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1
《资治通鉴》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历时19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至今为
止我国最大的一般编年史,贯古通今,全书294卷,上起周威烈王姬午前403年,
下迄周朝显得959年,包含了1362年的历史文学,约300万字。泱泱华夏千年历
史,史书之长历任王储不可能读得完,所以司马光将历时中的经验总结编纂进献
给皇帝,公其借鉴。以分析历史角度讲述历代贤君明主治国待臣之道,言简意深。
书中精湛之处比比皆是,让人拍案叫绝。
借古讽今,借故说今将历史事件作为实例向君王讲述治国之道,例如楚汉之
争,网,作为象棋的起源,从而为千秋百代提供了治国平天下的战略倚策。刘邦
项羽的斗智斗勇,张良韩信的英勇谋略。《通鉴》中记录刘邦虽少,人物的丰满度
足以令读者明确。对比手法的运用更是锦上添花。刘邦为人的豁达易交;更反映了
项羽的多疑,优柔寡断,他的心胸狭隘直接导致了他的败北。《资治通鉴》中详细
的描述了垓下之战,项羽战败之后并未轻言放弃,反而镇定自若,一改原先的‘多
猜忌,偏听偏信’,充分地表达了英雄末路之时的悲壮景象,当然这种折回之笔在
《通鉴》中经常见到。在楚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到刘邦与韩信、彭越等
大将之间的君臣关系出现了丝丝的裂痕,这也最后导致了,六十的英文 飞鸟尽,良弓藏,狡
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巫蛊之祸,也叫戾太子事件,戾太子原名刘据,汉武帝嫡长子,卫皇后所生,
武帝朝前期,卫家显赫一时,皇后受宠,刘据地位稳定,后因卫家衰败后继乏人,
曾经显赫的卫家光芒渐渐衰退。武帝子嗣原来越多,太子天生性格温纯,和汉武
帝性格大异。武帝晚年遭遇一次朋党之争,自然波及到了卫氏一族与附属国人直
接的正面冲突,刘据作为事件的牺牲品,“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
唯陛下宽心慰意,少察所亲,毋患太子之非,亟罢甲兵,无令太子久亡!臣不胜惓
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宫下!”司马光在本章的最后对当朝天子提出劝诫“左
右前后无非正人,出入起居无非正道,然犹有淫放邪僻而陷于祸败者焉”借故解
今的意味不言而喻。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2
《资治通鉴》与《春秋左氏传》在时间上大致承接,都是编年体史书,但《春
秋左氏传》写出的更多是道义。因为在春秋那个时代,即使周王室衰微,在道义
2
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诸侯想要称霸,在实力隋朝历史 雄厚的前提下,还必须顾及周王室
的颜面,打起‘尊王’申请书内容 的旗号,才能使得其他诸侯心服。纵观春秋时代几个有实
力的诸侯,如郑庄公、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和楚庄王等,他们有的“奉天子
以令诸侯”,有的“尊王攘夷”,在外交手段上的拿捏是很有艺术性的,不像战国
那样全凭实力和暴力。虽说“春秋无义战”,但比起战国来说,至少是做足了表面
工作的。所以,读《春秋左氏传》可以发现,我们民族几千年来讲的道德、礼义
和廉耻都可以再里面找到源头,它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影响很深,今天的中国人
处理人际关系的标准,大多还是出自这本书的。《春秋左氏传》通过对道义的表现,
揭露出更深刻的人性。因为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也没有像今天这么
多所谓道德的束缚,人的思想还未被封建统治所禁锢,使得最原生态的人性得以
表现,这也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读完令人掩卷叹息。
春秋的情义浪花流到战国,拍打出另一番的激情澎湃。战国是一个充满激情
而残酷的大争时代,在充满热血和激情地追求自强的同时,血腥和暴力始终充斥
着整个战国。从战争就可以看出,春秋时期战败大多是被俘,而战国时期则全是
大屠杀,一只延续到秦帝国的灭亡。《资治通鉴》便是从韩、赵、魏三家正式立为
诸侯开始的,从一个大分大争的战国时代开始,到另一个大分大争的五代十国结
束,大体来说历经五个统一(秦、汉、晋、隋、唐)、六个分裂(战国、楚汉、三国、
南北朝、隋末、五代十国),每个时代的人物和事件娓娓道来,大气磅礴。《资治
通鉴》所表现的侧重点和《左传》是不同的,它更注重挖掘历史对现在的实用性,
以史鉴今,借鉴历史中的用人之道、管理之道及成功之道,学习其中说话的艺术,
做人的道理,还有对历史趋势的把握等等,这部书中的宝藏取之不尽。
常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卷《资鉴》定乾坤”,这句话不为夸张。一
部《资治通鉴》共二百九十四卷,司马光在其第一卷中所揭示的用人之道与管理
之道,就足够一个管理者在一生中去实践做到。所以,一卷《资治通鉴》已经可
以让人受用一生了。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3
近周来,我阅读了一本名叫《资治通鉴》的书。
我最喜欢文中的朱买臣。因为他虽然家境贫寒,但时时不失读书之心。面对
妻子的骂声,朱买臣不但没有放下书本,反而更坚定了读书的决心。果然,他的
3
埋头苦读没被埋没,后来他成为了会稽的太守。
我最爱其中《李鹰不惧权贵》的故事。因为李鹰明知杀死张朔,他的哥哥张
让便会上奏一的英文怎么写 皇上。但为了还百姓一个清白,张让待审后把张朔斩了头。这事很快
被皇上知道了,在皇上面前李鹰丝毫不惧。本想皇上会辞了他的职,没想到却重
赏了他。其实皇上早就清楚事件的真相了。
这本书中,我最敬佩唐朝的裴度。他一生历任要职,三度为相,既能在朝廷
辅佐君主,又能带兵出征,而且尼斯湖水怪之谜的真相 任劳任怨。虽然屡次受到妄臣排挤,让受到朝廷
的信任和重用。他与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刘禹锡有深厚的友谊,和他们之间的诗
酒风流也使这位“身貌不逾中人”的宰相更带了几分书卷气息。
读了这本书史安卓手机连接电脑 书,使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让我饱览了战国到五代十国的历
史,还让我了解了古代政治政坛方面的一些真实的故事。它还记录着王朝是怎样
从繁华到衰败的印痕。这个过程中有智慧,也有阴谋;有勇武,也有残忍;有人性
的挣扎、固守,也有堕落。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4
“历史虚无主义”却是绝对不可取的。要求史书所载百分之百真实可靠,本
来就是不现实的要求。毕竟,史家们正努力地还历史以本来面貌,虽然这是一个
也许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但我相信,史家们所记载的内容,还是有一定的现实
依据的。“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毕竟周公有过大权独揽的经历,毕竟王莽有过礼贤下士的表现,这是谁也抹煞不
了的。至于如果“当初”他们真的“身便死”了,那不是还有“盖棺论定”一说
吗?
“以史为鉴”并不因史书内容有杜撰部分而失去意义——就连完全杜撰的小
说尚且有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何况史实远远多于杜撰的史书呢?
和其他所有史书一样,《资治通鉴》也渗进了许多神话、传说以及作者想当然
地杜撰的内容,但这并无损于它的伟大。读到“嚼碎张巡齿”这一段时,没必要
深究他的牙齿究竟是怎么碎的,他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却深深刻印在我们的脑海。
读到将士们箭尽粮绝,张巡把自己的小妾给将士们分食了的时候,于残忍、冷酷、
血腥的感觉之外,也无法不油然而生对张巡的无限敬意。这样恨敌入骨、坚忍如
狼的张巡,力尽被俘后如果不是大义凛然、慷慨就义,那才是真正不可想象的怪
4
事!至于他的牙齿究竟是怎么碎的,恐怕不会有一丝一毫影响到他近乎神一样不朽
的光芒!
推而广之,史书里其它不够真实的细节描写,并无损于“史鉴”的意义。史
家们在力求真实的同时,难免会留下星星点点的瑕疵。但瑕不掩瑜,绝不可因史
书的不完美,就滑向“历史虚无主义”的深渊。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5
《资治通鉴》,由司马光主编,历经19年才编写成,是一部长达400万字的
史书,共294卷,记载了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
的后周世宗显得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共计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
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
位。
而我阅读的这本少年版《资治通鉴》,浓缩成了400页左右,让我读出了古人
所具有的品质: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守义、执着等,这种种品质,
是我们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
《资治通鉴》通过讲述一些明君贤臣或狡诈小人,揭示了一个个人生道理。
让我记忆犹新的故事有: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以应巨鹿之战,可见其勇猛
决心,一战成名。但他太过自负,鸿门宴没能刺杀刘邦,铸成大败,“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他的乌江自刎,令人惋惜。
个性刚烈的商鞅为达目的常常不择手段,尤其是贯彻新法不遗余力,得罪了
很多个人利益受到新法损害的人,最后以谋反这宗罪在车裂酷刑中结束了他波澜
起伏、轰轰烈烈的一生。
还有满腔热血的豫让,他为了给自己亲如手足的智伯报仇,竟乔装成服苦役北京北京吉他谱
的囚徒混进宫内,潜伏在厕所中刺杀赵襄子,被发现后,他毫无惧色,直言不讳,
却被赵襄子欣看什么电影 赏放了他。第一次失败后,他仍不改决心,用生漆涂满全身,使浑
身皮肤肿烂,毛发脱落,以改变自己容貌,又吞下烧红的木炭,使声音变哑,其
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一日,他在街市乞讨,连妻子都没认出,还给他些许钱
物。终于有一天,他打听到了赵襄子的行踪,便埋伏在赵襄子所要途经的桥下。
谁知他的马匹刚到桥边就惊跳嘶叫,又被发现,便请求赵襄子把他的衣物脱下,
让豫让刺几下。豫让面对他的衣袍,怒目圆瞪,视如仇敌,吼叫着,猛刺三下,
5
便挥剑自刎,血洒桥头了。
《资治通鉴》这本史书,读完后令我感触颇深,回味无穷。也让我懂得了许
多做人的道理。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01:53: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1619973053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资治通鉴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资治通鉴读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