛派最为注
重修习⼼部的⼤圆满法,主张⼈⼼本⾃清净,三⾝圆满,不假造作,本⾃现成,修习的关键仅是消业净习,即可契证本
性,圆满佛事。
宁玛巴特有的护法圣众,主要由三根本护法:⼀发佛母(雅松妈挨嘎札及)、具善⾦刚(汤⾦多杰列巴)、⼤遍⼊天
(惹呼拉),以及吉祥玛哈嘎啦饮⾎胜王(⾠波雷滇),四臂⼤⿊天(那波千波恰习巴),具善玛宁(贡波玛宁玛哈嘎
啦)六臂玛哈嘎啦(突亲察波恰习巴),财宝天王(给亲那孟突塞),⼫林守护邬摩母(星就突⽵妈摩)、⼤⾃在天
(拉千旺久千波)等智慧护法所带领的誓⾔眷属。
修持密法者若能得到,根本护法圣众的灌顶并供修,在持戒精进的修持道路上,能逐渐消除障碍,驱吉避凶,降伏⼀切
内外魔难,消除⼀切逆缘,善转⼀切顺遂如意,⼼想事成。
萨迦派
萨迦派中的“萨迦”藏语意为灰⽩⾊的⼟地。因北宋熙宁六年(1073)昆衮却杰波(1034⼀1102年)在后藏萨迦县萨迦
寺弘法,故名。萨迦派有⾎统、法统两⽀传承。元代以后,萨迦派内⼜出现俄尔、贡噶、察尔三个⽀派。此外,萨迦派
的重要寺院还有四川德格的贡钦寺,青海⽟树的结古寺、称多县的⽰藏寺,西藏林周的那烂陀寺,今锡⾦境内的结蔡寺
等。
萨迦派采⽤款⽒家族世代相传的传承⽅法。代表⼈物有萨迦五祖。初祖贡噶宁波(1102⼀1158)、⼆祖索南孜摩
(1142⼀1182)、三祖扎巴坚赞(1147⼀1216)、四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182⼀1251)、五祖⼋思巴洛追坚赞
(1235⼀1280,萨迦班智达侄⼦)。1244年,萨迦班智达应蒙古皇⼦阔端邀请赴凉州会谈,为元朝统⼀西藏作出了重
要贡献。后来,⼋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国师、帝师,领总制院事,管理西藏地⽅政教事务。1267年西藏建⽴萨迦派
政教合⼀地⽅政权,在元中央王朝的⽀持下,萨迦派势⼒⼤增,其寺院及势⼒波及到康区和安多各地,对元朝皇室亦有
重⼤影响。与此同时,萨迦派内部的⽭盾亦逐渐发展,1324萨迦寺分成细脱、仁钦岗、拉康、都却四个拉章,各领属
民、⼟地。1351年,萨迦派在西藏的掌权地位被帕⽵噶举派的⼤司徒绛曲坚赞取代,萨迦势⼒⽇渐衰落。明成祖时,封
萨迦⾸领为⼤乘法王,萨迦派仅保有萨迦附近⼀⼩⽚领地,其⾸领称萨迦法王。明朝中期,其他三个拉章传承断绝,都
却拉章则再分为彭措颇章和卓玛颇章两房,延续⾄今,萨迦法王由两房的长⼦轮流担任。现今的萨迦法王在美国居住。
萨迦派在显教⽅⾯注重经论的翻译及辩经。显宗⽅⾯有两个传承,⼀个倡导唯识见,传授法相学;⼀个主张诸法性空,
传教中观应成学说。密教⽅⾯有萨迦⼗三⾦法(《⼗三种不越外围之⾦法》),“道果法”是最独特的教法。“道果”法认
为,修习湿毒清胶囊的作用 佛法有三个层次。第⼀个层次是舍去“⾮福”(“恶业”、做坏事)。专⼼于⾏善,来⽣即可投⽣三善趣之中。第⼆
层次是断灭“我执”(“我执”指执于⼀切有形或⽆形的事物)。“我执”⼀断灭,烦恼苦痛便⽆从⽣起,⼈也可从流转轮回的
痛苦中得以解脱。第三层次便是除去“⼀切见”。⼀切见指“断见”(指⽚⾯解释“宇宙万物皆⾮实有”)和“常见”(指⼀般⼈
的见解)。萨迦派认为,要防⽌“断见”、“常见”,⾛中道,这样才能达到智者的境界。
萨迦特别强调乐空双运之见,认为是⼀切见中最⾼之见,此见是修⽣圆⼆次第、修风脉明点,求见本性光明,现证三
⾝。这颇与噶举派、觉囊派相同,但与宁玛派则异。宁玛派认为最⾼见为⼤圆满,顿悟本元,是全⽆功⽤法门,属⽆上
瑜伽中之阿底瑜伽。⾛⽅便道的路⼦是有功⽤法门,易出偏差,只相当于宁玛派之⿇哈瑜伽和阿鲁瑜伽。
萨迦派对藏族⽂化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元代帝师达玛巴拉在北京召集藏、汉、印度、北庭名僧⽤梵⽂原本对勘藏汉⽂佛
教⼤藏经典,历时3年撰成《⾄元法宝勘同总录》。这为《藏⽂⼤藏经》的编定和刻印打下了基础。萨迦寺⾄今仍是藏
传佛教中藏书最为丰富的⼀座寺院。
(萨迦五祖)
噶举派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派最多的教派。“噶举”,藏语意为“⼝授传承”,谓其传承⾦刚持佛亲⼝所授密咒教义。创⽴者先后有
两⼈。⼀是琼布朗觉巴,⼀是玛尔巴译师。这⼀派⽀系众多,有达波噶举和⾹巴噶举两⼤传承。达波噶举系统的创始⼈
是达波拉结(岗波巴),但渊源却可以追溯到玛尔巴、⽶拉⽇巴师徒。达波拉结是⽶拉⽇巴的上⾸弟⼦之⼀,1121年在
达布建冈布寺,收徒传法。他融汇噶当派的《道次第》和⽶拉的《⼤⼿印》教授,写成《道次第解脱庄严论》,逐渐形
成独特的风规,⽽成“达布噶举派”。后来,达波拉结的众多门徒发展出更多的⽀系,通常有“四系⼋⽀”之称,遍布于藏区
等地,⾄今未衰。达波噶举中的帕⽵噶举、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元、明两朝册封,相继执掌西藏地⽅政权。格鲁派兴起
后,噶举派中仅有⽌贡、噶玛、达隆、主巴四⽀系保有⼀定势⼒。⾹巴噶举系统的创始⼈是琼波南交巴,故也称琼布噶
举。因琼波南交巴作文翻译 在后藏的⾹地区⼴建寺庙,传法讲道,故称“⾹巴噶举派”。
噶举派主要寺院有西藏墨⽵⼯卡的⽌贡寺、四川德格的⼋邦寺等。
噶举派主要学说是⽉称派中观见,重密宗,采取⼝⽿相传的传授⽅法,曾融合噶当派教义。修习上,噶举派注重修⾝,
主修⼤⼿印法。⼤⼿印有显密之分。显教⼤⼿印为修⼼法门,修的是空性⼤⼿印,它要求修⾏者⼼住⼀境,不分别善恶
美丑,以得禅定。密教⼤⼿印为修⾝法门,密宗⼤⼿印则以空乐双运为道,分实住⼤⼿印、空乐⼤⼿印和光明⼤⼿印
等。⼤⼿印修⾝的⽅法有四种,最主要的⽬的是通过对⼈体呼吸、脉、明点(⼼)的修炼,⽽达到⼀种最⾼境界。
格鲁派
格鲁派(dge-lugs-pa)中的“格鲁”⼀词汉语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僧⼈应严守戒律。⼜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噶当
派,故称新噶当派。格鲁派既具有鲜明的特点,⼜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因⽽很快后来居上,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派别之
⼀。
该派奉宗喀巴⼤师(1357⼀1419)为祖师。宗喀巴于1402年和1406分别年写成《菩提道次第⼴论》和《密宗道次第⼴
论》,为创⽴格鲁派奠定了理论基础。1409年正⽉,宗喀巴在拉萨⼤昭寺⾸次举⾏祈愿⼤法会,同年⼜在拉萨东北兴建
⽢丹寺,并⾃任住持,这是格鲁派正式形成的标志。后来,该派势⼒逐步扩⼤,修建了以哲蚌寺、⾊拉寺、扎什伦布寺
等为代表的寺院。活佛转世制度的采⽤是格鲁派⾛向兴盛的转折点。清代格鲁派什么斑斓 形成达赖、班禅、章嘉活佛(内蒙
古)、哲布尊丹巴(外蒙古)四⼤活佛转世系统。清代以来,格鲁派寺院有了很⼤发展,除拉萨三⼤寺外,扎什伦布
寺、昌都寺,青海塔尔寺、隆务寺、佑宁寺,⽢肃拉⼘楞寺、卓尼寺,四川格尔底寺、⽢孜寺,云南中甸的格丹松赞林
寺,北京雍和宫等也都是格鲁派的著名⼤寺院。
格鲁派的佛教理论继承阿底夏所传的龙树的中观应成派思想,主张缘起性空。所谓缘起,即待缘⽽起,也就是说⼀切法
的产⽣均有原因;性空则是⾃性空的略写,⼀切法均⽆⾃性,从缘⽽起,这便是缘起性空。修⾏上采取“⽌观双运”的修
⾏⽅法,⽌观兼重,即主张⽌往修、观察修两种轮次修习。格鲁派认为,修⽌就是把⼼安住于⼀境,如果得到轻责任感英语 安之
感,即是⽌的本体;修观就是通过思维⽽得到轻安之感,此为观的本体。修习应⽌观相互配合,由⽌到观,由观到⽌,
⽽达涅槃。格鲁派认为戒律为佛教之本,因此重视⼀切微细教法,要僧⼈以⾝作则,依律⽽⾏。在显密两宗的关系上,
格鲁派则强调先显后密的修习次第和显密兼修的⽅法。
格鲁派寺院组织严密。较⼤的寺院⼀般分寺院、札仓、康村三级,⽽且各有管理组织,执事⼈员实⾏任期制,各司其
责,重要事务则会商决定。学经制度健全。有系统的佛教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规定显密并重,先显后密,注重戒、
定、慧三学并习的学经程序。同时格鲁派寺院还重视⽂法、修辞、⼯巧、医药、历算等学科,对藏族思想⽂化的发展起
过重要的作⽤。
噶当派
噶,藏语指佛语;当,指教授。噶当,意为将佛的⼀切语⾔和三藏教义,都摄在该派始祖阿底峡所传的“三⼠道”次第教
授之中,并据以修⾏。
噶当派由于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因⽽对藏传佛教其它各派都有相遇作文600字 重⼤影响。噶举派、萨迦派的⼀些重要僧⼈都曾向
噶当派学习。格鲁派是直接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建⽴的,有“新噶当派”之称。此外,藏传佛教中⼀切⼤论的讲说,也都导
源于噶当派。该派著名的⼤、⼩俄师——俄勒必喜饶和俄罗丹喜饶所传的因明,在藏传佛教史上被称为“新因明”。噶当
派的桑浦寺,在⼤⼩、⼩俄师之后,⼀直到公元15世纪都是西藏讲授因明等五部⼤论的重要据点,为藏传佛教的学术发
展起过重要作⽤。公元⼗五世纪黄教(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原来属于
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步成了格鲁派的寺院。从⽽噶当派也就不再单独地存在于西藏社会中了。
结语
藏传佛教是藏族⼈们精神⽂化的主体和核⼼,对藏族社会及⽣活产⽣了重要的影响。从藏族⼈们的⽇常⾐、⾷、住、⾏、
婚嫁丧葬以及语⾔⽂字、医药医学、法律制度、天⽂历法、节⽇等⽅⾯,分析藏传佛教对西藏社会及⽣活的巨⼤影响和深
刻意义,揭⽰藏民族⽂化的多样性及藏族社会及⽣活的特点。
千百年来,藏传佛教作为藏族⽂化的核⼼,深刻影响了藏族社会及⽣活的⽅⽅⾯⾯。时⾄今⽇,这些影响⼤多数已经成
为藏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化的特⾊与魅⼒所在。另⼀⽅⾯,藏传佛教对藏族⼈们的社会⽣活也有消极的⼀
⾯,集中表现在相对萎靡的避世思想⽅⾯。理应给予正确的、适当的引导,相信藏族⼈们的社会⽣活将会更具特⾊,更
加和谐。
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04:28: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1712903065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萨迦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萨迦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