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泥炭地关紧湿地中的碳大门
摘要: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湿地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
碳器”,是气候变化的“缓冲器”。地球变暖主要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甲烷等温
室气体的排放增加所致,那么,减少这些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减缓
地球变暖的主要手段。湿地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作
为温室气体的储存库、源和汇,湿地在缓解气候变续写故事 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保护;泥炭地;湿地;碳大门
引言
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
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
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湿地被誉股权管理 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
和“储碳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
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3大生态系统。湿地更是保障
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稀缺资源。本文阐述了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
探讨了当前我国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个人合伙 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
出解决对策,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甚至怎么造句
1泥炭地有哪些生态功能?
泥炭地具有生产功能。泥炭地的半水半陆过渡特征和高度的生境异质性,是
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生存环境,也是微生物、土壤动物的生活
场所。泥炭地具有水文调节功能。泥炭地是一个巨大的水分蓄积库,具有很强的
持水能力,也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库。可以调节河水径流量、削减洪峰、均化洪水。
泥炭地具有气候调节功能。泥炭沼泽是泥炭形成和积累的场所,沼泽植物固定的
二氧化碳以泥炭形式积存蟹爪兰的养殖方法 下来,暂时退出地质大循环,成为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
特殊的“汇”,对控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全球角
度看,如果沼泽全部排干,则碳的释放量相当于森林砍伐和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
的35%~50%。由于泥炭地供水充分并有强烈的植物蒸腾作用,因此沼泽蒸发是水
面蒸发的1~2倍。泥炭地的蒸腾和蒸发作用可以保持局地的空气湿度。新疆博
斯腾湖及其周围沼泽附近较远的库车地区(距离300km)平均气温低1.3~
4.3℃;7~9月份相对泥炭地增加5%~23%;沙尘暴日数减少25%。泥炭地具有净化
功能。泥炭通过沉淀作用、吸附、吸收、离子交换、氧化还原和分解代谢作用等
途径实现其净化器的功能。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泥炭地对氮磷具有重要拦截滤
过作用,其截留量可达70%~90%,同时由于泥炭比重小,富含有机质,是一种吸
附能力很强的吸油材料。此外,泥炭地还具有信息功能。泥炭中植物硅酸体种类
组合及泥炭纤维素同位素组成等指标都可用来反映环境气候变迁,在某些情况下,
它能提供孢粉等化石所不能提供的资料。
2保护泥炭地关紧湿地中的碳大门
2.1保护泥炭地应对气候变化
泥炭是泥炭沼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泥炭沼泽的初中军训 丧失会导致生物多样
性的巨大损失,还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燃烧泥炭还会对公共卫生和当地经
济与社会的环境造成损失。因此,国际社会的生态学者呼吁从北极到热带,从高
山到大海,在全球范围对泥炭沼泽进行保护,开展泥炭地的可持续性管理。开展
对于泥炭湿地进行本底调查,摸清家底、进行评估和开展监测活动,并在社会建
立对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管控机制,制定保护的优先行动计划。2002年6月,联
合国开发计划署启动了湿地生态系统和热带泥炭沼泽森林恢复项目。这个项目队伍口号 的
目标是持续5年,试图汇集世界各国政府和各种非政府组织共同努力恢复泥炭沼
泽。2002年11月,国际泥炭地和国际沼泽保护组织发布了关于“明智地使用泥
炭和泥炭地背景和原则报告”,对于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泥炭地的决策框架和指导
方针做出明确阐述。出版该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出版物建立一种机制,以促进全球
泥炭地遗产的合理利用与科学保护,确保明智和可持续利用全球泥炭地。
2.2多举措提升科学管护湿地能力
上级湿地主管部门应该定期为湿地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湿地
保护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管理者科学保护的能力水平,同时,还应定期组
织湿地方面的专家每年对湿地公园保护建设及合理利用情况进行现场指导,有利
于各湿地公园管理者能够按照湿地公园建设宗旨开展具体业务工作;中央及省级
湿地主管部门应该强化湿地保护与利用工作经验交流,组织湿地公园管理者就湿
地工作典型经验及做法进行互观互学,拓宽湿地管理者对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思路。
湿地保护部门必须坚持湿地自然良性演替为前提,按照湿地公园保护优先的原则,
强化湿地公园保护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典型性、系统性。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监
督各个湿地规划的具体落实,杜绝湿地管理者依照个人偏好擅自进行建设的情况
出现,较好地保护湿地自然风貌。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发展的过程中,采取多
样化的管理措施,更有利于湿地恢复和湿地合理利用的协调发展。
2.3泥炭地河道弯曲,水草丛生,湿地景观优美
作为泥炭载体的泥炭地同样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它是含有泥炭层(土壤)
的湿地,本质特征是有一定厚度的泥炭积累,一般情况下泥炭层的深度(不包括
植物层的厚度)在排水时必须至少是20厘米,在不排水时泥炭层深度至少为30
厘米,性质复杂,所以泥炭地同样具有多种功能和利用途径。泥炭地中储存着大
量的有机碳,其碳储量远远超过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甚至连北美西部拥有世界上
最高树木的巨型针叶林,其每公顷土地的泥炭量也只有泥炭地的一半。泥炭地占
地球总陆地碳储量的25%,是世界森林生物量中碳储量的两倍,对于减缓全球变
暖,维持碳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泥炭地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具热泪盈眶的意思 有均化洪水、降解污染、调节局地气候、控制侵蚀等多种环境功能。对介于水
体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客体,半水半陆的独特生态系统——泥炭地系统而言,其植
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类群具有明显的水陆相兼性和过渡性,生物多样性丰
富,是某些特定种类植物的家园,包括泥炭藓、杜鹃花灌木和莎草,具有维持全
球生物多样性的功能。目前,泥炭地开发主要集中在农业、林业以及旅游业等。
工业革命后,人口迅速增加,对耕地需求增大,大量泥炭地被开发为耕地,增加
了耕地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到20世纪中叶,因各国对木材需求
量激增,为提高木材供给量,许多国家开始对泥炭地进行排水造林,据调查全球
泥炭地排水造林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在旅游业开发方面,由于泥炭地动物
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多样而富有灵性,泥炭地景观别具一格,河道弯曲,水草丛
生,空气清新,发展旅游业正成为泥炭地开发的新方向。
结语
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用实际行动实现了湿地保护与经济
发展的双赢。30年来,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
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需求,湿地保护率已超过52%,书写了湿地与人和谐共
生的中国故事。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泥炭沼泽湿地保护修复的动人传奇。
参考文献
[1]朱颖心.建筑环境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陈维田,何淼.室内霉菌的污染途径及其控制策略研究———以菲律宾
某酒店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S1):199
-203.
[3]张小华,陆建兰,何任红.异噻唑啉酮型微胶囊防霉剂的制备及防霉效
果研究[J].中国皮革,2018,47(08):1-4.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09:02: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1013752973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紧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紧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