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A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1.√2.√3.4.√5.6.√
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一、单选题
1.D2.C3.B4.A5.C6.D7.B8.D9.D10.B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1.2.3.√4.5.√6.√7.8.√
四、实践练习题
实践练习1
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最近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资料如下:
年份产量(千台)产品成本(万元)
200660500
200755470
200850460
200965510
201070550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460=a+50b
550=a+70b,故b=(550-460)(70-50)=4.5;a=460-50运动英文单词 4.5=235
则Y=235+4.5X
(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年度产销量X
i
(千台)总成本Y
i
(万元)
X
i
Y
i
X
i
2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60
55
50
65
70
500
475
450
520
550
30000
26125
22500
33800
38500
3600
3025
2500
4225
4900
合计n=5
∑X
i
=300∑Y
i
=2495∑X
i
Y
i
=150925∑X
i
2=18250
b=(5150925-3002495)(518250-300300)=4.9
a=(2495-4.9300)5=205(万元)
则Y=205+4.9X
实践练习2
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
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西南交通大学录取分数线 性销售管
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
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变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
(2)期间费用=4000+(4600+1000)=7400元
(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
(4)边际贡献=40600-(22600+4600)=8400元
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
完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
(2)期间费用=4600+1000=3400元
(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
(4)营业利润=(40600-15600)-3400=5000元
实践练习3
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000件和24000件,销售量
分别为20000件和30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产品单价为15元/件,单位变动
生产成本为5元/件;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
定性的,每年发生额为25000元。
要求: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营业利
润。
实践练习4
已知: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售价为1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固定性
制造费用总额为20000元,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元/件,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000
元,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最近三年的产销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资料单位:件
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期初存货量002000
本期生产量5
本期销售量5
期末存货量020001000
要求:(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2)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3)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初存货成本;
(4)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各年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
解:(1)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变动成本法4元4元4元
完全成本法4+20000/5000=8元4+20000/8000=6.5元4+20000/4000=9元
(2)期末存货成本
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变动成本法0元42000=8000元41000=4000元
完全成本法0元82000=16000元91000=9000元
(3)初存货成本:
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变动成本法0元0元42000=8000元
完全成本法0元0元82000=16000元
(4)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单位:元
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销售收入500
变动成本
其中:生产性
非生产性
25000
20000
5000
30000
24000
6000
25000
20000
5000
贡献边际250
固定成本
其中:生产性
非生产性
24000
20000
4000
24000
20000
4000
24000
20000
4000
营业净利润1
完全成本法:传统式利润表单位:元
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销售收入500
销售成本4000060006.5
=39000
20006.5+30009=40000
销售毛利100
期间费用5000+4000=9
营业净利润1
实践练习5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2007年和2008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项目2007年2008年
销售收入(元)
10001500
产量(吨)
300200
年初产成品存货数量(吨)
0100
年末产成品存货数量(吨)
1000
固定生产成本(元)
600600
销售和管理费用(全部固定)
150150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元)
1.81.8
要求:
(1)用完全成本法为该公司编制这两年的比较利润表,并说明为什么销售增加50%,
营业净利反而大为减少。
(2)用变动成本法根据相同的资料编制比较利润表,并将它同(1)中的比较利润表进
行对比,指出哪一种成本法比较重视生产,哪一种比较重视销售。
解:(1)完全成本法:2007年单位生产成本=1.8+600300=3.8
2008年单位生产成本=1.8+600200=4.8
传统式利润表单位:元
项目2007年2008年
销售收入
10001500
销售成本2003.8=7601003.8+2004.8=1340
销售毛利240160
期间费用150150
营业净利润9010
2008年虽然销售增加50%,但由于2008年产量只有200吨,比2007年产量少100吨
导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为4.8元/吨,比2007年增加1元/吨,从而使利润比按2007年单位
成本计算的利润少200元,这是营业净利反而大为减少的根源。
(2)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单位:元
项目2007年2008年
销售收入
10001500
变动成本
其中:生产性
2001.8=360
360
3001.8=540
540
贡献边际640960
固定成本
其中:生产性
非生产性
750
600
150
750
600
150
营业净利润-110210
完全成本法下营业净利的多少与产量相关,而变动成本法下营业净利的多少与销量相
关,故完全成本法更重视生产,而变动成本法更重视销售。
实践练习6——成本分解案例
某化工厂是一家大型企业。该厂在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的过程中,从厂长到车间领
导和生产工人都非常关心生产业绩。过去,往往要到月底才能知道月度的生产情况,这显然
不能及时掌握生产信息,特别是成本和利润两大指标。如果心中无数,便不能及时地在生产
过程的各阶段进行控制和调整。该厂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量本利分析的方法来预测产品
的成本和利润。
首先以主要生产环氧丙锭和丙乙醇产品的五车间为试点。按成本与产量变动的依存关
系,把工资费用、附加费、折旧费和大修理费等列作固定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把原
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其他要素作为变动成本(约占成本的65%),同时把水电费、蒸汽
费、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除折旧以外)列作半变动成本,因为这些费用与产量无直接比例
关系,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约占总成本的25%)。
按照1—5月的资料,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和产量如下表所示。
月份
总成本
(万元)
变动成本
(万元)
固定成本
(万元)
半变动成本
(万元)
产量
(吨)
158.63336.3635.9416.33430.48
257.76436.4545.9715.34428.49
355.74436.4545.9813.43411.20
463.31940.1896.2116.92474.33
561.65640.0166.5415.19462.17
合计
297.116189.47630.6477.212206.67
1—5月半变动成本组成如下表所示。
月份修理(元)
扣下脚
(元)
动力(元)水费(元)
管理费用
(元)
制造费用
(元)
合计
(万元)
133179.51-15926.7585560.8219837..2816.33
226286.10-15502.5586292.6225879.73249378571.9515.34
38169.31-2682.7580600.7116221.1.6313.43
412540.31-5803.4581802.8026936..3916.92
533782.25-26372.583869.4524962..8815.19
会计人员用高低点法对半变动成本进行分解,结果是:单位变动成本为0.0553万元.固
定成本为-9.31万元。
固定成本是负数,显然是不对的。用回归分析法求解,单位变动成本为0.032l万元,
固定成本为1.28万元。
经验算发现,1-5月固定成本与预计数l.28万元相差很远(1月:1万元;2月:1.585
万元;3月:0.230万元;4月:1.694万元;5月:0.354元)。
会计人员感到很困惑,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
本?
解:管理费用与产量变动无太多关联性,应将其作为固定成本处理从半变动成本中调整
出来。
1—5月调整后的半变动成本组成如下表所示:
月
份
修理(元)
扣下脚
(元)
动力(元)水费(元)
制造费用
(元)
合计
(万元)
133179.51-15926.7585560.8219837.164995.2812.762
226286.10-15502.5586292.6225879.738571.9512.8463
38169.31-2682.7580600.7116221.105394.6310.7701
412540.31-5803.4581802.8026936.175943.3912.1385
533782.25-26372.583869.4524962.005423.8812.1666
调整后1-5月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和产量如下表所示:
月份
总成本
(万元)
变动成本
(万元)
固定成本
(万元)
半变动成本
(万元)
产量
(吨)
158.63336.3639.50812.762430.48
257.76436.4548.463712.8463428.49
355.74436.4548.639910.7701411.20
463.31940.18910.991512.1385474.33
561.65640.0169.563412.1666462.17
合计
297.116189.47647.166560.68352206.67
(1)采用高低点法分解半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121385-107701)(474.33-411.2)=1368463.13=216.7591(元/吨)
固定成本=107701-216.7591411.2=18569.66(元)
(2)回归直线法分解变动成本:
月份产量X
i
(吨)总成本Y
i
(万元)
X
i
Y
i
X
i
2
1
2
3
4
5
430.48
428.49
411.2
474.33
462.17
12.762
12.8463
10.7701
12.1385
12.1666
5493.7858
5504.5111
4428.6651
5757.6547
5623.0375
185313.03
183603.68
169085.44
224988.949
213601.109
合计n=5
∑X
i
=2206.67∑Y
i
=60.6835∑X
i
Y
i
=26807.6542∑X
i
2=976592.208
依以上表格数据建立如下方程组:
60.6835=5a+2206.67b
26807.6542=2206.67a+976592.208b
解以上方程组:
单位变动成本b=95.67(元/吨)
固定成本a=79145(元)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C4.C5.A6.B7.B8.A9.C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3.ABC4.AB5.AB
6.ABC7.ABC8.AD9.ABC10.AB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实践练习题
实践练习1
已知:甲产品单位售价为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1元,固定成本为450元。
要求:
(1)计算保本点销售量;
(2)若要实现目标利润180元的销售量是多少?
(3)若销售净利润为销售额的20%,计算销售量;
(4)若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增加2元,固定成本减少170元,计算此时的保本点销售
量;
(5)就上列资料,若销售量为200件,计算单价应调整到多少才能实现利润350元。
假定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
解:
(1)保本点销售量=450/(30-21)=50
(2)保利点销售量=(450+180)/(30-21)=70
(3)设销售量为x,则(30-21)x-450=30x;0.2,解得x=150(件)
(4)保本点销售量=280/(30-23)=40
(5)350=(y-21)200-450,y=25元
实践练习2
假定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产品计划年度预计售价为每件20元,单位变动成本
为8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4000元。预计销售量为10000件,全年利润为96000元。假
定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销量分别增长40%。
要求:计算利润对各因素变动的敏感系数
解:(1)单价增加40%,则单价=20(1+40%)=28
利润=(28-8)10000-24000=176000元
利润变动的百分比=(176000-96000)/96000=83.33%
单价变动的敏感系数=83.33%/40%=2.08
(2)单价变动成本增加40%,则单位变动成本=8(1+40%)=11.2
利润=(20-11.2)10000-24000=64000元
利润变动的百分比=(64000-96000)/96000=-33.33%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33.33%│/40%=0.83
(3)固定成本增加40%,则固定成本=24000(1+40%)=33600
利润=(20-8)10000-33600=86400元
利润变动的百分比=(86400-96000)/96000=-10%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10%│/40%=0.25
(4)销售量增加40%,则销售量=10000(1+40%)=14000
利润=(20-8)14000-24000=168000元
利润变动的百分比=(168000-96000)/96000=75%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75%/40%=1.875
实践练习3
已知: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销售单价1为什么网络不好 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全月固定成本20
000元,本月销售8000件。
要求:(1)计算盈亏临界点;
(2)计算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
(3)计算税前利润。
解:
(1)盈亏临界点=20000/(10-6)=5000(件)
(2)盈亏临界点作业率=5000/8000=62.5%
安全边际量=8000-5000=3000(件)
安全边际额=300010=30000(元)
安全边际率=1-62.5%=37.5%
(3)税前利润率=37.5%(10-6)/10=15%
税前利润=80001015%=12000(元)
第四章预测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B5.D6.C7.B8.C9.B10.C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1.2.3.√4.√5.
四、实践练习题
实践练习1
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2013年1~12月份的销售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月份1112
销量
(吨)
9
要求:采用平滑指数法(假设2013年12月份销售量预测数为16吨,平滑指数为0.3)预
测2014年1月份销售量。
解:2014年预计销售量=0.719+0.316=18.1(吨)
实践练习2
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最近半年的平均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月份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11200014
21250013
31300012
41400012
51450010
6150009
要求:当7月份产量为500件时,采用加权平均法(采用自然权重)预测7月份产品的
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解:
7月份总成本=(120001+125002+130003+
140004+145005+150006)/(1+2+3+4+5+6)=14023.81
7月份单位成本=(141+132+123+124+105+96)/(1+2+3+4+5+6)=10.86
实践练习3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160元,固定成本400000元,1998
年销售量为10000件。企业按同行业先进的资金利润率预测1999年企业目标利润基数。已
知:资金利润率为20%,预计企业资金占用额为600000元。
要求:(1)测算企业的目标利润基数;
(2)测算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应该采取那些单项措施。
解:
(1)目标利润基数=60000020%=120000(元)
(2)①若实现目标利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价应提高到:
单价=(120000+400000)/10000+160=212(元)
②若黑头是怎么形成的原因 实现目标利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销量应提高到:
销售量=(120000+400000)/(200-160)=13000(件)
③若实现目标利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应下降到:
单位变动成本=200-(120000+400000)/10000=148(元)
④若实现目标利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应下降到:
固定成本=10000(200-160)-120000=280000(元)
实践练习4
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已知本企业销售量为20000件,固定成本为25000
元,利润为10000元,预计下一年销售量为25000件。
要求:预计下期利润额。
解:产品单位边际贡献=(10000+25000)/20000=1.75
下一期利润=1.7525000-25000=18750(元)
实践练习5
某公司2013年销售收入为20000万元,201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
2013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
资产期末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
货币资金1000应付账款1000
应收账款3000应付票据2000
存货6000长期借款9000
固定资产7000实收资本4000
无形资产1000留存收益2000
资产总计18000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计18000
该公司2014年计划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0%,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需新增设备一台,
需要32表扬人的经典语句 0万元资金。据历年财务数据分析,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随销售额同比率增减。
假定该公司2010年的销售净利率可达到10%,净利润的60%分配给投资者。
要求:(1)计算2014年流动资产增加额;
(2)计算2014年流动负债增加额;
(3)计算2014年的留存收益;
(4)预测2014年需要追加筹集的资金量。
解:
(1)2014年流动资产增加额=(1000+3000+6000)/200002000020%=2000(万元)
(2)2014年流动负债增加额=(1000+2000)/200002000020%=600(万元)
(3)2014年的留存收益=20000(1+20%)10%(1-60%)=960(万元)
(4)2014年需要追加筹集的资金量=2000+7000*20%-600-960=1840(万元)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风险型决策方法的是(A)。
A.决策数分析法B.量本利分析法C.成
本无差别点法D.冒险法
2.决策时由于选择最优方案而放弃的次优方案的潜在
利益的是(A)。
A.机会成本B.历史成本C.边际成本
D.共同成本
3.以下属于决策相关成本的是(B)。
A.不可避免成本B.可避免成本C.沉没成本
D.历史成本
4.亏损产品是否转产的决策分析,关键是确定亏损产品
所创造的边际贡献与转产产品所创造
的边际贡献,若前者(C)后者,则转产方案可行。
A.大于B.等于C.小于
D.不确定
5.在短期成本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
原因是买方出价低于(D)。
A.正常价格B.单位产品
成本
C.单位固定成本D.单位变动
成本
6.用差量分析法决策时,判断方案是否可行的标准是
(C)。
A.利润>0B.边际贡献>0C.差量收益>
0D.差量收益<0
7.生产边际贡献的计算,以下正确的是(A)。
A.收入–生产变动成本B.收入–固
定成本
C.收入–生产成本D.收入–变
动成本
8.下列各种混合成本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的是
(C)。
A.半固定成本B.延伸变动成本
C.半变动成本D.阶梯式变动成本
9.假设每个质检员最多检验1000件产品,也就是说产
量每增加1000件就必须增加一名质检员,
且在产量一旦突破1000件的倍数时就必须增加。那么,
质检员的工资成本属于(B)。
A.半变动成本B.阶梯式固定成本
C.延伸变动成本D.变动成本
10.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
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A)。
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
同
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
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有(AB)。
A.差量分析法B.边际贡献法C.决
策树法D.折中法
2.以下属于短期经营决策分析评价标准的有
(ABCD)。
A.利润最大B.边际贡献最大C.净
现值最大D.成本最低
3.下列各项中属于决策相关成本的有(ABC)。
A.可避免成本B.机会成本C.专属成本
D.沉没成本
4.采用边际贡献法进行决策判断的条件是(B)。
A.各备选方案的收入相等B.各备选方案的
固定成本相等
C.各备选方案的成本相等D.各备选方案的
变动成本相等
5.如果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且无法转移,则以下关于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说确的有(AD)。
A.当外购单价大于自制的变动成本时应自制
B.当外购单价小于自制的单位成本时应自制
C.当外购单价大于自制的变动成本时应外购
D.当外购单价小于自制的变动成本时应外购
6.关于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方法的特点,以下正确的有
(ACD)。
A.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B.考虑风险价值
C.战术型决策D.生产经营决策
三、判断题
1.亏损产品应立即停产或转产,否则生产越多,亏损越
大。()
2.沉没成本是无关成本,在决策时可以不予考虑。
(√)
3.成本决策时应分清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否则会影响阴阳两极
决策的准确性。(√)
4.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取决于进一步加工时增加的
收入是否大于追加的成本。(√)
5.由于购买生产设备马上可以使用,涉及的时间短,所以该决策属于短期经营决策。
()
6.采用成本无差别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优选的前提条件是各备选方案的收入相等。
(√)
7.变动成本法不利于进行各部门的业绩评价。
()
8.量本利法对成本资料的要求比差量分析法更全面、苛
刻。(√)
9.变动成本定价法是按照产品的变动成本加上一定数
额的边际贡献,作为制定产品销售价格的依据。
(√)
10.产品的最优价格是产品边际利润最接近于等于零的
价格。(√)
四、实践练习题
实践练习1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年初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
正常订货1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25
元)。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300件,因中国有几个军区分别是哪几个 有特殊工艺要求,企业需追加2000
元专属成本。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3000元。
要求:为企业做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
解:若追加订货300件,正常的订货只能提供900件
追加订货增加的收入:30070=21000
追加订货增加的成本:变动成本300(80-25)=16500
专属成本2000
机会成本3000+100(100-70)=6000
成本合计:24500
增加的收入21000<增加的成本24500,故应放弃追加订货。
实践练习2
已知: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
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
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元。
要求:为企业做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解:自制相关总成本=19000-7000=12000(元)
外购总成本=20008-2000=14000(元)
由于自制相关总成本比外购成本低2000元,自制可节约开支2000元,故应自制。
实践练习3
企业已具备自制能力,自制甲零件的完全成本为30元,其中:直
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固定性制造费
用5元。假定甲零件的外购单价为26元,且自制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要求:(1)计算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成本;
(2)做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
(3)计算节约的成本
解:(1)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成本=30-5=25
(2)因为自制的单位相关成本<外购单价
所以,甲零件应自制
(3)自制比外购单位甲零件节约的成本=26-25=1(元)
实践练习4
某企业可生产半成品5000件,如果直接出售,单价为20元,其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单位材料为8元,单位工资为4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3元,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
元,合计为17元。现该企业还可以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对半成品继续加工后再出售,这样单
价可以提高到27元,但生产一件产成品,每件需追加人工费3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
分配固定性制造费用1.5元。要求就以下不相关情况,利用差量分析法进行决策:
(1)若该企业的剩余生产能力足以将半成品全部加工为产成品;如果半成品直接出售,
剩余生产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得贡献边际1000元;
(2)若该企业要将半成品全部加工为产成品,需租入一台设备,年租金为25000元;
(3)若半成品与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为2∶1。
解:(1)增加的收入=5000(27-20)=35000
增加的成本=5000(3+1)+1000=21000
增加收益=35000-21000=14000
方案
项目
继续加工
差别收入
差别成本
其中:
(27-20)5000=35000
21000
加工成本
机会成本
45000=20000
1000
差别损益14000
应继续加工,这样可多获利14000元
(2)增加的收入=5000(27-20)=35000
增加的成本=5000(3+1)+25000=45000
增加收益=35000-45000=-10000
故应直接出售。
方案
项目
继续加工直接出售差异额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
加工成本
专属成本
275000=135000
45000
45000=20000
25000
205000=100000
0
0
0
0
35000
45000
差别损益-10000
(3)增加的收入=272500-205000=-32500
增加的成本=2500(3+1)=10000
增加收益=-32500-10000=-42500
故应直接出售。
方案
项目
继续加工直接出售差异额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
加工成本
272500=67500
10000
42500=10000
205000=100000
0
0
0
-32500
10000
差别损益-42500
第六章全面预算管理
单选
1.C2.C3.B4.C5.A6.B
多选
判断题
1.√2.3.4.5.√6.√7.√
8.√
简答题
1.滚动预算是在定期预算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预算方法。它是指随着时间推移和预算的执
行,其预算时间不断延伸,预算容不断补充,整个预算处于滚动状态的一种预算方法。这种
预算能使单位各级管理人虽对未来永远保持12个月时间工作容的考虑和规划,从而保证单
位的经营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地进行。
2.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在于有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有助
于现在财务管理方式的实现。
五、实践
实践练习一
单位变动成本=19200/8000=2.4元/小时
总成本=18000+2.4*9000=39600元
总成本=18000+2.4*10000=42000元
总成本=18000*(1+6%)+2.4*11000=45480元
成本弹性预算表单位:元
项目9000(小时)10000(小时)11000(小时)
变动成本216
固定成本180
总成本396
实践练习二
保证金全额开支=12000+2000+3000=17000元
尚可分配的预算额=29000-17000=12000元
广告宣传费资金=12000*15/15+25=4500元
培训费资金=12000*25/15+25=7500元
销售以及管理费用的零基预算表单位:元
项目金额
产品包装费12000
广告宣传费4500
管理推销人员培训费7500
差旅费2000
办公费3000
合计29000
第七章成本控制
一、单选题
1.A2.A3.D4.A5.C6.D
7.C8.B
二、多选题
三、判断题
1.√2.√3.4.5.6.7.√
8.√9.10.√
四、实践练习题
实践练习1
某企业生产产品需要一种材料,有关资料如下:
材料名称A材料
实际用量
标准用量
实际价格
标准价格
1000千克
1100千克
50元/千克
45元/千克
要求:计算这种材料的成本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解:成本差异=100050-110045=500(元)
差异产生原因:(1)数量差异=(1000-1100)45=-4500(元)
(2)价格差异=(50-45)1000=5000(元)
两个因素共同影响=-4500+5000=500(元)
实践练习2
某企业本月固定制造费用的有关资料如下:
生产能力2500小时
实际耗用工时3500小时
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3200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数8960元
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数8000元
要求:(1)根据所给资料,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
(2)采用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各种
差异。
解:
(1)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80002500=3.2
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8960-32003.2=-1280
(元)
(2)耗费差异=8960-8000=960(元)(不
利差异)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2500-3500)3.2=-3200(元)
(有利差异,是通过超负荷运转带来的)
效率差异=(3500-3200)3.2=960(元)(不
利差异)
三项之和=960-3200+960=-1280(元)=固定制造费
用的成本差异
实践练习3
某企业月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0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10元/小时,
本月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88000元,生产A产品4000个,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2
小时/个,实际耗用工时7400小时。
要求:用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分别进行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解: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88000-4000210=+8000(元)
(1)两差异分析法
耗费差异=88000–100000=-12000(元)
能量差异=100000-4000210=+20000(元)
验证:耗费差异+能量差异=-12000+20000=+8000(元)
(2)三差异分析法预算工时=10000010=10000(工时)
耗费差异=88000–100000=-12000(元)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10000-7400)10=26000(元)——表现为闲置能量差异
效率差异=(7400-40002)10=-6000(元)
验证:耗费差异+生产能力利用差异+效率差异=-12000+26000-6000=+8000(元)
实践练习4
某企业生产产品需要两种材料,有关资料如下:
材料名称甲材料乙材料
实际用量
标准用量
实际价格
标准价格
3000千克
3200千克
5元/千克
4.5元/千克
2000千克
1800千克
10元/千克
11元/千克
要求:分别计算两种材料的成本差因,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解:1.甲材料成本差异=30005-32004.5=600(元)
差异产生原因:(1)数量差异=(3000-3200)4.5=-900(元)
(2)价格差异=(5-4.5)3000=1500(元)
两个因素共同影响=-900+1500=+600(元)
2.乙材料成本差异=200010-180011=200(元)
差异产生原因:(1)数量差异=(2000-1800)11=2200(元)
(2)价格差异=(10-11)2000=-2000(元)
两个因素共同影响=2200-2000=200(元)
结论:两种材料的成本均为超支,属不利差异,但甲材料超支的原因在于价格因素,而
乙材料超支的原因在于用量超过标准。
第八章责任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B4.A5.D6.D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1.√2.3.√4.√5.√6.√7.8.√
四、实践练习题
实践练习1
已知:某企业的第二车间是一个人为利润中心。本期实现部销售收入500000元,变动
成本为300000元,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为40000元,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但应由
该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为60000元。
要求:计算该利润中心的实际考核指标,并评价该利润中心的利润完成情况。
解:
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500000-300000-40000-60000=100000(元)
实践练习2
某公司有A、B两个投资中心。A投资中心的投资额为1000万元,营业利润70万元;
B投资中心的投资额为2000万元,营业利润为320万元。该公司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0%。
现在A投资中心有一投资项目,需要投资500万元,项目投产后年营业利润40万元。该公
司将投资报酬率作为投资中心业绩评价惟一指标。
要求:从A投资中心和总公司两个角度考察,来决定是否接受该投资项目。
解:
A投资中心新项目投资后的投资报酬率=(70+40)/(1000+500)=7.33%
总公司新项目投资前的投资报酬率=(70+320)/(1000+2000)=13%
总公司新项目投资后的投资报酬率=(70+320+40)/(1000+2000+500)=12.28%
从A投资中心的角度投资新项目后的投资报酬率小于10%,可能会拒绝接受该项目;从
总公司的角度新项目投资后的投资报酬率大于最低的投资报酬率10%,会考虑接受该投资项
目。
实践练习3
某公司有A、B两个投资中心,平均营业资产、年营业利润和该公司可要求的最低投资
报酬率分别如下表所示。
要求:计算两个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并对其进行分析。
A、B两个投资中心资料单位:万元
A投资中心B投资中心
营业资产
营业利润
最低投资报酬率
剩余收益
10000
2000
10%
100000
12000
10%
解:
A投资中心剩余收益=2000-1000010%=1000(万元)
B投资中心剩余收益=12000-10000010%=2000(万元)
因为B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大于A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所以B投资中心的投资效益好于
A公司。
实践练习4
某公司下设A和B两个投资中心,该公司要求的平均最低投资收益率为10%。公司拟追
加30万元的投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根据表中资料,分别采用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两项指标计算A和B两个投资中
心的经营业绩,并做出追加投资的决策。
投资中心考核指标计算单位:万元
项目投资额利润投资利润率剩余收益
追加投资前甲投资中心4022/40=5%2-4010%=-2
乙投资中心6099/60=15%9-6010%=3
公司1001111/100=11%11-10010%=1
甲投资中心
追加投资30
万
甲投资中心40+302+2.24.2/70=6%4.2-7010%=-2.8
乙投资中心6099/60=15%9-6010%=3
公司13013.213.2/130=10.1513.2-13010%=0.2
由于追加投资后,无论是A投资中心还是公司的剩余收益都降低了,所以不应该进行
追加投资。
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B4.B5.A6.B7.C
8.A9.A10.A11.B12.B13.A
二、多项选择题
1.
三、判断题
1.√2.3.√4.5.√6.7.8.√
9.√10.11√12√13.14.15.√
第十章战略管理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B4.D5.C6.C7.D
8.A9.B10.C
二、多项选择题
1.
三、判断题
1.√2.√3.4.√5.6.√7.√8.√
9.10.√11.√12.13.14.√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19:2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1387223022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销货成本.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销货成本.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