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
电影《八佰》观后感(精选6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1
对于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来说,电影《八佰》演
绎出了另一种我们无法体会的人生,因为大多数人的态度如同
影片中的端午初到四行仓库时一样,抗日救国民族大义是别人
的事情,他没有杀过人,也不想杀人,他想的只是回家,然而
事实却证明了,当战争真的来临时,没有人能够真的置身事
外,毛之不存皮将焉附的道理在这一刻十二生肖年份对照表 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
影片《八佰》讲述的是一段大家都很熟悉的战役,又或者
说它甚至算不上一场战役,这只是身为的他们犹如困兽一
般最后的坚守、支撑,坚守着他们身为的荣耀,支撑这国
人对这场战争的希望。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核心就是“升旗”
的片段,同时也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更有甚者甚至认为这是
导演的一种渲染手段,为了让影片达到悲壮的感觉,可是这部
影片从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是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斗,它从开场
就已经注定了是以悲壮而结束的,如果你以“升旗”为中心点
上下串联来看,升旗前,有的人想逃,河对岸的群众在看,所
有的人都想要远离这个悲壮的舞台,安安静静的当个观众,升
旗之后,逃跑的人不逃了,群众开始应援,大家都开始明白,
第2页共12页
自己必须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士兵们虽然还在被动的防守
着,但是士气、心气却完全提升到了极致。中华民族的崛起,
正是因为有着一群这样不怕牺牲、勇于牺牲的人用自己的血肉
之躯铺就而成的,同样坐在影院的我们也不是看客,因为只有
我们把我们心中的旗升起来,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不倒。
近代的中国是一个苦难的时代,但是中国人民没有屈服,
而是奋起抗争,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勇气展现出
了我们不畏强暴、敢于横扫一切来犯之敌的气势,我们要铭记
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我们每个人内心中对和
平的坚守,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我们前进的力量。电影《八
佰》观后感2
一河两岸,一边是租界,一边是战场,一边是天堂,一边
是地狱。天堂的人想去地狱,地狱的人想去天堂。人们在面对
战争时产生的恐惧与不安,以及到最后读后感 ,一只只手伸过铁门迎
接枪林弹雨的战士的团结一心。
这部电影不仅为我们带来视觉上震撼,更让我们受到心灵
的洗礼,是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心酸无奈,还是
“一个个士兵排着队,在身上绑满炸弹,纵身跳下用血肉之躯
和敌寇同归于尽的震惊动容,让我们看到在那个年代战争的残
酷无情、的拼死力争、宁死不屈。
第3页共12页
和平时代的我们无法体会到战争时代的残酷。在那样的艰
难岁月里,我们的前辈选择了战斗到底,小人物大英雄,在那
个一无所有的时代仍为国奋战为国献身的烈士,每一个人都选
择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出一份力,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安居乐
业。铭记历史,致敬先烈!电影《八佰》观后感3
电影《八佰》根据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淞沪会战的最后
一役---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这一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八
佰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苏州河北岸,隔岸相望的是繁华的租
界。1937年8月,淞沪战役爆发,中日双方几十万大军拼死
搏斗两个多月,到10月底,国军撤离上海,仅留下一支坚持
最后抵抗的部队,他们是国民党政府军第八十八师二五四团第
一营的全体官兵。掩护大部队撤退后,为保住闸北的最后一块
阵地,他们奉命进入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天四夜,用自己
的血肉之躯拼死抵抗侵略者的炮火,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威震
敌胆,誉满中外,被誉为“八佰壮士”。壮士们重新振奋了因
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他们无畏牺牲、浴血
奋战、宁死不屈的民族气概振奋国人、震惊世界,在民族危亡
的时刻,以己之力保家卫国,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
赞歌。
第4页共12页
影片中最感人的一幕是,当日军企图炸毁仓库墙壁、即将
强行攻入的时刻,机枪连的战士排着队、身上绑满炸药,一个
个喊着自己的名字、喊着“娘,孩儿不能尽孝了!”跳下去与
敌人同归于尽,以肉身捐躯卫国,阻止了敌军的进攻。那些鲜
活的生命、爹娘的孩子,转瞬间就没有了……非常悲壮、震
撼!对岸观战的何香凝等爱国人士和百姓们无不动容、掩面而
泣。
《八佰》全篇的战场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展
现,在家国情怀、民族危难之际,小人物随之成长,以细腻的
心理写实手法层层递进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也
反映着当时各种类型和群体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以一条河作
为天堂和地狱分界的讽刺,呈现出战争年代大多数民众由麻木
转变为全民抗日的内心变化。这部影片中你记住的不是一个
人、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记住的是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
整部影片有多个事件不断地、有层次地烘托宣扬爱国情怀,故
事流畅、细腻,同时也很悲壮。电影的观感带入性很强,仿佛
观众就在经历着这场殊死搏斗。“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
嚣。”“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
忘国耻!
影片中有两处鲜明的对比。一是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炮火
纷飞、残垣断壁,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
第5页共12页
一边是天堂。河的北岸,战士们在殊死与敌军搏斗,明知生之
渺茫,依然坚持早安句子发朋友圈 战斗;河之南岸,租界里的人们无不为战士们
捏着许多汗,捐赠食物火线支援,打退敌人时民心大振、暂时
失利时黯然神伤。有富家子弟冒着子弹冲过桥对面送东西,倒
在血泊中;有知识分子愤慨不已,拿出私藏枪支,向日军开
枪。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大家都拼了。
二是影片结尾出现今天上海的崭新面貌,与昔日破败萧条
的战场形成鲜明对照,是在告诉人们,历史不能忘记,没有八
佰壮士、以及无数为国捐躯、奋战杀敌的勇士们,就没有今天
美好繁荣的生活。和平年代,我们需要被唤醒这种民族精神,
以拳拳之心热爱我们的祖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努力奋斗。
(李霞)电影《八佰》观后感4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
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这就是电
影《八佰》呈现的画面,影片一经上映票房就破亿。众所周
知,《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讲述了史称“八
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
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影片所带来的
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
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
第6页共12页
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
仓库,与租界之间只有一条河的距离,他们孤军奋战4昼夜,
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战争,他们只有400人却对外声称800
人,这正是《八佰》片名的由来。从片名即能感受到,《八
佰》对于为淞沪会战收尾的这场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并没有
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克制,它甚至没有采用史学界惯用的
“八百壮士”一词。“五人为伍,百人为卒”,导演管虎用一
个“佰”字,克制地体现了中国人都懂的中国内涵。
影片一开始从逃兵的视角进入,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开
场。几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
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其实是第一营,为了对外营造仓
库内有一个团的守军的假象,在通讯中用“524团”代替第一
营)。这些人中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
繁华,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也有积极领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
子,“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
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这场特殊战役的洗礼,成为热血写
就的“八佰”。
影片中让笔者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故事,是日本宣称三个小
时让上海沦陷,攻破四行仓库。于是,英国人和日本人打下了
赌,因为租界是英国人的地盘,所以他们有权接受。所有在租
界的中国人总经理助理 ,都跑出家门在围栏边观看这一场战争。童子军们
第7页共12页
正在积极的让人们捐赠食物、钱财、水和药品送到四行仓库
内。很多的士兵都留下了东西寄回家乡,这是一场残忍的战
争。日本人要用飞机重炮等重型武器来突破四行仓库,但是会
避开租界。为什么要避开租界,因为租界里居住有其他国家的
居民,日本明目张胆的侵略中国,别的国家只会看热闹,所以
只有国家变得强大,人民才不会被欺凌。
片中的人物并不是单单纯纯的非黑即白,而是掺杂许许多
多的灰色地带——租界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无意抗战的士
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
的“白”,他们是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
他们的“黑”在于放弃抵抗沉迷于眼前的美好幻景,他们的
“白”在于愿意为八佰壮士捐物资,在于企盼出现一个崭新的
中国。
战争打响了,士兵们在四行仓库的楼顶,升起了国旗。当
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那接
连不断的爆炸声真正炸醒了河对岸愚昧无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
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何香凝的这一句台词被深深
地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
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真正被唤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小细节,那就是日本军官和谢晋元团长的
会面。身骑黑马的日本军官和身骑白驹的谢团长无疑是影片中
第8页共12页
一大冲击波,黑暗和光明、绝望和希望被巧妙地转化成日本军
官的黑马以及八佰壮士的白驹。而当河对岸租界的民众们看到
奔驰的白驹时的兴奋,既是新奇而更多的则是对希望的渴望,
对光明的向往,对中华民族会重新站起来的坚定。
影片最后在废墟中踏出的带着血红色的伤口的白驹,则意
味着中华民族遭受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仍
大步昂扬地向未来驰骋而去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那匹白驹,它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
光,和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一起,重新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
塑起中华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电影《八佰》观后感5
哲人曾说:一个民族愈加经历苦难,愈会变得顽强!
犹记得年少时,历史课本上曾有过这样一段描写:1937
年,苏沪会战最后一役,国民革命军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
抵抗数万强敌四天四夜,歼敌数百,击退日军数次进攻,声震
海内外。
彼时的我,连同一众懵懂的同学,都深深的被这一段简短
的话语所震撼。
我华夏儿郎自果然英勇,列强只能匍匐而行,终步于我方
阵地之前。
转眼三十余载,再看八佰壮士之事迹,除了无以复加的震
撼,更有一份刻骨铭心的悲痛,以及一份无以伦比的沉重。
第9页共12页
一座残破的仓库,被一群铸就成不倒的长城,一条染
血的苏州河,见证了生命在最后时刻的怒吼与不甘。
硝烟弥漫,血肉横飞!故来征战几人回,尚可马革裹尸
还!
明知必死,虽死无悔!我以我血铸长城,生为人杰死鬼
雄!
残酷的画面,我热血沸腾,咬紧了牙关却依然泪流满面。
这是渗入血液的震撼,亦是痛入骨髓的悲痛,但更是压在
了灵魂上的沉重。
先有918,再有卢沟桥,而那些英勇牺牲的将士,更不知
数十天后,便是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再向前,鸦片战争、甲午海战……
生灵涂炭、国破家亡!这是百年浩劫,这是亡国灭种!
我不禁想问,这一场浩劫,为何要降临我泱泱华夏?这一
群虎狼,为何偏要分食我炎黄子孙之血肉?
伟人曾说:落后就要挨打!
曾经创造了强汉盛唐的我们,曾经万国来朝屹立世界中央
的我们,只是一次沉睡,便被污为“东亚病夫”,便成了列强
分食的蛋糕。
第10页共12页
这一场浩劫,用亿万同胞的鲜血将我们从沉睡中泼醒,这
一场苦难,似烧红的烙铁烙印在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灵魂之
上。
然而,就在当下,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有人觉得,劫难已在昨日,国耻恍如隔世,该到了放松的
时候,该到了享乐的时候。
我想说,劫难虽过,国耻犹在,列强亡世界勤俭日 我之心不死,民族
振兴之路犹长。
在这民族振兴的关键时刻,忘记苦难,忘记国耻,忘记初
心,贪图享乐,只会再一次被列强超越,再一次万劫不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华夏山河埋英骨,烈日青天照我心!
那些逝去的先辈,那些远去的英烈,他们在最后时刻的呐
喊,要让列强滚出去,要让谁都不能小看中国人,要让家中的
亲人再不收到欺辱,归结起来,便是要让中华民族振兴富强,
要让中华人民新福安康。
而我们,唯有铭记那一份沉重的苦难,深知当今的幸福乃
是先辈英烈的鲜血造就,唯有不忘传承至今的初心,牢记人民
幸福民族振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才能无愧先烈,无愧后
人。
第11页共12页
看着屏幕最后那一个个英烈的简介,回想着他们在炮火中
的英勇与悲壮,我的心中虽沉重,身体却更加充满力量,我再
一次深刻的感受到:
中华民族,历经风雨,在风雨中洗礼!华夏儿女,饱受苦
难,在苦难中成长!
只要铭记苦难,不忘初心!
终能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电影《八佰》观后感6
在国庆前夕,我在单位的组织下观看了电影《八佰》。
《八佰》的故事是描写淞沪会战末期,国民党88师524团的
一个加强营420人留守苏州河畔四行仓库、狙击日军的故事。
为壮声势,对外号称800人。
电影很长,感人的地方也很多,似乎数都数不清,观影过
程中口罩已经被我的泪水打湿。电影中有两个片段让我久久无
法释怀。
舍身取义
日军开始拼命挖四行仓库墙洞,企图安装炸药。在这千钧
一发之际,年仅21岁的陈树生直接抱着炸弹从楼上义无反顾
地跳下去,给母亲留下“舍身取义,儿所愿也”八个字。而其
他战士不但没被敌军的枪炮吓倒,而是一个个绑好炸药,排着
队,依次报出自己的名字、籍贯,毫不犹豫。战士们逐个跳下
去,用自爆来阻止敌军攻击,无人畏惧。而仅仅一河之隔,如
第12页共12页
天堂般的租界,老百姓望着对岸如地狱般的残忍恐怖的战场,
咬牙切齿着,义愤填膺。
保护旗帜
尽管知道升起军旗会遭到敌人更猛烈的攻击,坚守会更加
困难,但大家还是四大洋的位置 义无反顾地升旗。日军飞机低空俯冲,子弹
射在一根根支架上,眼看旗帜就要倒下,将士们不畏牺牲,把
肉体之躯暴露在敌人强悍的军机下,用自己的双手顽强地支撑
着,将满乡下风景作文 是弹孔的旗帜高高地扬在了四行仓库的楼顶。正是因
为壮士们迸发出的超强信念、无惧无畏的精神和前赴后继的决
心,才让敌机大减嚣张气焰而撤去。即便牺牲惨重,输了性
命,却激起无数国人的爱国热情。
电影播完了,故事讲完了,但它给我的震撼已无法描述,
它会永远保存在我的记忆中,滋润着,荡涤着我心灵。致敬战
士!也致敬当年的爱国者!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21:57: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1478563034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八百电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八百电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